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赫連榮臻用李令姝教給他的話總結,覺得意思特別到位。
若真如此,曆朝曆代,前朝後宮,那該有多平和?
李令姝在那說半天,就發現小黃雞走神了。
走神就走神吧,李令姝播了幾個瓜子給它,讓它自己完去了。
正準備坐會兒就去抄經,扭頭就看張大福掛著一臉諂媚的笑,匆匆進了寢殿內。
這幾日不見他,倒是曬得略有些黑,看起來倒是有些男兒樣子,不再陰柔蒼白。
但他說起話來,還是那個腔調:“娘娘,康親王妃兩刻之前入宮,現正在慈寧宮給太後娘娘請安。”
康親王妃一般是按月來給太後請安的,康親王理應也跟著進宮,不過他一貫有些……不是很成體統,太後便很仁慈,隻讓康親王妃進宮來說說話,慰問一下兒子的身體。
如今已是七月二十,再過小一個月就太後的千秋宴,康親王妃選這麽個日子進宮不早不晚,也不會讓人起疑。
李令姝想了想,便道:“如此,便給本宮更衣,咱們也當去看望陛下了。”
張大福早就猜到她要出門,因此來之前就叫好了步輦,帶李令姝更衣出來,便看到王有亮在門口等。
待上了步輦,李令姝心裏算著時間,倒也不是很著急。
太後不待見康親王夫妻倆,見康親王妃不過是走個過場,估摸著坐下吃兩口茶就差不離,不會說太久話。
果然,等拐進長壽巷時,就看得前麵有一行儀仗正從慈寧宮出來。
大概是宮人們眼力都很好,李令姝眯著眼睛看,就能瞧見管事黃門對步輦上的康親王妃說了幾句話,那邊的儀仗就停下來。
康親王妃被宮人扶著下了步輦,遙遙望向正在徐徐而來的皇後儀駕。
當時皇帝大婚,康親王作為親兄長,也應當出席大婚慶典,不過當時李令姝一直在乾元宮中,並未出現在眾人麵前。
除了在太廟和祭壇敬告天地祖先,康親王妃還沒私底下見過她。
兩人更是一句話都未曾講過。
現在這位不怎麽出現在眾人麵前的皇後娘娘突然出行,肯定是有些因由的。
康親王妃輕輕撫平禮服上的繡紋,又壓了壓袖扣的褶皺,垂眸靜立在巷口,久等李令姝儀駕行過。
很快,皇後儀駕便到近前。
康親王妃率領一眾宮人黃門給李令姝請安:“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大吉。”
李令姝忙笑道:“王妃快請起。”
話音落下,她也扶著蘇果的手下了步輦,過來輕輕挽著康親王妃的手臂:“說來也是巧,進宮這麽久都沒能跟嫂嫂說上幾句話,本宮心裏還很惦記嫂嫂,偏巧今日有空,咱們妯娌兩個便說上幾句?”
康親王妃挑眉看了看笑顏如花的小皇後,也抿嘴一笑:“好,那臣婦便陪著娘娘多走幾步。”
於是,除了李令姝身邊的蘇果和康親王妃身邊的惜梅還跟在身後,其他人便遠遠墜在後麵,不敢上前打攪兩位娘娘。
李令姝見康親王妃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也往她臉上看去。
這位康親王妃跟康親王是同歲,當年先帝突然殯天,陛下衝齡踐祚,時年不過十二。
當時康親王也才虛十五,還未及束發,太後以康親王須待出宮開府,鼎力社稷之由,在二十七日國結束之後,便給康親王定下虞山書院山長謝之韻的女兒謝瑩,直接熱孝中成婚。
不過康親王還是堅持守滿了二十七個月,也是至誠至孝。
這麽說來,這位康親王妃如今不過虛十九,還未及雙十年華。
李令姝瞧著,她麵容娟秀,氣質清雅,個字要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穿著石竹紫色的禮服,頭上戴著翟冠,看起來時分隆重。
她淡笑著望過來的時候,眉目似如遠山,輕靈動人。
這位康親王妃命名長相並不十分出眾,給人的感覺卻是極好,大家閨秀這詞,用在她身上最是貼合。
李令姝粲然一笑:“說來也是緣分,本宮一見嫂嫂,就覺得分外投緣,特別喜歡。”
康親王妃也笑:“那是臣婦又福,能得娘娘親睞,娘娘日常都在宮中,也著實辛苦。”
她倒是很直爽,直奔主題。
康親王不方便進宮,又過於憂心弟弟,康親王妃本次進宮,也是打著問一問陛下身體狀況的主意。
李令姝垂下眼眸,歎了口氣:“本宮日夜憂心陛下,陛下自當日昏迷之後,一直未曾醒來,幸有太醫全力醫治,才得以安穩康複。”
“如今陛下雖尚未清醒,可身體卻已恢複如前,隻待佳期。”
康親王妃鬆了口氣,卻聽李令姝又道:“如今宮裏進了三位新娘娘,倒是熱鬧許多,若是再多熱鬧一些,說不得陛下一高興早日便能康複。”
這話說得太有意思了,康親王妃想了半天,沒怎麽分辨清楚,卻是努力把她說的話都記在心中。
她抬頭看向李令姝,隻覺得這個人人都嘲笑奚落的皇後娘娘,其實一點都不傻。
“娘娘且安心,外麵有王爺看著,不會叫亂出錯。咱們王爺雖沒大本事,可應當做的差事一樣都不會少做,能為陛下分憂就會勉勵為陛下分憂。”
李令姝彎了彎眉眼:“多謝嫂嫂關心,也勞煩王爺憂心,本宮感激不盡。”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朕跟皇後感情一向很好!
