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成龍剛剛躲開20號孫大鎬的大腳,尚未站穩,17號金正友的兇狠滑鏟已經到了眼前。
情急之下,穀成龍一聲大喝,勉力騰空而起,將自己的身體摔了出去。
盡管躲過了金正友的鏟球,後背卻狠狠地砸在了草坪上。
這一下,已經是穀成龍所能做到的極限。
他仰麵躺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感受著後背貼在地麵上傳來的陣陣火辣辣的感覺。
“嗶!”
“你們幹什麽!想踢死人嗎?”
邵佳衝了上來,大聲對17號金正友吼叫著,轉身過來護著穀成龍,道:“豹子,傷到哪沒有?”
“沒事!這幫孫子還傷不到我!幹他的,差點著了道!”
穀成龍翻身爬了起來,反手摸了摸有點發痛的後背。
幸虧他現在渾身肌肉結實,否則就是這一下,就能把他的內髒震得短時間內不敢發力。
遇上這種事情,即使是對方球員故意為之,也隻能自認倒黴,總不見得死躺在地上裝死吧?
話說,亞足聯的裁判,判罰尺度比歐足聯稍微嚴格一些。
這是因為亞洲球員的水平沒有歐洲球員高。
如果執法尺度寬鬆,那麽,場上球員就更踢不出精彩的比賽了。
所以,亞洲裁判一般執法較嚴格,這是鼓勵球員多在球場上作出漂亮的動作。
但這一次,穀成龍沒有被對手踢中,裁判一般隻會警告,不會出牌,穀成龍多躺一會也是如此。
主裁判阿裏·哈馬德跑上來,警告了金正友,判給華夏隊一個任意球。
17號金正友認錯態度是好的不得了,連連向主裁判鞠躬,又向穀成龍伸出手,要求握手,表示友好。
穀成龍可不是乖寶寶,雖然沒有開口罵人,也沒有去接金正友伸出的右手。
對於這種假惺惺的友好,穀成龍一向不會給好臉色。
如果是在歐洲,他甚至會避開主裁判威脅對手。
因為,在歐洲球場上,兇悍的防守球員比比皆是。
你一旦表現出軟弱,對方就會變本加厲欺負你,絕不會因為你態度好就放過你。
甚至,很多防守球員都以兇悍為榮,沒有踢傷過對方球員的後衛,不算是好後衛。
華夏隊的第一次進攻被打斷了。
韓國隊快速迴防。
邵佳發出任意球,見沒有機會,大腳橫傳到左路,找8號黎鐵。
黎鐵帶球向前衝鋒,大腳向前傳球,董方拙在對方後衛的幹擾下,將球碰出了邊線。
今天,失去了兩個邊路的邊後衛助攻,華夏隊的進攻肯定會單調很多。
除了穀成龍在中路突破成功,其他方向的進攻,很難起到效果。
這是大家賽前已經分析到的結果。
因為孫吉海的受傷,麵對攻擊力強大的韓國隊,現在的華夏隊還無法做到在穩守的基礎上保留完整的進攻陣容,這是無奈的選擇。
穀成龍把自己的位置稍稍拖後,將中圈附近讓位給邵佳,以方便自己隨時衝向其他方位,幫助隊友協防。
今天,華夏隊所製訂的反擊套路,不僅僅是被動反擊。
在韓國隊進攻失敗後再發起反攻,那樣的話成功率太低。
韓國隊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適應後,對於東南亞的天氣比亞洲杯剛開幕時好了一些,奔跑能力有所提高,他們的迴防速度很快,一旦進攻失敗,很快就會在中路組成攔截網,等華夏隊反擊時,就會遭到強力阻攔。
所以,朱光滬提出的策略是就地搶斷,就地反擊。
那麽,麵對盤帶技術水平普遍較高的韓國中前場球員,如何搶斷?
那就要依靠穀成龍的搶斷絕技了。
在華夏隊的對內訓練中,穀成龍就地搶斷,就地發起反衝鋒,進球效率是非常高的,往往還沒等到對手擺好防禦陣勢,穀成龍已經衝到他的遠射區域了。
隻不過,穀成龍這樣做,一來會耗費很大的體能,二來,他在運動戰中的搶斷成功率算不得高,一般需要隊友幫忙將對方球員的速度降下來,他才有機會。
突然,滿頭顯眼黃頭發的李天秀,旁若無人地從穀成龍身邊跑過,看樣子想迴撤接球。
不過,當他跑過穀成龍身邊時,低低說了一句:“當心那兩個人!”
