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書] 作者:溪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玲玲:“沒關係,到家了。”
廢了九牛二虎的力,秦玲玲總算到家,躺在自家那張床上,好好的休息休息。
顧瑤把他放下,體貼的說道:“嫂子,你餓了吧,先休息會,我馬上做飯給你吃。”
顧國強給倒水過來,“嫂子,喝點水。”
看著這小姑子小叔子都那麽乖巧,秦玲玲這一路上的折騰,到家之後,都隻有滿滿的欣慰。
“謝謝你們了。”
顧瑤不敢耽擱,進了屋子,先蒸飯,再蒸上兩個雞蛋羹加入蘿卜幹在裏頭,好給嫂子補補。
家裏菜園果蔬多,她隨便摘了點黃瓜,拌個涼拌黃瓜。
秦玲玲不在家的這段時間,顧瑤自己一直自己做飯,雖然不如自家嫂子做的好吃,但是她也從自家嫂子那學到了不少,做飯雖然不是特別好吃,也算不錯的了。
之前秦玲玲不在家,每次顧瑤做飯,顧國強就愛往這廚房湊,就想吃點好的。
秦玲玲現在是身心疲憊,腳腕扭傷那裏,還有點犯疼。
看大姐一個人忙活,顧國強也跑進去說要幫忙,“姐,我幫你的忙吧?我看嫂子很餓了。”
顧瑤沒反對,“行吧,吧你給我看著火,我摘點點空心菜,炒個菜,就能吃飯了。”
“行。”
姐弟倆一起忙活,速度也快,趁著火還燒著,顧國強還出去把那沒喂進豬圈的豬草給喂了進去。
隔壁屋子的李大妮當然看見了這一切,那眼睛氣的發紅了,可她怎麽說,顧國強都沒理會她。
“顧國強,再不迴來,就永遠別迴來了。”
顧國強將裝豬草的背簍抖幹淨,看了眼門口氣唿唿的母親,“媽,你這句話說多少次了,你換個說吧。”
“你……你這臭小子……”
“我嫂子好不容易迴來了,我就幫幫忙而已,再說了,我嫂子有什麽好吃都給我,我幫忙怎麽了?難道真要讓我以後當個沒兄弟姐妹的獨生子不成?”
李大妮一噎,想到最近村子裏一直說少生晚生孩子的事,現在家家戶戶都在說,現在生孩子都由不得自己了,國家不讓生那麽多,以後的孩子,估計就一個獨生子,到時候沒個兄弟姐妹幫襯,這父母老了,就這麽個孩子,可要淒慘了,要遇上個不聽話的孩子,這兩老就等死吧!
沒想到,她這頭剛聽說了這事,兒子這邊就開始氣她了。
李大妮到底也不是傻子,之前不喜歡顧錚,不喜歡秦玲玲他們,不就是因為他們搶走了對她來說,屬於她的利益,才會這麽生氣的嗎?
可現在家都分了,人家都過了大半年了,她就算生氣,也知道沒法改編什麽,現在應該想著,怎麽給兒子創造更好的利益。
她平時走家串戶的,這幾個婦女也會說起自家的事情,好些人都誇她,現在兒子懂事了,可不用像以前那樣為兒子操心,這孩子聽話了,可比什麽都重要。
他們還說,顧國強會變成這樣,有隔壁那夫妻倆的一份功勞。李大妮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因為秦玲玲的原因,她一直愁著兒子不長進,經過秦玲玲也不知道怎麽教育,真的變了,好好上工賺工分,說話做事也和以前不同了。
她雖然人懶,也愛和人計較,但是兒子什麽樣的,自己再清楚不過。
現在兒子聽話懂事,別人誇讚著,她心裏也是高興的,自己教不好的兒子,別人幫忙教好了,有什麽不高興的?就是有時候太愛氣人了,讓她恨的牙癢癢,也恨隔壁的教好了兒子的同時,也讓他變得跟自己不親了。
不過就像別人說的那樣,這家都分了,她沒必要再記著,現在應該和隔壁的搞好關係,以後對自家兒子沒壞處。
要知道,這村裏出了個當兵的,是多麽榮耀的事情,而且人家現在還是有職務的,這可普通當兵的不一樣了啊,以後可能會當領導的。
李大妮這尋思著,也知道隔壁有利可圖,這才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而這會聽到兒子這些話,生氣的同時,又覺得他這話說的有道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繼續罵,還是不罵的好?這不罵心裏憋屈,罵的話,真把這兄弟情罵完了,兒子的未來可怎麽辦?
