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初寶氣得夠嗆:“東西還沒見著,急什麽急?”
來人因先拍了一錠銀子,底氣便足,吼道:“當然要趁他們都沒來的時候找啦!等到顧、沈這樣的人來了,我們連搜索的資格便都沒有啦!”
白芷道:“吵到我手抖,他就死了。”
此時,門外傳來一個悠悠的調子:“誰要死了呀?”一個長衫折扇的中年人邁著四方步踱了進來。
趙初寶放下手裏的藥迎了上去:“您是?”
中年人笑著又拍了一錠銀子出來:“弊人姓包,借您的地方、您的病人,問點事情。”
還在七嘴八舌的人都住了嘴,其中一個白須老人小心地問道:“包打聽?”
白芷的眉毛挑了挑,手上不停,慢慢地縫著,這個人她在白府的時候就聽說過了,為了一則流言趕過來?有趣了。
第18章 離開
“包打聽”不是一個人,當家人卻隻有一位,他的人打聽消息的時候無孔不入恨不得自己是空氣,當家人卻是上來就報字號,有事沒事還愛到處亂躥。他本名也不叫包打聽,不過大家都把他的本名給忘了。
白芷不動聲色繼續縫人,趙初寶示意學徒收了銀子也接著幹活,兩人的耳朵都尖了起來聽包打聽有什麽問的。事實太奇怪了,一是不必包打聽本人親至,二是這場熱鬧剛開始他問這幾個三腳貓根本問不出什麽來。
隻聽到包打聽車軲轆話說了一圈,直到白芷縫完人、趙初寶包好傷者,包打聽才住了口,一拱手:“有勞諸位俠士了。”含笑撚開折扇目送傷者離開。
白芷垂下眼睛收拾桌子,心裏默默數到了三,包打聽笑容可掬地開口:“姑娘就是那位有名的周大夫嗎?”
白芷一聽就樂了,心說,合著這是找我來了?口罩下的聲音有些含糊:“我是姓周。”
包打聽將扇一合,笑道:“那可真是巧了!在下於附近幾城遊曆,久聞周大夫的大名,不想竟是如此年輕。”
白芷將桌子收拾好,抬起眼來說:“您有話就直說,沒要緊的事兒我還得給人送藥去。”
包打聽笑容可掬地問道:“在下遊四方見過的名醫也不少,方才看姑娘的手法便知道姑娘不一般,不知姑娘能不能洗花臂?”
白芷抬起眼睛,直直地看向包打聽,包打聽一派從容:“嗐,是在下好奇,姑娘能否為我解惑呢?”
見白芷不說話,趙初寶小心地插了一句:“您問這個幹什麽?”
“好奇,好奇。”
白芷低聲對趙初寶說:“送客吧,這裏不是茶館。”
包打聽見這樣子便覺有戲,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來:“大夫請看,這是在下搜集的江湖上有名的神醫連同他們的地址,姑娘不感興趣嗎?”
白芷瞪趙初寶,趙初寶就趕包打聽走。包打聽愈發覺得有隱情,使出渾身解數就要賴在醫館不走,他身懷武藝,白芷又不能在醫館暴打他,一時僵持住了。白芷看看魚差不多上鉤了,才說:“你問花臂做什麽?想好了再迴答我。”
包打聽擦一把汗,道:“是……有人托在下打聽的,否則在下也不能問詢這許多名醫呀。”
“問著了嗎?”
“有說烙的、有說削皮的、也有說用藥洗的,都會留下痕跡。在下就想知道有沒有能不著痕跡去掉大片花臂的辦法?”
