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棠梨勁節先生拱手道了謝,便隨常榮去了後麵的竹林精舍。勁節先生看了眼棠梨道:“剛跟常老爺去的那位朱老爺在這嶽州也是一位有頭有臉的人物。”


    棠梨並未開口,知道以勁節先生的性子,若無下文絕不會提起這些,果然,勁節先生又道:“說朱老爺,你大約不知,可他家的字號,想來你是見過的。”


    棠梨好奇的道:“什麽字號?”


    勁節先生:“一品茶香。”


    這個棠梨自是知道,是嶽州鼎鼎有名的茶行字號,有鋪子還有連帶的茶樓,聽紀婆婆提過,不止在嶽州,在其他州府,也有分號,雖比常記稍差一些,卻也是嶽州數一數二的大商家。


    勁節先生一說出一品茶香的字號,棠梨便知勁節先生的意思,必是聽說自己推銷茶葉的事了,才特意提了這朱老爺的底細。


    棠梨躬身道:“多謝先生指點。”


    勁節先生捋了捋胡子笑道:“葉公子何必如此,若說到指點,老道倒該多謝葉公子才是。”


    棠梨:“先生說笑了。”


    兩人彼此心裏都清楚對方的意思,話也不用多說,點到便好。


    棠梨剛給那位朱夫人看病,屋裏人可是看了個滿眼,驚訝之餘也暗暗心喜,這可是造化了,老君觀勁節老道的醫術雖說不錯,也沒到立刻見效,藥到病除的程度,怎麽也得吃上幾劑藥才行,若趕上不好治的病症,吃上十幾劑亦或者幾十劑也不新鮮,可這位小神醫卻神乎其技,都不能用藥到病除來形容了,畢竟她可沒開方子,隻是要了個診費,那位朱夫人兩年沒好的不寐症就給治好了,這醫術簡直就是再世華佗啊,碰上這麽一位神醫,自己這病還有什麽可愁的。


    心中既歡喜又敬畏,故此常老爺跟朱老爺寒暄耽擱了看診,也沒有著急的,都老實的在後麵等著,等著棠梨看診。


    誰知棠梨給朱夫人看了診之後,便起身站了起來,瞧意思竟是不會看診了,眾人不免著急,排在最前頭的那位忙道:“葉,葉大夫,我這頭疼的毛病有半年了,怎麽都治不好,勞煩您給瞧瞧。”


    棠梨愣了愣,雖然她來老君觀便是想著往後在這兒看診,可今兒畢竟是頭一天,且還沒跟勁節先生打招唿便坐下看診,實在不妥,至於剛才,也是勁節先生讓自己給那朱夫人號脈,才出手的。


    後麵的病人自然還是由勁節先生看診才是,誰知後麵這位卻直接開口叫自己給他看病,這不等於拆勁節先生的台嗎。


    自己是大夫,若不理會有些不近人情,若應承了卻更是不妥。


    正想著怎麽處理這尷尬的境況,勁節先生卻開口道:“剛靈飛說有位要緊的貴客來了老君觀,不好怠慢,葉公子可否替我一會兒,我去前頭瞧瞧便迴來。”撂下話不容棠梨反駁,已經邁腳走了。


    屋裏的病人臉色都是一鬆,這老神仙一走就剩下小神醫了,他們自然也歸小神醫管了,正合了大家夥的心思,哪有不歡喜的。


    棠梨自然也知道,會客乃是勁節先生的托辭,就是為了讓自己在這兒看診,既如此,倒不好辜負他的美意索性坐下來看診不提,且說常老爺跟朱老爺。


    在後麵的竹林精舍中落座,有青衣小童取了山間清泉在紅泥小爐上燒滾,衝入天青色的茶盞之中,頓時滿室茶香。


    朱老爺眼睛一亮,拿了茶盞仔細端詳了半晌問:“這是何茶?”


    常老爺笑了:“若是旁人問也還罷了,朱兄可是茶道大家,這天下的茶還有朱兄不知的嗎?”


    朱老爺:“常老弟這是笑話我呢,老弟今兒的茶,我便未見過,當真是貽笑大方了。”


    常老爺:“這茶的出處容兄弟先賣個關子,朱兄先說這茶如何?”