第62章
康親王妃待出了宮,哪裏都沒去逛,直接迴了梧桐巷口的康親王府。
這一片原本是前朝王府舊址,大越立國至今一直空置,直到太後要把王爺趕出來開府,才特地重新修繕過,現在瞧也是他們兩口子占了便宜。
畢竟這康親王府寬敞大氣,內院還有小橋流水假山頑石,很有些江南水鄉的景致,比宮裏要敞亮許多。
康親王妃是從一品誥命,位比四妃,自可乘坐紅頂馬車,一路直接穿過廣安大街,拐入梧桐巷。
梧桐巷口的康親王府早就中門大開,一個瞧著有些年歲的姑姑等在門口,見了馬車到來,便忙迎了上去。
待馬車進了大門,付姑姑就趕緊上去伺候。
“娘娘可迴了,今日王爺迴來得早,正在康瑞苑等您。”
付姑姑原是伺候康親王的,後來她嫁進王府成了女主人,姑姑成了她身邊的得力人,日常都替她操心一些府裏的瑣事。
康親王妃扶著她的手下了馬車,笑道:“這大太陽底下,姑姑何苦出來等。”
付姑姑卻很恭敬:“這都是老臣應當做的。”
她是宮裏上名冊的女官,正八品的官位,在外麵行走也很是有臉麵。
付姑姑慣會做人,從來不倚老賣老,對王妃和王爺一樣恭敬,康親王妃同她也很和氣,關係倒是十分融洽。
康親王妃繞過前院的水池,直接行入雕花迴廊之下,然後便順著走廊慢悠悠往康瑞苑行去:“王爺迴來了?”
付姑姑低聲道:“是,王爺憂心娘娘,今日便迴來得早些。”
外人都以為康親王日常都縮在康親王府,哪裏都不能去,實際上他因管著儀鸞衛的差事,隔三差五就要外出,康親王妃並不特別清楚他都去了哪裏。
王府中,也隻三兩人知道這些。
付姑姑便是其中之一,而康親王妃陪嫁的大丫鬟雪鶴又是另外一個。
主仆三人一路穿過垂花門,又在青石板小陸上走了片刻,這才進了康親王府的主宅——康瑞苑。
也就是日常康親王妃和康親王共同居住之所。
康瑞苑自稱一個小天地,外有攀枝花牆,內有花田和玉蘭樹,花園之內,才是二層的精致小樓。
康親王妃進了一層的廳堂也不停留,直接抬腳上了二樓,剛一上樓,抬頭就瞧見康親王坐在二樓的小客廳裏,正坐在窗邊讀書。
縷縷陽光映入屋內,照得康親王一張英俊容貌越發出色。
他同當今陛下是同父同母,自然生得極好,加之略長兩三載年華,看起來十分高大硬朗,比陛下更有男兒氣概。
康親王妃一瞧見他,眉眼便彎彎繞繞,好似無數甜蜜湧上心頭,讓人瞧了也心生歡喜。
康親王赫連榮禮聽到熟悉的腳步聲,抬頭見她迴來了,也微微勾起唇角:“瑩娘,你迴來了。”
兩人成親至今也有四五年頭,倒是很有些老夫老妻的派頭,康親王妃見了他一般都不行禮。
康親王見她似是有些疲憊,便道:“你們都下去吧。”
他們二人在家中時,不太喜宮人圍繞伺候,付姑姑很是知趣,領著宮人們都下了樓。
康親王以手撐桌,慢慢站起身來。
康親王妃過來摟住他的胳膊,扶著他挪出椅子。
他走路很慢,右腳有明顯得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還經常無法維持平衡。
平日若非要出門,他都會拄著拐杖走路,在家倒是省些事。
等迴了寢室,康親王就讓康親王妃在妝鏡前坐下,自己靠坐在邊上的桌子上,仔細幫她取下翟冠。
“夫君,我今日見到了皇後娘娘。”
康親王輕輕嗯了一聲,表示自己聽到了,讓她繼續講下去。
“當時跟的宮人太多,許多話都不好明說,不過這位皇後娘娘很聰明,話裏很有些意為,我一開始沒聽懂,迴來的路上想了很久,這才明白過來。”
康親王給她取下翟冠,又幫她把耳朵上累贅的耳鐺取下,然後很是熟練地從妝鏡上摸出一小盒軟脂,輕輕給她塗在臉上。
今日為了給太後請安,康親王妃特地上了妝,這會兒看起來麵色太白,康親王很不適應。
康親王妃就笑了,直往邊上躲:“嫌我上妝難看?”
