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位宋大人乃典獄出身,性子強硬,不大圓融,即便葉全豐是他的上級官員,也不買賬,以至於葉全豐雖來了數月,卻一直展不開手腳,故此這些日子一直是愁眉深鎖。
王氏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便讓娘家人掃聽一下這位宋大人,知道這位宋大人雖性子硬卻是個懼內的,又聽說他夫人近日身子不大妥當,便有了主意,下了帖子請宋夫人來府上聽曲。
宋夫人因身上不好,近一年都不大出門,大小宴席也都是能推就推,隻是王氏夫人親下的帖子卻不好推脫,隻得硬著頭皮來了。
本想著應付應付便迴去,誰知這王氏夫人格外熱情,一會兒拉著她聽曲子,一會兒賞荷花,喂魚,倒未尋得告辭的機會,隻得留了下來。
這會兒見忽來了少年,倒微微一愣,心下頗為不滿,暗道,這王氏夫人糊塗了,她們女眷在此納涼聽曲,叫個小子進來做甚?
第54章 症瘕積聚
棠梨剛迴府便來見王氏並不知這邊兒有客, 故此並未迴房更衣, 如今還是出府時的男裝打扮, 宋夫人這才認成小子。
王氏見了棠梨頗為歡喜, 上前兩步攜了她的手道:“快來見過宋夫人。”
宋夫人見王氏對個十五六的小子如此親熱, 便是對嫡親的子侄也不該如此, 更何況還有自己這個外客在,微有些驚愕。
也不免重新打量棠梨, 也不禁暗讚了一聲道, 好俊秀的模樣兒,唇紅齒白, 微微含著個笑站在那兒,令人一見便無法生出厭煩。
王氏自是看出了宋夫人的不滿驚愕,卻也不點破,隻在旁邊瞧著, 棠梨卻不能讓宋夫人誤會下去,上前蹲身一禮:“夫人萬福。”
她這一見禮,宋夫人方才恍然, 又仔細端詳了她半晌不禁笑了起來:“這麽一打扮我還當是哪家的少爺呢, 原來是個標誌的姑娘。”
棠梨:“讓夫人見笑了。”
王氏夫人方笑眯眯的道:“ 莫說宋夫人,便是我若不知底細也認不出的。”
宋夫人點點頭:“這姑娘生的模樣好,眉宇間卻有股子英氣, 扮成男裝也隻覺的好看, 若不說真看不出底細來。”
王氏夫人道:“老夫人說棠丫頭有些像她年輕那會兒, 這一老一小的啊格外投緣。”
宋夫人就知道棠梨是誰了, 聽丈夫說過,葉全豐上任途中,葉老夫人病在安州,請了許多大夫卻不見效,後來不知怎麽碰上個神醫給治好了,還認下了一門親戚,便是那安州驛丞葉全章,過些日子便來竹山縣上任了,聽說老夫人頗喜歡這驛丞家的女兒,不僅先一步帶來了嶽州,還祖孫相稱,想來便是眼前這位了。
雖猜出了棠梨的身份,宋夫人心中仍是疑惑,便這丫頭是葉府親戚家的女孩,到底不是葉府正經小姐,來見客卻有些不妥。
卻聽王氏夫人道:“夫人別瞧這丫頭年紀不大,卻當真習了一身好醫術。”
宋夫人一愣,忽就明白為何王氏夫人好端端給自己下帖子納涼聽曲了,這不定是聽說自己身子不爽利,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薦大夫呢。
隻不過這一明白過來,心裏更有幾分惱火,這丫頭模樣是不差,可這模樣跟醫術有甚幹係,更何況這麽個十五六的年紀,就算天賦異稟,從娘胎裏就開始學醫,又能學到多少本事,且還是個姑娘家,要說繡花做針線興許成,看病哪裏是她能幹的。
雖心下惱火卻礙於王氏夫人的身份不好發作,極力壓了壓火氣,耐著性子問了句:“不知姑娘師從哪位神醫國手?”若這丫頭當真有個厲害師傅,也算說過得去。
不想棠梨卻道:“棠梨並無師門,不過是在家時看過幾本醫書。”
聽見這句宋夫人那張本來就不大好看的臉,更是沉了下去,眉頭一皺便要發作。
王氏夫人卻開口道:“夫人不是外人,也不用瞞您,我家老夫人在安州那場病,要不是這丫頭,如今還不知怎麽著呢,想想都後怕。”
王氏夫人這一句話硬生生宋夫人要發作的怒火頂了迴去,宋夫人頗有些不信的道:“夫人是說老夫人的病是這姑娘治的。”
王氏點點頭:“可不是嗎,棠丫頭不僅治好了老夫人的病,還掂量了調理的藥膳,如今老夫人的身子骨可康健多了,再不似以往那般三五日的便鬧病,不僅如此,前頭我有個月事不順的病,也讓這丫頭兩劑藥就給治好了,以前身子總覺乏的很,也沒精神,略料理些事就不濟了,如今倒是好了,我家老爺前兒還說我這氣色好,真是多虧了棠丫頭。”
宋夫人聽了端詳了端詳王氏,當真是滿麵紅光,也四十多的人了,可那肉皮格外細粉,隻敷一層淡淡的官粉,便紅裏透白,瞧著也就三十多的樣子,哪像自己,這身子鬧得心情煩躁睡不安枕,臉色也難看,今兒出門之前,光梳妝就用了一個時辰,粉敷了厚厚的一層也遮不住蠟黃暗沉的肉皮子,著實讓人懊惱。
宋夫人待要不信,可王氏夫人卻言之鑿鑿,又以葉府的老夫人跟她自己做例子,宋夫人便不好惱了,隻是仍有些半信半疑,畢竟這丫頭的年紀也太小了些。
棠梨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猜疑,年紀是自己穿過來之後最大的硬傷,且她也並無師門,說自己醫術高明實在不可信。
而說服這樣的猜疑,棠梨也駕輕就熟了,略瞧了瞧宋夫人便開口道若棠梨未看錯的話,夫人頭暈頭脹,心煩躁汗的症候已兩年有餘了吧。”
棠梨這一句話,宋夫人大驚不禁道:“你,你是如何知道的?你還不曾診脈怎麽就能知道我這症候,還能斷出兩年有餘。”心道這丫頭莫不是能掐會算?
