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書] 作者:溪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錚吃了早飯,村子的大隊長就來找顧錚了。
見夫妻倆還在屋裏說事,顧文常也隻站在門口,喊了聲,“山子……”
顧錚看了過去,應著道:“文常哥,我馬上就來。”
“嗯,行,我先迴去。”
“好。”
看著顧文常過來就叫這麽一句又走了,秦玲玲一臉懵逼。
她問顧錚,“怎麽了這是?大隊長找你有事?”
“嗯,一點小事。”
原來顧錚迴來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顧文常。
他從公社那邊剛迴來,之後聽說隔壁一個村子,這一季在試驗把田分到各家各戶,讓他們一個大家或者一個小家為一個單位,自己耕種,然後到了收成的時候,就按照每家的情況,上繳糧食的事情。
他們這邊是一年兩季糧食的收成,甚至是一年三季,和北方那些一年一季的收成,要增長更多的糧食,所以就有村子年初的時候就開始偷偷用這個辦法耕種。
這耕種的辦法倒不是恢複以前那樣,土地是私有,土地還是集體的,還是大隊是公社的,隻是因為全部一起種,讓人提起勁,每年收成也不如以前還沒實行這集體製度時候的收成。所以就有村子就像評定工分那樣,將田地分到每家每戶,自己負責這一季的耕種,然後糧食收上來,按照每年每季交給國家的份額交上去,剩下的,有多餘的就是自家的,大家要多勞多得,提高積極性。
這村子是偷偷試行的,也沒人知道,但是這附近幾個村子,傳遞消息也快,就算再怎麽樣,還是會透露出去的。
這不,今年夏季這一季別人的收成,比去年增長了不少,上繳到公社的糧食比去年還多了兩成,而且每家每戶都還有富餘的。大家也看到這事情的轉機,又有下一個村子準備學習,這一季就開始試行。
公社那邊也是知道了這件事的,然後召開了個會,把每個大隊的大隊長支書都叫過去,最後表決,究竟要不要給下一個村子機會試行?
其他人也見到人家第一個帶頭的嚐了甜頭,現在又一個村子試驗,雖然一季看不出個好壞,但是也想對這事情抱了希望,所以都選擇了同意讓他們試驗一二。
如果這村子還試驗成功,一樣是增產的話,那麽其他村子還是可以效仿的。
顧文常也是表決了之後才迴來的,然後路上就遇到了顧錚。
顧文常老早就想這麽做的,但是又怕槍打出頭鳥,弄的不好,到時候可不隻是沒有這大隊長做,沒準還要送上去批.鬥坐牢,他不敢亂來。
但是現在有人試驗了,又有一個村子跟著去做,他就動心了。
遇上顧錚,他是知道顧錚是從部隊出來的軍人,在部隊本身就擔任不錯的職位,想著他應該見那些首長大官,應該知道更多的消息,想問問他,能不能等明年的時候,村子也試行一下?如果真的能改變村子的糧食收成,分到個人家庭裏頭,其實也是不錯的。
本來他也不確定顧錚會認同這樣的事情,畢竟這不是小事,一個閃失,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可顧錚卻出乎他的意料,說這事情可以搞,還說全國其實有不少地方有在弄這些事情,隻是沒有傳出來,就說早年就有好多個地方都試行過,都是可行的。現在隨著國家逐漸穩定,政策也不會死板的一直堅持原來的路子,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走出更好的康莊大道。
聽他這番話,顧文常自然興奮,忙說道:“那我明年是不是也可以按照這方法,把村子的田地,分到各家各戶,讓他們自己忙自家的任務,年底誰家能耐,就能多幾斤米?”
