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一十四章禦駕親征


    “釣魚城給打下來了。”李雋衝左腳剛進屋右腳還在門外的廖勝功說道,言來喜氣洋洋,好象有天大的好事一般。


    這也難怪,李雋熟知曆史,知道釣魚城一戰的影響有多大,釣魚城一戰打死蒙哥一事的影響非常之大,正是這一戰的勝利,使得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止步在埃及邊境,給中亞地區留下了少量的未被蒙古人征服的土地。


    要不是釣魚城之戰的勝利,蒙古將領趕迴國內參加國喪的話,以埃及人當時的力量是無法戰勝蒙古人,那麽埃及這個文明古國的前途就大是堪虞了。


    西方好多學者在談到這事時總是含糊其詞,說是因為蒙古的皇帝死了,而不說原因,估計是不想把這功勞記在中國人頭上,而是記在他們的好運氣上。


    南宋要是抓住那一段難得的平靜期調整部署,加強江防的話,蒙古人會不會兵臨臨安就很難說了,即使他們能夠到達臨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間去了。然而,由於賈似道誤國,謝道清辨事不明,宋度宗的昏庸錯失了這一良機,常使人歎息。


    王堅領導的釣魚城一戰慧及異域外國,卻沒有給南宋產生積極的影響,實是讓人哭笑不得。錯不在浴血奮戰的將士們,而是南宋朝廷的無能。


    張玨他們重新攻占了釣魚城,其意義有多大,隻要神經不是有問題都想象得到。先不說作為重慶北麵的戰略咽喉,一旦給拿下,柳河子就可以北上川北,攻打劍閣,實現調動蒙古軍隊的戰略意圖。


    人們提到釣魚城時隻要說“蒙古的可汗死於此城之下”這點就足以說明釣魚城的意義有多大了,對於這座曆史名城,李雋是早就神往不已,乍得這一好消息,自然高興得不得了。


    廖勝功得訊後急急忙忙地趕來,沒想到還沒給李雋行禮,李雋就喜滋滋地把戰報遞給他了,接過瀏覽了一遍,也是興奮地道:“上一次釣魚城之戰,王堅將軍打死了蒙哥這韃子,這次釣魚城之戰張玨他們又全殲了韃子守軍,實是天大之喜。”感慨萬千道:“偉乎哉!釣魚城!不落雄關!”


    正如如廖勝功所言,釣魚城是不落的雄關,要不是叛徒王立出賣的話,還不知道堅守到什麽時間去了。釣魚城其實是一座要塞,那一戰是要塞防禦戰,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對後世建造要塞防禦工事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正是考慮到這種影響,中**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才製作了釣魚城之戰的沙盤模型。


    真的是全殲了釣魚城的蒙古守軍嗎?當然不是,蒙古軍隊是給血性大發的宋軍士卒活活砍死的,張玨就是帶頭人,他血紅著雙眼不知道殺了多少要投降的蒙古士卒。有了他的表率作用,士卒們哪裏會客氣,自然是放開手腳大殺一場。


    王堅的英雄事跡激勵了士卒們,無不是怨氣衝天,再加上蒙古人搶掠成性,種族仇恨很深,血性大發的宋軍士卒不拿他們來“祭刀”才怪。


    柳河子和鄭靜和知道無法阻止張玨他們的砍殺,心想要是這事傳出去了對宋軍不利,會增加蒙古人的抵抗,與其傳出去不如全部殺死來封口,各自率領一隊士卒在後麵“清場子”,找到沒斷氣的蒙古士卒就讓他們追隨蒙哥於釣魚城下。


    張玨是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在戰報中寫得明明白白,自承率軍砍殺一事,請求李雋處理。對於這種事情,李雋雖是不想發生,但是李雋能夠理解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情,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蒙古人過於殘暴,種下的種族仇恨造成的。


    再說了,在那種情況下,士卒都殺紅了眼,誰也阻止不了。況且,他們殺的時候,蒙古軍卒手裏還拿著武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俘虜,算不得殺俘虜,比起蒙古人殘殺無辜的老百姓、戰俘,已經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廖勝功如此說是為張玨開脫,李雋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蒙古人的英勇的確沒法說,他們都是血戰到底,全部陣亡。”李雋也能瓣,這明顯是假話嘛,還給他說得合情合理,和蒙古人的英勇善戰掛鉤。


    李雋如此說,張玨他們自然是沒事了,廖勝功大是放心,就要向李雋行禮,李雋搖手阻止他道:“不用拘禮了,來,快坐下。”


    廖勝功放眼一放,才發現屋裏已經有好幾個人了,看來自己得到消息趕來還是遲了一步,落在李庭芝他們後麵了。


    屋裏的人有李庭芝,文天祥,陳宜中,杜大用,陸秀夫,個個都是一臉的喜氣,不用說釣魚城一戰的確是振奮人心的大好消息,他們得到消息放下手裏的工作,趕來給李雋賀喜。


    釣魚城雖小,其意義非常之大,這座打死蒙哥的雄關再度迴到朝廷手裏,自然是一件天大之事,李庭芝他們要是不趕來就對了。


    等廖勝功坐下,李雋一臉喜氣地踱步思索了一下,道:“各路大軍進展順利,我們的改革進展得也順利,可以說雙喜臨門。”


