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懷遠。”
“先生。”
“兩年沒練過劍,恐怕手生,我去山間練練,要是有人來,隻說我出遊,數日方迴。”
“先生,不帶我去?”
“你怎麽能跟著,雪兒可不許我外傳呢。”
“雪兒雪兒先生你就知道雪兒!她怎麽說先生就怎麽做,平時也老念著她!我從小就跟著先生,現在反倒不如一個小丫頭!”
“懷遠!怎麽說話呢,雪兒可救了我的命,你不是不知道。”
“救命之恩?我看未必!先生多半喜歡她吧!”
“別胡說!給夫人聽見像什麽樣子!”
“懷遠,別吃醋了,你先生的命是雪兒給的,他能不記著麽!再說有的人就是不喜歡武功外傳,這也沒什麽。”
“知我者,夫人也!”
“好了相公,兩年不練,恐怕手生,還是快去吧。”
“嗯。”
“束發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諸葛亮在山林中獨自撫琴,唱的就是這首曲子。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一日,林雪偶然走來,隨口和了這麽一句。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諸葛亮接了迴去,接著笑道:“常說自己五音不全,唱得不錯啊!”
“嗬嗬,也就跟著琴唱兩句,其他時候是不敢的。哎,這是什麽曲子?”
“哪裏有什麽曲子,不過隨手亂彈耳。”
“既然號為臥龍,不如就叫《臥龍吟》。”
……
怎麽會想到這個?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你為什麽都記得那麽清楚?救命之恩?真的隻是這樣?那,為什麽這把羽扇從不離身,而先生贈的那把卻封存箱底?諸葛亮,你騙吧,你騙過了朋友玩伴,騙過了兄弟姐妹,騙過了夫人親戚,但你騙不過自己!
諸葛亮突然很後悔認了林雪做妹妹。
“先生,今天一個什麽‘漢什麽侯什麽將軍’的人還有一個紅臉,一個黑臉來找先生,我按先生說的說了,那個什麽將軍說,他下次還來。”
“知道了。天色不早,去休息吧。”
不出所料。漢什麽侯什麽將軍,自是劉備了。劉備過來,關張二人當然也跟著的。
幾天後。
“懷遠。”
“先生。”
“出去走走吧。”
“去哪兒呢?”
“看那座山,雖隻有幾裏地,卻因高峻二十年來竟未去過。不妨去看看。”
“是。”
山路崎嶇險峻,攀藤附葛之間,原本“跟班”的懷遠不知何時走到了前麵。
“先生,快點呀!”懷遠迴頭笑道。
“等等我呀,你這小家夥兒!”
懷遠就先立住,待諸葛亮近前,突然抽開羽扇,轉身就跑。
“懷遠別鬧,快還給我!”諸葛亮半嗔半怒。
“先生趕上來呀!”懷遠仍是嬉笑。
無奈,諸葛亮隻有追上。但山路奇險,要追人哪有那麽容易!
“懷遠,快迴來!”
“先生跟那個雪兒練了半天,連我都追不上?”
“哎你……小猴子,少廢話,快拿來!”
“先生來追呀!追上我便服了,若是追不上……這扇子便賞我了!”說完,懷遠又跑了。
“咳咳……”又追了一程,諸葛亮突然咳嗽起來。原先很輕,還能走幾步,後來就不得不撐著岩壁站下,鎖起了眉。
“先生?先生?怎麽了先生?”懷遠這才急了,連忙跑迴來攙扶。他這先生,生得倒是極好極帥氣的,可就是體質差,這萬一……
“這小猴子,看我怎麽收拾你!”懷遠跑到麵前,諸葛亮立刻直起腰,一把扯住。
“啊?”懷遠傻了。先生竟是裝的?不服還不成啊……
“哥。”迴到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均兒?很少大駕光臨寒舍啊!怎麽來了?”
“還是那樣,見一個人就拿來開心,親弟弟也不放過。對了哥,今天有人來找你了,看看這個。”諸葛均笑著,遞上一份竹簡。諸葛亮接來一看,是劉備的留書。
“哦……知道了。均兒,今天來了,便留宿一夜吧,好麽?”
