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道的記憶中,最偉岸的形象隻有一個,那便是他的父親李建成。
李建成早期屯兵蒲州,阻擋住突厥趁天下大亂時的南下侵擾,還破壞過王世充聯合突厥瓜分中原的密謀。
李淵晉陽起兵後,李建成率軍平定西河,九日往返,為李淵軍初師告捷,又作為分路軍統帥,率左三軍攻入關中。
霍邑之戰,李建成獻策斬殺隋將宋老生,殲滅兩萬隋軍精銳。
潼關之戰,李建成又大敗隋名將屈突通,守住永豐倉。
最後圍攻長安之戰,李建成部先登破城。
在李世民率唐軍主力征討各路諸侯時,李建成也多次北上,抵禦突厥,令其無機可乘。武德四年,李建成率軍剿滅稽胡部族。
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強勁敵,莫過於漢東王劉黑闥,除李世民和李靖外的大多數唐軍名將,都曾是他手下敗將。
武德五年,李建成率部東征,攻心為上,安撫河北,徹底將劉黑闥平定,唐朝基本實現統一。
通過這些記憶,李建成在李雲印象中的形象產生而來巨大的顛覆。
李建成絕非後世的李雲在演義和史書中看到的那樣毫無建樹。
相反,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他都展露出過人的才能。
李建成在唐朝立國後基本上是坐鎮長安,而且在李世民統一天朝的過程中,無力應付北方突厥時。
李建成多次巡防北邊防線,主動出擊,為唐朝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後方——猶如漢之蕭何坐鎮關中,所以李世民逐鹿中原的利勝,李建成也是功不可沒。
綜合穿越過來這些天的遭遇,以及李承道對二人的記憶,李雲的大概對這兩兄弟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
李建成的性格,屬於宅心仁厚那一類。
而李世民是野心極大,做事也殺伐果決,從玄武門事變前兩人的態度就能看出。
魏征,李元吉等都曾經諫言太子李建成,勸告他先下手為強,但李建成念及兄弟之情,拒絕了魏征的提議,因此也失去了登基的機會,甚至連命也丟了。
而李世民不僅親手射殺了自己的兄弟,還霸占了兄弟之妻。
對於李世民擔心後世對自己的風評,喜歡串改史書這一點,前世的李雲因為對李世民的盲目崇拜,並不相信。
但是此時,他才明白為何後世的李世民形象那麽偉岸,而李建成形象則如此不堪。
李世民通過發動血腥政變獲得帝位。
為了證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他便隻能在史書中大書特書自己在建唐過程中的卓越功績,貶低李淵,打壓李建成、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功勳。
所謂成王敗寇,曆史由勝利者書寫。
通過令史官抹殺李建成建唐的曆史功績,將其醜化成既無功於社稷、又心胸狹窄、且多次企圖謀害秦王的卑劣小人。
另一方麵假李淵曾私許將其立為太子,以證明其殺兄屠弟實屬無奈,乃不違父命的正義之舉。
綜上。
李世民是一個文治武功,宏才大略的皇帝,這一點李雲即便是通過李承道的記憶,了解了李建成的許多冤屈,仍舊不會否認。
但是,在此時李雲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已經不再那麽高大。
自從目睹東宮一幕幕慘像的那一刻起,李雲心中便一直有著一個聲音在呐喊。
“替我做主,洗刷冤屈!”
李雲分不清楚,這個聲音到底是來自李承道,還是李建成。
但是李雲知道,自己有這個義務。
畢竟是他此時的身上,流淌著的是李建成一脈的血液。
若李建成真的是一個如同後世演義中那樣不堪的人,那李雲也許還會猶豫一番。
可是如今,李雲明白了李建成不僅不是一個庸人,而是一個若真踏上的帝位,幹得就不一定比李世民差的強人。
他還有什麽理由,不竭盡自己所能,去為李建成討迴一個公道,洗刷玄武門的冤屈?
“二叔?你現在是因為我的逃出坐立不安呢?”
“還是沒壓根沒將我這個小輩放在心上,高枕無憂,心安理得的做你的皇帝?”
“你怎麽想的那是你的事,而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拿迴屬於我父親的東西!”
