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四十一章屠城慘劇
“關”之一字在中國曆史書上很多,很多中國史書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到“關”字,那麽請問朋友們秦漢之際“關”是指哪一關?
我估計有朋友會說是山海關。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再加上“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大漢奸吳三桂曾經鎮守這裏,這一雄關天下知名,如此想也可以理解。
但是,這不正確。在秦漢之際,山海關還不出名,當時的關是指函穀關。關外是指函穀關以東的廣大地區。關中就是指函穀關以西的八百裏秦川之地,也就是現在西安鹹陽一帶渭河平原地區。
函穀關以西在當時是中國的中心地區,是華夏的形勝所在,極其重要。曾經有人以為自己不是關中人為恥,上書給漢武帝,要求把函穀關西遷,那樣做的話他就是關中人了,這個人就是楊仆。也正是如此,函穀關才有秦函穀關,漢函穀關之別,後來還有魏函穀關。本書所指的是秦函穀關。
“天開函穀壯關中,萬穀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穀一戰場”,這詩描寫的是函穀關的絕險。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長安去洛陽最重要的戰略通道。
一說起函穀關,我認為毫不誇張地說,隻要稍有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座雄關的名字,因為發生在這裏的曆史事件實在是太多了,其中有好多影響到中國的曆史進程。可以這樣說,中國今天的曆史和這座雄關息息相關,要是沒有這座雄關,中國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曆史。
函穀關長十五裏,穀深五十到七十米不等,穀底寬十來米,窄處隻有兩三米,素有“車不並軌,馬不並鞍”之說,由此可見其險要。
穀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穀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秦國選址如此險要的之處築成函穀關,扼守東部咽喉,實是極具戰略眼關之事。事實也證明了,秦人之舉對中國曆史走向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秦國擁有函穀關,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如魚得水,才越戰越強,最終統一了中國。秦國在走向統一的道路上並非一凡風帆,“連橫之策”也並非萬靈之藥,山東六國也有“合縱”的時候,山東六國曾經聯合起來出兵數十萬伐秦,其結果是折戟函穀關下。
函穀關對中國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因秦國的勝利使中國成為大一統的國家,還體現在思想上,道家最為重要的著作《道德經》就寫於此處。《道德經》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有多大,朋友們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當時鎮守函穀關的守將叫尹喜,他精通易理,善觀天氣。一天,他登台望見一團紫氣從東方升起,知道有聖人來,沐浴更衣靜候聖人。沒多久,老子騎牛而來,他向老子請教,老子揮毫寫下《道德經》,從此,中國曆史上就多了一個道家學派,一直流傳至今,這就是“紫氣東來”故事的由來。(按:至於老子究竟去了何方,到現在都是一個謎,沒有人知道。不過,據道家說老子“騎牛西域化胡”去了,才有佛教。這當然是佛道之爭各是其說,當不得真的。)
在此處發生的曆史故事實在是太多了,與孟嚐君有關的雞鳴狗盜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雪花飛舞,鵝毛般的大雪飛舞空中,千點萬點,雪國奇景,說不出的好看。函穀關一片雪白,銀裝素裹,雄關格外迷人。
不解風情的西風吹過,吹得雪花片片飛舞,盡情地蹂躪著這幅雪國奇景。
“媽的,真夠冷的。”一個蒙古軍卒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嘀咕道:“真他媽的倒黴,這麽冷的天還在這裏受罪。”
他的一張給凍得紅紅的,好象熟透了的蘋果,鼻濞不住往下流,由於氣溫太低,鼻濞一流出來就給凍住了,一塊塊晶瑩的冰塊粘在嘴唇上方。
這麽冷的天,任誰都受不了,他嘀咕一下,發發牢騷也很正常。可惜的是,他的嘀咕還沒完,就發出殺豬似的一聲慘叫,一根馬鞭飛來,狠狠抽在他臉上,這一鞭太有力,他臉上馬上就出現一道深深的血痕,鮮血滲了出來。
馬鞭抽在臉上本來就疼不可擋,再加上冬天氣溫低,碰一下都疼,再給狠狠抽上一鞭,還有不叫疼的道理。
這個士卒心頭火起,右手不自然地按上了刀柄,他下一個動作還沒有做,身子飛起來,是給一個身材高大的千夫長一腳踢飛,摔得老遠,跌了一個狗吃屎。他也真夠倒黴的,嘴巴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磕斷了兩顆門牙,嘴一張慘叫一聲,鮮血和著牙齒噴得老遠。
一個千夫長大步走到他身後,狠狠一腳踢在他的屁股上,罵道:“你他媽的漢狗,嘀咕什麽嘀咕?這點苦都吃不了,還配做草原上的雄鷹?”