“這個麽,看哥哥會不會下逐客令了。”調皮地笑。
“你呀!你來了,哥高興還來不及,下什麽逐客令?哎,弟弟拿哥哥開心,成何體統?”
“體統?哦,小弟知錯,懇請兄長寬恕。”諸葛均說著就要下跪。
“還是不肯放過我!”諸葛亮也笑了,伸手把弟弟扶起:“均兒,你我兄弟可好久沒見了。”
“是啊哥,瞧你,又瘦了。一家人裏,還不是哥哥你身子最弱,還不知道愛惜,成天就知道熬著夜看書,看就看吧,還不吃東西,說了多少次就是不聽!”
“好了均兒,怎麽一見麵披頭就是這些!”
“唉,是啊,說這些幹什麽,怎麽會有用?哥就是這樣的人,沒辦法。怪嫂子性兒太好,像哥這樣的,媳婦就該管著才是!”“均兒!”
“哥!你真該想想,從小到大,就是你愛生病,兄弟朋友一起玩,也還是你,跑不了幾步就累得要死,你還這麽折騰身子!經得起嗎?”
“均兒,你說得對,哥以後不熬夜看書了,好麽?”
“真的?”
“至少,盡力吧。”
諸葛均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這個“至少”,應該換成“至多”。
“令弟前來竟不告知,孔明,這是何意啊?”竹簾外,清朗的男聲。
“州平,廣元,你們怎麽來了?均兒,快來見過。”
是夜,親朋好友就在草廬中小聚。
“家無好酒,見笑了。”
“哎,你我之間怎麽也說出這樣的話來,我等來此之意,不過一敘舊情,再說孔明你身子弱,滴酒不沾,我們也都知道,怎會來討酒喝!”
“家兄體弱,竟牽連諸位……”
“子衡,不必多慮,我等也並非貪杯之人,但圖一聚,再無其他。”
“哎,公威怎麽不見?”
“他……唉,其母染恙,哪裏還有心思出門!”
“所患何疾?我竟不知!”
“已請過郎中,不過風寒,並無大礙,孔明不必掛心。”
“那便好。”風寒?瞞我瞞得這麽死!莫非……
“天晚了,孔明,你好好休息吧。我等告辭。”
“恕不遠送。”
“公威?”
“孔明?你怎麽……”
“問我?昨夜州平和廣元小聚,你倒去了何處神遊,未曾同往?莫非看不起我?”
“沒……隻因家母偶感風寒,故而略加照顧。”
“找過郎中不曾?”
“已下過藥了,並無大礙。”
“既如此,我可否探望伯母?”
“……”不等答話,諸葛亮已走向內室。
“孔明!”“亮兒!”孟母、崔、石三人幾乎同時叫出來。
一如既往輕捷的步伐移到了床邊,修長的手指輕輕搭在老人的腕上。
“風寒?何處請的江湖庸醫!”
“孔明……”
“可曾下過藥麽?”
“別提了,診了脈,不是說不出,就是無能為力,下藥……”
“我雖無把握,但病源尚淺,亮……願為一試。”字斟句酌,微微泛黃的紙上落下了一張藥方。“公威,以後,不必瞞我。”
數日後,孟建家中。
“孔明好醫術!家母已大有好轉,你功不可沒啊!”
“都老實點,否則這老婆子的命……哼哼……”不知哪來的黑衣人,手中一柄寒光閃閃的劍,逼在老人的脖子上。
“你是什麽人?”
“遇事沉著冷靜,好一條臥龍!不過現在這老婆子在我手上,就是真龍也沒用!”
“你想怎麽樣?”
“我想怎麽樣?你說呢?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殺父之仇?先生想必找錯人了,這裏……”
“你別裝傻,就是你!”
“我?”諸葛亮更加摸不著頭腦。雖然練過功夫,可殺人……什麽時候?
“公堂一事,竟已忘卻?真快呀!”