白芷道:“重囚犯要刺麵、充軍的卒子也要刺,一不小心就會惹上麻煩。去年衙門裏的人才叫我們留意花臂,你現在來問這個事兒不大合適。我懶得惹事也不會去告發你,你走吧。”說完,揀了幾包藥提著往外走。
包打聽不遠不近跟著,見她走了幾戶人家分完了藥還給看了病,憶及情報裏關於她的描述飛快改變了策略。白芷迴家的路上,包打聽湊上了上來:“姑娘,不是在下歪纏,實在是事關重大。是一家的女孩子走失了,她的家人找了她許久卻總也找不到,就想她是不是被人擄走把這印記去了。”
“家人不知道她長相?您是江湖人必有些不能說的事,我也不好奇。隻是現在您越說讓人聽得越心驚,再說下去就要把您自己個兒說進牢裏去了。”
“是失散多年,相貌許有改變。”
“史都頭說,一個脾氣不好的花臂女幹係到江洋大盜的線索,您是真想見識一下大獄。”白芷說完,就在大街上看著包打聽。安州城裏可能有人不認識知府,卻幾乎人人認得出白芷,半條街的人都跟著一齊瞪包打聽,包打聽隻得暫退。
第二天,包打聽準備了四樣禮物登門,這次連張百藥都驚動了:“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隨便一樣禮物夠咱們賺一年的了,這事兒小不了,趁早別沾。”
包打聽這一迴上門又與上次不同,居然很誠懇地說:“在下幹的就是這個營生,也知道惹人煩。昨天本想問到了就走以免給府上惹太多的麻煩,並非有意隱瞞。實在是,府上人來人往消息應該靈通,當知道顧五公子迴家了,可他的獨生女兒為了救父身亡。但是這兩年有幾撥人在暗中尋找這位顧小姐,在下就想打探一二。”
白芷道:“人都死了,沒影的事兒您還打聽?”
“南沈北顧都有人暗中查訪,他們既然動起來了就必有內情!”
張媛媛本來在後麵偷聽的,此時忍不住問:“她親爹要找閨女還用瞞著人嗎?”
“所以呀!”包打聽很高興有人接話,“您說奇怪不奇怪?這位顧小姐的脾氣、印記是很難藏得住的,照說三年了,應該是死透了。可是……”
南沈北顧大家也都知道,白芷知道得還詳細一些,問題是她跟沈家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呀!“還有別人要找她嗎?”
“姑娘問官府中人?那倒不是,那個都頭多半也是相幫熟人打探消息的。江湖上倒是還有幾個人打聽她,這就不能一一細數了。您放心,消息到了我這裏,就與說它的人無關了,後果我擔著。”
白芷道:“花臂要刺破皮膚、上色,除去就是洗掉這些顏色,讓皮膚再長迴去。恐怕要比刺上更疼痛,極少有人這麽做,即使除去了也不會很快就恢複。疤痕分人,有的人指頭稍用力碰一下皮膚上就像被人狠揍了一拳似的,看不到人我不能給你準信。無論什麽樣的傷,年輕人恢複得好些快些,年紀越大越不容易恢複。”
包打聽若有所思。
張百藥又添了一句:“東西您帶走,我們什麽都不知道,什麽也都沒聽過,她什麽也沒說。”
包打聽痛快地將禮物一收,卻遞給白芷一塊鐵牌子:“這個請您收下,沒別的意思,隻當交個朋友。您要有什麽想知道的消息,譬如哪兒有好藥材、有奇怪的病人、出門在外想知道家裏的消息,找到跟牌子上一樣包字招牌的鋪子就能問到,在下必分文不取。您的醫術在下今天見識到了,若有事相求,還請您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出手相救。”
白芷看了看鐵牌,真就給收下來了:“好。”
包打聽提著禮物起身,又作不經意狀問:“世上真有一碰就留淤傷的人嗎?”
白芷肯定地說:“有。”
包打聽抱拳:“多謝相告。”
白芷失笑,這人肯定又拿這個進資料庫準備換錢了。
~~~~~~~~~~~~~~~~~~
第二天依舊是縫各種江湖俠士,這些人的傷比之前花樣多了不少,甚至有了幾個受內傷的人。白芷頭一迴治內傷,想到自己的處境不由格外用心。各種奇詭的傷越來越多,堪稱醫者的狂歡。
到了九月中,這樣的情況卻戛然而止——數位江湖名宿與大派掌門聽說安州打得太不像樣了,出麵幹預停戰,據說南沈北顧兩家也各有人到場做見證。兩家派的都不是嫡傳,名宿裏倒是有朱齡這樣的熟名字,印方、雷風等也來了,白芷就知道這一場群架在江湖上算比較大的,卻又不是特別重要,顧、沈兩家也沒拿“寶貝”當迴事,估計是判斷出這就是個流言。
事情發生在城外,他們就在城外開了個大會,人在城南開會白芷從北門溜了個不見人影兒。一個月來她的手法、濟世堂的金創藥在江湖上的口碑越來越好,她可不想等朱、印、雷之類的人過來圍觀。
在外麵轉悠了小半個月,聽到大會散了,再在路邊遇到了三三兩兩迴家的江湖客,白芷才蹓蹓躂躂地迴去。
到了濟世堂便聽張媛媛說:“好些大俠想見你呢,啊,那個,他們還留了名帖。你看,沈、顧兩家真是家大業大,帖子都比別人的漂亮,他們也想請你去,可惜你不在。不去也好,就在咱們這兒!”