穀成龍聞言就是一愣。
李天秀用的是英語,語速很快。
不過穀成龍確信自己聽清了,李天秀竟然好心地提醒自己?
穀成龍確定自己根本和韓國當紅中場球星李天秀沒有任何交集,但對方說這麽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肯定也不是威脅,應當是一種提醒和示好,意思應當是提醒他小心韓國的那兩個後腰球員,可能會對他下黑腳。
其實,在穀成龍開場第一次進攻,連續遭到兩個大腳的時候,他就知道對方來意不善。
更甚至於,當穀成龍決定迴國參加亞洲杯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這種可能。
這是國戰,很多亞洲球員都將亞洲杯的榮譽視為瑰寶,尤其是到了亞洲杯的決賽、半決賽,像穀成龍這樣的一個人能頂半支球隊的絕對核心,肯定會遭到惡意犯規。
所以,在美國拉練的時候,穀成龍就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靈活性升級到了“4/5”,以減少自己受傷的風險。
但是,作為對手的李天秀為什麽要對他釋放善意?
這個家夥不是一貫非常囂張嗎?
韓國隊內部發生了內訌?
穀成龍想了想,實在想不通。
管他是神馬情況?
反正比賽還是要繼續,就是小心一點而已。
去往歐洲以後,穀成龍漸漸地已經明白了,越是優秀的球員,就越是逃不掉對方球員的惡意侵犯。
這是優秀球員的宿命,過不了這一關,技術再優秀,也成不了頂級球員。
如若不信,可以去查查網上的資料,凡是大牌球星,都曾在場上受過重傷。
韓國隊從左路發起衝擊,7號崔成國帶球沿左路向前一路衝。
崔成國是韓國國內一名優秀的邊鋒,24歲,效力於韓國勁旅蔚山現代隊,在2006年榮膺k聯賽杯最佳射手,在2004年的那支韓國國奧隊出任10號,但是,在鋒線人才濟濟的韓國,崔成國並沒有出頭之日,偶爾在一些不重要的友誼賽中代表韓國隊出場,這一次,崔成國是首次代表韓國參加重要大賽。
崔成國幾乎就是優秀現役韓國年輕鋒線球員的代表,他們很優秀,但是缺乏表現機會。
諸如李東國、薛琦鉉這些韓國頂級球員,除非是能代表韓國隊贏得亞洲杯冠軍,或是個人榮獲最佳射手榮譽,否則,在亞洲杯這樣的比賽中進球,甚至還不如在一場英超聯賽中取得進球,更能提高他們的聲譽。
然而,亞洲杯冠軍、亞洲杯最佳射手,這些又怎麽是容易得到的?
所以,韓國球員就造成了兩極分化。
頂級球員看不上亞洲級別比賽,視為雞肋。
其他球員卻千方百計希望有代表國家隊出戰機會,以期待打出好名聲,被歐洲某家俱樂部看中,一躍而成為頂級球員中的一員。
今天的7號崔成國踢的並不是他習慣踢的右邊鋒位置,而是左中場,不過,他並沒有任何怨言。
崔成國有資格去和薛琦鉉、李東國爭搶前鋒名額嗎?
