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一隊沉默肅穆的隊伍護送著兩輛馬車到達了徽州州府金昌城城門之前。
徽州州府長史餘金輝和金昌城主周炳喜早已率著數十名城中官員在城門口列隊相迎。
他們迎接的正是前來上任的三州總巡檢,花雨。
一月之內,五百多人由揚州至金昌,行路三千餘裏,翻山過河,曆經截殺二十餘次。
現在,一路隨行的巡檢衛隻剩四百二十七人,途中因戰鬥死亡七十三人。
素婉,洪武,黃楓等先天高手也都是個個帶傷,好在無有死亡。
本欲跟隨花雨北入金昌的文華,在途中因花雨之故遭遇了十幾次刺殺戰鬥,禁軍死亡十幾人,而後不得不與花雨分道而行。
存活下來的四百二十七名巡檢衛經過數十場戰鬥廝殺的洗禮,個個都精氣神大變,站在那不言不語,麵目冷峻森然,給人一種冷煞兇悍之感。
臨近城門,隊伍緩緩停下,排隊入城的百姓不自覺地讓開道路。
素婉當頭,黃楓和洪武騎馬並排在馬車兩側。
見馬車停下,餘金輝和周炳喜堆起笑臉上前,微一拱手,喊道:
“徽州州府長史餘金輝(金昌城主周炳喜)歡迎花大人。”
馬車門簾抬起,露出一個眼大臉潤,麵目俏麗美妙的紅衣女子。
臉上堆笑的徽州官員見此,大多麵色不變,眼神中卻微有一絲輕蔑鄙視之意。
把這花雨傳得神乎其神,結果也是一好色之人,有此弱點,便不足為慮。
紅衣女子自然就是蘇瑤,流波如蘇,掃過全場,素白玉手稍按車轅,便輕盈地躍下馬車,然後轉身高高地撐起車簾。
衛貞貞微彎著腰,推著花雨到了車門,提著輪椅扶手,稍稍一縱,便穩穩地落到了雙馬之前。
對於這些以世家子身份入得官場的人來說,武功一事並不稀奇,除非先天有疾,否則他們人人都是習武在身,衛貞貞兩人的表現對他們來說算不了什麽。
況且,這也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落下的花雨正對著迎來的徽州官員,笑著道:
“諸位費心了,本府感激不盡,待安頓下來後,本府設宴以作酬謝,屆時邀請諸位一聚。”
說完,花雨朝著眾人拱手一禮。
論起官職,這些人都在花雨之下,自然不敢托大,齊齊迴禮道:
“不敢不敢,花大人客氣了。”
眾人當中以餘金輝和周炳喜二人官職最高,而且代表著州府和城主府兩方勢力,迎接到了花雨,兩人的任務已完成一半。
便轉身對著同來的其他人道:
“花大人一路遠行而來,舟車勞頓,大家都散了吧,來日再與花大人作詳細交流。”
眾人齊齊應聲離去,兩人微信可見一般。
花雨隻是淡淡看著,沒做絲毫言語。
如此明顯的示威,他自然不會不明白,這是在擺明了告訴自己,自己隻是個外來人,這徽州,是他們的地盤。
轉眼間,便隻剩下餘金輝和周炳喜兩人。
兩人微一對視,便由餘金輝說道:
“花大人,您的下榻之處早已準備妥當,在下這就帶您前去。”
花雨淡淡笑道:
“不急,聽說金昌城的銀線鱸魚乃天下一絕,本府也是聞名已久。我們這一路行來夥食不佳,正好趁這機會飽腹一番,兩位大人可有熟悉的地方推薦?”
兩人神色微頓,眼神隱秘地交匯,都透著疑惑,不知花雨這是何意。
是真的隻為了一飽口腹之欲,還是別有所圖?
想不明白,但花雨說了隻是為了嚐嚐金昌美食,這樣的理由他們肯定是無法推托。
周炳喜笑著說道:
“沒想到花大人對美食有如此喜好,那在下作為這土生土長的金昌城人,可不能弱了名頭,我恰巧知曉有一家百年老店,專做這銀線鱸魚,味美絕倫,必不會讓花大人失望。”
“哈哈哈,那還等什麽,帶路。”
“這。。。。。。。”周炳喜遲疑地看了下花雨,說道:“那地方據此還有些距離,花大人不如乘車前往?”