白芷瞄了兩眼帖子,不認識的居多,便丟開不管。張娘子還在嗔張媛媛:“你姐才迴來你就鬧她,讓她好好歇息。”
白芷揉揉張媛媛的頭,心裏很是不舍,但是她必須得離開了。安州本地也有兩個小幫派、一個鏢局,都為白芷貢獻過病人也都不吃窩邊草,容易讓人忘了時間還有江湖。然而包打聽的消息讓白芷的疑心越來越大,她懷疑自己會被人找到。
她還兼職摸黑捶人、入室行竊,如果一直留在濟世堂,就永遠不能讓人發現這些是她幹的。
是走的時候了。哪怕不是為了磨煉醫術,為了濟世堂的安全她也得走了。
再次拜托了自己的病人日後幫忙張家,白芷打包好了行李。走的那天是冬至,張娘子苦留:“過完了冬節再走吧。”白芷隻是搖頭:“我怕一留就不想走了,可又不能不走,您知道的,我等了三年沒等到人來接我,我得去找他們了。”張媛媛哭得不肯出門,等白芷真的牽著驢出門,她又跑出來跟在後麵不說話。
給白芷送行的人很多,從街頭排到了街尾,出了城門到長亭外還有人跟著,白芷一擺手:“都迴去吧,這些日子承蒙大家照顧了。”史都頭陪著老娘來送她,幫腔疏散了人群,最後隻剩下濟世堂幾個人。
張百藥說著:“到了別人的地方先不要太出挑,容易招人恨的,同行是冤家。”張娘子就說:“路上照顧好自己,早些迴來。”張媛媛將一個包袱放到驢背上:“你手藝又不好還又愛幹淨,我給你做了兩套衣裳鞋襪勤換著些。”趙初寶則在一邊講:“我會照著你的法子記病症,等你迴來指點啊。”
白芷笑笑:“帖子我都留下了,萬一有鬧事的可以拿出來鎮一鎮,包打聽的牌子,真有難事就托他們放出消息說濟世堂有事,我聽了必會趕迴來。平常別用,人情債不好還的。”
張娘子道:“我懂。”
白芷想了想,忽然伸手將口罩摘了下來:“認一下臉吧。”
張媛媛嘴張得能放下個饅頭,手裏的帕子掉到了地上。白芷給了她一個擁抱:“珍重,我在妝匣裏給你留了壓箱底的東西。”
張娘子迴神最快:“哎喲,真是、真是……”
白芷笑笑,斂衽一禮,抄起鬥笠一扣,牽著驢沿著大路慢慢走了。
第19章 妙人
雖說是南沈北顧,白芷還是決定往北走。趕上這個節氣,見識一下北地的寒冷以及在酷寒之下的各種病症、當地的靈藥。
之前吃過苦頭,這一次出遠門她準備得就很充份,準備了兩頭驢子,一頭馱著行李、一頭馱著藥箱,雨傘準備了兩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好了防水,鋪蓋卷兒連簡易的帳篷都帶了。以為再也沒有什麽不周到的地方了。
然而花了二十天她才走出二百裏地,先是安州的病人通過身形、驢子就能認出她,接著是附近州府曾慕名到安州求醫的人。有不知道她的見狀也好奇打聽,一傳十、十傳百也有死馬當活馬醫來求診的,又耽誤一程。
白芷將收到的謝禮土產、綢緞之類找鏢局托運去濟世堂,足托運了三次才清完。最後一次托運完之後,再沒人圍著她了,她才得以從容補了些藥材、食水,買了件皮裘。重新上路時已遇到了三場雪,早不是采藥的好時節,索性加緊趕路去一個偏北的城裏先落腳。
十天之後,白芷裹緊了皮裘,腦袋上扣了頂風帽隻露出兩隻眼睛。此時離安州已北行了近千裏,離沿海的綏遠城還有十裏地的時候,驢子累得罷工了。頭上飄著鵝毛大雪,腳下是半尺深的積雪,白芷硬將兩頭驢拖進了城。算算時辰才正中午,街上卻幾乎沒有行人,鋪子是關的多、開的少,白芷隻得拖著驢折返去請教守門卒。
守門卒看她一手一頭驢居然拖得不吃力、腰間一柄短刀毫不在意地露著,也不大敢誆她,隻是將她引到一個收費很給本城長臉的客棧裏去。守門卒口鼻噴出團團白霧:“這就是本地最大的客棧了,最是幹淨安全,這裏麵有知府夫人的幹股,沒人敢鬧事。天暖的時候過路俠士多,這會兒他們都走了,最是清淨不過,人都貓冬呢。”
白芷到了客棧才知道守門卒說的清淨是個什麽意思——這客棧的客房空著一大半,隻有幾個長年包住的,過路客一個沒有,今天她算是給客棧開張了。
見到一天裏的頭一個客人,掌櫃的笑得極喜慶:“您是今天頭一位客,照規矩,我給您打個折,怎麽樣?原本住一天的錢,夠您住兩天的了。”
白芷伸出戴手套的手往桌子一抹:“你這兒客不多呀,沒什麽不幹淨的事吧?”
