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夫人就把她們的名字說了,最後強調:“今年都十六,跟皇後娘娘相仿,她們一定能玩得好。”
李令姝:“……”
不,這位夫人,本宮覺得你想太多了。
太後不太耐煩跟年夫人這樣的人打交道,把目光在那三個小姑娘身上來迴掃過,最後落在了站在最右側的那個身上。
李令姝記得,這一位叫鄭欣芝,是鄭將軍家的五小姐。
在李令姝眼中,這幾位瞧著都差不多,前麵的馮婧妍和王小憐都已經很出色,就顯得她們幾個很平淡。若說漂亮也是漂亮的,卻也隻是僅此而已。
她不知道,為何太後獨獨看中了鄭欣芝。
她也無暇去猜測了,看完鄭將軍家的幾位小姐,就到了去百禧樓看戲的時候,太後就看了赤珠一眼,赤珠就上前一步。
“太後娘娘及皇後娘娘特地在百禧樓擺了戲台,早一月就叫備了大戲,請各位夫人小姐一起過去觀賞。”
話音落下,她就上前扶著太後起身,而李令姝這邊,蘇果也上前來,扶著李令姝跟在太後身後。
道場得最晚到,離場卻又得最早走,這規矩倒也是頭一次見。
李令姝跟在太後身後,隻覺得頭上發冠沉甸甸的,脖子也有些累,不過瞧著外麵的暖陽,約莫再過小半個時辰就要開宴,午膳過後是可以略歇一會兒的。
這麽想著,李令姝又有了精神。
反正過了這一次,短時間也沒什麽年節,加上陛下又在病中,宮裏應當不會再有這麽大的場麵,需要她穿戴全套禮服過來撐場麵。
一路安安靜靜出了慈寧宮,李令姝先去送太後坐上步輦,然後才坐上自己的那個,搖搖晃晃往百禧樓去。
這一處李令姝還從未去過,因此也是有些好奇的。
宮裏這一景一物,跟著天時四季輪轉,春日的複蘇、夏日的熱鬧、秋日的蕭瑟和冬日的隆重皆是李令姝從未見過的景。
若是以後有機會,要把這長信宮一宮一殿都看一遍,也不辜負這一遭穿越,兩世為人。
春日的風帶著暖暖的醉人的香甜,柔柔從臉頰上飄過。
李令姝眯著眼睛,抬頭瞧了瞧宮道中央逼仄的天。
天很藍,雲很白,卻也隻那麽窄窄一條,一眼無法望盡。
她突然想起身後那些青蔥歲月的少女們,也不知她們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踏入宮門。
或許她們是高興的,也或許是哀傷的,但這個時代裏,講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既然有這個意願,做兒女就得去遵從。
李令姝想,或許赫連榮臻對太後,亦是如此。
無論他心裏如何想,大麵上,他都不能跟太後說一個不字。
哪怕他是天子,是皇帝,是九五至尊,也是一樣的。
或許,他跟她們,也沒什麽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不不不,皇後您想多了。
陛下:朕特別不聽話!