    第135章一樁買賣


    朱老爺啜了一口讚道“湯色清透, 迴甘綿長, 最難得是這奇香, 便我一品茶香最頂級的好茶,也略遜一籌, 隻可惜炒製的有些粗糙, 芽形有些散亂, 倒真是可惜了,若能精心炒製, 必是最頂級的好茶。”


    常老爺“既如此, 敢問朱兄,此茶可能賣的出去”


    朱老爺搖頭失笑“常老弟這是說笑話兒呢, 這樣的好茶隻會供不應求,哪可能賣不出去”


    常老爺卻道“不瞞朱兄,真不是說笑話兒,這茶便產於竹山縣, 山上有片野茶樹,三害作亂,竹山縣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溫飽已是不易,也沒閑錢去買茶葉, 便上山摘了些野茶做待客之用,便是此茶。”


    朱老爺愕然“你說這茶是鄉民在山上采的野茶”


    常老爺點頭“正是。”


    朱老爺何等人, 到這會兒若是還不知常老爺的意思, 就白在商界混這麽多年了, 隻不過,交情歸交情,客氣歸客氣,若涉及買賣,便需謹慎了。


    朱老爺又喝了一口歎道“茶是好茶,可若是想賣上好價兒卻難,常老弟也不是外人,買賣上的門道,老弟也是知道的,就算是再好的貨,那也得有名聲才能賣的上價兒,外行人不懂,隻當好東西就能賣上價兒,可咱們卻知道,這酒好也怕巷子深啊,老弟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常老爺嗬嗬笑道“朱兄說的極是,隻不過此事卻與其他生意不同”


    朱老爺“有何不同之處”


    常老爺“不知朱兄可知道竹山縣來了一位知縣大人”


    朱老爺“這個倒是有些耳聞,先頭隻是安州的驛丞,去年年底忽的便升任到了竹山縣任縣令。”說著頓了頓又道“這位知縣大人姓葉,聽聞跟布政使葉府沾親,自上任以來官聲清廉,勤於公務,為百姓做了不少事 ,竹山縣老百姓私下裏都稱唿葉青天,老弟問這些做什麽莫非這茶還跟青天大人有什麽幹係不成。”


    常老爺“是有些幹係,這位葉大人自上任以來為了竹山縣百姓的生計,可謂是費盡了心思,你我都是嶽州的坐地戶,又都是生意人,竹山縣的境況自是清楚,這麽多年都是靠著朝廷救濟過活,朝廷救濟又豈是長久之計,趕上個好官也還罷了,不會克扣,或克扣的少些,撥到下麵來總能活命,可若是趕上個貪官,日子可就難過,葉大人深憂百姓,自上任以來跑遍了整個竹山縣,連發了數道政令,幫百姓謀生計,這濟民堂便是葉大人親自所設,廣集善款,用以安民助民,而此茶便是濟民堂的一樁買賣。”


    朱老爺愕然“這濟民堂不是善堂嗎,怎麽又做上買賣了”


    常老爺“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捐再多的銀子,也總有用盡的一日,倒不如自謀生計安穩長遠,竹山縣依山傍水,並不愁生計,既然水裏有惡龍水賊靠不住,那就靠山好了,濟民說的輕鬆,可真做起來卻不易,尤其想為百姓謀個長久生計,更是難上加難,不瞞朱兄這濟民堂做生意的事,乃是在下的點子。”


    朱老爺疑惑的看向常榮,這常榮可不賊精賊精的,能把常記做到嶽州第一商號,手段心計缺一不可,生意人利字當前,他可不信常榮會忽然變成了大善人。


    是,他們生意人也會做些鋪橋修路施粥舍糧的善事,可那一是為了跟官府打好關係,再說生意場上混的除了心機手段,也需有個好名聲。


    可要好名聲卻不代表就成善人了,有道是無奸不商,這四個字雖不大好聽,可的確是他們生意人的本色,這常榮若是給嶽州府所設的濟民堂出謀劃策還勉強說得通,這小小的竹山縣,莫說一個濟民堂,就算那位葉知縣親自登門,怕是也請不出常榮這尊大佛,可如今常榮的確費心費力的為竹山縣奔走,若不然以他的性子,斷不會跟自己說這些。


    莫非他這麽用心良苦是想討好葉全豐,不應該啊,若是別人還可能,但他的妹夫可是嶽州按察使宋大人啊,雖比葉全豐低卻也是朝廷的三品大員,一點兒不摻假的封疆大吏,這麽硬的靠山擺在那兒,常榮有必要去討好葉全豐嗎。


    更何況,還如此用心,難道是這裏有大銀子可賺,朱老板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裏的茶盞,他是內行,自然知道這茶是絕品好茶,正因藏在山裏才無人問津,若運作得當,的確是一樁大生意。


    想到此,也不再糾結常榮為什麽會幫那個葉知縣,他關心的是生意,遂開口道“既是做生意,那我也就不跟老弟客氣了,咱們索性打開窗戶說亮話吧,此茶濟民堂要價幾何”


    常榮笑了“朱兄還是未明白小弟之意,這濟民堂是葉大人為百姓長久生計所設,若直接賣出,跟等著朝廷救濟有何區別。”


    朱老爺疑惑道“不賣,打算如何”


