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到如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笑娘在喝過郎中開的藥方後,氣血已經補上了許多,過了三日後,便可以下地走動,舒活筋血了。
不過郎中有交代,王妃生產損傷了身體,不可與男子同房三月。
聽到郎中的話時,霍王爺的臉色堪比黑鍋底。王爺在迴到現代,享受了一頓速食盛宴後,還得接著挨餓。
既然旺盛的精力無處宣泄,自然得找尋個由頭,好好發泄一番。
笑娘胎兒過大,造成難產的原因,霍隨風與笑娘都一清二楚了。
倒不是有人告密,而是當他倆穿越迴到現實時,通過查看劇本知道了後續的情形。
原來是那個靖王的女兒沈蓉,一早就買通了提供給王府牧草的牧民。
王府裏一直奉養著供笑娘食用羊乳的羊,而那牧民送來的牧草雖然無毒,卻是能讓羊乳變得充滿更多油脂的豬油草。
這種草乍一看,跟普通的牧草毫無二致,可是牲畜一旦吃了這草,體內就充滿油脂,長得要比別的牲畜肥壯些。
隻是這草原本就稀罕,若想栽培,須得不少錢銀,誰也沒有料想到會有人不要錢似的將這豬油草往王府裏送。那羊長得肥壯,還隻當是在王府裏養得好呢。
是以笑娘喝了這羊乳,自然是營養充分,胎兒也長得異常的大了。據說靖王妻妾爭寵得厲害,那些手段個個都是鈕鈷祿氏。沈蓉在她爹的王府裏耳濡目染,乃是集大成者。
憑心而論,這等子險惡的用心,已經遠超過原著裏的惡毒女配笑娘了。看來劇情君發現了笑娘這個劇情發展的障礙,無所不用其極地要鏟除了笑娘這個異類。
霍隨風不會任了這毒婦,自然開始著手布局,整治這位沈蓉郡主。
而沈蓉三番五次陷害笑娘的原因,也被劇本君出賣。原來是看上了霍隨風,便千方百計鏟除異己而已。
笑娘如今身子恢複了大半,坐在是梳妝台前一邊梳頭一邊審霍隨風。
“那沈蓉沒見你幾次,怎麽就這麽死乞白賴地看上了你?
霍隨風說得很坦然:“身為男主,玉樹臨風,胸懷縱橫捭闔,睥睨天下的大才,被女人看上,是很自然的事情。”
雖然明知他是傑克蘇的男主,可是將自己招蜂引蝶說得這麽理所當然,也足見臉皮之厚。
笑娘奪過他手裏的梳子,不用他梳,然後對著一旁搖床裏的兒子靈寶道:“寶寶,我們大了,可不要學爹爹厚臉皮的樣子!”
而霍隨風則拿起了撥浪鼓,一邊逗弄著鼓著腮幫子的靈寶,一邊說:“爹爹就是學晚了,才差點討不到媳婦。爹這輩子錯過了好光景,無緣妻妾成群,將來兒子你學了爹爹的一身本領,多討要幾個媳婦才好。”
這話說得就有些討打,笑娘自然惱得舉起一旁的玉如意要敲隨風的頭。
恰好胡氏要來探訪女兒,人雖然沒進來,卻從窗外掃到了這一幕,隻唬得她緊捂胸口。
待得霍隨風跟她問禮後,自然出了房迴避,讓她們母女可以傾心暢談。
胡氏心有餘悸地提醒著女兒:“我的兒,雖然王爺待你恩重,一向嬌慣著你,可我們作婦人的,也不能恃寵而驕啊!你方才怎麽可以舉著如意打王爺?成何體統?”
不是她多管閑事,實在是女兒醒來後,對著王爺舉止輕慢了些。一點也不像她平日裏謹言慎行,分寸得宜的女兒笑娘了。
其實吳笑笑也知道自己最近待王爺不夠莊重。
現在她已經知道了霍隨風的真實身份,實在是很難再翻檢出古人克己守禮的美德。
不過被娘親提醒,笑娘也是警覺起來,起碼在外人的麵前,她還是要端起古代婦女的種種美德才是。
而胡氏此來,也是要跟女兒商議著事情,時值入冬,文武百官都要入鳳城述職。
而太後宣旨,召胡氏來鳳城入宮過臘月節。太後要與相熟的夫人們一起熱鬧熱鬧。
太後懿旨已下,褚慎也覺得不好抗旨,便讓胡氏準備妥當,入鳳城去麵見太後。
胡氏便著手準備著,隻是有幾件衣服顏色拿不定,便來問問笑娘。
笑娘先前還真不知此事,聽聞太後宣娘親入宮就是眉頭一皺。
第146章
現在正值國難當頭。一切事物皆要從簡。
據聞萬歲的生辰也是潦草應付罷了,哪有什麽齋節值得慶祝的?