棠梨卻仿佛知道宋夫人的想法,開口道:“診病與算命不同,需望聞問切四診方能斷症候,而這四診之中望診居首,剛一瞧夫人臉色,便大約知道了症候,想來除了頭暈頭脹心煩躁汗之外,還會心慌氣短,這邊兒的胳膊常覺麻木,月水先至而量多,色紅且有塊,觀夫人症候,怕是症瘕積聚在了此處。”說著抬手一指宋夫人的腹部。
宋夫人臉色一白,她出身書香之族,自幼讀書識字,兼之父親略通岐黃,書房之中有一些醫藥類的書,她也看過一些,雖不會診病,但這症瘕卻是知道的,這症瘕積聚就是說自己的肚子裏長了個瘤子,怪不得自己這肚子大了許多呢,且摸著硬邦邦的,先頭還道是氣,可氣哪有兩年不散的。
她可是知道這症瘕是不治之症,自己得了這樣的症候,哪還會有命在,越想臉色越白,幾乎沒了人色,身子也晃了晃竟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涼榻上,張了張嘴竟是半天沒說出話來,她是真嚇著了。
王氏夫人也唬了一跳,見宋夫人這個樣子不禁暗暗後悔,自己今兒這事做的太冒失了,本來是聽說宋夫人身子不爽利,想棠梨醫術高,請過來治好了,那宋大人也自然知這個人情,往後便不跟丈夫交好,至少也不要作對,讓丈夫安安穩穩的當這個布政使。
哪想這宋夫人卻不是什麽身子不爽利,王氏夫人雖不知這個什麽症瘕積聚是什麽病,可就看宋夫人這樣子也知是要命的病。
這要是棠梨治不好,自己這好心可就變成壞事了,不僅沒幫上丈夫還給丈夫添了堵,這可真是棘手。
心裏雖後悔卻忙上前扶住宋夫人安慰道:“夫人莫急,棠丫頭醫術好,讓她好生診治診治,多吃上幾劑藥,估摸就能好了。”
王氏夫人這本是急切之下的安慰之詞,可聽在宋夫人耳裏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更何況宋夫人雖心神大亂,卻也還有神誌,這會兒略定了定神,想起這丫頭隻一眼就能說出自己的病症,且看出自己腹內生了瘤子,這豈是尋常郎中能做到的,莫說尋常郎中,便是京中太醫院的太醫令隻怕也沒這樣神乎其技的本事,她可是連脈都沒診呢,就看自己的臉色就說出了病症,且精準無比,這是神醫啊。
想到此,宋夫人心中再沒有半分輕視猜疑,整了整臉色扶著婆子站了起來,往前走了兩步,對著棠梨就要行禮,棠梨嚇了一跳,哪能受這樣的禮,忙側身避過道:“夫人何必如此?棠梨一個小輩兒哪裏受得起夫人的禮。”
宋夫人卻道:“還望神醫救我性命。”
棠梨:“夫人便不說,棠梨作為大夫也斷沒有袖手旁觀的理,且夫人這病也並非要命的病,又何談救命之說。”
宋夫人愣了愣道:“你是說我這病不會要命?”她的聲音有些低,卻說得極慢,仿佛怕棠梨聽不清楚,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出來,且目光緊緊盯著棠梨,一瞬不瞬,好像怕她故意隱瞞一般,審視著她的神色變化。
棠梨卻毫不猶豫堅定的道:“夫人這病說到底不過是陰虛肝旺,血份蘊熱而起,隻需養陰清熱,涼血平肝便好,隻不過夫人這病拖了兩年有餘,若想徹底治好,怕是要多吃幾劑藥才行。”
宋夫人聽的真切,頓時鬆了口大氣,剛以為自己這病必死無疑呢,竟是萬念俱灰了,如今這丫頭一句話便又覺大地迴春,說不出的生機勃勃,就這麽一瞬的功夫,宋夫人覺得好像往閻王殿裏走了一遭似的,真是嚇的魂兒都差點兒沒了。
卻忽想起棠梨剛說的,忙又問:“我肚子裏這瘤子,也能消下去嗎?”
旁邊的王氏夫人這才知道是什麽病,也不禁變了臉色,這瘤子她可知道,這卻是不治之症啊,想著看向棠梨,心道,這丫頭不會托大吧,這樣的病她能治的了?
