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要提前打好這個預防針。


    十塊八塊的利益還好,要是親戚看著陸建軍成了萬元戶,十萬元,百萬元,那個時候說不定都會撲過來,拿著輩分壓陸建軍了。


    蘇敏是寧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願意陸建軍沾上一身的吸血蟲。


    陸建軍也沒想到蘇敏說這些話,本來他說完見他爹臉色不好,就有些後悔了。


    他隻是想遠離陸向紅這個麻煩精,陸建軍知道,自己但凡伸手幫上陸向紅一迴,那就會有第二迴 第三迴。


    雖然他爹把教養陸向紅的活兒扔給了他娘,他爹也有些重男輕女,但不管怎麽說,陸向紅都是他爹的親閨女。


    還有他娘,在六個孩子裏頭,他娘最疼的是陸向紅,再就是小兒子陸建設和大兒子陸建國。


    要是陸向紅過的不好,他娘覺得他伸手就能幫幫她,一定會和他爹吹枕頭風,讓他爹出麵,命令他幫助陸向紅。


    陸向紅和陸大嫂陸二嫂的矛盾這輩子無法調解,他娘隻能讓他和建民建設幫陸向紅。


    建設還小,他不在老家,他娘最多讓他借錢給陸向紅。


    但是建民不一樣,他以後就在林城了,從五大隊到林城,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


    再加上建民性格好,又孝順,萬一以後陸向紅纏上去了,說不準還會耽誤建民結婚。


    就是為了弟弟,陸建軍也得提前把話掰扯清楚。


    並不是陸向紅結婚了,以前的恩恩怨怨就能一筆勾銷了。


    陸建軍不知道未來妹夫是個什麽性格,但他知道陸向紅是個什麽性格。


    陸向紅自私,且不懂感恩。


    從小他們這些當哥哥的買些什麽東西,陸向紅都是先吃,吃了連句謝謝都不會說。


    就是去年夏天,他給她娘,兩個嫂子和陸向紅帶迴來塑料涼鞋。


    兩個嫂子收了鞋,後頭非要把錢給他。


    他娘也說了句讓他不要亂花錢。


    但是陸向紅新涼鞋收了,就再沒多說一句話了。


    這兩年他爹壓著陸向紅,讓陸向紅學會了洗衣做飯,也學會了低調做人,但不代表短短三四年時間,就能讓陸向紅把性子轉過來。


    陸向紅的自私是他娘從小慣出來的,家裏男娃不用講究吃穿,所以有了好吃的,有了好布料,都是先緊著陸向紅。


    陸向紅卻從來沒有給這個家出過一份力。


    但是除了陸向紅,陸建軍和家裏其他的兄弟都處得很好。


    他們幾個小時候有爹教,有爺爺教,爹和爺爺從小就教育他們兄弟要懂得讓棗推梨,隻有兄友弟恭,這個家才能和和美美。


    要是哥哥弟弟們要他幫忙,陸建軍自然是二話不說就幫了。


    甚至哥哥弟弟們不說出來,他也會主動伸手,就像幫大哥二哥照顧大毛二毛,不讓他們因為生活中缺失父親這個角色,加上母親溺愛而變得膽小懦弱沒擔當。


    就像建民,他從念書開始,陸建軍就常常幫他補習,等他高中畢業,又幫他找工作,幫他轉正。


    還有建設,他以後念初中高中的生活費學費,陸建軍都出了。


    陸建軍對兄弟們好,他的哥哥弟弟們對他也好。


    就像大哥二哥,部隊裏發了新水壺,他們舍不得用,就把新的寄給陸建軍陸建民,自己還用舊的湊合。


    在他考上大學的時候,大嫂二嫂一人拿出來三百,說讓他念書花。


    三百塊,這可是兩個哥哥一年的工資啊。


    這錢陸建軍沒動,和他爹給的分家錢,他幫陸建民收著的分家錢都在一起放著。


    還有建民,很信服他這個三哥,他在建民跟前說的話建民就沒有不聽的。


    建設對他也很是孺慕,把他當成了榜樣。


    所以一聽蘇敏的話,陸建軍先是一愣,他了解蘇敏,這迴她還特意買了三罐奶粉,說人家城裏的孩子每天都要喝牛奶,能增加抵抗力,不容易生病,還能補鈣,長個子。


    他們不好買牛奶,那就買奶粉。


    一罐直接給大嫂寄過去,剩下兩罐建設和二毛一人一罐,還說讓他們每天喝,等喝完再買。


