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八十三章新戰略


    “皇上,你又在給地圖相麵了。”全皇後走了進來,對正在看地圖的李雋說。聲音仿佛黃鸝放歌,又如明珠落在玉盤是,煞是悅耳,動聽之極。


    今天她特地換了一件淡綠色衫子,緊貼在她身上,把她的成熟女性曲線突顯得淋漓盡致,渾身都散發著一種誘人的魅惑之力,一步一態,步步生妍,美麗得如同一幅畫,就是丹青國手也別想繪出這種高貴、不可仰視的氣質。


    玉手裏有一個銀製托盤,托盤上有一個精致的玉碗,玉碗裏盛著熱氣騰騰的湯,香氣四溢,李雋不由自主地聳聳鼻子,迴頭看著她,道:“是啊。”


    “來,把這碗湯喝了。”全皇後端起玉碗,用勺舀著湯,道:“這是人家特地給你做的蓮子湯,也是你最喜歡吃的。”舀起湯,就要給李雋喂,李雋現在和她的關係非同一般,也還不至於什麽事情都要她來侍候,忙接過玉碗道:“灩兒,我自己來。”


    全皇後知道李雋不是一個喜歡要人服侍的人,也不堅持,把碗遞給他,道:“快喝了啊,趁熱喝了。”


    李雋自從和她好了之後,仿佛年青了二十歲,對她的話自然是不會不聽,端起碗一口喝幹了,眼睛仍是直勾勾地看著地圖,仿佛地圖有神奇的魅力似的,也許地圖比美麗的全皇後更具魅力。


    “又是牛飲。”全皇後在心裏嘀咕一聲,問道:“皇上,好喝嗎?”


    全皇後和李雋重做夫妻後,噓寒問暖,體貼入微,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李雋專心國事,不為其他的事分心,這吃喝都是親自侍候。


    “好喝,好喝,很好喝。”李雋讚賞不已。


    能夠得到李雋的讚賞對全皇後來說具有神奇的作用,展顏一笑。可惜的是,她的笑容在臉上維持了不到一秒鍾就不見了,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李雋接下來的話把她滿腔的喜氣一下子泄得幹幹淨淨,李雋說的是:“你這是什麽湯?”


    這話對於正在高興頭上的全皇後來說自然是很打擊人了,嗔道:“你看你,湯都喝了還問是什麽湯。每次都是這樣,湯是一口喝了,就知道牛飲,一點風度也沒有。吃飯也是,端著飯碗還看著地圖,好象地圖上有黃金似的。”


    自從處理完謝道清的喪事後,李雋好象突然轉了性子,整天對著地圖看,其他的事情也不理,行政方麵的事情交給李庭芝和文天祥去處理,軍事方麵的事情交給廖勝功和柳河子他們,自己是不聞不問,隻知道看地圖,可能是中了邪,真的是到了食不知味的程度。


    全皇後雖然賢慧,出於關懷,埋怨幾句也是不可避免。


    這本是無意識的埋怨,哪裏想得到全皇後的話音一落,李雋接下來的話讓她更是把一雙鳳目睜得老大,李雋說的是:“灩兒,你說對了,地圖上不僅有黃金,還有百萬雄兵,大宋朝的大好前程都在這上麵。”


    “皇上,你不是說笑吧?”全皇後的眼睛瞪得老大,吃驚地看一眼李雋,再吃驚地看一眼地圖,以十二萬分驚奇的語氣問道:“皇上,黃金在哪裏?百萬雄兵在哪裏?大宋朝的前程要由皇上來開創,可不是繪在地圖上。”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李雋不是帝王之尊,嬉戲不得的話,她肯定是摸著李雋的額頭問道:“你是不是昏頭了?”


    李雋的話著實太奇怪了,不要說全皇後,要是換作別人也許比她更驚奇。


    “灩兒,你來看。”李雋指著地圖,道:“我想好了,我們必須實行一種新戰略。這戰略一實行,大宋朝的國庫將會充盈,百萬雄兵自是不在話下,那麽,大宋朝的錦繡前程自然是沒有問題。”重重一下敲在地圖上。


    全皇後是個賢德的皇後,可是她對軍國之事就有點迷糊了,問道:“皇上,這上麵隻有山山水水,哪有黃金,雄兵的。”


    “正是這些山山水水才是大宋朝的錢袋子,才是大宋朝的雄兵生長之地。”李雋看著她道:“灩兒,我前前後後想過了,憑大宋朝的實力,此時大舉北伐,實為不智,大宋朝還不具備光複中原,收複汴京的實力。前些時間大舉北伐,我太操之過急了。”


    正如李雋所言,南宋此時還不具備北伐的實力,軍政未改,內政不修,依然積弊嚴重,要是此時大舉北伐的話,能不能打打贏,還很難說。現在這局麵對於南宋來說是一個意外之財,原因非常簡單,謝道清都給群臣發了遣散費,都以為南宋滅定,卻由於李雋突然來到這個世界,力挽狂瀾所致。一句話:這勝利不是有準備得到的,而是意外得到的。