第33章
然而那麽一群青蔥少女們,卻並沒有皇後娘娘深思得這般不願,她們或許沒有那麽興高采烈,卻也都是歡歡喜喜的。
對於她們來說,嫁個好夫婿比許多事情都重要。
這關乎一輩子的命數,也關乎未來的人生,一旦選錯,那以後日子就無論如何都過不下去了。
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百禧樓,李令姝才發現這地方設計的極為巧妙。
百禧樓說是樓,實際上算是一個兩層高的大開間,上下門扉拆掉的時候,二樓的露台處就可以當成是觀禮台,清晰看到院中也有兩層的戲台。
戲台不大,可布置卻像模像樣,跟坊間的戲台別無二致。
春日裏,惠風和暢。
天色正好,不冷也不熱,李令姝便扶著太後上了二樓,請她直接坐在正中間的主位上。
這位置看戲最好,正正當中,戲台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一覽無餘。
李令姝略退後半步,坐在了她的右手邊,而太後左手邊那把椅子,依舊是空著的。
不多時,命婦們就都坐定。
安親王妃正好坐在了李令姝的右手邊,坐下後還跟她說了句話,李令姝簡單答過,就不再去看她。
對於現在的李令姝來說,她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太後手中,太後不喜歡的人,她也最好不要多有接觸。
坐下不多一會兒茶點就擺上來,李令姝簡單看了一眼,大約是禦膳房直接準備的,樣式口味她大多都吃過,就不膽怯了。
大戲,這就拉開序幕。
李令姝原就沒怎麽看過戲,現在聽這麽一出全是半文半白的戲,聽起來異常吃力,最後也隻大概弄明白,這講述的是一出兒子兒媳賺了大錢不願意好好侍奉母親,最後家道中落,反而是母親收留他們,反悔一家團圓的故事。
李令姝:……
這戲真是送到太後心坎上啊!
李令姝看不太懂,也嫌吵鬧,可她臉上卻一點都不能顯露出來,隻能睜著眼睛,一臉陶醉地發呆。
她腦海裏天馬行空,思緒飛來飄去,最後又飛到身邊的安親王妃身上。
說實話,安親王妃真的挺合李令姝眼緣的。
她長得很美,是那種沒有衝擊性的美,可能是身高的緣故,她就是靜靜站在那,也讓人覺得颯爽英姿,很是不凡。
再加上她利落的行事作風,更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不過,這樣一位安親王妃,居然會對心葉蔦蘿過敏。
想起心葉蔦蘿,李令姝微微一愣。
既然太後原本就沒想請安親王妃,那李令嫣費這麽大勁兒,弄這一套又是為什麽?
李令姝趁著低頭吃茶的工夫,迅速推導出兩個結論。
其一是太後對忠勇伯李家其實並沒有那麽信任,今日賞花宴請了誰不請誰,李家隻能靠猜測,拿不準實際。
其二則是李家很清楚安親王妃的性子,知道她今日無論請不請都會來。
為何李令姝推測是李家不是李令嫣,因為這件事靠李令嫣是絕對辦不成的,若裏麵沒有蕭夫人的手筆,她又怎麽在宮裏行事?
蕭夫人知道,忠勇伯多半也知道。
看來自己這個庶出的女兒,忠勇伯都不是不在意,甚至是有些厭惡。
李令姝一口熱茶下肚,淺淺又抿了一口。
今日的茶很好喝,李令姝嚐著是略帶了些茉莉香的白茶,再細膩的她就品不出來。
安親王妃看她喝茶喝得認真,忍不住笑:“這是嶺南茉莉白片,每年隻禦供兩斤。”
李令姝喝茶的手微微一頓,小心翼翼看了眼太後,見她似乎正沉迷在戲折子裏,這才小聲說:“謝謝王妃。”
安親王妃看她那可憐巴巴的小模樣,心裏倒是挺軟的。
她這個人,最是眼睛裏揉不得沙子。
看誰合眼就願意看誰,看誰不順眼,一輩子就都喜歡不上。
她今年這歲數,膝下兒女成雙,女兒同李令姝差不多大小,卻是個驕傲活潑的張揚性子。
再看李令姝的眉眼,就知她在宮裏日子過得不好。
安親王妃不由就升起些許惻隱之心,這股子慈母柔情來得很倉促,可她也從來不是含糊不清的人。
“你這丫頭,瞧著也怪不容易的,以後若是有事,可以來找堂嬸。”
李令姝微微一愣,她這話說得倒是十分親昵,還帶這些不一覺察的關懷,可她跟安親王妃不過就才認識一個時辰,再多一刻都無。
“王妃……”
安親王妃粲然一笑:“不為別的,就為你眼睛裏這份幹淨。”
是了,若說她喜歡李令姝什麽,就是那雙好似會說話的鳳目。