看了看兩側逐漸進城,又探頭張望來的百姓,花雨笑了笑道:看了看兩側逐漸進城,又探頭張望來的百姓,花雨笑了笑道:
“本府一路坐著馬車也有些乏了,咱們就一路走過去,唿吸唿吸新鮮空氣,也正好看看這聞名天下的金昌城。”
這時,餘金輝搭上了口,道:
“花大人有此雅興,在下兩人自當陪同。”
進了城,浩大的隊伍立時引起轟動,城中百姓議論圍觀不止,大多都是打聽詢問花雨等人的身份。
這其中自然有些消息靈通的百姓開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淵博見識,花雨一行人的身份逐漸在百姓中傳揚開來。
花雨等人從南城門進,而那周炳喜所說的百年老店則是在城北之外的位置。
一路過去,便穿過了整個金昌城,城中道路寬闊,樓屋林立。
因為正是早集之時,一路上也是百姓眾多,熱鬧非常。
數百精英護衛,但卻坐在輪椅上淡然笑看著這城中景象的花雨自然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的焦點。
短短半個時辰,全金昌城的人都知曉新來了一位朝廷大官,以後將會掌控著這金昌城的治安之責,也就是說以後這金昌城中百姓是否能生活地安全幸福基本就都得靠這位大人了。
所以,花雨就是從城中走過一次,便成功地把總巡檢府的名頭撒進了金昌城五六十萬百姓心裏。
這個時候的餘金輝和周炳喜已經反應過來,沒想到下馬威不但沒起到效果,反而無聲無息地就被花雨涮了一通,兩人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但卻也隻能咽下這口苦水。
金昌城不小,從南城門到北城門,一行人還走的是筆直的中軸線,就這樣也還花了一個時辰才出了北城門。
再往北十來裏路,便到了周炳喜所說的那家百年老店。
遙遙地便能看見青竹綠柳相依,一座充滿江南風韻的三層酒樓便在這隨風搖曳的青竹綠柳之後若隱若現。
“果然好地方,光是看這風景,此行也是不虛了。”花雨開口感歎道。
周炳喜接過話頭,道:
“這老店名為‘安樂窩’,從它聲名鵲起到現在,已有三四百年時間,代代相傳,從無斷絕。據老一輩人說,這一片風景也是從未變過。”
花雨目光一閃,透過綠林叢看向那建造優美,飛角吊簷的“安樂窩”。
“這一片景致悠然,布局和諧,想必這‘安樂窩’的主人也是一位胸懷錦繡之人?”
“說來慚愧,在下雖然長於金昌,來這‘安樂窩’的次數也極為頻繁,但至今也未能知曉此地主人到底是何人?”周炳喜答道。
“哦?在這徽州之地,還有你周大人打聽不到的人?”
周炳喜不驚訝花雨能知曉他周氏族人的身份。
周家本就是這徽州之地的第一家族,安排族人在官府中掌控要職本就是正常之事。
隻是,他竟然說以他周家的勢力,對這紮根金昌城外還名聲不淺的“安樂窩”都不知底細,花雨確是有些驚訝。
周炳喜略有些尷尬,好在餘金輝搭腔道:
“這天下之大,奇人異事無數,偶有意外之事也並不為奇。說來也確實奇怪,這‘安樂窩’在此立足數百年,曆經幾朝動亂卻都絲毫無損,而且周家老祖和端木家族的長輩也常有來此,但他們也都對這裏的主人閉口不談。”
花雨哈哈一笑道:
“還真是奇人啊,不過,我們今日來隻吃魚,做了數百年的銀線鱸魚,光這名頭都足夠讓人心動。”
通往“安樂窩”的道路極為寬敞,足夠兩三輛雙駕馬車並排而行,所以一行人直接占了大半道路。
衛貞貞推著花雨在前,蘇瑤緊隨左右。
餘金輝和周炳喜稍落後半步,行於花雨左側,素婉和洪武則是在右側一言不發。
看得出來,這裏的主人極喜竹子,踏過一個小石橋,前方道路兩旁便都是極為名貴的清水玉竹,根根雙指粗細,碧翠如玉。
連蘇瑤這一向不喜附庸風雅的人都不由感歎道:
“根根如玉,好美的竹子。”
