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可以追溯到白易從冬眠中醒來,那時他就被包括祝淩緋、虞南在內的四人告知了塵荒星,這顆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在他沉睡的一千多年間發生了多麽大的變化。
就像不同的世界,或是不同的星球。
如今的塵荒星根據氣候和環境差異被劃分為了舒適區、宜居區、荒蕪區和死亡區。
其中適宜人類生存的土地,也就是舒適區、宜居區和荒蕪區加起來僅占陸地麵積的百分之三十,甚至還不到,就在這北半球很小的一部分陸地生存著數億人口。
除此之外皆是人類無法生存的死亡區,占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陸地麵積。
白易很少聽人談論死亡區以及氣候相關的話題,他本人也是如此。所以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和他一樣,與其說是不願意談論,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不敢麵對。
不敢麵對這樣一個事實:死亡區在不斷擴大。
這天白易收到餘子非的消息,來到旅館樓頂時正值傍晚,他就站在圍欄邊,眺望著遠方。
落日餘暉映照著大地,天地間一片輝煌。
“餘子非,你找我?”
餘子非側對著他,麵孔因為濃重的陰影與霞光顯得格外立體。
“吃完晚飯了嗎?”
“剛吃完。”
“氣色不錯。”
白易笑著說:“物資豐富,錢掙得又多。生活變好,氣色自然就好。”
餘子非眼珠一轉,微笑道:“問你個問題,你認為這樣的生活能持續多久?”
“我當然是希望永遠持續下去……”
餘子非說:“但是凡事有高峰就有低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就是人類的曆史。”
白易忽然知道了他為什麽在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剛剛發現他麵朝著南方,那裏正是死亡區。
良久,白易問出了他心中最大的擔憂:“我聽說……死亡區在不斷蔓延,這是真的嗎?”
餘子非說:“北緯三十度是死亡區的分界線,有地獄分界線之名,因為跨過它就像進入了地獄。我們還是叫它冰火分界線吧,這樣更容易接受一些。上一次觀測,冰火分界線最終確定在北緯三十一度。”
“上一次是多久以前?”
“三年前。”
“我……沒見過死亡區的樣子。”
“氣溫在毗鄰荒蕪區的溫度就有八十多度。越往南溫度就越高,那裏……”餘子非沉吟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溫,除此之外是暴雨與龍卷風。雨水落地後就會被蒸發,龍卷風也是秒速百米以上的超強颶風,就這樣無限循環。”
白易從祝淩緋口中聽到過類似的話,再聽仍舊感到難以置信。“氣溫升高是因為塵荒星公轉軌道的關係嗎?我聽說是因為星球距離太陽變近,加上自轉角度的關係,隻有北半球我們現在的位置適宜生存。”
“這隻是無數傳言中的一種,還有一種說法流傳得也很廣。是因為人類在星球上的活動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人類活動會造成氣候變化嗎?”
“所謂的死亡區不就是各種極端天氣嗎?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采,排放的汙水,廢氣,以及戰爭,導致了環境與氣候惡變,這很難理解嗎?”
白易默不作聲。
餘子非接著說:“在塵荒星,人類隻有幾千年的曆史,一直在攫取星球上的各種資源。有言論稱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將要毀滅塵荒星,可實際上被毀滅的隻有人類自身。無論環境和氣候發生怎樣的變化,星球根本不在乎。人類毀滅不了塵荒星,塵荒星也不在乎我們人類。比如環境正在發生的劇變,放眼時間長河,對塵荒星來說可能就像晝夜更替一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星球並不在乎,在乎的隻有我們人類。”
白易望著天際間火紅的落日忽然感到一陣發自心底的恐懼。這種恐懼既來自可以預見的災難,也來自災難下所有生物的瘋狂。
帝國的方舟計劃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滅頂之災。可是盡人皆知,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不足以將人類帶離星球,就算能夠離開塵荒星,也無法在宇宙中航行。
方舟,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名字,就像“神話”本身一樣,恐怕隻是人類的美好願望。
白易心中的恐懼在這一刻衍生出一種異樣的憐憫。那是對於無知者與弱者的深度同情。在災難中寄希望於“神話”,這對於科技高度發達,代表人類科技巔峰的神聖蒼穹帝國簡直就是諷刺。
晚風吹拂過樓頂,帶來了陣陣喧囂與食物的香氣。
樓下不遠處就是商業街。
商家擺出了路邊攤位,行人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白易,你不是說沒見過死亡區的樣子嗎?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好了。”
白易還沉浸在日常生活的美好中,不由得一愣:“什麽?”
