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書] 作者:溪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瑤瑤,你說,咱們要不要也賣東西掙錢?”
顧瑤一聽,驚訝的連忙擺手,“嫂子,別,別,這可不能幹,萬一抓住了可不好,而且我哥又是軍人,讓人知道你幹這些,會很麻煩的。”
秦玲玲仔細一想,也是。
不說會麻煩,就說她現在家裏也沒什麽東西可賣的,總不能種上幾根黃瓜胡蘿卜拿去賣吧,家裏都不夠吃呢,哪有的賣的?
現在要想發家,除非你有金手指,不然哪能那麽好發家?
再等等吧,再等多一陣子,到時候就方便多了。
秦玲玲的生意心思,在迴家的路上,就被她壓下去一部分。
到家之後,她先讓顧瑤把豆腐放到水裏浸泡著,然後使喚著顧瑤去菜地裏澆水,自己則偷偷打開信件看著。
不是她不想給顧瑤看,是害怕顧錚寫了什麽讓顧瑤看見,所以才想著自己先看完之後,再告訴顧瑤。
顧瑤也識趣,她知道哥哥和嫂子感情好,這信裏頭,就算有寫給她的,也大多數寫給嫂子的,哥哥可能還會在信件裏頭,說一些夫妻倆才能說的話,所以,她不急著看是正常的。
而顧錚也的確很聰明,他給家裏寫的信,一張分成兩張紙,用尺子中間分開,一半給秦玲玲寫的,一半給顧瑤寫的。
顧錚迴去後第一次寫的信,很簡單,展信先問好,之後說自己到部隊後的事情,又說起自己會盡量調到距離家裏近的部隊,以及詢問秦玲玲在家裏的事情。他還說,從幾個隊友那裏,弄來了一些工業券,攢一攢,攢多點,就能給她買縫紉機了。
末尾的地方,顧錚加了一句,“在部隊的黑夜裏,突然想到你那比星星還閃亮的眼睛。”
顧錚曖昧的話就這麽一句,雖然說的一本正經,但是秦玲玲從中看出來了,他言下之意是:我想你了。
矯情的描述,卻讓秦玲玲這心裏暖烘烘的。
她並不知道,顧錚寫這句話的時候,琢磨了很久。
他是個粗糙的人,即便做過鬼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還是個粗糙不善於言辭。
信紙上最後,他本來想寫一句我很想你,又或者是,我晚上想你想的睡不著。
可是,他又覺得秦玲玲是個讀書人,有知識有文化的女知青,說的那麽直白,未必是好的,絞盡腦汁之後,在看到頭頂上的星星,他突然想到了這句話。
他想,如果她懂他的心思,應該能看的懂這句話暗含的意思。
秦玲玲也的確看懂了,甚至看笑了。
這男人,居然比她還矯情。
嘴上嫌棄著,可秦玲玲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顧瑤迴來的時候,就看見自家嫂子臉紅撲撲的。
她看著桌子上拆開的信封,帶著幾分好奇的問道:“嫂子,我哥寫的信你看完了?”
秦玲玲點點頭,想到顧錚那句話,心裏又像有一股暖流流過。
“我哥說什麽了?”顧瑤趴在她身上,一臉的俏皮。
“就是隨便說說,也沒說什麽?”
“哦?沒說什麽嗎?那嫂子你的臉怎麽那麽紅?”
秦玲玲聽完,連忙捂住自己的臉,問道:“有嗎?怎麽我沒發現。”
“嘿嘿,嫂子,你緊張什麽?其實你臉什麽都沒有,你自己瞎緊張而已。”
被小姑子調侃了,秦玲玲這老臉更不知道往哪兒擺,連忙把顧錚的另一半信交給顧瑤,“這是你哥給你寫的信,你看看他有沒有囑咐你什麽事?”