這個軍卒是漢人,又不象蒙古人生長在北方苦寒之地,不怕寒冷,嘀咕幾句也很正常,沒想到竟是遭到千夫長的毒打,實在是夠冤枉。
“呸!老子又不是韃子!他媽的狗屁雄鷹!臭美!一隻小烏鴉!”漢軍士卒在心裏罵個不住,嘴上討饒道:“大人,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當時,蒙古人橫行,不把漢人放在眼裏,動輒打罵,實屬正常,漢軍士卒在軍中沒什麽地位,誇張點說是給蒙古軍官泄憤的工具,是給他們擋災的替死鬼。這個漢軍士卒嘀咕,給千夫長發現了,還有不吃虧的道理。
“你摸刀,是不是想造反了?”千夫長還是不解氣,右腳重重一下跺在這個士卒的右手上罵道:“你他媽的漢狗,該死!你的祖宗沒用,見了草原上的雄鷹就知道逃,你他媽的也是膽小鬼。”
他這是喝罵之詞,雖然有點損,倒也道出了一個道理,南宋無能,不少宋軍是見了敵人的影子就想著逃跑。要是他們知道他們的後輩都會因為他當年可恥地逃走而遭罪,而受人譏笑,會作何想呢?
他那一跺太有力了,骨骼碎裂聲中,漢軍士卒右手已經骨折了,一根斷骨刺破皮肉露了出來,白骨森森的,格外恐怖。這個漢軍士卒疼得連唿喊的力氣都沒有了,張著嘴巴直喘氣。千夫長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張著大嘴罵個不住,口沫橫飛,好象這是無上樂事似的。
欺負漢軍,是蒙古軍卒無聊時取樂的快事,有了這事無不是大為高興,跟著起哄,道:“殺了漢狗!殺了漢狗!”有的指指點點,有的給這個漢軍吐唾沫,有的甚至抬腳在他身上亂踢,這一來這個漢軍士卒吃的苦頭可就大了。
同病相憐,不少漢軍見了此情此景,忍不住義憤填膺,三五成群地聚上來,右手按在刀柄上。很明顯,隻要有人大吼一聲殺光韃子,他們肯定會拔刀就上。好歹他們也是漢人,同氣連枝,同胞受此侮辱,他們哪有不氣憤的道理。漢軍士卒越聚越多,開始是義憤於色,後來是鼓噪起來,道:“放開他,放開他。”
千夫長作威作福慣了,哪會給漢軍的聲勢嚇倒,馬鞭揮動,指著一眾漢軍喝道:“你們他媽的漢狗,想造反了?來啊,給老子拿下了。”
蒙古軍卒哄然叫好,抽出彎刀圍了上去,把漢軍士卒圍在中間,隻要千夫長一聲令下,就要動手拿人。
漢軍士卒隻是想著為同胞叫屈,沒想到千夫長竟然到了動用軍隊對付他們的程度,他們久在蒙古軍中,知道一旦給蒙古人對上了就沒有好下場,現在他們已成騎虎之勢,難以下台,心一橫拔出彎刀,握在手裏,準備以武力對抗了。
“把漢狗的狗頭砍下來,扔到亂葬崗去喂野狗。”千夫長大聲下令。蒙古軍卒揮著手裏的彎刀向漢軍士卒砍去,漢軍士卒現在隻有奮起一搏這條路了,揮動彎刀迎戰。他們是絕地求生,這一殺起來個個好象拚命三郎,奮不顧身,蒙古軍卒雖然多,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勝。