掌櫃叫起冤來:“這大冷天兒的,哪兒人都不多,天暖的時候通鋪都擠滿了人。這是綏遠城不是野路邊兒,您就放心吧,不是黑店。”
白芷道:“人不黑,價黑。”
“瞧您說的,要不您先看看它值不值這個價。”
客棧很大,與當年見過的龔氏客棧也不相上下,前麵一樓是吃飯的地方,有大堂有雅間,二樓都是客房。後麵一字排開五個單獨的院落,兩頭兩個院子住了兩個長年包住的商人,白芷就定了最中間那一個,先交了七天的房錢,讓把驢卸了去喂,行李放到房間她自己收拾。
掌櫃的招來夥計給屋裏點了兩個大火盆,又問白芷飯怎麽吃。白芷道:“你大堂又沒什麽人,我還在房裏吃吧,不用多,一葷一素一湯一飯。午飯後給我送兩桶熱水來,內掌櫃要是願意與我一起吃晚飯就送一桌席麵過來,如果有安排就還是跟午飯一樣。晚上要是閑著,來我這兒聊聊天兒,我這兒零嘴兒有的是。”
掌櫃往來客人見得多了,笑著說:“就怕這裏的女人愛喝酒,您不待見。”
“那就再送兩壇老酒過來,夠嗎?”
“夠、夠的!”去安排飯食、囑咐妻子不提。
~~~~~~~~~~~~~~~~
晚飯的時候,內掌櫃提著個食盒過來了,笑道:“我來陪娘子說說話……哎喲,您可真好看。”
白芷請她坐下,斟了酒給她與她邊吃邊聊:“我知道呀。”
內掌櫃笑開了:“姑娘真是個妙人,我誇別人的時候,一個個口上謙虛得不得了,臉蛋兒卻是紅的、臉上都是得意的。”
“謙虛使人發胖,”白芷說,“我戒酒了,喝了酒手會不穩,您自便。好久沒人陪我一起吃飯了,望您不要怪罪。”
內掌櫃也不客氣,拿了碗來替了杯子:“這裏天氣冷,男女老少都能喝幾口。您要是在這兒住得久了就知道了,是不得不喝的。”
白芷笑笑,看得內掌櫃一呆,揚手幹了一碗酒又滿上。白芷道:“想跟您打聽一下,這城裏哪位大夫的醫術高,本地出產什麽藥材呢?我來的時候聽說這裏出好藥。”
“您是大夫嗎?怪不得進屋聞到點兒藥味兒,我還當自己聞錯了呢。這兒大夫好不好的不知道,和記是收藥的大戶,他家的藥好。周圍他們采藥的愛拿到這兒來賣,山參、鹿茸不說,周圍人少,老虎就多,哪兒打頭老虎,人也來搶著買的。哎喲,我想起來了,姑娘一路竟平安到了,這陣子又鬧老虎了,把個孩子拖去吃了,找到的時候就剩一條腿了,找的人還被老虎又拖走一個。”
白芷問道:“什麽時候的事?”
