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十五章群星閃耀
“這個郭侃,真不愧是神人,在那種情況下居然還帶了這麽多的補給,真讓人想不到。”李雋一想到郭侃又給他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頭又大了,很是無奈,使勁敲著額頭,額頭發著砰砰的響聲,一雙眼睛死死盯著宋軍和郭侃軍對峙態勢圖,動都沒動一下,好象地圖是磁石似的。
廖勝功也是死死盯著地圖,不無感慨地道:“郭侃用兵思維縝密,真的是滴水不漏,各個方麵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想動他都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下手。皇上,臣還真有點狗咬烏龜,沒處下嘴的感覺。”馬上想到這樣說不夠恭敬,請罪道:“臣失言,臣失言。”
李雋揮揮手阻止他再請罪下去,道:“你說的一點沒錯,我也有這種感覺。按照我們的預計,郭侃匆促入伏,帶的糧食頂多支撐十來天,沒想到他用了這一手,就是足額配發也可以支撐一個月,要是減半配發,就是兩月,再加上宰殺戰馬和一些特別措施,支撐三個月也沒有問題。”
柳河子拄著拐杖,盯著地圖,把李雋沒有說出來的結論說出來:“所以,我們原本計劃把他拖瘦拖垮,再聚殲的辦法行不通,應該盡早解決掉郭侃,讓老百姓重返家園,從事生產。”
這是境內作戰,長期戰爭的直接後果就是大片良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極不利於經濟的發展。為了對付郭侃大軍,整個江南都調動了,老百姓給動員起來挖戰壕不說,由於總兵力的不足,怕郭侃突圍逃走,還動員了大批身體強壯的老百姓幫助宋軍防守,這數目少說也有好幾十萬。幾十萬老百姓不能從事生產,對急需錢糧的南宋來說,問題真的很嚴重。
“柳將軍,你就不要在那裏說了,誰都知道我們總兵力不足,要想現在聚殲郭侃這狗漢奸,想想可以,要做起來還真沒辦法。”老將高達一想到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吃掉郭侃心裏就不舒服,柳河子提到這事,他心裏很不是味,免不了嘮叨幾句。
柳河子忍著心中的好笑,道:“高將軍說得對,柳某不再說了。”
“你這個高將軍,說也不讓人家說。”李雋敲著高達的胸口,笑道:“你這是諱疾忌醫。”
高達一跺腳,道:“皇上,臣一想到這事,頭就大了。不是不讓柳將軍說,實在是不想聽到。”
李雋笑笑道:“你真有得說。”
趙僉很有點興奮地道:“郭侃狗漢奸把軍隊分成三種,第一參戰部隊,第二參戰部隊,第三參戰部隊,要第一參戰部隊每人帶十斤糧,第二參戰部隊帶二十斤糧,第三參戰部隊帶四十斤糧,五十斤馬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既保證了軍隊的正常推進,又保證了後勤補給,值得我們借鑒。”
他的話音剛落,黃漢馬上表示反對,道:“這法子不對,也太苦步兵了。步兵哪裏是步兵,純粹成了腳夫,千萬用不得。”他是步兵將領,維護步兵是他的天性,一想到郭侃那法子步兵最苦,自然是要反對。
郭侃的法子其實很簡單,他把部隊分成三類,按參戰順序叫第一第二第三參戰部隊。第一參戰部隊就是在軍隊推進時擔負警戒,一遇到敵人能馬上投入戰鬥的部隊,一共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兵,騎兵要求每騎帶十斤糧食,步兵每人也是十斤,這八萬人就帶了八十萬斤糧食。十斤糧食對於作戰部他來說,不算什麽負擔,特別是對騎兵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按:為了便於表述,也為了好理解,我就分成第一第二第三參戰部隊。騎:是古代的一個名字,是騎馬和騎馬人的合稱一騎。)
第二參戰部隊就是隨時可以投入戰鬥,但按戰鬥序列來說,他們僅僅是第一參戰部隊的預備隊,做好了準備,事實上一般不會投入戰鬥。一共有五萬騎兵和兩萬步兵,每人每騎帶二十斤糧,就是一百四十萬斤糧食。
第三參戰部隊在軍隊推進時參加戰鬥的可能性為零,所以郭侃給他們的行軍任務就是帶足糧食,每人每騎四十斤糧食和五十斤馬料,一共有四十萬之多,就有一千六百萬斤糧食和兩千萬斤馬料。這批部隊最是倒黴,成了腳夫。
郭侃這麽做,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戰鬥,所有作戰部隊會把糧食放下參加戰鬥。等戰鬥結束,又負重開進。依他的判斷,李雋的主力不會這麽快就趕來,沒想到給柳河子攔截了,導致他入伏。(按:對於步兵負重九十斤糧秣,加上裝備一共有一百多斤,能不能正常行軍的問題,以我的親身體驗,完全可以。對於這一點,朋友們不要懷疑了。具體原因我也不多說了,不然有人肯定會認為我在騙朋友們的起點幣。)