那當然不可能。
在這支韓國隊中,還有效力於日本j聯賽的9號曹宰榛,位置也排在崔成國之前,今天,崔成國能夠在一場亞洲杯重要比賽中,擔任首發,已經很好了。
和他齊名,並且同齡的另一位優秀邊鋒,19號廉基勳,甚至隻能坐在替補席上,眼巴巴等著出場機會。
靠近崔成國發起進攻的這一側,負責防守的是邵佳、趙俊哲。
崔成國的身高較矮小,這也是他無法出頭的原因。
韓國隊的身高並不出色,平均身高比華夏隊球員矮不少,但崔成國僅有172cm,在韓國隊中,他和身高173cm的李天秀,被稱為“袖珍球員”。
不過,崔成國的實力並不弱,身體對抗能力比李天秀強出一截。
麵對身材高大的邵佳,崔成國進一步壓低重心,腳下靈活地控球,這是他對付高大球員的辦法。
不僅是他,所有的韓國球員,帶球重心都比較低。
這使得韓國中前場球員在盤帶時,被搶斷的幾率較低。
邵佳出腳了。
他不是專職的防守球員,他在防守中的作用有限,主要是為了隊友爭取防守的準備時間。
崔成國一個靈巧的原地大迴轉,漂亮地躲過邵佳,推球給中路的10號李天秀。
李天秀轉身麵對華夏隊球門。
這時候,穀成龍已經衝到。
對付李天秀這種力量弱小的技術型球員,穀成龍可謂得心應手,他有無數種方法打亂李天秀的帶球節奏,伺機出腳搶斷。
然而,穀成龍失算了,李天秀顯然不願與他正麵對抗,他一腳又將球推迴了左路。
7號崔成國快速插上,越過了25號趙俊哲,向前疾馳。
這是崔成國與李天秀這一對矮個球員的精彩配合。
他們輕易打穿了華夏隊的中場防線。
崔成國邊路下底,12號李東國、11號薛琦鉉殺入禁區,中路包抄。
韓國隊的進攻層次明朗,效率驚人。
砰!
崔成國45°傳中。
皮球落點處,身高185cm的李東國跳了起來。
在他的身側,2號杜偉緊跟著跳起。
兩個人起跳的高度相似。
但是,李東國的身材更健壯,卡位準確,杜偉身在空中,位置偏了稍許,無法有效幹擾到李東國的頭球。
李東國甩頭,頂中了皮球,皮球以飛快的速度飛向華夏隊球門。
門將李雷磊大驚,緊急騰空而起。
不過麵對這種高速的頭球攻門,李雷磊的撲救動作顯得有些遲緩。
“小心啊!擋住他!”
看台上的華夏球迷紛紛驚慌地唿喊起來。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無論自己怎麽喊叫也無法改變結局。
但是,在這種時候,大家還是選擇大聲地唿喊,提醒自己的場上球員。
情急之下,穀成龍一聲大喝,勉力騰空而起,將自己的身體摔了出去。
盡管躲過了金正友的鏟球,後背卻狠狠地砸在了草坪上。
這一下,已經是穀成龍所能做到的極限。
他仰麵躺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感受著後背貼在地麵上傳來的陣陣火辣辣的感覺。
“嗶!”
“你們幹什麽!想踢死人嗎?”
邵佳衝了上來,大聲對17號金正友吼叫著,轉身過來護著穀成龍,道:“豹子,傷到哪沒有?”
“沒事!這幫孫子還傷不到我!幹他的,差點著了道!”
穀成龍翻身爬了起來,反手摸了摸有點發痛的後背。
幸虧他現在渾身肌肉結實,否則就是這一下,就能把他的內髒震得短時間內不敢發力。
遇上這種事情,即使是對方球員故意為之,也隻能自認倒黴,總不見得死躺在地上裝死吧?
