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臻微微俯身,撥開他額間被汗染濕的毛發,語氣很溫柔,“都這個時辰了,你怎麽還不去歇息,大晚上的這樣鬧,擾了祖母怎麽辦?”
“祖母也沒歇息。”
亭詹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祖母在裏頭念經,我在院子裏玩,不吵她的。”
他又說:“五姐姐,莊子裏好玩兒嗎?你什麽時候可以帶我也去?”
“不好玩。莊子不比府裏,蚊蟲多的很,往來的也都是些跣足褐衣的莊戶人家,你去了是要受苦的。”
“這樣噢。”祝亭詹就略有些失望,“大伯娘還說,莊子裏舒服的很,五姐姐你是去躲懶的呢,原來又是騙我的。”
宜臻抬起眸,望了眼站在不遠處的張氏。
對方臉上沒有半絲被拆穿的尷尬,依舊慈眉善目的,語氣裏還帶著幾分和善的笑:“宜臻可別怪大伯娘,我若不這樣說,他又哭著喊著非要去救他五姐姐了。亭詹這個小魔星,你也知道,鬧起來誰都勸不住。”
“他打小就是個難纏的精怪。”
宜臻彎了彎唇,道,“隻是亭詹,你如今都五歲了,是大孩子了,日後可不能再這麽潑皮耍賴的。”
“我才沒有潑皮耍賴。”
亭詹極不服氣地瞪眼,“就是大伯娘騙我。”
“好,我知道了。那下次倘若祖母也同意,我便帶你去莊子見識見識好不好?但現下都這樣晚了,你該跟嬤嬤迴屋去歇息了。”
“我能明日就跟你去莊子上嗎?”
“明日不行呢。”
宜臻摸了摸他的腦門,“父親後日便要去外地上任,這兩天忙的很,五姐姐要幫著母親收拾箱籠,等日後空閑一些了,再帶你去。”
“父親要去哪個外地?去很久嗎?”
亭詹好奇道,“也帶我去嗎?”
“想來是要去很久的罷。不過你現在還太小了,等你大些了再說。”
“那五姐姐你呢?”
他有些擔心,小手抓緊了她的裙擺,“五姐姐也不去對嗎?”
“應當是不去的。”
“不過也可能要去。”
她唇畔的笑意很淺,“現在還不知道呢。”
“你可千萬不去。”
亭詹忽然生氣起來,“五姐姐你要是去了,我就這輩子再不理會你了。”
院子裏靜了一靜。
“好。”宜臻微微彎眉,沒去瞧前方張氏驚疑不定的眼神,隻揉揉他的腦袋,嗓音柔和又輕緩,“那五姐姐一定不去。”
......
“去不去的,難不成還由著她自己定?”
月影綽綽的壽安堂院子裏,張氏皺著眉,不知道在思索些什麽,“五丫頭這話說的,倒叫人摸不清了。”
她身旁跟著的大丫鬟絲祺向來最知道她心思,聞言即刻道:“黎州那樣清寒未開化的偏僻地兒,任誰選都是願意留在京中的。可這留不留的,最後還是得看老太太,老太太若鐵了心不肯留,那聖上下的令,連二老爺都沒法子,又何況五姑娘呢,想必五姑娘也是不曉得事兒的嚴重。”
絲祺笑著道:“又不是人人都如我們姑娘一般,在禦前都有那樣的體麵的。”
這話說的在理,張氏心下微鬆,想到引以為傲的女兒,眼底也跟著露出幾分笑意來。
其實對於她來說,宜臻隨不隨二房去黎州,在利益上並不太打緊,不過一個姑娘罷了,就算留在京城,最多也就是公中多出份嫁妝,又能費多少心呢。
按照她一貫的菩薩心腸,還應當是要勸著老太太把五丫頭留下來才對。
可亭詹實在是太聽宜臻的話了。
隻要有宜臻在一日,亭詹就唯她馬首是瞻,指哪兒打哪兒,聽老太太都沒有這麽聽的。
也不曉得五丫頭究竟給他灌了什麽**湯。
宜臻若是留在了府裏,亭詹永遠不可能被過繼到她膝下,哪怕真的死纏爛打過繼了過來,也不過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就如同現在一般,雖然人是養在老太太府中了,心卻牢牢向著二房嫡係。柳姨娘當初拚著難產生下亭詹,這麽些年了沒得過他幾句熱乎話,反而是林氏,被他當成親娘,什麽好東西都往碧汀堂裏搬,成日跟在宜臻和亭鈺後頭跑。
老太太估計也是顧慮到這些,午前才鬆了話頭,順波順瀾地同意了把五丫頭送往黎州去。
張氏望著堂屋,神色複雜,似歎非歎:“五丫頭也是倔的很,倘若一開始就順了老太太的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未必就不能留下來,偏偏自己個兒迴來了,又遲遲不來請安,非得長輩派了人去請,如何不讓老太太惱呢。”
這會子已近子時了,亭詹老早就被奶嬤嬤帶了去歇息,因老太太還在小佛堂裏誦經,輕易不得擾,宜臻就在堂屋裏等了半個多時辰。
張氏原先倒是還陪著她坐了一會兒,後頭實在熬不住,便先行離開了。
離開前,她迴頭望了望堂屋內靜靜坐著的少女。
背脊挺直,側影秀麗,哪怕是被老太太晾了這麽久,也忍得住不多問一句,垂眸望著杯中沉浮的茶葉,麵上依舊不見半分焦躁。
她蹙蹙眉,盡量無視心裏的那股子不安,扶著丫鬟的手離開了這院落。
她就不信了,這五丫頭還能滔天不成。
.
