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抓蟲)
“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柳大人你說呢?”
私下當然有人來打聽,特別是做為國丈的柳尚書,身邊圍了一大堆的人。
“讓本官說?本官能說什麽?非要本官說的話,自然是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說完柳尚書一甩袖子走人,而他的話則讓一些大臣開始深思起來。
“看來京城的天要變了。”
有些明白人望著白雲藍天說道,昨兒還狂風大雨,今兒突然變睛,這詭異的天氣讓人不得不防啊!
“是啊,這一次不知道是哪個蠢貨鬧出來的,希望不會血染京城。”
一位大臣雙手攏在袖中,默默想著是誰惹怒了皇帝,並且這件事要落在誰的頭上?
“阿寶,你終於醒了。”
接到阿寶清醒的消息,素月便帶著人迴到正院,一進門便看到侄女麵色紅潤靠在丫環的懷裏喝著湯。
“姑姑。”
阿寶看到素月,雙眼一下子就紅了,眼淚止都止不住。
“我的阿寶啊,這次你受委屈了。放心,姑姑絕對不會放過那些人的。”
輕輕攬過侄女,讓她靠在懷中,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素月現在的眼神與在宮中的皇帝十分相似。
該說不愧是夫妻,十幾年下來這夫妻相更嚴重了。
“姑姑,阿寶一直在做夢,夢中不斷有人追我,我不敢停下來,一直跑啊跑啊,就在阿寶以為快要支持不下去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阿寶的耳邊念經,然後經聲一停,阿寶就醒了。”
見到姑姑,就等於是有了主心骨,阿寶把自己的委屈全說了出來。魏業這個正經的夫君反而隻能站在一邊幹看著。
沒辦法,對方的來頭再大了,他再不情況也隻能認輸,誰讓這個姑姑不僅輩份高,並且身份也高到嚇死人的地步呢!
魏父做為公公,不好進來,隻能待在外麵,喝著丫環們送來的熱茶,聽著裏麵傳出來的說話聲,魏父那顆提著的心啊總算放了下來。
同時,派去柳家報喜訊的人也迴來了,魏父把魏業喊了出來,準備迎接親家。
柳家人聽說皇後也在,包括太夫人也老將軍也都不顧年紀,非要吵著來。柳尚書又沒有迴來,柳夫人實在勸不住,隻好讓人請了大兒子迴來,帶著公婆在大兒子的護衛下來到了魏家。
與親家斯見過後,柳家人則要來正院拜見皇後娘娘。
柳夫人也就罷了,進常能進宮看女兒。太夫人與老將軍卻好多年沒有見過他們的孫女了。兩位老人雙眼通紅,握住皇後的手默默流淚。
“娘娘,老身以為這輩子都不能再見到娘娘了。”
太夫人抽泣著,她身邊的老將軍雖然沒哭,但是眼睛卻是紅著的,對於這個孫女他是真想啊!因此,雖然阿寶醒了,但是得到最多關注的卻不是她。阿寶看了也沒什麽不高興,她知道曾祖父母有多想念姑姑。
以前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皇後出宮太不像話了,所以每一次素月出宮都沒有去柳家見人。隻是派人送了她買的一些東西去柳家,讓柳家人知道在娘娘的心中還惦記著他們。
兩位老人年紀都大了,經不起長久激動。素月隻能勸慰二老:“祖父、祖母,快別傷心了,以後要是想孫女了,就讓母親進宮遞個話,孫女一定出來見你們。”
拿手帕給兩老擦淚,素月看著兩位年紀都在七、八十歲的老人抓著自己哭訴,心裏也不好受。
她知道自己對柳家人還是太過輕忽了,以為自己隻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活得好好的,心中有掛念著他們就好了,可是對老人來說,兒孫們不在身邊有多麽的牽掛。
而她又偏偏在宮中,想見也見不到。除了一些禮物告訴他們自己還記掛他們外,什麽也沒有。
可能是因為年紀越大,素月想的也就越多。她得了原主的身體,卻沒辦法把柳家人完完全全當成是自己的家人,這是她做得不對。
對柳家人她心懷愧疚,以前的不可追,以後她會盡量彌補。
希望原主在天之靈,能安息。她的家人,自己會照顧好的。不管怎麽說,兩位老人年紀也大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還能活多少年呢?肯定是會走到孫輩們的前麵,她要做的就是在二老天壽盡時,讓他們沒有遺憾的離開。
“不妥不妥,娘娘是一國之母,哪能輕易出宮,讓人知道了又得說閑話了。”
老將軍搖頭,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雖然說出來也是娘娘的孝心,但更多的會成為眾人攻訐她的理由。
“不要緊的,誰家沒有長輩,他們管天管地,還能管本宮對長輩們盡孝嗎?”