推著輪椅的衛貞貞和一旁的素婉也是眼中露出喜愛之色,腳下不由幾分加快。
花雨也心有欣賞,道:
“走,我們也去看看。”
橋長兩三丈,橋下水流濤濤,水麵在晌午的陽光映照下波光粼粼,有一種涼涼的清爽。
剛剛踏入橋頭,走在最前的花雨便立時感覺本明亮的陽光突地一暗。
徽州州府長史餘金輝和金昌城主周炳喜早已率著數十名城中官員在城門口列隊相迎。
他們迎接的正是前來上任的三州總巡檢,花雨。
一月之內,五百多人由揚州至金昌,行路三千餘裏,翻山過河,曆經截殺二十餘次。
現在,一路隨行的巡檢衛隻剩四百二十七人,途中因戰鬥死亡七十三人。
素婉,洪武,黃楓等先天高手也都是個個帶傷,好在無有死亡。
本欲跟隨花雨北入金昌的文華,在途中因花雨之故遭遇了十幾次刺殺戰鬥,禁軍死亡十幾人,而後不得不與花雨分道而行。
存活下來的四百二十七名巡檢衛經過數十場戰鬥廝殺的洗禮,個個都精氣神大變,站在那不言不語,麵目冷峻森然,給人一種冷煞兇悍之感。
臨近城門,隊伍緩緩停下,排隊入城的百姓不自覺地讓開道路。
素婉當頭,黃楓和洪武騎馬並排在馬車兩側。
見馬車停下,餘金輝和周炳喜堆起笑臉上前,微一拱手,喊道:
“徽州州府長史餘金輝(金昌城主周炳喜)歡迎花大人。”
馬車門簾抬起,露出一個眼大臉潤,麵目俏麗美妙的紅衣女子。
臉上堆笑的徽州官員見此,大多麵色不變,眼神中卻微有一絲輕蔑鄙視之意。
把這花雨傳得神乎其神,結果也是一好色之人,有此弱點,便不足為慮。
紅衣女子自然就是蘇瑤,流波如蘇,掃過全場,素白玉手稍按車轅,便輕盈地躍下馬車,然後轉身高高地撐起車簾。
衛貞貞微彎著腰,推著花雨到了車門,提著輪椅扶手,稍稍一縱,便穩穩地落到了雙馬之前。
對於這些以世家子身份入得官場的人來說,武功一事並不稀奇,除非先天有疾,否則他們人人都是習武在身,衛貞貞兩人的表現對他們來說算不了什麽。
況且,這也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落下的花雨正對著迎來的徽州官員,笑著道:
“諸位費心了,本府感激不盡,待安頓下來後,本府設宴以作酬謝,屆時邀請諸位一聚。”
說完,花雨朝著眾人拱手一禮。
論起官職,這些人都在花雨之下,自然不敢托大,齊齊迴禮道:
“不敢不敢,花大人客氣了。”
眾人當中以餘金輝和周炳喜二人官職最高,而且代表著州府和城主府兩方勢力,迎接到了花雨,兩人的任務已完成一半。
便轉身對著同來的其他人道:
“花大人一路遠行而來,舟車勞頓,大家都散了吧,來日再與花大人作詳細交流。”
眾人齊齊應聲離去,兩人微信可見一般。
花雨隻是淡淡看著,沒做絲毫言語。
如此明顯的示威,他自然不會不明白,這是在擺明了告訴自己,自己隻是個外來人,這徽州,是他們的地盤。
轉眼間,便隻剩下餘金輝和周炳喜兩人。
兩人微一對視,便由餘金輝說道:
“花大人,您的下榻之處早已準備妥當,在下這就帶您前去。”
花雨淡淡笑道:
“不急,聽說金昌城的銀線鱸魚乃天下一絕,本府也是聞名已久。我們這一路行來夥食不佳,正好趁這機會飽腹一番,兩位大人可有熟悉的地方推薦?”
兩人神色微頓,眼神隱秘地交匯,都透著疑惑,不知花雨這是何意。
是真的隻為了一飽口腹之欲,還是別有所圖?
想不明白,但花雨說了隻是為了嚐嚐金昌美食,這樣的理由他們肯定是無法推托。
周炳喜笑著說道:
“沒想到花大人對美食有如此喜好,那在下作為這土生土長的金昌城人,可不能弱了名頭,我恰巧知曉有一家百年老店,專做這銀線鱸魚,味美絕倫,必不會讓花大人失望。”
“哈哈哈,那還等什麽,帶路。”
“這。。。。。。。”周炳喜遲疑地看了下花雨,說道:“那地方據此還有些距離,花大人不如乘車前往?”