內掌櫃的眨眨眼:“有半個月了,官府出了告示要往來客商結伴,又出了花紅,可到現在也沒打著老虎。”
來人因先拍了一錠銀子,底氣便足,吼道:“當然要趁他們都沒來的時候找啦!等到顧、沈這樣的人來了,我們連搜索的資格便都沒有啦!”
白芷道:“吵到我手抖,他就死了。”
此時,門外傳來一個悠悠的調子:“誰要死了呀?”一個長衫折扇的中年人邁著四方步踱了進來。
趙初寶放下手裏的藥迎了上去:“您是?”
中年人笑著又拍了一錠銀子出來:“弊人姓包,借您的地方、您的病人,問點事情。”
還在七嘴八舌的人都住了嘴,其中一個白須老人小心地問道:“包打聽?”
白芷的眉毛挑了挑,手上不停,慢慢地縫著,這個人她在白府的時候就聽說過了,為了一則流言趕過來?有趣了。
第18章 離開
“包打聽”不是一個人,當家人卻隻有一位,他的人打聽消息的時候無孔不入恨不得自己是空氣,當家人卻是上來就報字號,有事沒事還愛到處亂躥。他本名也不叫包打聽,不過大家都把他的本名給忘了。
白芷不動聲色繼續縫人,趙初寶示意學徒收了銀子也接著幹活,兩人的耳朵都尖了起來聽包打聽有什麽問的。事實太奇怪了,一是不必包打聽本人親至,二是這場熱鬧剛開始他問這幾個三腳貓根本問不出什麽來。
隻聽到包打聽車軲轆話說了一圈,直到白芷縫完人、趙初寶包好傷者,包打聽才住了口,一拱手:“有勞諸位俠士了。”含笑撚開折扇目送傷者離開。
白芷垂下眼睛收拾桌子,心裏默默數到了三,包打聽笑容可掬地開口:“姑娘就是那位有名的周大夫嗎?”
白芷一聽就樂了,心說,合著這是找我來了?口罩下的聲音有些含糊:“我是姓周。”
包打聽將扇一合,笑道:“那可真是巧了!在下於附近幾城遊曆,久聞周大夫的大名,不想竟是如此年輕。”
白芷將桌子收拾好,抬起眼來說:“您有話就直說,沒要緊的事兒我還得給人送藥去。”
包打聽笑容可掬地問道:“在下遊四方見過的名醫也不少,方才看姑娘的手法便知道姑娘不一般,不知姑娘能不能洗花臂?”
白芷抬起眼睛,直直地看向包打聽,包打聽一派從容:“嗐,是在下好奇,姑娘能否為我解惑呢?”
見白芷不說話,趙初寶小心地插了一句:“您問這個幹什麽?”
“好奇,好奇。”
白芷低聲對趙初寶說:“送客吧,這裏不是茶館。”
包打聽見這樣子便覺有戲,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來:“大夫請看,這是在下搜集的江湖上有名的神醫連同他們的地址,姑娘不感興趣嗎?”
白芷瞪趙初寶,趙初寶就趕包打聽走。包打聽愈發覺得有隱情,使出渾身解數就要賴在醫館不走,他身懷武藝,白芷又不能在醫館暴打他,一時僵持住了。白芷看看魚差不多上鉤了,才說:“你問花臂做什麽?想好了再迴答我。”
包打聽擦一把汗,道:“是……有人托在下打聽的,否則在下也不能問詢這許多名醫呀。”
“問著了嗎?”
“有說烙的、有說削皮的、也有說用藥洗的,都會留下痕跡。在下就想知道有沒有能不著痕跡去掉大片花臂的辦法?”