在這外以,郭侃還做了一件讓任何人都感到吃驚的事情,就是他居然在軍中帶了兩萬多隻生蛋的母雞。戰馬和人一樣,必須要保持足夠的營養才能保證持久力,郭侃帶上生蛋的母雞是為了給戰馬貯備雞蛋。(按:在我的家鄉,在沒有公路以前,所有的貨物主要靠馬匹馱運,趕馬人每天除了帶上一包玉米喂馬外,有時還會帶上一個雞蛋。)
郭侃的軍隊紀律嚴明,不騷擾老百姓,這點在曆史上有記載。當蒙古大軍橫掃中東時,其他軍隊搶劫成風,唯有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他這是不想過多打擾老百姓,才自帶母雞。
經過郭侃這麽一弄,在行軍途中他就有接近兩千萬斤糧食和兩千萬斤馬料,再加上後勤部門帶的補給,糧食和馬料接近三千萬斤。要是每個士兵每人每天消耗兩斤計的話,可以支撐差不多一個月。每人每天兩斤,算得上是足額了,根本就餓不著士兵。
要是郭侃再減半配發,每人每天一斤的話,這時間就翻了一番,差不多兩個月。要是采取特別措施,比如給短時間內不上戰場的軍隊配發基本量,比如半斤,作戰部隊正常配發,再加上馬奶,宰殺戰馬,支撐三個月問題不大。
郭侃這一手要部隊自帶糧食的作法,不僅李雋沒有想到,就是對他很是了解的忽必烈也沒有想到,以忽必烈想來,他倉促入伏,攜的糧秣不會太多,竭盡所能也隻能支撐兩個月,沒想到他卻可以輕輕鬆鬆支撐三個月。
當郭侃入圍後,宋軍才發現這一情況,李雋一計算之後就知道要在短期內把郭侃拖垮再聚殲的辦法行不通,想到戰爭拖下去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頭不大都不行。
“皇上,這都是臣的錯失,臣領罪。”柳河子一語道破郭侃的真實用意:“郭侃這狗漢奸是怕給臣的遊擊隊襲擾才要糧食與軍隊一道走。”
確實柳河子所言,遊擊隊在江南鬧得很厲害,讓伯顏吃足了苦頭,要是把糧食與軍隊一起帶走,柳河子的遊擊隊襲擾他的後勤也就沒用了。隻要到了前線,建立起基地,把糧食存放起來就行了。
“柳將軍言重了,遊擊戰是我要你去開展的,哪裏來的錯失。再說,要不是你在敵後取得這麽大的戰績,郭侃也不會輕易入伏。”李雋笑著安慰,分析著道:“郭侃這一手雖然穩重,也不能經常用,這畢竟會影響軍隊的推進速度。郭侃的意思是等到攻占無錫後,把無錫作為基地,糧食就存在那裏,他的軍隊又恢複了作戰能力,就可以和我們大戰,隻是他沒有想到我們卻給他設了一個套。”
廖勝功深表讚同道:“皇上所言極是。依臣看,郭侃對江南形勢的把握比伯顏更準確,他很清楚,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才會帶足足夠的糧秣,想和我們打一場持久戰。”
柳河子接著道:“郭侃這狗漢奸號稱神人,對江南形勢的把握確實讓人不得不服。他不驕不躁,不疾不緩,整個軍隊推進的速度並不快,卻象大海中的水一樣,平穩卻無堅不摧。要不是我們把他圍起來了,現在的江南真不知是什麽樣子。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和郭侃這樣的對手過招,確實比對付伯顏更吃力,臣有如履薄冰的感覺。”
對於柳河子的話,沒有人敢表示不同意見,和郭侃對峙以來,除了在突出部打了一個勝仗外,宋軍也沒有斬獲,隻能把戰壕不停地向裏挖,一點一點地壓縮郭侃的陣地。他們人人都感覺到郭侃帶來的威脅,一個弄不好,就會潰圍而出,到那時,蒙古騎兵的優勢發揮出來,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皇上,依臣說,趕快下令征召新兵入伍吧。有了更多的軍隊,到那時,哼。”高達重重地哼了一聲,沒有再往下說,其意思再明白不過,郭侃再也別想逃走。
李雋馬上否決道:“我們可不能竭澤而漁啊。現在,我們的總兵力是不占優,不能在短時間內吃掉他。好在鄭靜和將軍已經重新奪迴了長江水道的控製權,蒙古人不可能再派來援軍,江南無憂,郭侃已成一支孤軍,不怕他逃上天去。”
高達心急地道:“皇上,那要等到什麽時間去了。”
“你不要急,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了,郭侃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李雋笑著安慰心急的高達。
李雋這話有點玄乎,高達有點不明白了,道:“皇上,哪來的援軍?”
廖勝功和柳河子對望一眼,柳河子笑著解釋道:“高將軍,你說鄭將軍往哪裏去了?”