古往今來,大家都是以孝治國,憑他們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阻止皇後娘娘盡教,畢竟柳家的兩位長輩年紀真心不小了,在古代平均年紀不到四十的情況下,七老八十算是長壽了。
因為柳家低調慣了,老人家過壽也都沒有大擺宴席,而是親朋好友們坐在一起吃頓飯就完了。
每年兩位老人過壽時,宮中都會大賞特賞,好東西跟不要錢似的往柳府搬,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柳家生了一個好女兒。不僅她自己是皇後,下一代皇帝身體裏還流著柳家的血,隻要柳家自己不作死,估計能再興盛個幾十上百年,並且隻要大秦一直存在,柳家在京城的地位就算得上是特殊,沒有人敢隨意欺侮他們。
素月現在地位太穩了,已經不需要再矜矜業業,隻要沒什麽大錯,誰也拿她這個皇後沒辦法。皇帝又寵她,對皇後以外的女人從來不假辭色,平時侍候他的人都換成了太監,根本不給別的女人接受他一步。
就連皇後懷孕,皇帝也從不找別的女人來泄火,十幾年來年有多少人為了勾引皇帝而費心思,結果還不用皇後出手,皇帝自己就親自收拾了。
敢勾引朕,想讓朕犯錯誤,拍不死你們。
所以皇後說這話時,是真的很有底氣,柳家人聽罷再也不說什麽了。
祖孫三人途過舊後,這才關心起阿寶的身體。
對於曾祖父母的偏心,阿寶坦然麵對。連她都是生活在姑姑的維護之下,哪裏能妒忌姑姑在長輩們的心中比自己重要。阿寶一直聽爹說,姑姑為柳家撐起了一片天,讓柳家得以再延續百年的風光,柳家欠姑姑的,她受到再多的重視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她嫁了一位有情郎,夫君又隻守著她一人。雖然魏家並非什麽世家,但同樣人口簡單,她又是下嫁,公婆都不會擺臉色給她看。幸而她得姑姑教養,對公婆向來尊敬,雖然無法當成是自己的親爹娘來對待,也要盡心盡力照顧他們。
將心比心,阿寶等公婆好,他們也不是那起子極品沒有心肝之人,自然也對兒媳婦看中,經常提點兒子,讓他不要做負心人。雖然這兩年兒媳婦沒懷上一男半女,不過是子女緣未倒罷了。看看皇後,也是進宮幾年後才懷上,然後這一發就不可收拾,三個嫡子傍身。
阿寶做為皇後的嫡親侄女,身子骨向來又好,肯定能懷上的。有正經的嫡子,誰稀罕庶子之流的。
至於小妾什麽的,魏母更是從不沾手兒子房中的事,她自己都不願意夫君納妾,又沒有受過婆母的磨搓,自是不會像別人家的婆婆那般老給兒子塞女人。
不過話說迴來了,她想塞簡單,宮中的皇後卻不會任由她欺負自己的侄女,別到時連累到兒子更不劃算。
阿寶醒來後,素月也不便在魏家多待,又安慰了祖父母幾句,叮囑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努力活過一百歲。
兩老對孫女的話自是再聽從不過了,就算他們最近一直覺得自己精神不如從前了,但有了孫女這話,他們也要活過一百歲,還要看著太子他們幾兄弟大婚生子。
素月站了起來,朝跪下送別他的眾人點了點頭,便帶著已經處理好小人迴來的圓海大師上了馬車。
馬車漸漸駛出了魏家,老將軍與太夫人相互攙著對方,目送孫女的馬車離開。
這一別,又不是什麽時候能再見。
馬車出了魏府一直向東行,一直駛進了皇宮。
來到正陽殿,馬車停下。
素月讓人扶了圓海大師下車,然後馬車繞了一個彎子拐到了正陽宮另一處不怎麽顯眼的地方素月才下車。
去了後殿換了一身衣裳,重新迴到大殿,這時圓海大師已經跟皇帝說起了這一次巫盅之禍。
“啟稟皇上,貧僧已破了對方的咒術,想必這會兒對方肯定不會好過,咒術反噬想來對方的一身本事也廢了。”