千夫長萬萬沒想到漢軍居然有此勇氣,一改以往在蒙古人麵前低聲下氣,屈辱求全的姿態,真刀真槍地和蒙古人幹上了,先是一愣,繼而明白自己玩過火了,激起兵變了,問題給自己弄大了,有點傻眼,叫道:“停停停,都給老子停下。”
蒙古軍卒聞令馬上停下,漢軍士卒知道現在他們已經成了蒙古人的眼中釘,要是蒙古人占了上風他們絕對不會有好下場,哪裏會聽從千夫長的命令住手,趁機對蒙古軍卒猛砍,一會兒功夫就砍翻了不少。
激起兵變可是大事,千夫長略一思索,馬上有了主意,大聲吼道:“給老子殺,這些漢狗是奸細,殺光他們。”一下拔出彎刀,一刀就把腳下的漢軍士卒腦袋砍了下來。他的主意也不錯,是想給漢軍栽髒,那樣的話,他自己就可以逃脫責任。
自從蒙古人占據漢人江山後,就沒有蒙古人給漢軍士卒殺傷的事情發生,蒙古軍卒也火了,聽了他的命令,無不是興奮起來,吼道:“殺了奸細!殺光漢狗!”揮著彎刀再上,一時間,雙方各不相讓,打做一團。
蒙漢之間的種族仇恨本來就是一個火藥桶,隨時有引爆的可能性,平日裏漢軍委曲求全,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仇恨。壓迫越深,仇恨也就越深這句話很有道理,長時間的委屈積累的仇恨也就越深,千夫長的作為無異於引爆火藥桶的導火索,漢軍的仇恨全部爆發出來,無不是大吼道:“殺光韃子!殺光韃子!”有仇報仇,有恨解恨,揮著彎刀,不要命似的猛砍猛劈。
這裏的打鬥好象水中的漣漪,迅速擴大,平日裏受夠了委屈的漢軍徹底爆發了,不斷有人加入其中,不多一會兒功夫,打鬥的人由百來人擴大到兩百多人,再擴大到數百人,上千人,數千人。一場突如其來的兵變就此成形,整個函穀關都打成一片,蒙古軍卒和漢軍兩派打得不可開交。
究其原因,其實非常簡單,蒙古人平日裏欺負漢軍取樂也是暗地裏做,即使明目張膽地做,也沒有成規模,如此上百人的群鬥,對於蒙古軍卒來說那是對他們自傲上等種族的挑釁,見了漢軍士卒就打。
要是隻是象平日裏那般打打罵罵,漢軍士卒也許會忍了。象今天這樣要命地打鬥,漢軍士卒自然是不會忍,馬上奮起反擊。如此一來,要想事態不擴大都不行。
當函穀關守將兀哈烈收到報告時,馬上知道事態嚴重。現在的情勢非常不樂觀,宋軍已經打到關中,蒙古人在關中的戰事並不順利,宋軍光顧函穀關是遲早間的事情,要是這裏再鬧起來,激起大規模的兵變,甚而發生民變,先不說他的罪有多大,這會給宋軍以可乘之機。要是漢軍,甚至是老百姓奪取函穀關,迎接宋軍的話,忽必烈一追究下來,他就是死一百次都有可能。
權衡之後,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平息兵變,馬上調動軍隊向漢軍發起進攻。他的進攻並不僅僅是針對那些奮起反擊的漢軍,還有那些沒有參與兵變的漢軍也是他的打擊目標,他認為漢軍不可靠,他們遲早會同流合汙,還是趁他們沒有準備時以雷霆手段把他們收拾掉。
挑起事端的是蒙古人,受到懲罰的卻是漢軍,何其不公!