想到此,忍不住提醒道:“棠丫頭,你需好好與夫人說底細才好。”
棠梨豈會不知王氏話裏的意思,卻不以為意,略想了想,開口解釋道:“夫人如今正是腎氣漸衰,衝任空虛,癸水將絕的年紀,以致肝腎□□不足,由此而病,陽失潛藏,故下虛上盛,肝陽上亢則頭暈頭脹,煩躁出汗,又因腎陰不足,不能濡養筋脈,所以胳膊會覺麻木,腹內積聚的症瘕也是由此而來,故隻找到病因對症下藥,病去這症瘕自然也便消於無形了。”
第55章 鷸蚌相爭
棠梨前世看診並不用解釋這些, 因能掛上自己這個軍總的中醫科權威主任的號十分不易, 名聲在外,根本不會有人懷疑自己的醫術, 可在這裏卻不成, 尤其患者的身份也都極特殊, 就如這位按察使夫人,丈夫是三品大員,給這樣的貴婦看診, 便需說個清楚明白,讓她認同了你的醫術, 配合治療才可能有療效。
所以棠梨把病因症狀, 病情以及如何治, 都一一道來,果然,宋夫人聽後, 眼中再無疑色,開口道:“那我這病就勞煩小葉大夫了。”
棠梨便知他認同了自己的觀點,王氏早讓人準備好了筆墨紙硯,棠梨略斟酌寫了個方子遞了過去:“照此方抓藥,吃上三劑應能見效,五劑之後,頭暈頭脹的症狀便該沒了, 隻是若想大好, 需吃上十劑才行。”
宋夫人先頭聽棠梨說需多吃些藥還以為要吃多少呢, 這一聽不過才十劑,自己這兩年裏灌了多少苦藥湯子數都數不過來,都快當飯了,區區十劑算什麽,又一想,這小葉大夫既如此說,想必她平日看診極少開這樣的量,所以才會覺得多,不也正說明了人家的醫術高明嗎,自己這一趟葉府真沒白來,想不到竟遇到這樣一位神醫。
因宋夫人被這症候糾纏的日子久了,不勝其煩,這一聽說能見效,哪裏還待的住,忙告辭迴府去了,臨走前並未對棠梨道謝,隻是說容後再見。
棠梨知道宋夫人的意思是,這看病的情份她記下了,若自己這藥當真能治好病,她必不會虧待自己,似她們這樣的地位,謝字是不用說出口的,記在心裏便是了。
棠梨也並不指望宋夫人的謝,她是大夫,治病是本份,何用道謝。
王氏夫人很是高興,本來還以為今兒這事兒辦砸了,不想宋夫人如此嚴重的病症到了棠梨手裏也不成問題,卻仍有些不放心又問了一句:“棠丫頭這會兒宋夫人走了,你跟我撂句真話,這病真的不打緊嗎?”
棠梨點頭:“真不打緊,若宋夫人照著我今兒開的這個方子服藥,吃個七八劑就應大好了。”
王氏夫人就明白了,七八劑就能好,棠梨剛說的是十劑已留出了餘量,從此事來看便知這丫頭年紀雖小,做事卻極穩妥,便心裏有底,也不會把話說太滿。
這份人情練達,真是極難得,尤其她才不過十六歲,怪不得老夫人總說婉兒媛兒比不上,自己先頭嘴上不說,心裏還有些不服,今兒才知道,老夫人的話的確不差。
晚間在內房中跟丈夫提及此事,葉全豐點頭道:“這丫頭是個極好的。”葉全豐的性子卻很少誇讚什麽人,今日說句極好當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了,王氏納罕的道:“看起來老爺是當真喜歡這丫頭了,可惜不能給咱們鴻兒當媳婦兒。”
葉全豐:“怎麽又提此事,難不成好的都要嫁進咱家不成。”
王氏夫人笑了一聲:“我不過與老爺說笑罷了,雖不能當咱家的媳婦,卻是親戚,以後她爹娘來了嶽州,兩家走的近些便是。”
說到葉全章夫妻,葉全豐想起勁節先生的事,便問了一句,王氏夫人道:“棠丫頭前頭去竹山縣老君觀,住了好幾天才迴來,若未搞定那勁節老道,怕是不會留在老君觀的,隻是倒未聽這丫頭提,也不好問,老爺若想知道,待明日我問問她便是。”
葉全豐卻擺擺手:“不必問了,這丫頭心裏有數就好。”
王氏卻有些憂慮:“可那竹山縣實在不是個好地兒,且不說常出沒的水賊跟豬婆龍,就是那疫病也是大麻煩,葉全章雖是進士出身,卻沒正經當任過,那驛丞不過管一個官驛跟治理一個縣卻大不一樣,他能成嗎?”
