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崖不動也不說話,隻是含笑望著那小丫頭,四周議論聲卻漸漸低了下去,有些膽大已經開始來迴瞄林崖與那女子。


    實是因為林崖生太好,此時一副悲天憫人無害模樣,身上衣衫又都是一般人見都沒見過稀罕料子,一看就知道是大家子公子。市井話本兒流行不就是豪門公子貧家女?覺著今日又能出一本風流佳話人不少數。


    林崖卻注定要讓這些人失望了。


    他似乎是瞧夠了熱鬧,竟然轉身就要走,驚得篤定他會上前兩步救孤苦無依弱女子於水火眾人眼珠子都瞪出來了。再看看林崖,那真是一絲一毫留戀都沒有。


    林崖要走,那一直隻是無聲落淚少女終於忍不住嗚咽出聲,其聲幽然哀婉,猶如小獸哀鳴,瞬間就有一等心腸綿軟見不得人受苦紅了眼圈,有一個站林崖身後年輕漢子仗義執言,攔住了林崖去路。


    “我看這位大爺衣著豪富,瞧著也像是仁善之人,何不雪中送炭,幫這小娘子一幫?”


    這話說得再明白點,就是說看著你是個大家公子,原本就使奴換婢,手上也不差錢,不如你就帶了這小娘子走,於她是再造之恩,你不過舉手之勞。


    說話漢子並不算高大,麵相倒是忠厚老實很,此時張臂擋住林崖去路,兩人一個渾身綾羅遍體錦繡,一個衣衫破舊漿洗都有些發白,哪個能得旁人心底認同已經不用多說。


    正要擠到林崖身邊小廝們當時就惱了,隻是一貫搶前頭代林崖嗬斥叫罵壽生這一迴卻沒說話,還一把捂住了也想爭功祿生嘴巴,讓指望著再看一出大家奴欺壓良民戲本人落了空。


    無故被人抓著要當冤大頭林崖讚許睨了壽生一眼,看向攔路漢子神情帶上了幾分激賞,甚至還拱手為禮:“兄台俠義心腸,小子多有不及,愧不敢當。”


    說到此處,林崖見那漢子麵露得色,話鋒就是一轉:“隻是我若帶走,到時候天長路遠,未免致使姑娘骨肉分離,難敘人倫,不如我將銀錢贈與兄台,以兄台俠義心腸,必然能安排妥妥當當。”


    林崖久居江南,口音與京城人士當然不同,他這個借口果然令眾人頻頻點頭,林崖也不多話,直接命福生把他們今日出門帶碎銀子都拿了出來,遞到一時啞然漢子手中,大步走了。


    那女子倒是想跟林崖身後我見尤憐道謝,隻是她那樣嬌弱,哪裏擠得過人潮呢。又有一等看熱鬧不嫌事大七嘴八舌勸拿了銀錢漢子些去姑娘家裏,救人於水火,反而比之前熱鬧。


    畢竟對於古人來說,林崖送金,眼瞅著是要玉成這漢子與姑娘緣分,實是一樁美談,他們也是很想親眼見到團圓結局。


    直到去遠了些,林崖溫潤神情才透出了幾分凝重。


    “你們說,這世上是蠢人多些,還是聰明人多些?”利落翻身上馬,林崖突然發問,眼中卻還是沒有任何情緒,隻狀似無聊來迴打量著路過攤鋪。


    壽生才得了誇獎,正心頭上,話比往常還些:“當然是聰明人多,蠢人總是做錯事情,後害自己沒了下場。”這樣世道,不得好死多了去了,總是犯蠢,那是要斷了一家子活路。


    林崖聽了,即沒說對,也沒說不對,卻是愈發沉默,隻有看到精巧稀罕小玩意時才會下馬親自過去買下,再交給小廝們收好,就這樣隨走隨逛,慢慢迴了府。


    管事們都已經從先迴來報信人那裏聽說了喜訊,個個笑逐顏開,一見林崖迴來都湊上來賀喜,林崖也笑著散了賞錢,又吩咐給所有下人加兩個月月錢,加做一身冬衣。


    喜事說完了,林崖臉上笑意不變,下一句吩咐卻讓所有管事心裏都打了個突。


    林崖說得很簡單,隻說從今兒個開始,一直到他離京,家中諸事一律從嚴、從謹,不許內外交通,不許私自夾帶,若是違了規矩,不論哪個統統一百板子扔出去自生自滅。


    罰這樣重,管事們立即齊聲應下,之後卻不免打起了眉眼官司,猜測這究竟是出了什麽事兒,讓大爺出門一趟就這樣如臨大敵,偏偏近京裏大風浪剛剛過去,實沒有什麽鮮事兒。


    林崖管天管地也管不了下人們心事,他隻是漫不經心獨獨點了賈家:“賈家那裏,到底是外祖家,外家無小事,他們若有點什麽,都要報給我知道,不過終究是兩姓旁人,你們也要拿得準繩兒。”


