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縫隙裏鑽進來,照在身上,感覺很溫暖。端坐在虎皮交椅上,速不台一臉嚴肅。
“大汗來信了,說沔州一戰咱們打得不錯!”
納尼!這下工資有了,獎金有了,升職加薪也大有可能了!眾將喜不自勝。
“接下來是臨清,隻要打下了它,就可以徹底切斷敵人的補給線,為後續的進攻做好準備!”速不台反複強調此戰的重要性。
“大帥,末將願意領兵前往!”萬戶忽都答兒主動請戰。
“有把握嗎?”
“末將保證在一個月之內,拿下臨清!”忽都答兒臉上滿是自信的神色。
“好!這事就交給你了!”速不台委以重任。
“謝大帥!”
忽都答兒之所以這麽積極,一來是因為蒙古軍隊實行的是計件製,多勞多得;二來,兵多將廣的沔州都那麽輕易拿下了,臨清還不是小菜一碟,總之老虎都收拾了,還怕猴子,然而他並不知道,老虎其實是紙老虎,而猴子卻是真猴子,而且急了是會撓人的。
窗外的陽光把龍潭寺籠罩在一片溫暖而迷人的光芒裏,大廳正中是一幅福、祿、壽三星圖,下麵是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雕工精美。
端坐在圈椅上,隋世國慢條斯理地喝著黃山雲霧茶,表情閑適。
“掌門!掌門!”弟子梁興表情慌張,額頭上都是汗。
“怎麽啦?”
“蒙古人打到這裏來了!”
“知道了!”隋世國頭也不抬。
隋興中焦急地道:“爹,怎麽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打唄!”
隋世國見慣了這種場麵,所以顯得無比鎮定。
“召集所有的人!”
“明白!”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麽起得這麽早?是不是又尿床了?
靠!問個球呀!我哪知道呀!趙恆惕現在很不爽!因為他沒有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都睡得跟死豬似的,唿嚕震天響,而今天……
“我收到消息,蒙古韃子來了,大家說怎麽辦?”
“殺!殺!殺!”
台下一片吼聲。
呦西!動員成功!
龍潭寺雖然外表看起來雖然隻不過是一個人口不到兩千的普通村莊,但實際上卻是南宋的一個重要軍事堡壘。宋律規定:民間凡持有弩和拋石機這樣的重型武器,一律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龍潭寺不但有這些,甚至連射程最遠的三弓床弩和鐵火炮這些的神器都有,再加上村民個個武藝高強,所以隋世國才有膽量和蒙古軍隊玩一把。
天空陰沉沉的,狂風唿嘯,一場大雨正在醞釀,天空下,八千騎宛如洪水般湧向了龍潭寺。
忽然,忽都答兒勒住韁繩,怯薛軍全部釘子般定在原地。忽都答兒冷笑著望著城門,他在等,等著裏麵的人出來投降,事實上,之前許多的城市和村莊都選擇了不戰而降。
然而半個小時過去了,大門緊閉,一個小時過去了,仍然沒有人出來,一個半小時……
隋世國站在城台上,像看傻子似的望著蒙古人,臉上滿是不屑的冷笑。
龍潭寺的城牆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唿應。
龍潭寺的城牆內層是用小米、綠豆、大米之類做成的,可以存放幾年的糕點,危急關頭,可以當幹糧。因此即使是在激戰中,潭腿門弟子也可以一邊看外麵的敵人氣得罵街,一邊吃零食,戰鬥方式十分休閑。
看來還得做一做思想工作!忽都答兒手一揮,一名大漢在幾名步兵的掩護下,來到城下,一到目的地,他便扯開嗓子宣講起政策來,中心意思就一個:放下武器,舉手投降,發車分房。
大漢說的是蒙古話,隋世國完全聽不懂,不過料想是勸降,他饒有興趣地在那裏望著那廝嘰嘰歪歪,然而,一分鍾過去,大漢在講,兩分鍾過去了,大漢還在講,十分鍾過去了,大漢仍然……
見他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隋世國煩了。
你丫咋那麽多廢話呢?隋世國手一揮,拋石機射出一塊上百斤的巨石,瞬間將這位愛秀口才的仁兄砸成一團肉醬。
宋帝國自創立以來,戰鬥指數就不高,為了生存,統治階級大力扶持軍事工業,趙宋王朝的武器裝備,別說是在當時的天朝,就是全世界,那都是第一流的,宋軍的拋石機能將兩百斤的石彈,射出一裏地遠,其威力絲毫不亞於今天的手榴彈爆炸。步兵的盾牌雖然能防止利箭,但卻對這個無能為為。
奶奶個熊!太不給麵子了!忽都答兒震怒了,顯出一臉可怕的怒容,軍刀往下一劈,怯薛軍開始進攻。
“射!”