“往南去,一直往南,在地平線的盡頭,死亡區的邊境就是生命線。”
“生命線?”
“是的,是分界線也是所有生物的生命線。在冰火生命線上有一處觀測點。雖然所有設備的運行都是智能的,但是因為惡劣環境與磁場變化,距離又過於遙遠,獲取觀測數據隻能人為進行。此外還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調試與維護。
白易木然佇立。
餘子非微笑道:“冰火生命線的觀測數據對人類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讓人了解死亡區的變化與對人類的影響。因此帶迴數據與對觀測點的維護都需要可靠的人來做。綜合各方麵的考慮,你都是我能想到的最合適人選。”
“好吧。”白易爽快地答應下來。
餘子非在圍欄邊望著南方很久,又說:“在觀測點附近還有一座高溫發電站,是與觀測點同時建造的,同樣也是智能運行。高溫是一種資源,但是那裏的環境非常惡劣,施工極其困難。人類在特殊設備的輔助下也隻在冰火生命線地帶建造了為數不多的幾座發電站。”
“我想人類社會如果能夠穩定下來,以後肯定還能建造更多的電站。”
“是的,我也是這麽想的。”
餘子非不知何時摘去了眼鏡。這讓他的麵孔少了幾分溫和多了幾分堅毅,晚霞中的這張臉滿是滄桑。
白易有那麽一瞬間竟感到莫名心酸。
“發電站也需要檢修,所以我安排了另一個人和你一起執行這個任務。”
白易為之一振:“是緋嗎?”
“對。”
白易的心情忽然好轉,心中的抵觸情緒減少,反而萌生了期待。
就像不同的世界,或是不同的星球。
如今的塵荒星根據氣候和環境差異被劃分為了舒適區、宜居區、荒蕪區和死亡區。
其中適宜人類生存的土地,也就是舒適區、宜居區和荒蕪區加起來僅占陸地麵積的百分之三十,甚至還不到,就在這北半球很小的一部分陸地生存著數億人口。
除此之外皆是人類無法生存的死亡區,占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陸地麵積。
白易很少聽人談論死亡區以及氣候相關的話題,他本人也是如此。所以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和他一樣,與其說是不願意談論,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不敢麵對。
不敢麵對這樣一個事實:死亡區在不斷擴大。
這天白易收到餘子非的消息,來到旅館樓頂時正值傍晚,他就站在圍欄邊,眺望著遠方。
落日餘暉映照著大地,天地間一片輝煌。
“餘子非,你找我?”
餘子非側對著他,麵孔因為濃重的陰影與霞光顯得格外立體。
“吃完晚飯了嗎?”
“剛吃完。”
“氣色不錯。”
白易笑著說:“物資豐富,錢掙得又多。生活變好,氣色自然就好。”
餘子非眼珠一轉,微笑道:“問你個問題,你認為這樣的生活能持續多久?”
“我當然是希望永遠持續下去……”
餘子非說:“但是凡事有高峰就有低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就是人類的曆史。”
白易忽然知道了他為什麽在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剛剛發現他麵朝著南方,那裏正是死亡區。
良久,白易問出了他心中最大的擔憂:“我聽說……死亡區在不斷蔓延,這是真的嗎?”
餘子非說:“北緯三十度是死亡區的分界線,有地獄分界線之名,因為跨過它就像進入了地獄。我們還是叫它冰火分界線吧,這樣更容易接受一些。上一次觀測,冰火分界線最終確定在北緯三十一度。”
“上一次是多久以前?”