葉全豐:“成不成的這會兒也不好說,不過以小窺大,從安州官驛的井然有序來看,葉全章的確有真才實學,並非那些隻知道紙上談兵的酸秀才,且,正因竹山縣這般麻煩,才越能看出真本事,竹山縣雖小,卻離著嶽州城不過五十裏,若不能妥善治理,嶽州城也不得安生。”
葉全豐心裏異常清除,皇上欽點自己嶽州任這個布政使,就是為了讓嶽州太平,而要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這大赫赫有名的嶽州三害便必須根除,可這嶽州三害由來已久,又怎是短時便能除去的,水賊遊走四處,居無定處,便勞動官兵出馬也無用,更何況即便水軍大營就在嶽州,自己一個布政使想借兵剿賊也十分麻煩,若借一次便需有十足的把握才行。
豬婆龍兇惡非常,出沒也無定時,除非不下湖,或可避免被豬婆龍所傷,隻是這嶽州百姓以漁獵為生,不下水打魚,難道活活餓死。
再說疫病,這卻是三害中最麻煩的,疫病是過人的,一旦發起來,往往是一村一村的往外抬人,可疫病比水賊跟豬婆龍更難防,因不知這疫病因何而發,何時發。
葉全豐本來並未想把葉全章安置在竹山縣,可領教了棠梨的醫術之後,便改了主意,棠梨醫術高明,或許她去了竹山縣能找到疫病的病因。
隻要找到發病的病因,便可以預防,若竹山縣能治理好,那麽自己再照著竹山縣的法子,根除整個嶽州的三害也就有例可循了。
所以他才點撥棠梨去找勁節先生,勁節先生有治世之才,隱居避世豈不可惜,且他在竹山縣隱居數十載,對於竹山縣的境況,勁節先生知之甚深,若棠梨真能請他出山,對於初到竹山縣上任的葉全章來說,是一大幸事。
而棠梨此事也正在琢磨竹山縣的三害,父親既主政竹山縣,這三害是必須要除的,水賊,豬婆龍,疫病,這三害真是沒一個善茬兒啊。
棠梨擺弄著桌子上的文房四寶,把硯台,水丞,跟一方玉獅子的鎮紙,擺成了三足鼎立的架勢,這三害便如三頭猛獸,把小小的竹山縣圍在中間,虎視眈眈的盯著,隻要餓了便會隨時撲過來咬上一口。
竹山縣的百姓便是這些猛獸的盤中餐,棠梨拿起硯台碰了碰水丞,那官窯青瓷的水丞發出叮一聲脆響,餘音嫋嫋煞是好聽。
甘草進來瞧見她的動作忙伸手把水丞搶了過去,對著窗外仔細端詳了半天,見沒磕壞,才放了心不滿的道:“小姐,這水丞是官窯青瓷的,貴著呢,要是磕破了怎麽好。”
棠梨眨眨眼,忽的抓住甘草:“甘草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甘草愣了愣,雖覺小姐的要求有些怪異,卻仍說了一遍:“這水丞是官窯青瓷的,貴著呢,要是磕破了可怎麽好,小姐說的是這句嗎?”
棠梨忽的笑了,伸手捏了捏甘草愈加豐滿的小臉蛋道:“沒錯,就是這句,你去跟老夫人稟一聲,就說我去竹山縣的老君觀了。”
老君觀?甘草一愣忙道:“小姐你今兒早上不剛去過了嗎,怎麽又去……”不等她話說完,已不見棠梨的影兒了。
甘草撅了噘嘴:“真是的,這到了嶽州沒有夫人管著,小姐更不著家了,見天的往外跑,也不知那老道廟有什麽好風景,值得小姐天天往哪兒跑。
棠梨可不會管甘草的嘮叨,出了葉府就奔著竹山縣去了,到老君觀去尋勁節先生商量主意。
勁節先生一聽棠梨的話不禁低誦了一聲無量壽佛:“葉大夫當真是仁心仁術,不僅醫術高明還未竹山縣的百姓憂心,隻是嶽州水域眾多,竹山縣更是三麵臨水,雖百姓以漁獵為生,可讓他們捉豬婆龍卻難上加難,那豬婆龍兇惡狡猾,出沒無常,如何捕捉,便冒險捉了又有何用?”
棠梨:“先生或許不知這豬婆龍渾身都是寶,尤其那豬婆龍的皮,堅實美觀,可以做成帽子,護臂,軟甲,荷包等都是極好的材料。”
勁節先生愕然看著棠梨,那表情仿佛棠梨生了兩個腦袋一般,心道這葉棠莫不是瘋了,怎麽讓他一說這豬婆龍倒不是嶽州三害,反倒成了寶貝。
半晌兒方道:“貧道在嶽州數十載,還是頭一次知道豬婆龍還有這些好處,卻隻葉大夫知道這些好處怕是無用吧。”
棠梨:“這是自然,需所有人都知豬婆龍的好處才行,若人人都知豬婆龍是寶,到時不用百姓也自會有人去捉。”
勁節先生目光一閃:“你是說那些水賊?”