無數支利箭帶著撕裂空氣的尖嘯,利箭惡狠狠地撲向敵人。麵對來箭,怯薛軍士兵們左劈右砍,再加上堅固的重甲,那些利箭竟然無一奏效。
呐喊聲如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潮水般的嗥叫著衝向大門。
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敵人,龍潭寺準備了特殊的禮物——熱油,城頭有幾十口大鐵鍋,鍋下麵烈火熊熊,很快,油沸騰了,咕咚咕咚直冒泡。這當然不是用來炸油條的,而是直接潑在人身上的。
“潑!”
怯薛軍身穿鐵甲,刀劍難傷,但熱油潑在身上,輕的起水泡,重的皮破肉爛,一趟活下來,敵人被整得哭爹喊娘,慘不忍睹。
除了這些,為了將敵人更快地送進陰曹地府,潭腿門還準備其他更貼心的服務,比如滾木擂石和火器之類的。
禿鷲在頭頂盤旋著,嘶叫著,刀子般的北風,刮得人睜不開眼睛。地上躺滿了屍體,像秋天撂倒在曠野裏的成捆成捆的穀稈,橫七豎八,鮮血從納牙阿大腿上的傷口慢慢浸出,順著腿淌到地上,像一條蚯蚓似的緩緩爬行……
“大汗來信了,說沔州一戰咱們打得不錯!”
納尼!這下工資有了,獎金有了,升職加薪也大有可能了!眾將喜不自勝。
“接下來是臨清,隻要打下了它,就可以徹底切斷敵人的補給線,為後續的進攻做好準備!”速不台反複強調此戰的重要性。
“大帥,末將願意領兵前往!”萬戶忽都答兒主動請戰。
“有把握嗎?”
“末將保證在一個月之內,拿下臨清!”忽都答兒臉上滿是自信的神色。
“好!這事就交給你了!”速不台委以重任。
“謝大帥!”
忽都答兒之所以這麽積極,一來是因為蒙古軍隊實行的是計件製,多勞多得;二來,兵多將廣的沔州都那麽輕易拿下了,臨清還不是小菜一碟,總之老虎都收拾了,還怕猴子,然而他並不知道,老虎其實是紙老虎,而猴子卻是真猴子,而且急了是會撓人的。
窗外的陽光把龍潭寺籠罩在一片溫暖而迷人的光芒裏,大廳正中是一幅福、祿、壽三星圖,下麵是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雕工精美。
端坐在圈椅上,隋世國慢條斯理地喝著黃山雲霧茶,表情閑適。
“掌門!掌門!”弟子梁興表情慌張,額頭上都是汗。
“怎麽啦?”
“蒙古人打到這裏來了!”
“知道了!”隋世國頭也不抬。
隋興中焦急地道:“爹,怎麽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打唄!”
隋世國見慣了這種場麵,所以顯得無比鎮定。
“召集所有的人!”
“明白!”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麽起得這麽早?是不是又尿床了?
靠!問個球呀!我哪知道呀!趙恆惕現在很不爽!因為他沒有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都睡得跟死豬似的,唿嚕震天響,而今天……
“我收到消息,蒙古韃子來了,大家說怎麽辦?”
“殺!殺!殺!”
