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這些文字,閻貝這才知道這卷軸原來是一卷佛經。


    得虧她有宇宙語言傍身,不然還真看不懂這梵文上寫了什麽。


    金色的梵文,在記載一個距離現在非常久遠的故事。


    在過去無量劫前,燃燈古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慧仙人,歸依於佛。


    在燃燈佛身前修行的有千萬之眾,有凡人,有六道眾生,善慧隻是其中之一。他還有一個朋友,是一隻普通猴子。


    兩人一起到燃燈駕前聽他講禪,善慧聽後決心出家,修菩薩行,悟宇宙間的大智慧,立誌普度眾生,使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於是燃燈為善慧授記說:“你將來在娑婆世界成佛,成佛後號釋迦牟尼,度諸眾生。”_


    而這猴子呢,他聽後卻連連稱“謬!”稱燃燈佛的話都是大謬,將要誤眾生不淺。_


    燃燈佛聽見這話,便問猴子為何出此妄言,猴子反問佛說:


    “世尊,按你所說,六道眾生,行善業者將得好的果報,行惡業者將要得惡的果報,在我看來未必如此。”


    “強梁夜夜歡歌,一生隻知強取豪奪,奢靡享樂,直至壽終。我想他從未擔心過有什麽惡報,你就算把這些真言說給他聽,他也未必信。”


    “因為他看到的都是自己行的惡事,得的卻是善報,你的佛法對他有何用?”


    “再比如一家善良之人,一生行的善行,最終卻被惡人所害,何談福報?而且周圍的人都看到的是他行的善業卻得的惡報,哪裏還會相信你的佛法?我看你的佛法對世人無用啊!隻會害了善良之人,卻難以懲戒惡人,要它何用?”_


    燃燈佛聽見猴子這番話,無奈搖了搖頭,對猴子說了因果報應一說,不是不報,隻是時候未到。


    惡人今世行惡,必將在來世或若幹世之後得到惡報,或者墮入地獄受苦,或者輪迴轉入畜生道受人奴役和宰割,而惡人今生得到的福報則是前世善行的果報。


    今生的善人之所以得到惡報那是前世的惡行所致,而善人的善行一定將在來世得到福報。


    猴子卻不服氣,無所謂的擺了擺手,說:“什麽前世後世,我都不知,我隻知今世!”


    “不僅我不知前世後世,世人都不知前世後世,世人隻知此處有物,我伸手取之,此物即到我手中。”


    “如果當下沒有人來與我搶奪,那麽此物就歸我所有,哪管還有後世報應?”


    “隻有大智慧者能夠看到前世若幹劫之前的事,凡人如何印證自己的因果,如果不能印證,那麽隻能你說他信,而不信者一生都自行自去,你的佛法對他有何用?”_


    燃燈佛聽了這話,隻覺得這猴子十分有趣,便送他兩樣法寶,一雙靈明金目,能識萬物本真,一副聆察六耳,能聽眾生本心。


    而後把猴子送到六道輪迴之內,萬世萬劫之中,讓他自己去印證因果的道理。


    所謂六道輪迴,就是天道、修羅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道。


    佛教認為眾生不隻是人,都在這六道中受輪迴之苦,就算是天道中的神,也會死,然後再投到六道輪迴之中。


    如果人此生作惡,之後便會投胎成為畜生,或者打入地獄受苦,或者成為餓鬼受盡痛苦折磨。


    如此,猴子入六道印證自己和燃燈佛的道理到底誰對誰錯。


    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有一個迦毗羅衛國國王的夫人生下一位太子,取名喬答摩·悉達多。