“他不是去安慶了?”高達的嘴巴一下張得老大,突然之間興奮起來了,猛拍腦門,道:“我們的騎兵部隊可以擴大啦!”想到擴大後的騎兵部隊縱橫馳騁的場麵,都快跳起來了。
不能怪高達沉不住氣,對宋人來說,騎兵是個既讓他們羨慕又讓他們妒忌的字眼,蒙古騎兵縱橫無敵,打得宋軍無還手之力,高達最想要的就是騎兵部隊,最痛恨的就是蒙古人的騎兵,想到要是繳獲郭侃的戰馬,組建起南宋自己的騎兵部隊,那是天大的好事,比什麽事都更讓他興奮了。
高達的話音才落,侍衛隊長解晉報告道:“啟奏皇上,李庭芝,張世傑求見。”
“快快快,有請。”解晉的話對於李雋來說無異於久渴之人望甘露,聞言之下大喜,話才一出口,馬上改口道:“不不不,我們去迎接。”率先跑在頭裏,太高興了,差一點撞在門框上了。
李雋正為總兵力不足,無法盡快解決郭侃發愁,李庭芝和張世傑求見,不用說自然是他們趕來江南了,這援兵嘛不用說,肯定是帶來了。李雋這一喜真的是非同小可,沒有扭家鄉的秧歌,已經是很克製了。
廖勝功他們也是大喜,跟著跑了出去。高達自然是大步一邁,緊跟著李雋衝出去了。趙僉他們是一個緊跟一個地跑。隻可惜苦了行動不便的柳河子,拄著拐杖一拐一拐地跟上,解晉忍著笑忙攙著他。
李雋趕到營外,隻見張世傑,李庭芝的鄭靜和三人站在前麵,在他們身後黑壓壓地站著上百身穿盔甲的將領,不用說他們自然是淮西淮東軍的將領,張世傑和李庭芝帶他們來麵聖,一睹天顏。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張世傑,李庭芝和鄭靜和三人帶領下,淮東淮西軍將領向李雋行大禮。
李雋本來就沒有要人給他叩頭的習慣,乍見這麽多將領到來,開心得不得了,哪裏還顧得上這些虛禮,道:“起來吧,起來吧。快起來。”雙手把張世傑,鄭靜和與李庭芝扶起來。
將領們謝恩之後才站起來。
李雋把張世傑打量一番,隻見這位名將依然精悍過人,隻是臉上多了少許皺紋,很明顯這一年主持淮西軍務,**麵對蒙古大軍日子也不好過,他費盡了心力。李雋拍拍他的肩頭道:“張將軍,辛苦你了。淮西能夠保全,將軍大功。”
“為朝庭出力,臣之本份,不敢言功。”張世傑不敢居功。
李雋看著鄭靜和年輕的臉龐,讚不絕口道:“鄭將軍,江南得以保全,皆將軍之功。將軍焦山一戰,雪卻一年前焦山一戰的恥辱,大長大宋朝軍威,揚我國威。”
張世傑自責甚深道:“皇上,這都是臣無能,請皇上降罪。”
李雋忙安慰道:“將軍力戰為國,何罪之有。勝敗兵家常事,一年前朝庭在焦山一戰中是敗了,一年後我們不是贏迴來了嗎?將軍不用放在心上。”
“皇上言重了,這都是皇上聖明,將士們拚死殺敵的功勞,臣無尺寸之功。”鄭靜和忙謙道。李雋所言並非虛語,要不是鄭靜和在焦山打敗蒙古水軍,重新奪迴長江水道的控製權,天知道蒙古援軍什麽時間來到江南。即使李庭芝和張世傑趕來江南,要是忽必烈大舉增兵的話,後果依然是嚴重得多。
“鄭將軍謙虛了。”李雋對鄭靜和謙遜的態度大生好感,看著李庭芝,隻見這位名臣身材高大,很是英俊,按現在話來說,是一個美男子,要是往大街上一站的話,肯定會引來一片少女的尖叫聲。可惜的是,在他英俊的臉龐上多了少許皺紋,破壞了原本的美感,雙鬢已經見華發了。不用說,這都是長期沒有得到朝庭支援,獨自主持淮東軍政事務操勞所至。
李庭芝,號祥甫,出生之日有芝生在屋梁上,有人說這是吉祥征兆,就給他取名庭芝。儀容不凡,少有偉才,遠勝常人。十八歲那年,預言守隨的南宋官員會激起民變,勸告家人遷走,在他再三勸說下,家人才不情願地遷走,後來隨地果然發生了民變,別家都倒了黴,他家卻因聽了他的話遷走才避免於難。
曆任南宋要職,就是賈似道也對他青眼有加。揚州地處前沿,遭到蒙古軍隊的進攻,朝庭議守揚州人選,理宗就說沒有比李庭芝更合適的人選,於是李庭芝成了唯一人選去到揚州這前沿之地。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已成危地的揚州才轉危為安。
當臨安給攻下後,謝道清在押去大都的路上,曾派人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嚴辭拒絕,說:“隻聽過受命守城,沒聽過受命投降。”後來,謝道清又派使者持她手書來招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直接命人把使者射殺。
盡管城裏糧盡,軍人已經把自己的兒女殺了煮著吃了,感於李庭芝的忠義也沒有人有投降的打算,仍然是力戰不休,阿術在揚州堅城下費盡了心思,始終拿他沒有辦法,要不是叛徒朱煥投降的話,打下揚州還不知道到什麽時間。李庭芝得到城破的消息時,想跳到蓮池裏淹死,由於水淺淹不死,給蒙古人俘虜,阿術多次勸降都給他拒絕了。叛徒朱煥說揚州之所以難以攻下,給蒙古軍隊造成重大傷亡,都是李庭芝和另一個力主抗戰的將領薑才的過錯,把李庭芝和薑才給殺害了。
一提起南宋名臣,人們就想到文天祥,那是因為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其實,李庭芝的氣節一點不在文天祥之下,要說到軍政才幹的話,李庭芝比他傑出得多,正是他的努力,才把阿術幾十萬大軍牽製在揚州之地,阿術攻打揚州可以說用出了吃奶的力氣都打不下來。
李庭芝還有一個為人稱讚的品德,就是獨具慧眼,能夠發現人才,很喜歡提攜後進,隻要有才,給他發現了肯定會重用。
