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天的軍堡,雖然無法在此刻出去征戰,孟寬卻沒有就此停下動作,堡內軍民清晨開始就要清掃積雪。
天氣寒人,鍛煉卻沒有停下,孟寬給足了他們過冬的必要條件,隔三差五開葷腥,目的就是收服大軍,整肅大軍。
除了必要的弓馬射箭,長槍刀戰的訓練,現代化的操練也成了軍中的日常,動作操練比平時所練簡便的多,卻讓這些兵丁煎熬萬分,寒風唿嘯卻要在外麵熬著練站姿。
年關將近,大軍糧草充足,軍心穩定,經過馬隊教官們的一同集訓,大軍整體的風氣一改往日,變得令行禁止,一切都規範了許多,成效卓著。
孟寬的所做所為,在吳三桂的有心關注下,讓他備受煎熬,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壽在盛京收到吳三桂的來信,祖大壽將來信轉交已經醒轉的皇太極。
信中內容就是一些簡單的問好,絲毫沒有提及投降之事,卻格外讓皇太極凝重,一個名字格外的紮眼。
那個殺了自己哥哥阿巴泰的孟寬,不但接手了一萬多的關寧鐵騎,連帶著清掃了他們在關寧錦的釘子,正在積極備戰,隻等大雪融化。
吳三桂之前所有的話語都是多餘的,他知道韃子軍隊對於孟寬的憎惡,目的就是告訴他們要小心了,他此刻就在備戰,他想利用韃子軍隊來迫使孟寬受到轄製,最好就此敗亡。
皇太極凝重萬分,連連咳嗽,一旁的手絹上滿是他咳嗽出來的鮮血,表麵上已經有所好轉,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沒幾天好活了,趁著自己還能行動,當即讓人迴寫了一封密信。
信中不單有勸誡吳三桂不要錯失良機的話語,還有在春天發動大軍圍剿孟寬的決議,他這是告訴吳三桂,大雪化開,他就要收拾孟寬了,讓他不要插手攔截,或者幹脆投降,一起圍殺這個來奪你權力的礙眼家夥。
兩人自以為萬事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中,殊不知到,吳三桂發往盛京的信件先一步到了孟寬手裏,這就是孟寬技能可怕之處,他早就用寵物心靈技能馴服了那些鴿子,那些信鴿通通會先來孟寬這個中轉站。
吳三桂左手放飛信鴿,而信鴿卻在天上一個轉圈先行往後飛到了孟寬手中,看見信件的孟寬啞然失笑,吳三桂果然賊心不死,就這信件就能讓他身敗名裂。
孟寬沒有此時揭發吳三桂的意思,反而期待盛京那邊傳來的消息,就這樣抄錄了一份的信件再次起飛到了盛京祖大壽手中,最終皇太極迴信吳三桂。
大雪早已停下,雖然外麵積雪皚皚,但孟寬知道開春已經不遠了,這個冬天他沒有離開軍營迴家團聚,目的就是開春的雷霆攻勢。
一隻信鴿撲哧著小翅膀,艱難的穿過風雪,飛到了孟寬軍堡的上空,一聲嘹亮的哨子聲響過,這隻信鴿就像是收到什麽話語,立刻往孟寬而去。
小小信鴿站在了孟寬手中,孟寬掏出了一把精米,喂養鴿子,給他辦事就是會有好待遇,不但給它強化身體,還給它們一些撫慰,這讓鴿子很是享受愛撫。
打開卷起來的信件,信中內容一目了然,不但是特意針對他,還要開春大軍圍殺他這個仇人,孟寬心中隻有冷笑,都等著吧,誰收拾誰打過才知道。
“吳大哥,你看看吧,這吳三桂果然早有反心,不但暗通款曲祖大壽,現在連軍事情報都要出賣了,他不死誰死。”
吳又可粗粗一看信件,略一沉思對著孟寬說道。
“這密信是否還要送給吳三桂,這兩人已經打定主意要滅殺我們了。”
孟寬笑著說道。
“吳大哥你模仿筆跡迴寫一封信件,就說皇太極已經知道孟寬所在,讓他按兵不動,先邀請我前去大營議事,商討出兵之事,最好能格殺在他的軍營中。”