顧瑤沒想到自家哥哥寫了兩個人的信,臉上慢是驚訝,“我哥怎麽寫兩份了?直接寫給你,我隨便看看提我的那部分就好了呀。”
秦玲玲沒迴她,遞給她之後,就提著鐮刀出去了。
她準備去割點豬草迴來。
過了年之後,隊裏頭家家戶戶有領豬苗和養雞的名額,秦玲玲一早要了一個,他們家養兩隻豬仔,外加五隻雞仔,和兩隻鴨。
本來隻有秦玲玲一個人的話,她是養不了那麽多的,豬苗還好,家家戶戶按照能力養一至兩條豬仔,養兩條的話,一條上交給國家,一條則需要交夠稅,就能留下來,交給屠宰場肉聯廠宰殺,有些人家沒錢,就從豬肉中扣除。
像去年顧家的豬肉,就是直接從豬肉扣除了一大部分,剩下小部分自己留著。
而像雞鴨的話,其實比較嚴格控製的,萬一家家戶戶養太多雞了,下的蛋拿去賣,那就是複興資本主義那一套,所以都是按照人頭養雞。但是因為顧錚身份特殊,大隊那邊,給予了他們家裏優厚,可以養五隻雞。
兩隻豬秦玲玲一個人自然養不過來,不過有顧瑤在,顧瑤平時白天去上工,休息的時候,就可以去割豬草,忙點家裏的事情,加上秦玲玲是在學校教書,相對悠閑一些。
總體來說,他家因為沒有孩子要照顧,都是勞動力,收入方麵還算過的去的。
現在春天來了,加上年前家家戶戶都把豬給宰殺了,空了一陣子,現在南方的農村田野裏,到處綠意盎然,倒是不缺豬草。
豬仔還小,吃的也不多,秦玲玲也就忙了一會,很快就把豬草割好了。
迴去的路上,正好遇到了同樣從山裏迴來背著一籮筐豬草的陳芬。
“玲玲,割豬草呢?”
秦玲玲笑著應道:“是啊,芬嫂,你呢?”
“我也是呢。”
陳芬走近,看秦玲玲氣色很好,心情好像也不錯,笑問道:“聽說你們姑嫂今天去鎮上了?”
“嗯。”
“都買了什麽呀?”
秦玲玲也沒瞞著陳芬,說了和顧瑤去鎮上買的東西,還說了一下去書店的事情。
說起教顧瑤的事情,陳芬還是有些不明白的,“你真的打算一直這麽教著大丫,是打算把她送去學校再念書?”
秦玲玲搖頭,“她年紀太大了,再去學校也不容易,而且這上高中也不是都能上的,還需要名額,瑤瑤不小了,上高中也不適合,我自己上過高中,正好教教她,多學點知識,以後萬一也能像我這樣教教書,或者去工廠裏做個文職工作,也好過一直在農村的。”
陳芬點點頭,“你說的也是,能去學點知識,沒什麽不好,隻是現在工作不好找啊,這工廠的工作,哪裏是咱們想找就有的。”
秦玲玲當然是你知道現在肯定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有什麽親戚在這方麵能幫得上忙的。
不過就算沒有這方麵幫忙的,秦玲玲尋思著,馬上要度過這十年難熬的日子了,到時候高考,改革開放,機遇多多,抓到機會,你就能富起來。
她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這些事情都不能告訴陳芬。
而說起讀書這個事情,陳芬倒是忍不住的說道:“玲玲,你說,這高考都廢除那麽多年了,你猜,以後還有考大學的事嗎?”
生怕被人聽見,陳芬聲音壓的很低。
現在大家對高考大學那些事情十分敏感,陳芬也知道現在非常時期,談這些,容易惹事,但是她心裏實在是好奇。
陳芬年紀不大,嫁給大隊長顧文常之前,她讀書讀到了高一。
因為家裏人說了,這反正又沒高考,上不去大學,讀多點書也沒用,還不如早早找個好男人結婚算了。
陳風以前在學校成績不錯的,可惜這家裏窮,也沒讀到頭,就要迴家幹活。後來遇上了顧文常,嫁給他,這日子才過的紅紅火火起來,這也讓長輩們驗證了一句話,讀書讀的再好,還不如嫁人嫁的好來的重要。
每次聽到那些話,陳芬都笑笑不語。
她是特別喜歡讀書的,她覺得能學習書本的知識,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今年也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也許那一天這高考就可能恢複了,到時候很多人都能考大學。
於是,她想著,秦玲玲是城裏來的知青,會不會消息比她靈通,就問問,加上是讀書人,對這些事情可能比較敏感,就想從她這裏了解個底,即便知道,也許隻是自己多想,但是隻要別人說可能,她也覺得是一種希望。
秦玲玲不知道陳芬這麽問是什麽意思?但是看她眼底裏所展現的渴望,大概也知道,陳芬或許也是在等著高考恢複。
其實很大一批學生或者已經畢業的學生,他們都很渴望有一天高考能恢複,能上大學,能學習更多知識,也希望依靠知識,能改變人生的命運。
在猶豫了好半晌之後,秦玲玲對陳芬說道:“嫂子,這個事情呢,是國家考慮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不過,這不用高考也是近年來的事情,以前也有大學,我想,以後世道估計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有沒有可能恢複高考,真不好說,沒準能呢,畢竟咱們誰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的?”
