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曠塵灰卷地起,連帶冰痕揚蒙漪。
馳馬舞刀懸尾霧,層霧疊疊疏密齊。
殤沫終於明了,他與鄭言無法靠近朱棣大軍的原因了…
或許,他早清楚原因。
隻是,知道原因和親眼看到原因,卻又截然不同。
——那畫麵真實震撼,亦有著最直觀的感觸。
如果說,在浩海如碧的水鏡上,突現一群海豚,不但旋身高躍,還在極快移動,那一定會成為天地間的無瑕畫麵。
倘若,無瑕畫麵上又迎來一場追逐弑殺,成倍的大白鯊在海豚的後方,白牙裸露,破浪翻湧,單是眸中展露出的兇光,就讓人不寒而栗了。
當,無瑕畫麵成了弱肉強食的藝術畫卷,也就意味著一場殘酷的生死逃亡正在上演。
現在,這一切已出現在殤沫眼前,馬蹄破冰,揚草飛絮,冰絮後懸,激蕩不落。
白冰淩,灰草絮,喝聲連連百萬師。
明軍非百萬,卻硬生生地攻殺出了遮天蓋地的氣勢,他們從背後四方而聚,從小隊聚成虎狼,虎狼急竄成線,對著前方的獵物緊咬不放,大有撲殺絕跡之勢。
奈何,這裏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無遮擋,無溝壑,無屏障,無峻峰,隻有天地遼闊,隻有聲聲迴蕩。
試問,在這種一眼望穿的大地上,誰能躲過大明軍隊的銳眸,誰又能藏身靠近…
阿魯台部是瘋狂的,他們的小隊騎兵竟敢這般赤裸地出現在朱棣大軍的眼際中,毫無畏懼,卻又不正麵交鋒。
更像是無意間暴露了行蹤,亦像是一小隊打探敵情的騎兵,恰巧遇上了朱棣大軍。
從大明先鋒軍朝他們襲來的那一刻,他們就已掉轉了馬頭,奮力奔逃。
他們的出現,雖給草原添色,卻也著實成了水鏡上的小眾海豚,而,明軍正是那不可撼動的大白鯊。
事實上,他們中間有著上千裏距離,明軍要想輕易追上他們,也非易事。
隻不過,他們大概也是逃不掉的,因為視野之內皆平川,千裏之內無阻礙。
遠望間,他們已然變幻了百次陣型,每變化一次,都有一種孤寂感。
他們隻是一小隊騎兵,人數本就不多,又要朝不同方向分散,錯開明軍的追擊。
每每分散開來,相伴人數不足五人,更有單騎逃竄者,用來迷惑明軍。
單騎如離隊的牛羊,極有可能會被狼群吞噬,連骨頭渣都不剩。
然,他們並非牛羊,也不會完全迷失方向,每過一會兒便又重新聚攏,成為一隻褐黑長龍,騰雲蜿蜒。
殤沫雖在看著他們,卻一直處於迷惑中,他想不明白,為何阿魯台會讓一小隊騎兵出來送死,其意義又在哪裏?