對李雋來說,李庭芝這個人的大名是早有耳聞,還是如雷貫耳。李雋讀史讀到李庭芝傳為李庭芝的忠義感動,忍不住唏噓,慨歎“生平不逢此人,誠人生遺事”,早就想一睹他的尊容,沒想到竟然成真,心中那個激動就是不筆墨所能說得清的了,比起當日見到文天祥這位千古名臣時的心情還要激動,大叫一聲:“祥甫!”一下子把李庭芝抱在懷裏,抹著眼淚道:“祥甫,終於見到你了,我好高興。”
李雋這作法不要說在禮法製度極嚴的宋代,就是在現代一個上級如此對待下級恐怕都會有人指責說不合理,有損他的身份。可李雋實在是激動,哪裏還顧得上這些。
對於李雋這種真情流露,廖勝功他們哪裏敢有李雋不合禮法的想法,心裏唯有感動,心想皇帝對臣子如此厚恩,不是說在宋代,就是在曆史上也多不見。恐怕隻有光武帝劉秀在得知大司馬吳漢病逝後的痛哭能與之相比了。一個個都偷偷抹著眼淚,很是激動。
對於李庭芝來說,當年離開臨安時,宋度宗一副病體,弱不禁風,隨時都有可能倒下,那是禦女過多所致,論到政事更是讓人寒心,是非不分,黑白不辨,隻知道與一幹妃子享樂,到處尋花問柳。現在的李雋往那裏一站,就有一股精悍之氣,身上的霸氣更是透體而出,不用看,隻用感覺就知道這是一個能夠成就大事的有道之君,心裏那個激動就不是筆墨所能說得清的了。
李庭芝萬未想到李雋有這種舉動,先是一驚,後來也是擁著李雋嗚嗚地哭了起來了。不是李庭芝脆弱,實在是他憑一人之力苦苦支撐揚州的局勢,其中有多少辛酸,有多少苦楚,不是親身經曆者誰也無法說得清楚。乍見李雋如此真情流露,多年積鬱在心中的苦楚一下子全湧上來了,好象決堤的江水,一泄千裏,不可收拾。
一君一臣,當著群臣之麵,哭得天昏地暗,在曆史上恐怕是第一遭了。
李雋之所以這麽激動,實在是他對李庭芝這個人很是欽佩,憑一人之力苦苦支撐危局,讓蒙古人束手,在南宋曆史上僅此一人而已,任誰讀了《李庭芝列傳》都會感動得流淚。李雋是個真性情的人,給李庭芝一哭,也忍不住哭得天愁地慘。
南宋能有現在這局勢,李庭芝功不可沒,正是他把蒙古人很大一部分兵力牽製在揚州,使得忽必烈不能出動更多的軍隊猛攻江南。在沒有得到朝庭補給,沒有得到朝庭一兵一卒增援的情況下,依李庭芝一人之力力抗蒙古數十萬大軍,其中的艱辛,廖勝功他們是帶慣兵的人自然是想象得到,都是以淚洗麵。
高達和李庭芝很熟,撲過去抱著李庭芝泣道:“祥甫,祥甫,我們又見麵了,我好高興。”
李庭芝的眼淚象斷線的珍珠一般落下來,不住地點頭。
正在君臣哭得不可開交時,解晉來報:“啟奏皇上,張玨將軍求見。”
張玨是南宋鎮守四川的名將。自從蒙哥推行大迂迴戰略以來,四川就遭到蒙古猛攻,大部分地區都丟失了,形勢每況愈下。餘玠奉命守四川,提出“以山製騎,控點不控麵”的戰略,才使得四川形勢一度好轉。
但是,四川因與臨安相去太遠,朝庭是自顧不暇,哪有餘力來顧及四川,四川至今還在南宋手裏,沒有給蒙古人拿下,張玨這個四川守將的功勞至偉。
李雋一聽這話,忍不住大喜,抹了一把眼淚,道:“快,有請張將軍。”臉上還掛著淚水,卻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要是個女人的話,肯定會是梨花帶雨,都不知道他是在哭還是在笑。
李雋話音一落,一員虎將,身材高大,帶著四川一眾將領大步而來,腳步沉重有力,踩在地上不斷發出咚咚的響聲,好象在打鼓。
“好一員虎將,不愧虓將之稱。”李雋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對張玨讚不絕口。張玨號稱“四川虓將”。
據《宋史?張玨列傳》記載,張玨“魁雄有謀,善用兵,出奇設伏,算無遺策……士卒必練,器械必精,禦部曲有法,雖奴隸有功必優賞之,有過雖至親必罰不貸,故人人用命。”這又是一員良將,他來了江南,自然是帶來了援兵。再者四川軍隊和蒙古軍隊打了幾十年,始終不處下風,都是精銳之師,必然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乍得如此力量,李雋想不高興都不行。
不僅李雋高興得很,就是高達,廖勝功他們也是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臣張玨參見皇上。”張玨向李雋行大禮,聲若洪鍾。
李雋忙把他拉住,道:“君玉,快快免禮。”君玉是張玨的字。李雋笑嗬嗬地看著這位進了《忠義傳》的虎將,趙看越愛,越看越喜歡。
張玨最後被俘,被押解到陝西,碰到一個朋友,數說他為南宋盡忠不值,張玨想不通,在茅廁裏用弓弦把自己絞死了。
如今,在李雋的率領下,李庭芝,張玨這些人的命運將與曆史大不相同,他們的悲劇將不再會上演。
李雋的目光從張玨,李庭芝,高達,廖勝功,張世傑,趙良淳,黃漢,鄭靜和,趙僉,柳河子,黃勝材等人臉上掠過,說不出的欣慰。迴想起一年前初來這個世界時,南宋麵臨的情況是何等的艱難,不要說蒙古大軍兵臨臨安,就是人才方麵也是凋弊不堪,無可用之臣,無可遣之將。隻能依靠張世傑,文天祥,趙僉,趙良淳,高達幾人苦撐。就是文天祥,還是自己要趙僉從蒙古軍營中救迴來的,至於高達更是急召迴來的。
現在的情況與此大不相同了,張玨,李庭芝,高達,廖勝功,張世傑,趙良淳,黃漢,鄭靜和,趙僉,柳河子,黃勝材,再加上遠在臨安的文天祥,身在廣州的陳宜中,福州的陸秀夫等人,可以說濟濟一堂,群星閃耀!
《詩》雲“濟濟多士,爰成大功”,正此謂也!