陳芬眼睛頓時一亮,“所以你也是覺得,以後高考還能恢複的是嗎?”
看著陳芬那麽激動,秦玲玲點點頭,“或許會有吧,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
“哦,那就好,那就好。”陳芬很高興,還朝秦玲玲道了幾次謝,說道:“很多人都跟我說不可能再恢複高考了,隻有你,玲玲,隻有你給了我希望。”
“嫂子,我也隻是覺得有可能,具體怎麽樣,得看國家的政策,就像當年一直都有大學的,也就後來才沒有,這些都是人為的,不是固定的,一切皆有可能。”
“對,一切皆有可能。”
陳芬感覺自己胸口的鬱氣突然散開了。
她坐了下來,扭頭朝秦玲玲看去,“玲玲,要不坐下來說說話。”
秦玲玲點點頭。
陳芬似乎對學習很執著,當秦玲玲坐下之後,她開始說起了自己的事情。
她家庭條件很不好,她是老大,除了她,還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家裏窮,爹媽將她送到學校讀到高一,已經是很艱難的事情,所以在親戚的多番勸說下,她放棄了繼續讀書。
但是她對隻是的渴望一直沒有停止過。
她說:“我知道我的爸媽不容易,他們對我很好,可惜家裏條件太差了,不過我還是很感謝他們。我知道,沒了高考,咱們都隻能讀到高中,像咱們這些地方,就算讀書出來,除了去當兵,城裏有親戚介紹,也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隻能迴家幫忙。也幸好,我命好,遇到了文常,文常對我好,這婆婆對我也不錯,隻是,我對知識的渴望依舊強烈。過年那會,不知道聽誰說起高考的事,我就記上了,我知道我現在都有孩子了,這學習的事情也跟我沒啥關係,隻是有些好奇,加上感覺有些心願沒有達成,難免有些期待。”
陳芬看著秦玲玲,“秦知道,你這樣挺好的,每天都在學習知識,我卻不行了,我還要帶孩子,要照顧家裏的一切,忙不過來呢,偶爾閑下來的時候,就看看以前的舊書。”
“嫂子還有舊書?”
陳芬點頭,“有啊,我讀書到高一,這書本都留著呢,結婚的時候就帶過來了,以前還看多少,現在也看的少了,都放家裏生灰了,本來這學習的事情我都已經沒那麽多想法了,就聽別人說起,現在又好奇上了。”
秦玲玲見狀,又問道:“嫂子,我能跟你借你那些書本看看嗎?高中時候的書本,我到時候還能教教瑤瑤。”
當然,這些書本,並不隻是給顧瑤看的,而是給她自己看的。
高中的時光已經過去多年,她對知識已經記不清了,所以才會不停搜羅各種輔導書看看。
原主是讀到了高中的,但是那些書本,隻帶兩本過來,更多的全被原主的後娘留在了家裏,說是家裏的財富,她一個人去下鄉就行了,帶什麽書本去?
村子讀書的人多,但是讀到高中的少之又少,她之前也沒想過去跟人借這些書,現在聽到陳芬說這些,才想起來。
難得遇到一個誌趣相投的人,陳芬答的爽快,“可以啊,反正現在那些書我看的少了,你可以看看。正好等會你迴去的時候到我家取就行了。”
“好,那我先謝謝嫂子了。”
“嗨,不用謝,那些書本放在家裏也是生灰,正好你可以瞧瞧,算對得住它們。”
“嗯。”
經過這麽一番聊天,陳芬看秦玲玲的眼神更友好了。
秦玲玲去接過書的時候,陳芬還在說學習的事情,說道:“你不懂的話,還能來問問我,有些我還沒忘記呢。”
“好,謝謝嫂子。”
陳芬笑道:“不過你應該不用問我了,你都高中畢業,比我還多學一年呢,怎麽可能看不懂,大丫看不懂也有你教呢。”
顧瑤一聽,驚訝的連忙擺手,“嫂子,別,別,這可不能幹,萬一抓住了可不好,而且我哥又是軍人,讓人知道你幹這些,會很麻煩的。”
秦玲玲仔細一想,也是。
不說會麻煩,就說她現在家裏也沒什麽東西可賣的,總不能種上幾根黃瓜胡蘿卜拿去賣吧,家裏都不夠吃呢,哪有的賣的?