顧錚點頭,“可以試行的,但是,做這些事情也不能著急,你需要把村子的田地計算好,規劃好分配,否則,一家分了好田,一家分了壞田,誰家都不樂意的,而且,你也不用著急,不是有村子在試驗這一季的嗎?你看看效果就知道的。”
顧文常表示明白,“你放心,這些方麵我們都會認真的去量好,然後保證分配到各家的。不過,你也知道這不是小事,你在咱們村裏,名望要高一些,你能不能同我,找村子的一些主要的人家,開個會議,說一下這個事情呢?有你的話,他們會更信服的,我也不用費那麽多口水。”
顧錚倒是沒有思考,直接點頭答應道:“可以的,不是什麽難事。”
“那行,我明天就召集每家派個代表到隊部來,到時候你跟他們好好說說,我也跟他們好好說說。”
☆、第152章
就這樣, 顧錚就被邀請去坐鎮, 好讓村民放心, 這分田地到每家每戶, 是有利於生產的。而這些話由大隊長來說,作用雖然有,但是村子很多都是老古板, 堅持以前的觀念, 認為國家一切決策都是對的,不能反抗。而顧錚就不同了,雖然這些年她都沒怎麽在家裏,但是他的名望已經傳遍整個村莊,他說的話,能讓大家更加信服。
秦玲玲明白了來龍去脈, 想著今年安徽鳳陽小崗村的人也正在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增加糧食的方法呢。
所以這個事情,秦玲玲是百分百的支持,也找了一些“虛”的案例, 表示是自己在學校聽來的, 讓顧錚放寬心去跟村民說。
因為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上麵領導人就會發現, 這個辦法是可行的,還設立了好些地方作為試點, 如果村子也能走在農村的前沿,對村民來說,會是一件好事, 至少能讓他們早一年吃飽飯。
秦玲玲說了不少,顧錚倒是聽的認真。
比起顧錚,秦玲玲對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卻更加的清楚,畢竟顧錚也隻後來“活”多了幾年,等再往後走,八十年中後期,九十年代,兩千年後的事情,顧錚卻是完全不了解的,他也許並不知道,以後手機的便攜會出乎他的意料,現金也不再需要那麽多。
聽她說的頭頭是道,顧錚也沒往深了想,隻以為秦玲玲在學校這半年,接觸了不少人,懂的更多了。再說,章家那樣的人家,要想得到消息,卻是比誰都容易的。
“要不,你等會陪我一起過去?”顧錚問道。
“我?”秦玲玲不確定的指著自己,“我說的話,他們能信嗎?”
“為什麽不能?”顧錚反問,“你是重點大學生,你說的話他們更信,不信的話,你陪我去看看?等會忙完,咱們再去山裏?”
在顧錚的忽悠下,秦玲玲決定也陪著他去隊部。
有大隊長的召集下,村子每個大家族,都派出至少一兩個人來,主要還是請了那些威望高的老人,還有支書婦女主任這些人。
兩人到的時候,屋子裏已經烏泱泱的坐了一堆人,個個正在交頭接耳,有些不解顧文常叫他們來是要做什麽?
大隊會計給兩人端來了凳子,顧文常才從裏頭走出來。
有人好奇詢問,“文常,你今天叫我們過來是有什麽事嗎?叫了那麽多人,你伯公叔公都叫過來了?”
“就是啊,有什麽大事嗎?”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場麵倒是混亂。
秦玲玲是混雜在這群人當中的唯二女性,除了婦女主任,隻有她一個女人。
換了往常,這些人談事,一般輪不到秦玲玲來說話的,雖然是個知青,但是沒有男人那麽大的抉擇權。說到底,在喊著男女平等的情況下,其實多少還是有些不公平的。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她現在是大學生,還是村子裏唯一一個大學生,雖然是外姓,顧錚更是顧大順收養的,但是村子這會誰都堅持承認顧錚是小顧村村民的身份。
要知道,村子出一個當兵的容易,畢竟參軍選上的並不少,但是能掛上名頭,擁有職務,做到連長這名頭,卻不是那麽容易的,而且人家媳婦現在還是高考恢複後,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這兩人,前途無可限量啊!
