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現在開始,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地去尋找搜救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幸存者了,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所以接下來的重頭戲就要放在新城市的建設上。”
之前李飛也曾經把圍城計劃的一些想法什麽的拿出來跟眾人討論過幾次,因此現在提出這個圍城計劃,斯諾也並不是完全陌生。
“指揮官的意思是,把第一座城市修建在高|麗國與我們國境線的附近?那都需要我負責哪些方麵的任務?”
斯諾的反應也很快,自然想到了圍城計劃的第一座城市修在這裏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合適的。
“沒錯,我打算將第一座城市放在國境線附近,具體還是要在原來城市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造與完善,這一點主要由唐青來負責,而你的任務就是分配好一定的人員負責駐守新城市,我的想法是一半人留下來駐守,另外一半人你帶著返迴,你的意思呢?”
新城市的建設,自然需要有一定的兵力進行駐守,不說別的,就是高|麗國內由於寒潮影響的喪屍,數目還是依舊很多的,一旦寒潮結束,它們集結起來朝著新城這邊進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且就算現在這些高|麗國內部的喪屍沒有什麽動作,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境外的喪屍最終自然會把目光放在國境線內,這也是李飛根據鏊等喪屍傳迴來的消息做出的推測,因此無論是從平時還是最後的大局角度出發,新城的駐兵都是很有必要的。
而駐紮部隊的數量多少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駐紮的數量過多,駐兵的結構臃腫、難以發揮出最大作用不說,還有可能會削弱主基地的防守力量。
畢竟這一次,斯諾帶領的遠征軍占了之前防守龍騰基地的大半,可以說絕對算得上是龍騰基地的防禦主力了,一旦這些兵力的大部分都留在了新城,那麽龍騰基地一段時間裏的防禦力根本就無法保證。
而如果駐紮的數量過少,自然就難以保證新城的安全,搞不好還會讓之前的所有建設、努力功虧一簣。
因此,如何駐紮部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指揮官,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擔心部隊的機動能力太差,一旦新城出現任何情況,主基地那邊的增援一時半會都難以抵達,所以駐紮在新城的兵力考慮才需要謹慎決定。
但是我覺得,一半一半還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留下一半遠征軍的話,哪怕做不到能夠碾壓來襲的喪屍,但是一旦出現什麽情況,抵禦一段時間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這段時間足夠我們從主基地快速反應了。
我們可以首先通過空運派遣一部分的空中戰鬥力量進行增援,同時也可以空投少部分的精銳部隊增援新城。
同時,其餘的大部隊則可以通過鐵路線路的運輸來進行快速投放兵力。
我們遠征軍一路走過來,沿途的喪屍等等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因此末世前的一些鐵路線路我覺得我們也完全可以運用起來,尤其是在末世裏,根本沒有任何其它用途的鐵路線路完全就是運兵的神器!”
斯諾說出了他的想法,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思考如何分配兵力了,而是直接把以後新城遭遇困境之後,如何快速從主基地投放兵力的事情都給想好了,可以說斯諾的話完全解開了李飛心頭的顧慮,這樣一來,新城究竟留下多少兵力其實也不是那麽重要了。
隻要增援速度能夠保證,那麽新城隻需要抵抗很短的一段時間就可以等到增援的到來了。
而且,斯諾的話也給李飛提供了一些思路,比如末世之前的鐵路兵力運送還大多都是老式火車,但是李飛就不一樣了。
手下擁有遠超末世前科研水平的科學家科研團隊,李飛覺得讓他們研究出一款速度超過末世前高鐵的高速列車應該根本就不是什麽難題,到時候再把列車的車廂設計成容量較大的那種,真的就可以實現快速運兵了!
而且末世裏有一點好處,就是李飛完全可以利用鐵路純粹地為戰鬥與軍事進行服務,而不是像末世前,運兵的同時還需要協調民|運等各個部門,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說得很好,斯諾,那就按照你說的來吧,留下一半的兵力交付給唐青,然後把那邊的情況處理下你就帶著剩下的一半兵力返迴吧。
對了,別忘了把那些就下來的高|麗國的幸存者也都留下,告訴他們我們龍騰基地的具體規則,願意留下的就必須遵守規則,不願意留下的也不強求,正好新城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手,那些願意留下的就全部派給唐青使用吧。”
這些幸存者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因為小龍的任務要求,李飛也不可能會去解救別的國家的幸存者,畢竟李飛也不是什麽聖母*在世,更不可能養一幫閑人,因此讓這些高|麗國的幸存者去從事一些勞動,李飛還是很滿意的。
跟斯諾交代完一些注意事項,李飛又聯係上了唐青,畢竟身為新城的負責人,唐青還需要盡早地做好準備,同時也要做好新城的規劃,無論是城市內部的布局規劃,還是未來的發展計劃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思考。
其他的一些細節還在等著唐青去完善,不過新城的名字李飛倒是已經決定好了,他也懶得編名字,索性就叫做龍騰基地一號分基地,唐青就是一號分基地負責人。
安排完了一號分基地的發展事宜,又把研究新型高速列車的任務給科學家們布置下去,李飛這才有時間關注主基地內的情況。
兩三天的時間過去了,寒潮也早已經正式到來,室外的溫度也已經早早地維持在了零下六七十度左右不再變動。
而通過這幾天的摸索,已經大致了解了寒潮氣候變化情況的一些基地居民,已經開始試探著走出家門了。
之前李飛也曾經把圍城計劃的一些想法什麽的拿出來跟眾人討論過幾次,因此現在提出這個圍城計劃,斯諾也並不是完全陌生。
“指揮官的意思是,把第一座城市修建在高|麗國與我們國境線的附近?那都需要我負責哪些方麵的任務?”