——五丫頭不能滔天。
但她能逆天。
祝老太太晾了她一個時辰,就連身邊伺候著的人都忍不住打了哈欠,五姑娘臉上卻還是沒有半分倦意。
她這段時間在京郊莊園休養,沒有那些子規矩拘著,也不需要向長輩請安,日日都睡到巳時才起,精神頭不能養的更好。
等到老太太終於攙著丫鬟的手出現在堂屋時,宜臻立馬起身,恭恭敬敬行了禮:“祖母。”
祝老太太在上座坐下,搭著扶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卻也沒看她,語氣淡淡的:“你可知我今日為何讓你來?”
“宜臻迴府,本該先來向祖母請安的。”
少女依舊屈身行著禮,姿態十分柔順乖巧,“但宜臻心急先去見了母親,還要祖母親自派人來請,是宜臻失了規矩,自願領罰。”
悄悄這話說的!
若真因為這個罰孫女兒,那她還成什麽人了。
自老太爺去後,祝老太太便成了府裏的老封君。這幾年在府裏養尊處優,說一不二,第一次被個小輩拿住了話頭,眼神霎時就銳利起來:“怎麽,五丫頭,你這是在怪我?”
“宜臻不敢。”
“我看這世上就沒有你不敢的事!我吩咐了喬嬤嬤去莊子上接你,處處給你準備妥帖,你反倒好,讓幾個丫鬟們借口去廟裏祈福,自己偷摸個迴來了,五丫頭,在你心裏,我還能如何害你不成?”
老太太的話絲毫沒放軟,一字一句指責的誅心,屋內伺候的都是些心腹,卻大氣不敢出,靜的隻聞風聲。
“我知曉祖母定不會害我。”
好半刻,少女柔柔的聲音才在唐屋內響起,“虎毒尚還不食子,祖母一貫慈悲,宅心仁厚,便是對外頭的流浪貓狗都有幾分憐惜,又如何會害自家子孫呢。宜臻隻是......聽說了父親的事兒,心裏頭著急,又怕擅自迴府祖母怪罪,才不得已瞞了府裏。”
她抬起眸,忽然問:“祖母,我能不隨父親去黎州嗎?”
今夜本就是要談這事兒的,但祝老太太沒料到她會問的如此直白,倒是怔了一怔,“......這是聖上下的調令,如何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你今日既迴了府,瞧著麵色想必身子已經好透了,也省了耽擱行程的麻煩。”
老太太沒讓她起來,宜臻便還屈著身:“我見識少,什麽都不懂,自然聽長輩的。隻是,母親很不願我一同去,她說黎州天寒地濕,我幼時生過大病,身子一直有些弱,在黎州怕是更難調養。且那地兒臨著南疆,酆王的行事作風,想必您也聽說過。母親四處打聽了,人家告訴她,倘若京中還有長輩在的,姑娘家即便不隨行,以盡孝的名義留下,聖上也不會多怪。祖母,母親讓宜臻問您,我留在京中可不可行?”