孟寬已經不打算給吳三桂時間,他有了這兩封密信,奪權之事已成定局,大軍也不是誰都想著跟吳三桂反叛的,自己以身犯險誘敵深入,直接剔除這條毒蛇,孟寬還想著早點完成這個世界,誰會跟這老狗磨磨嘰嘰。
吳又可知道孟寬已經打定主意,沒有過多勸誡,直接模仿著筆跡,迴寫了一封,讓吳三桂先行邀請他去商討大軍春天的戰事,聯合韃子一起圍殺孟寬。
孟寬將計就計,信中大多內容不變,就是多了一條邀請孟寬大軍前去商討戰事的決議,隻要吳三桂聽從信中的安排,這就是他的死路,等到孟寬接手了他的大軍,就是孟寬反殺韃子大軍的時候。
一隻信鴿起飛,裏麵所帶著的卻是三方的博弈,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孟寬此刻隻想大笑,這皇太極真是命硬的很,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報仇。
信鴿飛迴了吳三桂的寧遠城,他等候盛京那裏的消息很久了,思考良久,自己手中的大軍已經無法格殺孟寬,隻有聯合韃子軍隊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利。
放開鴿子,展開了信件一看,內容清晰明了,皇太極邀他開春齊結大軍,兩方合作圍殺孟寬,其中還有一條就是讓孟寬帶著大軍到寧遠,有機會的話,趁著議事直接格殺在軍營中,這讓他猶豫不定。
思考良久,信件可信,其它也沒什麽疑慮,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按照計劃行事,能夠兵不血刃的收迴權利,最好不過,到時死上些人馬,迴信給崇禎,就說孟寬死在了韃子大戰中。
想通了此事,他沒有猶豫,立刻寫上一封信件準備傳訊給孟寬。
信件內容大致就是,他收到了細作的消息,開春韃子會有大動作,會有大軍來山海關襲擾,要他帶著屯堡大軍前去寧遠議事,商討大戰的細節。
就這樣三方勢力各懷心事,促成了開春大軍齊聚的決議,孟寬看著從吳三桂傳來的信件,心中暢快不已,任你狡猾再多,也抵不過我的先知先覺,正好都一起收拾了,等著吧。
此時已是大雪將要化開的季節,孟寬這裏大雪封路,而孫傳庭的潼關已經春意盎然,他和李自成在襄陽郊外大戰幾月,連番的虧輸。
不但沒有解了兵圍開封的局勢,連帶著他損兵折將,隻能帶著殘部退迴潼關,那裏還有城池可以抵抗,不至於沒有希望。
他雖然得到了孟寬的資助,糧草還算充裕,但還是抵不過李自成的大軍碾壓,李自成早已不是當年被殺的隻剩十幾人的時候,不但有一支精銳大軍,連那些聚集起來幾十萬的流民他都應對吃力。
他手上京營官兵看似兇悍,到了戰場卻是不堪一擊,讓他損失慘重,訓練的秦軍還算悍勇,但也耐不住新練的事實,這真是到了山窮水盡,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練兵了,若是李自成開春來攻打潼關,他也隻能以身殉國,以報家國。
他此時倒是已經知曉了孟寬一場沿途的襲殺,不僅殺了韃子大將軍阿巴泰,還解決了當時韃子兵圍京師的危局,那時他還沒有收到韃子入關的消息,一心想要剿滅李自成,奈何天不遂人願。
孟寬這個敢於夜闖大營的漢子在他這一生中也僅此一個,印象深刻,自己當時果然沒有看錯,確實是一員不出世的猛將,但也絕沒想到會有如此能耐,若是自己戰死,這天下能有能力剿滅李自成的,必然有他一個。
真是可惜當時自己怎麽就得罪此人,若是誠心誠意相邀,讓他為自己前鋒,想必李自成也沒有好果子吃吧,人才就在身邊,自己卻錯失良機,真是悔不當初。