顧國強可不知道她媽心裏想了什麽?他單純是覺得哥哥嫂子沒他媽說的那麽可惡,這日子過的也高興,可不想和哥哥嫂子交惡,多個兄弟,這多好啊,有事還能商量,有哥哥嫂子疼著。
忙完了喂豬的活,他又趕緊迴了屋裏,看著那火別熄滅了。
天還沒完全黑,顧瑤就把飯菜做好,端到正屋去。
“嫂子,可以吃飯了。”
秦玲玲沒睡著,隻是躺著休息了會,畢竟昨晚也睡得早,車上也睡了。
這會緩過來了,倒是沒那麽難受。
看著蒸蛋,拍黃瓜,還有空心菜,這空心菜上麵還流著花生油呢,香氣撲鼻。
顧瑤給她盛了飯,像個小丫鬟的伺候著,“嫂子,先吃飯吧!”
“好,謝謝你,瑤瑤。”
顧瑤被道謝,倒是不好意思了,“嫂子,你別這麽說,咱們一家人,都是應該的。”
“嗯。”
秦玲玲起了筷,吃著顧瑤煮的菜,味道和自己煮的相差無幾。
她打趣道:“看來我不在家這段時間,你進步很大了。”
“嫂子,我還是沒你厲害。”
“很不錯了,以後再努力努力,肯定會更棒的。”
“嗯。”顧瑤應著,又說起自己最近學習上的問題。
因為嫂子不在,她隻能自己看書,書本上有些知識,沒有老師引導著,她看也看不懂。
“那等會你拿給我看看,把不懂的標出來。”
顧瑤卻連忙擺手,“不用那麽急,我明天等你休息好了,再把不懂的給你看看,你到時候在給我解答就行了。”
“嗯,那也行。”
“對了,嫂子,你去部隊感覺怎麽樣?我哥還好吧?我聽廣播說,前天晚上北方地震了,派了好多人去幫忙了,我哥他……”
“你哥也去了。”秦玲玲平靜說道。
擔憂是有,但是已經不哭了。
“哦,我猜到的了。”顧瑤說。
畢竟哥哥是軍人,這種事情,組織上有調動,就算不是一個地方的,也會派遣軍隊去幫忙的。
“隻希望這樣的事情能趕緊過去,可別再死人就好了。”顧瑤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她這些年也聽過不少天災,特別是她剛出生那幾年,上下動蕩的很。
秦玲玲寬慰著,“放心吧,會沒事的。”
“嗯。”
休息了一晚上,秦玲玲這生活也要步入正規,雖然學校還沒開課,可是家裏卻也忙了。
之前花生拔了之後,這幾天都是顧瑤在幫忙曬。夏天天氣變化的快,這邊看著是晴空萬裏,也許下一刻突然一朵烏雲飄過來,灑下一場開水,所以花生曬了好些天還沒有曬幹。
早上顧瑤出去的時候,天還早,秦玲玲起來的時候才把花生曬出去。
忙完之後,又把雞從圍欄裏房出來,讓他們去後山找吃的。
養的母雞也半年了,小雞已經變母雞,現在生了好幾次雞蛋了,昨天顧瑤給她蒸的雞蛋,就是家裏母雞生出來的。
村子裏每家每戶養雞都是有限定的,這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投機倒把,甚至那些雞蛋都是沒有公雞配種,都是空蛋,孵不出小雞的。
這個年代,大家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斤肉,唯一補身體的,可能就是這些雞蛋了,隻有到了年底,這母雞年紀也大了,就會宰殺,等明年換一批小雞,如此反複。
秦玲玲把母雞趕出去,就能在雞窩裏頭發現兩隻雞蛋。
家裏養了四五隻雞,有兩隻是公的,但是在長了兩個多月的時候,就有閹雞客上門把雞閹了。
雞放出去,四處覓食,秦玲玲則進屋去,把屋子裏頭的被子拿出來洗洗曬曬。
中午做飯的時候,天空突然飄來烏雲,秦玲玲連忙把花生收拾好,之後太陽又出來,又隻能把花生擺曬出去。
這樣反複曬了兩天,也總算岸邊這花生給曬個幹硬。
選了種留著下半季種,剩下的,則拿到油坊榨油了。
村子前去油坊榨油都是集體統一一起去的,因為油坊榨油一次也不容易,所以一般都是堆在一起。