    目下的南宋的確是這樣,軍事上一改兩百多年的頹敗之氣,在外敵麵前屢戰屢敗的曆史已經給終結了,各路大軍凱歌高奏,捷報頻傳,大量的國土給光複,已經夠振奮人心的了。更難得的是,在李雋的推動之下,修好內政也是順利推進,各行各業興旺,重建時間雖短,老百姓安居樂業已成定局,盛世已露苗頭。


    雙喜臨門一說不是李雋好大喜功,而是中肯之評,李庭芝他們不住點頭讚同。拿迴釣魚城一事的意義實在是夠大了,讓他們高興得連說“皇上聖明”都忘了。


    李雋才不會在乎這些,左手按在地圖上的貴州位置,道:“黃漢在貴州的進展也很順利,貴州的蒙古軍隊節節敗退,貴州的收複也在指日間。對了,黃漢將軍能夠取得這麽大的勝利,不僅僅是我大宋朝軍隊善戰,還有越來名將陳興道力戰之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越南也是大宋朝的蕃屬國,大宋朝不能虧待了他,要給他記功,給他賞賜。馬上派出欽差,去好好褒獎陳仁宗,再賜給他鑽石二十顆。”


    頓了頓,嘴角露出一抹不易讓人覺察的笑容道:“當然,要他多派點軍隊參戰。另外,派人去泰國,緬甸,要他們也出兵。對他們,不妨說點狠話。”


    李雋也真夠能說的,明明要脅迫這些衛星國出兵,還給他又是送禮,又是施壓的一通打壓拉攏,在他高明的外交手腕下,這些國家要不出兵都不行。


    這些“衛星國”軍隊戰鬥力很成問題,李雋根本就不看中這點,看中的是他們參與的政治意義,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邊境的封鎖,那麽蒙古軍隊在西南一帶戰敗就無處可逃,會給全殲。即使他們逃到泰國這些衛星國去了,到時宋軍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越過邊境線去清剿,不用再去費口舌,這是未雨綢繆之策。


    對於這種前期的準備,李庭芝他們自然是不會有話說,深表讚同。


    看著地圖,李雋道:“貴州,四川,雲南即將收複,這些地方深受蒙古人之害達二三十年之久,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我不能坐在臨安等他們報過來再處理。我還是趕到四川去,就近處理的好。”


    李雋雖隻說了這三地,但他的目光卻看著另一個地方,這就是關中之地。關中之地給拿迴來的話,由於中原路不通,所有事務的通報必然要經過四川,順江東下到達臨安,這就太費時日了。李雋不在臨安坐等,而是駕臨四川,就近處理,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不過,這又有一個問題,皇帝是萬事所係,要禦駕親征的話,牽扯到的方方麵麵太多,文天祥率先表示反對,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皇上萬金之體,不應受此辛勞。”


    “對呀。”陳宜中也跟著附和,道:“皇上是萬事所係,不宜輕動,還請皇上三思。”


    李庭芝和廖勝功也要跟著發表意見,李雋知道他們要說什麽,搖手阻止道:“這事,你們就不要說了,我決心已定。真宗帝禦駕親征,有澶淵的勝利,我想我這一次去四川會把四川,貴州和關中收迴來。另外,還會把雲南這個境外之地也拿迴來。”右手重重一下拍在地圖上,顯示了他的決心。


    雲南在漢武大帝時期就給並入了版圖,到了宋代卻分裂出去了,說是大理。蒙古人滅了大理,宋軍又去收迴的話,李雋是無論如何也要把他並入版圖,完成國家的統一大業。但是,肯定有人會反對,這就是原大理的舊臣了,也就是那些原大理的貴族,這必然會有一場政治問題要解決。


    李雋所言,必然會給實現,那麽李雋此行的功業比起宋真宗禦駕親征,訂立澶淵之盟大得多得多。


    很明顯,李雋決心已定,此事已經無法更改,李庭芝他們隻好轉而考慮要給李雋準備什麽。他們的念頭剛剛轉到,李雋又發話了,道:“西南事務太多,必須要一個重臣去坐鎮,宜中就把立法一事交給蕭禹,跟我走一趟吧。”


    蕭禹是一個精通律法的人,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精明強幹的法學專家,很得李雋的賞識。正是由於他的努力,使得這一時期製訂出來的法律很是切合實際,為李雋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


    陳宜中去四川,把立法工作交給他自然是讓人放心。蕭禹把這一時期製訂的法律匯總編冊,就是著名的《武帝**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成都平原富饒,無異於又一江南,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宋軍以此為中心進行西進北上,進軍雲南關中之地,李雋到了這裏自然是要隨軍而行,他肯定要去關中。因為關中太重要了,從關中出發可以直去中原腹地,李雋要是不去處理軍務就不對頭了。


    因而,在四川留下一個重臣處理西南諸省事務就很有必要,李庭芝輕拍著桌子道:“皇上此言,實屬聖明之言!”