若是別的王公貴婦張羅的,還有情可原。可太後並非這等子不識大體之人。
那麽她費盡心思派人傳達懿旨,傳喚著各地守將的婦人進京是什麽用意,就值得商酌了。
可惜爹爹褚慎是方正之人,又極其尊重太後,所以聽聞太後傳喚,便應承下來,讓母親入京。
而這懿旨下達時,她和霍隨風都是剛剛蘇醒,也來不及阻止父親。
當她把擔憂說給霍隨風聽時,霍隨風眉毛也不皺道:“就說母親感染了風寒,去不了就是了。”
笑娘覺得這樣豈不是太不將皇家看在眼中了?
霍隨風卻替她一邊揉捏肩膀一邊道:“若是按著黑化劇情,你離世後,我便悲痛欲絕,必須征討萬裏江山來療傷。劇本叫養帝,我就必須要稱帝。不然劇本就不會劇終,說不得還會有什麽變數。既然如此,也不必恭敬皇家了。更何況此番鳳城定有埋伏,何必入了陷阱?”
笑娘也知道霍隨風是皇帝命,可是先前看他偏居漠北,好像悠哉得很,並無稱帝的野心啊。
當笑娘問起時,霍隨風也老老實實地說了自己的心思:“你我剛剛成婚,哪有心思走劇本的主線?再說又不知你醒來後會不會翻臉不認賬……”
笑娘聽到這裏,才恍然霍隨風為何死也不肯承認自己就是申遠。就是惦記著剛剛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吧!這麽不思進取,跟沉溺於後宮香軟的昏君有何異?
不過現在霍隨風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再如此不思進取了。
畢竟現實裏,自己也是吃到香肉的。肉放入了燉鍋裏正在小火慢燉,那他就放心了。
畢竟兩個人在現實裏有些衣不遮體,若是長久不醒還是會鬧笑話的。隻有早早結束了古代的劇情,才能了無牽掛地迴歸到現實。
所以霍隨風表示要為改朝換代做準備,笑娘毫無疑義,全力支持。
其實霍隨風還有一事沒有與笑娘講,那就是這次布局,最要緊的是擒住那靖王和他的蛇蠍女兒。
當初笑娘的胎兒巨大,都是因為那沈蓉搞的鬼,若是不除掉此女,想必她還會再做下什麽勾當來。
而此時,沈蓉也正在鳳城的王府裏大發脾氣。
原本聽聞那漠北王妃難產陷入昏迷時,她篤定自己十拿九穩了。隻要那笑娘慘死,霍隨風定然無暇顧及朝政。
鳳城的一眾官吏碌碌無為,小皇帝也不是什麽雄才大略的國君。至於蕭家,一個個好大喜功,總以自己世代的軍功而自居。
所以趁著漠北王喪妻之痛,她的父王便可趁機顛覆朝政,一舉將蕭家取而代之,挾天子以令諸侯。
畢竟抵抗南夷的主力,是她的父王才對!為何他們沈家要替他人做嫁衣,成就草包蕭家的偉名?
沈蓉的野心很大,也向來想到做到。所以她一早長袖善舞,在鳳城贏得恭敬王室的好名聲,又經常出入在行宮中,在太後的麵前甚是得緣。
此番太後請各地命婦入宮,也是因為她的攛掇,外加自出銀兩,包辦齋食節的酒水飲食,一應費用,美其名曰替太後撐出幾分臉麵,酬謝一應女眷當初慷慨捐款,助力萬歲遷都的辛苦。
於是在鳳城之地素寡了許久的太後,也被沈蓉說得活心,這才頒布了懿旨宣召女眷們入宮去的。
沈蓉費盡心思,精心排布了一切,卻得了漠北褚家的夫人胡氏生病,不能應召前來的消息。
而那一直昏迷不醒的笑娘,竟然奇跡般的生還了!
這讓沈蓉的精心安排打了水漂,怎麽能不讓她心裏氣急?