棠梨:“先生英明。”
勁節先生頗有些疑惑的看著棠梨,以勁節先生的智慧,棠梨的意思他自然明白,那些水賊都是為了銀子不要命的主兒,若知道豬婆龍能換銀子,就算知道豬婆龍食人為了銀子也會下水去捉,無論是被豬婆龍吃了,還是捉到豬婆龍,與嶽州百姓來說都是除了一害,這便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
隻不過,葉棠一個大夫,這般絞盡腦汁的為竹山縣百姓除害是為什麽,若說醫者仁心,斷不會想到這些,這些卻不是他一個大夫該操心的事情。
從這葉棠第一次上山,勁節先生便猜不透她的來意,如今就更迷糊了,不過卻知此事若成,對於備受水賊豬婆龍所苦的竹山縣百姓來說,實是一樁大好事。
王氏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便讓娘家人掃聽一下這位宋大人,知道這位宋大人雖性子硬卻是個懼內的,又聽說他夫人近日身子不大妥當,便有了主意,下了帖子請宋夫人來府上聽曲。
宋夫人因身上不好,近一年都不大出門,大小宴席也都是能推就推,隻是王氏夫人親下的帖子卻不好推脫,隻得硬著頭皮來了。
本想著應付應付便迴去,誰知這王氏夫人格外熱情,一會兒拉著她聽曲子,一會兒賞荷花,喂魚,倒未尋得告辭的機會,隻得留了下來。
這會兒見忽來了少年,倒微微一愣,心下頗為不滿,暗道,這王氏夫人糊塗了,她們女眷在此納涼聽曲,叫個小子進來做甚?
第54章 症瘕積聚
棠梨剛迴府便來見王氏並不知這邊兒有客, 故此並未迴房更衣, 如今還是出府時的男裝打扮, 宋夫人這才認成小子。
王氏見了棠梨頗為歡喜, 上前兩步攜了她的手道:“快來見過宋夫人。”
宋夫人見王氏對個十五六的小子如此親熱, 便是對嫡親的子侄也不該如此, 更何況還有自己這個外客在,微有些驚愕。
也不免重新打量棠梨, 也不禁暗讚了一聲道, 好俊秀的模樣兒,唇紅齒白, 微微含著個笑站在那兒,令人一見便無法生出厭煩。
王氏自是看出了宋夫人的不滿驚愕,卻也不點破,隻在旁邊瞧著, 棠梨卻不能讓宋夫人誤會下去,上前蹲身一禮:“夫人萬福。”
她這一見禮,宋夫人方才恍然, 又仔細端詳了她半晌不禁笑了起來:“這麽一打扮我還當是哪家的少爺呢, 原來是個標誌的姑娘。”
棠梨:“讓夫人見笑了。”
王氏夫人方笑眯眯的道:“ 莫說宋夫人,便是我若不知底細也認不出的。”
宋夫人點點頭:“這姑娘生的模樣好,眉宇間卻有股子英氣, 扮成男裝也隻覺的好看, 若不說真看不出底細來。”
王氏夫人道:“老夫人說棠丫頭有些像她年輕那會兒, 這一老一小的啊格外投緣。”
宋夫人就知道棠梨是誰了, 聽丈夫說過,葉全豐上任途中,葉老夫人病在安州,請了許多大夫卻不見效,後來不知怎麽碰上個神醫給治好了,還認下了一門親戚,便是那安州驛丞葉全章,過些日子便來竹山縣上任了,聽說老夫人頗喜歡這驛丞家的女兒,不僅先一步帶來了嶽州,還祖孫相稱,想來便是眼前這位了。
雖猜出了棠梨的身份,宋夫人心中仍是疑惑,便這丫頭是葉府親戚家的女孩,到底不是葉府正經小姐,來見客卻有些不妥。
卻聽王氏夫人道:“夫人別瞧這丫頭年紀不大,卻當真習了一身好醫術。”
宋夫人一愣,忽就明白為何王氏夫人好端端給自己下帖子納涼聽曲了,這不定是聽說自己身子不爽利,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薦大夫呢。
隻不過這一明白過來,心裏更有幾分惱火,這丫頭模樣是不差,可這模樣跟醫術有甚幹係,更何況這麽個十五六的年紀,就算天賦異稟,從娘胎裏就開始學醫,又能學到多少本事,且還是個姑娘家,要說繡花做針線興許成,看病哪裏是她能幹的。
雖心下惱火卻礙於王氏夫人的身份不好發作,極力壓了壓火氣,耐著性子問了句:“不知姑娘師從哪位神醫國手?”若這丫頭當真有個厲害師傅,也算說過得去。
不想棠梨卻道:“棠梨並無師門,不過是在家時看過幾本醫書。”
聽見這句宋夫人那張本來就不大好看的臉,更是沉了下去,眉頭一皺便要發作。
王氏夫人卻開口道:“夫人不是外人,也不用瞞您,我家老夫人在安州那場病,要不是這丫頭,如今還不知怎麽著呢,想想都後怕。”
王氏夫人這一句話硬生生宋夫人要發作的怒火頂了迴去,宋夫人頗有些不信的道:“夫人是說老夫人的病是這姑娘治的。”
王氏點點頭:“可不是嗎,棠丫頭不僅治好了老夫人的病,還掂量了調理的藥膳,如今老夫人的身子骨可康健多了,再不似以往那般三五日的便鬧病,不僅如此,前頭我有個月事不順的病,也讓這丫頭兩劑藥就給治好了,以前身子總覺乏的很,也沒精神,略料理些事就不濟了,如今倒是好了,我家老爺前兒還說我這氣色好,真是多虧了棠丫頭。”
宋夫人聽了端詳了端詳王氏,當真是滿麵紅光,也四十多的人了,可那肉皮格外細粉,隻敷一層淡淡的官粉,便紅裏透白,瞧著也就三十多的樣子,哪像自己,這身子鬧得心情煩躁睡不安枕,臉色也難看,今兒出門之前,光梳妝就用了一個時辰,粉敷了厚厚的一層也遮不住蠟黃暗沉的肉皮子,著實讓人懊惱。
宋夫人待要不信,可王氏夫人卻言之鑿鑿,又以葉府的老夫人跟她自己做例子,宋夫人便不好惱了,隻是仍有些半信半疑,畢竟這丫頭的年紀也太小了些。
棠梨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猜疑,年紀是自己穿過來之後最大的硬傷,且她也並無師門,說自己醫術高明實在不可信。
而說服這樣的猜疑,棠梨也駕輕就熟了,略瞧了瞧宋夫人便開口道若棠梨未看錯的話,夫人頭暈頭脹,心煩躁汗的症候已兩年有餘了吧。”
棠梨這一句話,宋夫人大驚不禁道:“你,你是如何知道的?你還不曾診脈怎麽就能知道我這症候,還能斷出兩年有餘。”心道這丫頭莫不是能掐會算?