就算抓不到人,對方也不足為慮。
想來經過此事,柳家與魏家會更家小心謹慎。
皇帝已經派人去魏家柳家宣旨,重重賞賜了二家人。特別阿寶,本來想封她做縣主的,但是考慮到魏家的根基,妻子身份太高,容易給男人造成心理壓力。所以縣主封號沒賞,但是卻賞了幾個莊子,又賜了一些貴重物品。
不管怎麽說,阿寶這一次也是受到了他們的連累。自家幾個孩子都無事,就阿寶遭罪了。皇帝也疼了她好幾年,向來把她當成是自己閨女來疼,這一次她受了委屈,皇帝不可不表示。
“勞煩大師跑這一趟,辛苦大師了。這是朕為皇覺寺準備的東西,大師看看可有什麽補充的?”
皇帝賞了大師一些珍貴的藥材,又給皇覺寺賞了幾百套僧衣僧鞋,一套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然後又賞了幾百旦糧食蔬菜等等,全是僧人們能吃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賞了幾串九眼菩提佛珠和幾本珍藏的佛經,比起前麵那些東西,這佛珠與佛經倒是更得圓海大師的喜愛。
別的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唯有這佛珠與經文,是他日夜不離的。
“皇上聖德,這些東西極好,貧僧受之有愧。”
別的不說,光是那幾本孤本的佛經,就讓圓海大師覺得太過珍貴了。
“東西好是好,但是在要有用的人手中才有用,大師就不必推辭了。這些佛經放在宮中也不過是蒙塵罷了,大師也不想看到它們是這樣的結局吧!”
素月正好走出來接了這話,其實給大師備的這些東西,加起來也不過幾千兩銀子的事。再怎麽珍貴也貴不過自家的孩兒們性命,要不是別的東西出家人都用不上,皇帝還真想再多塞一點給圓海大師。
雖說如此,素月還是讓人封了三千兩銀子送去皇覺寺做香油錢。前麵是皇帝的心意,這些才是她的心意。
皇覺寺接了賞賜上上下下很是高興,雖然他們是出家人,但出家人也要為吃穿奔勞,有了這筆銀子和這些僧衣僧鞋等,再加上那些糧食蔬菜,皇覺寺上下都能寬鬆不少。
大秦佛寺不同前朝,佛田佛地也都是要交稅的,雖然僧人們不做功課時都會去勞作,再加上平時得的香沒錢,日子過得不緊巴巴,卻也不是特別的寬鬆。
皇覺寺雖是皇家寺院,但正因為如此,皇覺寺一直以為都對寺院事務戒律抓得很緊,就怕一個不小心弄出什麽醜聞來,連累天下出家人。
皇覺寺的識趣,讓他們遊離在所有的權勢之外,就算京城有什麽爭鬥,也牽扯不到一群和尚的身上。
“阿彌陀佛,貧僧謝娘娘賞賜。”
圓海大師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經常雲遊在外,要是太死板外麵的日子可不好混。
所以雖然覺得東西銀子給太多了,但他還是收下了。不過等他迴去後,讓人在大殿上親自為帝後和三位殿下點上了長明燈,並且每日為他們一家念經祝福一年。
“這是應當的,大師就別謙虛了。別外,不知能不能勞煩大師為母後講經半日?母後信佛,常年在宮中小佛堂中修行,能聽大師講經,想必會非常高興。”
雖然她與皇帝不怎麽相信這些,哪怕有了這樣的經曆還是如此,但是宮中信佛的人還不少,但是她們沒有資格聽大師講經。不過太後又不同了,想來會高興的多吃上一碗飯的。
“貧僧不敢推辭,請娘娘派人送貧僧去太後宮中。”
圓海大師想了,既然進宮了,再待上半日也無防。而且太後信佛,讓他心中很是欣慰。因為帝後他們雖然敬佛,卻不信這些,讓他有一肚子的經文卻沒辦法念出來。
讓蘇大海親自送圓海大師去慈和宮,等人一走遠,夫妻倆的臉立即拉了下來。
“皇上,人審得怎麽樣了?”