說到底,其他的命婦都是陪襯,扣下褚家的命婦才是關鍵。
聽聞那褚慎愛妻如名,甚是看中胡氏。
若能扣押胡氏做要挾,便可以事半功倍,讓鳳城兵變順理成章,不會再有強大主力。
可是現在笑娘安然無恙,而胡氏又借口身體不適不肯應召前來,真是讓沈蓉為之氣結。
那個女人倒是命大!竟然這般了還不死!
一直幻想著自己一朝成為女帝,宣召漠北王入宮侍寢的沈蓉此時當真是有些氣急敗壞。
不過很快,她便得到了消息,胡氏雖然不能來,可是漠北王霍隨風卻要入鳳城麵聖。
如此這般的話,扣押漠北王可比扣住胡氏的效果要好多了!沈蓉自覺一切順利,難免有些洋洋自得。
可是沈蓉在書房裏與父親靖王密謀著扣押漠北王的事宜時,書桌上的一摞宣紙忽然沙沙作響。
沈蓉不禁抬頭去看,卻見那白紙上突然憑空出現一行寫得七扭八歪的字體:霍隨風於康鎮布下陷阱,派人殲滅靖王的步兵。
當最後一字顯示出來後,沙沙作響的宣紙突然恢複了平靜,隻一動不動地鋪陳在了桌麵之上。
這一行字,竟然一下子捅破了沈氏父女的機密,不禁讓他們神色大變!
沈蓉遲疑地拿起那張紙細細地翻檢驗看,可是那紙卻並無塗有什麽顯色的明礬水的痕跡。
若不是她和父親親眼看見這紙張顯字,當真會以為自己眼花入魔了呢!
這字為何會出現,任誰也解釋不清,倒像是上蒼顯靈,提前預警她們父女一般。
靖王心神不定:“這……這……定然是有人走漏了風聲,布下了什麽邪門歪道,來訛詐本王?”
沈蓉卻比她的父王膽大多了,鎮定道:“白紙突然顯字,乃是神跡顯靈才對,而且這話也是提醒父王您注意霍隨風,顯然是幫襯著父王才是……恭喜父王,您乃天子真命,上天顯然是見了您有危險,這才特意顯靈提醒著你提防霍隨風啊!”
沈蓉的這番解釋,正對了靖王的心思,他臉上的驚懼之色大減,隻問沈蓉:“要是霍隨風當真察覺了你我的布局,準備螳螂在後,那你我先前商議的事情,豈不是要一場空?”
沈蓉緊盯著手裏的字條,慢慢道:“那可未必,那螳螂之後,還有隻更大的黃雀呢!若是父王立意為雀,何必懼怕一隻小小的螳螂?”
若是字條真是上蒼顯神跡,那麽這個霍隨風當真是狡猾陰詐……想到這,沈蓉的身體隱隱發熱——隻有這樣的男子,才堪堪配得上她!
笑娘這次沒死,也無所謂。
等到她親手將霍隨風拿下,就看他如何在自己的性命榮華和一個無足輕重的女人之間挑選了。
她相信霍隨風不傻,真到了生死關頭,豈會因為一個小婦所生的外女,而放棄了自己的性命?
此時鳳城上空,陰雲盤旋,一場風雪壓境,馬上就要變天了……
就在霍隨風整頓人馬,開拔鳳城之際。
笑娘正在府裏坐著月子。因為難產的緣故,她的身子變得有些虛弱,正需要在月子裏好好將養。
所以這燉盅補品,便一日三餐不停歇地端上來。
霍隨風的師姐洪萍剛剛隨著商船從海外迴來。
那英氣蓬勃的臉兒似乎又被曬黑了一圈。
雖然笑娘覺得洪萍的小麥膚色很好看,但是黑成煤炭色,就有些過分了。少不得拿出自己配的防曬油膏子,讓洪萍用用。
同時再把自己喝得厭煩的補品燉盅偷偷端給洪萍道:“好姐姐,且幫我喝了,整日喝這些,聞著味兒都上頭。”
她說的是事實,身在古代的一大福利就是享受各種綠色無汙染的古法美食。可是藥膳一類,當真不是味蕾之福,少不得找人代替她頂一頂藥膳盅。
洪萍看了看那漂浮著藥材的燉湯,也有些遲疑道:“不是,你這燉湯看著就補,不會喝了就懷了身孕吧?我這些日子還要出海,你莫害我啊!”