眼看著逃亡騎兵離他身下的土坡越來越近,他也下意識地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封來信。
多次未能靠近朱棣大軍的他,這次選擇在前方等候,的確有賭的成分。
但,他也不全然是在賭。
因為,想要提前準確地到達前方,就要先預判出朱棣大軍的行軍方向,能做到這一點的,絕不是一時的小聰明,而是,真正能運籌帷幄的人,才能做到。
信,是從一隻鷹隼的腳爪上取下來的,展開後,字數很多,且是殤沫再熟悉不過的字跡。
在這個世上,恐怕也沒什麽比身在異鄉讀家書,更加喜悅了。
沒錯,信是冷溶月的親筆信,相思與思念道了滿滿半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思成恨,思念成怨,便就是萬般牽絆,千般纏綿。
字裏行間未見憂心,雖未有憂心,卻憑半章訴情與纏綿,就已然將殤沫的心釘死在了冷溶月的身上。
——佳人在候,怎能言死,又怎會舍佳人而去,留身漠北…
信的後半篇,很迷惑。
至少,在殤沫看來,根本無關緊要。
因為,後半篇的內容,都在圍繞一個人的名字,這名字是殤沫熟知的;叫這名字的人,殤沫也是認識的。
這人便是金忠。
——金忠絕不知曉阿魯台的藏身之處,但,他卻至今沒在朱棣麵前嶄露馬腳。
——金忠為先鋒軍主帥,衝殺在前,指定朱棣大軍方向的也定是他無疑。
——寧陽侯陳懋雖與金忠共統先鋒軍,但,在未見敵影的情況下,陳懋也絕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先鋒軍的控製權也全在金忠。
——金忠的先鋒軍中,也有不少黑羽騎,黑羽騎雖是秦泰部下,卻皆識金忠,他們本就出自一脈,有過一段融合,所以,單個的黑羽騎雖不能為我們所用,但,劃入金忠先鋒軍的黑羽騎,卻能被我們所用。因為,他們有金忠做主帥,便就又有了聯眾的契機,亦有了發號施令的人。
——連日來,金忠隻派遣手下黑羽騎四方打探,而,黑羽騎探得最多的方位也隻有一處,那便是榆木川。夫君若迴想起榆木川的舊事,必能得知朱棣欲往何方,憂慮何事。
起初,殤沫在看到這些話語時,不覺得有什麽特別。
但,現下他卻覺得這些言語,實乃精髓關鍵。
他不但提前藏身在了朱棣大軍的必經之處,且大明先鋒軍也分出了數百人前來追趕分散奔逃的韃靼騎兵。
說時遲,那時快,韃靼的三、五騎兵已然繞進了土坡。
殤沫身下的土坡並非獨有,反倒是三坡相連,坡與坡之間皆有空隙。
從南到北排列的話,他身下的土坡為前坡,坡度略高,且有高過半腰的枯草,他與鄭言就躲在枯草中。
中坡高度次之,有一缺口,像曾被雨水衝塌過一般。
後坡有石,一石塊顯露於頂,坡度雖緩,土層卻夯實,枯草垂平,有騎兵縱馬踏過的痕跡。
而,韃靼的三、五騎兵則是先從後坡踏過,然後,進入中坡,通過坡弧,又斜上而出。
雖說,這三、五個騎兵未從殤沫身下的土坡經過,但,他們在斜上而出時也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動作。
隻見,一騎兵蹬馬躍身到了身邊另一位騎兵之後,與另一騎兵共騎一馬而去。
騎兵胯下之馬在無人驅駛的情況下,也不再疾奔,碎步來到了殤沫所在的坡下,反倒悠閑地啃起草來。
“我們的機會來了,”這時,一直藏身在旁的鄭言,率先開口道:“一會兒大明先鋒軍一定會追趕至此,先鋒軍看到坡下有馬在吃草,一定會留人下馬查看,到時我們殺了查看之人,換上他們的甲胄,就能混進明軍隊伍中了。”
話落,他便撐臂抬起上身,觀察起了大明先鋒軍的動向。
仍伏身在枯草中的殤沫,沒有說話。
他並不知曉,土坡之下何時就多出了一匹馬來,人在一心躲藏時,也根本不會抬頭去注意身邊所發生的事,隻會借助枯草間隙,隱約感觸著韃靼騎兵的離去。
隻不過,他在隱約間卻看到了一個甚是熟悉的身影,這身影英姿颯爽,背影倩麗,似有幾分冷溶月的神態。
若不是這身影從一匹馬上,躍到另一匹馬上,恐怕他也不會發現。
——可,冷溶月又怎會出現在韃靼騎兵之中呢?
——就算冷溶月與阿魯台相識,阿魯台也斷然不會讓手下兵將跟著冷溶月前來送死啊…
——如果說,他與鄭言選擇在去往榆木川的路上等候朱棣大軍,隻因冷溶月在信中提到了“榆木川”三字的話,那方才棄馬躍身至另一騎兵身後的人,顯然也是在給他和鄭言創造機會,一個可以合理混入朱棣大軍中的機會。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不禁將眸光瞥向身側的鄭言,遲疑道:“你和溶月私下另有聯絡?”