公堂?好像上過一次的……很多年前了吧,那時叔父依然健在,一天小諸葛亮跟著諸葛玄上了衙門,恰巧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一位老人,兩位青年,老人說青年欠錢不還,青年卻一口咬定所欠千兩早已還清,而三人又都說,此事隻有他們知道。沒有證人,怎麽辦?
“讓他們各自寫出是怎麽還的。一千兩,總得分開吧。”小諸葛亮突然說了一句。
“對啊!快寫,不許交頭接耳!”諸葛玄讚許地看了小侄子一眼。
“一張銀票。”“四十個元寶。”自然見了分曉。兩個青年被下了獄。後來聽說,其中一個,自殺了。
“想起來了?哼,那個就是我爹。”
“那是你爹有過在先,他自盡也不是誰逼的,怎麽賴起我來!”
“我不管!今天,我就是尋仇來了!哦,嗬嗬,肺癆治得這麽輕鬆,不錯啊!可惜,這個,我就不信你還能行……啊!”黑衣人腕上突受一擊,措手不及,劍掉在地上。不等反應過來,一條手臂就被壓到背後。
“藥配的倒是不錯,可又怎樣?”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好,你行!這次算我不如你,咱們走著瞧!”
“走到官府再慢慢瞧吧!”
“孔明,好功夫啊,平時可看不出來!哎,怎麽也不說,就顧著自己偷著練?”
不好意思地笑。
“肯定又是那個雪兒,對不對?一個小姑娘,身手還真不錯。”
“先生?先生?天哪,先生,您在這兒啊,可找著了,出門不說一聲,夫人可都急了!”
“小傻瓜,青兒來找我,能上哪兒去?”
“孟先生家早找過了,您不在!青兒說都出去了,我的媽呀可別又是集體出遊不顧家了,多少天才迴來!這不,趕緊出來找呢!”
“好了好了又是這麽多,迴去還不成嗎!這孩子!”
“喂,我不是孩子!”
“年未弱冠,不是孩子是什麽?”
“是……哎呀先生你就會欺負我!快迴家啦!”
“懷遠。”
“先生。”
“兩年沒練過劍,恐怕手生,我去山間練練,要是有人來,隻說我出遊,數日方迴。”
“先生,不帶我去?”
“你怎麽能跟著,雪兒可不許我外傳呢。”
“雪兒雪兒先生你就知道雪兒!她怎麽說先生就怎麽做,平時也老念著她!我從小就跟著先生,現在反倒不如一個小丫頭!”
“懷遠!怎麽說話呢,雪兒可救了我的命,你不是不知道。”
“救命之恩?我看未必!先生多半喜歡她吧!”
“別胡說!給夫人聽見像什麽樣子!”
“懷遠,別吃醋了,你先生的命是雪兒給的,他能不記著麽!再說有的人就是不喜歡武功外傳,這也沒什麽。”
“知我者,夫人也!”
“好了相公,兩年不練,恐怕手生,還是快去吧。”
“嗯。”
“束發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諸葛亮在山林中獨自撫琴,唱的就是這首曲子。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一日,林雪偶然走來,隨口和了這麽一句。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諸葛亮接了迴去,接著笑道:“常說自己五音不全,唱得不錯啊!”
“嗬嗬,也就跟著琴唱兩句,其他時候是不敢的。哎,這是什麽曲子?”
“哪裏有什麽曲子,不過隨手亂彈耳。”
“既然號為臥龍,不如就叫《臥龍吟》。”
……
怎麽會想到這個?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你為什麽都記得那麽清楚?救命之恩?真的隻是這樣?那,為什麽這把羽扇從不離身,而先生贈的那把卻封存箱底?諸葛亮,你騙吧,你騙過了朋友玩伴,騙過了兄弟姐妹,騙過了夫人親戚,但你騙不過自己!
諸葛亮突然很後悔認了林雪做妹妹。
“先生,今天一個什麽‘漢什麽侯什麽將軍’的人還有一個紅臉,一個黑臉來找先生,我按先生說的說了,那個什麽將軍說,他下次還來。”
“知道了。天色不早,去休息吧。”
不出所料。漢什麽侯什麽將軍,自是劉備了。劉備過來,關張二人當然也跟著的。
幾天後。
“懷遠。”
“先生。”
“出去走走吧。”
“去哪兒呢?”