笑娘在喝過郎中開的藥方後,氣血已經補上了許多,過了三日後,便可以下地走動,舒活筋血了。
不過郎中有交代,王妃生產損傷了身體,不可與男子同房三月。
聽到郎中的話時,霍王爺的臉色堪比黑鍋底。王爺在迴到現代,享受了一頓速食盛宴後,還得接著挨餓。
既然旺盛的精力無處宣泄,自然得找尋個由頭,好好發泄一番。
笑娘胎兒過大,造成難產的原因,霍隨風與笑娘都一清二楚了。
倒不是有人告密,而是當他倆穿越迴到現實時,通過查看劇本知道了後續的情形。
原來是那個靖王的女兒沈蓉,一早就買通了提供給王府牧草的牧民。
王府裏一直奉養著供笑娘食用羊乳的羊,而那牧民送來的牧草雖然無毒,卻是能讓羊乳變得充滿更多油脂的豬油草。
這種草乍一看,跟普通的牧草毫無二致,可是牲畜一旦吃了這草,體內就充滿油脂,長得要比別的牲畜肥壯些。
隻是這草原本就稀罕,若想栽培,須得不少錢銀,誰也沒有料想到會有人不要錢似的將這豬油草往王府裏送。那羊長得肥壯,還隻當是在王府裏養得好呢。
是以笑娘喝了這羊乳,自然是營養充分,胎兒也長得異常的大了。據說靖王妻妾爭寵得厲害,那些手段個個都是鈕鈷祿氏。沈蓉在她爹的王府裏耳濡目染,乃是集大成者。
憑心而論,這等子險惡的用心,已經遠超過原著裏的惡毒女配笑娘了。看來劇情君發現了笑娘這個劇情發展的障礙,無所不用其極地要鏟除了笑娘這個異類。
霍隨風不會任了這毒婦,自然開始著手布局,整治這位沈蓉郡主。
而沈蓉三番五次陷害笑娘的原因,也被劇本君出賣。原來是看上了霍隨風,便千方百計鏟除異己而已。
笑娘如今身子恢複了大半,坐在是梳妝台前一邊梳頭一邊審霍隨風。
“那沈蓉沒見你幾次,怎麽就這麽死乞白賴地看上了你?
霍隨風說得很坦然:“身為男主,玉樹臨風,胸懷縱橫捭闔,睥睨天下的大才,被女人看上,是很自然的事情。”
雖然明知他是傑克蘇的男主,可是將自己招蜂引蝶說得這麽理所當然,也足見臉皮之厚。
笑娘奪過他手裏的梳子,不用他梳,然後對著一旁搖床裏的兒子靈寶道:“寶寶,我們大了,可不要學爹爹厚臉皮的樣子!”
而霍隨風則拿起了撥浪鼓,一邊逗弄著鼓著腮幫子的靈寶,一邊說:“爹爹就是學晚了,才差點討不到媳婦。爹這輩子錯過了好光景,無緣妻妾成群,將來兒子你學了爹爹的一身本領,多討要幾個媳婦才好。”
這話說得就有些討打,笑娘自然惱得舉起一旁的玉如意要敲隨風的頭。
恰好胡氏要來探訪女兒,人雖然沒進來,卻從窗外掃到了這一幕,隻唬得她緊捂胸口。
待得霍隨風跟她問禮後,自然出了房迴避,讓她們母女可以傾心暢談。
胡氏心有餘悸地提醒著女兒:“我的兒,雖然王爺待你恩重,一向嬌慣著你,可我們作婦人的,也不能恃寵而驕啊!你方才怎麽可以舉著如意打王爺?成何體統?”
不是她多管閑事,實在是女兒醒來後,對著王爺舉止輕慢了些。一點也不像她平日裏謹言慎行,分寸得宜的女兒笑娘了。
其實吳笑笑也知道自己最近待王爺不夠莊重。
現在她已經知道了霍隨風的真實身份,實在是很難再翻檢出古人克己守禮的美德。
不過被娘親提醒,笑娘也是警覺起來,起碼在外人的麵前,她還是要端起古代婦女的種種美德才是。
而胡氏此來,也是要跟女兒商議著事情,時值入冬,文武百官都要入鳳城述職。
而太後宣旨,召胡氏來鳳城入宮過臘月節。太後要與相熟的夫人們一起熱鬧熱鬧。
太後懿旨已下,褚慎也覺得不好抗旨,便讓胡氏準備妥當,入鳳城去麵見太後。
胡氏便著手準備著,隻是有幾件衣服顏色拿不定,便來問問笑娘。
笑娘先前還真不知此事,聽聞太後宣娘親入宮就是眉頭一皺。
第146章
現在正值國難當頭。一切事物皆要從簡。
據聞萬歲的生辰也是潦草應付罷了,哪有什麽齋節值得慶祝的?