棠梨卻仿佛知道宋夫人的想法,開口道:“診病與算命不同,需望聞問切四診方能斷症候,而這四診之中望診居首,剛一瞧夫人臉色,便大約知道了症候,想來除了頭暈頭脹心煩躁汗之外,還會心慌氣短,這邊兒的胳膊常覺麻木,月水先至而量多,色紅且有塊,觀夫人症候,怕是症瘕積聚在了此處。”說著抬手一指宋夫人的腹部。
宋夫人臉色一白,她出身書香之族,自幼讀書識字,兼之父親略通岐黃,書房之中有一些醫藥類的書,她也看過一些,雖不會診病,但這症瘕卻是知道的,這症瘕積聚就是說自己的肚子裏長了個瘤子,怪不得自己這肚子大了許多呢,且摸著硬邦邦的,先頭還道是氣,可氣哪有兩年不散的。
她可是知道這症瘕是不治之症,自己得了這樣的症候,哪還會有命在,越想臉色越白,幾乎沒了人色,身子也晃了晃竟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涼榻上,張了張嘴竟是半天沒說出話來,她是真嚇著了。
王氏夫人也唬了一跳,見宋夫人這個樣子不禁暗暗後悔,自己今兒這事做的太冒失了,本來是聽說宋夫人身子不爽利,想棠梨醫術高,請過來治好了,那宋大人也自然知這個人情,往後便不跟丈夫交好,至少也不要作對,讓丈夫安安穩穩的當這個布政使。
哪想這宋夫人卻不是什麽身子不爽利,王氏夫人雖不知這個什麽症瘕積聚是什麽病,可就看宋夫人這樣子也知是要命的病。
這要是棠梨治不好,自己這好心可就變成壞事了,不僅沒幫上丈夫還給丈夫添了堵,這可真是棘手。
心裏雖後悔卻忙上前扶住宋夫人安慰道:“夫人莫急,棠丫頭醫術好,讓她好生診治診治,多吃上幾劑藥,估摸就能好了。”
王氏夫人這本是急切之下的安慰之詞,可聽在宋夫人耳裏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更何況宋夫人雖心神大亂,卻也還有神誌,這會兒略定了定神,想起這丫頭隻一眼就能說出自己的病症,且看出自己腹內生了瘤子,這豈是尋常郎中能做到的,莫說尋常郎中,便是京中太醫院的太醫令隻怕也沒這樣神乎其技的本事,她可是連脈都沒診呢,就看自己的臉色就說出了病症,且精準無比,這是神醫啊。
想到此,宋夫人心中再沒有半分輕視猜疑,整了整臉色扶著婆子站了起來,往前走了兩步,對著棠梨就要行禮,棠梨嚇了一跳,哪能受這樣的禮,忙側身避過道:“夫人何必如此?棠梨一個小輩兒哪裏受得起夫人的禮。”
宋夫人卻道:“還望神醫救我性命。”
棠梨:“夫人便不說,棠梨作為大夫也斷沒有袖手旁觀的理,且夫人這病也並非要命的病,又何談救命之說。”
宋夫人愣了愣道:“你是說我這病不會要命?”她的聲音有些低,卻說得極慢,仿佛怕棠梨聽不清楚,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出來,且目光緊緊盯著棠梨,一瞬不瞬,好像怕她故意隱瞞一般,審視著她的神色變化。
棠梨卻毫不猶豫堅定的道:“夫人這病說到底不過是陰虛肝旺,血份蘊熱而起,隻需養陰清熱,涼血平肝便好,隻不過夫人這病拖了兩年有餘,若想徹底治好,怕是要多吃幾劑藥才行。”
宋夫人聽的真切,頓時鬆了口大氣,剛以為自己這病必死無疑呢,竟是萬念俱灰了,如今這丫頭一句話便又覺大地迴春,說不出的生機勃勃,就這麽一瞬的功夫,宋夫人覺得好像往閻王殿裏走了一遭似的,真是嚇的魂兒都差點兒沒了。
卻忽想起棠梨剛說的,忙又問:“我肚子裏這瘤子,也能消下去嗎?”
旁邊的王氏夫人這才知道是什麽病,也不禁變了臉色,這瘤子她可知道,這卻是不治之症啊,想著看向棠梨,心道,這丫頭不會托大吧,這樣的病她能治的了?