    曆史規律表明,要想在一場大戰中贏下來,取得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還要有內政方麵的勝利,方能長治久安。南宋積弊之重,千古之下未有更甚者,就算李雋北伐成功,把大片大片的河山光複,在內政未修的情況,南宋能不能治理好,能不能管理好這些失地,就很難說了。


    曆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就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主導的羅馬統一戰爭,東羅馬帝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重新征服了西羅馬帝國,統一了羅馬帝國,由於諸多方麵的原因最終導致了失敗,東西羅馬帝國又重新出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查士丁尼大帝沒有在內政方麵有所建樹,要不然的話,由他主導的羅馬統一戰爭將會寫下輝煌的篇章。


    現在的情況與此頗為相似,南宋是出了名的“三冗”,冗官冗員冗兵,冗兵在李雋的整頓下基本上得到解決。由於形勢的極度危險,李雋的把大量精力投入了戰爭,處理軍隊中的問題,內政方麵還沒有動過,要想憑借南宋極度低下的行政效率來支撐北伐這樣大規模的戰爭的話,以及大規模重建,真有點天方夜譚的味道。


    李雋之所以決定北伐,是因為謝道清之死在他的心頭埋下子一根刺,他想的是在自己引咎退位之前造成一個好的形勢,讓繼位者不得不走下去,不得不把光複大業進行到底。現在,謝道清這根刺已經拔去了,李雋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顧慮,這些天重新審視南宋的形勢,才發現其中的問題。


    有一條曆史規律:隻有高效率的政府才能滿足大規模的戰爭需要。秦始皇發動的統一戰爭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當時的秦國雖然為儒家所指責,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秦國政府機構的效率是非常的高,政令可以很快地下達,很好地給執行。


    經過這幾天的思考,李雋已經決定在進行戰爭、創造更加有利的戰略態勢的同時,必須進行內政改革,把南宋的實力築厚,厚到可以應付任何情況。


    促使李雋作出這一決定的還有一個情況,處理完謝道清的喪事後,李雋接受文天祥的報告,方才知道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財政麵臨枯竭,兵員有短缺跡象,人力緊張。大規模的戰爭會造成這些後果,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李雋也不奇怪。讓李雋奇怪的是財政居然會有枯竭,以他的估算,原本可以支持戰爭。經過了解方才知道,並不是沒有錢,而是錢給黑手黑掉了,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說的給地方官員巧立名目收入腰包了,給他們貪汙了,造成國庫空虛。


    要是不把這些黑手斬斷,永遠也別想有一個充實的國庫。要斬斷這些黑手的最好辦法,就是修好內政。


    大舉北伐是朝中大臣和老百姓的一致看法,沒有人提出異議,要不是趙孟謀逆使這一大業沒有如期舉行的話,肯定是早就大軍齊出,直逼中原,揮師汴京了。現在,李雋卻認為不該北伐,還自責甚深,著實太出人意料了,全皇後又一次驚奇了,問道:“皇上,不會吧?這是朝中大臣們一致公認的事情,他們對皇上興師北伐大加讚賞,還有好多人賦詩呢。”


    “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李雋引用偉大領袖的名言,道:“我敢斷言,要是我們現在就大舉北伐的話,必然是韓侘胄第二,大敗而迴。”


    高宗南遷之後,恢複中原一直是南宋人的夢想,不少南宋皇帝曾為之努力過,就是高宗本人曾經有專任嶽飛光複中原的行動,最終卻是嶽飛死在他的屠刀下。到了南宋末年,南宋曾經有過一次北伐行動,就是由韓侘胄主導的北伐。


    韓侘胄其實是個權臣,窮奢極侈之輩,他主導北伐非常不合時宜,南宋內政未修,軍政未改革,根本就沒有實力來北伐,他為了弄權,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妄圖仿效東漢時的軍分竇憲通過北伐立功來達到。結果朋友們自然是想得到,大敗而歸不說,還空耗國力,把南宋僅有的一點寶貴資源都給浪費掉了。


    竇憲北擊匈奴是因為他犯了罪,以建立軍功來贖罪。好在他有傑出的軍事才幹,北擊匈奴成功,把匈奴逐出漠北,勒燕然山而還。韓侘胄並沒有竇憲那樣的軍事才幹,卻妄圖北伐,不失敗就沒有天理了。


    韓侘胄是個奸賊,是南宋的大忌,李雋以此為擬,著實嚇人,全皇後小香舌一吐,道:“皇上,你不要亂說。皇上英明神武,怎能是那個奸賊能比的。”


    李雋笑道:“我這是打個比方。”


    “皇上,比方也不能亂說。”全皇後仍是不放心,問道:“皇上,我看不明白,你給我說說,好嗎?”