第六十五章群星閃耀
“這個郭侃,真不愧是神人,在那種情況下居然還帶了這麽多的補給,真讓人想不到。”李雋一想到郭侃又給他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頭又大了,很是無奈,使勁敲著額頭,額頭發著砰砰的響聲,一雙眼睛死死盯著宋軍和郭侃軍對峙態勢圖,動都沒動一下,好象地圖是磁石似的。
廖勝功也是死死盯著地圖,不無感慨地道:“郭侃用兵思維縝密,真的是滴水不漏,各個方麵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想動他都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下手。皇上,臣還真有點狗咬烏龜,沒處下嘴的感覺。”馬上想到這樣說不夠恭敬,請罪道:“臣失言,臣失言。”
李雋揮揮手阻止他再請罪下去,道:“你說的一點沒錯,我也有這種感覺。按照我們的預計,郭侃匆促入伏,帶的糧食頂多支撐十來天,沒想到他用了這一手,就是足額配發也可以支撐一個月,要是減半配發,就是兩月,再加上宰殺戰馬和一些特別措施,支撐三個月也沒有問題。”
柳河子拄著拐杖,盯著地圖,把李雋沒有說出來的結論說出來:“所以,我們原本計劃把他拖瘦拖垮,再聚殲的辦法行不通,應該盡早解決掉郭侃,讓老百姓重返家園,從事生產。”
這是境內作戰,長期戰爭的直接後果就是大片良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極不利於經濟的發展。為了對付郭侃大軍,整個江南都調動了,老百姓給動員起來挖戰壕不說,由於總兵力的不足,怕郭侃突圍逃走,還動員了大批身體強壯的老百姓幫助宋軍防守,這數目少說也有好幾十萬。幾十萬老百姓不能從事生產,對急需錢糧的南宋來說,問題真的很嚴重。
“柳將軍,你就不要在那裏說了,誰都知道我們總兵力不足,要想現在聚殲郭侃這狗漢奸,想想可以,要做起來還真沒辦法。”老將高達一想到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吃掉郭侃心裏就不舒服,柳河子提到這事,他心裏很不是味,免不了嘮叨幾句。
柳河子忍著心中的好笑,道:“高將軍說得對,柳某不再說了。”
“你這個高將軍,說也不讓人家說。”李雋敲著高達的胸口,笑道:“你這是諱疾忌醫。”
高達一跺腳,道:“皇上,臣一想到這事,頭就大了。不是不讓柳將軍說,實在是不想聽到。”
李雋笑笑道:“你真有得說。”
趙僉很有點興奮地道:“郭侃狗漢奸把軍隊分成三種,第一參戰部隊,第二參戰部隊,第三參戰部隊,要第一參戰部隊每人帶十斤糧,第二參戰部隊帶二十斤糧,第三參戰部隊帶四十斤糧,五十斤馬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既保證了軍隊的正常推進,又保證了後勤補給,值得我們借鑒。”
他的話音剛落,黃漢馬上表示反對,道:“這法子不對,也太苦步兵了。步兵哪裏是步兵,純粹成了腳夫,千萬用不得。”他是步兵將領,維護步兵是他的天性,一想到郭侃那法子步兵最苦,自然是要反對。
郭侃的法子其實很簡單,他把部隊分成三類,按參戰順序叫第一第二第三參戰部隊。第一參戰部隊就是在軍隊推進時擔負警戒,一遇到敵人能馬上投入戰鬥的部隊,一共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兵,騎兵要求每騎帶十斤糧食,步兵每人也是十斤,這八萬人就帶了八十萬斤糧食。十斤糧食對於作戰部他來說,不算什麽負擔,特別是對騎兵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按:為了便於表述,也為了好理解,我就分成第一第二第三參戰部隊。騎:是古代的一個名字,是騎馬和騎馬人的合稱一騎。)
第二參戰部隊就是隨時可以投入戰鬥,但按戰鬥序列來說,他們僅僅是第一參戰部隊的預備隊,做好了準備,事實上一般不會投入戰鬥。一共有五萬騎兵和兩萬步兵,每人每騎帶二十斤糧,就是一百四十萬斤糧食。
第三參戰部隊在軍隊推進時參加戰鬥的可能性為零,所以郭侃給他們的行軍任務就是帶足糧食,每人每騎四十斤糧食和五十斤馬料,一共有四十萬之多,就有一千六百萬斤糧食和兩千萬斤馬料。這批部隊最是倒黴,成了腳夫。
郭侃這麽做,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戰鬥,所有作戰部隊會把糧食放下參加戰鬥。等戰鬥結束,又負重開進。依他的判斷,李雋的主力不會這麽快就趕來,沒想到給柳河子攔截了,導致他入伏。(按:對於步兵負重九十斤糧秣,加上裝備一共有一百多斤,能不能正常行軍的問題,以我的親身體驗,完全可以。對於這一點,朋友們不要懷疑了。具體原因我也不多說了,不然有人肯定會認為我在騙朋友們的起點幣。)