她的眼睛清澈、有神,細細看去,仿佛是一顆閃爍著光芒的曜石,閃著透亮的光澤。
安親王妃看她一臉遲疑,擺擺手,不再說話。
她看人最準。
若不是自己這雙眼,她不會有現如今的幸福日子。
大越的女人,就沒有一個不羨慕她的。
當年安親王還是世子的時候,因其父朝上犯錯被貶斥,等到世子束發也沒有姻緣著落,還是少時的她同他見過一麵,這才求著父親許下這門親事。
從她過門那年起,好事就接踵而至。
先是高祖殯天,先帝繼位,老安親王隱退,把王位傳給了世子。
緊接著新上任的年輕親王就因為是先帝最近的堂弟,被特許招入安華殿議事,從那時候開始,安親王妃的日子就一日比一日過得好。
或許是因為少時相遇,也或許是因為兩人共患難,是以安親王待她如珠如寶,身邊什麽通房侍妾側妃都無。
如今王府的兩位小殿下,皆是她親生,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
所以,安親王妃最得意的就是她這雙眼。
她隻看一眼李令姝,就能知道她是個心思純正的人,跟太後是完全不同的。
且她能隱忍,懂藏拙,就是個值得交往的人。
安親王妃看著戲台,悠悠然吃了一塊蝴蝶酥,台上獨角戲再好聽,也不如群戲熱鬧。
百禧樓裏,此時正是花團錦簇,鶯歌燕語,好不歡快。
而此時的南華殿裏,赫連榮臻悄悄踢開鳥籠的門,小心翼翼探頭往外看。
李令姝領著兩個大宮女去參加宮宴,隻剩下那個叫四喜的小宮女還留在南華殿,一刻之前,赫連榮臻看著她去後院洗衣。
這是最好的機會。
赫連榮臻動了動翅膀,不費吹灰之力就飛出了鳥籠,在寢殿裏盤旋一圈,最終落到貴妃榻上的方桌上。
李令姝:“……”
不,這位夫人,本宮覺得你想太多了。
太後不太耐煩跟年夫人這樣的人打交道,把目光在那三個小姑娘身上來迴掃過,最後落在了站在最右側的那個身上。
李令姝記得,這一位叫鄭欣芝,是鄭將軍家的五小姐。
在李令姝眼中,這幾位瞧著都差不多,前麵的馮婧妍和王小憐都已經很出色,就顯得她們幾個很平淡。若說漂亮也是漂亮的,卻也隻是僅此而已。
她不知道,為何太後獨獨看中了鄭欣芝。
她也無暇去猜測了,看完鄭將軍家的幾位小姐,就到了去百禧樓看戲的時候,太後就看了赤珠一眼,赤珠就上前一步。
“太後娘娘及皇後娘娘特地在百禧樓擺了戲台,早一月就叫備了大戲,請各位夫人小姐一起過去觀賞。”
話音落下,她就上前扶著太後起身,而李令姝這邊,蘇果也上前來,扶著李令姝跟在太後身後。
道場得最晚到,離場卻又得最早走,這規矩倒也是頭一次見。
李令姝跟在太後身後,隻覺得頭上發冠沉甸甸的,脖子也有些累,不過瞧著外麵的暖陽,約莫再過小半個時辰就要開宴,午膳過後是可以略歇一會兒的。
這麽想著,李令姝又有了精神。
反正過了這一次,短時間也沒什麽年節,加上陛下又在病中,宮裏應當不會再有這麽大的場麵,需要她穿戴全套禮服過來撐場麵。
一路安安靜靜出了慈寧宮,李令姝先去送太後坐上步輦,然後才坐上自己的那個,搖搖晃晃往百禧樓去。
這一處李令姝還從未去過,因此也是有些好奇的。
宮裏這一景一物,跟著天時四季輪轉,春日的複蘇、夏日的熱鬧、秋日的蕭瑟和冬日的隆重皆是李令姝從未見過的景。
若是以後有機會,要把這長信宮一宮一殿都看一遍,也不辜負這一遭穿越,兩世為人。
春日的風帶著暖暖的醉人的香甜,柔柔從臉頰上飄過。
李令姝眯著眼睛,抬頭瞧了瞧宮道中央逼仄的天。
天很藍,雲很白,卻也隻那麽窄窄一條,一眼無法望盡。
她突然想起身後那些青蔥歲月的少女們,也不知她們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踏入宮門。
或許她們是高興的,也或許是哀傷的,但這個時代裏,講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既然有這個意願,做兒女就得去遵從。
李令姝想,或許赫連榮臻對太後,亦是如此。
無論他心裏如何想,大麵上,他都不能跟太後說一個不字。
哪怕他是天子,是皇帝,是九五至尊,也是一樣的。
或許,他跟她們,也沒什麽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不不不,皇後您想多了。
陛下:朕特別不聽話!