    “臣遵旨。”陳宜中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責無旁貸。


    李雋對陳宜中道:“你去挑選一批能員跟隨我們一起入川。另外,祥甫準備一下,技術人員、設備這些急需的人與物,也一起入川吧。朝中之事,文事就由祥甫,履善,陸秀夫負責,有事,你們商量著處理。武事,就由廖勝功和杜大用商量著辦理。”


    四川富饒千古有名,礦產資料也不少,先不說著名的自貢食鹽,江油的硝也不少,硝是火藥的重要原料,對南宋的軍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是能在當地實現自產自給,就不用從江南調運,省事省力。還可以培養出一批技術人才,有利於重建,有利於四川的發展。


    另外,川南的天然氣,攀枝花的鈦礦都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限於當時的條件,可能派不上用場了。


    李庭芝精明強幹,精通政務,文天祥正直無私,陸秀夫敦厚可靠,文事有他們不用說,放心得很。廖勝功和杜大用都是精通兵事、能夠把握全局的戰略家,他們主持兵務,也不會有問題。可以說,李雋此次禦駕親征是沒有一點後顧之憂。


    “遵旨。”群臣領旨。


    寧波港口,李雋即將上船,對李庭芝道:“祥甫,我這一去,你的華發又要多了。說實話,我真的是不忍心把擔子撂給你們,西南之地太重要了,我這是不得不去。”


    李雋這是大實話,李雋這一走,別的不說,光銀子一事就足以愁得李庭芝華發再生。要是李雋在臨安的話,有事大家商量著辦,要愁也是一起愁,比一個人愁好得多。


    李庭芝深知李雋此行的擔子也不輕,道:“皇上言重了,為朝廷盡忠,臣之本份,就是再重的擔子臣也是別無選擇。皇上此行有關華夏氣運,擔子比臣重得多,還請皇上多保重龍體,不要過度操勞。”


    “謝謝你,祥甫。”李雋轉對廖勝功和杜大用的道:“趙僉我就留下來,供你們調遣,山東戰事你們要盡快落實,千萬不能拖。這是有關中原,華北之地的大事,還請兩位多用心。”


    攻打山東的戰略意義很大,打下山東,可以作為北上西進的戰略基地,不得不謹重行事。廖勝功和杜大用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辦好。”


    “嗯,有你們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李雋轉對常瑜道:“常瑜,臨走之前把你找來,是因為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衛生部成立一事,你一定要多用心,這事有關老百姓的健康,是關係國之大運的大事,你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衛生部成立起來了,馬上運轉,盡可能地推進衛生事業,做些有益於老百姓健康的事情,改善老百姓的衛生條件。”


    衛生事業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多重要,朋友們都清楚,我就不多說了。成立衛生部一事,還是常鳳瑛惹的事,是她的話讓李雋想到衛生事業這一給他遺漏了的工作,決定成立衛生部,這部長當然是非常瑜莫屬了。


    對於衛生事業的重要性,常瑜這個醫林高手不會不知道,領命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做好。臣預計,再有一月功夫,衛生部就可以運轉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雋一連用兩個那就來表達他的好心情,拍拍他的肩道:“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我相信,等我再迴臨安時,你肯定有不俗的表現。”


    一抱拳,道:“你們都迴吧,我走了。”大步一邁,就要登船。


    “皇上,請等一下。”一聲嬌唿聲傳來,這聲音如明珠砸在玉盤上,清脆悅耳,煞是動聽,不用說他的主人是個大美人。


    果然,李雋一瞧,不是別人,正是常鳳瑛。常鳳瑛如穿花蝴蝶般跑過來,氣喘噓噓的地,道:“皇上,你走了也不給人家說一聲。”嬌嗔之態甚是惹人喜歡。


    “原來是你啊。”李雋也是有點意外,笑道:“你不在你的實驗室工作,跑來送我這個一身銅臭的大俗人,有點讓人想不到哦。”


    輸血一事,對於現代人來說,看似平常,背後的工作有多少,不是親曆者還真是沒法說得清,李雋知道以常鳳瑛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下旨成立一個以常鳳瑛為負責人的實驗室來專門研究。


    其實,對於輸血,李雋本人就可以搞定個七七八八,但是,他知道的是現代的藥物,在宋代哪裏有現代的科技,哪裏有現代的藥物,非得重來不可。才給黃永善和沈畢下旨,要他兩人全力配合,盡早把輸血研究出來。


    “人家聽說你要走,就趕來給你送行,你還說笑。”常鳳瑛把手裏的一束山花遞向李雋道:“這是人家采摘的,你放在屋裏,也增加點清新之氣,省得一天到晚窩在屋裏,連一點新鮮空氣都沾不到。”俏臉紅紅的,很是羞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宋武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