白芷道:“重囚犯要刺麵、充軍的卒子也要刺,一不小心就會惹上麻煩。去年衙門裏的人才叫我們留意花臂,你現在來問這個事兒不大合適。我懶得惹事也不會去告發你,你走吧。”說完,揀了幾包藥提著往外走。
包打聽不遠不近跟著,見她走了幾戶人家分完了藥還給看了病,憶及情報裏關於她的描述飛快改變了策略。白芷迴家的路上,包打聽湊上了上來:“姑娘,不是在下歪纏,實在是事關重大。是一家的女孩子走失了,她的家人找了她許久卻總也找不到,就想她是不是被人擄走把這印記去了。”
“家人不知道她長相?您是江湖人必有些不能說的事,我也不好奇。隻是現在您越說讓人聽得越心驚,再說下去就要把您自己個兒說進牢裏去了。”
“是失散多年,相貌許有改變。”
“史都頭說,一個脾氣不好的花臂女幹係到江洋大盜的線索,您是真想見識一下大獄。”白芷說完,就在大街上看著包打聽。安州城裏可能有人不認識知府,卻幾乎人人認得出白芷,半條街的人都跟著一齊瞪包打聽,包打聽隻得暫退。
第二天,包打聽準備了四樣禮物登門,這次連張百藥都驚動了:“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隨便一樣禮物夠咱們賺一年的了,這事兒小不了,趁早別沾。”
包打聽這一迴上門又與上次不同,居然很誠懇地說:“在下幹的就是這個營生,也知道惹人煩。昨天本想問到了就走以免給府上惹太多的麻煩,並非有意隱瞞。實在是,府上人來人往消息應該靈通,當知道顧五公子迴家了,可他的獨生女兒為了救父身亡。但是這兩年有幾撥人在暗中尋找這位顧小姐,在下就想打探一二。”
白芷道:“人都死了,沒影的事兒您還打聽?”
“南沈北顧都有人暗中查訪,他們既然動起來了就必有內情!”
張媛媛本來在後麵偷聽的,此時忍不住問:“她親爹要找閨女還用瞞著人嗎?”
“所以呀!”包打聽很高興有人接話,“您說奇怪不奇怪?這位顧小姐的脾氣、印記是很難藏得住的,照說三年了,應該是死透了。可是……”
南沈北顧大家也都知道,白芷知道得還詳細一些,問題是她跟沈家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呀!“還有別人要找她嗎?”
“姑娘問官府中人?那倒不是,那個都頭多半也是相幫熟人打探消息的。江湖上倒是還有幾個人打聽她,這就不能一一細數了。您放心,消息到了我這裏,就與說它的人無關了,後果我擔著。”
白芷道:“花臂要刺破皮膚、上色,除去就是洗掉這些顏色,讓皮膚再長迴去。恐怕要比刺上更疼痛,極少有人這麽做,即使除去了也不會很快就恢複。疤痕分人,有的人指頭稍用力碰一下皮膚上就像被人狠揍了一拳似的,看不到人我不能給你準信。無論什麽樣的傷,年輕人恢複得好些快些,年紀越大越不容易恢複。”
包打聽若有所思。
張百藥又添了一句:“東西您帶走,我們什麽都不知道,什麽也都沒聽過,她什麽也沒說。”
包打聽痛快地將禮物一收,卻遞給白芷一塊鐵牌子:“這個請您收下,沒別的意思,隻當交個朋友。您要有什麽想知道的消息,譬如哪兒有好藥材、有奇怪的病人、出門在外想知道家裏的消息,找到跟牌子上一樣包字招牌的鋪子就能問到,在下必分文不取。您的醫術在下今天見識到了,若有事相求,還請您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出手相救。”
白芷看了看鐵牌,真就給收下來了:“好。”
包打聽提著禮物起身,又作不經意狀問:“世上真有一碰就留淤傷的人嗎?”
白芷肯定地說:“有。”
包打聽抱拳:“多謝相告。”
白芷失笑,這人肯定又拿這個進資料庫準備換錢了。
~~~~~~~~~~~~~~~~~~
第二天依舊是縫各種江湖俠士,這些人的傷比之前花樣多了不少,甚至有了幾個受內傷的人。白芷頭一迴治內傷,想到自己的處境不由格外用心。各種奇詭的傷越來越多,堪稱醫者的狂歡。
到了九月中,這樣的情況卻戛然而止——數位江湖名宿與大派掌門聽說安州打得太不像樣了,出麵幹預停戰,據說南沈北顧兩家也各有人到場做見證。兩家派的都不是嫡傳,名宿裏倒是有朱齡這樣的熟名字,印方、雷風等也來了,白芷就知道這一場群架在江湖上算比較大的,卻又不是特別重要,顧、沈兩家也沒拿“寶貝”當迴事,估計是判斷出這就是個流言。
事情發生在城外,他們就在城外開了個大會,人在城南開會白芷從北門溜了個不見人影兒。一個月來她的手法、濟世堂的金創藥在江湖上的口碑越來越好,她可不想等朱、印、雷之類的人過來圍觀。
在外麵轉悠了小半個月,聽到大會散了,再在路邊遇到了三三兩兩迴家的江湖客,白芷才蹓蹓躂躂地迴去。
到了濟世堂便聽張媛媛說:“好些大俠想見你呢,啊,那個,他們還留了名帖。你看,沈、顧兩家真是家大業大,帖子都比別人的漂亮,他們也想請你去,可惜你不在。不去也好,就在咱們這兒!”
