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天災人禍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事件 作者:寒無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朱由檢如此快速的就鏟除了魏忠賢等一幹閹黨派係,視頻前的朱元璋,朱棣,朱標父子三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太過了啊。”
朱棣開口說道。
朱由檢不應該直接將閹黨連根拔除的,首先,要說威脅,東林黨對皇權的威脅,絕對要比閹黨大,而且還大的多。
這是兩者本質上不同所造就的必然結果。
東林黨是什麽,是江南的士大夫集團,他們在民間本就有著很深厚的祭出,而且,各自背後都有家族,對於皇權的依賴程度並不高。
閹黨則完全不同,他們所能依靠的,自始至終都隻有皇帝,一旦失寵,那麽他們很快就會被打迴原形。
這也就是為什麽,看似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在麵對朱由檢的時候,好像根本沒有什麽還手之力就被弄死了。
即便朱由檢此時繼位還不到兩月。
說實話,兩個月的時間夠做什麽?可即便如此,魏忠賢以及還是死了。
這就是太監,成也皇帝敗也皇帝,任你有天大的權勢,隻要皇帝一句話,你就不得不死,而曾經你的那些權勢,也會因為皇帝的一句話而煙消雲散。
可是東林黨呢,完全就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朱棣才覺得,朱由檢覆滅閹黨的這一做法,實在是太過兒戲,而且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哪怕朱由檢擔心魏忠賢,那也隻需要殺魏忠賢一人就可以了,留著閹黨勢力,之後再派一名心腹過去,也完全可以啊。
可是朱由檢卻是不由分說的,直接將閹黨給連根拔起了。
沒有了閹黨的製衡,朝堂之上不就完全成了東林黨的一言堂嗎?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絕對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派係,這是所有皇帝都知道的。
所以,曆朝曆代的皇帝,他們更願意看到的是,朝堂之上派係林立,大家相互製衡,以此達到皇帝想要的一種平衡。
朱由校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當皇帝的這些年,雖然看似寵幸魏忠賢,可實際上朱由校也沒有對東林黨趕盡殺絕啊。
雖然魏忠賢是迫害了不少東林黨人,可這隻是削弱了東林黨的實力,並未連根拔起。
而且,後期閹黨和東林黨還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雙方互相牽製,一瞬間對皇權的威脅就變小了很多。
由此來看,朱由校雖然不理朝政,甚至奇葩至極,但是這冥冥中的手段,的確是高超啊。
至少在朱由校時期,不論是東林黨還是魏忠賢,他們都在不斷的巴結皇帝,因為皇帝寵幸誰,那另一邊肯定就要遭受滅頂之災,這道理誰都懂。
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校時期,東林黨和閹黨都爭先恐後的想要表現自己,如此皇帝用起來,那自然就順手多了。
更何況,朱由校自始至終也都沒有對任何一方痛下殺手,有敲打,但也是見好就收。
不會說直接滅了東林黨,讓閹黨獨大,或者說滅了閹黨,讓東林黨獨大。
朱由校一直讓朝堂維持在一個可控的平衡之中,而眼下,這個平衡被朱由檢徹底打破了。
在朱棣話音落下之後,閹黨覆滅的弊端也逐漸開始顯現出來。
朝堂之上那自不用說,完全被東林黨給把控了,不是東林黨的人,你幾乎沒有什麽上升的可能。
同時沒有了威脅,東林黨的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對皇帝的決定都敢開口質疑了。
再加上,明朝末年,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不斷。
北方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也是烽煙四起,起義軍已然逐漸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有起義,那自然是要鎮壓。
其實這明末起義,並不是從朱由檢這裏才開始的,在朱由校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隻不過那時候,各個地方的起義都被壓製的很成功,這其中的功勞,自然少不了魏忠賢和他的閹黨。
東廠,錦衣衛是幹什麽,再加上魏忠賢的手段,那時候各地的起義,基本上還沒有冒頭就被按死了。
可是現在,沒有了魏忠賢,各地的起義瞬間就徹底爆發了起來。
這也是朱由檢鏟除閹黨的禍患。
可是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依舊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甚至在東林黨的洗腦下,朱由檢依舊堅定的認為,鏟除閹黨是正確的決定。
“此子,勤勉有餘,可完全不懂帝王權術。”
朱元璋看著視頻裏的朱由檢,麵無表情的說道。
朱由檢是的確想當一個好皇帝,這點毋庸置疑,可是他的手段是在是太過稚嫩了。
或者說,從小朱由檢就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做一位真正的皇帝。
如何管理一個諾達的國家,和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他僅僅隻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在做這個皇帝,可正因為如此,很容易被欺騙啊,就比如東林黨那些人。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從閹黨覆滅之後,東林黨對皇帝的畏懼是越來越少。
對於朱由檢也是越發的沒有了恭敬,即便有那也是表麵上裝出來的。
而且,像麵對各地起義這樣的事情,東林黨根本就拿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要麽詔安,要麽就是鎮壓,根本就沒有其他的想法,手段比起魏忠賢來說,簡直是弱的不能再弱了。
可即便如此,東林黨這些人也是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想法的。
今天說應該以詔安為主,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又說要以鎮壓為主,這到底是怎麽一個主意,估計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
而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在平定各地起義的時候,也是顯得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看著這些東林黨和朱由檢談論政事,那簡直就像是在開玩笑。
問題一大堆,可最終要讓他們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法,卻一個都拿不出來。
這不是開玩笑嗎。
身為臣子,不是讓你們來給皇帝提問題的,而是要幫助皇帝解決問題的。