鄭言繼續展望著,心不在焉地迴道:“什麽另有聯絡?一會兒先鋒軍追趕韃靼騎兵的隊伍一到,我們就開始行動。”
殤沫,沉聲道:“若你和溶月沒有私下聯絡,又怎會這般巧合?韃靼騎兵好似知道我們就藏身在此處,還刻意留下一匹馬製造出懸疑,用來迷惑先鋒軍...”
鄭言漸揚了嘴角,淡淡一笑,這淡笑很奇妙,好似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陶醉。
“他們到了,你就不要再想其他了...”
他仍沒有側眸看殤沫,而是看著先鋒軍的百人小隊繞進土坡,小隊將領在看到坡下馬後,雖也做出了蹬腿勒馬的動作,但,又在看到遠處韃靼騎兵的身影後,繼續追了出去。
當然,小隊將領也的確留下了五人進行搜尋,這五人也在第一時間縱身下馬,在坡下馬的周邊掄刀踏草起來。
鄭言見狀,欲要起身,卻被殤沫硬生生地按了下來。
“此處就我們這兒有三處土坡,除此之外,皆是一馬平川。若韃靼騎兵想要甩掉大明先鋒軍,選擇從這裏繞行,遮擋視線,也是明智之舉。韃靼騎兵也必然很熟悉這裏的地形,但,我還是那句話,真就這般巧合嗎?鄭言,事到如今,你還不肯對我說實話?”
鄭言終是側眸看向殤沫,似在思索什麽,片刻後,他又迴眸看了一眼正在坡下搜尋的五位先鋒兵後,才緩緩道:“你還記得牽星術吧?你曾跟隨鄭和大人出過海,一定記得此術...其實,你猜的沒錯,大小姐的確到了這裏,也的確比你率先做出了行動,我也隻是利用牽星術測量出了我們的方位,並在你歇息期間,又將我們的位置傳給了大小姐。”
殤沫猛然起身,怒道:“你可考慮過溶月的安危?方才那個從自己馬上躍出,又到另一匹馬上的韃靼騎兵,就是溶月,對嗎?”
鄭言,沒有迴答,因為他已無機會迴答。
此刻,大明的五位先鋒兵已向他們走來...
馳馬舞刀懸尾霧,層霧疊疊疏密齊。
殤沫終於明了,他與鄭言無法靠近朱棣大軍的原因了…
或許,他早清楚原因。
隻是,知道原因和親眼看到原因,卻又截然不同。
——那畫麵真實震撼,亦有著最直觀的感觸。
如果說,在浩海如碧的水鏡上,突現一群海豚,不但旋身高躍,還在極快移動,那一定會成為天地間的無瑕畫麵。
倘若,無瑕畫麵上又迎來一場追逐弑殺,成倍的大白鯊在海豚的後方,白牙裸露,破浪翻湧,單是眸中展露出的兇光,就讓人不寒而栗了。
當,無瑕畫麵成了弱肉強食的藝術畫卷,也就意味著一場殘酷的生死逃亡正在上演。
現在,這一切已出現在殤沫眼前,馬蹄破冰,揚草飛絮,冰絮後懸,激蕩不落。
白冰淩,灰草絮,喝聲連連百萬師。
明軍非百萬,卻硬生生地攻殺出了遮天蓋地的氣勢,他們從背後四方而聚,從小隊聚成虎狼,虎狼急竄成線,對著前方的獵物緊咬不放,大有撲殺絕跡之勢。
奈何,這裏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無遮擋,無溝壑,無屏障,無峻峰,隻有天地遼闊,隻有聲聲迴蕩。
試問,在這種一眼望穿的大地上,誰能躲過大明軍隊的銳眸,誰又能藏身靠近…
阿魯台部是瘋狂的,他們的小隊騎兵竟敢這般赤裸地出現在朱棣大軍的眼際中,毫無畏懼,卻又不正麵交鋒。
更像是無意間暴露了行蹤,亦像是一小隊打探敵情的騎兵,恰巧遇上了朱棣大軍。
從大明先鋒軍朝他們襲來的那一刻,他們就已掉轉了馬頭,奮力奔逃。
他們的出現,雖給草原添色,卻也著實成了水鏡上的小眾海豚,而,明軍正是那不可撼動的大白鯊。
事實上,他們中間有著上千裏距離,明軍要想輕易追上他們,也非易事。
隻不過,他們大概也是逃不掉的,因為視野之內皆平川,千裏之內無阻礙。
遠望間,他們已然變幻了百次陣型,每變化一次,都有一種孤寂感。
他們隻是一小隊騎兵,人數本就不多,又要朝不同方向分散,錯開明軍的追擊。
每每分散開來,相伴人數不足五人,更有單騎逃竄者,用來迷惑明軍。
單騎如離隊的牛羊,極有可能會被狼群吞噬,連骨頭渣都不剩。
然,他們並非牛羊,也不會完全迷失方向,每過一會兒便又重新聚攏,成為一隻褐黑長龍,騰雲蜿蜒。
殤沫雖在看著他們,卻一直處於迷惑中,他想不明白,為何阿魯台會讓一小隊騎兵出來送死,其意義又在哪裏?
