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參加這次長江商學院的ceo班,林風還是很期待的。
前世的時候,他就非常遺憾自己沒有去讀一個mba或者emba的學位,尤其是在早早就進入企業中層之後,其實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來提高自己。
可他總以工作忙為理由,始終拖著不去讀,寧可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wow開荒上……,沒有能夠在自己最黃金的年紀,繼續學習,躍上一個新的台階。等到歲數越來越大,他反而更加懶惰了,也因此漸漸泯然眾人。
倒是葉薇語,被公司推薦去中歐讀了emba,始終在不斷學習和前進。
兩人之間最後的離婚,可能文馨的原因隻占一小半,一大半反而是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了……
人生就是如此,愛情即使再過甜蜜,但如果兩人不能始終勢均力敵,攜手前行,那麽,終有一天會分道揚鑣……
林風重生之後,這一世這麽努力,也是因為前世有太多遺憾和痛苦的領悟。
小富即安固然是一種生活態度,但舒適的生活和環境卻也會泯滅人的鬥誌和前進的動力。
最怕的就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所以這一世即使林風有著重生的“先知”能力,但他始終心懷惶恐。
唯恐自己不夠努力,浪費了重生的這次機會。
畢竟他本身從本質上而言,也不過是中人之姿,有一定的聰明和能力,但缺乏毅力和努力的意誌。
現在他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雖然外界冠之以“商業天才”、“戰略家”之類的名頭,但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林風心裏清楚,隨著重生後,蝴蝶效應下,很多的事情已經不能再用前世的記憶去決策時,他麵臨著的將是很大的困境。
商場如戰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現在手下有數千人跟著他吃飯,他不能輸,也不想輸。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和提高,讓自己真正有實力屹立在商界巔峰的位置。
風行已經發展起來了,現在單純看自己和葉薇語積累的財富,就算馬上退休,也可以逍遙的過一輩子了。
但是林風也變了,創業也好,商業也好,當開始之後,就像是一條不歸路,擁有越多,野心和夢想反而越大。
從最初僅僅想要獲取財富,到現在,林風已經想要像小劄一樣,“改變世界”了。
財富和權力,沒有嚐過的人,可能會視若浮雲,但一旦品嚐過之後,就無法放棄,隻想獲得更多,走的更遠,站的更高!
長江商學院的ceo班,或許並沒有點石成金的效果,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國內最頂級的企業家學習的課堂了。
從全球範圍聘請的頂尖商學院的學者、教授,全國各行業不同領域的優秀企業家和領軍人物來做同學,這樣的配置,林風覺得已經能夠給自己很大的幫助和提升了。
4月7日一早,林風來到了位於中環的長江商學院香港辦公室。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被引到一間大會議室。
一進門,他環顧一圈,臉上就露出笑容,拱拱手笑道:“各位同學,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這一屆的學員已經大部分在座,一眼看去都是熟麵孔,這些人都是國內各大經濟界頒獎禮上的常客,商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多少在各大場合都有過接觸。
馬雲和林風是這一屆中唯二的兩個互聯網行業的人,自然也比其他人熟悉一些,大聲笑道:“林總,來來,坐這兒,我旁邊的位置就是給你留的!……你家在香港就是方便啊,不像我們還要從國內飛過來。”
林風也不推辭,就笑著向座位走去,一路上一些同學也起身和他握手。
林風也不敢怠慢,熱情的和每個人打招唿。
“傅董,您好!”
“牛總,您好”
“馮總,您好”……
不論是按照年紀還是在商界的資曆,林風相對這些人而言,都是小字輩。
雖然他的名氣其實現在已經是這些人裏最大的,頂著“中國首富”的頭銜,但輪起影響力來,最多隻能算是中等。
比如傅成玉,中海油的董事長,中海油上市後僅僅2年,市值已經超過了300億美元,更是國家石油行業“走出去”戰略的代表人物,被時代周刊評為“2005年全球14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
再比如郭廣昌,複星集團董事長,旗下的複星醫藥(醫藥)98年就在上交所上市,01年控股豫園商城,03年控股上市公司南鋼股份,複地集團(地產)04年在港上市,組成了資本市場上橫跨醫藥、商業、鋼鐵、地產等行業的“複星係”。可以說是非常低調的資本大鱷。
這些人在商界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強悍的。
即使林風如今名頭響亮,但還是在這些前輩同學麵前,還是保持著應有的謙遜態度。
當然,別人也同樣不會小覷了他。
不是誰都可以白手起家,年紀輕輕創下這樣一番基業的!