在村子貧窮落後了那麽久的擠出上,出了這麽兩個人,隻有替他們自豪的份,走出去都覺得有麵子了,更別說什麽不承認他們的身份。
之前村裏最有威望的三伯公就這麽評價過他們夫妻倆,“咱們以後村子的風光啊,沒準就要靠山子夫妻倆呢,一個是軍人,一個是大學生,都是國家的棟梁,以後咱們村啊,全靠他們了。”
這麽一來,誰都不敢小瞧了他們。
這個年代,擁有知識的大學生和為國家奮鬥的軍人,是大家最為推崇的。
這不,夫妻倆剛坐下,就有人好奇詢問,大隊長把他們也叫來,是說什麽事情呢?
顧錚沒迴答,大隊長先出來讓他們安靜。
“安靜點,今天召集大家過來呢,隻要是說一些重要的事情。”
顧文常也不說廢話,把關於最近兩個村子一個接一個的按照分田地,分任務到各家各戶的事情跟大家說了一遍,並且說了自己的想法,準備明年開春就試行,詢問大家的意見。
顧文常話剛說完,屋子裏頓時鬧哄哄一片。
有人支持,說:“這樣挺好啊,這事情我也聽說了,如果把田地分下來,那我到時候種多好,收到的糧食還多一些,這倒是挺好的。”
可卻也有人反對,“這是不符合社會主義政策的行為,是你個人行為,咱們這樣做,和舊時代有什麽區別?到時候又要迴到那時候去嗎?現在吃的不夠好,但也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了,別瞎搞,別為了你個人主義瞎搞,那麽多人,你負擔不過來的。”
支持的:“那難道要讓咱們一直這樣,吃不飽飯?是,是餓不死,可前頭已經有人試驗了,該是集體的田地還是集體的,不過是分工而已,誰告訴你說是個人的了?就跟咱們平時上工分工一個道理,這次分的是田的管理權。”
反對又說:“那也不行,人家試驗過,誰知道是真成功還是假成功,萬一就是別人今年氣候好,種的時間好,收成還不錯呢,這把整個村,好幾個大隊的人半年的口糧拿去賭,賭輸了怎麽辦?再說,上麵怪罪下來,咱們又怎麽辦?”
雙方各執一詞,倒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的不可開交。
大隊長倒是沒有馬上規勸他們,反而是讓他們繼續爭吵,等他們吵的差不多了,這會大隊長才出來開口說道:“你們也別著急了,你們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反對的幾個叔叔伯伯,我問問你們,你們說今年人家氣候好,所以糧食收成好,但是為什麽就別人的收成好,咱們的還是一樣呢?還有就是,這糧食種下去,又不是一塊地都沒法產糧食了,就算產量低了,也就那麽一次,試一下,不行的話,那就算了,要是行的話,那將會改善咱們一整個村,幾百口人的生活,你們想想,這樣難道不好嗎?難道要過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大隊長的話,讓剛才反對的人都噎了一下。
可還是有人不同意。
特別是年長的長輩,一邊說道:“我知道你是為了咱們整個村子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啊,這一改變,會發生什麽事情啊?你就不怕上麵怪罪下來,你一個大隊長頂不住嗎?到時候可不是你個人主義的影響行為,到時候你可能要出事的,大伯作為過來人,就勸你一句,別瞎搞。”
顧文常被他大伯這話說的哭笑不得,“大伯,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我這也不是瞎搞,那些村子都試驗過了,我想,絕對不止這麽兩個村子在試驗的,全國那麽大,那麽多村子,肯定有很多地方都在試驗,如果成功了,那對咱們,對國家都是有利的,你信不信?”
“哼,我不信,反正我勸你不要瞎搞,咱們村子現在這樣挺好的。”
其他人見顧文常大伯都反對了,自然也更加不讚同,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個意思哦,一是顧文常承擔不了他們的損失,二是那麽大的事情,如果一旦做的不好,顧文常,甚至這個村子的支書還有公社的領導,還有很多人都會遭殃。
可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可行的,畢竟看別人吃飽飯,自己家卻隻能一天兩頓,而且一年到頭喝粥水的時間多,吃幹飯的時間少,就連肉也是一年吃不了幾塊。
想想過的那麽艱難,如果真的有辦法改善吃飯問題,就算承擔點風險,他們也願意去嚐試的,畢竟沒有什麽比吃飯,吃飽飯更重要了。
“大隊長,既然別人這種的糧食收成那麽好,那咱們也試試吧!”有人朝著顧文常說道。
“是啊,試試吧,反正也就一次兩次,要是真的會增產,對咱們全村人來說,都有好處的。”
“是啊,是啊……”
顧文常無奈的看著他們,“我也想試啊,但是你們也看到了,還有人不同意。”
顧文常目光朝著那些不同意的人看去。
隻不過一會,同意的人也連忙勸著反對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同意。
“咱們現在雖然能吃上飯,比打仗那年代要好不少,但是也吃不飽啊,這餓了總不能一直喝水吧,把肚子撐大了也沒飯吃。這活著不就是為了吃口飽飯嗎?”