台下一片吼聲。
呦西!動員成功!
龍潭寺雖然外表看起來雖然隻不過是一個人口不到兩千的普通村莊,但實際上卻是南宋的一個重要軍事堡壘。宋律規定:民間凡持有弩和拋石機這樣的重型武器,一律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龍潭寺不但有這些,甚至連射程最遠的三弓床弩和鐵火炮這些的神器都有,再加上村民個個武藝高強,所以隋世國才有膽量和蒙古軍隊玩一把。
天空陰沉沉的,狂風唿嘯,一場大雨正在醞釀,天空下,八千騎宛如洪水般湧向了龍潭寺。
忽然,忽都答兒勒住韁繩,怯薛軍全部釘子般定在原地。忽都答兒冷笑著望著城門,他在等,等著裏麵的人出來投降,事實上,之前許多的城市和村莊都選擇了不戰而降。
然而半個小時過去了,大門緊閉,一個小時過去了,仍然沒有人出來,一個半小時……
隋世國站在城台上,像看傻子似的望著蒙古人,臉上滿是不屑的冷笑。
龍潭寺的城牆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唿應。
龍潭寺的城牆內層是用小米、綠豆、大米之類做成的,可以存放幾年的糕點,危急關頭,可以當幹糧。因此即使是在激戰中,潭腿門弟子也可以一邊看外麵的敵人氣得罵街,一邊吃零食,戰鬥方式十分休閑。
看來還得做一做思想工作!忽都答兒手一揮,一名大漢在幾名步兵的掩護下,來到城下,一到目的地,他便扯開嗓子宣講起政策來,中心意思就一個:放下武器,舉手投降,發車分房。
大漢說的是蒙古話,隋世國完全聽不懂,不過料想是勸降,他饒有興趣地在那裏望著那廝嘰嘰歪歪,然而,一分鍾過去,大漢在講,兩分鍾過去了,大漢還在講,十分鍾過去了,大漢仍然……
見他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隋世國煩了。
你丫咋那麽多廢話呢?隋世國手一揮,拋石機射出一塊上百斤的巨石,瞬間將這位愛秀口才的仁兄砸成一團肉醬。
宋帝國自創立以來,戰鬥指數就不高,為了生存,統治階級大力扶持軍事工業,趙宋王朝的武器裝備,別說是在當時的天朝,就是全世界,那都是第一流的,宋軍的拋石機能將兩百斤的石彈,射出一裏地遠,其威力絲毫不亞於今天的手榴彈爆炸。步兵的盾牌雖然能防止利箭,但卻對這個無能為為。
奶奶個熊!太不給麵子了!忽都答兒震怒了,顯出一臉可怕的怒容,軍刀往下一劈,怯薛軍開始進攻。
“射!”
無數支利箭帶著撕裂空氣的尖嘯,利箭惡狠狠地撲向敵人。麵對來箭,怯薛軍士兵們左劈右砍,再加上堅固的重甲,那些利箭竟然無一奏效。
呐喊聲如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潮水般的嗥叫著衝向大門。
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敵人,龍潭寺準備了特殊的禮物——熱油,城頭有幾十口大鐵鍋,鍋下麵烈火熊熊,很快,油沸騰了,咕咚咕咚直冒泡。這當然不是用來炸油條的,而是直接潑在人身上的。
“潑!”
怯薛軍身穿鐵甲,刀劍難傷,但熱油潑在身上,輕的起水泡,重的皮破肉爛,一趟活下來,敵人被整得哭爹喊娘,慘不忍睹。
除了這些,為了將敵人更快地送進陰曹地府,潭腿門還準備其他更貼心的服務,比如滾木擂石和火器之類的。
禿鷲在頭頂盤旋著,嘶叫著,刀子般的北風,刮得人睜不開眼睛。地上躺滿了屍體,像秋天撂倒在曠野裏的成捆成捆的穀稈,橫七豎八,鮮血從納牙阿大腿上的傷口慢慢浸出,順著腿淌到地上,像一條蚯蚓似的緩緩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