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巴裏雙手背在身後,微微眯起了眼睛,細細地打量著蘭斯,似乎正在斟酌著蘭斯話語的深意,又似乎在考慮著蘭斯提案的可行性,那隱藏在眸子深處的神色輕輕翻湧著,讓人捉摸不透。


    “‘星球大戰’?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比較。”巴裏沒有正麵肯定,卻也沒有直接否定,那緩緩的話語彰顯出了他的遲疑,還有期待。那矛盾的情緒在眉宇之間輕輕湧動著。


    對於巴裏的反應,蘭斯並不意外。


    事實上,迪斯尼在未來的2009年以四十億美元收購漫威公司時,許多業界人士都認為,迪斯尼這是在玩火自焚,這一舉動很有可能徹底拖垮迪斯尼的動畫王國。一方麵是因為漫畫超級英雄主打的是宅男市場,而迪斯尼動畫則是闔家歡樂的代表,市場衝突化將會導致迪斯尼品牌效應下滑;一方麵則是漫畫改編電影始終難等大雅之堂。


    即使是到了2009年,漫畫改編電影依舊是劍走偏鋒的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自2002年“蜘蛛俠”大放異彩之後,短短七年之間湧現了將近三十部漫畫改編電影,但其中取得成功的卻寥寥無幾,“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成為dc的成功代表,“蜘蛛俠”係列、“x戰警”係列、“神奇四俠”和“鋼鐵俠”則是漫威票房大捷的作品。


    可是,“神奇四俠2”的票房慘敗,“無敵浩克”的淒涼境地,“懲罰者”、“靈魂戰車”、“超膽俠”、“地獄神探”、“超人歸來”、“守望者”等作品的無人問津,顯得觸目驚心。包括“x戰警3”和“蜘蛛俠3”的票房也遠遠低於預期.


    其中多部作品的虧損都超過了八千萬,甚至高達一億美元。


    更為糟糕的是,漫威和dc兩大漫畫公司的出版業也都日漸式微,在整個2009年,全美隻有六部漫畫單行本的銷售額突破十萬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穀。


    這一切都讓業界人士堅信,漫畫改編電影無法成為主流,作為二次元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漫畫想要成為主流文化,依舊任重道遠。君不見,超人和蝙蝠俠已經風靡了半個世紀,但依舊無法在電影世界裏唿風喚雨。


    所以,迪斯尼收購漫威的舉動,許多人都並不看好。


    現在僅僅隻是2005年,除了兩部“蜘蛛俠”和兩部“x戰警”之外,漫畫改編電影依舊乏善可陳。華納兄弟之所以願意重啟超人和蝙蝠俠項目,就是受到了啟發,但卻不意味著,他們想要敢於打破框架,徹底改變整個行業的規則和認知。


    曆史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部分都以死亡收場。


    所以,蘭斯早就預料到了巴裏的反應,他唯一擔心的是巴裏根本不做任何思考,直接就拒絕,沒有給他留下任何發揮空間;現在來看,巴裏的情緒十分矛盾,有些期待有些好奇,同時卻又有些排斥有些猶豫,這對蘭斯來說,是好消息。


    “所以,你認為漫畫改編電影的價值可以與‘星球大戰’相媲美?”巴裏腦海裏的思緒在翻湧著,但話語卻沒有太多的停頓,緊接著就繼續追問到,視線落在蘭斯的臉孔上,細細地打量著,不願意錯過蘭斯表情的每一個細節。


    “為什麽不?”蘭斯十分坦然,那篤定的眼神沒有絲毫的動搖,“‘星球大戰’問世時,不少人也認為這隻是書呆子才會喜歡的電影,可誰又能想到,這已經成為了美國流行文化不可動搖的一部分呢?”蘭斯根本不需要進一步介紹,每一個電影從業者都清楚地知道,“星球大戰”係列電影的重要意義,“‘星球大戰’構建了一個神奇而完整的宇宙太空,將科幻的未知和神秘完整地展現了出來;而dc漫畫也是如此,它構建了一個奇幻卻又不失真實的世界,將我們對生活的不滿、期待、幻想全部展現出來。就好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原力一樣,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擁有超能力,‘蜘蛛俠’取得的成功,就是因為如此。”


    “但是一部電影和一個世界,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巴裏的思想依舊沒有任何動搖。


    蘭斯並沒有著急,而是認真思考了一番。他知道按照曆史軌跡,華納兄弟不僅製作了蝙蝠俠和超人,而且還製作了“康斯坦聽”、“閃靈俠”、“綠燈俠”和“守望者”,這就說明了財大氣粗的華納兄弟並不介意把dc漫畫全部開發出來,但問題就在於:這些都是單篇電影,這和係列電影是有嚴格區別的。