坐下寒暄了一陣後,這一期的36位學員都到齊了。
本次ceo課程因為是首次舉辦,學員又都是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所以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也是作為帶隊的教授,親自進行了開課的介紹。
“我代表長江商學院的全體同仁,歡迎大家的到來!”
“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加速,很多跨國公司已經具備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世界上現有的工業資源跟主流行業被基本瓜分結束。而中國經濟目前尚隻占世界gdp的4%,能具備全球資源整合才能並躋身世界級公司的中國企業寥寥無多少。在全球博弈的新格式下,稚嫩的中公民族企業所麵臨的競爭將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必需有一批存在國際競爭力和人文精力的商界首領,中國企業才有可能突起於世界經濟舞台!
我們這次的中國企業ceo課程,將聯手歐洲和美洲的頂尖學術機構,沃頓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通過實地考察,學術交流,分享創新和顛覆的全新管理思想,目標就是要為中國企業打造和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和領袖智慧的企業家!”
在掌聲中,項兵的開場白也簡單介紹了本次課程的主要目的。
根據這次ceo課程的內容安排,首先,是4月7日至11日,曆時五天的香港第一模塊。
香港模塊的課程內容,主要圍繞中國企業應對未來競爭的新思維、中國與全球經濟一體化、亞洲經濟與商業的競爭力,以及中國企業的全球戰略及策略執行等熱門管理問題,以課堂講座、小組探討、案例研修和圓桌對話等方法進行。
第一天,是團隊建設、破冰和圓桌對話。主要是讓學員互相熟悉,重新認識自己的學生身份,與長江商學院的教授進行交流。
第二天,拜訪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進行對話,並且共進午餐。
第三天,與香港特區財政司長唐英年進行會麵,並就在港上市等話題進行交流。
第四天,課程為變革中的全球格局,以及亞洲企業的國際化路徑。
第五天,課程為中國企業應對未來競爭的新思維、人文精神與企業管理之道。
第一天的破冰課程頗為有意思,首先就要求,學員之間不能稱唿“x總”,而是直唿姓名,畢竟現在大家都是同學,學院希望首先從身份上,讓大家放下以往的地位和姿態,用一種全新的身份去投入學習。
當然,有時候叫名字有點生硬,就此也產生了一些外號,這個大家反而覺得更親切了一些。
像牛根生,就被稱為“老牛”,李東生是“東哥”。
馬雲很鬱悶,他本來自己起了個外號“風清揚”,但是郭廣昌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外星人”,這個外號一致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都覺得神似而且形似……
林風這才知道,原來老馬“外星人”的說法是這麽來的。
林風自己還好,因為歲數小,大家還算讓著他,讓他自己說,最後林風的稱唿就是“rich”(理查)。反正這個英文名這些日子在美國和香港,他也被大家叫習慣了,比起“林總”或者“林董”還是顯得親近一些。
稱唿一改,果然大家就顯得親熱了很多。
第一天和長江教授們的座談,主要是探討長江商學院關於“取勢、明道、優術”的理念。
這一理念據說是李嘉誠親自定下來的,其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取自道德經。本來還應該有“正心”兩字。
長江商學院截取了其中的六個字,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商業理念。
取勢——“勢”是大的發展趨勢和各級政策導向,具體說就是市場形勢和政府政策。“勢”往往無形,卻具有方向,順勢而上則事半功倍,逆勢而動則事倍功半。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機會,或者風口。
雷軍有句名言,“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明道——“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道是教育理念、規律,原則,道對於公司而言,可以理解為所要走的戰略路線,對於人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價值觀和命運曲線。對於學術而言,“明道”就是加強理論研修,學習新理念,理論,領悟理論框架。對於公司而言,“明道”,就是要明確自己的戰略和方向,對於人生而言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優術——“術”是能力,能力是知識、方法、策略和經驗的集合體,術是智慧轉化為具體的方法,三百六十行皆有不同的方法和經驗,有不同的針對性,但是確有精妙的相通之處;“術”也是可解決實際問題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優術”即不斷提升方法,探索和積累實用的策略,積澱適合於自己的經驗,當然還要持續更新所需要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