    這位太子從出生開始便十分不凡,一身追求生死宇宙智慧,後在他三十歲那年與一株菩提樹下成道。


    號釋迦牟尼,開始說法濟度眾生。_


    第0346章 前世今生


    六道眾生前來聽道,其間有一老者,仰麵向佛微笑。


    佛屏退眾生,獨將老者叫到近前,笑問道:“猴子,你這若幹劫之後可證因果之道否?”_


    老者聽見這話,驚喜問道:“善慧仙人你認得我啊?”_


    佛笑:“你我故人如何不識,無數劫前,你曾向前世佛燃燈如來問因果之事,如今可有感悟?”_


    原來,這老者便是當日在燃燈佛前反駁燃燈佛因果之說的猴子。他經曆多世輪迴,如今為人。


    聽到佛的詢問,老者答道:“那日拜別燃燈佛祖,你我各尋去路。我在畜生道中做猴輪迴若幹劫數,又在人間道中做人輪迴若幹劫數,隻是尚不知因果。”_


    佛聽見這話,大感不解,燃燈佛讓這猴子可知前世之事,又送他靈明金目和聆察六耳,如何還能不知因果?


    然而,老者卻道:“我本心無善無惡,不行善舉也不做惡行,所以無有因也無有果,所以不知因果。”_


    佛不讚同,隻覺得因果故在,隻是猴子自己看不見而已。_


    老者心想自己經曆萬世萬劫依然不知因果,如今聽佛講道,反倒更加疑惑了,便把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_


    佛便問他:“有何疑惑?”_


    老者便與佛說了一下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按照佛的理論來看,這世間因果都是因為有業力在推動。


    之所以有業,是因為大家有執取,有取是因為有愛,有愛是因為有受,有受是因為有觸,有觸是因為有六根。


    六根從母胎中生長,入胎是因為業力的推動,於是大家有觸,有受,有愛,有執取,產生業,如此老死再投生,進入痛苦的輪迴。想要跳出這個輪迴,必須滅掉業,於是所有的受、愛、執取便不存在了。


    由此,老者認為滅除一切的樂並不是樂,而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愚蠢思想。


    他說生老病死並不可怕,反倒是佛自己懼怕生老病死而已才要成佛。


    在無數次的輪迴中,老者看過無數誌士英雄,寧願拋灑生命,而無數皈依佛祖之人,拋棄家人,拋棄世間情和理,做出諸多無情無義之事,隻想一心成自身正果者,如此無情無義之人居然能得正果,簡直是不可思議!


    老者覺得,真正的道便是那些英雄,貪生怕死者如何可以妄談佛法?


    他對佛說:“你還說供養你,稱頌你,信你就將有大福報,我卻覺得有些蹊蹺。”


    “業力不消,隻靠你一人之言便能超脫?莫非是你的謊言騙人來信你吧?一個十惡罪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他所造業力又往哪裏去消?你說的我全都不信!”_


    佛祖:好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佛無言以對,隻覺得這隻猴子經曆萬世萬劫依然愚癡不化,簡直無藥可解,不再搭理他,自行離開了。_


    老者見佛說不過自己,撇撇嘴,繼續輪迴,轉生到了阿修羅道。


    不知是哪世哪劫,修羅王婆雅之妻生下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其女容貌俊美,其男生則能言,長大之後能辯言之真假,能識萬化之真,修羅王婆雅甚愛之,將其女起名羅絲羅,將其男起名為毗摩質。_


    一日,婆雅帶其女羅絲羅和其子毗摩質到佛前聽佛祖說法。


    聽佛祖說法的還有天帝,以及所率領的天界眾神。


    佛祖一見毗摩質,便知又遇故人,讓毗摩質上前來說話,卻沒想到毗摩質卻質問佛祖,道:


    “如今你知我我知你,你我都知我之前世,前世我隻願做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生生世世不做惡事,也不從善行。本以為將在人間道中輪迴,可如今卻墮入修羅道,不知是何道理?”_


    修羅道,六道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


    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_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_


    自己好端端的什麽事情也沒做,卻入了這修羅道,毗摩質怎能不生氣?