她說這話時,姿態是徹底服軟的,雖看不起神情,嗓音裏卻帶幾分可憐和哀求,無助的很。
祝老太太端著茶盞,半晌沒說話。
過了許久,她才歎息了聲,語氣軟了許多:“你父親是因犯了事兒才被削爵貶官,與尋常的調令不同,一著不慎,就會牽連旁人。五丫頭,祖母須得為整個祝家考慮,你父親丟了你祖父你大伯拚命掙來的爵位,我不怪他,可倘若如今為了你一個便連累了滿府的人,那祖母便是祝家的罪人。酆王行事確實荒唐了些,可咱們祝家畢竟有些名頭,想來他也不敢如何的,再說四丫頭也跟著去呢。明日祖母讓莊嬤嬤開了庫房,你盡挑些補品藥材去,不怕的。”
這話說的很在理。
大公無私,毫無可以指摘之處。
宜臻屈著身,垂下眼眸,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你起來罷,因你後日便要啟程,今日我也不留你多說了。黎州到底苦寒,這會子叫你來,便是有份行禮要給你。”
祝老太太示意身邊的莊嬤嬤把一小遝紙交給孫女兒,“這些你拿著藏好了,日後去了黎州,到底是個倚靠。”
是幾張田契和一處鋪麵。
都在黎州。
宜臻沒去過黎州,無從判斷這幾張契紙究竟價值幾何。
可從地點來看,在這關頭拿出來,足夠體現老太太的用心和看護之情。
但是宜臻沒有收。
“我用不著這些個。”
少女把契紙遞還給了莊嬤嬤,“祖母,母親真的不願我去黎州,我要是真去了,她怕是會傷心一輩子。”
祝老太太便是有再好的脾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駁迴話頭,這會子也忍不住皺了眉:“這是聖上下的令,又豈是你說不去就不去的?五丫頭,你還要祖母抗旨不成!”
“宜臻絕不敢有這意思。”
“隻是今日迴府之前,惠妃娘娘托人給了我一封信。”
宜臻說,“送信的人囑咐了,一定要交到祖母您手裏。”
她從袖子裏掏出那封信,緩步向前,低眉順眼地呈到祝老太太麵前。
“祖母,請您瞧一瞧。”
作者有話要說:由於我,在後台操作失誤,下一章發了個重複章節。
你們先不要購買啊!!!
第28章
惠妃是當今宮裏頭牌麵兒最大的一位主子。
因皇後早逝,後位一直空懸,這麽些年,她作為四妃之一,與貴妃娘娘一同執掌鳳印,在後宮握有極大的實權。
且比之膝下空虛的酈貴妃,還育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很得皇帝看重。
如今最得皇帝寵愛的五皇子,便是她所出。
“祖母也沒歇息。”
亭詹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祖母在裏頭念經,我在院子裏玩,不吵她的。”
他又說:“五姐姐,莊子裏好玩兒嗎?你什麽時候可以帶我也去?”
“不好玩。莊子不比府裏,蚊蟲多的很,往來的也都是些跣足褐衣的莊戶人家,你去了是要受苦的。”
“這樣噢。”祝亭詹就略有些失望,“大伯娘還說,莊子裏舒服的很,五姐姐你是去躲懶的呢,原來又是騙我的。”
宜臻抬起眸,望了眼站在不遠處的張氏。
對方臉上沒有半絲被拆穿的尷尬,依舊慈眉善目的,語氣裏還帶著幾分和善的笑:“宜臻可別怪大伯娘,我若不這樣說,他又哭著喊著非要去救他五姐姐了。亭詹這個小魔星,你也知道,鬧起來誰都勸不住。”
“他打小就是個難纏的精怪。”
宜臻彎了彎唇,道,“隻是亭詹,你如今都五歲了,是大孩子了,日後可不能再這麽潑皮耍賴的。”
“我才沒有潑皮耍賴。”
亭詹極不服氣地瞪眼,“就是大伯娘騙我。”
“好,我知道了。那下次倘若祖母也同意,我便帶你去莊子見識見識好不好?但現下都這樣晚了,你該跟嬤嬤迴屋去歇息了。”
“我能明日就跟你去莊子上嗎?”
“明日不行呢。”
宜臻摸了摸他的腦門,“父親後日便要去外地上任,這兩天忙的很,五姐姐要幫著母親收拾箱籠,等日後空閑一些了,再帶你去。”
“父親要去哪個外地?去很久嗎?”
亭詹好奇道,“也帶我去嗎?”
“想來是要去很久的罷。不過你現在還太小了,等你大些了再說。”
“那五姐姐你呢?”
他有些擔心,小手抓緊了她的裙擺,“五姐姐也不去對嗎?”