“招了。”
皇帝拉過素月,讓她坐在自己身邊。
“是嗎?誰?”
素月靠在皇帝肩上,本來是很溫馨的場合,不知怎麽的多了一股肅殺之氣。周圍侍候的人全都縮小了自己的存在感,連劉海都悄悄退到了最角落。
不是他膽子小,而是帝後現在的樣子真的很嚇人。雖然帝後對百姓向來仁慈,對宮人也從不隨意打罵。但是沒有人會認為他們可欺,後宮這些年沒半點風浪掀出來,皆是因帝後手段通天。
一個已經很難對付了,現在夫妻倆聯手,惹怒了他們的人就自求多福吧!敢詛咒幾位小主子,這一次就算不滅九族,三族以內都得倒黴受牽連。
“還記得當年你生安兒時,那個敢對你下手的產婆嗎?”
皇帝輕輕撫摸著妻子的手,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那個產婆居然還有同黨,並且對方還早就被人收買了。
“記得,和她有關?”
想忘也忘不了。
“嗯,康兒和安兒的生辰八字便是她暗中留下來交對對方的,而真兒的生辰八字則是因為在真兒出生那天她也是接生產婆之一。”
“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柳大人你說呢?”
私下當然有人來打聽,特別是做為國丈的柳尚書,身邊圍了一大堆的人。
“讓本官說?本官能說什麽?非要本官說的話,自然是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說完柳尚書一甩袖子走人,而他的話則讓一些大臣開始深思起來。
“看來京城的天要變了。”
有些明白人望著白雲藍天說道,昨兒還狂風大雨,今兒突然變睛,這詭異的天氣讓人不得不防啊!
“是啊,這一次不知道是哪個蠢貨鬧出來的,希望不會血染京城。”
一位大臣雙手攏在袖中,默默想著是誰惹怒了皇帝,並且這件事要落在誰的頭上?
“阿寶,你終於醒了。”
接到阿寶清醒的消息,素月便帶著人迴到正院,一進門便看到侄女麵色紅潤靠在丫環的懷裏喝著湯。
“姑姑。”
阿寶看到素月,雙眼一下子就紅了,眼淚止都止不住。
“我的阿寶啊,這次你受委屈了。放心,姑姑絕對不會放過那些人的。”
輕輕攬過侄女,讓她靠在懷中,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素月現在的眼神與在宮中的皇帝十分相似。
該說不愧是夫妻,十幾年下來這夫妻相更嚴重了。
“姑姑,阿寶一直在做夢,夢中不斷有人追我,我不敢停下來,一直跑啊跑啊,就在阿寶以為快要支持不下去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阿寶的耳邊念經,然後經聲一停,阿寶就醒了。”
見到姑姑,就等於是有了主心骨,阿寶把自己的委屈全說了出來。魏業這個正經的夫君反而隻能站在一邊幹看著。
沒辦法,對方的來頭再大了,他再不情況也隻能認輸,誰讓這個姑姑不僅輩份高,並且身份也高到嚇死人的地步呢!