在這外以,郭侃還做了一件讓任何人都感到吃驚的事情,就是他居然在軍中帶了兩萬多隻生蛋的母雞。戰馬和人一樣,必須要保持足夠的營養才能保證持久力,郭侃帶上生蛋的母雞是為了給戰馬貯備雞蛋。(按:在我的家鄉,在沒有公路以前,所有的貨物主要靠馬匹馱運,趕馬人每天除了帶上一包玉米喂馬外,有時還會帶上一個雞蛋。)
郭侃的軍隊紀律嚴明,不騷擾老百姓,這點在曆史上有記載。當蒙古大軍橫掃中東時,其他軍隊搶劫成風,唯有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他這是不想過多打擾老百姓,才自帶母雞。
經過郭侃這麽一弄,在行軍途中他就有接近兩千萬斤糧食和兩千萬斤馬料,再加上後勤部門帶的補給,糧食和馬料接近三千萬斤。要是每個士兵每人每天消耗兩斤計的話,可以支撐差不多一個月。每人每天兩斤,算得上是足額了,根本就餓不著士兵。
要是郭侃再減半配發,每人每天一斤的話,這時間就翻了一番,差不多兩個月。要是采取特別措施,比如給短時間內不上戰場的軍隊配發基本量,比如半斤,作戰部隊正常配發,再加上馬奶,宰殺戰馬,支撐三個月問題不大。
郭侃這一手要部隊自帶糧食的作法,不僅李雋沒有想到,就是對他很是了解的忽必烈也沒有想到,以忽必烈想來,他倉促入伏,攜的糧秣不會太多,竭盡所能也隻能支撐兩個月,沒想到他卻可以輕輕鬆鬆支撐三個月。
當郭侃入圍後,宋軍才發現這一情況,李雋一計算之後就知道要在短期內把郭侃拖垮再聚殲的辦法行不通,想到戰爭拖下去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頭不大都不行。
“皇上,這都是臣的錯失,臣領罪。”柳河子一語道破郭侃的真實用意:“郭侃這狗漢奸是怕給臣的遊擊隊襲擾才要糧食與軍隊一道走。”
確實柳河子所言,遊擊隊在江南鬧得很厲害,讓伯顏吃足了苦頭,要是把糧食與軍隊一起帶走,柳河子的遊擊隊襲擾他的後勤也就沒用了。隻要到了前線,建立起基地,把糧食存放起來就行了。
“柳將軍言重了,遊擊戰是我要你去開展的,哪裏來的錯失。再說,要不是你在敵後取得這麽大的戰績,郭侃也不會輕易入伏。”李雋笑著安慰,分析著道:“郭侃這一手雖然穩重,也不能經常用,這畢竟會影響軍隊的推進速度。郭侃的意思是等到攻占無錫後,把無錫作為基地,糧食就存在那裏,他的軍隊又恢複了作戰能力,就可以和我們大戰,隻是他沒有想到我們卻給他設了一個套。”
廖勝功深表讚同道:“皇上所言極是。依臣看,郭侃對江南形勢的把握比伯顏更準確,他很清楚,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才會帶足足夠的糧秣,想和我們打一場持久戰。”
柳河子接著道:“郭侃這狗漢奸號稱神人,對江南形勢的把握確實讓人不得不服。他不驕不躁,不疾不緩,整個軍隊推進的速度並不快,卻象大海中的水一樣,平穩卻無堅不摧。要不是我們把他圍起來了,現在的江南真不知是什麽樣子。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和郭侃這樣的對手過招,確實比對付伯顏更吃力,臣有如履薄冰的感覺。”
對於柳河子的話,沒有人敢表示不同意見,和郭侃對峙以來,除了在突出部打了一個勝仗外,宋軍也沒有斬獲,隻能把戰壕不停地向裏挖,一點一點地壓縮郭侃的陣地。他們人人都感覺到郭侃帶來的威脅,一個弄不好,就會潰圍而出,到那時,蒙古騎兵的優勢發揮出來,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皇上,依臣說,趕快下令征召新兵入伍吧。有了更多的軍隊,到那時,哼。”高達重重地哼了一聲,沒有再往下說,其意思再明白不過,郭侃再也別想逃走。
李雋馬上否決道:“我們可不能竭澤而漁啊。現在,我們的總兵力是不占優,不能在短時間內吃掉他。好在鄭靜和將軍已經重新奪迴了長江水道的控製權,蒙古人不可能再派來援軍,江南無憂,郭侃已成一支孤軍,不怕他逃上天去。”
高達心急地道:“皇上,那要等到什麽時間去了。”
“你不要急,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了,郭侃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李雋笑著安慰心急的高達。
李雋這話有點玄乎,高達有點不明白了,道:“皇上,哪來的援軍?”
廖勝功和柳河子對望一眼,柳河子笑著解釋道:“高將軍,你說鄭將軍往哪裏去了?”