不少沒有參與兵變的漢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給殺死,冤死的漢軍不知道有多少。
幸運地沒有遭毒手的漢軍士卒倉皇逃走,有些躲在老百姓家裏。對於蒙古人來說,漢人老百姓連狗都不如,平日裏就沒有少欺負他們,現在漢軍士卒躲在老百姓家裏,無異於是他們欺負老百姓的最好借口,自然是不客氣,燒殺搶劫奸淫之事猛增,函穀關這座雄關一時間成了人間地獄。
沾滿了漢人鮮血的蒙古士卒又多了無數的滔天罪行!
蒙古人意在欺負人,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漢軍士卒躲在老百姓家裏,見了老百姓就亂殺亂砍一氣,屈死的百姓不知凡幾。禍從天降,老百姓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遭遇如此橫禍,一個個嚇得不得了,不知道怎麽做了。
兀哈烈的鎮壓行動非常有效,他的軍隊一投入,漢軍的抵抗很快就崩潰了。象函穀關這樣重要的戰略要地,蒙古人自然是派最得力的部隊來駐守,派駐這裏的蒙古軍隊比漢軍多得多,他們占有人數的優勢,漢軍的抵抗雖然猛烈,畢竟實力相差懸殊,不敗都不行。
“這些漢狗,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他們就反天了。”兀哈烈望著一地的屍體,不無興奮地說。他完全有資格這麽說,隻要戰鬥再進行一陣子,漢軍的抵抗就不複存在了。
然而,事情往往出人意料,漢軍中有一個叫王全清的士卒,腦子靈活,略一權衡之後馬上得出結論,城裏的漢軍要想活下來,隻有和老百姓聯手一條路。
王全清一下跳到高處,振臂高唿道:“弟兄們,鄉親們:韃子不把我們當人看,現在是我們報仇的時候了。朝廷打過來了!王師馬上就到關前了!弟兄們,鄉親們,反出城去,我們找朝廷去!”
蒙古大軍慘敗於江南之事已經傳遍大江南北,這裏的老百姓都知道。朝廷進軍關中,
蒙古人在關中打得也不順利,謠言四起,各種不利於蒙古人的謠言本來就多起來了,他再這麽一說,不明究裏的老百姓真以為宋軍已經打過來了,他們走投無路之下,聞言之下好象處在黑暗中的人們突然看見光明一樣,無不是大喜,跟著喊道:“找朝廷去!”
一時間,找朝庭去的吼聲迴蕩在函穀關這座雄關上空!這是一百多年來,雄關第一次憤怒了。
蒙古人的胡作非為讓老百姓驚恐不安,早就憤怒了,就差一個人來率領他們反抗,王全清這一站出來自然而然就成了他們的頭,在王全清的安排下,漢軍士卒四處奔走,聯絡老百姓,收攏失散的漢軍。沒多久功夫,老百姓、漢軍全部聚集在王全清周圍,聽從他的號令,開始向蒙古人發起進攻。
兀哈烈萬萬沒有想到即將撲滅的兵變一下子死灰複燃,抵抗更加強烈。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一定要趁宋軍打過來之前把城裏的事件平息,要不然宋軍一到,前後夾擊,函穀關就不複為蒙古人所有了,馬上下令道:“漢狗都不是人,讓他們活在世上是浪費草原上雄鷹的奶酷,讓他們全部下地獄!”
他這一道命令,無異於一道屠城令。屠城在成吉思汗時期是蒙古軍隊的招牌,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片廢墟,忽必烈登上汗位後以收拾民心為念,屠城已經好久沒用了,沒想到複現於千年雄關的函穀關。
蒙古士卒揮著彎刀吼道:“讓漢狗下地獄!讓漢狗下地獄!”潑風般衝了出去。
第一百四十一章屠城慘劇
“關”之一字在中國曆史書上很多,很多中國史書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到“關”字,那麽請問朋友們秦漢之際“關”是指哪一關?