    管事們又恭敬應下。這事兒他們從老爺病後辦很是順手,無非就是賈家熱鬧一定要說,賈家人沒空見賈家帖子他們做下人不敢接,說話要恭謹,嘴巴要嚴,帶著耳朵別帶手。


    能當上管事都是聰明人,前後串起來一想,就隱約猜出是這門姻親又鬧了幺蛾子。


    雖不中,亦不遠已。


    林崖看穿路邊女子是單為他設局後,心裏琢磨了許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騙局,賈家人真有這麽蠢?


    從見過賈璉到書中著墨頗多賈母、王夫人、王熙鳳三代榮國府內當家,再到神隱其後王二老爺王子騰,林崖越想越覺得事情不會有這麽簡單。


    想想書中與賈家有牽涉那些事情,再想想賈家直接想要毒死林如海圖謀,以美色相誘這樣溫和手段根本不像四大家族作風,他們應當是一脈相承,隻信奉做便做絕。連女眷們都動輒就是害人性命,絕人子孫,外頭爺們結了大仇後就這點子手段,林崖是不信。


    除了一個薛蟠是真正人頭豬腦,傷他手裏純屬自找,賈璉謀劃事情是險些就成了,栽了跟頭緣由泰半還是因為林如海,和賈璉自以為計成之後狂妄,不是因為他真跟薛蟠一樣蠢。


    如今大家風水輪流轉,到了賈王兩家主場,林家過來卻隻有一個林崖,以王子騰手段和賈璉恨意,多半想留下還是他命。今天這一出,林崖思量許久,越來越懷疑這不過是對方虛晃一槍。


    類似計策林崖前世商場用也不少。目無非是讓對手覺得己方愚蠢軟弱,繼而麻痹大意,方便自己一擊必中。


    這樣明知道有人不懷好意,卻不知道這把暗處刀什麽時候才會落下來感覺實糟糕,林崖雖然麵上不顯,每日裏安排井井有條,或溫習功課、或出門拜會林如海老友同年,與曾家也正式下了聘換了婚書,定春闈杏榜放榜之後一月迎親,心裏卻總有一種不祥感覺越來越重。


    賈家實是太過安靜,京中連說林崖這個嗣子忘恩負義還不曾去榮國府拜見嗣母賈夫人之母風聲都沒有。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實賈家內裏卻是跟安靜二字絲毫沾不上邊,就林崖親捧了兩隻活雁到曾府求娶那一日,寧國府小蓉大奶奶秦氏終於繼婆婆尤氏早晚三炷香虔誠祭拜和許多人盼望下,徹底病倒了。


    隻是這一迴,寧國府卻沒有像往常一樣,連這位深受幾層長輩喜愛看重塚孫婦咳嗽一聲都當作天大事情來看,又是請太醫又是派人去義忠王府求來神醫張友士坐鎮,他們隻是密密實實封了秦氏秦可卿院子,保證連隻麻雀都飛不出去,而後秘而不宣。


    自從被西府裏送來吃食補下了幾個月紅,又滑了個胎胞兒,秦可卿身子骨就一直不算健旺,這樣醜事又不能聲張,她也就強撐著沒事人一般繼續當家理事、交際應酬。好那張友士確實是個妥當自己人,閉口不提秦可卿這到底是個什麽症候,隻管開了得用方子來,後來甚至連藥材都備好了,讓他自己藥僮去煎,絕不假手他人,竟然真秦可卿不可能好好坐小月子情況下幫她調理了個七七八八。


    可惜這一番心血終究還是要白費了。


    張友士早就林崖抵京之前就被賈珍拿著豐厚到令人心驚診金恭恭敬敬送出了府,府裏既沒有請大夫也沒有抓藥,秦可卿就由她兩個自小相伴大丫頭寶珠、瑞珠陪著,孤零零躺她那間美輪美奐、奇珍異寶多似破銅爛鐵香閨裏。


    其實經過大半年調理,秦可卿麵上氣色比起剛落胎小產時已經好了許多,這會子哪怕是卸了脂粉細瞧,也看不出她有什麽病色,隻是她眼中彌漫著絕望太過明顯,讓她整個人都顯得死氣沉沉、生機斷絕,縱有傾城美貌也不複往日靈動攝人。