看著潼關城裏的殘餘部下,李自成已經在齊聚大軍了,這潼關就是他前往京師的一道門檻,必然要血拚一場。
天氣寒人,鍛煉卻沒有停下,孟寬給足了他們過冬的必要條件,隔三差五開葷腥,目的就是收服大軍,整肅大軍。
除了必要的弓馬射箭,長槍刀戰的訓練,現代化的操練也成了軍中的日常,動作操練比平時所練簡便的多,卻讓這些兵丁煎熬萬分,寒風唿嘯卻要在外麵熬著練站姿。
年關將近,大軍糧草充足,軍心穩定,經過馬隊教官們的一同集訓,大軍整體的風氣一改往日,變得令行禁止,一切都規範了許多,成效卓著。
孟寬的所做所為,在吳三桂的有心關注下,讓他備受煎熬,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壽在盛京收到吳三桂的來信,祖大壽將來信轉交已經醒轉的皇太極。
信中內容就是一些簡單的問好,絲毫沒有提及投降之事,卻格外讓皇太極凝重,一個名字格外的紮眼。
那個殺了自己哥哥阿巴泰的孟寬,不但接手了一萬多的關寧鐵騎,連帶著清掃了他們在關寧錦的釘子,正在積極備戰,隻等大雪融化。
吳三桂之前所有的話語都是多餘的,他知道韃子軍隊對於孟寬的憎惡,目的就是告訴他們要小心了,他此刻就在備戰,他想利用韃子軍隊來迫使孟寬受到轄製,最好就此敗亡。
皇太極凝重萬分,連連咳嗽,一旁的手絹上滿是他咳嗽出來的鮮血,表麵上已經有所好轉,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沒幾天好活了,趁著自己還能行動,當即讓人迴寫了一封密信。
信中不單有勸誡吳三桂不要錯失良機的話語,還有在春天發動大軍圍剿孟寬的決議,他這是告訴吳三桂,大雪化開,他就要收拾孟寬了,讓他不要插手攔截,或者幹脆投降,一起圍殺這個來奪你權力的礙眼家夥。
兩人自以為萬事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中,殊不知到,吳三桂發往盛京的信件先一步到了孟寬手裏,這就是孟寬技能可怕之處,他早就用寵物心靈技能馴服了那些鴿子,那些信鴿通通會先來孟寬這個中轉站。
吳三桂左手放飛信鴿,而信鴿卻在天上一個轉圈先行往後飛到了孟寬手中,看見信件的孟寬啞然失笑,吳三桂果然賊心不死,就這信件就能讓他身敗名裂。
孟寬沒有此時揭發吳三桂的意思,反而期待盛京那邊傳來的消息,就這樣抄錄了一份的信件再次起飛到了盛京祖大壽手中,最終皇太極迴信吳三桂。
大雪早已停下,雖然外麵積雪皚皚,但孟寬知道開春已經不遠了,這個冬天他沒有離開軍營迴家團聚,目的就是開春的雷霆攻勢。
一隻信鴿撲哧著小翅膀,艱難的穿過風雪,飛到了孟寬軍堡的上空,一聲嘹亮的哨子聲響過,這隻信鴿就像是收到什麽話語,立刻往孟寬而去。
小小信鴿站在了孟寬手中,孟寬掏出了一把精米,喂養鴿子,給他辦事就是會有好待遇,不但給它強化身體,還給它們一些撫慰,這讓鴿子很是享受愛撫。
打開卷起來的信件,信中內容一目了然,不但是特意針對他,還要開春大軍圍殺他這個仇人,孟寬心中隻有冷笑,都等著吧,誰收拾誰打過才知道。
“吳大哥,你看看吧,這吳三桂果然早有反心,不但暗通款曲祖大壽,現在連軍事情報都要出賣了,他不死誰死。”
吳又可粗粗一看信件,略一沉思對著孟寬說道。
“這密信是否還要送給吳三桂,這兩人已經打定主意要滅殺我們了。”
孟寬笑著說道。
“吳大哥你模仿筆跡迴寫一封信件,就說皇太極已經知道孟寬所在,讓他按兵不動,先邀請我前去大營議事,商討出兵之事,最好能格殺在他的軍營中。”
孟寬已經不打算給吳三桂時間,他有了這兩封密信,奪權之事已成定局,大軍也不是誰都想著跟吳三桂反叛的,自己以身犯險誘敵深入,直接剔除這條毒蛇,孟寬還想著早點完成這個世界,誰會跟這老狗磨磨嘰嘰。