我估計有朋友會說是山海關。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再加上“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大漢奸吳三桂曾經鎮守這裏,這一雄關天下知名,如此想也可以理解。
但是,這不正確。在秦漢之際,山海關還不出名,當時的關是指函穀關。關外是指函穀關以東的廣大地區。關中就是指函穀關以西的八百裏秦川之地,也就是現在西安鹹陽一帶渭河平原地區。
函穀關以西在當時是中國的中心地區,是華夏的形勝所在,極其重要。曾經有人以為自己不是關中人為恥,上書給漢武帝,要求把函穀關西遷,那樣做的話他就是關中人了,這個人就是楊仆。也正是如此,函穀關才有秦函穀關,漢函穀關之別,後來還有魏函穀關。本書所指的是秦函穀關。
“天開函穀壯關中,萬穀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穀一戰場”,這詩描寫的是函穀關的絕險。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長安去洛陽最重要的戰略通道。
一說起函穀關,我認為毫不誇張地說,隻要稍有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座雄關的名字,因為發生在這裏的曆史事件實在是太多了,其中有好多影響到中國的曆史進程。可以這樣說,中國今天的曆史和這座雄關息息相關,要是沒有這座雄關,中國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曆史。
函穀關長十五裏,穀深五十到七十米不等,穀底寬十來米,窄處隻有兩三米,素有“車不並軌,馬不並鞍”之說,由此可見其險要。
穀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穀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秦國選址如此險要的之處築成函穀關,扼守東部咽喉,實是極具戰略眼關之事。事實也證明了,秦人之舉對中國曆史走向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秦國擁有函穀關,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如魚得水,才越戰越強,最終統一了中國。秦國在走向統一的道路上並非一凡風帆,“連橫之策”也並非萬靈之藥,山東六國也有“合縱”的時候,山東六國曾經聯合起來出兵數十萬伐秦,其結果是折戟函穀關下。
函穀關對中國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因秦國的勝利使中國成為大一統的國家,還體現在思想上,道家最為重要的著作《道德經》就寫於此處。《道德經》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有多大,朋友們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當時鎮守函穀關的守將叫尹喜,他精通易理,善觀天氣。一天,他登台望見一團紫氣從東方升起,知道有聖人來,沐浴更衣靜候聖人。沒多久,老子騎牛而來,他向老子請教,老子揮毫寫下《道德經》,從此,中國曆史上就多了一個道家學派,一直流傳至今,這就是“紫氣東來”故事的由來。(按:至於老子究竟去了何方,到現在都是一個謎,沒有人知道。不過,據道家說老子“騎牛西域化胡”去了,才有佛教。這當然是佛道之爭各是其說,當不得真的。)
在此處發生的曆史故事實在是太多了,與孟嚐君有關的雞鳴狗盜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雪花飛舞,鵝毛般的大雪飛舞空中,千點萬點,雪國奇景,說不出的好看。函穀關一片雪白,銀裝素裹,雄關格外迷人。
不解風情的西風吹過,吹得雪花片片飛舞,盡情地蹂躪著這幅雪國奇景。
“媽的,真夠冷的。”一個蒙古軍卒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嘀咕道:“真他媽的倒黴,這麽冷的天還在這裏受罪。”
他的一張給凍得紅紅的,好象熟透了的蘋果,鼻濞不住往下流,由於氣溫太低,鼻濞一流出來就給凍住了,一塊塊晶瑩的冰塊粘在嘴唇上方。
這麽冷的天,任誰都受不了,他嘀咕一下,發發牢騷也很正常。可惜的是,他的嘀咕還沒完,就發出殺豬似的一聲慘叫,一根馬鞭飛來,狠狠抽在他臉上,這一鞭太有力,他臉上馬上就出現一道深深的血痕,鮮血滲了出來。
馬鞭抽在臉上本來就疼不可擋,再加上冬天氣溫低,碰一下都疼,再給狠狠抽上一鞭,還有不叫疼的道理。
這個士卒心頭火起,右手不自然地按上了刀柄,他下一個動作還沒有做,身子飛起來,是給一個身材高大的千夫長一腳踢飛,摔得老遠,跌了一個狗吃屎。他也真夠倒黴的,嘴巴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磕斷了兩顆門牙,嘴一張慘叫一聲,鮮血和著牙齒噴得老遠。
一個千夫長大步走到他身後,狠狠一腳踢在他的屁股上,罵道:“你他媽的漢狗,嘀咕什麽嘀咕?這點苦都吃不了,還配做草原上的雄鷹?”
