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收到李世績消息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


    “今夜三更突厥營地一決高下。”字條上如是寫道。


    “他什麽意思?”唐天有些不懂李世績了。


    說實話,把李世績從滎陽俘虜進洛陽的時候,唐天也想過把李世績留在洛陽,之前抓住李世績的那一次是因為李震對天策府的價值比李世績高,而且李世績明顯對李密還很忠心,強扭的瓜不甜。唐天就把李世績給換出去了,但是這次把李世績抓到洛陽的時候,他的背後可沒有任何勢力了,李密已經投靠了李世民,李世績作為主戰派,從他的心腹口中可以知道他對此還是不滿的,不過因為習慣的與沈落雁同進同退所以才跟在了沈落雁的後麵。這個時候對李世績招降應該是正是時候,唐天讓魏南去做李世績的工作,最終卻是無功而返,李世績倒是沒有直接拒絕,但是他沒答應。


    魏南曾經建議唐天讓李震去跟李世績見一麵,被唐天否決了,他不會把李震當做籌碼做事,那會讓小孩十分沒有安全感,害怕遲早有一天被當籌碼送出去,他要李震對天策府有絕對的歸屬感。


    最後李閥方麵也表示要贖迴李世績,唐天便讓李閥把李世績帶走了。


    唐天覺得李世績離開洛陽就代表他站到了李世民那邊,但是現在這個時候跟唐天私下傳遞消息是怎麽迴事?而且傳的還是這種模棱兩可的消息?


    “隻看後麵的一決高下四個字,還以為是挑戰書呢,但是前麵的地點定在突厥營地就值得思考了。我覺得應該是兩種可能,一,投誠,打算與我們一起進攻突厥。二,陷阱,引我們過河,然後一網打盡。”秦川說道。


    “李閥那邊有什麽動作?”唐天皺眉問魏南,魏南已經按照唐天之前關於隱元會的設想,建立了一套消息來源的途徑。雖然分布不廣泛,但是幾個大城市的消息還是非常及時的。


    “突厥的使者應該已經出了李世績他們的駐紮地在去太原的路上了,除了這件事,屬下已經想不到有什麽能令李世績有這番作為。”


    “現在距離入夜還有多久?”


    “兩個時辰。離三更還有四個時辰。”


    “老大,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相信李世績的好,不管是投誠還是陷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跨過黃河,突厥軍隊不會讓我們輕易過去埋伏的,就算我們過去了,迴來怕是會更為不易。”


    唐天看著手裏的紙條,“他覺得我一定能過的去。”


    李世績剛到洛陽的時候,唐天也跟他談過一次,那一次李世績問了他一個問題,“這天下的天命為何?”


    唐天知道李世績還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麵時候的情景,那時候的唐天無異於是非人的存在,唐天不管李世績的猜測如何,為什麽篤定他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直接迴答道,“天命在我們手裏。”唐天的意思就是讓李世績跟著他自己的心走,別沈落雁說什麽,他就做什麽。但是李世績最後還是走了。


    現在唐天卻覺得李世績怕是把他那句話聽了進去了。


    “過的去,怎麽過?”秦川問道,“我們的輕功雖然修習的還不錯,但是想象老大你一樣跨越百米來寬奔流不息的黃河,如果到河中間落下去,十有□要被水流衝走的。


    唐天皺了皺眉頭,現在時間剛進入六月,大梁城流域的黃河正好進入汛期,水麵的流動速度也在慢慢加快。到後麵河水怕是隻會流的更急甚至漲的更高。突厥大概也想著速戰速決吧,所以才想著跟李閥合作。趁著現在黃河還算平緩的時候攻下洛陽,到後麵水流湍急了,過河都會有損失,再往後到了冬天,北方的嚴寒,隻會讓突厥的糧草兵力供應更加的不足,契丹和西突厥也會進入缺糧期,到時候東突厥邊境的爭鬥隻會越來越多,就無法全力應付洛陽了。


    “我之前讓你們找的點找到沒?”唐天開口問道。


    魏南和秦川對視一眼說道,“找到了,那個點在突厥營地的東邊,正好與李閥的營地相對,是一座山,麵對黃河的這一段,山勢陡峭,聽大梁城的人說,山裏經常有猛獸出沒,大約突厥軍也有忌憚,所以我們觀察了幾天,除了有每天一次山腳會有巡邏兵走過,其他時候突厥軍沒有守軍在。”


    “那行,我們就從那邊準備,放心,既然我們過得去,我自然也會讓你們迴得來。”唐天握緊手裏的紙條說道。


    “可是……如果真是用於過河的點那麽就有個問題。”


    “什麽問題?”


