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陣法的主人
三國:開局就點七星續命燈 作者:番茄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0章陣法的主人
“我走之後,你就一直留在這修煉吧,相信以你的資質,在這修煉個一兩年,便能突破達到陽神鏡這個層次,等達到陽神境後,你再出來與我們匯合。”
傑剛向他提議。
一兩年?按照薑維原先的計劃,他計劃在半年內達成這一小目標。
至於說,現在有了這個陣法做輔助,他的計劃也因此將時間縮短了十倍。
他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自己要在半個多月內完成境界上的突破。
當然,薑維心裏雖這麽想,表麵卻是對他附和。
“前輩的建議甚好,就按前輩所說,我留在這裏修煉個一兩年,等修成正果後再出去找你們。”
傑剛滿意的拍了拍薑維的肩,道:“加油,我看好你。”
隨後他又道:“好了,該交代的我都交代清楚了,我現在也該出發了。”
“啊,你不是明天出發嗎?現在太陽都快要落山了。”
“我臨時改變了主意,我現在一刻也不想呆在這,好久沒看看外麵的世界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說罷,傑剛轉身朝門口走去。
“前輩慢走。”
薑維轉過身,向他道了聲別,將他送出門口後,便把門合上,開始自顧自的。
他打算,趁現在夜色還沒降臨,去察看一下這些石碑上麵都刻著些什麽內容。
對於大篆,他雖沒專門研究過,一眼看去像是在看符號一樣,但再怎麽說,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原人,精通漢字,而漢字又是由大篆發展演變而來的,這期間也就隔了兩個朝代,秦朝和漢朝。
二者都是象形文字,又是同源,之間必然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
薑維經過慢慢推演、比對,解讀出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字,然後再根據邏輯猜出這段話的意思,隻要猜出的這段話符合邏輯,表達通順,並且能與其他段話形成連貫和整體邏輯,那麽,自己翻譯出來的意思,便和石碑上所表達的意思八九不離十了。
經過翻譯了三個石碑,薑維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判斷。
上麵記錄的內容,乃中原赫赫有名的《道德經》!
《道德經》是老子所創,而老子又是春秋末期時的風雲人物,這再次驗證了之前的猜測範圍。
“這陣法,該不會是老子親手打造的吧?”
薑維心中暴雷,如果他想象的是事實,那麽他的發現,一點也不亞於發現了一座秦朝將軍的陵墓。
老子那是何等風雲人物?
在那時期,又有幾人能配做他的對手?
曆史上,又有幾人有他的影響力深遠?
不過這些僅停留在他的想象。
想想也就算了,更有可能的是,是某個道家的修真者來此處建造的。
還有一種,不過概率比較小,那就是,這個陣法是在秦朝或之後建成的,隻不過布陣者故意在刻碑文時,采用了大篆的字體。
無論是哪一種,對薑維而言意義並不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在這修煉迅速將實力提升上去。
猜出碑文記錄的內容,天色也正好在此時暗淡了下來。
薑維從儲物戒指取出火把點燃,將精元力注入火把之中,頓時令火把亮度陡然倍增,照的裏麵形如白晝。
他將這些火把插在一邊,自己來到陣法之中,在寬大的蒲團上盤膝而坐,他想在冥想中度過這一個晚上。
薑維萬萬沒想到,才閉目修煉一晚上,他竟感覺自己觸碰到了分神中期的瓶頸。
當他睜開雙目,此時已然來到白晝,他激動的心在這一刻久久不能平靜。
十倍的天地元氣,卻超十倍的修煉速度。
如此修煉速度,一點也不急於一時。
為了避免疏忽,他決定現在去看看其他碑文。
看它們是不是都是記載《道德經》的內容,還是另藏玄機。
他從儲物戒指取了點水和食物,當做今天的早餐。
吃完後,他便來到這些石碑跟前,開始挨個的瀏覽起來。
瀏覽一圈,他才發現,所有的石碑加在一起,確實全是記載的《道德經》。
他不免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還幻想著,要在眾多的石碑中,找出隱藏的玄機,給他又一次發現莫大的機緣。
見沒任何價值發現,他又返迴蒲團,要繼續修煉。
剛走幾步,他又突發奇想,“不知這石碑後麵,會不會也記載著文字?我可以到後麵去瞧瞧。”
一般的石碑,一麵記載內容,另一麵則會是空白的。
擺放在陣法周圍的石碑,背對著的那麵,留下的空間十分狹小,人要進去探查,隻能是側著身子橫行,這種情況下,背麵要還記載著內容,那完全是極小概率的事!