白芷瞄了兩眼帖子,不認識的居多,便丟開不管。張娘子還在嗔張媛媛:“你姐才迴來你就鬧她,讓她好好歇息。”
白芷揉揉張媛媛的頭,心裏很是不舍,但是她必須得離開了。安州本地也有兩個小幫派、一個鏢局,都為白芷貢獻過病人也都不吃窩邊草,容易讓人忘了時間還有江湖。然而包打聽的消息讓白芷的疑心越來越大,她懷疑自己會被人找到。
她還兼職摸黑捶人、入室行竊,如果一直留在濟世堂,就永遠不能讓人發現這些是她幹的。
是走的時候了。哪怕不是為了磨煉醫術,為了濟世堂的安全她也得走了。
再次拜托了自己的病人日後幫忙張家,白芷打包好了行李。走的那天是冬至,張娘子苦留:“過完了冬節再走吧。”白芷隻是搖頭:“我怕一留就不想走了,可又不能不走,您知道的,我等了三年沒等到人來接我,我得去找他們了。”張媛媛哭得不肯出門,等白芷真的牽著驢出門,她又跑出來跟在後麵不說話。
給白芷送行的人很多,從街頭排到了街尾,出了城門到長亭外還有人跟著,白芷一擺手:“都迴去吧,這些日子承蒙大家照顧了。”史都頭陪著老娘來送她,幫腔疏散了人群,最後隻剩下濟世堂幾個人。
張百藥說著:“到了別人的地方先不要太出挑,容易招人恨的,同行是冤家。”張娘子就說:“路上照顧好自己,早些迴來。”張媛媛將一個包袱放到驢背上:“你手藝又不好還又愛幹淨,我給你做了兩套衣裳鞋襪勤換著些。”趙初寶則在一邊講:“我會照著你的法子記病症,等你迴來指點啊。”
白芷笑笑:“帖子我都留下了,萬一有鬧事的可以拿出來鎮一鎮,包打聽的牌子,真有難事就托他們放出消息說濟世堂有事,我聽了必會趕迴來。平常別用,人情債不好還的。”
張娘子道:“我懂。”
白芷想了想,忽然伸手將口罩摘了下來:“認一下臉吧。”
張媛媛嘴張得能放下個饅頭,手裏的帕子掉到了地上。白芷給了她一個擁抱:“珍重,我在妝匣裏給你留了壓箱底的東西。”
張娘子迴神最快:“哎喲,真是、真是……”
白芷笑笑,斂衽一禮,抄起鬥笠一扣,牽著驢沿著大路慢慢走了。
第19章 妙人
雖說是南沈北顧,白芷還是決定往北走。趕上這個節氣,見識一下北地的寒冷以及在酷寒之下的各種病症、當地的靈藥。
之前吃過苦頭,這一次出遠門她準備得就很充份,準備了兩頭驢子,一頭馱著行李、一頭馱著藥箱,雨傘準備了兩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好了防水,鋪蓋卷兒連簡易的帳篷都帶了。以為再也沒有什麽不周到的地方了。
然而花了二十天她才走出二百裏地,先是安州的病人通過身形、驢子就能認出她,接著是附近州府曾慕名到安州求醫的人。有不知道她的見狀也好奇打聽,一傳十、十傳百也有死馬當活馬醫來求診的,又耽誤一程。
白芷將收到的謝禮土產、綢緞之類找鏢局托運去濟世堂,足托運了三次才清完。最後一次托運完之後,再沒人圍著她了,她才得以從容補了些藥材、食水,買了件皮裘。重新上路時已遇到了三場雪,早不是采藥的好時節,索性加緊趕路去一個偏北的城裏先落腳。
十天之後,白芷裹緊了皮裘,腦袋上扣了頂風帽隻露出兩隻眼睛。此時離安州已北行了近千裏,離沿海的綏遠城還有十裏地的時候,驢子累得罷工了。頭上飄著鵝毛大雪,腳下是半尺深的積雪,白芷硬將兩頭驢拖進了城。算算時辰才正中午,街上卻幾乎沒有行人,鋪子是關的多、開的少,白芷隻得拖著驢折返去請教守門卒。
守門卒看她一手一頭驢居然拖得不吃力、腰間一柄短刀毫不在意地露著,也不大敢誆她,隻是將她引到一個收費很給本城長臉的客棧裏去。守門卒口鼻噴出團團白霧:“這就是本地最大的客棧了,最是幹淨安全,這裏麵有知府夫人的幹股,沒人敢鬧事。天暖的時候過路俠士多,這會兒他們都走了,最是清淨不過,人都貓冬呢。”
白芷到了客棧才知道守門卒說的清淨是個什麽意思——這客棧的客房空著一大半,隻有幾個長年包住的,過路客一個沒有,今天她算是給客棧開張了。
見到一天裏的頭一個客人,掌櫃的笑得極喜慶:“您是今天頭一位客,照規矩,我給您打個折,怎麽樣?原本住一天的錢,夠您住兩天的了。”
白芷伸出戴手套的手往桌子一抹:“你這兒客不多呀,沒什麽不幹淨的事吧?”