“應當是不去的。”
“不過也可能要去。”
她唇畔的笑意很淺,“現在還不知道呢。”
“你可千萬不去。”
亭詹忽然生氣起來,“五姐姐你要是去了,我就這輩子再不理會你了。”
院子裏靜了一靜。
“好。”宜臻微微彎眉,沒去瞧前方張氏驚疑不定的眼神,隻揉揉他的腦袋,嗓音柔和又輕緩,“那五姐姐一定不去。”
......
“去不去的,難不成還由著她自己定?”
月影綽綽的壽安堂院子裏,張氏皺著眉,不知道在思索些什麽,“五丫頭這話說的,倒叫人摸不清了。”
她身旁跟著的大丫鬟絲祺向來最知道她心思,聞言即刻道:“黎州那樣清寒未開化的偏僻地兒,任誰選都是願意留在京中的。可這留不留的,最後還是得看老太太,老太太若鐵了心不肯留,那聖上下的令,連二老爺都沒法子,又何況五姑娘呢,想必五姑娘也是不曉得事兒的嚴重。”
絲祺笑著道:“又不是人人都如我們姑娘一般,在禦前都有那樣的體麵的。”
這話說的在理,張氏心下微鬆,想到引以為傲的女兒,眼底也跟著露出幾分笑意來。
其實對於她來說,宜臻隨不隨二房去黎州,在利益上並不太打緊,不過一個姑娘罷了,就算留在京城,最多也就是公中多出份嫁妝,又能費多少心呢。
按照她一貫的菩薩心腸,還應當是要勸著老太太把五丫頭留下來才對。
可亭詹實在是太聽宜臻的話了。
隻要有宜臻在一日,亭詹就唯她馬首是瞻,指哪兒打哪兒,聽老太太都沒有這麽聽的。
也不曉得五丫頭究竟給他灌了什麽**湯。
宜臻若是留在了府裏,亭詹永遠不可能被過繼到她膝下,哪怕真的死纏爛打過繼了過來,也不過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就如同現在一般,雖然人是養在老太太府中了,心卻牢牢向著二房嫡係。柳姨娘當初拚著難產生下亭詹,這麽些年了沒得過他幾句熱乎話,反而是林氏,被他當成親娘,什麽好東西都往碧汀堂裏搬,成日跟在宜臻和亭鈺後頭跑。
老太太估計也是顧慮到這些,午前才鬆了話頭,順波順瀾地同意了把五丫頭送往黎州去。
張氏望著堂屋,神色複雜,似歎非歎:“五丫頭也是倔的很,倘若一開始就順了老太太的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未必就不能留下來,偏偏自己個兒迴來了,又遲遲不來請安,非得長輩派了人去請,如何不讓老太太惱呢。”
這會子已近子時了,亭詹老早就被奶嬤嬤帶了去歇息,因老太太還在小佛堂裏誦經,輕易不得擾,宜臻就在堂屋裏等了半個多時辰。
張氏原先倒是還陪著她坐了一會兒,後頭實在熬不住,便先行離開了。
離開前,她迴頭望了望堂屋內靜靜坐著的少女。
背脊挺直,側影秀麗,哪怕是被老太太晾了這麽久,也忍得住不多問一句,垂眸望著杯中沉浮的茶葉,麵上依舊不見半分焦躁。
她蹙蹙眉,盡量無視心裏的那股子不安,扶著丫鬟的手離開了這院落。
她就不信了,這五丫頭還能滔天不成。
.
——五丫頭不能滔天。
但她能逆天。
祝老太太晾了她一個時辰,就連身邊伺候著的人都忍不住打了哈欠,五姑娘臉上卻還是沒有半分倦意。
她這段時間在京郊莊園休養,沒有那些子規矩拘著,也不需要向長輩請安,日日都睡到巳時才起,精神頭不能養的更好。
等到老太太終於攙著丫鬟的手出現在堂屋時,宜臻立馬起身,恭恭敬敬行了禮:“祖母。”
祝老太太在上座坐下,搭著扶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卻也沒看她,語氣淡淡的:“你可知我今日為何讓你來?”
“宜臻迴府,本該先來向祖母請安的。”
少女依舊屈身行著禮,姿態十分柔順乖巧,“但宜臻心急先去見了母親,還要祖母親自派人來請,是宜臻失了規矩,自願領罰。”
悄悄這話說的!
若真因為這個罰孫女兒,那她還成什麽人了。
自老太爺去後,祝老太太便成了府裏的老封君。這幾年在府裏養尊處優,說一不二,第一次被個小輩拿住了話頭,眼神霎時就銳利起來:“怎麽,五丫頭,你這是在怪我?”