李雲漸漸的堅定了這個目標。
雖然這個目標看起來,十分的不自量力。
但這確實是他的目標。
他有著跨越一千多年的見識,有係統。
所以他有不自量力的資格。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李雲決定,他宏偉目標的第一步,就從帶領瓦窯村的一眾男女老少發家致富做起。
李雲再一次打開腦海中的係統界麵。
反複試了幾次,依舊是無法進行任何的天賦能力傳送。
不過李雲也不急,一周而已,很快就過去了。
隻要等到一周期滿,李雲便可以再次選擇一個任何領域的頂尖牛人,將他的天賦能力傳送給自己。
一個項羽的天賦能力,便讓李雲嚐盡了甜頭。
下一個天賦能力選擇什麽領域,選擇誰,李雲覺得這是自己這幾天內需要認真去研究的課題。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
李建成早期屯兵蒲州,阻擋住突厥趁天下大亂時的南下侵擾,還破壞過王世充聯合突厥瓜分中原的密謀。
李淵晉陽起兵後,李建成率軍平定西河,九日往返,為李淵軍初師告捷,又作為分路軍統帥,率左三軍攻入關中。
霍邑之戰,李建成獻策斬殺隋將宋老生,殲滅兩萬隋軍精銳。
潼關之戰,李建成又大敗隋名將屈突通,守住永豐倉。
最後圍攻長安之戰,李建成部先登破城。
在李世民率唐軍主力征討各路諸侯時,李建成也多次北上,抵禦突厥,令其無機可乘。武德四年,李建成率軍剿滅稽胡部族。
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強勁敵,莫過於漢東王劉黑闥,除李世民和李靖外的大多數唐軍名將,都曾是他手下敗將。
武德五年,李建成率部東征,攻心為上,安撫河北,徹底將劉黑闥平定,唐朝基本實現統一。
通過這些記憶,李建成在李雲印象中的形象產生而來巨大的顛覆。
李建成絕非後世的李雲在演義和史書中看到的那樣毫無建樹。
相反,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他都展露出過人的才能。
李建成在唐朝立國後基本上是坐鎮長安,而且在李世民統一天朝的過程中,無力應付北方突厥時。
李建成多次巡防北邊防線,主動出擊,為唐朝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後方——猶如漢之蕭何坐鎮關中,所以李世民逐鹿中原的利勝,李建成也是功不可沒。
綜合穿越過來這些天的遭遇,以及李承道對二人的記憶,李雲的大概對這兩兄弟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
李建成的性格,屬於宅心仁厚那一類。
而李世民是野心極大,做事也殺伐果決,從玄武門事變前兩人的態度就能看出。
魏征,李元吉等都曾經諫言太子李建成,勸告他先下手為強,但李建成念及兄弟之情,拒絕了魏征的提議,因此也失去了登基的機會,甚至連命也丟了。
而李世民不僅親手射殺了自己的兄弟,還霸占了兄弟之妻。
對於李世民擔心後世對自己的風評,喜歡串改史書這一點,前世的李雲因為對李世民的盲目崇拜,並不相信。
但是此時,他才明白為何後世的李世民形象那麽偉岸,而李建成形象則如此不堪。
李世民通過發動血腥政變獲得帝位。
為了證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他便隻能在史書中大書特書自己在建唐過程中的卓越功績,貶低李淵,打壓李建成、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功勳。
所謂成王敗寇,曆史由勝利者書寫。
通過令史官抹殺李建成建唐的曆史功績,將其醜化成既無功於社稷、又心胸狹窄、且多次企圖謀害秦王的卑劣小人。
另一方麵假李淵曾私許將其立為太子,以證明其殺兄屠弟實屬無奈,乃不違父命的正義之舉。
綜上。
李世民是一個文治武功,宏才大略的皇帝,這一點李雲即便是通過李承道的記憶,了解了李建成的許多冤屈,仍舊不會否認。
但是,在此時李雲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已經不再那麽高大。
自從目睹東宮一幕幕慘像的那一刻起,李雲心中便一直有著一個聲音在呐喊。
“替我做主,洗刷冤屈!”
李雲分不清楚,這個聲音到底是來自李承道,還是李建成。
但是李雲知道,自己有這個義務。
畢竟是他此時的身上,流淌著的是李建成一脈的血液。
若李建成真的是一個如同後世演義中那樣不堪的人,那李雲也許還會猶豫一番。
可是如今,李雲明白了李建成不僅不是一個庸人,而是一個若真踏上的帝位,幹得就不一定比李世民差的強人。
他還有什麽理由,不竭盡自己所能,去為李建成討迴一個公道,洗刷玄武門的冤屈?
“二叔?你現在是因為我的逃出坐立不安呢?”
“還是沒壓根沒將我這個小輩放在心上,高枕無憂,心安理得的做你的皇帝?”
“你怎麽想的那是你的事,而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拿迴屬於我父親的東西!”
李雲漸漸的堅定了這個目標。
雖然這個目標看起來,十分的不自量力。
但這確實是他的目標。
他有著跨越一千多年的見識,有係統。
所以他有不自量力的資格。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李雲決定,他宏偉目標的第一步,就從帶領瓦窯村的一眾男女老少發家致富做起。
李雲再一次打開腦海中的係統界麵。
反複試了幾次,依舊是無法進行任何的天賦能力傳送。
不過李雲也不急,一周而已,很快就過去了。
隻要等到一周期滿,李雲便可以再次選擇一個任何領域的頂尖牛人,將他的天賦能力傳送給自己。
一個項羽的天賦能力,便讓李雲嚐盡了甜頭。
下一個天賦能力選擇什麽領域,選擇誰,李雲覺得這是自己這幾天內需要認真去研究的課題。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