“就是啊,就是啊……”
有些人倒是猶豫了,畢竟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吃飽飯,天下太平。
不過也有人是不管怎麽勸,就是不願意去嚐試,總覺得會不好,會帶來更壞的後果。
正當大家吵的激烈的時候,顧文常突然開口。
“我就問你們,你們說再壞的後果能壞到哪裏?現在村子很多人家雖然是不至於餓死,但是也是吃不了飽飯的,咱們為什麽不去拚搏一下?我就不信你們聽說別的村子收成好,吃的飽,你們會不羨慕不動心。你們不信我,我也理解,畢竟我整天在村裏,也見識少,不信我的話,你們也可以問問山子,還有秦知青,他們一個在部隊軍隊工作,一個在重點院校上大學,這樣的事情,該怎麽做,他們最有發言權了,我今天請他們來,主要我也是昨天和山子提過,山子也是認為可行的。”
顧文常這話一出,大家頓時安靜下來,不敢置信的看著顧錚。
的確,顧文常的話,他們還能反駁一二,不信任,但是如果是顧錚也同意這個觀點的話,這就不一樣了,誰都知道,顧錚現在是什麽樣的身份,他都能同意,那是不是說明,上麵對這意思也是表示讚同的呢?如果是讚同的話,那麽同意的人就將會更多了。
“山子,你跟大家夥講兩句你的觀點吧,也讓叔伯們能夠放心一些。”顧文常對顧錚說道。
其實他到現在才開口,目的就是為了讓同意不同意的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擔心的,然後再給他們解釋其中的好處,等大家差不多了,再叫顧錚出來,解釋為什麽要這麽做。
顧錚點點頭,這才站了起來。
反對的人擔心的看著顧錚,先開口說道:“山子,你好多年沒在家了,村裏的事情,你可能不大了解啊。”
顧錚卻應道:“我是很多年沒迴來了,不過各位叔伯放心,在部隊,我們除了日常當兵訓練之外,還要自給自足,我們也要種糧食,冬天也去上山割草,你們要做的事情,我們都會做,所以其實部隊跟咱們村是沒有什麽區別的,甚至部隊要比村子看的更長更遠,因為我們除了日常開銷,還要進行訓練。”
“昨天,文常哥遇到了我,說起那兩個村子的事情,說實話,我是十分讚同咱們村子也試行的,就像文常哥所說的,咱們這地方都有兩個村子開始試行了,那麽全國那麽大,那麽多農村,那麽多生產隊,肯定有更多這樣的人去試行,在部隊,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這些事情,我聽說的要比你們還要多。”
“文常哥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為了大家夥的利益,如果他是那種什麽都不管你們的大隊長,上麵下什麽命令,他就執行什麽命令,不給你們爭取更多的好處,也許你們都會覺得他不配當這個大隊長。而他今天卻願意站在這裏給你們罵,聽你們反對他,還死活要堅持,他都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讓咱們全村人都能吃飯,吃飽飯。”
“既然也就試行那麽一次兩次,大家為什麽不給文常哥一個機會呢,這些年他當這個大隊長,也當的不錯,對哪件事情不是盡職盡責的,他現在吃力不討好是為了什麽,你們想想也該清楚的。”
其他人聽到顧錚這些話,最後沉默了,誰也沒有發出反對的聲音,但是之前反對的人,卻也沒有馬上同意。
秦玲玲也站了起來,“我也是讚同大隊長的決定的。”
見夫妻倆還在屋裏說事,顧文常也隻站在門口,喊了聲,“山子……”
顧錚看了過去,應著道:“文常哥,我馬上就來。”
“嗯,行,我先迴去。”
“好。”
看著顧文常過來就叫這麽一句又走了,秦玲玲一臉懵逼。
她問顧錚,“怎麽了這是?大隊長找你有事?”
