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二太太心頭一顫,後頭的話再也說不出來。


    讓女兒躲在京郊,本就是想不到辦法中的辦法,她自己也清楚,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日後她與老爺去了黎州,就留夕夕一個在京裏頭,還不是任打任罵,鞭長莫及。


    隻不過還留一絲僥幸罷了。


    “要不然,把你送去你外祖家,揚州雖比不得京城,好歹也是繁華之地,你外祖母又一貫愛你的很......”


    “天子下了調令,我本就該隨父親往黎州去的。若是留在京城,由祖母教養,尚還說得過去,要真是久居外祖家,再被有心人翻出來,輕易就可扣上一個不尊聖旨的罪名,到時候又參父親一本。去揚州,我倒還不如隨你們往黎州去。”


    “......”


    祝二太太沉默下去,好久都沒再說話。


    片刻後,她問:“你是如何知曉這事兒的?是老太太派人去接你了?還是你大伯母?上午才傳出來的消息,他們手腳倒真是快!平日裏瞧著不聲不響的,一個老封君一個笑麵佛,還真以為她們是什麽好的,結果在這關頭露出狼尾巴了......”


    “母親!”


    宜臻蹙眉喝止她,“你胡說些什麽呢。”


    還在院子裏頭,非議長輩的話就這麽大喇喇地喊了出來,母親也真是氣糊塗了。


    “咱們進屋說罷。”


    她扶過母親的胳膊,“趁這會子祖母還沒派人來請,我還有好些話要告訴你呢。”


    -


    “你說什麽?!”


    東廂房內,祝二太太隻差沒把手裏的茶杯砸了,瞠目結舌地看著女兒:“你說衛珩?”


    “嗯。”


    宜臻避開她的視線,“您也知道的,小時候我和衛珩被擄走,刺客其實是衝著昭華郡主去的,衛珩當年救了昭華郡主一命,昭華郡主記著這恩,自然願意出手相幫。隻不過她如今不在京城,便隻能托了惠娘娘寫信。”


    那封信,宜臻最終還是拆開看了。


    因為並未封口。


    並未封口就意味著,衛珩無所謂她看不看,祖母拿到時,定會以為她看過了。


    既然這樣,她為何還要老老實實地閉目塞聽。


    信是惠妃寫的,信上有惠妃私印,且衛珩既然敢拿出這封信來,就一定不會在這方麵作假。


    惠妃在信裏說了,她與寧王妃未出閣時是手帕交,祝五姑娘又於昭華郡主有救命之恩,被寧王妃視若親女,那便也是她親女。她在宮內無法照看,隻能托了老太太多上心些。


    信尾處,還特地問了如今祝三老爺外放到何處了,大公子念書如何了。


    不長不短的一封信,表達的意思大致便是:留宜臻在京中教養,她可幫祝三老爺調任迴京,在祝大少爺的科舉仕途上出些力。


    惠妃出身曹國公府,育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與皇貴妃共掌鳳印,她說的話,有時比皇子還有分量些。


    祖母不會不考慮的。


    宜臻不能把信給母親看,也無法透露衛珩如今的本事,便隻告訴她,一切都是托了昭華郡主幫忙。


    不論是她打聽到消息後留在京城,還是父親免去的牢獄之災,都是昭華郡主出的手。


    而歸根結底,都是衛珩幫的忙。


    祝二太太蹙著眉:“聖上今日早朝才下的調令,昭華郡主遠在瓊州,如何一日之內便使了惠妃幫忙?”


    “調令雖是今日才出的,參朱鞍的折子卻上月就到了聖上的案頭,寧王那樣的本事,想必早就料到了這結果,是以早做準備也正常。”


    “......這倒也是。”


    祝二太太真是五味陳雜。


    她幾日幾番波折,幾塊大石頭沉甸甸壓著,眉頭就沒舒展過,如今知道小女兒不必跟著他們去黎州受苦,心裏頭到底好受了一些。


    可一想到這是往日裏最看不上的衛家小少爺幫的忙,又覺得別扭非常。


    半晌,她歎口氣,扶了扶宜臻的鬢角:“如今你父親這般,我也不知該如何自處了,不管這事能不能成,母親都備份大禮好好謝謝他......那衛珩肯這樣幫忙,說不得真是個良配也不一定。”


    是啊。


    可再是良配又如何呢。


    宜臻抱緊了懷裏的木匣子,不聲不響地垂下眼眸。


    給她寄果子,寄算題,幫她動了大人脈求人,看著多殷勤多熱心呢。


    可是一見麵就訓她,連麵都不肯露。


    她都那樣說出了要退親的話,用那樣低的姿態,委曲求全示弱又示好。


    按照話本裏寫的,衛郎不願意的話,就要掀簾而出,淚水漣漣道:你把我當做何人了?我衛珩從不做背信棄義之事,這婚,我便是死也不會與你退的。


    但是也沒有。


    哎,是良配。


    隻說不定不是她的良配呢。


    作者有話要說:對不起晚了這麽久。


    昨天晚上停電了,抱著電腦去樓下便利店枯坐到四點,由於噩夢般的蚊子大軍,隻寫出了幾百個字,早上七點又要起來上班,我真的好努力在補了tt


    以後隻要空閑一點了,我就會盡量多寫一點的,感謝所有忍受我不穩定更新的小天使們了!