    常榮“入股,朱兄的一品茶香遠近馳名,把這茶交於朱兄運作打理,最是妥當,濟民堂不需朱兄花銀子買,隻是以茶入股,要所得利潤的一成。”


    朱老爺心道,果真這常榮是個猴精兒的,一成說著輕鬆,那可是淨利,是實實在在的肉,而且,一成利聽著不多,可如此好茶,若運作得當必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到時候利潤的一成便非常可觀了,割給這什麽八竿子打不著的濟民堂,實在肉疼。


    常榮豈會不知朱老板的心思,又讓侍茶的小童斟了一盞茶,吃了一口貌似無意的道“聽聞嫂夫人這不寐症有兩年了,今兒在這老君觀就睡過去了,可見是好了。”


    說起夫人,朱老爺心情極好“是呢,以往在家是怎麽都睡不著,熬鷹一樣,人都不成樣兒了,多虧這位小神醫妙手迴春,若不然,內子這命都不知保不保得住呢,這位小神醫的醫術當真高明,我朱丙申好歹也是嶽州人,怎麽就沒聽過這位神醫的大名呢。”


    常榮“據在下所知,這位小葉神醫是隨父上任來的嶽州,以前一直呆在安州,朱兄不知道也不稀奇。”


    姓葉,先前在安州,如今隨父上任朱老板可不傻,這麽一想還能不知這位神醫的底細嗎,卻仍有些不信道“老弟是說,這位小神醫是那葉知縣”


    第136章神醫之名


    常榮嗬嗬一笑“這個我也隻是猜測, 或是巧合也不一定。”


    朱老爺心道, 這常榮話都說出口了還能吞迴去不成, 他這般說自是不想落下口實,當真是隻老狐狸。而且, 常榮如此上心這濟民堂衝的絕不是葉知縣, 若說是衝布政使葉大人倒也不見得, 葉大人來嶽州上任可都一年了,前頭可沒見常榮上趕著巴結, 二品大員都不屑巴結又怎會上趕著個七品知縣呢。


    不是衝葉府亦不是衝葉知縣, 那就隻剩下一個原因了,想到此, 朱老爺道“前幾個月聽聞貴府小公子染恙,本想去府上探望的,卻趕上內子病著,怕去了反倒過了病氣, 便不曾登門,不知如今可好了”


    常榮目光一閃“朱兄客氣了,小孩子家身子弱得個病也是常事,朱兄是長輩,哪有長輩探小輩兒的道理, 更何況,如今已然大好又調理這幾個月, 更是健壯了不少。”


    朱老爺“小葉大夫當真是華佗在世啊。”


    兩人相對一笑, 雖未說明白, 卻也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棠梨治好了自家夫人,朱老爺本來便想著重謝,如今有這個機會倒便宜,更何況這樁買賣做下來不僅表達了自己謝意且有豐厚的利潤迴報,雖割讓一成的利潤有些肉疼,但這一成的利潤並非送與他人,而是交給濟民堂,濟民堂是為百姓所設,自己拿出些銀子也是行善積德,一舉數得,這樁買賣劃算的緊。


    想明白了,朱老爺也極痛快“若老弟信任朱某,這茶便交與朱某吧,隻不過咱們醜話也得說在前頭,常老弟是生意人,自是知道,做生意總是有賠有賺,沒有十成十都賺的,雖這樁買賣我也極看好,可就怕萬一,末了若是未成,老弟可莫要怪罪。”


    常榮“朱兄說哪裏話,隻要朱兄出手,哪還有不成的。”


    朱老爺“常老弟就別捧了,迴頭捧得高摔的狠,萬一有個差池,我這老臉可也就別要了。”說著頓了頓道“不過,以往倒是聽聞葉知縣出身寒門,苦讀中榜方入仕途,卻原來是醫道世家。”


    常榮搖搖頭“據我所知,小葉大夫的醫術並非家傳。”


    朱老爺頗為意外“不是家傳,如何會有如此高明的醫術,莫非拜了哪位名師高手。”


    常榮仍是搖頭“也不曾聽說小葉大夫有師承。”


    朱老爺愕然“常老弟逗我呢吧,既非家傳也無師承,那小葉神醫這一身醫術是從何處而來,難道是生來就會的不成。”


    常老爺沒說話,可心裏卻覺朱老爺最後這個猜測貌似有些靠譜,據餘星闌說這小葉大夫的醫術是看了幾本醫書藥書之後無師自通的,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相比之下,常老爺更願意相信,棠梨的醫術是與生俱來的,這世上鍾敏毓秀得天地造化的人,雖不多,可也不見得沒有啊,說不準小葉大夫就是一個。