若是別的王公貴婦張羅的,還有情可原。可太後並非這等子不識大體之人。
那麽她費盡心思派人傳達懿旨,傳喚著各地守將的婦人進京是什麽用意,就值得商酌了。
可惜爹爹褚慎是方正之人,又極其尊重太後,所以聽聞太後傳喚,便應承下來,讓母親入京。
而這懿旨下達時,她和霍隨風都是剛剛蘇醒,也來不及阻止父親。
當她把擔憂說給霍隨風聽時,霍隨風眉毛也不皺道:“就說母親感染了風寒,去不了就是了。”
笑娘覺得這樣豈不是太不將皇家看在眼中了?
霍隨風卻替她一邊揉捏肩膀一邊道:“若是按著黑化劇情,你離世後,我便悲痛欲絕,必須征討萬裏江山來療傷。劇本叫養帝,我就必須要稱帝。不然劇本就不會劇終,說不得還會有什麽變數。既然如此,也不必恭敬皇家了。更何況此番鳳城定有埋伏,何必入了陷阱?”
笑娘也知道霍隨風是皇帝命,可是先前看他偏居漠北,好像悠哉得很,並無稱帝的野心啊。
當笑娘問起時,霍隨風也老老實實地說了自己的心思:“你我剛剛成婚,哪有心思走劇本的主線?再說又不知你醒來後會不會翻臉不認賬……”
笑娘聽到這裏,才恍然霍隨風為何死也不肯承認自己就是申遠。就是惦記著剛剛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吧!這麽不思進取,跟沉溺於後宮香軟的昏君有何異?
不過現在霍隨風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再如此不思進取了。
畢竟現實裏,自己也是吃到香肉的。肉放入了燉鍋裏正在小火慢燉,那他就放心了。
畢竟兩個人在現實裏有些衣不遮體,若是長久不醒還是會鬧笑話的。隻有早早結束了古代的劇情,才能了無牽掛地迴歸到現實。
所以霍隨風表示要為改朝換代做準備,笑娘毫無疑義,全力支持。
其實霍隨風還有一事沒有與笑娘講,那就是這次布局,最要緊的是擒住那靖王和他的蛇蠍女兒。
當初笑娘的胎兒巨大,都是因為那沈蓉搞的鬼,若是不除掉此女,想必她還會再做下什麽勾當來。
而此時,沈蓉也正在鳳城的王府裏大發脾氣。
原本聽聞那漠北王妃難產陷入昏迷時,她篤定自己十拿九穩了。隻要那笑娘慘死,霍隨風定然無暇顧及朝政。
鳳城的一眾官吏碌碌無為,小皇帝也不是什麽雄才大略的國君。至於蕭家,一個個好大喜功,總以自己世代的軍功而自居。
所以趁著漠北王喪妻之痛,她的父王便可趁機顛覆朝政,一舉將蕭家取而代之,挾天子以令諸侯。
畢竟抵抗南夷的主力,是她的父王才對!為何他們沈家要替他人做嫁衣,成就草包蕭家的偉名?
沈蓉的野心很大,也向來想到做到。所以她一早長袖善舞,在鳳城贏得恭敬王室的好名聲,又經常出入在行宮中,在太後的麵前甚是得緣。
此番太後請各地命婦入宮,也是因為她的攛掇,外加自出銀兩,包辦齋食節的酒水飲食,一應費用,美其名曰替太後撐出幾分臉麵,酬謝一應女眷當初慷慨捐款,助力萬歲遷都的辛苦。
於是在鳳城之地素寡了許久的太後,也被沈蓉說得活心,這才頒布了懿旨宣召女眷們入宮去的。
沈蓉費盡心思,精心排布了一切,卻得了漠北褚家的夫人胡氏生病,不能應召前來的消息。
而那一直昏迷不醒的笑娘,竟然奇跡般的生還了!
這讓沈蓉的精心安排打了水漂,怎麽能不讓她心裏氣急?