現在要想發家,除非你有金手指,不然哪能那麽好發家?
再等等吧,再等多一陣子,到時候就方便多了。
秦玲玲的生意心思,在迴家的路上,就被她壓下去一部分。
到家之後,她先讓顧瑤把豆腐放到水裏浸泡著,然後使喚著顧瑤去菜地裏澆水,自己則偷偷打開信件看著。
不是她不想給顧瑤看,是害怕顧錚寫了什麽讓顧瑤看見,所以才想著自己先看完之後,再告訴顧瑤。
顧瑤也識趣,她知道哥哥和嫂子感情好,這信裏頭,就算有寫給她的,也大多數寫給嫂子的,哥哥可能還會在信件裏頭,說一些夫妻倆才能說的話,所以,她不急著看是正常的。
而顧錚也的確很聰明,他給家裏寫的信,一張分成兩張紙,用尺子中間分開,一半給秦玲玲寫的,一半給顧瑤寫的。
顧錚迴去後第一次寫的信,很簡單,展信先問好,之後說自己到部隊後的事情,又說起自己會盡量調到距離家裏近的部隊,以及詢問秦玲玲在家裏的事情。他還說,從幾個隊友那裏,弄來了一些工業券,攢一攢,攢多點,就能給她買縫紉機了。
末尾的地方,顧錚加了一句,“在部隊的黑夜裏,突然想到你那比星星還閃亮的眼睛。”
顧錚曖昧的話就這麽一句,雖然說的一本正經,但是秦玲玲從中看出來了,他言下之意是:我想你了。
矯情的描述,卻讓秦玲玲這心裏暖烘烘的。
她並不知道,顧錚寫這句話的時候,琢磨了很久。
他是個粗糙的人,即便做過鬼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還是個粗糙不善於言辭。
信紙上最後,他本來想寫一句我很想你,又或者是,我晚上想你想的睡不著。
可是,他又覺得秦玲玲是個讀書人,有知識有文化的女知青,說的那麽直白,未必是好的,絞盡腦汁之後,在看到頭頂上的星星,他突然想到了這句話。
他想,如果她懂他的心思,應該能看的懂這句話暗含的意思。
秦玲玲也的確看懂了,甚至看笑了。
這男人,居然比她還矯情。
嘴上嫌棄著,可秦玲玲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顧瑤迴來的時候,就看見自家嫂子臉紅撲撲的。
她看著桌子上拆開的信封,帶著幾分好奇的問道:“嫂子,我哥寫的信你看完了?”
秦玲玲點點頭,想到顧錚那句話,心裏又像有一股暖流流過。
“我哥說什麽了?”顧瑤趴在她身上,一臉的俏皮。
“就是隨便說說,也沒說什麽?”
“哦?沒說什麽嗎?那嫂子你的臉怎麽那麽紅?”
秦玲玲聽完,連忙捂住自己的臉,問道:“有嗎?怎麽我沒發現。”
“嘿嘿,嫂子,你緊張什麽?其實你臉什麽都沒有,你自己瞎緊張而已。”
被小姑子調侃了,秦玲玲這老臉更不知道往哪兒擺,連忙把顧錚的另一半信交給顧瑤,“這是你哥給你寫的信,你看看他有沒有囑咐你什麽事?”