眼看著逃亡騎兵離他身下的土坡越來越近,他也下意識地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封來信。
多次未能靠近朱棣大軍的他,這次選擇在前方等候,的確有賭的成分。
但,他也不全然是在賭。
因為,想要提前準確地到達前方,就要先預判出朱棣大軍的行軍方向,能做到這一點的,絕不是一時的小聰明,而是,真正能運籌帷幄的人,才能做到。
信,是從一隻鷹隼的腳爪上取下來的,展開後,字數很多,且是殤沫再熟悉不過的字跡。
在這個世上,恐怕也沒什麽比身在異鄉讀家書,更加喜悅了。
沒錯,信是冷溶月的親筆信,相思與思念道了滿滿半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思成恨,思念成怨,便就是萬般牽絆,千般纏綿。
字裏行間未見憂心,雖未有憂心,卻憑半章訴情與纏綿,就已然將殤沫的心釘死在了冷溶月的身上。
——佳人在候,怎能言死,又怎會舍佳人而去,留身漠北…
信的後半篇,很迷惑。
至少,在殤沫看來,根本無關緊要。
因為,後半篇的內容,都在圍繞一個人的名字,這名字是殤沫熟知的;叫這名字的人,殤沫也是認識的。
這人便是金忠。
——金忠絕不知曉阿魯台的藏身之處,但,他卻至今沒在朱棣麵前嶄露馬腳。
——金忠為先鋒軍主帥,衝殺在前,指定朱棣大軍方向的也定是他無疑。
——寧陽侯陳懋雖與金忠共統先鋒軍,但,在未見敵影的情況下,陳懋也絕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先鋒軍的控製權也全在金忠。
——金忠的先鋒軍中,也有不少黑羽騎,黑羽騎雖是秦泰部下,卻皆識金忠,他們本就出自一脈,有過一段融合,所以,單個的黑羽騎雖不能為我們所用,但,劃入金忠先鋒軍的黑羽騎,卻能被我們所用。因為,他們有金忠做主帥,便就又有了聯眾的契機,亦有了發號施令的人。
——連日來,金忠隻派遣手下黑羽騎四方打探,而,黑羽騎探得最多的方位也隻有一處,那便是榆木川。夫君若迴想起榆木川的舊事,必能得知朱棣欲往何方,憂慮何事。
起初,殤沫在看到這些話語時,不覺得有什麽特別。
但,現下他卻覺得這些言語,實乃精髓關鍵。
他不但提前藏身在了朱棣大軍的必經之處,且大明先鋒軍也分出了數百人前來追趕分散奔逃的韃靼騎兵。
說時遲,那時快,韃靼的三、五騎兵已然繞進了土坡。
殤沫身下的土坡並非獨有,反倒是三坡相連,坡與坡之間皆有空隙。
從南到北排列的話,他身下的土坡為前坡,坡度略高,且有高過半腰的枯草,他與鄭言就躲在枯草中。
中坡高度次之,有一缺口,像曾被雨水衝塌過一般。
後坡有石,一石塊顯露於頂,坡度雖緩,土層卻夯實,枯草垂平,有騎兵縱馬踏過的痕跡。
而,韃靼的三、五騎兵則是先從後坡踏過,然後,進入中坡,通過坡弧,又斜上而出。
雖說,這三、五個騎兵未從殤沫身下的土坡經過,但,他們在斜上而出時也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動作。
隻見,一騎兵蹬馬躍身到了身邊另一位騎兵之後,與另一騎兵共騎一馬而去。
騎兵胯下之馬在無人驅駛的情況下,也不再疾奔,碎步來到了殤沫所在的坡下,反倒悠閑地啃起草來。
