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下官黃裳。”


    “老夫如果沒記錯的話,你應當是元豐五年的狀元郎。”


    元豐五年,雖然老夫謫貶黃州,但也知道那一科的進士...一個能打的也沒有,也就這個狀元黃裳還勉強看得過去,可惜年紀有些大了,少了幾分靈氣...蘇軾以職場前輩的身份,對著這位秘書省新任著作郎稍稍勉勵了幾句,便也不再過多關注。


    天下的狀元多了去了,能入他蘇軾眼還真沒幾個,隻期望他日後能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也不愧對狀元郎的身份。


    當然,現在還是宋朝,不僅僅下官見了上官並不用跪下磕頭,就算是士大夫見了皇帝,若非必要也是不用下跪的。


    黃裳是個務實的性子,不論蘇軾內裏在想什麽,現在對他說的話,總是記下了,興許什麽地方就能用得到。


    “黃裳?”


    蘇軾不在意他,可張秀卻是稀罕上了,大叔...你與我道有緣啊!


    隻聽他的名字,就忍不住就想要將他拐帶走...


    張秀不露聲色,也隻是於黃裳微微一笑,先結一個眼緣兒。日後再深入交流也不遲...此人的天賦十分誇張,一個人在整理道藏的過程中,竟然都能領悟“九陰真經”這種神功出來,當真是令人羨慕且嫉妒。


    這檔子事說給江湖上的那些人聽,想必牙都能酸掉了去,恨不得取而代之。


    也就是在天龍這個中武世界,如果是高武世界的話,毫不誇張的講,他能達到破碎虛空的境界都毫不稀奇。


    黃裳也多打量了幾眼這位小天師,龍虎山張天師的名聲,從仁宗一朝就非常顯赫...皇帝多次下旨敕封,在民間也很有威望。


    最主要龍虎山天師一脈,一向淡泊虛名...觀中的道士們,也隻心向道,雖然偶爾也有“行俠仗義”之舉,但也並沒有忌犯過朝廷的法度,當地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龍虎山的道士其實也功不可沒。


    道家隱於平安時,越是天下太平,真正的道士們,反而不涉足紅塵,紛紛避世修行。若是天下大亂,道兵們也能為國捐軀,甘灑熱血。


    江湖上那些興風作浪的野道人,別說是官方認證的“皈依證”與“傳度證”了,恐怕就連證明他們出家人身份的“度牒”都沒有。


    對於真正的“道士”,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還是非常尊敬的。


    小張天師在黃裳心中,便是真正的“道士”,再加上他本身就對道經頗為精通,如今有幸能夠相遇,自是有幾分親切。


    見張秀對自己微笑,連忙還禮。


    “不知蘇大人與小張天師來秘書省所為何事?”


    “官家在午休,老夫便抽空帶著小張天師出宮一趟,在京師之中逛逛...路過此地而已。”說著,蘇軾就把引著張秀往外走,他們其實也就是路過秘書省時,正巧碰上了來“上班”的黃裳,才說了幾句話。


    .......


    汴京城,還是相當熱鬧的。


    張秀打聽了一下,清明上河圖還沒有出世,而張擇端這個人,就連蘇軾也未曾聽聞過。


    兩個猜想,第一,這個世界沒有張擇端這個人;第二,張擇端還沒有出生...張秀比較傾向於後者,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清明上河圖是宋徽宗時期的作品,現在宋哲宗才周九歲,宋徽宗更是個小屁孩。


    當時看圖,便覺著汴京城確實繁榮興盛,如今真正踏足此地時,才知圖中說表現出的不過是九牛一毛。大宋雖然在軍力上,弱於前朝多矣,但這空前繁榮的經濟,確實非同一般。


    “此處乃是京師禦拳館。”蘇軾對著張秀介紹眼前的所在,笑著道:“其中的首席天字號教師,便是老夫的至交好友,原是軍中驍將,一手神射之術堪稱天下第一...其拳腳功夫師承少林譚正芳大師,但又自成一派,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來,且讓老夫為你二人引薦一番。”


    一邊兒說著話,蘇軾一邊兒上前,對著門前看門的兩個小子說道:“去,就說蘇東坡來了,讓周侗那老兒速速前來迎接。”


    蘇軾比周侗還要大幾歲,一向是以老哥哥自居。


    看門的兩個小子聞言稍稍有些驚訝,蘇大學士名滿天下,卻不想竟也能說出這等粗鄙言語,這讓他們懷疑,這老頭兒的身份是真是假。


    但汴京這種地方,達官貴人可太多了,一不小心得罪了人,就算是他們的師傅也救不了他們,小一些的那個對著蘇軾與張秀拱拱手,連忙跑進去稟報...


    外麵大一些的則是對著二人說道:“師傅今日有貴客上門,你們兩位怕是來的不巧。”


    “哦?”蘇軾眨眨眼,笑著問道:“是什麽貴客,讓你們師傅如此緊張,竟脫不開身?”


    “是少林寺的玄苦大師與玄戒大師...師傅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這兩位大師,都是他老人家的師兄。”那小子說著話,輕歎了一聲:“可兩位師伯來來勢洶洶,看起來不像是來敘舊的。”


    “打起來了,打起來了!”進去通報的那個弟子快步跑出來,對著三人道:“師傅與玄戒大師打起來了...”


    “走,去看看。”


    這種熱鬧錯過了可就遇不上了,蘇軾一聽裏邊兒動手打架,頓時來了興致。


    雖然他不會武功,但是喜歡看別人比武啊,尤其還是武道大家之間的比試,說不定能夠給自己些靈感,再寫出一篇傳世佳作。


    嗯?你問我傳世佳作哪兒有那麽容易寫?


    這不是有手就行?


    兩個小子也顧不上阻攔了,而且禦拳館本就不是什麽禁地,許多江湖人來了汴京,也多要來禦拳館逛一逛的。裏麵二人交手的動靜兒是越來越大了,禦拳館中的教師與學生們,也紛紛向著演武場方向匯聚過去。


    “你們兩個叫什麽名字?”蘇軾向著身邊的二人問了一句。


    “在下盧俊義。”


    “小子林衝。”


    哈?


    張秀忍不住多看了兩人幾眼,心說:這不是巧了麽。


    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衝...據說都是周侗的弟子,在這裏碰見倒也是情理之中。


    “砰砰砰!”


    就是幾句話的功夫,張秀便看到一個披著袈裟的僧人與一個穿勁裝的中年人在半空拳腳交互,十分焦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亮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筆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筆丹青並收藏諸天從亮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