“嗯,一點小事。”
原來顧錚迴來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顧文常。
他從公社那邊剛迴來,之後聽說隔壁一個村子,這一季在試驗把田分到各家各戶,讓他們一個大家或者一個小家為一個單位,自己耕種,然後到了收成的時候,就按照每家的情況,上繳糧食的事情。
他們這邊是一年兩季糧食的收成,甚至是一年三季,和北方那些一年一季的收成,要增長更多的糧食,所以就有村子年初的時候就開始偷偷用這個辦法耕種。
這耕種的辦法倒不是恢複以前那樣,土地是私有,土地還是集體的,還是大隊是公社的,隻是因為全部一起種,讓人提起勁,每年收成也不如以前還沒實行這集體製度時候的收成。所以就有村子就像評定工分那樣,將田地分到每家每戶,自己負責這一季的耕種,然後糧食收上來,按照每年每季交給國家的份額交上去,剩下的,有多餘的就是自家的,大家要多勞多得,提高積極性。
這村子是偷偷試行的,也沒人知道,但是這附近幾個村子,傳遞消息也快,就算再怎麽樣,還是會透露出去的。
這不,今年夏季這一季別人的收成,比去年增長了不少,上繳到公社的糧食比去年還多了兩成,而且每家每戶都還有富餘的。大家也看到這事情的轉機,又有下一個村子準備學習,這一季就開始試行。
公社那邊也是知道了這件事的,然後召開了個會,把每個大隊的大隊長支書都叫過去,最後表決,究竟要不要給下一個村子機會試行?
其他人也見到人家第一個帶頭的嚐了甜頭,現在又一個村子試驗,雖然一季看不出個好壞,但是也想對這事情抱了希望,所以都選擇了同意讓他們試驗一二。
如果這村子還試驗成功,一樣是增產的話,那麽其他村子還是可以效仿的。
顧文常也是表決了之後才迴來的,然後路上就遇到了顧錚。
顧文常老早就想這麽做的,但是又怕槍打出頭鳥,弄的不好,到時候可不隻是沒有這大隊長做,沒準還要送上去批.鬥坐牢,他不敢亂來。
但是現在有人試驗了,又有一個村子跟著去做,他就動心了。
遇上顧錚,他是知道顧錚是從部隊出來的軍人,在部隊本身就擔任不錯的職位,想著他應該見那些首長大官,應該知道更多的消息,想問問他,能不能等明年的時候,村子也試行一下?如果真的能改變村子的糧食收成,分到個人家庭裏頭,其實也是不錯的。
本來他也不確定顧錚會認同這樣的事情,畢竟這不是小事,一個閃失,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可顧錚卻出乎他的意料,說這事情可以搞,還說全國其實有不少地方有在弄這些事情,隻是沒有傳出來,就說早年就有好多個地方都試行過,都是可行的。現在隨著國家逐漸穩定,政策也不會死板的一直堅持原來的路子,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走出更好的康莊大道。
聽他這番話,顧文常自然興奮,忙說道:“那我明年是不是也可以按照這方法,把村子的田地,分到各家各戶,讓他們自己忙自家的任務,年底誰家能耐,就能多幾斤米?”