“看那座山,雖隻有幾裏地,卻因高峻二十年來竟未去過。不妨去看看。”
“是。”
山路崎嶇險峻,攀藤附葛之間,原本“跟班”的懷遠不知何時走到了前麵。
“先生,快點呀!”懷遠迴頭笑道。
“等等我呀,你這小家夥兒!”
懷遠就先立住,待諸葛亮近前,突然抽開羽扇,轉身就跑。
“懷遠別鬧,快還給我!”諸葛亮半嗔半怒。
“先生趕上來呀!”懷遠仍是嬉笑。
無奈,諸葛亮隻有追上。但山路奇險,要追人哪有那麽容易!
“懷遠,快迴來!”
“先生跟那個雪兒練了半天,連我都追不上?”
“哎你……小猴子,少廢話,快拿來!”
“先生來追呀!追上我便服了,若是追不上……這扇子便賞我了!”說完,懷遠又跑了。
“咳咳……”又追了一程,諸葛亮突然咳嗽起來。原先很輕,還能走幾步,後來就不得不撐著岩壁站下,鎖起了眉。
“先生?先生?怎麽了先生?”懷遠這才急了,連忙跑迴來攙扶。他這先生,生得倒是極好極帥氣的,可就是體質差,這萬一……
“這小猴子,看我怎麽收拾你!”懷遠跑到麵前,諸葛亮立刻直起腰,一把扯住。
“啊?”懷遠傻了。先生竟是裝的?不服還不成啊……
“哥。”迴到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均兒?很少大駕光臨寒舍啊!怎麽來了?”
“還是那樣,見一個人就拿來開心,親弟弟也不放過。對了哥,今天有人來找你了,看看這個。”諸葛均笑著,遞上一份竹簡。諸葛亮接來一看,是劉備的留書。
“哦……知道了。均兒,今天來了,便留宿一夜吧,好麽?”
“這個麽,看哥哥會不會下逐客令了。”調皮地笑。
“你呀!你來了,哥高興還來不及,下什麽逐客令?哎,弟弟拿哥哥開心,成何體統?”
“體統?哦,小弟知錯,懇請兄長寬恕。”諸葛均說著就要下跪。
“還是不肯放過我!”諸葛亮也笑了,伸手把弟弟扶起:“均兒,你我兄弟可好久沒見了。”
“是啊哥,瞧你,又瘦了。一家人裏,還不是哥哥你身子最弱,還不知道愛惜,成天就知道熬著夜看書,看就看吧,還不吃東西,說了多少次就是不聽!”
“好了均兒,怎麽一見麵披頭就是這些!”
“唉,是啊,說這些幹什麽,怎麽會有用?哥就是這樣的人,沒辦法。怪嫂子性兒太好,像哥這樣的,媳婦就該管著才是!”“均兒!”
“哥!你真該想想,從小到大,就是你愛生病,兄弟朋友一起玩,也還是你,跑不了幾步就累得要死,你還這麽折騰身子!經得起嗎?”
“均兒,你說得對,哥以後不熬夜看書了,好麽?”
“真的?”
“至少,盡力吧。”
諸葛均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這個“至少”,應該換成“至多”。
“令弟前來竟不告知,孔明,這是何意啊?”竹簾外,清朗的男聲。
“州平,廣元,你們怎麽來了?均兒,快來見過。”
是夜,親朋好友就在草廬中小聚。
“家無好酒,見笑了。”
“哎,你我之間怎麽也說出這樣的話來,我等來此之意,不過一敘舊情,再說孔明你身子弱,滴酒不沾,我們也都知道,怎會來討酒喝!”
“家兄體弱,竟牽連諸位……”
“子衡,不必多慮,我等也並非貪杯之人,但圖一聚,再無其他。”
“哎,公威怎麽不見?”