    棠梨卻並不知朱老爺跟常榮正在猜測她的醫術從何而來,她這會兒正忙著看診,自從她幾句話治好了朱夫人之後,後麵看診的便沒有一個敢懷疑她醫術的,一個個都用敬重的目光望著她,她開出的方子,也當成寶貝一樣鄭重的收起來,瞧那樣兒估摸把這方子當成傳家寶了。


    對於這種目光棠梨很是熟悉,前世的時候,以她軍總中醫科王牌主任的名頭,來看診的病人都是這麽看著自己的,所以棠梨絲毫不覺得奇怪,且能處之泰然。


    而勁節先生跟餘星闌這對陰差陽錯的師徒,也並未因棠梨看診便離開,而是在旁邊打下手,一個謄寫方子,一個認真記錄,把棠梨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了下來,前世她看診的時候也是有學生在旁記錄的,所以棠梨習以為常,不覺奇怪,道觀裏的小道士,諸如靈飛這樣的 ,先開頭見主持這般頗不習慣,可見主持師傅一副心甘情願,也沒人敢說什麽。


    因朱夫人這件事,加上勁節先生跟餘星闌的大力支持,棠梨頭一天看診異常順利,眼瞅天色已晚,求診的人也都下山去了,棠梨方直了直腰,站了起來,準備迴家,忽然她覺得自己仿佛迴到了前世,雖累卻心情極好,可見她還真是個勞碌命,之前那般在家裏天天閑著,渾身都皺巴,這看了一天診,卻覺通體舒暢。


    勁節先生卻頗遺憾的道“若葉公子日日來老君觀看診當真是百姓的造化了。”


    棠梨“雖不敢保證以後日日都能來老君觀看診,但近幾日是可以過來的。”


    勁節先生大喜“無量壽佛,若葉公子能來就太好了,貧道替那些求醫的百姓先謝過葉公子了。”


    棠梨“先生何必如此,倒讓在下慚愧了,需知為醫者本就該診病才是。”


    棠梨敢打這個包票是因了解便宜娘的性子,她娘對燒香拜佛之事一向很是熱衷,尤其爹從驛丞一躍升為七品縣令之後,她娘更是虔誠,隻要得空必要去燒香的,自己隻需迴去說在老君神像前許了願,七七四十九日日日來老君觀燒香。她娘如此虔誠,自是不會攔著自己的。


    果然,棠梨家去一說,蘇氏便極為歡喜開口道“早就跟你說過佛爺靈驗著呢,應當多跟著娘去燒香磕頭,你卻不耐煩這些,如今可是開竅了,知道佛爺靈驗了吧。”


    棠梨嘴上應著“知道了知道了,以後我一定虔誠向佛,多燒香,多磕頭,讓老君爺庇佑咱們葉家闔家平安。”


    蘇氏“這才像話。”


    棠梨“那娘是答應女兒去老君觀燒香了”


    蘇氏白了她一眼“娘之前不讓你出去,是怕你一個姑娘家到處瘋跑,壞了名聲,雖你行得正做的正,到底人言可畏,萬一傳出個不好的名聲,還怎麽找婆家,如今你去燒香拜佛,是正經事,娘如何還會攔你。”


    棠梨心道合著自己出去給人看病是瘋跑,反倒是燒香拜佛成了正經事,她娘這邏輯也真是醉了。


    不管怎麽說,有了燒香的借口,總算能名正言順的出來看診了,倒也不枉自己編了這麽一大通的瞎話。


    棠梨覺得最近自己的運氣不錯,雖然仍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坐堂行醫,到底能看診了,而且濟民堂那邊兒有朱老板跟常榮幫忙也有了大起色。


    說起濟民堂雖是父親主導,可真正出主意的卻是勁節先生,這是棠梨從餘星闌嘴裏知道的,棠梨倒不覺意外,當日本就是葉全豐點撥自己來尋勁節先生的,而勁節先生也的確不負眾望,隻一個主意便為竹山縣百姓謀了個長久生計,可見真有治世安民的大才。


    而棠梨自己對於這些卻無能為力,她能做的也就是大夫。


    棠梨這大夫做的很是成功,且棠梨也終於領教到了古代的傳播力量,即便沒有先進快速的各種媒體通道,隻口口相傳,力量依然不能小覷。


    棠梨在老君觀坐診了隻三天,神醫之名便不脛而走,來求醫的病人從老君觀山門一直排到了山腳下,日日如此,以至於山道上都擠滿了人。


    棠梨每日一早過來,一直到天擦黑才迴家,累是累,但心裏滿足,果然她還是適合做大夫。


    但棠梨也未想到,因看診卻也招來了麻煩,這麻煩便是嶽州頭一號的紈絝子弟,知府公子吳玖,進而引發了一件轟動整個嶽州城的大事。


    第137章大煞風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手千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欣欣向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欣欣向榮並收藏妙手千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