魏父做為公公,不好進來,隻能待在外麵,喝著丫環們送來的熱茶,聽著裏麵傳出來的說話聲,魏父那顆提著的心啊總算放了下來。
同時,派去柳家報喜訊的人也迴來了,魏父把魏業喊了出來,準備迎接親家。
柳家人聽說皇後也在,包括太夫人也老將軍也都不顧年紀,非要吵著來。柳尚書又沒有迴來,柳夫人實在勸不住,隻好讓人請了大兒子迴來,帶著公婆在大兒子的護衛下來到了魏家。
與親家斯見過後,柳家人則要來正院拜見皇後娘娘。
柳夫人也就罷了,進常能進宮看女兒。太夫人與老將軍卻好多年沒有見過他們的孫女了。兩位老人雙眼通紅,握住皇後的手默默流淚。
“娘娘,老身以為這輩子都不能再見到娘娘了。”
太夫人抽泣著,她身邊的老將軍雖然沒哭,但是眼睛卻是紅著的,對於這個孫女他是真想啊!因此,雖然阿寶醒了,但是得到最多關注的卻不是她。阿寶看了也沒什麽不高興,她知道曾祖父母有多想念姑姑。
以前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皇後出宮太不像話了,所以每一次素月出宮都沒有去柳家見人。隻是派人送了她買的一些東西去柳家,讓柳家人知道在娘娘的心中還惦記著他們。
兩位老人年紀都大了,經不起長久激動。素月隻能勸慰二老:“祖父、祖母,快別傷心了,以後要是想孫女了,就讓母親進宮遞個話,孫女一定出來見你們。”
拿手帕給兩老擦淚,素月看著兩位年紀都在七、八十歲的老人抓著自己哭訴,心裏也不好受。
她知道自己對柳家人還是太過輕忽了,以為自己隻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活得好好的,心中有掛念著他們就好了,可是對老人來說,兒孫們不在身邊有多麽的牽掛。
而她又偏偏在宮中,想見也見不到。除了一些禮物告訴他們自己還記掛他們外,什麽也沒有。
可能是因為年紀越大,素月想的也就越多。她得了原主的身體,卻沒辦法把柳家人完完全全當成是自己的家人,這是她做得不對。
對柳家人她心懷愧疚,以前的不可追,以後她會盡量彌補。
希望原主在天之靈,能安息。她的家人,自己會照顧好的。不管怎麽說,兩位老人年紀也大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還能活多少年呢?肯定是會走到孫輩們的前麵,她要做的就是在二老天壽盡時,讓他們沒有遺憾的離開。
“不妥不妥,娘娘是一國之母,哪能輕易出宮,讓人知道了又得說閑話了。”
老將軍搖頭,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雖然說出來也是娘娘的孝心,但更多的會成為眾人攻訐她的理由。
“不要緊的,誰家沒有長輩,他們管天管地,還能管本宮對長輩們盡孝嗎?”
古往今來,大家都是以孝治國,憑他們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阻止皇後娘娘盡教,畢竟柳家的兩位長輩年紀真心不小了,在古代平均年紀不到四十的情況下,七老八十算是長壽了。
因為柳家低調慣了,老人家過壽也都沒有大擺宴席,而是親朋好友們坐在一起吃頓飯就完了。
每年兩位老人過壽時,宮中都會大賞特賞,好東西跟不要錢似的往柳府搬,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柳家生了一個好女兒。不僅她自己是皇後,下一代皇帝身體裏還流著柳家的血,隻要柳家自己不作死,估計能再興盛個幾十上百年,並且隻要大秦一直存在,柳家在京城的地位就算得上是特殊,沒有人敢隨意欺侮他們。
素月現在地位太穩了,已經不需要再矜矜業業,隻要沒什麽大錯,誰也拿她這個皇後沒辦法。皇帝又寵她,對皇後以外的女人從來不假辭色,平時侍候他的人都換成了太監,根本不給別的女人接受他一步。
就連皇後懷孕,皇帝也從不找別的女人來泄火,十幾年來年有多少人為了勾引皇帝而費心思,結果還不用皇後出手,皇帝自己就親自收拾了。
敢勾引朕,想讓朕犯錯誤,拍不死你們。