“我們的機會來了,”這時,一直藏身在旁的鄭言,率先開口道:“一會兒大明先鋒軍一定會追趕至此,先鋒軍看到坡下有馬在吃草,一定會留人下馬查看,到時我們殺了查看之人,換上他們的甲胄,就能混進明軍隊伍中了。”
話落,他便撐臂抬起上身,觀察起了大明先鋒軍的動向。
仍伏身在枯草中的殤沫,沒有說話。
他並不知曉,土坡之下何時就多出了一匹馬來,人在一心躲藏時,也根本不會抬頭去注意身邊所發生的事,隻會借助枯草間隙,隱約感觸著韃靼騎兵的離去。
隻不過,他在隱約間卻看到了一個甚是熟悉的身影,這身影英姿颯爽,背影倩麗,似有幾分冷溶月的神態。
若不是這身影從一匹馬上,躍到另一匹馬上,恐怕他也不會發現。
——可,冷溶月又怎會出現在韃靼騎兵之中呢?
——就算冷溶月與阿魯台相識,阿魯台也斷然不會讓手下兵將跟著冷溶月前來送死啊…
——如果說,他與鄭言選擇在去往榆木川的路上等候朱棣大軍,隻因冷溶月在信中提到了“榆木川”三字的話,那方才棄馬躍身至另一騎兵身後的人,顯然也是在給他和鄭言創造機會,一個可以合理混入朱棣大軍中的機會。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不禁將眸光瞥向身側的鄭言,遲疑道:“你和溶月私下另有聯絡?”
鄭言繼續展望著,心不在焉地迴道:“什麽另有聯絡?一會兒先鋒軍追趕韃靼騎兵的隊伍一到,我們就開始行動。”
殤沫,沉聲道:“若你和溶月沒有私下聯絡,又怎會這般巧合?韃靼騎兵好似知道我們就藏身在此處,還刻意留下一匹馬製造出懸疑,用來迷惑先鋒軍...”
鄭言漸揚了嘴角,淡淡一笑,這淡笑很奇妙,好似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陶醉。
“他們到了,你就不要再想其他了...”
他仍沒有側眸看殤沫,而是看著先鋒軍的百人小隊繞進土坡,小隊將領在看到坡下馬後,雖也做出了蹬腿勒馬的動作,但,又在看到遠處韃靼騎兵的身影後,繼續追了出去。
當然,小隊將領也的確留下了五人進行搜尋,這五人也在第一時間縱身下馬,在坡下馬的周邊掄刀踏草起來。
鄭言見狀,欲要起身,卻被殤沫硬生生地按了下來。
“此處就我們這兒有三處土坡,除此之外,皆是一馬平川。若韃靼騎兵想要甩掉大明先鋒軍,選擇從這裏繞行,遮擋視線,也是明智之舉。韃靼騎兵也必然很熟悉這裏的地形,但,我還是那句話,真就這般巧合嗎?鄭言,事到如今,你還不肯對我說實話?”
鄭言終是側眸看向殤沫,似在思索什麽,片刻後,他又迴眸看了一眼正在坡下搜尋的五位先鋒兵後,才緩緩道:“你還記得牽星術吧?你曾跟隨鄭和大人出過海,一定記得此術...其實,你猜的沒錯,大小姐的確到了這裏,也的確比你率先做出了行動,我也隻是利用牽星術測量出了我們的方位,並在你歇息期間,又將我們的位置傳給了大小姐。”
殤沫猛然起身,怒道:“你可考慮過溶月的安危?方才那個從自己馬上躍出,又到另一匹馬上的韃靼騎兵,就是溶月,對嗎?”
鄭言,沒有迴答,因為他已無機會迴答。
此刻,大明的五位先鋒兵已向他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