顧瑤沒想到自家哥哥寫了兩個人的信,臉上慢是驚訝,“我哥怎麽寫兩份了?直接寫給你,我隨便看看提我的那部分就好了呀。”
秦玲玲沒迴她,遞給她之後,就提著鐮刀出去了。
她準備去割點豬草迴來。
過了年之後,隊裏頭家家戶戶有領豬苗和養雞的名額,秦玲玲一早要了一個,他們家養兩隻豬仔,外加五隻雞仔,和兩隻鴨。
本來隻有秦玲玲一個人的話,她是養不了那麽多的,豬苗還好,家家戶戶按照能力養一至兩條豬仔,養兩條的話,一條上交給國家,一條則需要交夠稅,就能留下來,交給屠宰場肉聯廠宰殺,有些人家沒錢,就從豬肉中扣除。
像去年顧家的豬肉,就是直接從豬肉扣除了一大部分,剩下小部分自己留著。
而像雞鴨的話,其實比較嚴格控製的,萬一家家戶戶養太多雞了,下的蛋拿去賣,那就是複興資本主義那一套,所以都是按照人頭養雞。但是因為顧錚身份特殊,大隊那邊,給予了他們家裏優厚,可以養五隻雞。
兩隻豬秦玲玲一個人自然養不過來,不過有顧瑤在,顧瑤平時白天去上工,休息的時候,就可以去割豬草,忙點家裏的事情,加上秦玲玲是在學校教書,相對悠閑一些。
總體來說,他家因為沒有孩子要照顧,都是勞動力,收入方麵還算過的去的。
現在春天來了,加上年前家家戶戶都把豬給宰殺了,空了一陣子,現在南方的農村田野裏,到處綠意盎然,倒是不缺豬草。
豬仔還小,吃的也不多,秦玲玲也就忙了一會,很快就把豬草割好了。
迴去的路上,正好遇到了同樣從山裏迴來背著一籮筐豬草的陳芬。
“玲玲,割豬草呢?”
秦玲玲笑著應道:“是啊,芬嫂,你呢?”
“我也是呢。”
陳芬走近,看秦玲玲氣色很好,心情好像也不錯,笑問道:“聽說你們姑嫂今天去鎮上了?”
“嗯。”
“都買了什麽呀?”
秦玲玲也沒瞞著陳芬,說了和顧瑤去鎮上買的東西,還說了一下去書店的事情。
說起教顧瑤的事情,陳芬還是有些不明白的,“你真的打算一直這麽教著大丫,是打算把她送去學校再念書?”
秦玲玲搖頭,“她年紀太大了,再去學校也不容易,而且這上高中也不是都能上的,還需要名額,瑤瑤不小了,上高中也不適合,我自己上過高中,正好教教她,多學點知識,以後萬一也能像我這樣教教書,或者去工廠裏做個文職工作,也好過一直在農村的。”
陳芬點點頭,“你說的也是,能去學點知識,沒什麽不好,隻是現在工作不好找啊,這工廠的工作,哪裏是咱們想找就有的。”
秦玲玲當然是你知道現在肯定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有什麽親戚在這方麵能幫得上忙的。
不過就算沒有這方麵幫忙的,秦玲玲尋思著,馬上要度過這十年難熬的日子了,到時候高考,改革開放,機遇多多,抓到機會,你就能富起來。
她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這些事情都不能告訴陳芬。
而說起讀書這個事情,陳芬倒是忍不住的說道:“玲玲,你說,這高考都廢除那麽多年了,你猜,以後還有考大學的事嗎?”
生怕被人聽見,陳芬聲音壓的很低。
現在大家對高考大學那些事情十分敏感,陳芬也知道現在非常時期,談這些,容易惹事,但是她心裏實在是好奇。
陳芬年紀不大,嫁給大隊長顧文常之前,她讀書讀到了高一。
因為家裏人說了,這反正又沒高考,上不去大學,讀多點書也沒用,還不如早早找個好男人結婚算了。
陳風以前在學校成績不錯的,可惜這家裏窮,也沒讀到頭,就要迴家幹活。後來遇上了顧文常,嫁給他,這日子才過的紅紅火火起來,這也讓長輩們驗證了一句話,讀書讀的再好,還不如嫁人嫁的好來的重要。
每次聽到那些話,陳芬都笑笑不語。
她是特別喜歡讀書的,她覺得能學習書本的知識,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今年也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也許那一天這高考就可能恢複了,到時候很多人都能考大學。
於是,她想著,秦玲玲是城裏來的知青,會不會消息比她靈通,就問問,加上是讀書人,對這些事情可能比較敏感,就想從她這裏了解個底,即便知道,也許隻是自己多想,但是隻要別人說可能,她也覺得是一種希望。
秦玲玲不知道陳芬這麽問是什麽意思?但是看她眼底裏所展現的渴望,大概也知道,陳芬或許也是在等著高考恢複。
其實很大一批學生或者已經畢業的學生,他們都很渴望有一天高考能恢複,能上大學,能學習更多知識,也希望依靠知識,能改變人生的命運。
在猶豫了好半晌之後,秦玲玲對陳芬說道:“嫂子,這個事情呢,是國家考慮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不過,這不用高考也是近年來的事情,以前也有大學,我想,以後世道估計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有沒有可能恢複高考,真不好說,沒準能呢,畢竟咱們誰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的?”
