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大盛,一陣炫目過後,眼前是一片黃沙滾滾。這裏並非霧山上的戰場,而是一片寬闊的校場。
遠遠地兩匹紅褐色的快馬奔近,卻遙遙看見左邊馬上的騎士從馬身上立起,身形十分靈活地跳上不過幾步遠的高台。
那人的左腳才踏上木台,立即一蹬,往更高處的長柱上躍去。隨即右邊的騎士亦是幾乎在同一時間踏上高台,他的身形雖不及剛才那個身材嬌小些的騎士來得靈活,卻相對穩健許多。他亦是一躍,縱身跟上了前頭的小個子。
這是白鳳國中特有的民俗。
傳說百年前的白鳳國,有一個叫做扶桑的公主。因為長得美若天仙,所以引得臨近大大小小的王公貴族爭相邀婚求親。從公主滿十五歲開始,短短兩年間,扶桑公主已經也已經拒絕了不下一百多次求親,其中不乏皇親國戚。
後來曾有人問扶桑公主:“這麽多優秀的男兒郎,公主真的就一個也看不上嗎?”
當時公主迴答說:“一個個養在高閣手無縛雞力的男子,怎麽稱得上是優秀兒郎,我要嫁的,是能與我攜手馳騁天涯的男人。”
果然是個女子分毫不輸於男子的國家,白鳳國裏的女子,向來主張與男子平等的生活,且不說出了個名動天下的白九,百年前的白鳳,甚至連王也多是女子繼任。
話說這個扶桑就是個性子不輸男子的公主,從小就把軍營當作後花園,所以自然是看不上別國一些文質彬彬弱不禁風的男人。
王室貴族又如何?她隻要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是以這一句話最終發展成了一場昭告天下的招親。扶桑公主要的男人,不論身世背景不看外貌長相,隻要有能力可以打敗了她,就能贏得美人歸。
當然,這話一放出去,自然引來天下無數男子趨之若鶩,但是最終能夠闖進最後一輪,得以一睬扶桑公主芳顏的,不過區區五人。
至於這五人的背景就不一一詳述了,總歸不過是個身懷出眾武藝的男子,最後一場,就輪到他們與扶桑一較高低。從騎馬射箭到劍法拳術無一不比,從天明比到日落,扶桑和其中一人旗鼓相當,始終分不出個高低。
於是就有一個人想出了個法子,在木頭搭建的高台頂上插一支桑枝,公主和男子從遠處出發,比誰先摘到塔頂的桑枝。
自然,比試的結果自然是男子順利抱得美人歸了,後來民間也漸漸開始效仿起扶桑公主的創舉。若是放到別國去,這正是所謂的比武招親,但是放在白鳳國,出於對白鳳王室的尊重,便有了扶桑節的傳統。
在一年一度的扶桑節上,有不少待嫁的姑娘將繡著自己名字的信物或者一朵鮮花插在高台上,等著心上人前去摘下。是以這扶桑節,又名摘花節。
久而久之,這樣多人競技,共同爭奪桑枝的節目,也逐漸演變成了白鳳軍營中的一項例行活動。不過這桑枝在軍營,並不是代表要向哪家姑娘求親,而是賭上兵士的尊嚴來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機會。
而在白鳳軍營,這樣的比試,名曰扶桑鬥。
--------------------------------------------------------
》》》希望能夠和讀者多多交流。歡迎留言。</p></div>
<tr>
遠遠地兩匹紅褐色的快馬奔近,卻遙遙看見左邊馬上的騎士從馬身上立起,身形十分靈活地跳上不過幾步遠的高台。
那人的左腳才踏上木台,立即一蹬,往更高處的長柱上躍去。隨即右邊的騎士亦是幾乎在同一時間踏上高台,他的身形雖不及剛才那個身材嬌小些的騎士來得靈活,卻相對穩健許多。他亦是一躍,縱身跟上了前頭的小個子。
這是白鳳國中特有的民俗。
傳說百年前的白鳳國,有一個叫做扶桑的公主。因為長得美若天仙,所以引得臨近大大小小的王公貴族爭相邀婚求親。從公主滿十五歲開始,短短兩年間,扶桑公主已經也已經拒絕了不下一百多次求親,其中不乏皇親國戚。
後來曾有人問扶桑公主:“這麽多優秀的男兒郎,公主真的就一個也看不上嗎?”
當時公主迴答說:“一個個養在高閣手無縛雞力的男子,怎麽稱得上是優秀兒郎,我要嫁的,是能與我攜手馳騁天涯的男人。”
果然是個女子分毫不輸於男子的國家,白鳳國裏的女子,向來主張與男子平等的生活,且不說出了個名動天下的白九,百年前的白鳳,甚至連王也多是女子繼任。
話說這個扶桑就是個性子不輸男子的公主,從小就把軍營當作後花園,所以自然是看不上別國一些文質彬彬弱不禁風的男人。
王室貴族又如何?她隻要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是以這一句話最終發展成了一場昭告天下的招親。扶桑公主要的男人,不論身世背景不看外貌長相,隻要有能力可以打敗了她,就能贏得美人歸。
當然,這話一放出去,自然引來天下無數男子趨之若鶩,但是最終能夠闖進最後一輪,得以一睬扶桑公主芳顏的,不過區區五人。
至於這五人的背景就不一一詳述了,總歸不過是個身懷出眾武藝的男子,最後一場,就輪到他們與扶桑一較高低。從騎馬射箭到劍法拳術無一不比,從天明比到日落,扶桑和其中一人旗鼓相當,始終分不出個高低。
於是就有一個人想出了個法子,在木頭搭建的高台頂上插一支桑枝,公主和男子從遠處出發,比誰先摘到塔頂的桑枝。
自然,比試的結果自然是男子順利抱得美人歸了,後來民間也漸漸開始效仿起扶桑公主的創舉。若是放到別國去,這正是所謂的比武招親,但是放在白鳳國,出於對白鳳王室的尊重,便有了扶桑節的傳統。
在一年一度的扶桑節上,有不少待嫁的姑娘將繡著自己名字的信物或者一朵鮮花插在高台上,等著心上人前去摘下。是以這扶桑節,又名摘花節。
久而久之,這樣多人競技,共同爭奪桑枝的節目,也逐漸演變成了白鳳軍營中的一項例行活動。不過這桑枝在軍營,並不是代表要向哪家姑娘求親,而是賭上兵士的尊嚴來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機會。
而在白鳳軍營,這樣的比試,名曰扶桑鬥。
--------------------------------------------------------
》》》希望能夠和讀者多多交流。歡迎留言。</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