    “那座山對應的我們南岸這邊是一片峭壁,高約百米,而且中間的河寬有兩百餘米,突厥軍另一個不鎮守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我們絕對下不了峭壁,也過不去那麽寬的河道。”


    “峭壁,那正好。秦川你去整兵,魏南你帶我去看看。”


    唐天看到實景的時候,隻覺得這是個用輕功的好地方,南岸這邊是斷壁,論高度,北麵的山還高點,但是北麵的山勢雖然陡,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弧度的,用輕功爬上去幾乎是輕而易舉。


    “就這裏吧。讓秦川把東西都帶過來。”唐天對魏南說道。


    唐天之前就一直在想過河的問題,船不能用,目標太大,遊泳肯定過不去,那麽就隻能走高空。劍三瞿塘峽有一座繩橋給了唐天不少啟發,原本唐天就是打算找個沒有月光的夜晚偷偷的運人過去,打突厥一個措手不及,而現在正是時候,突厥現在肯定滿心的在等李閥的迴複,坐著南下中原的美夢,盡管唐天燒了他們糧倉的舉動,讓他們加強了戒備,防止唐天趁機攻過黃河,不過劉武周送的糧草昨天已經到了突厥的營地了,唐天也沒有任何動作,所以突厥現在怕是也鬆懈了不少,李世績選了個好時間啊,唐天看了看天色,有些陰,可能會下雨,不過下點雨正好可以掩蓋聲音,隻希望今晚不要有月光,否則很容易被人發現。


    太陽的餘暉徹底淹沒在地平線下後,唐天抓著三根粗長的繩子的一端一個起落,便滑落在對麵的山腰上,這種天生地養的山林裏,粗壯的樹木到處都是,唐天一顆大樹,將三個繩子合成一捆,在樹上繞了七八圈之後綁了個結實。


    唐天迴頭的時候,直接是從繩子上走迴去的,遊戲裏的繩橋除了窄了點,就跟走平地一樣,但是現實裏繩子卻是會晃動的,而且還時不時有江風吹過,如果不是繩子繃的夠緊的話,沒幾下就能被晃蕩下去,唐天的平衡感不錯,再加上輕功在,走起來也不算費力。


    走迴峭壁之上,唐天決定把繩橋給弄擴大一些,這樣普通士兵也可以走的過去。不過看唐天走的如此輕鬆,秦川幾個也是躍躍欲試,唐天也不攔著,這也是一個訓練輕功的法子。


    第一個走的是唐飛,他的輕功最好,快步的沿著繩子走下去,走出了二十多米才一個晃蕩歪了下來,唐天緊張了一下,看到他用手抓著繩子懸空往迴挪便安心了,唐天當初給鑄師的要求就是,天策府的槍絕對不許偷工減料,導致鍛造出來的長槍都是含鐵量絕對夠高,然後質量也很高,這些士兵練槍的時候,臂力也練出來了。


    “拿繩子來,再拉三道。”兩道在下,兩道分在兩邊在上,也算有了保險,唐天甚至隔了一段便放置一塊木板,最初的繩橋最終成了一座簡易的木板吊橋。


    為了掩人耳目,大梁城那邊的士兵唐天沒有動多少,過河的這兩萬,都是唐天從洛陽抽過來的精兵,天策府所有的精銳都在裏麵。這一次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在走過去幾千人之後,唐天便又拉了兩道繩子,以加快行進速度,就這樣,兩萬人全部過了河也花了將近兩個時辰,天色已經將近三更了。


    “保持警醒些,山裏野獸多。”唐天吩咐下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都沒有點火,再加上沒有月光,眾人真是摸黑行路,不過過河之前大家也分了組,隻要組不散,人就不會丟。為了防止野獸的襲擊,唐天便負責殿後,他自認在劍三裏打了那麽多狼虎豹熊,遇到現實的應該不會太慘才是


    走下山之後,唐天讓秦川去核對人數,自己則到突厥營地勘察了一番,不見突厥有任何的異動,唐天心裏放鬆了下來,雖然對李世績的作為有一番猜測,但是唐天也怕李世績這一招是陷阱,現在就等著李世績的下一步動作了。


    三更天剛過一會,突厥兵營便亂了起來,唐天握了握拳頭,秦川和魏南都在旁邊看著唐天等著唐天下令。


    “等等。”這時候還需要謹慎,不可冒進,“去查看下李世績帶了多少人馬。”


    “我大致算了下,兩萬左右。”魏南開口道,“李閥駐軍營地的士兵都被李世績拉出來了,太原那邊最近也沒有增兵突厥的動向。”


    也就是說李世績是傾力一搏了,唐天遠遠的看著突厥跟李世績打的白熱化。


    “秦川你先帶一隊人悄悄的過去,先把那邊一隊守衛給宰了。”突厥的兵力畢竟比李世績的多,所以雖然外麵打的火熱,兵營裏並沒有大亂。


    眾人的心力都放在西邊的戰場上,誰會想到,唐天會從東邊過來玩了一招釜底抽薪。


    “魏南你看準機會讓人攻下去,我去找找趙德言。”唐天說完便潛進了突厥軍營。


    趙德言現在所在地比較好認,戰鬥中,肯定是在中間的帥帳商量應對之策。畢竟是邪道八大高手之一。


    趙德言其實沒有感覺到唐天接近,但是危險的直覺,讓他揮手便對著營帳四周發射出幾枚暗器。


    唐天躲開了那些暗器,也沒有細想很多,直接提槍衝進了軍帳,與營帳裏的幾位將士廝打在一起。直接的目標還是趙德言。


    另一邊,魏南遠遠看見突厥營地中間的營帳有了混亂,便猜到怕是唐天被發現了,便直接指揮人往下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雙龍傳]東都之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流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流夜並收藏[大唐雙龍傳]東都之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