這個軍卒是漢人,又不象蒙古人生長在北方苦寒之地,不怕寒冷,嘀咕幾句也很正常,沒想到竟是遭到千夫長的毒打,實在是夠冤枉。
“呸!老子又不是韃子!他媽的狗屁雄鷹!臭美!一隻小烏鴉!”漢軍士卒在心裏罵個不住,嘴上討饒道:“大人,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當時,蒙古人橫行,不把漢人放在眼裏,動輒打罵,實屬正常,漢軍士卒在軍中沒什麽地位,誇張點說是給蒙古軍官泄憤的工具,是給他們擋災的替死鬼。這個漢軍士卒嘀咕,給千夫長發現了,還有不吃虧的道理。
“你摸刀,是不是想造反了?”千夫長還是不解氣,右腳重重一下跺在這個士卒的右手上罵道:“你他媽的漢狗,該死!你的祖宗沒用,見了草原上的雄鷹就知道逃,你他媽的也是膽小鬼。”
他這是喝罵之詞,雖然有點損,倒也道出了一個道理,南宋無能,不少宋軍是見了敵人的影子就想著逃跑。要是他們知道他們的後輩都會因為他當年可恥地逃走而遭罪,而受人譏笑,會作何想呢?
他那一跺太有力了,骨骼碎裂聲中,漢軍士卒右手已經骨折了,一根斷骨刺破皮肉露了出來,白骨森森的,格外恐怖。這個漢軍士卒疼得連唿喊的力氣都沒有了,張著嘴巴直喘氣。千夫長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張著大嘴罵個不住,口沫橫飛,好象這是無上樂事似的。
欺負漢軍,是蒙古軍卒無聊時取樂的快事,有了這事無不是大為高興,跟著起哄,道:“殺了漢狗!殺了漢狗!”有的指指點點,有的給這個漢軍吐唾沫,有的甚至抬腳在他身上亂踢,這一來這個漢軍士卒吃的苦頭可就大了。
同病相憐,不少漢軍見了此情此景,忍不住義憤填膺,三五成群地聚上來,右手按在刀柄上。很明顯,隻要有人大吼一聲殺光韃子,他們肯定會拔刀就上。好歹他們也是漢人,同氣連枝,同胞受此侮辱,他們哪有不氣憤的道理。漢軍士卒越聚越多,開始是義憤於色,後來是鼓噪起來,道:“放開他,放開他。”
千夫長作威作福慣了,哪會給漢軍的聲勢嚇倒,馬鞭揮動,指著一眾漢軍喝道:“你們他媽的漢狗,想造反了?來啊,給老子拿下了。”
蒙古軍卒哄然叫好,抽出彎刀圍了上去,把漢軍士卒圍在中間,隻要千夫長一聲令下,就要動手拿人。
漢軍士卒隻是想著為同胞叫屈,沒想到千夫長竟然到了動用軍隊對付他們的程度,他們久在蒙古軍中,知道一旦給蒙古人對上了就沒有好下場,現在他們已成騎虎之勢,難以下台,心一橫拔出彎刀,握在手裏,準備以武力對抗了。
“把漢狗的狗頭砍下來,扔到亂葬崗去喂野狗。”千夫長大聲下令。蒙古軍卒揮著手裏的彎刀向漢軍士卒砍去,漢軍士卒現在隻有奮起一搏這條路了,揮動彎刀迎戰。他們是絕地求生,這一殺起來個個好象拚命三郎,奮不顧身,蒙古軍卒雖然多,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勝。