吳又可知道孟寬已經打定主意,沒有過多勸誡,直接模仿著筆跡,迴寫了一封,讓吳三桂先行邀請他去商討大軍春天的戰事,聯合韃子一起圍殺孟寬。
孟寬將計就計,信中大多內容不變,就是多了一條邀請孟寬大軍前去商討戰事的決議,隻要吳三桂聽從信中的安排,這就是他的死路,等到孟寬接手了他的大軍,就是孟寬反殺韃子大軍的時候。
一隻信鴿起飛,裏麵所帶著的卻是三方的博弈,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孟寬此刻隻想大笑,這皇太極真是命硬的很,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報仇。
信鴿飛迴了吳三桂的寧遠城,他等候盛京那裏的消息很久了,思考良久,自己手中的大軍已經無法格殺孟寬,隻有聯合韃子軍隊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利。
放開鴿子,展開了信件一看,內容清晰明了,皇太極邀他開春齊結大軍,兩方合作圍殺孟寬,其中還有一條就是讓孟寬帶著大軍到寧遠,有機會的話,趁著議事直接格殺在軍營中,這讓他猶豫不定。
思考良久,信件可信,其它也沒什麽疑慮,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按照計劃行事,能夠兵不血刃的收迴權利,最好不過,到時死上些人馬,迴信給崇禎,就說孟寬死在了韃子大戰中。
想通了此事,他沒有猶豫,立刻寫上一封信件準備傳訊給孟寬。
信件內容大致就是,他收到了細作的消息,開春韃子會有大動作,會有大軍來山海關襲擾,要他帶著屯堡大軍前去寧遠議事,商討大戰的細節。
就這樣三方勢力各懷心事,促成了開春大軍齊聚的決議,孟寬看著從吳三桂傳來的信件,心中暢快不已,任你狡猾再多,也抵不過我的先知先覺,正好都一起收拾了,等著吧。
此時已是大雪將要化開的季節,孟寬這裏大雪封路,而孫傳庭的潼關已經春意盎然,他和李自成在襄陽郊外大戰幾月,連番的虧輸。
不但沒有解了兵圍開封的局勢,連帶著他損兵折將,隻能帶著殘部退迴潼關,那裏還有城池可以抵抗,不至於沒有希望。
他雖然得到了孟寬的資助,糧草還算充裕,但還是抵不過李自成的大軍碾壓,李自成早已不是當年被殺的隻剩十幾人的時候,不但有一支精銳大軍,連那些聚集起來幾十萬的流民他都應對吃力。
他手上京營官兵看似兇悍,到了戰場卻是不堪一擊,讓他損失慘重,訓練的秦軍還算悍勇,但也耐不住新練的事實,這真是到了山窮水盡,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練兵了,若是李自成開春來攻打潼關,他也隻能以身殉國,以報家國。
他此時倒是已經知曉了孟寬一場沿途的襲殺,不僅殺了韃子大將軍阿巴泰,還解決了當時韃子兵圍京師的危局,那時他還沒有收到韃子入關的消息,一心想要剿滅李自成,奈何天不遂人願。
孟寬這個敢於夜闖大營的漢子在他這一生中也僅此一個,印象深刻,自己當時果然沒有看錯,確實是一員不出世的猛將,但也絕沒想到會有如此能耐,若是自己戰死,這天下能有能力剿滅李自成的,必然有他一個。
真是可惜當時自己怎麽就得罪此人,若是誠心誠意相邀,讓他為自己前鋒,想必李自成也沒有好果子吃吧,人才就在身邊,自己卻錯失良機,真是悔不當初。
看著潼關城裏的殘餘部下,李自成已經在齊聚大軍了,這潼關就是他前往京師的一道門檻,必然要血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