    秦可卿無法不絕望。


    雖然還是雕梁畫棟住著,龍肝鳳髓吃著,昨兒院子裏一個粗使丫頭還因為想要另攀高枝對出去傳話寶珠口出惡言而被賈珍活活打死,她卻知道自己是逃不過少年夭亡命了。


    秦可卿根本就不是什麽養生堂裏無父無母孤女,她本人也對自己身世一清二楚。她母親,便是原本應當和親塞外真正貞靜公主。貞靜公主與先太子有了不該有情份,使了偷天換日計策出來做了先太子外室,又有了她。先太子當年是打算著等到自己登基就把秦可卿母女接進宮去,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他自己先一步走了,太子係大廈傾倒,貞靜公主如水一樣美人經不起風浪,也秦可卿兒時撒手人寰。隨後秦可卿便被秦業抱走,又被別有居心賈敬聘給了自己孫子。


    就是因為清楚自己身世,秦可卿比任何人都明白,她能頂著五品小官養女身份嫁入寧國府做嫡長孫媳憑根本不是什麽德言容功,唯一理由就是她是先太子外室女,賈氏一族覺得她嫡兄也許能成為本朝第二位皇太孫、君臨天下,想要靠著她飛黃騰達。


    不然她一個做媳婦,也沒有什麽硬仗腰子娘家,哪裏就能把占了孝道大義繼婆婆尤氏逼成那樣?一進門就越過婆婆當家理事,那時候尤氏還頗得寵,她跟公公賈珍也是清清白白。


    可是如今,這天變了。


    西府榮國公一隻心底下始終看好甄貴妃一係,秦可卿心裏清楚很,兩府之間也曾經為此發生過不少齷齪,中間又夾雜了個牆頭草隨風倒王家,她為了幫兩個王家姑娘醒醒神還特地下過薛家人麵子。


    之前她心痛腹內孩兒,遲遲下不定決心送這不該來孩子一程,賈珍甚至頭腦發昏,想要她把孩子生下來,當賈蓉孩子養大,王家借西府手幫她定心,也是應有之義,所以無論是失了孩子後鬱鬱陰沉了幾日賈珍還是夜裏偷偷流淚她,都沒有跟西府鬧僵,今年早些時候還大肆操辦了一場兩府合歡宴席。


    原本以為這樣人人都藏了一肚子算計日子至少還要熬好些年頭,沒想到西府這麽就說服了賈珍父子。


    王圖霸業、位極人臣,這樣誘惑麵前,一個還算心儀女子又算得了什麽?


    秦可卿不是不明白,天家這樣事情實是太多太多,正是因為她太清楚自己身份,從懂事那一天起就沒當自己這輩子還能善終。可這人呐,隻要一天沒有事到臨頭,就總幻想著自己能有所不同。


    結果還沒等到大位之爭結束,自己就成了棄子。


    想到自己被軟禁院子裏之前與賈珍共處後一晚,秦可卿沒有去想賈珍那張滿是愧疚臉,而是眯著眼睛細細迴憶自己從賈珍案上拿起信。


    不過寥寥幾句,說西北蠻族貪狼營劫掠數城,焚毀城池濫殺百姓,平西將軍領兵馳援,與貪狼營短兵交接,終蠻族敗而西退,邊關已經平靖,聖人龍心大悅,不日即將大賞平西將軍等有功之臣。


    貪狼營名頭舉朝上下誰人不知?那是能止小兒夜啼活羅刹,披著人皮鬼,平西將軍這個功勞確實太大,不能不賞。


    而且秦可卿還知道,平西將軍是甄貴妃長子四殿下門人,是甄家一係棟梁。


    想來也正是因為西北不世奇功,讓賈珍父子終放棄了自己。誰讓四殿下如日中天,而她嫡兄卻胸無大誌,老大年紀沒有絲毫建樹,沒有一點登臨大寶希望不說,還行事不妥,被四殿下厭棄。


    賈家人品性,哪怕賈珍一向將她視若心頭寶,也不會為了一個女人去惹君不。這不,事情還沒見分曉,自己已經“病”了,而賈珍為了哄小產後自己開懷,下令不許再接來尤家二姐三姐,也重迴到寧國府,同她們姐姐尤氏一起住了國公府正院上房。


    深吸一口氣,秦可卿也不披外衫,就穿著一身雪白中衣下床坐到了妝台之前,拿起檀木蓮紋梳有一下沒一下理過淩亂曳地烏黑長發,秋水雙瞳不經意間望見鏡中自己依舊年輕容顏,淚水突然就溢出了眼眶。


    男子縱橫天下、覆雨翻雲,她生為女子,就隻能隨波浮沉,一生悲歡離合皆不由己,如今旁人不讓她活了,她也就隻能困這座院子裏慢慢熬,熬到他們覺得她該死時候為止。就連母親死前抓著她叮囑那些話,她終也沒有做到。


    可是但凡有一線生機,誰又想死呢?


