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次是你前來,不過也好,既然來了,就先別迴去了,正好這麽一大片土地,也需要人梳理,看來曹鼐他們還是蠻懂事的。”楚寧看著主永和說道。


    主永和這次是帶著一眾讀書人和宗教人士前來的。


    現在的主永和,雖然還沒有入閣,但是已經是大明的工部尚書了,原本他是在河南監督黃河大堤的修建,不過,隨著西北戰事捷報的傳來。


    朝廷對西北之地也十分重視起來,尤其是楚寧附在奏折後邊的那張礦產資源圖,一下就把朝廷的興趣點燃了。


    現在除了軍方,火油這東西,其實在大明還不是很普及,所以朝廷對所謂的火油產量倒不是很關心。


    但是金銅鐵這些東西,大明可是稀缺的緊。


    隨著大明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工程開始興建,需要的鋼鐵數量與日俱增,大明自己本身出產的鐵礦石質量其實並不高。


    比如現在軍中裝備的新式馬刀、火炮火槍等等,這些裝備的鋼鐵大部分都是從奧斯曼進口來的!


    作為貴金屬的銅,需求量更大!


    因為大明的貨幣鑄造極其精美,所以基本已經成為海貿中的硬通貨,大明本身就缺銅,雖然呂宋等地的銅礦源源不斷地輸入大明。


    但也僅僅是緩解了一些,現在大明的銅礦缺口仍然很大,所以,現在的朝廷,一聽到銅礦,比那些兵部的官員,軍隊的軍官還要瘋狂。


    他們就差直接提著刀子滿世界找銅了。


    還有一點,過慣了‘苦日子’的大明官員們,他們覺得從別人手裏進口礦產,雖然很方便,但是卻不如自己生產的好!


    這一點楚寧也十分認同,雖然進口這些東西,不僅可以培養其他國家的市場,也可以節省大明的大量資源。


    但是,這樣一來很容易被對方卡脖子,所以,不管怎麽樣,大明都需要對一些重要資源進行把控,起碼要保證自己手中的資源,足夠大明自己的消耗。


    正因為如此,楚寧的奏折很快就被排到了一個優先的級別上,除了宗教人士和讀書人,上百萬的百姓,已經在大軍的保護下,開始進入西北。


    為了能徹底控製即將收迴的土地,內閣決定,把原本在河南督修大堤的主永和,派往西北,他將是大明在西北的第一任主政官!


    就連遠在塞北的朱祁鎮,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批複了內閣的票擬。


    所以,才有了苦命的主永和的這次西北之行。


    “我這次來就是主要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麽一個勞碌命,本來以為黃河大堤修好,能迴京城好好休息幾天,可誰知道首輔大人一聲令下,我就被‘發配’大西北了。”主永和打趣地說道。


    “知足吧,和我比起來,你簡直就幸福到天上去了。從宣府開始,你扳著手指頭算算,我在大明待過多長時間,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領兵作戰。


    要不也不會有我窮兵黷武這個說法,不過老主,我讀書不多,你給我分析分析,窮兵黷武不是指的皇上嗎?


    用在我身上合適嗎?”楚寧一臉真誠地問道。


    主永和嘴角抽搐了幾下,這話也就是楚寧敢說,換做其他人,借他幾個膽子!


    不過,楚寧有一點沒說錯,身為大明最高的勳爵,楚寧確實沒有享受過幾天的‘好日子’。


    這些年,他遠下西洋,一去就是三年,迴國之後緊跟著就在江南推行變法,順道還剿滅了寧王的叛亂,然後就是遠征遼東,這麽算下來,楚寧還真沒在大明待上幾天。


    和楚寧比起來,就算他不能按時上下班,但是起碼是在大明國內,還能迴京城一家人團聚,自己在楚寧麵前說這話,確實有點不太合適。


    想到這,主永和竟然生出一絲絲優越感。


    “能者多勞嗎,”主永和準備開口安慰楚寧兩句。


    “屁話,不都說我居心不良,經常擅起邊訊,數錢的時候一個個兩眼金光閃爍,挨罵就我一個人,這次迴去,看我怎麽收拾你們!”楚寧惡狠狠地說道。


    主永和一聽頓時開心了,這次大戰之後,自己要在西北之地最少三年的時間,那楚寧迴去報複,自己肯定能躲過去了!


    不過,他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先生,這麽艱巨的人物交給陳輔,是不是有些急促了?”主永和岔開話題說道。


    他這麽說也是擔心,就像陳輔自己擔心的那樣,此戰是大明西征的第一戰,如果不能一鼓作氣,除了影響士氣之外,也不能給對手足夠的震懾。


    這個對大軍接下來的作戰影響十分巨大。


    “瞎操什麽心,你一個文官,現在應該琢磨一下怎麽治理好西域,作戰的事,你就別瞎摻和了。”楚寧狀似無意地說道。


    楚寧這麽說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大明收複西北之後,肯定是軍政兩線分離,這是不可能改變的,就算是楚寧自己,也是抱著這種想法。


    如果不是時間太倉促,他肯定不會同意主永和來西北的!


    作為‘楚黨’成員的主永和與陳輔之間,或多或少有著不少牽連,這對外界是一種非常不好的信號。


    當然,楚寧自己倒是不擔心別人說他如何如何,他對那些早就免疫了。


    他擔心的是,這會成為一種慣例,到時候,軍政兩大主管一旦沆瀣一氣,那對國家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萬一出現一個安祿山式的任務,對大明的傷害就太大了。


    他可不想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一個軍閥的影子!


    不過,現在也隻能這麽將就了,畢竟,這些曹鼐等人也肯定考慮到了。


    現在西北之地剛剛收複,不能出現文武不和的局麵,不然那,這就對西域真正融入大明是一種無形的阻礙。


    其次,因為主永和與陳輔之間的關係,陳輔必定會處處對主永和忍讓,這不好,很不好!


    一旦這麽下去,就會形成一種文貴武賤的情況,這不符合正常的發展規律,但是如果讓一個和陳輔差不多年紀的人來,也會有新的麻煩出現。


    年輕人經驗不足,許多問題都是憑著一腔熱血,麵對複雜的問題,往往有些手忙腳亂。


    所以,必須有一個壓得住場子的大臣在西北,主永和無論是經驗,還是。


    但可楚寧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他剛剛的話就是傳遞一個信號,文官主政,武將領軍,雙方互不幹涉!


    他可不想出現原本曆史上文臣指揮武將的局麵!


    主永和雖然不是曹鼐那種老狐狸,但是從政多年,這點話外之音還是能明白的,他自然清楚楚寧的意思。


    楚寧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主永和,軍事上的事,不是你讀書多就可以的。他需要足夠的經驗和臨陣的應變能力,所以你還是老老實實做好治民就好了。


    不過這一切都源自楚寧的信心!


    他不僅僅是對駝城這個‘新式武器’有信心,更是對陳輔有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做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豬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豬蹄子並收藏穿越大明做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