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舉起了手中的腰刀,卻沒有用力揮下,達陽的眼睛一直盯著不遠處煙塵中隱約可見的紅色綢布,不管於公於私,他還是希望於安答的計劃能夠成功。畢竟眼看著林丹汗西征在即,眼前這些騎兵都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精銳,不是那些可以隨意犧牲的牧民,能少死一個都是好的。


    遠處煙塵中,幾抹紅色若隱若顯,卻毫不遲疑的帶領著所部人馬向著明軍大陣前進。


    “台吉,”他身邊的一名親衛召圖壓低聲音說道:“要是於安答的計策不成……”


    “你別瞎心了,”達陽冷哼一聲,手中的腰刀向前斜指,“於安答的炮擊一旦讓明軍陣形動搖,你就親率重騎直撲他的左翼!要是打不穿明軍軍陣,你的幾個兒子我會幫你養大的!”


    壯碩如牛的蒙古漢子被嚇出了一頭冷汗,身為台吉的親衛召圖,他自有悍不畏死的勇氣和親率重騎衝陣的決心,別說明軍軍陣動搖了,就算不動搖,讓他親率一百重騎直接衝開明軍軍陣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讓他心驚膽戰的是達陽話裏話外表露出的對於碩和振威軍絕對的信任。一念既此,他趕緊低頭,連聲稱是,拔馬迴到隊列中。


    人雖然低頭認錯了,可他心裏卻一百個不服氣,就憑那二十九門木頭炮?能幹成什麽?之前軍中傳言說,振威軍憑著這些木頭炮轟開了太平堡的堡門,可那又如何?現在他們麵對可是能跑能動,能施放銃炮的明軍,又不是木頭堡門。


    在他身邊,有著這樣想法的蒙古騎兵不在少數。別看他們嘴上從來不把大明邊軍放在眼裏,可實際上正是這些漢人的先輩把他們這些驕傲的成吉思汗後裔從繁華的中原趕到了荒涼的口外草原。


    眼前這支成軍不過月餘的什麽振威軍,推著二十幾門木頭炮,能成什麽事?怕不是最後還得靠咱們用弓箭和彎刀才能成事吧?


    迎著沙土大步向前的於碩自然不知道身後這些蒙古騎兵在想些什麽,就算知道了,也隻會一笑了之,一幫蠻子,哪裏知道火器的厲害?現在振威軍手中隻有樺木炮,才不能不讓他們在明軍陣前縱馬揚塵,等日後鑄出了鐵炮,甚至是鋼炮,哪裏還用得著你們出來得瑟?


    “兄弟們!加把勁!”於碩迴頭掃了一眼,炮手們吃力的推著二十九門樺木炮緊跟在他身後,七月的草原驕日如火,炮手們推著沉重的炮車走了一百多步就已經個個通身大汗。尤其是在前麵用肩帶拉炮的兩名炮手,皮製肩帶緊緊勒在他們並不厚實的肌肉上,沉重的炮車和炎熱的天氣讓他們每邁出一步都要重重喘息幾下。


    讓他們如此辛苦的原因除了兩輪大車本身就不適合人力推挽以外,還在於口外草原此前製造的兩輪大車限於造價,會盡量少用鐵製部件,就連車輪軸都是用硬木製成的,所以人力推抵挽起來格外困難。


    好在奉命把騾馬趕迴蒙古軍陣後方的少年侍衛們趕來了,少年們不待下令就分成幾組,挑選出幾輛最是吃力的炮車幫著一起推。在他們的助力下,二十九門樺木炮基本上保持了完整的隊形。


    於碩一邊大步向前,一邊用心計算著距離與方位,手中的81式指北針確保自己不會偏離方向,但距離就隻能靠心算了。二十九門樺木炮說少不少,說多也實在不算多,想要在短時間內對三千餘大明邊軍造成足夠的打擊,需要精心部署炮位。


    在和達陽一起觀看明軍陣形時,於碩就決定集中全部樺木炮轟擊明軍中軍,重點就是轟擊明軍的大神銃和滅虜炮,全殲是不想了,隻要能將其重創就能給蒙古騎兵的衝陣創造足夠的戰機。隻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樺木炮是典型的前膛炮,射擊精度本來就差,之前為防炮身炸裂,還嚴格限製了火藥的用量。現在就算放開所有限製,把火藥量加到最大,可滑膛炮精度差是天生缺陷,能不能在首輪炮擊中就給予明軍銃炮部隊重大殺傷,實在是個未知數。