油坊榨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不要錢的,但是油榨的油枯需要給油坊,一種是給油坊錢,油枯自己留著的。畢竟油枯雖然榨油榨的差不多了,但是也還是帶著油香,放進青菜一煮,那可是湯汁都是飄著油花的,很多人寧願給錢,也要留著油枯。當然也有人不要油枯,寧願拿那些錢去換油迴來。
這榨油的時間還沒統一出來,大家都忙著耕種,生產隊也根據這季生產出來的糧食,上繳公家之後,剩下的按照人口分下來,連秦玲玲也有一部分。
別看她是老師,但是卻是兩個村學生的老師,所以兩個大隊那邊商量,也有她的一份,隻是和正常的勞動力不同,她隻分到很小的一部分。
不過即便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糧食。
像花生和番薯,都是不用上繳的,花生榨油,按照勞動人口分,番薯同樣也是分到沒加分戶,隻是除了勞動力,其他上工的,包括孩子,都會分下一部分。
趁著大家忙著種糧食,秦玲玲也不能閑著,將拔了花生的地,用鋤頭給鬆好,然後將它分成兩塊地,一快準備種稻子,另一塊小部分的,則是用來秋種花生,給明年留種。
稻子需要用到水,大夏天山上水溝多,秦玲玲按照大家那樣,把山裏水溝的水往農田引了過來,隻要把水引進農田,將田裏的泥土攪散,就會方便插秧。
稻秧秦玲玲和陳芬嫂子那邊溝通好,她家沒有稻種,所以和陳芬家一起用稻種,她可以給錢,也可以交換。
說要給錢,陳芬卻推拒著,“這就不用了,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不過這稻子要種還得等等呢,剛開始長,得半個多月能鏟秧苗。”
秦玲玲表示,一切都聽陳芬嫂的安排。
這田別看不大,但是沒有牛,沒有人力的情況下,單純秦玲玲一個人,也要忙上幾天,拿的鋤頭多,這掌心都起了泡,可不好受。
不過有事情讓她忙起來,倒是沒有一直想著顧錚那邊的事情。就像王蘭嫂子說的那樣,應該要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們每一次都會被眷顧,平安歸來。
迴到家裏一周,田終於忙活好了,秦玲玲先剝好了花生,趁著空閑,就去地裏把花生種下。
她帶一個大家稱唿為三角鐵可以拉溝的東西,把打鬆的泥土,用三角鐵尖在泥土上拉上溝,就可以種下花生,然後再把泥土用腳橫著刮平,這樣一來,花生就能埋在土裏,再把邊上的泥土用鋤頭搭上去,花生就算完事了。
不過,這理論很容易,看其實秦玲玲並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光是哪個三角鐵,因為有三個口,重的要命,想要掌控它拉成直線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第一次拉出來的,是歪的,直接把好好的一塊地給拉散了。
第二次再拉,這拉的直了些,可是太淺了,太淺的溝放下花生並不好,很容易等花生苗長出來的時候,這花生上的根,無法紮在泥土裏,結出花生。
她拉了好幾次,才總算把溝拉直拉深了,看其他人家在家帶孩子的大嬸,把孩子放田埂上坐著,就能幹活了,孩子如果再小一些,就直接背在背上幹活,這力氣又大,幹活也快。
剩下的活倒是被拉溝還要簡單的多,不過等秦玲玲忙完這些的時候,一天也算過去了。
天空一陣晴一陣雨,農田的稻穀也在搶收階段。
別看秦玲玲家裏的花生是種下了,可生產隊還在忙碌著收割。
顧瑤忙的連中午也迴不來,說中午讓秦玲玲一個人吃飯就行。
一個人在家,秦玲玲倒吃的簡單,蒸上兩條番薯,再弄點稀粥,配個自己之前做的酸豆角,就夠了。
隔壁顧大順一家,今天也不在家,像秦玲玲其實本身也應該前去幫忙的,但是她腳之前受傷了,陳芬也是知道,加上她剛從部隊迴來,就說不用她過去也行,把家裏忙好就行了。倒不是老師有優待,而是因為秦玲玲是丈夫是他們村引以為傲的軍人。