千夫長萬萬沒想到漢軍居然有此勇氣,一改以往在蒙古人麵前低聲下氣,屈辱求全的姿態,真刀真槍地和蒙古人幹上了,先是一愣,繼而明白自己玩過火了,激起兵變了,問題給自己弄大了,有點傻眼,叫道:“停停停,都給老子停下。”
蒙古軍卒聞令馬上停下,漢軍士卒知道現在他們已經成了蒙古人的眼中釘,要是蒙古人占了上風他們絕對不會有好下場,哪裏會聽從千夫長的命令住手,趁機對蒙古軍卒猛砍,一會兒功夫就砍翻了不少。
激起兵變可是大事,千夫長略一思索,馬上有了主意,大聲吼道:“給老子殺,這些漢狗是奸細,殺光他們。”一下拔出彎刀,一刀就把腳下的漢軍士卒腦袋砍了下來。他的主意也不錯,是想給漢軍栽髒,那樣的話,他自己就可以逃脫責任。
自從蒙古人占據漢人江山後,就沒有蒙古人給漢軍士卒殺傷的事情發生,蒙古軍卒也火了,聽了他的命令,無不是興奮起來,吼道:“殺了奸細!殺光漢狗!”揮著彎刀再上,一時間,雙方各不相讓,打做一團。
蒙漢之間的種族仇恨本來就是一個火藥桶,隨時有引爆的可能性,平日裏漢軍委曲求全,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仇恨。壓迫越深,仇恨也就越深這句話很有道理,長時間的委屈積累的仇恨也就越深,千夫長的作為無異於引爆火藥桶的導火索,漢軍的仇恨全部爆發出來,無不是大吼道:“殺光韃子!殺光韃子!”有仇報仇,有恨解恨,揮著彎刀,不要命似的猛砍猛劈。
這裏的打鬥好象水中的漣漪,迅速擴大,平日裏受夠了委屈的漢軍徹底爆發了,不斷有人加入其中,不多一會兒功夫,打鬥的人由百來人擴大到兩百多人,再擴大到數百人,上千人,數千人。一場突如其來的兵變就此成形,整個函穀關都打成一片,蒙古軍卒和漢軍兩派打得不可開交。
究其原因,其實非常簡單,蒙古人平日裏欺負漢軍取樂也是暗地裏做,即使明目張膽地做,也沒有成規模,如此上百人的群鬥,對於蒙古軍卒來說那是對他們自傲上等種族的挑釁,見了漢軍士卒就打。
要是隻是象平日裏那般打打罵罵,漢軍士卒也許會忍了。象今天這樣要命地打鬥,漢軍士卒自然是不會忍,馬上奮起反擊。如此一來,要想事態不擴大都不行。
當函穀關守將兀哈烈收到報告時,馬上知道事態嚴重。現在的情勢非常不樂觀,宋軍已經打到關中,蒙古人在關中的戰事並不順利,宋軍光顧函穀關是遲早間的事情,要是這裏再鬧起來,激起大規模的兵變,甚而發生民變,先不說他的罪有多大,這會給宋軍以可乘之機。要是漢軍,甚至是老百姓奪取函穀關,迎接宋軍的話,忽必烈一追究下來,他就是死一百次都有可能。
權衡之後,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平息兵變,馬上調動軍隊向漢軍發起進攻。他的進攻並不僅僅是針對那些奮起反擊的漢軍,還有那些沒有參與兵變的漢軍也是他的打擊目標,他認為漢軍不可靠,他們遲早會同流合汙,還是趁他們沒有準備時以雷霆手段把他們收拾掉。
挑起事端的是蒙古人,受到懲罰的卻是漢軍,何其不公!