所以皇後說這話時,是真的很有底氣,柳家人聽罷再也不說什麽了。
祖孫三人途過舊後,這才關心起阿寶的身體。
對於曾祖父母的偏心,阿寶坦然麵對。連她都是生活在姑姑的維護之下,哪裏能妒忌姑姑在長輩們的心中比自己重要。阿寶一直聽爹說,姑姑為柳家撐起了一片天,讓柳家得以再延續百年的風光,柳家欠姑姑的,她受到再多的重視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她嫁了一位有情郎,夫君又隻守著她一人。雖然魏家並非什麽世家,但同樣人口簡單,她又是下嫁,公婆都不會擺臉色給她看。幸而她得姑姑教養,對公婆向來尊敬,雖然無法當成是自己的親爹娘來對待,也要盡心盡力照顧他們。
將心比心,阿寶等公婆好,他們也不是那起子極品沒有心肝之人,自然也對兒媳婦看中,經常提點兒子,讓他不要做負心人。雖然這兩年兒媳婦沒懷上一男半女,不過是子女緣未倒罷了。看看皇後,也是進宮幾年後才懷上,然後這一發就不可收拾,三個嫡子傍身。
阿寶做為皇後的嫡親侄女,身子骨向來又好,肯定能懷上的。有正經的嫡子,誰稀罕庶子之流的。
至於小妾什麽的,魏母更是從不沾手兒子房中的事,她自己都不願意夫君納妾,又沒有受過婆母的磨搓,自是不會像別人家的婆婆那般老給兒子塞女人。
不過話說迴來了,她想塞簡單,宮中的皇後卻不會任由她欺負自己的侄女,別到時連累到兒子更不劃算。
阿寶醒來後,素月也不便在魏家多待,又安慰了祖父母幾句,叮囑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努力活過一百歲。
兩老對孫女的話自是再聽從不過了,就算他們最近一直覺得自己精神不如從前了,但有了孫女這話,他們也要活過一百歲,還要看著太子他們幾兄弟大婚生子。
素月站了起來,朝跪下送別他的眾人點了點頭,便帶著已經處理好小人迴來的圓海大師上了馬車。
馬車漸漸駛出了魏家,老將軍與太夫人相互攙著對方,目送孫女的馬車離開。
這一別,又不是什麽時候能再見。
馬車出了魏府一直向東行,一直駛進了皇宮。
來到正陽殿,馬車停下。
素月讓人扶了圓海大師下車,然後馬車繞了一個彎子拐到了正陽宮另一處不怎麽顯眼的地方素月才下車。
去了後殿換了一身衣裳,重新迴到大殿,這時圓海大師已經跟皇帝說起了這一次巫盅之禍。
“啟稟皇上,貧僧已破了對方的咒術,想必這會兒對方肯定不會好過,咒術反噬想來對方的一身本事也廢了。”
就算抓不到人,對方也不足為慮。
想來經過此事,柳家與魏家會更家小心謹慎。
皇帝已經派人去魏家柳家宣旨,重重賞賜了二家人。特別阿寶,本來想封她做縣主的,但是考慮到魏家的根基,妻子身份太高,容易給男人造成心理壓力。所以縣主封號沒賞,但是卻賞了幾個莊子,又賜了一些貴重物品。
不管怎麽說,阿寶這一次也是受到了他們的連累。自家幾個孩子都無事,就阿寶遭罪了。皇帝也疼了她好幾年,向來把她當成是自己閨女來疼,這一次她受了委屈,皇帝不可不表示。
“勞煩大師跑這一趟,辛苦大師了。這是朕為皇覺寺準備的東西,大師看看可有什麽補充的?”
皇帝賞了大師一些珍貴的藥材,又給皇覺寺賞了幾百套僧衣僧鞋,一套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然後又賞了幾百旦糧食蔬菜等等,全是僧人們能吃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賞了幾串九眼菩提佛珠和幾本珍藏的佛經,比起前麵那些東西,這佛珠與佛經倒是更得圓海大師的喜愛。
別的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唯有這佛珠與經文,是他日夜不離的。
“皇上聖德,這些東西極好,貧僧受之有愧。”
別的不說,光是那幾本孤本的佛經,就讓圓海大師覺得太過珍貴了。
“東西好是好,但是在要有用的人手中才有用,大師就不必推辭了。這些佛經放在宮中也不過是蒙塵罷了,大師也不想看到它們是這樣的結局吧!”
