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曆史,可以說是一部大氣磅礴,蕩氣迴腸的傳奇江湖史。


    在全球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大潮中,無數懷有互聯網創業夢想的人應勢而起。


    有人高歌猛進,三年納斯達克上市,進入10億美金俱樂部。


    有人苟延殘喘,匍匐十年,終跑不過時代的大盤,轟然倒下。


    有人聲東擊西,舉安全之劍,縱橫辟闔,成就霸業。


    有人十年一劍,專注簡單,專注搜索,不忘初心。


    有人高舉生態之旗,打造“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生態。


    有人為發燒而生,專注極致口碑七字訣成就5年450億美金傳奇……。


    可以說,從1994年中國接入世界互聯網之日起,這個行業就開始了改變中國經濟和無數人命運的曆史。其中更是江湖風波不斷,大戰頻頻。


    先是三大門戶一統天下,率先在納斯達克上市,掀起了互聯網行業的創富傳奇。但繼而的全球性互聯網泡沫危機給予了門戶們當頭一擊。


    隨後,在國家扶持和人口紅利下,經過泡沫期的中國互聯網再次煥發出蓬勃生機,也引來了諸多海外巨頭的覬覦之心。


    這時,麵對海外巨頭的來勢洶洶,阿裏以淘寶免費和聯盟策略大勝國際電子商務巨頭ebay;百度一招“更懂中文”斬洋搜索穀歌於馬下;qq憑借更貼合中國實際兵不血刃完勝msn。


    正是在一輪輪精彩絕倫的大戰中,bat三家公司逐漸在各自的領域建立了競爭對手無法超越的領先優勢,成就了巨頭之資。


    可以說隨後的一段時間,就是bat三大巨頭快速發展的時代,在他們各自的領域,搜索(流量廣告)、電商、社交(增值服務)高歌猛進。他們主要的戰略是內部增長,複製、阻擊有潛在競爭關係的創業項目,為其通用的反應模式。


    在這個時期,任何新的互聯網公司都要非常小心不要被他們注意,尤其是其中的騰訊,憑借自身企業裏獨有的的“抄襲-創新”基因,任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它都會很快跟進、研究、複製、創新,並憑借龐大的用戶群和平台優勢完成行業內領先的地位。一時間江湖怨氣沸騰,甚至有人說,任何創業公司都要麵臨三件事,“生、死和騰訊”。


    這種局麵直到2010年的“3q大戰”後,才有所改善,bat紛紛開始開放平台,互聯網的創業公司們開始從擔心被bat複製,變成等待bat投資或收購……。正是這個策略,使得bat真正製霸天下,通過上千億的資金投入,他們的勢力範圍已經覆蓋了中國整個的互聯網領域,霸業已成,再也難以顛覆。


    其他公司如京東、360、小米等也隻能是努力跟隨。


    而這種格局也延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期。


    雖然從團購的百團大戰、o2o大戰、打車軟件之戰等,江湖中一係列風波打的是轟轟烈烈,都在說新的巨頭即將誕生,但其實,背後依然是bat三大巨頭的博弈。


    那麽,當林風重生迴來,決定踏入互聯網江湖,在2003年這個一切方興未艾的時期,他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麽呢?……


    說實話,作為重生人士,當通過夢龍的sp業務賺到第一桶金之後,金錢財富對於林風就不是最渴望的了。


    他想做的更多,走的更遠,或者說,變的更強大!


    古時就連農民起義都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


    為什麽自己不能成就一番霸業呢?!


    林風仔細分析和思考過。


    阿裏在創業初期,就喊出“讓全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不得不說,就這一句話,就是電商所有其他企業難以達到的高度。馬雲從一開始就為阿裏的骨血中奠定了電商的基因。所以,無論是現在風光無限,剛剛被巨頭收購的ebay易趣,還是正快速發展的卓越、當當,即將出現的京東……,都無法真正對阿裏在這一領域的霸主地位造成威脅。


    所以林風在這一領域的策略,就是投資、跟隨。


    憑借徐新的關係,在第一輪就開始投資京東,應該是理性的選擇。


    百度的風格,其實就是李彥宏的風格,作為國際搜索領域的專家,百度也是一心撲在搜索方麵,無論是現在的3721,還是之後冒起的搜狗、360搜索,都隻能是搶占不到10%的小份額。搜索這個領域,完全沒必要去和百度硬剛。


    搶奪流量入口,有很多方法,搜索隻是其中之一。


    其外還有網址導航、社交網絡等入口。


    林風早就計劃收購hao123了,隻等夢龍上市,就拿出一筆錢來,搶到這個流量入口。


    對林風而言,真正在意的對手,是騰訊。


    因為兩者的業務模式太像了。


    騰訊的核心業務是互聯網增值業務和移動增值業務。準確的說,在前世,騰訊在社交、遊戲兩個領域都是行業霸主。而按照林風對風行的規劃,音樂、遊戲,和隨之而延伸的以語音聊天為核心的“ff”即時通訊,其實就是社交軟件。所以在這兩個領域,稍有不慎,可能就要麵臨與騰訊的正麵競爭。


    林風給自己定的策略是跟隨策略。


    他也仔細分析過風行公司和他自己的基因是什麽!


    “移動娛樂服務”,為中國用戶提供最優質的移動娛樂內容,這是夢龍上市的定位,但同樣,也是脫胎於夢龍的風行公司骨子裏的基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希望風行也擁有某種領域的“連接權”,連接人與內容。


    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期的這種連接權!


    在這兩年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階段,林風決定采用跟隨策略,不冒進,不挑釁,埋頭發展,積累實力、積極布局。


    先是在pc端的遊戲領域達到行業前三的位置,不掉隊,積累資金和人才。


    同時在電商、社交、導航、移動瀏覽器、生活服務等領域做投資和布局,不讓bat提前瓜分完,也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並且完善自身在內容方麵的儲備,文學、影視、視頻等方麵,形成內容和渠道優勢。


    林風把奠定自己霸業的時間點,放在移動互聯網爆發期。


    在前世,進入2014年後,為什麽bat中的at兩家忽然爆發,將百度遠遠甩在了身後?


    隻有兩個因素:支付寶、微信。


    在移動端,這兩個戰略級產品的價值是恐怖的。


    支付寶所核心的“信用體係”是電商業務的基礎,這一點不好模仿,但微信則不同。


    阿裏的業務基石,是通過電商積累核心用戶和收入。騰訊的業務基石,是通過qq來積累核心用戶,獲得收入。百度的搜索在核心用戶上就差了一籌,這也是百度在後期發力時顯得有些乏力的真正原因。


    同樣,林風的風行也缺乏這樣能夠擁有龐大用戶的核心業務。


    遊戲業務隻能產生利潤,卻無法積累核心的用戶。


    對此,他寄希望於如今正在秘密研發的“ff“軟件。但因為業務模式的原因,“ff“的核心用戶將會是娛樂用戶,比如遊戲、音樂用戶。範圍不夠廣。


    而微信則不同,通過導入用戶通訊錄,就可以快速的積累億級的用戶。


    所以林風如果要成就未來能屹立於互聯網江湖巔峰,成就巨頭,還缺一員大將。


    那就是,開發出著名的郵箱軟件foxmail,並將它賣給博大公司,此刻正在廣州博大公司低迷度日的張小龍。


    “微信之父”。


    這一天,林風靜靜的坐在辦公室裏。


    沉思了許久。


    在即將正式踏入互聯網江湖,出現在公眾麵前之際。


    他立下了自己的野望。


    成為互聯網江湖的巨頭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代巨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花非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花非葉並收藏時代巨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