康親王輕咳一聲,沒敢再動作:“哪裏,是怕你臉上不好受,冤枉我。”
康親王妃自己揉掉臉上的敷粉和胭脂,用溫帕子洗淨,然後又上了一層麵脂,這才覺得舒服些。
她站起身,也不讓康親王幫她,自己慢條斯理更換禮服。
“皇後娘娘同我講,說陛下一直昏迷,但身上的傷病都已經好轉,除了一直沒有醒來,再沒旁的毛病。”
康親王點點頭,麵容略有些冷峻:“蕭太後不會輕易讓皇弟死,若是皇弟殯天,繼任者又會是誰?她如果不提前安排好,不把前朝都一一擺平,她絕對不會隨便出手。”
提起蕭太後,康親王語氣如冰一般寒冷。
他這條退怎麽廢的,他又為何裝瘋賣傻那麽多年?還不都是因為她!
若不是二皇子早早病逝,她迫不得已讓皇弟繼位,現在指不定沒他們兄弟活路。
但天不隨人願,二皇子年少夭折,走在了先帝前頭,而先帝對太後也有了防備之心,把儀鸞衛交到隻有十五歲的他手中,這才給了他們兄弟倆喘息之機。
皇弟繼位至今,一直隱忍不言,對太後也是能敬則敬,誰料想太後還是忍不住下了手。
若真如此,曆朝曆代,前朝後宮,那該有多平和?
李令姝在那說半天,就發現小黃雞走神了。
走神就走神吧,李令姝播了幾個瓜子給它,讓它自己完去了。
正準備坐會兒就去抄經,扭頭就看張大福掛著一臉諂媚的笑,匆匆進了寢殿內。
這幾日不見他,倒是曬得略有些黑,看起來倒是有些男兒樣子,不再陰柔蒼白。
但他說起話來,還是那個腔調:“娘娘,康親王妃兩刻之前入宮,現正在慈寧宮給太後娘娘請安。”
康親王妃一般是按月來給太後請安的,康親王理應也跟著進宮,不過他一貫有些……不是很成體統,太後便很仁慈,隻讓康親王妃進宮來說說話,慰問一下兒子的身體。
如今已是七月二十,再過小一個月就太後的千秋宴,康親王妃選這麽個日子進宮不早不晚,也不會讓人起疑。
李令姝想了想,便道:“如此,便給本宮更衣,咱們也當去看望陛下了。”
張大福早就猜到她要出門,因此來之前就叫好了步輦,帶李令姝更衣出來,便看到王有亮在門口等。
待上了步輦,李令姝心裏算著時間,倒也不是很著急。
太後不待見康親王夫妻倆,見康親王妃不過是走個過場,估摸著坐下吃兩口茶就差不離,不會說太久話。
果然,等拐進長壽巷時,就看得前麵有一行儀仗正從慈寧宮出來。
大概是宮人們眼力都很好,李令姝眯著眼睛看,就能瞧見管事黃門對步輦上的康親王妃說了幾句話,那邊的儀仗就停下來。
康親王妃被宮人扶著下了步輦,遙遙望向正在徐徐而來的皇後儀駕。
當時皇帝大婚,康親王作為親兄長,也應當出席大婚慶典,不過當時李令姝一直在乾元宮中,並未出現在眾人麵前。
除了在太廟和祭壇敬告天地祖先,康親王妃還沒私底下見過她。
兩人更是一句話都未曾講過。
現在這位不怎麽出現在眾人麵前的皇後娘娘突然出行,肯定是有些因由的。
康親王妃輕輕撫平禮服上的繡紋,又壓了壓袖扣的褶皺,垂眸靜立在巷口,久等李令姝儀駕行過。
很快,皇後儀駕便到近前。
康親王妃率領一眾宮人黃門給李令姝請安:“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大吉。”
李令姝忙笑道:“王妃快請起。”
話音落下,她也扶著蘇果的手下了步輦,過來輕輕挽著康親王妃的手臂:“說來也是巧,進宮這麽久都沒能跟嫂嫂說上幾句話,本宮心裏還很惦記嫂嫂,偏巧今日有空,咱們妯娌兩個便說上幾句?”