薑維從小就不信邪,喜歡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所以他雖知自己會白忙活,他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要親自過去一探究竟。
還別說,薑維的好奇心,又給他發現了不亞於陣法的莫大大機緣!
來到石碑後麵,他驚訝地發現,背麵確確實實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由於進去留給他的空間十分有限,薑維隻能通過餘光向下瞥見這些文字。
和昨天一樣,他開始對這些文字進行推演和比對,最後再通過邏輯,檢驗自己的翻譯是否正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四五個小時的翻譯,他終於是把它們通通整明白。
他之所以能這麽快弄明白石碑上的內容,這還多虧了他擁有超憶這項技能,不然翻譯了其他的,之前的忘記又要迴過頭來,期間所要花費的時間,絕對是現在兩到三倍不止。
在翻譯完之後,他也將背後石碑記錄的內容,一字不落地記入腦海之中。
薑維迴到蒲團,雙手交叉頭躺在手上,在舒適的狀態下,他在腦中仔細琢磨起,剛剛記錄的那一長串文字。
時間在琢磨中一分一秒過去。
琢磨時間越長,他眼中的驚異之色愈烈。
他在琢磨的過程中,愈加的確認了,此內容和《道德經》出自同源,其行文與思想和老子不謀而合,尤其是思想,和老子的《道德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在這世上,還有另一人的道家思想,能與老子這種神級別的人物針尖對麥芒!
難道這世上真有人,在感悟自然法則一道上,能達到老子的水準?
如果是,可是這樣一個聖人,為何在曆史上默默無聞呢?
難道隻是因為他低調?
很快薑維搖搖頭,否定了這個聽起來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高人低調,向來都是在做人方麵的,但在做事方麵他們可從不含糊,不然就不是高人了,畢竟,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是刻在人骨子裏始終無法磨滅的天性。
“等等,有沒有可能它們就是《道德經》的一部分?”薑維腦迴路一轉,想到了驚為天人的可能,而且這個可能很有可能是事實!
古人相傳留下來,可供世人參閱的《道德經》,隻是其中的一半,還有另一半不知所蹤。
據說知道《道德經》完整內容的,除了老子自己外,就隻有他最要好的朋友尹喜。
如果薑維所想不差的話,那麽建造這陣法隻可能是兩個人,老子和尹喜!
“我走之後,你就一直留在這修煉吧,相信以你的資質,在這修煉個一兩年,便能突破達到陽神鏡這個層次,等達到陽神境後,你再出來與我們匯合。”
傑剛向他提議。
一兩年?按照薑維原先的計劃,他計劃在半年內達成這一小目標。
至於說,現在有了這個陣法做輔助,他的計劃也因此將時間縮短了十倍。
他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自己要在半個多月內完成境界上的突破。
當然,薑維心裏雖這麽想,表麵卻是對他附和。
“前輩的建議甚好,就按前輩所說,我留在這裏修煉個一兩年,等修成正果後再出去找你們。”
傑剛滿意的拍了拍薑維的肩,道:“加油,我看好你。”
隨後他又道:“好了,該交代的我都交代清楚了,我現在也該出發了。”
“啊,你不是明天出發嗎?現在太陽都快要落山了。”
“我臨時改變了主意,我現在一刻也不想呆在這,好久沒看看外麵的世界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說罷,傑剛轉身朝門口走去。
“前輩慢走。”
薑維轉過身,向他道了聲別,將他送出門口後,便把門合上,開始自顧自的。
他打算,趁現在夜色還沒降臨,去察看一下這些石碑上麵都刻著些什麽內容。
對於大篆,他雖沒專門研究過,一眼看去像是在看符號一樣,但再怎麽說,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原人,精通漢字,而漢字又是由大篆發展演變而來的,這期間也就隔了兩個朝代,秦朝和漢朝。
二者都是象形文字,又是同源,之間必然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
薑維經過慢慢推演、比對,解讀出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字,然後再根據邏輯猜出這段話的意思,隻要猜出的這段話符合邏輯,表達通順,並且能與其他段話形成連貫和整體邏輯,那麽,自己翻譯出來的意思,便和石碑上所表達的意思八九不離十了。
經過翻譯了三個石碑,薑維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判斷。
上麵記錄的內容,乃中原赫赫有名的《道德經》!
《道德經》是老子所創,而老子又是春秋末期時的風雲人物,這再次驗證了之前的猜測範圍。
“這陣法,該不會是老子親手打造的吧?”