掌櫃叫起冤來:“這大冷天兒的,哪兒人都不多,天暖的時候通鋪都擠滿了人。這是綏遠城不是野路邊兒,您就放心吧,不是黑店。”
白芷道:“人不黑,價黑。”
“瞧您說的,要不您先看看它值不值這個價。”
客棧很大,與當年見過的龔氏客棧也不相上下,前麵一樓是吃飯的地方,有大堂有雅間,二樓都是客房。後麵一字排開五個單獨的院落,兩頭兩個院子住了兩個長年包住的商人,白芷就定了最中間那一個,先交了七天的房錢,讓把驢卸了去喂,行李放到房間她自己收拾。
掌櫃的招來夥計給屋裏點了兩個大火盆,又問白芷飯怎麽吃。白芷道:“你大堂又沒什麽人,我還在房裏吃吧,不用多,一葷一素一湯一飯。午飯後給我送兩桶熱水來,內掌櫃要是願意與我一起吃晚飯就送一桌席麵過來,如果有安排就還是跟午飯一樣。晚上要是閑著,來我這兒聊聊天兒,我這兒零嘴兒有的是。”
掌櫃往來客人見得多了,笑著說:“就怕這裏的女人愛喝酒,您不待見。”
“那就再送兩壇老酒過來,夠嗎?”
“夠、夠的!”去安排飯食、囑咐妻子不提。
~~~~~~~~~~~~~~~~
晚飯的時候,內掌櫃提著個食盒過來了,笑道:“我來陪娘子說說話……哎喲,您可真好看。”
白芷請她坐下,斟了酒給她與她邊吃邊聊:“我知道呀。”
內掌櫃笑開了:“姑娘真是個妙人,我誇別人的時候,一個個口上謙虛得不得了,臉蛋兒卻是紅的、臉上都是得意的。”
“謙虛使人發胖,”白芷說,“我戒酒了,喝了酒手會不穩,您自便。好久沒人陪我一起吃飯了,望您不要怪罪。”
內掌櫃也不客氣,拿了碗來替了杯子:“這裏天氣冷,男女老少都能喝幾口。您要是在這兒住得久了就知道了,是不得不喝的。”
白芷笑笑,看得內掌櫃一呆,揚手幹了一碗酒又滿上。白芷道:“想跟您打聽一下,這城裏哪位大夫的醫術高,本地出產什麽藥材呢?我來的時候聽說這裏出好藥。”
“您是大夫嗎?怪不得進屋聞到點兒藥味兒,我還當自己聞錯了呢。這兒大夫好不好的不知道,和記是收藥的大戶,他家的藥好。周圍他們采藥的愛拿到這兒來賣,山參、鹿茸不說,周圍人少,老虎就多,哪兒打頭老虎,人也來搶著買的。哎喲,我想起來了,姑娘一路竟平安到了,這陣子又鬧老虎了,把個孩子拖去吃了,找到的時候就剩一條腿了,找的人還被老虎又拖走一個。”
白芷問道:“什麽時候的事?”
內掌櫃的眨眨眼:“有半個月了,官府出了告示要往來客商結伴,又出了花紅,可到現在也沒打著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