第33章
然而那麽一群青蔥少女們,卻並沒有皇後娘娘深思得這般不願,她們或許沒有那麽興高采烈,卻也都是歡歡喜喜的。
對於她們來說,嫁個好夫婿比許多事情都重要。
這關乎一輩子的命數,也關乎未來的人生,一旦選錯,那以後日子就無論如何都過不下去了。
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百禧樓,李令姝才發現這地方設計的極為巧妙。
百禧樓說是樓,實際上算是一個兩層高的大開間,上下門扉拆掉的時候,二樓的露台處就可以當成是觀禮台,清晰看到院中也有兩層的戲台。
戲台不大,可布置卻像模像樣,跟坊間的戲台別無二致。
春日裏,惠風和暢。
天色正好,不冷也不熱,李令姝便扶著太後上了二樓,請她直接坐在正中間的主位上。
這位置看戲最好,正正當中,戲台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一覽無餘。
李令姝略退後半步,坐在了她的右手邊,而太後左手邊那把椅子,依舊是空著的。
不多時,命婦們就都坐定。
安親王妃正好坐在了李令姝的右手邊,坐下後還跟她說了句話,李令姝簡單答過,就不再去看她。
對於現在的李令姝來說,她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太後手中,太後不喜歡的人,她也最好不要多有接觸。
坐下不多一會兒茶點就擺上來,李令姝簡單看了一眼,大約是禦膳房直接準備的,樣式口味她大多都吃過,就不膽怯了。
大戲,這就拉開序幕。
李令姝原就沒怎麽看過戲,現在聽這麽一出全是半文半白的戲,聽起來異常吃力,最後也隻大概弄明白,這講述的是一出兒子兒媳賺了大錢不願意好好侍奉母親,最後家道中落,反而是母親收留他們,反悔一家團圓的故事。
李令姝:……
這戲真是送到太後心坎上啊!
李令姝看不太懂,也嫌吵鬧,可她臉上卻一點都不能顯露出來,隻能睜著眼睛,一臉陶醉地發呆。
她腦海裏天馬行空,思緒飛來飄去,最後又飛到身邊的安親王妃身上。
說實話,安親王妃真的挺合李令姝眼緣的。
她長得很美,是那種沒有衝擊性的美,可能是身高的緣故,她就是靜靜站在那,也讓人覺得颯爽英姿,很是不凡。
再加上她利落的行事作風,更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不過,這樣一位安親王妃,居然會對心葉蔦蘿過敏。
想起心葉蔦蘿,李令姝微微一愣。
既然太後原本就沒想請安親王妃,那李令嫣費這麽大勁兒,弄這一套又是為什麽?