看了看兩側逐漸進城,又探頭張望來的百姓,花雨笑了笑道:看了看兩側逐漸進城,又探頭張望來的百姓,花雨笑了笑道:
“本府一路坐著馬車也有些乏了,咱們就一路走過去,唿吸唿吸新鮮空氣,也正好看看這聞名天下的金昌城。”
這時,餘金輝搭上了口,道:
“花大人有此雅興,在下兩人自當陪同。”
進了城,浩大的隊伍立時引起轟動,城中百姓議論圍觀不止,大多都是打聽詢問花雨等人的身份。
這其中自然有些消息靈通的百姓開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淵博見識,花雨一行人的身份逐漸在百姓中傳揚開來。
花雨等人從南城門進,而那周炳喜所說的百年老店則是在城北之外的位置。
一路過去,便穿過了整個金昌城,城中道路寬闊,樓屋林立。
因為正是早集之時,一路上也是百姓眾多,熱鬧非常。
數百精英護衛,但卻坐在輪椅上淡然笑看著這城中景象的花雨自然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的焦點。
短短半個時辰,全金昌城的人都知曉新來了一位朝廷大官,以後將會掌控著這金昌城的治安之責,也就是說以後這金昌城中百姓是否能生活地安全幸福基本就都得靠這位大人了。
所以,花雨就是從城中走過一次,便成功地把總巡檢府的名頭撒進了金昌城五六十萬百姓心裏。
這個時候的餘金輝和周炳喜已經反應過來,沒想到下馬威不但沒起到效果,反而無聲無息地就被花雨涮了一通,兩人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但卻也隻能咽下這口苦水。
金昌城不小,從南城門到北城門,一行人還走的是筆直的中軸線,就這樣也還花了一個時辰才出了北城門。
再往北十來裏路,便到了周炳喜所說的那家百年老店。
遙遙地便能看見青竹綠柳相依,一座充滿江南風韻的三層酒樓便在這隨風搖曳的青竹綠柳之後若隱若現。
“果然好地方,光是看這風景,此行也是不虛了。”花雨開口感歎道。
周炳喜接過話頭,道:
“這老店名為‘安樂窩’,從它聲名鵲起到現在,已有三四百年時間,代代相傳,從無斷絕。據老一輩人說,這一片風景也是從未變過。”
花雨目光一閃,透過綠林叢看向那建造優美,飛角吊簷的“安樂窩”。
“這一片景致悠然,布局和諧,想必這‘安樂窩’的主人也是一位胸懷錦繡之人?”
“說來慚愧,在下雖然長於金昌,來這‘安樂窩’的次數也極為頻繁,但至今也未能知曉此地主人到底是何人?”周炳喜答道。
“哦?在這徽州之地,還有你周大人打聽不到的人?”
周炳喜不驚訝花雨能知曉他周氏族人的身份。
周家本就是這徽州之地的第一家族,安排族人在官府中掌控要職本就是正常之事。
隻是,他竟然說以他周家的勢力,對這紮根金昌城外還名聲不淺的“安樂窩”都不知底細,花雨確是有些驚訝。
周炳喜略有些尷尬,好在餘金輝搭腔道:
“這天下之大,奇人異事無數,偶有意外之事也並不為奇。說來也確實奇怪,這‘安樂窩’在此立足數百年,曆經幾朝動亂卻都絲毫無損,而且周家老祖和端木家族的長輩也常有來此,但他們也都對這裏的主人閉口不談。”
花雨哈哈一笑道:
“還真是奇人啊,不過,我們今日來隻吃魚,做了數百年的銀線鱸魚,光這名頭都足夠讓人心動。”
通往“安樂窩”的道路極為寬敞,足夠兩三輛雙駕馬車並排而行,所以一行人直接占了大半道路。
衛貞貞推著花雨在前,蘇瑤緊隨左右。
餘金輝和周炳喜稍落後半步,行於花雨左側,素婉和洪武則是在右側一言不發。
看得出來,這裏的主人極喜竹子,踏過一個小石橋,前方道路兩旁便都是極為名貴的清水玉竹,根根雙指粗細,碧翠如玉。
連蘇瑤這一向不喜附庸風雅的人都不由感歎道:
“根根如玉,好美的竹子。”
推著輪椅的衛貞貞和一旁的素婉也是眼中露出喜愛之色,腳下不由幾分加快。
花雨也心有欣賞,道:
“走,我們也去看看。”
橋長兩三丈,橋下水流濤濤,水麵在晌午的陽光映照下波光粼粼,有一種涼涼的清爽。
剛剛踏入橋頭,走在最前的花雨便立時感覺本明亮的陽光突地一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