話說,亞足聯的裁判,判罰尺度比歐足聯稍微嚴格一些。
這是因為亞洲球員的水平沒有歐洲球員高。
如果執法尺度寬鬆,那麽,場上球員就更踢不出精彩的比賽了。
所以,亞洲裁判一般執法較嚴格,這是鼓勵球員多在球場上作出漂亮的動作。
但這一次,穀成龍沒有被對手踢中,裁判一般隻會警告,不會出牌,穀成龍多躺一會也是如此。
主裁判阿裏·哈馬德跑上來,警告了金正友,判給華夏隊一個任意球。
17號金正友認錯態度是好的不得了,連連向主裁判鞠躬,又向穀成龍伸出手,要求握手,表示友好。
穀成龍可不是乖寶寶,雖然沒有開口罵人,也沒有去接金正友伸出的右手。
對於這種假惺惺的友好,穀成龍一向不會給好臉色。
如果是在歐洲,他甚至會避開主裁判威脅對手。
因為,在歐洲球場上,兇悍的防守球員比比皆是。
你一旦表現出軟弱,對方就會變本加厲欺負你,絕不會因為你態度好就放過你。
甚至,很多防守球員都以兇悍為榮,沒有踢傷過對方球員的後衛,不算是好後衛。
華夏隊的第一次進攻被打斷了。
韓國隊快速迴防。
邵佳發出任意球,見沒有機會,大腳橫傳到左路,找8號黎鐵。
黎鐵帶球向前衝鋒,大腳向前傳球,董方拙在對方後衛的幹擾下,將球碰出了邊線。
今天,失去了兩個邊路的邊後衛助攻,華夏隊的進攻肯定會單調很多。
除了穀成龍在中路突破成功,其他方向的進攻,很難起到效果。
這是大家賽前已經分析到的結果。
因為孫吉海的受傷,麵對攻擊力強大的韓國隊,現在的華夏隊還無法做到在穩守的基礎上保留完整的進攻陣容,這是無奈的選擇。
穀成龍把自己的位置稍稍拖後,將中圈附近讓位給邵佳,以方便自己隨時衝向其他方位,幫助隊友協防。
今天,華夏隊所製訂的反擊套路,不僅僅是被動反擊。
在韓國隊進攻失敗後再發起反攻,那樣的話成功率太低。
韓國隊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適應後,對於東南亞的天氣比亞洲杯剛開幕時好了一些,奔跑能力有所提高,他們的迴防速度很快,一旦進攻失敗,很快就會在中路組成攔截網,等華夏隊反擊時,就會遭到強力阻攔。
所以,朱光滬提出的策略是就地搶斷,就地反擊。
那麽,麵對盤帶技術水平普遍較高的韓國中前場球員,如何搶斷?
那就要依靠穀成龍的搶斷絕技了。
在華夏隊的對內訓練中,穀成龍就地搶斷,就地發起反衝鋒,進球效率是非常高的,往往還沒等到對手擺好防禦陣勢,穀成龍已經衝到他的遠射區域了。
隻不過,穀成龍這樣做,一來會耗費很大的體能,二來,他在運動戰中的搶斷成功率算不得高,一般需要隊友幫忙將對方球員的速度降下來,他才有機會。
突然,滿頭顯眼黃頭發的李天秀,旁若無人地從穀成龍身邊跑過,看樣子想迴撤接球。
不過,當他跑過穀成龍身邊時,低低說了一句:“當心那兩個人!”
穀成龍聞言就是一愣。
李天秀用的是英語,語速很快。
不過穀成龍確信自己聽清了,李天秀竟然好心地提醒自己?
穀成龍確定自己根本和韓國當紅中場球星李天秀沒有任何交集,但對方說這麽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肯定也不是威脅,應當是一種提醒和示好,意思應當是提醒他小心韓國的那兩個後腰球員,可能會對他下黑腳。
其實,在穀成龍開場第一次進攻,連續遭到兩個大腳的時候,他就知道對方來意不善。
更甚至於,當穀成龍決定迴國參加亞洲杯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這種可能。
這是國戰,很多亞洲球員都將亞洲杯的榮譽視為瑰寶,尤其是到了亞洲杯的決賽、半決賽,像穀成龍這樣的一個人能頂半支球隊的絕對核心,肯定會遭到惡意犯規。
所以,在美國拉練的時候,穀成龍就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靈活性升級到了“4/5”,以減少自己受傷的風險。
但是,作為對手的李天秀為什麽要對他釋放善意?
這個家夥不是一貫非常囂張嗎?
韓國隊內部發生了內訌?
穀成龍想了想,實在想不通。
管他是神馬情況?