康親王妃挑眉看了看笑顏如花的小皇後,也抿嘴一笑:“好,那臣婦便陪著娘娘多走幾步。”
於是,除了李令姝身邊的蘇果和康親王妃身邊的惜梅還跟在身後,其他人便遠遠墜在後麵,不敢上前打攪兩位娘娘。
李令姝見康親王妃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也往她臉上看去。
這位康親王妃跟康親王是同歲,當年先帝突然殯天,陛下衝齡踐祚,時年不過十二。
當時康親王也才虛十五,還未及束發,太後以康親王須待出宮開府,鼎力社稷之由,在二十七日國結束之後,便給康親王定下虞山書院山長謝之韻的女兒謝瑩,直接熱孝中成婚。
不過康親王還是堅持守滿了二十七個月,也是至誠至孝。
這麽說來,這位康親王妃如今不過虛十九,還未及雙十年華。
李令姝瞧著,她麵容娟秀,氣質清雅,個字要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穿著石竹紫色的禮服,頭上戴著翟冠,看起來時分隆重。
她淡笑著望過來的時候,眉目似如遠山,輕靈動人。
這位康親王妃命名長相並不十分出眾,給人的感覺卻是極好,大家閨秀這詞,用在她身上最是貼合。
李令姝粲然一笑:“說來也是緣分,本宮一見嫂嫂,就覺得分外投緣,特別喜歡。”
康親王妃也笑:“那是臣婦又福,能得娘娘親睞,娘娘日常都在宮中,也著實辛苦。”
她倒是很直爽,直奔主題。
康親王不方便進宮,又過於憂心弟弟,康親王妃本次進宮,也是打著問一問陛下身體狀況的主意。
李令姝垂下眼眸,歎了口氣:“本宮日夜憂心陛下,陛下自當日昏迷之後,一直未曾醒來,幸有太醫全力醫治,才得以安穩康複。”
“如今陛下雖尚未清醒,可身體卻已恢複如前,隻待佳期。”
康親王妃鬆了口氣,卻聽李令姝又道:“如今宮裏進了三位新娘娘,倒是熱鬧許多,若是再多熱鬧一些,說不得陛下一高興早日便能康複。”
這話說得太有意思了,康親王妃想了半天,沒怎麽分辨清楚,卻是努力把她說的話都記在心中。
她抬頭看向李令姝,隻覺得這個人人都嘲笑奚落的皇後娘娘,其實一點都不傻。
“娘娘且安心,外麵有王爺看著,不會叫亂出錯。咱們王爺雖沒大本事,可應當做的差事一樣都不會少做,能為陛下分憂就會勉勵為陛下分憂。”
李令姝彎了彎眉眼:“多謝嫂嫂關心,也勞煩王爺憂心,本宮感激不盡。”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朕跟皇後感情一向很好!
第62章
康親王妃待出了宮,哪裏都沒去逛,直接迴了梧桐巷口的康親王府。
這一片原本是前朝王府舊址,大越立國至今一直空置,直到太後要把王爺趕出來開府,才特地重新修繕過,現在瞧也是他們兩口子占了便宜。
畢竟這康親王府寬敞大氣,內院還有小橋流水假山頑石,很有些江南水鄉的景致,比宮裏要敞亮許多。
康親王妃是從一品誥命,位比四妃,自可乘坐紅頂馬車,一路直接穿過廣安大街,拐入梧桐巷。
梧桐巷口的康親王府早就中門大開,一個瞧著有些年歲的姑姑等在門口,見了馬車到來,便忙迎了上去。
待馬車進了大門,付姑姑就趕緊上去伺候。
“娘娘可迴了,今日王爺迴來得早,正在康瑞苑等您。”
付姑姑原是伺候康親王的,後來她嫁進王府成了女主人,姑姑成了她身邊的得力人,日常都替她操心一些府裏的瑣事。
康親王妃扶著她的手下了馬車,笑道:“這大太陽底下,姑姑何苦出來等。”
付姑姑卻很恭敬:“這都是老臣應當做的。”
她是宮裏上名冊的女官,正八品的官位,在外麵行走也很是有臉麵。
付姑姑慣會做人,從來不倚老賣老,對王妃和王爺一樣恭敬,康親王妃同她也很和氣,關係倒是十分融洽。
康親王妃繞過前院的水池,直接行入雕花迴廊之下,然後便順著走廊慢悠悠往康瑞苑行去:“王爺迴來了?”