    然而,讓他更加生氣的是,佛祖卻說他這些都是他自己作的,因為他毀師滅道,汙蔑世尊,所以該當輪迴修羅道。_


    這話毗摩質可不愛聽了,心說老子我從未認你做師,從未信你這道,也從未尊過你這世尊,哪裏來的毀師滅道?_


    佛祖卻淡定道了一句,“輪迴注定,並非你我所能作為。你也不必怨我。”_


    毗摩質哼了一聲,憤然離座。_


    但幾日後,天帝卻突然派人來說,要求娶公主羅絲羅為妻。


    從最初到現在,修羅道與天帝等人一起聽道時,佛祖都極為偏袒天帝,現在天帝還想要修羅公主,修羅王想都不想便拒絕了。


    卻沒想到天帝也是個執著的,三番兩次過來勸說,修羅王被煩得沒辦法,心想把女兒的聘禮要得高高的,讓天帝知難而退,便大放豪言,聘禮必須是蟠桃園裏所有的蟠桃,太上老君仙丹一萬顆,還要蟠桃盛會上的所有果物。


    因修羅不飲酒,便不要酒。


    沒想到這般苛刻的條件,天帝都答應了,說幾日後要求修羅王和太子親自送公主到南天門後,親自將聘禮取迴。


    修羅王見他這都肯,猜他可能是真心喜歡自家你女兒,便答應了。


    但沒想到,天帝忘了公主的雙胞胎哥哥毗摩質有靈明金眼及聆察六耳,雙方一會麵,立馬就看穿了天帝的謊言。


    直罵道:“你貴為天帝居然欺騙我等,不知你在佛祖麵前修的什麽道,念的什麽佛!”


    謊言被戳破,天帝幹脆撕破臉皮,直接命天兵天將將公主搶了過來,對毗摩質冷笑道:


    “你這個不尊佛祖的惡徒,口中還敢言佛祖之名?我今以布好天兵百萬,立刻叫你粉身碎骨!”_


    話剛說完便殺出天兵百萬,與修羅兵眾一陣廝殺。修羅不敵天兵,公主羅絲羅被天帝搶走,毗摩質敗逃迴修羅境。_


    婆雅大怒,誓報奪女之醜,與毗摩質同整軍隊,殺入天界。_


    第0347章 四猴一體


    據經書中記載,這場戰役曆時數十年,最終天兵敗北,婆雅救出親女。


    毗摩質提刀殺入天宮,欲殺天帝。


    此時,天帝想起佛曾說過若遇大難,隻要念般若菠蘿蜜咒,便能破解修羅兵眾。


    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所有兵眾,修羅王喚兒子毗摩質快逃,毗摩質立而不動,手指天帝怒道:


    “天帝,我早晚有一日斬你於此,奪你天帝之位!”


    又以手指天道:“釋迦牟尼,你袒護強盜,欺壓弱小,如何稱的起佛陀之名!”_


    言必,毗摩質被刀輪斬為兩端,當即斃命。_


    後來,修羅毗摩質,因斬殺天道眾神,辱罵佛祖,而墮入惡鬼道,在此道中輪迴六世。_


    這隻萬世之前的猴子,前世的修羅王子毗摩質,記得所有前世的靈明六耳猴,在這餓鬼道中受盡痛苦,六世餓鬼,口中隻不斷的咒罵釋迦牟尼,隻此一念,永世不斷。_


    那猴子於餓鬼道中輪迴六世,始終不能醒悟,而且一心辱罵佛祖,按輪迴該墮入地獄道中受一千年之苦。_


    在其中受了一千年的無法訴說之苦,猴子再不敢開口,但心底到底是何想法就不得而知了。_


    經書看到這裏,閻貝隻覺得腦海中一片清明,往日想不通的問題一一化解,心如明鏡一般。


    如此看來,這猴子便是六耳獼猴了。


    沒想到他和佛祖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段前塵往事,並且,從經書來看,這梁子結得可不是一般大。


    又是佛祖又是天帝,如今這六耳獼猴還要大鬧天宮,是覺得苦頭吃得還不夠多嗎?


    是的,看完了經書,閻貝隻想對六耳獼猴說一句,有時候裝裝糊塗還是好的,世間真理,有時候根本沒有去爭辯的必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吾兒莫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悠閑小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悠閑小神並收藏快穿之吾兒莫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