陳芬眼睛頓時一亮,“所以你也是覺得,以後高考還能恢複的是嗎?”
看著陳芬那麽激動,秦玲玲點點頭,“或許會有吧,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
“哦,那就好,那就好。”陳芬很高興,還朝秦玲玲道了幾次謝,說道:“很多人都跟我說不可能再恢複高考了,隻有你,玲玲,隻有你給了我希望。”
“嫂子,我也隻是覺得有可能,具體怎麽樣,得看國家的政策,就像當年一直都有大學的,也就後來才沒有,這些都是人為的,不是固定的,一切皆有可能。”
“對,一切皆有可能。”
陳芬感覺自己胸口的鬱氣突然散開了。
她坐了下來,扭頭朝秦玲玲看去,“玲玲,要不坐下來說說話。”
秦玲玲點點頭。
陳芬似乎對學習很執著,當秦玲玲坐下之後,她開始說起了自己的事情。
她家庭條件很不好,她是老大,除了她,還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家裏窮,爹媽將她送到學校讀到高一,已經是很艱難的事情,所以在親戚的多番勸說下,她放棄了繼續讀書。
但是她對隻是的渴望一直沒有停止過。
她說:“我知道我的爸媽不容易,他們對我很好,可惜家裏條件太差了,不過我還是很感謝他們。我知道,沒了高考,咱們都隻能讀到高中,像咱們這些地方,就算讀書出來,除了去當兵,城裏有親戚介紹,也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隻能迴家幫忙。也幸好,我命好,遇到了文常,文常對我好,這婆婆對我也不錯,隻是,我對知識的渴望依舊強烈。過年那會,不知道聽誰說起高考的事,我就記上了,我知道我現在都有孩子了,這學習的事情也跟我沒啥關係,隻是有些好奇,加上感覺有些心願沒有達成,難免有些期待。”
陳芬看著秦玲玲,“秦知道,你這樣挺好的,每天都在學習知識,我卻不行了,我還要帶孩子,要照顧家裏的一切,忙不過來呢,偶爾閑下來的時候,就看看以前的舊書。”
“嫂子還有舊書?”
陳芬點頭,“有啊,我讀書到高一,這書本都留著呢,結婚的時候就帶過來了,以前還看多少,現在也看的少了,都放家裏生灰了,本來這學習的事情我都已經沒那麽多想法了,就聽別人說起,現在又好奇上了。”
秦玲玲見狀,又問道:“嫂子,我能跟你借你那些書本看看嗎?高中時候的書本,我到時候還能教教瑤瑤。”
當然,這些書本,並不隻是給顧瑤看的,而是給她自己看的。
高中的時光已經過去多年,她對知識已經記不清了,所以才會不停搜羅各種輔導書看看。
原主是讀到了高中的,但是那些書本,隻帶兩本過來,更多的全被原主的後娘留在了家裏,說是家裏的財富,她一個人去下鄉就行了,帶什麽書本去?
村子讀書的人多,但是讀到高中的少之又少,她之前也沒想過去跟人借這些書,現在聽到陳芬說這些,才想起來。
難得遇到一個誌趣相投的人,陳芬答的爽快,“可以啊,反正現在那些書我看的少了,你可以看看。正好等會你迴去的時候到我家取就行了。”
“好,那我先謝謝嫂子了。”
“嗨,不用謝,那些書本放在家裏也是生灰,正好你可以瞧瞧,算對得住它們。”
“嗯。”
經過這麽一番聊天,陳芬看秦玲玲的眼神更友好了。
秦玲玲去接過書的時候,陳芬還在說學習的事情,說道:“你不懂的話,還能來問問我,有些我還沒忘記呢。”
“好,謝謝嫂子。”
陳芬笑道:“不過你應該不用問我了,你都高中畢業,比我還多學一年呢,怎麽可能看不懂,大丫看不懂也有你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