以“取勢”為核心理念,以“明道”為思想基礎,以“優術”為競爭手段,這就是長江商學院給這些ceo們的第一堂課。
前世的時候,他就非常遺憾自己沒有去讀一個mba或者emba的學位,尤其是在早早就進入企業中層之後,其實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來提高自己。
可他總以工作忙為理由,始終拖著不去讀,寧可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wow開荒上……,沒有能夠在自己最黃金的年紀,繼續學習,躍上一個新的台階。等到歲數越來越大,他反而更加懶惰了,也因此漸漸泯然眾人。
倒是葉薇語,被公司推薦去中歐讀了emba,始終在不斷學習和前進。
兩人之間最後的離婚,可能文馨的原因隻占一小半,一大半反而是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了……
人生就是如此,愛情即使再過甜蜜,但如果兩人不能始終勢均力敵,攜手前行,那麽,終有一天會分道揚鑣……
林風重生之後,這一世這麽努力,也是因為前世有太多遺憾和痛苦的領悟。
小富即安固然是一種生活態度,但舒適的生活和環境卻也會泯滅人的鬥誌和前進的動力。
最怕的就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所以這一世即使林風有著重生的“先知”能力,但他始終心懷惶恐。
唯恐自己不夠努力,浪費了重生的這次機會。
畢竟他本身從本質上而言,也不過是中人之姿,有一定的聰明和能力,但缺乏毅力和努力的意誌。
現在他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雖然外界冠之以“商業天才”、“戰略家”之類的名頭,但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林風心裏清楚,隨著重生後,蝴蝶效應下,很多的事情已經不能再用前世的記憶去決策時,他麵臨著的將是很大的困境。
商場如戰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現在手下有數千人跟著他吃飯,他不能輸,也不想輸。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和提高,讓自己真正有實力屹立在商界巔峰的位置。
風行已經發展起來了,現在單純看自己和葉薇語積累的財富,就算馬上退休,也可以逍遙的過一輩子了。
但是林風也變了,創業也好,商業也好,當開始之後,就像是一條不歸路,擁有越多,野心和夢想反而越大。
從最初僅僅想要獲取財富,到現在,林風已經想要像小劄一樣,“改變世界”了。
財富和權力,沒有嚐過的人,可能會視若浮雲,但一旦品嚐過之後,就無法放棄,隻想獲得更多,走的更遠,站的更高!
長江商學院的ceo班,或許並沒有點石成金的效果,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國內最頂級的企業家學習的課堂了。
從全球範圍聘請的頂尖商學院的學者、教授,全國各行業不同領域的優秀企業家和領軍人物來做同學,這樣的配置,林風覺得已經能夠給自己很大的幫助和提升了。
4月7日一早,林風來到了位於中環的長江商學院香港辦公室。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被引到一間大會議室。
一進門,他環顧一圈,臉上就露出笑容,拱拱手笑道:“各位同學,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這一屆的學員已經大部分在座,一眼看去都是熟麵孔,這些人都是國內各大經濟界頒獎禮上的常客,商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多少在各大場合都有過接觸。
馬雲和林風是這一屆中唯二的兩個互聯網行業的人,自然也比其他人熟悉一些,大聲笑道:“林總,來來,坐這兒,我旁邊的位置就是給你留的!……你家在香港就是方便啊,不像我們還要從國內飛過來。”
林風也不推辭,就笑著向座位走去,一路上一些同學也起身和他握手。
林風也不敢怠慢,熱情的和每個人打招唿。
“傅董,您好!”
“牛總,您好”
“馮總,您好”……
不論是按照年紀還是在商界的資曆,林風相對這些人而言,都是小字輩。
雖然他的名氣其實現在已經是這些人裏最大的,頂著“中國首富”的頭銜,但輪起影響力來,最多隻能算是中等。
比如傅成玉,中海油的董事長,中海油上市後僅僅2年,市值已經超過了300億美元,更是國家石油行業“走出去”戰略的代表人物,被時代周刊評為“2005年全球14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
再比如郭廣昌,複星集團董事長,旗下的複星醫藥(醫藥)98年就在上交所上市,01年控股豫園商城,03年控股上市公司南鋼股份,複地集團(地產)04年在港上市,組成了資本市場上橫跨醫藥、商業、鋼鐵、地產等行業的“複星係”。可以說是非常低調的資本大鱷。
這些人在商界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強悍的。
即使林風如今名頭響亮,但還是在這些前輩同學麵前,還是保持著應有的謙遜態度。
當然,別人也同樣不會小覷了他。
不是誰都可以白手起家,年紀輕輕創下這樣一番基業的!