不少沒有參與兵變的漢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給殺死,冤死的漢軍不知道有多少。
幸運地沒有遭毒手的漢軍士卒倉皇逃走,有些躲在老百姓家裏。對於蒙古人來說,漢人老百姓連狗都不如,平日裏就沒有少欺負他們,現在漢軍士卒躲在老百姓家裏,無異於是他們欺負老百姓的最好借口,自然是不客氣,燒殺搶劫奸淫之事猛增,函穀關這座雄關一時間成了人間地獄。
沾滿了漢人鮮血的蒙古士卒又多了無數的滔天罪行!
蒙古人意在欺負人,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漢軍士卒躲在老百姓家裏,見了老百姓就亂殺亂砍一氣,屈死的百姓不知凡幾。禍從天降,老百姓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遭遇如此橫禍,一個個嚇得不得了,不知道怎麽做了。
兀哈烈的鎮壓行動非常有效,他的軍隊一投入,漢軍的抵抗很快就崩潰了。象函穀關這樣重要的戰略要地,蒙古人自然是派最得力的部隊來駐守,派駐這裏的蒙古軍隊比漢軍多得多,他們占有人數的優勢,漢軍的抵抗雖然猛烈,畢竟實力相差懸殊,不敗都不行。
“這些漢狗,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他們就反天了。”兀哈烈望著一地的屍體,不無興奮地說。他完全有資格這麽說,隻要戰鬥再進行一陣子,漢軍的抵抗就不複存在了。
然而,事情往往出人意料,漢軍中有一個叫王全清的士卒,腦子靈活,略一權衡之後馬上得出結論,城裏的漢軍要想活下來,隻有和老百姓聯手一條路。
王全清一下跳到高處,振臂高唿道:“弟兄們,鄉親們:韃子不把我們當人看,現在是我們報仇的時候了。朝廷打過來了!王師馬上就到關前了!弟兄們,鄉親們,反出城去,我們找朝廷去!”
蒙古大軍慘敗於江南之事已經傳遍大江南北,這裏的老百姓都知道。朝廷進軍關中,
蒙古人在關中打得也不順利,謠言四起,各種不利於蒙古人的謠言本來就多起來了,他再這麽一說,不明究裏的老百姓真以為宋軍已經打過來了,他們走投無路之下,聞言之下好象處在黑暗中的人們突然看見光明一樣,無不是大喜,跟著喊道:“找朝廷去!”
一時間,找朝庭去的吼聲迴蕩在函穀關這座雄關上空!這是一百多年來,雄關第一次憤怒了。
蒙古人的胡作非為讓老百姓驚恐不安,早就憤怒了,就差一個人來率領他們反抗,王全清這一站出來自然而然就成了他們的頭,在王全清的安排下,漢軍士卒四處奔走,聯絡老百姓,收攏失散的漢軍。沒多久功夫,老百姓、漢軍全部聚集在王全清周圍,聽從他的號令,開始向蒙古人發起進攻。
兀哈烈萬萬沒有想到即將撲滅的兵變一下子死灰複燃,抵抗更加強烈。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一定要趁宋軍打過來之前把城裏的事件平息,要不然宋軍一到,前後夾擊,函穀關就不複為蒙古人所有了,馬上下令道:“漢狗都不是人,讓他們活在世上是浪費草原上雄鷹的奶酷,讓他們全部下地獄!”
他這一道命令,無異於一道屠城令。屠城在成吉思汗時期是蒙古軍隊的招牌,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片廢墟,忽必烈登上汗位後以收拾民心為念,屠城已經好久沒用了,沒想到複現於千年雄關的函穀關。
蒙古士卒揮著彎刀吼道:“讓漢狗下地獄!讓漢狗下地獄!”潑風般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