顧錚點頭,“可以試行的,但是,做這些事情也不能著急,你需要把村子的田地計算好,規劃好分配,否則,一家分了好田,一家分了壞田,誰家都不樂意的,而且,你也不用著急,不是有村子在試驗這一季的嗎?你看看效果就知道的。”
顧文常表示明白,“你放心,這些方麵我們都會認真的去量好,然後保證分配到各家的。不過,你也知道這不是小事,你在咱們村裏,名望要高一些,你能不能同我,找村子的一些主要的人家,開個會議,說一下這個事情呢?有你的話,他們會更信服的,我也不用費那麽多口水。”
顧錚倒是沒有思考,直接點頭答應道:“可以的,不是什麽難事。”
“那行,我明天就召集每家派個代表到隊部來,到時候你跟他們好好說說,我也跟他們好好說說。”
☆、第152章
就這樣, 顧錚就被邀請去坐鎮, 好讓村民放心, 這分田地到每家每戶, 是有利於生產的。而這些話由大隊長來說,作用雖然有,但是村子很多都是老古板, 堅持以前的觀念, 認為國家一切決策都是對的,不能反抗。而顧錚就不同了,雖然這些年她都沒怎麽在家裏,但是他的名望已經傳遍整個村莊,他說的話,能讓大家更加信服。
秦玲玲明白了來龍去脈, 想著今年安徽鳳陽小崗村的人也正在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增加糧食的方法呢。
所以這個事情,秦玲玲是百分百的支持,也找了一些“虛”的案例, 表示是自己在學校聽來的, 讓顧錚放寬心去跟村民說。
因為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上麵領導人就會發現, 這個辦法是可行的,還設立了好些地方作為試點, 如果村子也能走在農村的前沿,對村民來說,會是一件好事, 至少能讓他們早一年吃飽飯。
秦玲玲說了不少,顧錚倒是聽的認真。
比起顧錚,秦玲玲對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卻更加的清楚,畢竟顧錚也隻後來“活”多了幾年,等再往後走,八十年中後期,九十年代,兩千年後的事情,顧錚卻是完全不了解的,他也許並不知道,以後手機的便攜會出乎他的意料,現金也不再需要那麽多。
聽她說的頭頭是道,顧錚也沒往深了想,隻以為秦玲玲在學校這半年,接觸了不少人,懂的更多了。再說,章家那樣的人家,要想得到消息,卻是比誰都容易的。
“要不,你等會陪我一起過去?”顧錚問道。
“我?”秦玲玲不確定的指著自己,“我說的話,他們能信嗎?”
“為什麽不能?”顧錚反問,“你是重點大學生,你說的話他們更信,不信的話,你陪我去看看?等會忙完,咱們再去山裏?”
在顧錚的忽悠下,秦玲玲決定也陪著他去隊部。
有大隊長的召集下,村子每個大家族,都派出至少一兩個人來,主要還是請了那些威望高的老人,還有支書婦女主任這些人。
兩人到的時候,屋子裏已經烏泱泱的坐了一堆人,個個正在交頭接耳,有些不解顧文常叫他們來是要做什麽?
大隊會計給兩人端來了凳子,顧文常才從裏頭走出來。
有人好奇詢問,“文常,你今天叫我們過來是有什麽事嗎?叫了那麽多人,你伯公叔公都叫過來了?”
“就是啊,有什麽大事嗎?”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場麵倒是混亂。
秦玲玲是混雜在這群人當中的唯二女性,除了婦女主任,隻有她一個女人。
換了往常,這些人談事,一般輪不到秦玲玲來說話的,雖然是個知青,但是沒有男人那麽大的抉擇權。說到底,在喊著男女平等的情況下,其實多少還是有些不公平的。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她現在是大學生,還是村子裏唯一一個大學生,雖然是外姓,顧錚更是顧大順收養的,但是村子這會誰都堅持承認顧錚是小顧村村民的身份。
要知道,村子出一個當兵的容易,畢竟參軍選上的並不少,但是能掛上名頭,擁有職務,做到連長這名頭,卻不是那麽容易的,而且人家媳婦現在還是高考恢複後,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這兩人,前途無可限量啊!
在村子貧窮落後了那麽久的擠出上,出了這麽兩個人,隻有替他們自豪的份,走出去都覺得有麵子了,更別說什麽不承認他們的身份。
之前村裏最有威望的三伯公就這麽評價過他們夫妻倆,“咱們以後村子的風光啊,沒準就要靠山子夫妻倆呢,一個是軍人,一個是大學生,都是國家的棟梁,以後咱們村啊,全靠他們了。”
這麽一來,誰都不敢小瞧了他們。
這個年代,擁有知識的大學生和為國家奮鬥的軍人,是大家最為推崇的。
這不,夫妻倆剛坐下,就有人好奇詢問,大隊長把他們也叫來,是說什麽事情呢?