斯諾的反應也很快,自然想到了圍城計劃的第一座城市修在這裏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合適的。
“沒錯,我打算將第一座城市放在國境線附近,具體還是要在原來城市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造與完善,這一點主要由唐青來負責,而你的任務就是分配好一定的人員負責駐守新城市,我的想法是一半人留下來駐守,另外一半人你帶著返迴,你的意思呢?”
新城市的建設,自然需要有一定的兵力進行駐守,不說別的,就是高|麗國內由於寒潮影響的喪屍,數目還是依舊很多的,一旦寒潮結束,它們集結起來朝著新城這邊進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且就算現在這些高|麗國內部的喪屍沒有什麽動作,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境外的喪屍最終自然會把目光放在國境線內,這也是李飛根據鏊等喪屍傳迴來的消息做出的推測,因此無論是從平時還是最後的大局角度出發,新城的駐兵都是很有必要的。
而駐紮部隊的數量多少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駐紮的數量過多,駐兵的結構臃腫、難以發揮出最大作用不說,還有可能會削弱主基地的防守力量。
畢竟這一次,斯諾帶領的遠征軍占了之前防守龍騰基地的大半,可以說絕對算得上是龍騰基地的防禦主力了,一旦這些兵力的大部分都留在了新城,那麽龍騰基地一段時間裏的防禦力根本就無法保證。
而如果駐紮的數量過少,自然就難以保證新城的安全,搞不好還會讓之前的所有建設、努力功虧一簣。
因此,如何駐紮部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指揮官,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擔心部隊的機動能力太差,一旦新城出現任何情況,主基地那邊的增援一時半會都難以抵達,所以駐紮在新城的兵力考慮才需要謹慎決定。
但是我覺得,一半一半還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留下一半遠征軍的話,哪怕做不到能夠碾壓來襲的喪屍,但是一旦出現什麽情況,抵禦一段時間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這段時間足夠我們從主基地快速反應了。
我們可以首先通過空運派遣一部分的空中戰鬥力量進行增援,同時也可以空投少部分的精銳部隊增援新城。
同時,其餘的大部隊則可以通過鐵路線路的運輸來進行快速投放兵力。
我們遠征軍一路走過來,沿途的喪屍等等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因此末世前的一些鐵路線路我覺得我們也完全可以運用起來,尤其是在末世裏,根本沒有任何其它用途的鐵路線路完全就是運兵的神器!”
斯諾說出了他的想法,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思考如何分配兵力了,而是直接把以後新城遭遇困境之後,如何快速從主基地投放兵力的事情都給想好了,可以說斯諾的話完全解開了李飛心頭的顧慮,這樣一來,新城究竟留下多少兵力其實也不是那麽重要了。
隻要增援速度能夠保證,那麽新城隻需要抵抗很短的一段時間就可以等到增援的到來了。
而且,斯諾的話也給李飛提供了一些思路,比如末世之前的鐵路兵力運送還大多都是老式火車,但是李飛就不一樣了。
手下擁有遠超末世前科研水平的科學家科研團隊,李飛覺得讓他們研究出一款速度超過末世前高鐵的高速列車應該根本就不是什麽難題,到時候再把列車的車廂設計成容量較大的那種,真的就可以實現快速運兵了!
而且末世裏有一點好處,就是李飛完全可以利用鐵路純粹地為戰鬥與軍事進行服務,而不是像末世前,運兵的同時還需要協調民|運等各個部門,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說得很好,斯諾,那就按照你說的來吧,留下一半的兵力交付給唐青,然後把那邊的情況處理下你就帶著剩下的一半兵力返迴吧。
對了,別忘了把那些就下來的高|麗國的幸存者也都留下,告訴他們我們龍騰基地的具體規則,願意留下的就必須遵守規則,不願意留下的也不強求,正好新城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手,那些願意留下的就全部派給唐青使用吧。”
這些幸存者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因為小龍的任務要求,李飛也不可能會去解救別的國家的幸存者,畢竟李飛也不是什麽聖母*在世,更不可能養一幫閑人,因此讓這些高|麗國的幸存者去從事一些勞動,李飛還是很滿意的。
跟斯諾交代完一些注意事項,李飛又聯係上了唐青,畢竟身為新城的負責人,唐青還需要盡早地做好準備,同時也要做好新城的規劃,無論是城市內部的布局規劃,還是未來的發展計劃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思考。
其他的一些細節還在等著唐青去完善,不過新城的名字李飛倒是已經決定好了,他也懶得編名字,索性就叫做龍騰基地一號分基地,唐青就是一號分基地負責人。
安排完了一號分基地的發展事宜,又把研究新型高速列車的任務給科學家們布置下去,李飛這才有時間關注主基地內的情況。
兩三天的時間過去了,寒潮也早已經正式到來,室外的溫度也已經早早地維持在了零下六七十度左右不再變動。
而通過這幾天的摸索,已經大致了解了寒潮氣候變化情況的一些基地居民,已經開始試探著走出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