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軍營需要十五天的時間,那畢竟是一座占地四百畝,可容納萬數人的大型建築。

    在等待修建軍營的同時,李鋒也把殖民時代的建築物也修建了起來,“城鎮中心、醫院、木炭窯、冶煉廠、鐵匠鋪。”在修建好建築後,一口將殖民時代所有的科技全部升級。

    在兩座主基地不停的生產下,現階段已有村民五百人,每天還在以四十人的數量持續增加,在軍營修建完成後村民的人數將超過一千人。

    在人口的支撐下,城鎮發展越來越快速,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伐木場有四座,各種采礦場有三座,各種養殖場四座,稻田也超過二十塊,每次收割水稻前,李鋒都要先修建一個糧倉用來儲藏稻穀,為了滿足發展的需求磨坊和鋸木場也超過了五座,碼頭上也停靠著十幾艘漁船。

    然而在快速的發展下,環境汙染的問題也漸漸顯露出來,養殖場那邊因為沒有完善的排水係統,每到下雨天,那邊的汙水被衝刷的到處流淌,整個城鎮臭氣熏天,就連湖水也遭到了汙染。

    在經過幾次商量和決策之後,李鋒決定把養殖場搬到遠離城鎮、遠離水源的地方,就在距離城鎮兩公裏外的原始森林內,這樣不僅解決了汙染的問題,養殖場排出的廢水也能滋養著森林裏麵的植被。

    趁著這個機會李鋒也把工作坊這些製造工具的建築,搬離到北麵的大山腳下,遠離了城鎮。現在城鎮去便分為了五個區域,一個是在西麵軍事區,一個是在北麵的工業區,一個是東麵的種植區,在過去就是養殖區,居民區就在中間的區域。

    規劃好了區域的分布,還有最主要的一樣,那就是這幾個區域的水源問題,特別是居民區、軍事區和養殖區這三個區域的水源容易遭到汙染、破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水源從暗處走,那就是挖一條暗河把湖水輸送到各個區域,然後又用水車把水送上來。

    雖然規劃起來隻用不到兩天,但是做起來就難嘍,工業區和養殖區需要先把路修好才能進行其他的,李鋒算了下,在不影響城鎮日常運轉的情況下,弄完這些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李鋒看著有點亂的城鎮,既然做都做了,那麽一不做二不休,他要打造一個新農村樣式的城鎮。

    以戶為單位,每10戶為一個組,每1組配備一個公共廁所一個取水點,每2組有一個公共浴室,每10組有一個食堂,每組中間預留一條兩輛馬車並排可行的道路,道路全部用石板鋪上,道路兩旁可用一些觀賞性的植被來點綴一下。

    美麗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一些不知名的小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李鋒穿著羊毛製成的衣物,在主基地前麵的空地上正在修煉武學,吃過早飯後他要去看一下修建好的軍營,軍營在昨天晚上就修建好了,隻是天黑了李鋒沒有過去看,反正軍營又不會跑掉,再說現在連一個人都沒有,去了也沒有意思。

    考慮到現在正在大規模的使用勞動力時期,李鋒隻打算每個兵種先訓練幾名,隻要等到這個階段過後就可以大規模的訓練軍隊了,戰士都是由村民訓練而成的。

    吃過早飯後,李鋒帶著400名,報名參軍的村民向軍營走去,李鋒打算先訓練100名步弓兵、100名刀盾兵、100名連弩兵和50名輕騎兵,剩下的那50名村民是到軍營裏當夥夫和飼養戰馬的。

    步弓兵:步弓兵是遠程的步兵單位,射程遠,攻擊力強,近戰能力較弱。配備武器:複合弓、匕首(近戰時使用)。

    刀盾兵:持單刀和盾牌的兵種,主要用於近戰肉搏廝殺,刀盾兵的任務就是碾碎對手的步兵防線,形成突破。配備武器:單刀、盾。

    連弩兵:連弩兵是攻擊力相當弱的弓兵單位,射箭的速度比一般的弓兵單位快上3倍,由於射箭的速度極快,因此連弩兵射出的單一箭支所造成的傷害要小於其他種箭,但在攻擊重裝步兵及輕型騎兵是卻占有優勢。

    連弩兵以設計簡單和設計快速著稱。連弩箭匣可裝十支弩箭,箭頭為鋼製,可以連續擊發,連弩的操作方式是,左手握住箭柄,瞄準之後,右手扣下扳機,接著弩箭下降至發射位置、上弦、隨即射出,然後另一隻弩箭有下降至發射位置。

    這種武器的設計就是要能快速射擊46至76公尺距離內的敵人,連弩對騎兵特別有效,因為準確度不高,所以較易命中馬匹這種大型目標,而且坐騎受傷後不但難以駕駛,還會使得周遭軍伍陷入混亂。

    輕騎兵:輕騎兵及輕裝騎兵,具有良好的戰鬥技能,可以獨立作戰,亦可與其他兵種配合,是自由和勇氣的象征,是堅韌和執著的戰士,以為其機動性強、作戰靈活、裝備合理成為戰場的製勝力量之一。

    輕騎兵擁有卓越的換裝性,可以裝備長劍,圓盾,弓箭,弩箭,長斧等武器用以完成各種不同的任務。

    輕騎兵的速度是所有常規兵種中最高的,所以輕騎兵也經常用於斥候部隊、傳令兵、追擊作戰、偷襲行動、偵查兵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埋地枯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埋地枯骨並收藏秦時明月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