顧錚沒迴答,大隊長先出來讓他們安靜。
“安靜點,今天召集大家過來呢,隻要是說一些重要的事情。”
顧文常也不說廢話,把關於最近兩個村子一個接一個的按照分田地,分任務到各家各戶的事情跟大家說了一遍,並且說了自己的想法,準備明年開春就試行,詢問大家的意見。
顧文常話剛說完,屋子裏頓時鬧哄哄一片。
有人支持,說:“這樣挺好啊,這事情我也聽說了,如果把田地分下來,那我到時候種多好,收到的糧食還多一些,這倒是挺好的。”
可卻也有人反對,“這是不符合社會主義政策的行為,是你個人行為,咱們這樣做,和舊時代有什麽區別?到時候又要迴到那時候去嗎?現在吃的不夠好,但也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了,別瞎搞,別為了你個人主義瞎搞,那麽多人,你負擔不過來的。”
支持的:“那難道要讓咱們一直這樣,吃不飽飯?是,是餓不死,可前頭已經有人試驗了,該是集體的田地還是集體的,不過是分工而已,誰告訴你說是個人的了?就跟咱們平時上工分工一個道理,這次分的是田的管理權。”
反對又說:“那也不行,人家試驗過,誰知道是真成功還是假成功,萬一就是別人今年氣候好,種的時間好,收成還不錯呢,這把整個村,好幾個大隊的人半年的口糧拿去賭,賭輸了怎麽辦?再說,上麵怪罪下來,咱們又怎麽辦?”
雙方各執一詞,倒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的不可開交。
大隊長倒是沒有馬上規勸他們,反而是讓他們繼續爭吵,等他們吵的差不多了,這會大隊長才出來開口說道:“你們也別著急了,你們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反對的幾個叔叔伯伯,我問問你們,你們說今年人家氣候好,所以糧食收成好,但是為什麽就別人的收成好,咱們的還是一樣呢?還有就是,這糧食種下去,又不是一塊地都沒法產糧食了,就算產量低了,也就那麽一次,試一下,不行的話,那就算了,要是行的話,那將會改善咱們一整個村,幾百口人的生活,你們想想,這樣難道不好嗎?難道要過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大隊長的話,讓剛才反對的人都噎了一下。
可還是有人不同意。
特別是年長的長輩,一邊說道:“我知道你是為了咱們整個村子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啊,這一改變,會發生什麽事情啊?你就不怕上麵怪罪下來,你一個大隊長頂不住嗎?到時候可不是你個人主義的影響行為,到時候你可能要出事的,大伯作為過來人,就勸你一句,別瞎搞。”
顧文常被他大伯這話說的哭笑不得,“大伯,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我這也不是瞎搞,那些村子都試驗過了,我想,絕對不止這麽兩個村子在試驗的,全國那麽大,那麽多村子,肯定有很多地方都在試驗,如果成功了,那對咱們,對國家都是有利的,你信不信?”
“哼,我不信,反正我勸你不要瞎搞,咱們村子現在這樣挺好的。”
其他人見顧文常大伯都反對了,自然也更加不讚同,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個意思哦,一是顧文常承擔不了他們的損失,二是那麽大的事情,如果一旦做的不好,顧文常,甚至這個村子的支書還有公社的領導,還有很多人都會遭殃。
可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可行的,畢竟看別人吃飽飯,自己家卻隻能一天兩頓,而且一年到頭喝粥水的時間多,吃幹飯的時間少,就連肉也是一年吃不了幾塊。
想想過的那麽艱難,如果真的有辦法改善吃飯問題,就算承擔點風險,他們也願意去嚐試的,畢竟沒有什麽比吃飯,吃飽飯更重要了。
“大隊長,既然別人這種的糧食收成那麽好,那咱們也試試吧!”有人朝著顧文常說道。
“是啊,試試吧,反正也就一次兩次,要是真的會增產,對咱們全村人來說,都有好處的。”
“是啊,是啊……”
顧文常無奈的看著他們,“我也想試啊,但是你們也看到了,還有人不同意。”
顧文常目光朝著那些不同意的人看去。
隻不過一會,同意的人也連忙勸著反對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同意。
“咱們現在雖然能吃上飯,比打仗那年代要好不少,但是也吃不飽啊,這餓了總不能一直喝水吧,把肚子撐大了也沒飯吃。這活著不就是為了吃口飽飯嗎?”