素月正好走出來接了這話,其實給大師備的這些東西,加起來也不過幾千兩銀子的事。再怎麽珍貴也貴不過自家的孩兒們性命,要不是別的東西出家人都用不上,皇帝還真想再多塞一點給圓海大師。
雖說如此,素月還是讓人封了三千兩銀子送去皇覺寺做香油錢。前麵是皇帝的心意,這些才是她的心意。
皇覺寺接了賞賜上上下下很是高興,雖然他們是出家人,但出家人也要為吃穿奔勞,有了這筆銀子和這些僧衣僧鞋等,再加上那些糧食蔬菜,皇覺寺上下都能寬鬆不少。
大秦佛寺不同前朝,佛田佛地也都是要交稅的,雖然僧人們不做功課時都會去勞作,再加上平時得的香沒錢,日子過得不緊巴巴,卻也不是特別的寬鬆。
皇覺寺雖是皇家寺院,但正因為如此,皇覺寺一直以為都對寺院事務戒律抓得很緊,就怕一個不小心弄出什麽醜聞來,連累天下出家人。
皇覺寺的識趣,讓他們遊離在所有的權勢之外,就算京城有什麽爭鬥,也牽扯不到一群和尚的身上。
“阿彌陀佛,貧僧謝娘娘賞賜。”
圓海大師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經常雲遊在外,要是太死板外麵的日子可不好混。
所以雖然覺得東西銀子給太多了,但他還是收下了。不過等他迴去後,讓人在大殿上親自為帝後和三位殿下點上了長明燈,並且每日為他們一家念經祝福一年。
“這是應當的,大師就別謙虛了。別外,不知能不能勞煩大師為母後講經半日?母後信佛,常年在宮中小佛堂中修行,能聽大師講經,想必會非常高興。”
雖然她與皇帝不怎麽相信這些,哪怕有了這樣的經曆還是如此,但是宮中信佛的人還不少,但是她們沒有資格聽大師講經。不過太後又不同了,想來會高興的多吃上一碗飯的。
“貧僧不敢推辭,請娘娘派人送貧僧去太後宮中。”
圓海大師想了,既然進宮了,再待上半日也無防。而且太後信佛,讓他心中很是欣慰。因為帝後他們雖然敬佛,卻不信這些,讓他有一肚子的經文卻沒辦法念出來。
讓蘇大海親自送圓海大師去慈和宮,等人一走遠,夫妻倆的臉立即拉了下來。
“皇上,人審得怎麽樣了?”
“招了。”
皇帝拉過素月,讓她坐在自己身邊。
“是嗎?誰?”
素月靠在皇帝肩上,本來是很溫馨的場合,不知怎麽的多了一股肅殺之氣。周圍侍候的人全都縮小了自己的存在感,連劉海都悄悄退到了最角落。
不是他膽子小,而是帝後現在的樣子真的很嚇人。雖然帝後對百姓向來仁慈,對宮人也從不隨意打罵。但是沒有人會認為他們可欺,後宮這些年沒半點風浪掀出來,皆是因帝後手段通天。
一個已經很難對付了,現在夫妻倆聯手,惹怒了他們的人就自求多福吧!敢詛咒幾位小主子,這一次就算不滅九族,三族以內都得倒黴受牽連。
“還記得當年你生安兒時,那個敢對你下手的產婆嗎?”
皇帝輕輕撫摸著妻子的手,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那個產婆居然還有同黨,並且對方還早就被人收買了。
“記得,和她有關?”
想忘也忘不了。
“嗯,康兒和安兒的生辰八字便是她暗中留下來交對對方的,而真兒的生辰八字則是因為在真兒出生那天她也是接生產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