坐下寒暄了一陣後,這一期的36位學員都到齊了。
本次ceo課程因為是首次舉辦,學員又都是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所以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也是作為帶隊的教授,親自進行了開課的介紹。
“我代表長江商學院的全體同仁,歡迎大家的到來!”
“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加速,很多跨國公司已經具備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世界上現有的工業資源跟主流行業被基本瓜分結束。而中國經濟目前尚隻占世界gdp的4%,能具備全球資源整合才能並躋身世界級公司的中國企業寥寥無多少。在全球博弈的新格式下,稚嫩的中公民族企業所麵臨的競爭將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必需有一批存在國際競爭力和人文精力的商界首領,中國企業才有可能突起於世界經濟舞台!
我們這次的中國企業ceo課程,將聯手歐洲和美洲的頂尖學術機構,沃頓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通過實地考察,學術交流,分享創新和顛覆的全新管理思想,目標就是要為中國企業打造和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和領袖智慧的企業家!”
在掌聲中,項兵的開場白也簡單介紹了本次課程的主要目的。
根據這次ceo課程的內容安排,首先,是4月7日至11日,曆時五天的香港第一模塊。
香港模塊的課程內容,主要圍繞中國企業應對未來競爭的新思維、中國與全球經濟一體化、亞洲經濟與商業的競爭力,以及中國企業的全球戰略及策略執行等熱門管理問題,以課堂講座、小組探討、案例研修和圓桌對話等方法進行。
第一天,是團隊建設、破冰和圓桌對話。主要是讓學員互相熟悉,重新認識自己的學生身份,與長江商學院的教授進行交流。
第二天,拜訪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進行對話,並且共進午餐。
第三天,與香港特區財政司長唐英年進行會麵,並就在港上市等話題進行交流。
第四天,課程為變革中的全球格局,以及亞洲企業的國際化路徑。
第五天,課程為中國企業應對未來競爭的新思維、人文精神與企業管理之道。
第一天的破冰課程頗為有意思,首先就要求,學員之間不能稱唿“x總”,而是直唿姓名,畢竟現在大家都是同學,學院希望首先從身份上,讓大家放下以往的地位和姿態,用一種全新的身份去投入學習。
當然,有時候叫名字有點生硬,就此也產生了一些外號,這個大家反而覺得更親切了一些。
像牛根生,就被稱為“老牛”,李東生是“東哥”。
馬雲很鬱悶,他本來自己起了個外號“風清揚”,但是郭廣昌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外星人”,這個外號一致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都覺得神似而且形似……
林風這才知道,原來老馬“外星人”的說法是這麽來的。
林風自己還好,因為歲數小,大家還算讓著他,讓他自己說,最後林風的稱唿就是“rich”(理查)。反正這個英文名這些日子在美國和香港,他也被大家叫習慣了,比起“林總”或者“林董”還是顯得親近一些。
稱唿一改,果然大家就顯得親熱了很多。
第一天和長江教授們的座談,主要是探討長江商學院關於“取勢、明道、優術”的理念。
這一理念據說是李嘉誠親自定下來的,其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取自道德經。本來還應該有“正心”兩字。
長江商學院截取了其中的六個字,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商業理念。
取勢——“勢”是大的發展趨勢和各級政策導向,具體說就是市場形勢和政府政策。“勢”往往無形,卻具有方向,順勢而上則事半功倍,逆勢而動則事倍功半。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機會,或者風口。
雷軍有句名言,“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明道——“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道是教育理念、規律,原則,道對於公司而言,可以理解為所要走的戰略路線,對於人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價值觀和命運曲線。對於學術而言,“明道”就是加強理論研修,學習新理念,理論,領悟理論框架。對於公司而言,“明道”,就是要明確自己的戰略和方向,對於人生而言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優術——“術”是能力,能力是知識、方法、策略和經驗的集合體,術是智慧轉化為具體的方法,三百六十行皆有不同的方法和經驗,有不同的針對性,但是確有精妙的相通之處;“術”也是可解決實際問題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優術”即不斷提升方法,探索和積累實用的策略,積澱適合於自己的經驗,當然還要持續更新所需要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
以“取勢”為核心理念,以“明道”為思想基礎,以“優術”為競爭手段,這就是長江商學院給這些ceo們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