“就是啊,就是啊……”
有些人倒是猶豫了,畢竟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吃飽飯,天下太平。
不過也有人是不管怎麽勸,就是不願意去嚐試,總覺得會不好,會帶來更壞的後果。
正當大家吵的激烈的時候,顧文常突然開口。
“我就問你們,你們說再壞的後果能壞到哪裏?現在村子很多人家雖然是不至於餓死,但是也是吃不了飽飯的,咱們為什麽不去拚搏一下?我就不信你們聽說別的村子收成好,吃的飽,你們會不羨慕不動心。你們不信我,我也理解,畢竟我整天在村裏,也見識少,不信我的話,你們也可以問問山子,還有秦知青,他們一個在部隊軍隊工作,一個在重點院校上大學,這樣的事情,該怎麽做,他們最有發言權了,我今天請他們來,主要我也是昨天和山子提過,山子也是認為可行的。”
顧文常這話一出,大家頓時安靜下來,不敢置信的看著顧錚。
的確,顧文常的話,他們還能反駁一二,不信任,但是如果是顧錚也同意這個觀點的話,這就不一樣了,誰都知道,顧錚現在是什麽樣的身份,他都能同意,那是不是說明,上麵對這意思也是表示讚同的呢?如果是讚同的話,那麽同意的人就將會更多了。
“山子,你跟大家夥講兩句你的觀點吧,也讓叔伯們能夠放心一些。”顧文常對顧錚說道。
其實他到現在才開口,目的就是為了讓同意不同意的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擔心的,然後再給他們解釋其中的好處,等大家差不多了,再叫顧錚出來,解釋為什麽要這麽做。
顧錚點點頭,這才站了起來。
反對的人擔心的看著顧錚,先開口說道:“山子,你好多年沒在家了,村裏的事情,你可能不大了解啊。”
顧錚卻應道:“我是很多年沒迴來了,不過各位叔伯放心,在部隊,我們除了日常當兵訓練之外,還要自給自足,我們也要種糧食,冬天也去上山割草,你們要做的事情,我們都會做,所以其實部隊跟咱們村是沒有什麽區別的,甚至部隊要比村子看的更長更遠,因為我們除了日常開銷,還要進行訓練。”
“昨天,文常哥遇到了我,說起那兩個村子的事情,說實話,我是十分讚同咱們村子也試行的,就像文常哥所說的,咱們這地方都有兩個村子開始試行了,那麽全國那麽大,那麽多農村,那麽多生產隊,肯定有更多這樣的人去試行,在部隊,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這些事情,我聽說的要比你們還要多。”
“文常哥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為了大家夥的利益,如果他是那種什麽都不管你們的大隊長,上麵下什麽命令,他就執行什麽命令,不給你們爭取更多的好處,也許你們都會覺得他不配當這個大隊長。而他今天卻願意站在這裏給你們罵,聽你們反對他,還死活要堅持,他都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讓咱們全村人都能吃飯,吃飽飯。”
“既然也就試行那麽一次兩次,大家為什麽不給文常哥一個機會呢,這些年他當這個大隊長,也當的不錯,對哪件事情不是盡職盡責的,他現在吃力不討好是為了什麽,你們想想也該清楚的。”
其他人聽到顧錚這些話,最後沉默了,誰也沒有發出反對的聲音,但是之前反對的人,卻也沒有馬上同意。
秦玲玲也站了起來,“我也是讚同大隊長的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