“他不是去安慶了?”高達的嘴巴一下張得老大,突然之間興奮起來了,猛拍腦門,道:“我們的騎兵部隊可以擴大啦!”想到擴大後的騎兵部隊縱橫馳騁的場麵,都快跳起來了。
不能怪高達沉不住氣,對宋人來說,騎兵是個既讓他們羨慕又讓他們妒忌的字眼,蒙古騎兵縱橫無敵,打得宋軍無還手之力,高達最想要的就是騎兵部隊,最痛恨的就是蒙古人的騎兵,想到要是繳獲郭侃的戰馬,組建起南宋自己的騎兵部隊,那是天大的好事,比什麽事都更讓他興奮了。
高達的話音才落,侍衛隊長解晉報告道:“啟奏皇上,李庭芝,張世傑求見。”
“快快快,有請。”解晉的話對於李雋來說無異於久渴之人望甘露,聞言之下大喜,話才一出口,馬上改口道:“不不不,我們去迎接。”率先跑在頭裏,太高興了,差一點撞在門框上了。
李雋正為總兵力不足,無法盡快解決郭侃發愁,李庭芝和張世傑求見,不用說自然是他們趕來江南了,這援兵嘛不用說,肯定是帶來了。李雋這一喜真的是非同小可,沒有扭家鄉的秧歌,已經是很克製了。
廖勝功他們也是大喜,跟著跑了出去。高達自然是大步一邁,緊跟著李雋衝出去了。趙僉他們是一個緊跟一個地跑。隻可惜苦了行動不便的柳河子,拄著拐杖一拐一拐地跟上,解晉忍著笑忙攙著他。
李雋趕到營外,隻見張世傑,李庭芝的鄭靜和三人站在前麵,在他們身後黑壓壓地站著上百身穿盔甲的將領,不用說他們自然是淮西淮東軍的將領,張世傑和李庭芝帶他們來麵聖,一睹天顏。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張世傑,李庭芝和鄭靜和三人帶領下,淮東淮西軍將領向李雋行大禮。
李雋本來就沒有要人給他叩頭的習慣,乍見這麽多將領到來,開心得不得了,哪裏還顧得上這些虛禮,道:“起來吧,起來吧。快起來。”雙手把張世傑,鄭靜和與李庭芝扶起來。
將領們謝恩之後才站起來。
李雋把張世傑打量一番,隻見這位名將依然精悍過人,隻是臉上多了少許皺紋,很明顯這一年主持淮西軍務,**麵對蒙古大軍日子也不好過,他費盡了心力。李雋拍拍他的肩頭道:“張將軍,辛苦你了。淮西能夠保全,將軍大功。”
“為朝庭出力,臣之本份,不敢言功。”張世傑不敢居功。
李雋看著鄭靜和年輕的臉龐,讚不絕口道:“鄭將軍,江南得以保全,皆將軍之功。將軍焦山一戰,雪卻一年前焦山一戰的恥辱,大長大宋朝軍威,揚我國威。”
張世傑自責甚深道:“皇上,這都是臣無能,請皇上降罪。”
李雋忙安慰道:“將軍力戰為國,何罪之有。勝敗兵家常事,一年前朝庭在焦山一戰中是敗了,一年後我們不是贏迴來了嗎?將軍不用放在心上。”
“皇上言重了,這都是皇上聖明,將士們拚死殺敵的功勞,臣無尺寸之功。”鄭靜和忙謙道。李雋所言並非虛語,要不是鄭靜和在焦山打敗蒙古水軍,重新奪迴長江水道的控製權,天知道蒙古援軍什麽時間來到江南。即使李庭芝和張世傑趕來江南,要是忽必烈大舉增兵的話,後果依然是嚴重得多。
“鄭將軍謙虛了。”李雋對鄭靜和謙遜的態度大生好感,看著李庭芝,隻見這位名臣身材高大,很是英俊,按現在話來說,是一個美男子,要是往大街上一站的話,肯定會引來一片少女的尖叫聲。可惜的是,在他英俊的臉龐上多了少許皺紋,破壞了原本的美感,雙鬢已經見華發了。不用說,這都是長期沒有得到朝庭支援,獨自主持淮東軍政事務操勞所至。
李庭芝,號祥甫,出生之日有芝生在屋梁上,有人說這是吉祥征兆,就給他取名庭芝。儀容不凡,少有偉才,遠勝常人。十八歲那年,預言守隨的南宋官員會激起民變,勸告家人遷走,在他再三勸說下,家人才不情願地遷走,後來隨地果然發生了民變,別家都倒了黴,他家卻因聽了他的話遷走才避免於難。
曆任南宋要職,就是賈似道也對他青眼有加。揚州地處前沿,遭到蒙古軍隊的進攻,朝庭議守揚州人選,理宗就說沒有比李庭芝更合適的人選,於是李庭芝成了唯一人選去到揚州這前沿之地。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已成危地的揚州才轉危為安。
當臨安給攻下後,謝道清在押去大都的路上,曾派人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嚴辭拒絕,說:“隻聽過受命守城,沒聽過受命投降。”後來,謝道清又派使者持她手書來招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直接命人把使者射殺。
盡管城裏糧盡,軍人已經把自己的兒女殺了煮著吃了,感於李庭芝的忠義也沒有人有投降的打算,仍然是力戰不休,阿術在揚州堅城下費盡了心思,始終拿他沒有辦法,要不是叛徒朱煥投降的話,打下揚州還不知道到什麽時間。李庭芝得到城破的消息時,想跳到蓮池裏淹死,由於水淺淹不死,給蒙古人俘虜,阿術多次勸降都給他拒絕了。叛徒朱煥說揚州之所以難以攻下,給蒙古軍隊造成重大傷亡,都是李庭芝和另一個力主抗戰的將領薑才的過錯,把李庭芝和薑才給殺害了。
一提起南宋名臣,人們就想到文天祥,那是因為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其實,李庭芝的氣節一點不在文天祥之下,要說到軍政才幹的話,李庭芝比他傑出得多,正是他的努力,才把阿術幾十萬大軍牽製在揚州之地,阿術攻打揚州可以說用出了吃奶的力氣都打不下來。
李庭芝還有一個為人稱讚的品德,就是獨具慧眼,能夠發現人才,很喜歡提攜後進,隻要有才,給他發現了肯定會重用。