想到此,忍不住提醒道:“棠丫頭,你需好好與夫人說底細才好。”
棠梨豈會不知王氏話裏的意思,卻不以為意,略想了想,開口解釋道:“夫人如今正是腎氣漸衰,衝任空虛,癸水將絕的年紀,以致肝腎□□不足,由此而病,陽失潛藏,故下虛上盛,肝陽上亢則頭暈頭脹,煩躁出汗,又因腎陰不足,不能濡養筋脈,所以胳膊會覺麻木,腹內積聚的症瘕也是由此而來,故隻找到病因對症下藥,病去這症瘕自然也便消於無形了。”
第55章 鷸蚌相爭
棠梨前世看診並不用解釋這些, 因能掛上自己這個軍總的中醫科權威主任的號十分不易, 名聲在外,根本不會有人懷疑自己的醫術, 可在這裏卻不成, 尤其患者的身份也都極特殊, 就如這位按察使夫人,丈夫是三品大員,給這樣的貴婦看診, 便需說個清楚明白,讓她認同了你的醫術, 配合治療才可能有療效。
所以棠梨把病因症狀, 病情以及如何治, 都一一道來,果然,宋夫人聽後, 眼中再無疑色,開口道:“那我這病就勞煩小葉大夫了。”
棠梨便知他認同了自己的觀點,王氏早讓人準備好了筆墨紙硯,棠梨略斟酌寫了個方子遞了過去:“照此方抓藥,吃上三劑應能見效,五劑之後,頭暈頭脹的症狀便該沒了, 隻是若想大好, 需吃上十劑才行。”
宋夫人先頭聽棠梨說需多吃些藥還以為要吃多少呢, 這一聽不過才十劑,自己這兩年裏灌了多少苦藥湯子數都數不過來,都快當飯了,區區十劑算什麽,又一想,這小葉大夫既如此說,想必她平日看診極少開這樣的量,所以才會覺得多,不也正說明了人家的醫術高明嗎,自己這一趟葉府真沒白來,想不到竟遇到這樣一位神醫。
因宋夫人被這症候糾纏的日子久了,不勝其煩,這一聽說能見效,哪裏還待的住,忙告辭迴府去了,臨走前並未對棠梨道謝,隻是說容後再見。
棠梨知道宋夫人的意思是,這看病的情份她記下了,若自己這藥當真能治好病,她必不會虧待自己,似她們這樣的地位,謝字是不用說出口的,記在心裏便是了。
棠梨也並不指望宋夫人的謝,她是大夫,治病是本份,何用道謝。
王氏夫人很是高興,本來還以為今兒這事兒辦砸了,不想宋夫人如此嚴重的病症到了棠梨手裏也不成問題,卻仍有些不放心又問了一句:“棠丫頭這會兒宋夫人走了,你跟我撂句真話,這病真的不打緊嗎?”
棠梨點頭:“真不打緊,若宋夫人照著我今兒開的這個方子服藥,吃個七八劑就應大好了。”
王氏夫人就明白了,七八劑就能好,棠梨剛說的是十劑已留出了餘量,從此事來看便知這丫頭年紀雖小,做事卻極穩妥,便心裏有底,也不會把話說太滿。
這份人情練達,真是極難得,尤其她才不過十六歲,怪不得老夫人總說婉兒媛兒比不上,自己先頭嘴上不說,心裏還有些不服,今兒才知道,老夫人的話的確不差。
晚間在內房中跟丈夫提及此事,葉全豐點頭道:“這丫頭是個極好的。”葉全豐的性子卻很少誇讚什麽人,今日說句極好當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了,王氏納罕的道:“看起來老爺是當真喜歡這丫頭了,可惜不能給咱們鴻兒當媳婦兒。”
葉全豐:“怎麽又提此事,難不成好的都要嫁進咱家不成。”
王氏夫人笑了一聲:“我不過與老爺說笑罷了,雖不能當咱家的媳婦,卻是親戚,以後她爹娘來了嶽州,兩家走的近些便是。”
說到葉全章夫妻,葉全豐想起勁節先生的事,便問了一句,王氏夫人道:“棠丫頭前頭去竹山縣老君觀,住了好幾天才迴來,若未搞定那勁節老道,怕是不會留在老君觀的,隻是倒未聽這丫頭提,也不好問,老爺若想知道,待明日我問問她便是。”
葉全豐卻擺擺手:“不必問了,這丫頭心裏有數就好。”
王氏卻有些憂慮:“可那竹山縣實在不是個好地兒,且不說常出沒的水賊跟豬婆龍,就是那疫病也是大麻煩,葉全章雖是進士出身,卻沒正經當任過,那驛丞不過管一個官驛跟治理一個縣卻大不一樣,他能成嗎?”