“宜臻不敢。”
“我看這世上就沒有你不敢的事!我吩咐了喬嬤嬤去莊子上接你,處處給你準備妥帖,你反倒好,讓幾個丫鬟們借口去廟裏祈福,自己偷摸個迴來了,五丫頭,在你心裏,我還能如何害你不成?”
老太太的話絲毫沒放軟,一字一句指責的誅心,屋內伺候的都是些心腹,卻大氣不敢出,靜的隻聞風聲。
“我知曉祖母定不會害我。”
好半刻,少女柔柔的聲音才在唐屋內響起,“虎毒尚還不食子,祖母一貫慈悲,宅心仁厚,便是對外頭的流浪貓狗都有幾分憐惜,又如何會害自家子孫呢。宜臻隻是......聽說了父親的事兒,心裏頭著急,又怕擅自迴府祖母怪罪,才不得已瞞了府裏。”
她抬起眸,忽然問:“祖母,我能不隨父親去黎州嗎?”
今夜本就是要談這事兒的,但祝老太太沒料到她會問的如此直白,倒是怔了一怔,“......這是聖上下的調令,如何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你今日既迴了府,瞧著麵色想必身子已經好透了,也省了耽擱行程的麻煩。”
老太太沒讓她起來,宜臻便還屈著身:“我見識少,什麽都不懂,自然聽長輩的。隻是,母親很不願我一同去,她說黎州天寒地濕,我幼時生過大病,身子一直有些弱,在黎州怕是更難調養。且那地兒臨著南疆,酆王的行事作風,想必您也聽說過。母親四處打聽了,人家告訴她,倘若京中還有長輩在的,姑娘家即便不隨行,以盡孝的名義留下,聖上也不會多怪。祖母,母親讓宜臻問您,我留在京中可不可行?”
她說這話時,姿態是徹底服軟的,雖看不起神情,嗓音裏卻帶幾分可憐和哀求,無助的很。
祝老太太端著茶盞,半晌沒說話。
過了許久,她才歎息了聲,語氣軟了許多:“你父親是因犯了事兒才被削爵貶官,與尋常的調令不同,一著不慎,就會牽連旁人。五丫頭,祖母須得為整個祝家考慮,你父親丟了你祖父你大伯拚命掙來的爵位,我不怪他,可倘若如今為了你一個便連累了滿府的人,那祖母便是祝家的罪人。酆王行事確實荒唐了些,可咱們祝家畢竟有些名頭,想來他也不敢如何的,再說四丫頭也跟著去呢。明日祖母讓莊嬤嬤開了庫房,你盡挑些補品藥材去,不怕的。”
這話說的很在理。
大公無私,毫無可以指摘之處。
宜臻屈著身,垂下眼眸,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你起來罷,因你後日便要啟程,今日我也不留你多說了。黎州到底苦寒,這會子叫你來,便是有份行禮要給你。”
祝老太太示意身邊的莊嬤嬤把一小遝紙交給孫女兒,“這些你拿著藏好了,日後去了黎州,到底是個倚靠。”
是幾張田契和一處鋪麵。
都在黎州。
宜臻沒去過黎州,無從判斷這幾張契紙究竟價值幾何。
可從地點來看,在這關頭拿出來,足夠體現老太太的用心和看護之情。
但是宜臻沒有收。
“我用不著這些個。”
少女把契紙遞還給了莊嬤嬤,“祖母,母親真的不願我去黎州,我要是真去了,她怕是會傷心一輩子。”
祝老太太便是有再好的脾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駁迴話頭,這會子也忍不住皺了眉:“這是聖上下的令,又豈是你說不去就不去的?五丫頭,你還要祖母抗旨不成!”
“宜臻絕不敢有這意思。”
“隻是今日迴府之前,惠妃娘娘托人給了我一封信。”
宜臻說,“送信的人囑咐了,一定要交到祖母您手裏。”
她從袖子裏掏出那封信,緩步向前,低眉順眼地呈到祝老太太麵前。
“祖母,請您瞧一瞧。”
作者有話要說:由於我,在後台操作失誤,下一章發了個重複章節。
你們先不要購買啊!!!
第28章
惠妃是當今宮裏頭牌麵兒最大的一位主子。
因皇後早逝,後位一直空懸,這麽些年,她作為四妃之一,與貴妃娘娘一同執掌鳳印,在後宮握有極大的實權。
且比之膝下空虛的酈貴妃,還育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很得皇帝看重。
如今最得皇帝寵愛的五皇子,便是她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