    李雋自然是無有不應,道:“嗯,我給一說你就明白了。”


    李庭芝,文天祥,陳宜中,陸秀夫,廖勝功,高達,張世傑,張玨,趙良淳,柳河子,黃漢,鄭靜和,趙僉,解晉等人站得筆直,好象在等待什麽好消息似的,一雙眼裏全是希望之光。


    陳宜中和陸秀夫是奉旨進京參加謝道清的喪禮,順帶述職,到現在還沒有離開。


    沒錯,他們是在等待李雋的召見。李雋這人真有點讓人捉模不透,這幾天又是躲在深宮中不出來,把什麽事情都交給他們這些大臣去辦理,自己是不聞不問,沒想到突然傳來一旨意,要他們馬上來見李雋。


    李雋是他們的靈魂,是他們的主心骨,多日不見好象少了點什麽,李雋突然召見,對他們來說自然是大好事,興衝衝地趕了來。


    就在他們的期待中,李雋走了出來,李庭芝他們忙向李雋見禮,李雋揮手道:“免了,免了,都別再拘禮了。來來來,大家就坐吧。”指著椅子,招唿他們坐下來。


    李庭芝他們謝了恩,坐了下來。


    李雋並沒有坐下來,而是把手裏的一個卷軸打開,掛在牆上,李庭芝他們早就看見李雋手裏的卷軸,沒想到竟然是一幅地圖,上麵有好多箭頭。對於廖勝功他們這些軍事家來說,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一幅蒙古和南宋的戰略態勢圖。


    “皇上這幾不見我們,原來是在思謀良策,看來又要有大行動了。”廖勝功,李庭芝,柳河子和鄭靜和四人對望一眼,心裏如此想。這四人都是足智多謀之士,四人的想法往往是不謀而和,是以一有問題就會相互對上一眼。


    李雋並沒有馬上發表意見,而是坐迴到椅子上,道:“今天把你們找來,是想好好議議我們現在應該采取什麽策略,是攻?是守?攻,向何處攻?守,守什麽地方?你們就暢所欲言吧,真心話無罪,我最喜歡聽掏心窩子的話了,把你們心裏的話都說出來。”


    李雋是個隨和的人,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就沒有人因為言語不當而獲過罪,他說不計較肯定是不計較。


    高達心急嘴快,什麽事情都要搶在頭裏,自然是率先發言,道:“皇上,臣以為這沒什麽好討論的,我們當然是集中大軍北伐,照原定計劃,先穩定淮東淮西形勢,再分兵北進,揮師中原,光複汴京。”頓了頓,還補充了兩個字:“完了。”


    有他這想法的有不少人,趙僉,黃漢,解晉,張世傑,張玨,趙良淳他們都點頭讚同。


    這種想法是目前最為流行的看法,趁蒙古人喪失百萬大軍的機會,揮師北進,光複中原,收複失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隻要神經不是有問題都會這麽想。


    朝中大臣也是這般想,還有人賦詩,以此來表達他們的喜悅。


    文天祥在心裏叫苦,心想要是真的北伐的話,他這個丞相又要為錢為糧為兵員發愁了。現在對於文天祥來說,方才知道當這丞相有多辛苦了,前線的巨大消耗都得著落在他這個丞相頭上,想要他不頭疼都不行。


    其實,要是這是一場準備充分的戰爭的話,完全用不著為這些發愁,問題是南宋根本就沒有準備,在李雋的推動下倉促應戰,各種戰爭物資嚴重缺乏,再加上政府的辦事效率低下,不要說文天祥頭疼,換作誰都會頭疼。


    不過,文天祥不是一個害怕困難的人,道:“皇上,高將軍所言,臣也讚同,是該北伐收複中原的時候了。”拍拍腦門,道:“皇上,臣知道這其中有很多困難,臣別的不敢說,隻要皇上需要,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滿足前線的需要。”


    文天祥常說“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他自然是不會退縮。他的話一落,一片讚歎聲響起。


    “履善不愧是我朝的棟梁之材!”李雋非常滿意,道:“履善,把你沒有說出來的話一起說出來吧。”


    文天祥應聲遵旨,道:“皇上,臣以為,我朝承五代之亂,削減藩鎮,建立郡邑,使各自為守。如此一來,則力量分散,不能應付局勢,敵人到一州則一州破,到一縣則一縣破。臣認為我朝應該建立四鎮,設立都督統禦。”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把廣西劃歸湖南,治所設在長沙;把廣東劃歸江西,治所設在隆興;把福建劃歸江東,治所在番陽;把淮西淮東合在一起,治所設在揚州。


    “要湖南攻占鄂州,江西攻占蘄黃之地,揚州攻占兩淮,則地大力眾,完全可以抵抗韃子的進攻。約好時間一齊北伐,有進無退,韃子要多路防守力量必然分散,疲於奔命,而我軍在北方失地義軍的策應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光複中原有日!”


    慷慨陳詞,說得擲地有聲,讓人聳然動容。


    他的話不僅僅是涉及到軍事,還涉及到行政方麵,牽涉麵很大,李庭芝他們萬萬想不到文天祥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都是吃驚地看著他。


    這是文天祥先前提出過的建策,朝庭認為迂闊不可用,沒有采納,不知道李雋會如何處理,李庭芝看著李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宋武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