    更何況,振威軍的炮手都是新兵,盡管他們已經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艱苦訓練,每天訓練時間長達八小時以上,但由於火藥缺乏,他們隻能重複操作空炮,到離開太平堡時,每門炮最多也隻試射過一次實彈。至於說實戰中的開炮次數,更是屈指可數。


    新兵配新炮,於碩想到這個就一陣陣頭疼!別說在這17世紀的口外草原了,就是在21世紀的解放軍中,這樣的組合也會讓於碩這樣有經驗的基層軍官感到一陣陣頭皮發麻。


    眼下卻是要用這樣的組合去攻擊一支久經戰陣且火器占優的明軍,要說心裏不緊張那是假的,於碩手握的唯一優勢就是出其不意,明軍上下絕對不會想到蒙古軍中會有火炮,更不會想到自己作為火力支柱的大神銃和滅虜炮會成為首批攻擊目標,所以首次攻擊成功與否將是決定此戰成敗的關鍵!


    唯一的機會就是靠得足夠近!近到即使是滑膛炮發射的實心彈也有足夠的精度!就算是有蒙古騎兵不斷來迴疾馳揚起的煙塵,這都是一次極具冒險性的行動!


    好在明軍上上下下好像都被數百蒙古精騎的表演給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直到


    區區二百餘步,可以說步步驚心,包括於碩在內,所有人都累得氣喘籲籲。最終,當於碩率先抵達一處土坎時,他再一次舉起了17式單兵望遠鏡,迅速測定了大致的距離,再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81式指北針。


    沒錯了!就是這位置了!於碩伸手從身邊親兵手中接過一麵小紅旗!用力向下一插!大吼一聲,“列炮!”


    小紅旗一豎,這就是炮陣地的基準點,所有二十九門樺木炮都要以它為基準點,以五步為間隔,列陣!


    “列炮!”所有炮手齊聲應和,此時已經不需要再顧及明軍會不會聽到了,畢竟隻需要數十息就能把樺木炮放列好,這點時間不夠明軍做出什麽反應了。


    二十九門樺木炮被炮手們飛快推到預定位置上,剛把炮車放下,五炮手和六炮手就馬上用車上攜帶的磚塊把車輪擋住。與此同時,一二三四炮手按照分工從炮車上取下了火藥壇、彈丸桶、炮刷、炮杆等,然後迅速在炮後整齊列隊。


    每名炮長都用銳利的眼神飛快的掃了炮後列隊的部下,確定了他們的站位和各自手上的炮械都沒有問題後,手中的灰布小旗指向前方,齊聲大吼:“裝藥!”


    “是!”裝藥手們以盡平穩的動作打開火藥壇,把儲存在壇中的火藥包一一取出,然後用送藥棍緩緩的送入樺木炮炮膛中,如果大同鎮邊軍中的銃炮手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氣得吐血,因為振威軍的火藥包全部是用昂貴的絲綢製成的,這使得振威軍炮手的裝填速度遠快於明軍同行。


    於碩事先已經下令,這次不再限製裝藥量,每門樺木炮都會裝足七斤黑火藥,所以裝藥手毫不猶豫的就從壇中取出一個大號綢布包推入炮膛中!於碩在製造樺木炮時就已經提前為其設計了數種藥包,其後在訓練和實戰中不斷迭代,到於碩率軍離開太平堡時,已經初步完成了製式化。樺木炮配備了三種藥餌,最常用的是三斤裝的藥包,這是為了保證樺木炮盡量別在發射時炸膛,真把木炮和炮手一起送上西天會嚴重影響振威軍炮手們的士氣。


    除了三斤裝的藥包以外,每門樺木炮這一次專門配了二個七斤重的藥包,專門用於發射10斤重的實彈丸。於碩本來是想著用這最大號的彈丸砸開明軍堅固的營壘,沒想到現在卻要用它來痛擊同行,這讓於碩有些哭笑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之明末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月破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月破刀並收藏梟雄之明末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