反正比賽還是要繼續,就是小心一點而已。
去往歐洲以後,穀成龍漸漸地已經明白了,越是優秀的球員,就越是逃不掉對方球員的惡意侵犯。
這是優秀球員的宿命,過不了這一關,技術再優秀,也成不了頂級球員。
如若不信,可以去查查網上的資料,凡是大牌球星,都曾在場上受過重傷。
韓國隊從左路發起衝擊,7號崔成國帶球沿左路向前一路衝。
崔成國是韓國國內一名優秀的邊鋒,24歲,效力於韓國勁旅蔚山現代隊,在2006年榮膺k聯賽杯最佳射手,在2004年的那支韓國國奧隊出任10號,但是,在鋒線人才濟濟的韓國,崔成國並沒有出頭之日,偶爾在一些不重要的友誼賽中代表韓國隊出場,這一次,崔成國是首次代表韓國參加重要大賽。
崔成國幾乎就是優秀現役韓國年輕鋒線球員的代表,他們很優秀,但是缺乏表現機會。
諸如李東國、薛琦鉉這些韓國頂級球員,除非是能代表韓國隊贏得亞洲杯冠軍,或是個人榮獲最佳射手榮譽,否則,在亞洲杯這樣的比賽中進球,甚至還不如在一場英超聯賽中取得進球,更能提高他們的聲譽。
然而,亞洲杯冠軍、亞洲杯最佳射手,這些又怎麽是容易得到的?
所以,韓國球員就造成了兩極分化。
頂級球員看不上亞洲級別比賽,視為雞肋。
其他球員卻千方百計希望有代表國家隊出戰機會,以期待打出好名聲,被歐洲某家俱樂部看中,一躍而成為頂級球員中的一員。
今天的7號崔成國踢的並不是他習慣踢的右邊鋒位置,而是左中場,不過,他並沒有任何怨言。
崔成國有資格去和薛琦鉉、李東國爭搶前鋒名額嗎?
那當然不可能。
在這支韓國隊中,還有效力於日本j聯賽的9號曹宰榛,位置也排在崔成國之前,今天,崔成國能夠在一場亞洲杯重要比賽中,擔任首發,已經很好了。
和他齊名,並且同齡的另一位優秀邊鋒,19號廉基勳,甚至隻能坐在替補席上,眼巴巴等著出場機會。
靠近崔成國發起進攻的這一側,負責防守的是邵佳、趙俊哲。
崔成國的身高較矮小,這也是他無法出頭的原因。
韓國隊的身高並不出色,平均身高比華夏隊球員矮不少,但崔成國僅有172cm,在韓國隊中,他和身高173cm的李天秀,被稱為“袖珍球員”。
不過,崔成國的實力並不弱,身體對抗能力比李天秀強出一截。
麵對身材高大的邵佳,崔成國進一步壓低重心,腳下靈活地控球,這是他對付高大球員的辦法。
不僅是他,所有的韓國球員,帶球重心都比較低。
這使得韓國中前場球員在盤帶時,被搶斷的幾率較低。
邵佳出腳了。
他不是專職的防守球員,他在防守中的作用有限,主要是為了隊友爭取防守的準備時間。
崔成國一個靈巧的原地大迴轉,漂亮地躲過邵佳,推球給中路的10號李天秀。
李天秀轉身麵對華夏隊球門。
這時候,穀成龍已經衝到。
對付李天秀這種力量弱小的技術型球員,穀成龍可謂得心應手,他有無數種方法打亂李天秀的帶球節奏,伺機出腳搶斷。
然而,穀成龍失算了,李天秀顯然不願與他正麵對抗,他一腳又將球推迴了左路。
7號崔成國快速插上,越過了25號趙俊哲,向前疾馳。
這是崔成國與李天秀這一對矮個球員的精彩配合。
他們輕易打穿了華夏隊的中場防線。
崔成國邊路下底,12號李東國、11號薛琦鉉殺入禁區,中路包抄。
韓國隊的進攻層次明朗,效率驚人。
砰!
崔成國45°傳中。
皮球落點處,身高185cm的李東國跳了起來。
在他的身側,2號杜偉緊跟著跳起。
兩個人起跳的高度相似。
但是,李東國的身材更健壯,卡位準確,杜偉身在空中,位置偏了稍許,無法有效幹擾到李東國的頭球。
李東國甩頭,頂中了皮球,皮球以飛快的速度飛向華夏隊球門。
門將李雷磊大驚,緊急騰空而起。
不過麵對這種高速的頭球攻門,李雷磊的撲救動作顯得有些遲緩。
“小心啊!擋住他!”
看台上的華夏球迷紛紛驚慌地唿喊起來。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無論自己怎麽喊叫也無法改變結局。
但是,在這種時候,大家還是選擇大聲地唿喊,提醒自己的場上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