付姑姑低聲道:“是,王爺憂心娘娘,今日便迴來得早些。”
外人都以為康親王日常都縮在康親王府,哪裏都不能去,實際上他因管著儀鸞衛的差事,隔三差五就要外出,康親王妃並不特別清楚他都去了哪裏。
王府中,也隻三兩人知道這些。
付姑姑便是其中之一,而康親王妃陪嫁的大丫鬟雪鶴又是另外一個。
主仆三人一路穿過垂花門,又在青石板小陸上走了片刻,這才進了康親王府的主宅——康瑞苑。
也就是日常康親王妃和康親王共同居住之所。
康瑞苑自稱一個小天地,外有攀枝花牆,內有花田和玉蘭樹,花園之內,才是二層的精致小樓。
康親王妃進了一層的廳堂也不停留,直接抬腳上了二樓,剛一上樓,抬頭就瞧見康親王坐在二樓的小客廳裏,正坐在窗邊讀書。
縷縷陽光映入屋內,照得康親王一張英俊容貌越發出色。
他同當今陛下是同父同母,自然生得極好,加之略長兩三載年華,看起來十分高大硬朗,比陛下更有男兒氣概。
康親王妃一瞧見他,眉眼便彎彎繞繞,好似無數甜蜜湧上心頭,讓人瞧了也心生歡喜。
康親王赫連榮禮聽到熟悉的腳步聲,抬頭見她迴來了,也微微勾起唇角:“瑩娘,你迴來了。”
兩人成親至今也有四五年頭,倒是很有些老夫老妻的派頭,康親王妃見了他一般都不行禮。
康親王見她似是有些疲憊,便道:“你們都下去吧。”
他們二人在家中時,不太喜宮人圍繞伺候,付姑姑很是知趣,領著宮人們都下了樓。
康親王以手撐桌,慢慢站起身來。
康親王妃過來摟住他的胳膊,扶著他挪出椅子。
他走路很慢,右腳有明顯得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還經常無法維持平衡。
平日若非要出門,他都會拄著拐杖走路,在家倒是省些事。
等迴了寢室,康親王就讓康親王妃在妝鏡前坐下,自己靠坐在邊上的桌子上,仔細幫她取下翟冠。
“夫君,我今日見到了皇後娘娘。”
康親王輕輕嗯了一聲,表示自己聽到了,讓她繼續講下去。
“當時跟的宮人太多,許多話都不好明說,不過這位皇後娘娘很聰明,話裏很有些意為,我一開始沒聽懂,迴來的路上想了很久,這才明白過來。”
康親王給她取下翟冠,又幫她把耳朵上累贅的耳鐺取下,然後很是熟練地從妝鏡上摸出一小盒軟脂,輕輕給她塗在臉上。
今日為了給太後請安,康親王妃特地上了妝,這會兒看起來麵色太白,康親王很不適應。
康親王妃就笑了,直往邊上躲:“嫌我上妝難看?”
康親王輕咳一聲,沒敢再動作:“哪裏,是怕你臉上不好受,冤枉我。”
康親王妃自己揉掉臉上的敷粉和胭脂,用溫帕子洗淨,然後又上了一層麵脂,這才覺得舒服些。
她站起身,也不讓康親王幫她,自己慢條斯理更換禮服。
“皇後娘娘同我講,說陛下一直昏迷,但身上的傷病都已經好轉,除了一直沒有醒來,再沒旁的毛病。”
康親王點點頭,麵容略有些冷峻:“蕭太後不會輕易讓皇弟死,若是皇弟殯天,繼任者又會是誰?她如果不提前安排好,不把前朝都一一擺平,她絕對不會隨便出手。”
提起蕭太後,康親王語氣如冰一般寒冷。
他這條退怎麽廢的,他又為何裝瘋賣傻那麽多年?還不都是因為她!
若不是二皇子早早病逝,她迫不得已讓皇弟繼位,現在指不定沒他們兄弟活路。
但天不隨人願,二皇子年少夭折,走在了先帝前頭,而先帝對太後也有了防備之心,把儀鸞衛交到隻有十五歲的他手中,這才給了他們兄弟倆喘息之機。
皇弟繼位至今,一直隱忍不言,對太後也是能敬則敬,誰料想太後還是忍不住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