可是這些東林黨,東一個問題,西一個問題,這倒是看的清楚,可到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傻了,一個個都拿不出辦法,隻知道在那裏和稀泥。
隻會高談闊論,卻毫無見術。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
“太過了啊。”
朱棣開口說道。
朱由檢不應該直接將閹黨連根拔除的,首先,要說威脅,東林黨對皇權的威脅,絕對要比閹黨大,而且還大的多。
這是兩者本質上不同所造就的必然結果。
東林黨是什麽,是江南的士大夫集團,他們在民間本就有著很深厚的祭出,而且,各自背後都有家族,對於皇權的依賴程度並不高。
閹黨則完全不同,他們所能依靠的,自始至終都隻有皇帝,一旦失寵,那麽他們很快就會被打迴原形。
這也就是為什麽,看似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在麵對朱由檢的時候,好像根本沒有什麽還手之力就被弄死了。
即便朱由檢此時繼位還不到兩月。
說實話,兩個月的時間夠做什麽?可即便如此,魏忠賢以及還是死了。
這就是太監,成也皇帝敗也皇帝,任你有天大的權勢,隻要皇帝一句話,你就不得不死,而曾經你的那些權勢,也會因為皇帝的一句話而煙消雲散。
可是東林黨呢,完全就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朱棣才覺得,朱由檢覆滅閹黨的這一做法,實在是太過兒戲,而且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哪怕朱由檢擔心魏忠賢,那也隻需要殺魏忠賢一人就可以了,留著閹黨勢力,之後再派一名心腹過去,也完全可以啊。
可是朱由檢卻是不由分說的,直接將閹黨給連根拔起了。
沒有了閹黨的製衡,朝堂之上不就完全成了東林黨的一言堂嗎?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絕對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派係,這是所有皇帝都知道的。
所以,曆朝曆代的皇帝,他們更願意看到的是,朝堂之上派係林立,大家相互製衡,以此達到皇帝想要的一種平衡。
朱由校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當皇帝的這些年,雖然看似寵幸魏忠賢,可實際上朱由校也沒有對東林黨趕盡殺絕啊。
雖然魏忠賢是迫害了不少東林黨人,可這隻是削弱了東林黨的實力,並未連根拔起。
而且,後期閹黨和東林黨還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雙方互相牽製,一瞬間對皇權的威脅就變小了很多。
由此來看,朱由校雖然不理朝政,甚至奇葩至極,但是這冥冥中的手段,的確是高超啊。
至少在朱由校時期,不論是東林黨還是魏忠賢,他們都在不斷的巴結皇帝,因為皇帝寵幸誰,那另一邊肯定就要遭受滅頂之災,這道理誰都懂。
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校時期,東林黨和閹黨都爭先恐後的想要表現自己,如此皇帝用起來,那自然就順手多了。
更何況,朱由校自始至終也都沒有對任何一方痛下殺手,有敲打,但也是見好就收。
不會說直接滅了東林黨,讓閹黨獨大,或者說滅了閹黨,讓東林黨獨大。
朱由校一直讓朝堂維持在一個可控的平衡之中,而眼下,這個平衡被朱由檢徹底打破了。
在朱棣話音落下之後,閹黨覆滅的弊端也逐漸開始顯現出來。
朝堂之上那自不用說,完全被東林黨給把控了,不是東林黨的人,你幾乎沒有什麽上升的可能。
同時沒有了威脅,東林黨的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對皇帝的決定都敢開口質疑了。
再加上,明朝末年,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不斷。
北方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也是烽煙四起,起義軍已然逐漸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有起義,那自然是要鎮壓。
其實這明末起義,並不是從朱由檢這裏才開始的,在朱由校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隻不過那時候,各個地方的起義都被壓製的很成功,這其中的功勞,自然少不了魏忠賢和他的閹黨。
東廠,錦衣衛是幹什麽,再加上魏忠賢的手段,那時候各地的起義,基本上還沒有冒頭就被按死了。
可是現在,沒有了魏忠賢,各地的起義瞬間就徹底爆發了起來。
這也是朱由檢鏟除閹黨的禍患。
可是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依舊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甚至在東林黨的洗腦下,朱由檢依舊堅定的認為,鏟除閹黨是正確的決定。
“此子,勤勉有餘,可完全不懂帝王權術。”
朱元璋看著視頻裏的朱由檢,麵無表情的說道。
朱由檢是的確想當一個好皇帝,這點毋庸置疑,可是他的手段是在是太過稚嫩了。
或者說,從小朱由檢就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做一位真正的皇帝。
如何管理一個諾達的國家,和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他僅僅隻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在做這個皇帝,可正因為如此,很容易被欺騙啊,就比如東林黨那些人。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從閹黨覆滅之後,東林黨對皇帝的畏懼是越來越少。
對於朱由檢也是越發的沒有了恭敬,即便有那也是表麵上裝出來的。
而且,像麵對各地起義這樣的事情,東林黨根本就拿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要麽詔安,要麽就是鎮壓,根本就沒有其他的想法,手段比起魏忠賢來說,簡直是弱的不能再弱了。
可即便如此,東林黨這些人也是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想法的。
今天說應該以詔安為主,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又說要以鎮壓為主,這到底是怎麽一個主意,估計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
而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在平定各地起義的時候,也是顯得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看著這些東林黨和朱由檢談論政事,那簡直就像是在開玩笑。
問題一大堆,可最終要讓他們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法,卻一個都拿不出來。
這不是開玩笑嗎。
身為臣子,不是讓你們來給皇帝提問題的,而是要幫助皇帝解決問題的。
可是這些東林黨,東一個問題,西一個問題,這倒是看的清楚,可到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傻了,一個個都拿不出辦法,隻知道在那裏和稀泥。
隻會高談闊論,卻毫無見術。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