    當年母親臨去時記憶猛然跳入腦海,這些日子幾乎吃不下什麽東西秦可卿也不知是哪裏來力氣,猛然赤足向外跑,如瀑般長發拂過微風,這副披頭散發模樣驚得院子裏下人們都瞬間失了神,竟然真讓秦可卿跑到了院子門口。


    眼看著小蓉大奶奶真要跑出去了,丫頭婆子們這才嚇出了一身冷汗,慌裏慌張衝上來阻攔。而其實她們衝過來之前,秦可卿就已經停下了腳步。


    她沒有去看花園裏隻留下一襲如花背影不知道是尤二姐還是尤三姐年輕女子,也沒有看賈珍大驚失色慌忙往廊柱後頭躲藏狼狽模樣,隻是微微垂首,任由長發滑過麵頰,遮蓋住那副被賈珍讚為“月裏嫦娥不過如此”芙蓉美麵,深深、靜靜看著已經磕碰出傷口雙腳。


    三日之後,大肆表彰平西將軍功績聖旨終於昭告天下,又宮中大宴三日,連終於從交際中脫身,開始閉門讀書林崖都得到了消息。即便他不免為平西將軍身份大皺眉頭,邊疆安穩總是一樁好事,他也沒有阻攔家中下人私下讚歎平西將軍言論。


    可是這次宮宴卻出了大事。


    宮宴第三日,當今照例去了這兩年一直頗得省心甄家玲瓏二貴人之一玲貴人處歇息,半夜卻突然昏厥,驚得滿宮上下麵無人色,醒來後就大發雷霆,連甄貴妃都得了嗬斥。後,暴怒當今竟然命人把玲貴人綁廊柱上活活打死了,死後都不許人收屍,直接丟進了焚屍爐,死無葬身之地。


    緊接著,就許多人猜測著甄家要倒大黴之時,當今卻像突然迴過魂一樣,下旨厚賞了甄貴妃並四、六兩位殿下不算,還派人南下金陵,賞賜甄老太太,用行動表明甄貴妃並她膝下皇子依舊聖寵不衰,連同玲貴人一起進宮瓏貴人都進了分位,成了瓏嬪。


    這一場宮廷風暴刮得人不明所以、無所適從,林崖聽說之後卻隻擔心一件事情,就是當今身體。


    按照現京中悄悄流傳消息,當今從這次昏倒醒來之後,身子骨就大不如前了,仿佛是一場小病引出了多年隱患,再也沒能上馬握弓不說,日日都要禦醫身邊候著。


    按照現情形,不管三皇子楚容華有什麽謀略,一旦當今有個好歹,甄貴妃一係有正率軍迴馳不日即將抵京平西將軍,有統領京城兵馬京營節度使王子騰,江南還有個甄應嘉,怎麽看都是穩贏。


    可惜他什麽都做不了,隻能繼續刻苦讀書,暗暗祈禱當今千萬要撐住,至少撐到明年春闈之後,讓他謀個出身再說。


    神明似乎確實聽到了林崖心願,當今雖然時常頭痛腦熱惹得滿朝都人心浮動,卻一直沒有真龍馭賓天,甚至還撐著主持了年大典。反倒是身子聽說還算健朗戶部尚書臘月裏吃多了酒,當場磕死了。


    戶部尚書死得蹊蹺卻查不出什麽內情,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挑個尚書出來,主持一部公務。按本朝規矩,戶部尚書一職空缺一般是要麽由戶部左侍郎頂上,要麽從其他五部平調一個尚書過去,可當今也不知道是不是病糊塗了,看都沒看別折子,直接禦筆朱批,親自點了一個戶部尚書。


    江南巡鹽禦史,林如海。


    這下子真是滿朝皆驚。


    已經向四殿下表過忠心,隻等著走馬上任戶部侍郎不說,甄貴妃一係不免驚疑不定,吃不準當今這到底是個什麽意思,而當今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點任戶部尚書人選讓下麵亂成了什麽樣子,又下了一道聖旨,晉封六皇子忠肅郡王為親王,享雙份俸祿。


    隨著這道聖旨,六皇子瞬間壓倒嫡親兄長四皇子,成為本朝皇子間第一人。


    調令與六皇子晉封邸報幾乎是前後腳送到了揚州城。


    將小廝們都遣了出去,林如海將調令和邸報都仔細收好,便一個人書房裏默坐煮茶,天黑了也不點燈,任天邊月華傾屋內,映著琉璃杯泛起點點螢火之光。


    還是黛玉聽說了此事不放心老父親,親自提著燈籠過來勸。


    書房內一片漆黑,八角宮燈燭光便顯得十分耀眼,林如海知道閨女兒十有八/九要埋怨自己不保重身體,幹脆先另指一事引開黛玉注意。


    “咱們要上京去尋你大哥哥團聚了,玉兒歡不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嗣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盼盈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盼盈盈並收藏紅樓之嗣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