薑維心中暴雷,如果他想象的是事實,那麽他的發現,一點也不亞於發現了一座秦朝將軍的陵墓。
老子那是何等風雲人物?
在那時期,又有幾人能配做他的對手?
曆史上,又有幾人有他的影響力深遠?
不過這些僅停留在他的想象。
想想也就算了,更有可能的是,是某個道家的修真者來此處建造的。
還有一種,不過概率比較小,那就是,這個陣法是在秦朝或之後建成的,隻不過布陣者故意在刻碑文時,采用了大篆的字體。
無論是哪一種,對薑維而言意義並不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在這修煉迅速將實力提升上去。
猜出碑文記錄的內容,天色也正好在此時暗淡了下來。
薑維從儲物戒指取出火把點燃,將精元力注入火把之中,頓時令火把亮度陡然倍增,照的裏麵形如白晝。
他將這些火把插在一邊,自己來到陣法之中,在寬大的蒲團上盤膝而坐,他想在冥想中度過這一個晚上。
薑維萬萬沒想到,才閉目修煉一晚上,他竟感覺自己觸碰到了分神中期的瓶頸。
當他睜開雙目,此時已然來到白晝,他激動的心在這一刻久久不能平靜。
十倍的天地元氣,卻超十倍的修煉速度。
如此修煉速度,一點也不急於一時。
為了避免疏忽,他決定現在去看看其他碑文。
看它們是不是都是記載《道德經》的內容,還是另藏玄機。
他從儲物戒指取了點水和食物,當做今天的早餐。
吃完後,他便來到這些石碑跟前,開始挨個的瀏覽起來。
瀏覽一圈,他才發現,所有的石碑加在一起,確實全是記載的《道德經》。
他不免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還幻想著,要在眾多的石碑中,找出隱藏的玄機,給他又一次發現莫大的機緣。
見沒任何價值發現,他又返迴蒲團,要繼續修煉。
剛走幾步,他又突發奇想,“不知這石碑後麵,會不會也記載著文字?我可以到後麵去瞧瞧。”
一般的石碑,一麵記載內容,另一麵則會是空白的。
擺放在陣法周圍的石碑,背對著的那麵,留下的空間十分狹小,人要進去探查,隻能是側著身子橫行,這種情況下,背麵要還記載著內容,那完全是極小概率的事!
薑維從小就不信邪,喜歡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所以他雖知自己會白忙活,他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要親自過去一探究竟。
還別說,薑維的好奇心,又給他發現了不亞於陣法的莫大大機緣!
來到石碑後麵,他驚訝地發現,背麵確確實實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由於進去留給他的空間十分有限,薑維隻能通過餘光向下瞥見這些文字。
和昨天一樣,他開始對這些文字進行推演和比對,最後再通過邏輯,檢驗自己的翻譯是否正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四五個小時的翻譯,他終於是把它們通通整明白。
他之所以能這麽快弄明白石碑上的內容,這還多虧了他擁有超憶這項技能,不然翻譯了其他的,之前的忘記又要迴過頭來,期間所要花費的時間,絕對是現在兩到三倍不止。
在翻譯完之後,他也將背後石碑記錄的內容,一字不落地記入腦海之中。
薑維迴到蒲團,雙手交叉頭躺在手上,在舒適的狀態下,他在腦中仔細琢磨起,剛剛記錄的那一長串文字。
時間在琢磨中一分一秒過去。
琢磨時間越長,他眼中的驚異之色愈烈。
他在琢磨的過程中,愈加的確認了,此內容和《道德經》出自同源,其行文與思想和老子不謀而合,尤其是思想,和老子的《道德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在這世上,還有另一人的道家思想,能與老子這種神級別的人物針尖對麥芒!
難道這世上真有人,在感悟自然法則一道上,能達到老子的水準?
如果是,可是這樣一個聖人,為何在曆史上默默無聞呢?
難道隻是因為他低調?
很快薑維搖搖頭,否定了這個聽起來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高人低調,向來都是在做人方麵的,但在做事方麵他們可從不含糊,不然就不是高人了,畢竟,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是刻在人骨子裏始終無法磨滅的天性。
“等等,有沒有可能它們就是《道德經》的一部分?”薑維腦迴路一轉,想到了驚為天人的可能,而且這個可能很有可能是事實!
古人相傳留下來,可供世人參閱的《道德經》,隻是其中的一半,還有另一半不知所蹤。
據說知道《道德經》完整內容的,除了老子自己外,就隻有他最要好的朋友尹喜。
如果薑維所想不差的話,那麽建造這陣法隻可能是兩個人,老子和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