李令姝趁著低頭吃茶的工夫,迅速推導出兩個結論。
其一是太後對忠勇伯李家其實並沒有那麽信任,今日賞花宴請了誰不請誰,李家隻能靠猜測,拿不準實際。
其二則是李家很清楚安親王妃的性子,知道她今日無論請不請都會來。
為何李令姝推測是李家不是李令嫣,因為這件事靠李令嫣是絕對辦不成的,若裏麵沒有蕭夫人的手筆,她又怎麽在宮裏行事?
蕭夫人知道,忠勇伯多半也知道。
看來自己這個庶出的女兒,忠勇伯都不是不在意,甚至是有些厭惡。
李令姝一口熱茶下肚,淺淺又抿了一口。
今日的茶很好喝,李令姝嚐著是略帶了些茉莉香的白茶,再細膩的她就品不出來。
安親王妃看她喝茶喝得認真,忍不住笑:“這是嶺南茉莉白片,每年隻禦供兩斤。”
李令姝喝茶的手微微一頓,小心翼翼看了眼太後,見她似乎正沉迷在戲折子裏,這才小聲說:“謝謝王妃。”
安親王妃看她那可憐巴巴的小模樣,心裏倒是挺軟的。
她這個人,最是眼睛裏揉不得沙子。
看誰合眼就願意看誰,看誰不順眼,一輩子就都喜歡不上。
她今年這歲數,膝下兒女成雙,女兒同李令姝差不多大小,卻是個驕傲活潑的張揚性子。
再看李令姝的眉眼,就知她在宮裏日子過得不好。
安親王妃不由就升起些許惻隱之心,這股子慈母柔情來得很倉促,可她也從來不是含糊不清的人。
“你這丫頭,瞧著也怪不容易的,以後若是有事,可以來找堂嬸。”
李令姝微微一愣,她這話說得倒是十分親昵,還帶這些不一覺察的關懷,可她跟安親王妃不過就才認識一個時辰,再多一刻都無。
“王妃……”
安親王妃粲然一笑:“不為別的,就為你眼睛裏這份幹淨。”
是了,若說她喜歡李令姝什麽,就是那雙好似會說話的鳳目。
她的眼睛清澈、有神,細細看去,仿佛是一顆閃爍著光芒的曜石,閃著透亮的光澤。
安親王妃看她一臉遲疑,擺擺手,不再說話。
她看人最準。
若不是自己這雙眼,她不會有現如今的幸福日子。
大越的女人,就沒有一個不羨慕她的。
當年安親王還是世子的時候,因其父朝上犯錯被貶斥,等到世子束發也沒有姻緣著落,還是少時的她同他見過一麵,這才求著父親許下這門親事。
從她過門那年起,好事就接踵而至。
先是高祖殯天,先帝繼位,老安親王隱退,把王位傳給了世子。
緊接著新上任的年輕親王就因為是先帝最近的堂弟,被特許招入安華殿議事,從那時候開始,安親王妃的日子就一日比一日過得好。
或許是因為少時相遇,也或許是因為兩人共患難,是以安親王待她如珠如寶,身邊什麽通房侍妾側妃都無。
如今王府的兩位小殿下,皆是她親生,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
所以,安親王妃最得意的就是她這雙眼。
她隻看一眼李令姝,就能知道她是個心思純正的人,跟太後是完全不同的。
且她能隱忍,懂藏拙,就是個值得交往的人。
安親王妃看著戲台,悠悠然吃了一塊蝴蝶酥,台上獨角戲再好聽,也不如群戲熱鬧。
百禧樓裏,此時正是花團錦簇,鶯歌燕語,好不歡快。
而此時的南華殿裏,赫連榮臻悄悄踢開鳥籠的門,小心翼翼探頭往外看。
李令姝領著兩個大宮女去參加宮宴,隻剩下那個叫四喜的小宮女還留在南華殿,一刻之前,赫連榮臻看著她去後院洗衣。
這是最好的機會。
赫連榮臻動了動翅膀,不費吹灰之力就飛出了鳥籠,在寢殿裏盤旋一圈,最終落到貴妃榻上的方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