對李雋來說,李庭芝這個人的大名是早有耳聞,還是如雷貫耳。李雋讀史讀到李庭芝傳為李庭芝的忠義感動,忍不住唏噓,慨歎“生平不逢此人,誠人生遺事”,早就想一睹他的尊容,沒想到竟然成真,心中那個激動就是不筆墨所能說得清的了,比起當日見到文天祥這位千古名臣時的心情還要激動,大叫一聲:“祥甫!”一下子把李庭芝抱在懷裏,抹著眼淚道:“祥甫,終於見到你了,我好高興。”
李雋這作法不要說在禮法製度極嚴的宋代,就是在現代一個上級如此對待下級恐怕都會有人指責說不合理,有損他的身份。可李雋實在是激動,哪裏還顧得上這些。
對於李雋這種真情流露,廖勝功他們哪裏敢有李雋不合禮法的想法,心裏唯有感動,心想皇帝對臣子如此厚恩,不是說在宋代,就是在曆史上也多不見。恐怕隻有光武帝劉秀在得知大司馬吳漢病逝後的痛哭能與之相比了。一個個都偷偷抹著眼淚,很是激動。
對於李庭芝來說,當年離開臨安時,宋度宗一副病體,弱不禁風,隨時都有可能倒下,那是禦女過多所致,論到政事更是讓人寒心,是非不分,黑白不辨,隻知道與一幹妃子享樂,到處尋花問柳。現在的李雋往那裏一站,就有一股精悍之氣,身上的霸氣更是透體而出,不用看,隻用感覺就知道這是一個能夠成就大事的有道之君,心裏那個激動就不是筆墨所能說得清的了。
李庭芝萬未想到李雋有這種舉動,先是一驚,後來也是擁著李雋嗚嗚地哭了起來了。不是李庭芝脆弱,實在是他憑一人之力苦苦支撐揚州的局勢,其中有多少辛酸,有多少苦楚,不是親身經曆者誰也無法說得清楚。乍見李雋如此真情流露,多年積鬱在心中的苦楚一下子全湧上來了,好象決堤的江水,一泄千裏,不可收拾。
一君一臣,當著群臣之麵,哭得天昏地暗,在曆史上恐怕是第一遭了。
李雋之所以這麽激動,實在是他對李庭芝這個人很是欽佩,憑一人之力苦苦支撐危局,讓蒙古人束手,在南宋曆史上僅此一人而已,任誰讀了《李庭芝列傳》都會感動得流淚。李雋是個真性情的人,給李庭芝一哭,也忍不住哭得天愁地慘。
南宋能有現在這局勢,李庭芝功不可沒,正是他把蒙古人很大一部分兵力牽製在揚州,使得忽必烈不能出動更多的軍隊猛攻江南。在沒有得到朝庭補給,沒有得到朝庭一兵一卒增援的情況下,依李庭芝一人之力力抗蒙古數十萬大軍,其中的艱辛,廖勝功他們是帶慣兵的人自然是想象得到,都是以淚洗麵。
高達和李庭芝很熟,撲過去抱著李庭芝泣道:“祥甫,祥甫,我們又見麵了,我好高興。”
李庭芝的眼淚象斷線的珍珠一般落下來,不住地點頭。
正在君臣哭得不可開交時,解晉來報:“啟奏皇上,張玨將軍求見。”
張玨是南宋鎮守四川的名將。自從蒙哥推行大迂迴戰略以來,四川就遭到蒙古猛攻,大部分地區都丟失了,形勢每況愈下。餘玠奉命守四川,提出“以山製騎,控點不控麵”的戰略,才使得四川形勢一度好轉。
但是,四川因與臨安相去太遠,朝庭是自顧不暇,哪有餘力來顧及四川,四川至今還在南宋手裏,沒有給蒙古人拿下,張玨這個四川守將的功勞至偉。
李雋一聽這話,忍不住大喜,抹了一把眼淚,道:“快,有請張將軍。”臉上還掛著淚水,卻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要是個女人的話,肯定會是梨花帶雨,都不知道他是在哭還是在笑。
李雋話音一落,一員虎將,身材高大,帶著四川一眾將領大步而來,腳步沉重有力,踩在地上不斷發出咚咚的響聲,好象在打鼓。
“好一員虎將,不愧虓將之稱。”李雋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對張玨讚不絕口。張玨號稱“四川虓將”。
據《宋史?張玨列傳》記載,張玨“魁雄有謀,善用兵,出奇設伏,算無遺策……士卒必練,器械必精,禦部曲有法,雖奴隸有功必優賞之,有過雖至親必罰不貸,故人人用命。”這又是一員良將,他來了江南,自然是帶來了援兵。再者四川軍隊和蒙古軍隊打了幾十年,始終不處下風,都是精銳之師,必然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乍得如此力量,李雋想不高興都不行。
不僅李雋高興得很,就是高達,廖勝功他們也是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臣張玨參見皇上。”張玨向李雋行大禮,聲若洪鍾。
李雋忙把他拉住,道:“君玉,快快免禮。”君玉是張玨的字。李雋笑嗬嗬地看著這位進了《忠義傳》的虎將,趙看越愛,越看越喜歡。
張玨最後被俘,被押解到陝西,碰到一個朋友,數說他為南宋盡忠不值,張玨想不通,在茅廁裏用弓弦把自己絞死了。
如今,在李雋的率領下,李庭芝,張玨這些人的命運將與曆史大不相同,他們的悲劇將不再會上演。
李雋的目光從張玨,李庭芝,高達,廖勝功,張世傑,趙良淳,黃漢,鄭靜和,趙僉,柳河子,黃勝材等人臉上掠過,說不出的欣慰。迴想起一年前初來這個世界時,南宋麵臨的情況是何等的艱難,不要說蒙古大軍兵臨臨安,就是人才方麵也是凋弊不堪,無可用之臣,無可遣之將。隻能依靠張世傑,文天祥,趙僉,趙良淳,高達幾人苦撐。就是文天祥,還是自己要趙僉從蒙古軍營中救迴來的,至於高達更是急召迴來的。
現在的情況與此大不相同了,張玨,李庭芝,高達,廖勝功,張世傑,趙良淳,黃漢,鄭靜和,趙僉,柳河子,黃勝材,再加上遠在臨安的文天祥,身在廣州的陳宜中,福州的陸秀夫等人,可以說濟濟一堂,群星閃耀!
《詩》雲“濟濟多士,爰成大功”,正此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