家裏的幹草用完了,秦玲玲忙完家務活,便背著之前自己織好的背簍上山。
廢了九牛二虎的力,秦玲玲總算到家,躺在自家那張床上,好好的休息休息。
顧瑤把他放下,體貼的說道:“嫂子,你餓了吧,先休息會,我馬上做飯給你吃。”
顧國強給倒水過來,“嫂子,喝點水。”
看著這小姑子小叔子都那麽乖巧,秦玲玲這一路上的折騰,到家之後,都隻有滿滿的欣慰。
“謝謝你們了。”
顧瑤不敢耽擱,進了屋子,先蒸飯,再蒸上兩個雞蛋羹加入蘿卜幹在裏頭,好給嫂子補補。
家裏菜園果蔬多,她隨便摘了點黃瓜,拌個涼拌黃瓜。
秦玲玲不在家的這段時間,顧瑤自己一直自己做飯,雖然不如自家嫂子做的好吃,但是她也從自家嫂子那學到了不少,做飯雖然不是特別好吃,也算不錯的了。
之前秦玲玲不在家,每次顧瑤做飯,顧國強就愛往這廚房湊,就想吃點好的。
秦玲玲現在是身心疲憊,腳腕扭傷那裏,還有點犯疼。
看大姐一個人忙活,顧國強也跑進去說要幫忙,“姐,我幫你的忙吧?我看嫂子很餓了。”
顧瑤沒反對,“行吧,吧你給我看著火,我摘點點空心菜,炒個菜,就能吃飯了。”
“行。”
姐弟倆一起忙活,速度也快,趁著火還燒著,顧國強還出去把那沒喂進豬圈的豬草給喂了進去。
隔壁屋子的李大妮當然看見了這一切,那眼睛氣的發紅了,可她怎麽說,顧國強都沒理會她。
“顧國強,再不迴來,就永遠別迴來了。”
顧國強將裝豬草的背簍抖幹淨,看了眼門口氣唿唿的母親,“媽,你這句話說多少次了,你換個說吧。”
“你……你這臭小子……”
“我嫂子好不容易迴來了,我就幫幫忙而已,再說了,我嫂子有什麽好吃都給我,我幫忙怎麽了?難道真要讓我以後當個沒兄弟姐妹的獨生子不成?”
李大妮一噎,想到最近村子裏一直說少生晚生孩子的事,現在家家戶戶都在說,現在生孩子都由不得自己了,國家不讓生那麽多,以後的孩子,估計就一個獨生子,到時候沒個兄弟姐妹幫襯,這父母老了,就這麽個孩子,可要淒慘了,要遇上個不聽話的孩子,這兩老就等死吧!
沒想到,她這頭剛聽說了這事,兒子這邊就開始氣她了。
李大妮到底也不是傻子,之前不喜歡顧錚,不喜歡秦玲玲他們,不就是因為他們搶走了對她來說,屬於她的利益,才會這麽生氣的嗎?
可現在家都分了,人家都過了大半年了,她就算生氣,也知道沒法改編什麽,現在應該想著,怎麽給兒子創造更好的利益。
她平時走家串戶的,這幾個婦女也會說起自家的事情,好些人都誇她,現在兒子懂事了,可不用像以前那樣為兒子操心,這孩子聽話了,可比什麽都重要。
他們還說,顧國強會變成這樣,有隔壁那夫妻倆的一份功勞。李大妮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因為秦玲玲的原因,她一直愁著兒子不長進,經過秦玲玲也不知道怎麽教育,真的變了,好好上工賺工分,說話做事也和以前不同了。
她雖然人懶,也愛和人計較,但是兒子什麽樣的,自己再清楚不過。
現在兒子聽話懂事,別人誇讚著,她心裏也是高興的,自己教不好的兒子,別人幫忙教好了,有什麽不高興的?就是有時候太愛氣人了,讓她恨的牙癢癢,也恨隔壁的教好了兒子的同時,也讓他變得跟自己不親了。
不過就像別人說的那樣,這家都分了,她沒必要再記著,現在應該和隔壁的搞好關係,以後對自家兒子沒壞處。
要知道,這村裏出了個當兵的,是多麽榮耀的事情,而且人家現在還是有職務的,這可普通當兵的不一樣了啊,以後可能會當領導的。
李大妮這尋思著,也知道隔壁有利可圖,這才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而這會聽到兒子這些話,生氣的同時,又覺得他這話說的有道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繼續罵,還是不罵的好?這不罵心裏憋屈,罵的話,真把這兄弟情罵完了,兒子的未來可怎麽辦?