“三年前。”
“我……沒見過死亡區的樣子。”
“氣溫在毗鄰荒蕪區的溫度就有八十多度。越往南溫度就越高,那裏……”餘子非沉吟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溫,除此之外是暴雨與龍卷風。雨水落地後就會被蒸發,龍卷風也是秒速百米以上的超強颶風,就這樣無限循環。”
白易從祝淩緋口中聽到過類似的話,再聽仍舊感到難以置信。“氣溫升高是因為塵荒星公轉軌道的關係嗎?我聽說是因為星球距離太陽變近,加上自轉角度的關係,隻有北半球我們現在的位置適宜生存。”
“這隻是無數傳言中的一種,還有一種說法流傳得也很廣。是因為人類在星球上的活動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人類活動會造成氣候變化嗎?”
“所謂的死亡區不就是各種極端天氣嗎?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采,排放的汙水,廢氣,以及戰爭,導致了環境與氣候惡變,這很難理解嗎?”
白易默不作聲。
餘子非接著說:“在塵荒星,人類隻有幾千年的曆史,一直在攫取星球上的各種資源。有言論稱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將要毀滅塵荒星,可實際上被毀滅的隻有人類自身。無論環境和氣候發生怎樣的變化,星球根本不在乎。人類毀滅不了塵荒星,塵荒星也不在乎我們人類。比如環境正在發生的劇變,放眼時間長河,對塵荒星來說可能就像晝夜更替一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星球並不在乎,在乎的隻有我們人類。”
白易望著天際間火紅的落日忽然感到一陣發自心底的恐懼。這種恐懼既來自可以預見的災難,也來自災難下所有生物的瘋狂。
帝國的方舟計劃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滅頂之災。可是盡人皆知,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不足以將人類帶離星球,就算能夠離開塵荒星,也無法在宇宙中航行。
方舟,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名字,就像“神話”本身一樣,恐怕隻是人類的美好願望。
白易心中的恐懼在這一刻衍生出一種異樣的憐憫。那是對於無知者與弱者的深度同情。在災難中寄希望於“神話”,這對於科技高度發達,代表人類科技巔峰的神聖蒼穹帝國簡直就是諷刺。
晚風吹拂過樓頂,帶來了陣陣喧囂與食物的香氣。
樓下不遠處就是商業街。
商家擺出了路邊攤位,行人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白易,你不是說沒見過死亡區的樣子嗎?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好了。”
白易還沉浸在日常生活的美好中,不由得一愣:“什麽?”
“往南去,一直往南,在地平線的盡頭,死亡區的邊境就是生命線。”
“生命線?”
“是的,是分界線也是所有生物的生命線。在冰火生命線上有一處觀測點。雖然所有設備的運行都是智能的,但是因為惡劣環境與磁場變化,距離又過於遙遠,獲取觀測數據隻能人為進行。此外還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調試與維護。
白易木然佇立。
餘子非微笑道:“冰火生命線的觀測數據對人類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讓人了解死亡區的變化與對人類的影響。因此帶迴數據與對觀測點的維護都需要可靠的人來做。綜合各方麵的考慮,你都是我能想到的最合適人選。”
“好吧。”白易爽快地答應下來。
餘子非在圍欄邊望著南方很久,又說:“在觀測點附近還有一座高溫發電站,是與觀測點同時建造的,同樣也是智能運行。高溫是一種資源,但是那裏的環境非常惡劣,施工極其困難。人類在特殊設備的輔助下也隻在冰火生命線地帶建造了為數不多的幾座發電站。”
“我想人類社會如果能夠穩定下來,以後肯定還能建造更多的電站。”
“是的,我也是這麽想的。”
餘子非不知何時摘去了眼鏡。這讓他的麵孔少了幾分溫和多了幾分堅毅,晚霞中的這張臉滿是滄桑。
白易有那麽一瞬間竟感到莫名心酸。
“發電站也需要檢修,所以我安排了另一個人和你一起執行這個任務。”
白易為之一振:“是緋嗎?”
“對。”
白易的心情忽然好轉,心中的抵觸情緒減少,反而萌生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