    第26章


    關於衛珩的談話並沒有持續多久。


    宜臻跟母親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便讓母親莫再耽擱功夫,先把臨行前的瑣事都處理了才最要緊。


    左右不是真的馬上就要啟程,等祖母那裏一切都塵埃落定了,也還有工夫繼續說話兒。


    母親此次隨父親前往黎州就任,不知何時才能迴來,嫁妝單子裏頭一些不那麽要緊的鋪麵莊子,田契地契,甚至好些過時不用的首飾擺設,都要早些處置了換成現銀,不然他們在黎州人生地不熟的也沒個倚靠,空手空腳地去,怕是連性命都活不好。


    更何況祝二太太打心底裏覺著,滿庫房的器物擺設留在府裏頭,就夕夕這麽一個小人兒看著,誰知道最後會落到哪個黑心肝的手裏呢。


    便是折價變賣了,也不要便宜那些子佛口蛇心的中山狼。


    ......


    這時辰,父親正在外院和門客商議要事,不好去打擾,至於亭鈺,他正在越州遊學,府裏已經去了信,越州離黎州就隔著兩府一州,他收到信後直接從水路走,怕是比父親還要早到些。


    唯一可惜的便是大姐姐了。


    她月初正好隨大姐夫前往金陵探親,也不知這時刻到了何處,一時半會兒連信都收不到,更別說趕迴京城。


    不過母親在這事兒上倒是看的極開,隻說大姐姐前往金陵的路上,因為舟馬勞頓驚了胎,懷相有些不好,見了麵也是傷心,倒還不如在書信上訴訴衷腸。


    宜臻便覺得也是。


    趁著母親在院子內分派事務,她坐在窗邊,借著燭光,開了衛珩給她的小木匣。


    木匣子本就不大,匣壁又厚,裏頭裝不了多少東西,不過一卷羊皮畫,一隻樣式古怪的項鏈,還有一盒雪人桃酥。


    宜臻最先嚐了那雪人桃酥,一口咬下去酥脆鬆香,甜口的很,竟完全是她的喜好。


    事實上,除非是府裏已經摸透了她脾胃的廚子,外頭的桃酥,很難得有這麽貼合她的口味的。


    因為她的口味實在是異於常人,古怪的很。


    早些年寫信時,她就曾經與衛珩提到過,倘若是菜品,譬如什麽糖醋小裏脊,咕嚕肉,羔燒白果,她是一口都咽不下去,嚐到一絲甜味便犯惡心。可若是酥餅果醬這些,她就喜歡不要命地往裏頭加糖,一般人都覺得甜膩的,她反而覺著剛剛好。


    那時候,她本意是想讓衛珩哥哥給她再寄些糖來的。


    在那月上旬,衛珩弄出了一種糖霜,狀如細沙,色如白雪,綿軟清甜,因還在試驗中,產量並不多,便隻給宜臻送了一小罐子,沒一會兒就吃完了。


    九歲的宜臻嚐過之後,真是驚為天人,趨之若鶩,好想再要。


    因而未到月底,便巴巴兒地寫了封信去問好。


    結果衛珩什麽糖霜都沒寄,反而隻迴了本書和一封信。


    信上淡淡道:還是平日裏吃太飽。


    言下之意就是說,她這樣的富貴小孩兒,自小沒餓過,自然不曉得糧食的珍貴,才挑三揀四的,沒得白矯情。


    宜臻那時雖然委屈又傷心,但心裏頭其實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沒想到到頭來,他還是記住了自己的口味。


    少女垂著眼眸,沉默了一會兒,不知道在琢磨些什麽。


    半晌,她才把這盒桃酥放置在一邊,打開了那卷羊皮畫。


    ——就說衛珩怎麽平白無故地送幅畫給她,原來不是畫兒,而是一幅地圖。


    圖上畫了南疆、巴蜀與一部分瓊越,正中央處恰好是黎州。


    羊皮卷展開來很有些長度,卷軸背麵另繪了一副更細致的黎州附圖,裏頭不僅描繪了地形氣候,還標明了地方上幾家大族的勢力分布。


    其中有家的名頭上,畫了一個小小的紅圈,宜臻知道這是衛珩的習慣,畫了紅圈的便表示是個好的,與他應當還有些聯係。是在告訴她,若有實在沒法子的要緊事兒,可以直接去尋這家幫忙的意思。


    這是極珍貴,極用心,極好的一卷地圖。


    宜臻揉了揉眼睛,覺得心裏頭有些小感動。


    珩哥兒可真是個好人。


    她想,日後哪怕做不成夫妻,她也會把他當作大恩人瞧的。


    小姑娘又撿起那條項鏈。


    項鏈做的十分精致,一個小小環扣一個小小環,連起來就是一條如繩子般柔軟易卷曲的金鏈子,可掛著的東西又實在古怪,像是個厚實的圓盒子,個頭大的比之長命鎖也不遑多讓。


    上頭雕了一隻憨態可掬的小豬,掛在脖子上,十分不好看。


    宜臻擰著細眉歎息,看來十年未見,衛珩的品味又差了不少。


    正當她打算把項鏈先收起來時,手裏卻不知道按到了什麽機關,掛著的扁圓球忽然“嗒”的一聲,彈開成了兩半,把她嚇了好一跳。


    冷靜下來後仔細一瞧,才發現彈開的是蓋子,剩下一半的表麵上,刻了一圈長長短短的刻度,還有細針在表盤上不停轉著。


    這樣式十分眼熟。


    讓宜臻一下想到了前些日子亭鈺剛到越州時,在信中極興奮地提到了一種叫懷表的事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那造反的未婚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淳並收藏我那造反的未婚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