葉全豐:“成不成的這會兒也不好說,不過以小窺大,從安州官驛的井然有序來看,葉全章的確有真才實學,並非那些隻知道紙上談兵的酸秀才,且,正因竹山縣這般麻煩,才越能看出真本事,竹山縣雖小,卻離著嶽州城不過五十裏,若不能妥善治理,嶽州城也不得安生。”
葉全豐心裏異常清除,皇上欽點自己嶽州任這個布政使,就是為了讓嶽州太平,而要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這大赫赫有名的嶽州三害便必須根除,可這嶽州三害由來已久,又怎是短時便能除去的,水賊遊走四處,居無定處,便勞動官兵出馬也無用,更何況即便水軍大營就在嶽州,自己一個布政使想借兵剿賊也十分麻煩,若借一次便需有十足的把握才行。
豬婆龍兇惡非常,出沒也無定時,除非不下湖,或可避免被豬婆龍所傷,隻是這嶽州百姓以漁獵為生,不下水打魚,難道活活餓死。
再說疫病,這卻是三害中最麻煩的,疫病是過人的,一旦發起來,往往是一村一村的往外抬人,可疫病比水賊跟豬婆龍更難防,因不知這疫病因何而發,何時發。
葉全豐本來並未想把葉全章安置在竹山縣,可領教了棠梨的醫術之後,便改了主意,棠梨醫術高明,或許她去了竹山縣能找到疫病的病因。
隻要找到發病的病因,便可以預防,若竹山縣能治理好,那麽自己再照著竹山縣的法子,根除整個嶽州的三害也就有例可循了。
所以他才點撥棠梨去找勁節先生,勁節先生有治世之才,隱居避世豈不可惜,且他在竹山縣隱居數十載,對於竹山縣的境況,勁節先生知之甚深,若棠梨真能請他出山,對於初到竹山縣上任的葉全章來說,是一大幸事。
而棠梨此事也正在琢磨竹山縣的三害,父親既主政竹山縣,這三害是必須要除的,水賊,豬婆龍,疫病,這三害真是沒一個善茬兒啊。
棠梨擺弄著桌子上的文房四寶,把硯台,水丞,跟一方玉獅子的鎮紙,擺成了三足鼎立的架勢,這三害便如三頭猛獸,把小小的竹山縣圍在中間,虎視眈眈的盯著,隻要餓了便會隨時撲過來咬上一口。
竹山縣的百姓便是這些猛獸的盤中餐,棠梨拿起硯台碰了碰水丞,那官窯青瓷的水丞發出叮一聲脆響,餘音嫋嫋煞是好聽。
甘草進來瞧見她的動作忙伸手把水丞搶了過去,對著窗外仔細端詳了半天,見沒磕壞,才放了心不滿的道:“小姐,這水丞是官窯青瓷的,貴著呢,要是磕破了怎麽好。”
棠梨眨眨眼,忽的抓住甘草:“甘草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甘草愣了愣,雖覺小姐的要求有些怪異,卻仍說了一遍:“這水丞是官窯青瓷的,貴著呢,要是磕破了可怎麽好,小姐說的是這句嗎?”
棠梨忽的笑了,伸手捏了捏甘草愈加豐滿的小臉蛋道:“沒錯,就是這句,你去跟老夫人稟一聲,就說我去竹山縣的老君觀了。”
老君觀?甘草一愣忙道:“小姐你今兒早上不剛去過了嗎,怎麽又去……”不等她話說完,已不見棠梨的影兒了。
甘草撅了噘嘴:“真是的,這到了嶽州沒有夫人管著,小姐更不著家了,見天的往外跑,也不知那老道廟有什麽好風景,值得小姐天天往哪兒跑。
棠梨可不會管甘草的嘮叨,出了葉府就奔著竹山縣去了,到老君觀去尋勁節先生商量主意。
勁節先生一聽棠梨的話不禁低誦了一聲無量壽佛:“葉大夫當真是仁心仁術,不僅醫術高明還未竹山縣的百姓憂心,隻是嶽州水域眾多,竹山縣更是三麵臨水,雖百姓以漁獵為生,可讓他們捉豬婆龍卻難上加難,那豬婆龍兇惡狡猾,出沒無常,如何捕捉,便冒險捉了又有何用?”
棠梨:“先生或許不知這豬婆龍渾身都是寶,尤其那豬婆龍的皮,堅實美觀,可以做成帽子,護臂,軟甲,荷包等都是極好的材料。”
勁節先生愕然看著棠梨,那表情仿佛棠梨生了兩個腦袋一般,心道這葉棠莫不是瘋了,怎麽讓他一說這豬婆龍倒不是嶽州三害,反倒成了寶貝。
半晌兒方道:“貧道在嶽州數十載,還是頭一次知道豬婆龍還有這些好處,卻隻葉大夫知道這些好處怕是無用吧。”
棠梨:“這是自然,需所有人都知豬婆龍的好處才行,若人人都知豬婆龍是寶,到時不用百姓也自會有人去捉。”
勁節先生目光一閃:“你是說那些水賊?”
棠梨:“先生英明。”
勁節先生頗有些疑惑的看著棠梨,以勁節先生的智慧,棠梨的意思他自然明白,那些水賊都是為了銀子不要命的主兒,若知道豬婆龍能換銀子,就算知道豬婆龍食人為了銀子也會下水去捉,無論是被豬婆龍吃了,還是捉到豬婆龍,與嶽州百姓來說都是除了一害,這便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
隻不過,葉棠一個大夫,這般絞盡腦汁的為竹山縣百姓除害是為什麽,若說醫者仁心,斷不會想到這些,這些卻不是他一個大夫該操心的事情。
從這葉棠第一次上山,勁節先生便猜不透她的來意,如今就更迷糊了,不過卻知此事若成,對於備受水賊豬婆龍所苦的竹山縣百姓來說,實是一樁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