顧國強可不知道她媽心裏想了什麽?他單純是覺得哥哥嫂子沒他媽說的那麽可惡,這日子過的也高興,可不想和哥哥嫂子交惡,多個兄弟,這多好啊,有事還能商量,有哥哥嫂子疼著。
忙完了喂豬的活,他又趕緊迴了屋裏,看著那火別熄滅了。
天還沒完全黑,顧瑤就把飯菜做好,端到正屋去。
“嫂子,可以吃飯了。”
秦玲玲沒睡著,隻是躺著休息了會,畢竟昨晚也睡得早,車上也睡了。
這會緩過來了,倒是沒那麽難受。
看著蒸蛋,拍黃瓜,還有空心菜,這空心菜上麵還流著花生油呢,香氣撲鼻。
顧瑤給她盛了飯,像個小丫鬟的伺候著,“嫂子,先吃飯吧!”
“好,謝謝你,瑤瑤。”
顧瑤被道謝,倒是不好意思了,“嫂子,你別這麽說,咱們一家人,都是應該的。”
“嗯。”
秦玲玲起了筷,吃著顧瑤煮的菜,味道和自己煮的相差無幾。
她打趣道:“看來我不在家這段時間,你進步很大了。”
“嫂子,我還是沒你厲害。”
“很不錯了,以後再努力努力,肯定會更棒的。”
“嗯。”顧瑤應著,又說起自己最近學習上的問題。
因為嫂子不在,她隻能自己看書,書本上有些知識,沒有老師引導著,她看也看不懂。
“那等會你拿給我看看,把不懂的標出來。”
顧瑤卻連忙擺手,“不用那麽急,我明天等你休息好了,再把不懂的給你看看,你到時候在給我解答就行了。”
“嗯,那也行。”
“對了,嫂子,你去部隊感覺怎麽樣?我哥還好吧?我聽廣播說,前天晚上北方地震了,派了好多人去幫忙了,我哥他……”
“你哥也去了。”秦玲玲平靜說道。
擔憂是有,但是已經不哭了。
“哦,我猜到的了。”顧瑤說。
畢竟哥哥是軍人,這種事情,組織上有調動,就算不是一個地方的,也會派遣軍隊去幫忙的。
“隻希望這樣的事情能趕緊過去,可別再死人就好了。”顧瑤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她這些年也聽過不少天災,特別是她剛出生那幾年,上下動蕩的很。
秦玲玲寬慰著,“放心吧,會沒事的。”
“嗯。”
休息了一晚上,秦玲玲這生活也要步入正規,雖然學校還沒開課,可是家裏卻也忙了。
之前花生拔了之後,這幾天都是顧瑤在幫忙曬。夏天天氣變化的快,這邊看著是晴空萬裏,也許下一刻突然一朵烏雲飄過來,灑下一場開水,所以花生曬了好些天還沒有曬幹。
早上顧瑤出去的時候,天還早,秦玲玲起來的時候才把花生曬出去。
忙完之後,又把雞從圍欄裏房出來,讓他們去後山找吃的。
養的母雞也半年了,小雞已經變母雞,現在生了好幾次雞蛋了,昨天顧瑤給她蒸的雞蛋,就是家裏母雞生出來的。
村子裏每家每戶養雞都是有限定的,這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投機倒把,甚至那些雞蛋都是沒有公雞配種,都是空蛋,孵不出小雞的。
這個年代,大家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斤肉,唯一補身體的,可能就是這些雞蛋了,隻有到了年底,這母雞年紀也大了,就會宰殺,等明年換一批小雞,如此反複。
秦玲玲把母雞趕出去,就能在雞窩裏頭發現兩隻雞蛋。
家裏養了四五隻雞,有兩隻是公的,但是在長了兩個多月的時候,就有閹雞客上門把雞閹了。
雞放出去,四處覓食,秦玲玲則進屋去,把屋子裏頭的被子拿出來洗洗曬曬。
中午做飯的時候,天空突然飄來烏雲,秦玲玲連忙把花生收拾好,之後太陽又出來,又隻能把花生擺曬出去。
這樣反複曬了兩天,也總算岸邊這花生給曬個幹硬。
選了種留著下半季種,剩下的,則拿到油坊榨油了。
村子前去油坊榨油都是集體統一一起去的,因為油坊榨油一次也不容易,所以一般都是堆在一起。
油坊榨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不要錢的,但是油榨的油枯需要給油坊,一種是給油坊錢,油枯自己留著的。畢竟油枯雖然榨油榨的差不多了,但是也還是帶著油香,放進青菜一煮,那可是湯汁都是飄著油花的,很多人寧願給錢,也要留著油枯。當然也有人不要油枯,寧願拿那些錢去換油迴來。