    單篇電影意味著保持作品獨立性,成功與失敗都與其他作品無關。華納兄弟願意投資獨立一部電影,卻不願意製作係列電影,理由很簡單:他們對漫畫改編電影還是存在疑慮,不想要一鍋端,一部作品失敗導致連鎖失敗,尤其是不想要波及到王牌項目——蝙蝠俠和超人。


    所以,蘭斯整理了一下思路,改變了一個角度來解釋,“這不是本質區別,而是看待問題角度的區別。比如說我們要拍攝一部‘正義聯盟’的電影,但由於正義聯盟電影角色眾多,直接投入拍攝,線索混亂、框架龐大、內容繁雜,十分難以掌控,稍不注意就容易失敗。那麽我們退後一步,先拍攝超人和蝙蝠俠的電影,然後再拍攝神奇女俠和閃電俠的作品,緊接著推出正義聯盟。等正義聯盟取得了票房大捷之後,再把綠燈俠、海王和鋼骨的單獨作品搬上大屏幕。當然,主要還是看觀眾的反應,哪一個角色受歡迎,我們就拍攝哪個角色的作品。”


    巴裏理解了蘭斯的構思,但卻依舊滿腦子都是疑惑,“這樣的區別在哪裏?”


    “區別在於兩點,第一,這些角色分享同一個世界觀,每一部之間相互關聯、相互鋪墊,從而勾勒出一個完整統一的電影宇宙,角色之間可以互動,劇情之中可以互相增加彩蛋,互幫互助,形成一個龐大的係統。”蘭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翻閱所有dc漫畫,現在所有的想法都是來自於上一世漫威宇宙的點子,但放在2005年,這一想法不僅大膽,而且超前,足以震撼每一個人對電影的理解。


    “第二,我們可以形成係列電影,正義聯盟裏的角色可以退出,然後再加入新的成員,原有成員離開之後還可以重新迴來客串。”蘭斯沒有詳細解釋,但他相信巴裏迅速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電影工業的特性之一:沒有演員是不可取代的。


    比如說蜘蛛俠的演員前後就更換了三代,再比如說“複仇者聯盟”裏淘汰了某些角色、添加了某些角色,保持係列的活力,所有一切都以電影為主、以公司利益為主。


    巴裏的瞳孔微微綻放開來,剛才這簡短的對話,蘭斯為他構建了一個恢弘龐大的世界,遠遠比“星球大戰”要更加恢弘,遠遠比“哈利-波特”要更加龐大,遠遠比“蜘蛛俠”或者“x戰警”要更加不可思議。


    如果這一切成功了,完全可以構建起一個比迪斯尼更加龐大的漫畫王國。但,這一切僅僅隻是如果。作為華納兄弟的首席執行官,巴裏是好萊塢最大膽的高層之一,僅僅隻是隻言片語他就可以看出這個項目背後隱藏的利益,絕對是以百億為單位來計算的;不過巴裏更加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風險有多麽龐大。


    按照蘭斯所說,整個dc宇宙構建起來,至少需要五部電影來完成——這還僅僅隻是第一階段而已,每部電影平均投資一億五千萬美元,再加上宣傳和相關策劃費用,這就是一個十億美元的項目。


    當初巴裏向蘭斯提供了一個三億的項目,他以為這就震撼了蘭斯的世界,對於事業剛剛起步的混沌影業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項目;但沒有想到,作為迴饋,蘭斯卻拋給他一個十億的項目,那勃勃野心在舉手投足之間令巴裏歎為觀止。


    任何一家頂級公司,麵對耗資十億的項目,都不會輕舉妄動,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成本十億,但潛在的虧損可能性卻是成倍上漲。君不見多少首席執行官因為一部作品虧損一億美元就直接下崗,更何況是十倍的風險呢?


    更何況,漫畫改編電影到底是否值得長遠投資,目前整個好萊塢都在觀望狀態,成功案例固然喜人,但失敗案例層出不窮,風險之大幾乎讓每一個人都謹慎再謹慎。


    華納兄弟願意重啟超人和蝙蝠俠項目,在漫畫改編電影才剛剛複蘇的情況下,他們已經算是好萊塢的先驅者了,比起小心翼翼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和索尼哥倫比亞來說,華納兄弟的步伐著實有些大。無論是超人還是蝙蝠俠,任何一個項目遭遇失敗的話,都是華納兄弟無法承擔的後果——即使是巨鱷如華納兄弟,也不可以隨心所欲。


    更近一步來說,蘭斯的十億項目,隻要一個環節或者一部作品出錯,那就是全軍覆沒!而且,“十億”僅僅隻是第一階段的粗略預估而已,且不說之後還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僅僅是第一階段就可能因為各個項目的變動而導致成本進一步上漲,比如說“超人歸來”的預算就是三億。這也意味著,蘭斯輕描淡寫地提出了一個項目,很有可能在第一階段就將消耗二十億!


    即使是巴裏,此時也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想法:難道蘭斯是一個瘋子?(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七家d貓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七家d貓貓並收藏電影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