“他……唉,其母染恙,哪裏還有心思出門!”
“所患何疾?我竟不知!”
“已請過郎中,不過風寒,並無大礙,孔明不必掛心。”
“那便好。”風寒?瞞我瞞得這麽死!莫非……
“天晚了,孔明,你好好休息吧。我等告辭。”
“恕不遠送。”
“公威?”
“孔明?你怎麽……”
“問我?昨夜州平和廣元小聚,你倒去了何處神遊,未曾同往?莫非看不起我?”
“沒……隻因家母偶感風寒,故而略加照顧。”
“找過郎中不曾?”
“已下過藥了,並無大礙。”
“既如此,我可否探望伯母?”
“……”不等答話,諸葛亮已走向內室。
“孔明!”“亮兒!”孟母、崔、石三人幾乎同時叫出來。
一如既往輕捷的步伐移到了床邊,修長的手指輕輕搭在老人的腕上。
“風寒?何處請的江湖庸醫!”
“孔明……”
“可曾下過藥麽?”
“別提了,診了脈,不是說不出,就是無能為力,下藥……”
“我雖無把握,但病源尚淺,亮……願為一試。”字斟句酌,微微泛黃的紙上落下了一張藥方。“公威,以後,不必瞞我。”
數日後,孟建家中。
“孔明好醫術!家母已大有好轉,你功不可沒啊!”
“都老實點,否則這老婆子的命……哼哼……”不知哪來的黑衣人,手中一柄寒光閃閃的劍,逼在老人的脖子上。
“你是什麽人?”
“遇事沉著冷靜,好一條臥龍!不過現在這老婆子在我手上,就是真龍也沒用!”
“你想怎麽樣?”
“我想怎麽樣?你說呢?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殺父之仇?先生想必找錯人了,這裏……”
“你別裝傻,就是你!”
“我?”諸葛亮更加摸不著頭腦。雖然練過功夫,可殺人……什麽時候?
“公堂一事,竟已忘卻?真快呀!”
公堂?好像上過一次的……很多年前了吧,那時叔父依然健在,一天小諸葛亮跟著諸葛玄上了衙門,恰巧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一位老人,兩位青年,老人說青年欠錢不還,青年卻一口咬定所欠千兩早已還清,而三人又都說,此事隻有他們知道。沒有證人,怎麽辦?
“讓他們各自寫出是怎麽還的。一千兩,總得分開吧。”小諸葛亮突然說了一句。
“對啊!快寫,不許交頭接耳!”諸葛玄讚許地看了小侄子一眼。
“一張銀票。”“四十個元寶。”自然見了分曉。兩個青年被下了獄。後來聽說,其中一個,自殺了。
“想起來了?哼,那個就是我爹。”
“那是你爹有過在先,他自盡也不是誰逼的,怎麽賴起我來!”
“我不管!今天,我就是尋仇來了!哦,嗬嗬,肺癆治得這麽輕鬆,不錯啊!可惜,這個,我就不信你還能行……啊!”黑衣人腕上突受一擊,措手不及,劍掉在地上。不等反應過來,一條手臂就被壓到背後。
“藥配的倒是不錯,可又怎樣?”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好,你行!這次算我不如你,咱們走著瞧!”
“走到官府再慢慢瞧吧!”
“孔明,好功夫啊,平時可看不出來!哎,怎麽也不說,就顧著自己偷著練?”
不好意思地笑。
“肯定又是那個雪兒,對不對?一個小姑娘,身手還真不錯。”
“先生?先生?天哪,先生,您在這兒啊,可找著了,出門不說一聲,夫人可都急了!”
“小傻瓜,青兒來找我,能上哪兒去?”
“孟先生家早找過了,您不在!青兒說都出去了,我的媽呀可別又是集體出遊不顧家了,多少天才迴來!這不,趕緊出來找呢!”
“好了好了又是這麽多,迴去還不成嗎!這孩子!”
“喂,我不是孩子!”
“年未弱冠,不是孩子是什麽?”
“是……哎呀先生你就會欺負我!快迴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