說到底,其他的命婦都是陪襯,扣下褚家的命婦才是關鍵。
聽聞那褚慎愛妻如名,甚是看中胡氏。
若能扣押胡氏做要挾,便可以事半功倍,讓鳳城兵變順理成章,不會再有強大主力。
可是現在笑娘安然無恙,而胡氏又借口身體不適不肯應召前來,真是讓沈蓉為之氣結。
那個女人倒是命大!竟然這般了還不死!
一直幻想著自己一朝成為女帝,宣召漠北王入宮侍寢的沈蓉此時當真是有些氣急敗壞。
不過很快,她便得到了消息,胡氏雖然不能來,可是漠北王霍隨風卻要入鳳城麵聖。
如此這般的話,扣押漠北王可比扣住胡氏的效果要好多了!沈蓉自覺一切順利,難免有些洋洋自得。
可是沈蓉在書房裏與父親靖王密謀著扣押漠北王的事宜時,書桌上的一摞宣紙忽然沙沙作響。
沈蓉不禁抬頭去看,卻見那白紙上突然憑空出現一行寫得七扭八歪的字體:霍隨風於康鎮布下陷阱,派人殲滅靖王的步兵。
當最後一字顯示出來後,沙沙作響的宣紙突然恢複了平靜,隻一動不動地鋪陳在了桌麵之上。
這一行字,竟然一下子捅破了沈氏父女的機密,不禁讓他們神色大變!
沈蓉遲疑地拿起那張紙細細地翻檢驗看,可是那紙卻並無塗有什麽顯色的明礬水的痕跡。
若不是她和父親親眼看見這紙張顯字,當真會以為自己眼花入魔了呢!
這字為何會出現,任誰也解釋不清,倒像是上蒼顯靈,提前預警她們父女一般。
靖王心神不定:“這……這……定然是有人走漏了風聲,布下了什麽邪門歪道,來訛詐本王?”
沈蓉卻比她的父王膽大多了,鎮定道:“白紙突然顯字,乃是神跡顯靈才對,而且這話也是提醒父王您注意霍隨風,顯然是幫襯著父王才是……恭喜父王,您乃天子真命,上天顯然是見了您有危險,這才特意顯靈提醒著你提防霍隨風啊!”
沈蓉的這番解釋,正對了靖王的心思,他臉上的驚懼之色大減,隻問沈蓉:“要是霍隨風當真察覺了你我的布局,準備螳螂在後,那你我先前商議的事情,豈不是要一場空?”
沈蓉緊盯著手裏的字條,慢慢道:“那可未必,那螳螂之後,還有隻更大的黃雀呢!若是父王立意為雀,何必懼怕一隻小小的螳螂?”
若是字條真是上蒼顯神跡,那麽這個霍隨風當真是狡猾陰詐……想到這,沈蓉的身體隱隱發熱——隻有這樣的男子,才堪堪配得上她!
笑娘這次沒死,也無所謂。
等到她親手將霍隨風拿下,就看他如何在自己的性命榮華和一個無足輕重的女人之間挑選了。
她相信霍隨風不傻,真到了生死關頭,豈會因為一個小婦所生的外女,而放棄了自己的性命?
此時鳳城上空,陰雲盤旋,一場風雪壓境,馬上就要變天了……
就在霍隨風整頓人馬,開拔鳳城之際。
笑娘正在府裏坐著月子。因為難產的緣故,她的身子變得有些虛弱,正需要在月子裏好好將養。
所以這燉盅補品,便一日三餐不停歇地端上來。
霍隨風的師姐洪萍剛剛隨著商船從海外迴來。
那英氣蓬勃的臉兒似乎又被曬黑了一圈。
雖然笑娘覺得洪萍的小麥膚色很好看,但是黑成煤炭色,就有些過分了。少不得拿出自己配的防曬油膏子,讓洪萍用用。
同時再把自己喝得厭煩的補品燉盅偷偷端給洪萍道:“好姐姐,且幫我喝了,整日喝這些,聞著味兒都上頭。”
她說的是事實,身在古代的一大福利就是享受各種綠色無汙染的古法美食。可是藥膳一類,當真不是味蕾之福,少不得找人代替她頂一頂藥膳盅。
洪萍看了看那漂浮著藥材的燉湯,也有些遲疑道:“不是,你這燉湯看著就補,不會喝了就懷了身孕吧?我這些日子還要出海,你莫害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