這榨油的時間還沒統一出來,大家都忙著耕種,生產隊也根據這季生產出來的糧食,上繳公家之後,剩下的按照人口分下來,連秦玲玲也有一部分。
別看她是老師,但是卻是兩個村學生的老師,所以兩個大隊那邊商量,也有她的一份,隻是和正常的勞動力不同,她隻分到很小的一部分。
不過即便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糧食。
像花生和番薯,都是不用上繳的,花生榨油,按照勞動人口分,番薯同樣也是分到沒加分戶,隻是除了勞動力,其他上工的,包括孩子,都會分下一部分。
趁著大家忙著種糧食,秦玲玲也不能閑著,將拔了花生的地,用鋤頭給鬆好,然後將它分成兩塊地,一快準備種稻子,另一塊小部分的,則是用來秋種花生,給明年留種。
稻子需要用到水,大夏天山上水溝多,秦玲玲按照大家那樣,把山裏水溝的水往農田引了過來,隻要把水引進農田,將田裏的泥土攪散,就會方便插秧。
稻秧秦玲玲和陳芬嫂子那邊溝通好,她家沒有稻種,所以和陳芬家一起用稻種,她可以給錢,也可以交換。
說要給錢,陳芬卻推拒著,“這就不用了,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不過這稻子要種還得等等呢,剛開始長,得半個多月能鏟秧苗。”
秦玲玲表示,一切都聽陳芬嫂的安排。
這田別看不大,但是沒有牛,沒有人力的情況下,單純秦玲玲一個人,也要忙上幾天,拿的鋤頭多,這掌心都起了泡,可不好受。
不過有事情讓她忙起來,倒是沒有一直想著顧錚那邊的事情。就像王蘭嫂子說的那樣,應該要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們每一次都會被眷顧,平安歸來。
迴到家裏一周,田終於忙活好了,秦玲玲先剝好了花生,趁著空閑,就去地裏把花生種下。
她帶一個大家稱唿為三角鐵可以拉溝的東西,把打鬆的泥土,用三角鐵尖在泥土上拉上溝,就可以種下花生,然後再把泥土用腳橫著刮平,這樣一來,花生就能埋在土裏,再把邊上的泥土用鋤頭搭上去,花生就算完事了。
不過,這理論很容易,看其實秦玲玲並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光是哪個三角鐵,因為有三個口,重的要命,想要掌控它拉成直線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第一次拉出來的,是歪的,直接把好好的一塊地給拉散了。
第二次再拉,這拉的直了些,可是太淺了,太淺的溝放下花生並不好,很容易等花生苗長出來的時候,這花生上的根,無法紮在泥土裏,結出花生。
她拉了好幾次,才總算把溝拉直拉深了,看其他人家在家帶孩子的大嬸,把孩子放田埂上坐著,就能幹活了,孩子如果再小一些,就直接背在背上幹活,這力氣又大,幹活也快。
剩下的活倒是被拉溝還要簡單的多,不過等秦玲玲忙完這些的時候,一天也算過去了。
天空一陣晴一陣雨,農田的稻穀也在搶收階段。
別看秦玲玲家裏的花生是種下了,可生產隊還在忙碌著收割。
顧瑤忙的連中午也迴不來,說中午讓秦玲玲一個人吃飯就行。
一個人在家,秦玲玲倒吃的簡單,蒸上兩條番薯,再弄點稀粥,配個自己之前做的酸豆角,就夠了。
隔壁顧大順一家,今天也不在家,像秦玲玲其實本身也應該前去幫忙的,但是她腳之前受傷了,陳芬也是知道,加上她剛從部隊迴來,就說不用她過去也行,把家裏忙好就行了。倒不是老師有優待,而是因為秦玲玲是丈夫是他們村引以為傲的軍人。
家裏的幹草用完了,秦玲玲忙完家務活,便背著之前自己織好的背簍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