    陸建軍問蘇敏是不是太喜歡孩子了,所以這麽大方,蘇敏卻說幾個孩子她是很喜歡。


    還有就是陸建軍和她的幾身新衣服,都是兩個嫂子做的。


    雖說縫紉機是陸建軍搬迴去的,但做衣服也是很辛苦的活兒。


    兩個嫂子費時費力的,自然得感謝她們。


    陸建軍知道,蘇敏是那種別人對她三分好,她一定要還五分的人。


    突然聽蘇敏這麽一說,陸建軍先是詫異。


    接著就是擔心。


    他很清楚,在他爹這一輩人眼裏,家裏的兄弟互相幫襯,哪怕是沒本事的一直占便宜,那也是應該的。


    就像他爹,自從他念完高中,家裏隻有建民和向紅,向紅還是念小學,花不了多少錢,他爹就幫了幾個叔伯不少。


    像他大伯三兒子娶媳婦,還有四叔家大兒子,也就是陸衛民大哥娶老婆,他爹都出了錢,還出了不是少。


    還有六叔家堂弟念高中,家裏出不起學費,也是問他爹借的。


    說是借,隻是說上去好聽些罷了。


    要說叔伯他們真的沒錢給兒子娶媳婦,沒錢送兒子念高中,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別的不說,就是他們手裏拿著爺爺過世前分的大洋,也能換不少錢。


    不過是覺得兒子結婚,念書這是大事,他爹這個做叔叔的,也該出一份力。


    這些隻是借錢或者說要錢的名頭罷了。


    這和結婚隨份子還不一樣,份子錢等自家辦喜事的時候,對方總得迴禮。


    但這錢是有去無迴的。


    他爹覺得爺爺在世的時候最偏心他這個兒子,就是臨終,也把自己攢的分給他大部分。


    他爹覺得自己拿了大頭,就該對兄弟們好。


    就是不拿這份錢,他日子過的寬裕,兄弟們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那他也該出手幫襯。


    所以陸建軍很清楚,蘇敏說的那話要是他說,他爹估計直接操起掃帚打過來了。


    不說他,就是大嫂二嫂這麽說,他爹都一定會把兩個嫂子趕迴娘家,讓她們好好反省反省。


    但現在說這話的是蘇敏。


    蘇敏的身份在陸家很特別,她是陸建軍的老婆,但她和陸建軍住的房子是她全款買的。


    她還是城裏人,是知青,受過教育,現在又考上了大學,是老陸家第三個大學生,要是把陸雲這個大專生加上,那蘇敏也是第四個受高等教育的人。


    最主要的是,陸三山的小兒子大孫子是蘇敏救的。


    敏敏自己是很不喜歡大嫂他們提這件事,她覺得她收了陸家給的謝禮,那這事兒就過去了,沒必要一直揪著不放。


    但是敏敏不需要人記著她的恩,不代表他爹可以裝作沒這件事。


    所以可以說他爹對誰都能發火,對誰都能擺大家長的架子,就是不能對蘇敏發脾氣。


    陸建軍見他爹忍著氣,又聽蘇敏說五叔家的事兒,就知道去年過年發生的事情還讓是讓蘇敏不高興了。


    那個時候陸建軍考了京大,更是市狀元,家裏的幾個堂兄弟就起哄說陸建軍前程遠大,還說都是兄弟,他發達了別忘了提拔提拔他們。


    尤其是五叔家的小兒子,還說等陸建軍畢業了,在北京落了戶,他就要去投奔陸建軍,也當個大城市的人。


    作為長輩的大伯二伯,五叔六叔也說以前他們對陸建軍多好,讓陸建軍不要發達了就忘了老家人。


    六叔甚至說他一定要讓兒子連黨好好念書,和陸建軍陸建民一樣考個大學。


    這樣等連黨出來,不僅自己能有個好工作,還能照應他大哥陸連國和陸連國的兩個兒子。


    蘇敏當時就有些不高興,後來私下和陸建軍說他的這些個叔叔伯伯真是心都是偏著長的。


    陸建軍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他自小就是被這麽教導的,家裏所有親戚也都是這麽過日子的。


    都是一家子兄弟,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互相幫襯也沒什麽不好的。


    蘇敏卻說陸建軍覺得兄弟間互幫互助很正常,那是因為陸建軍的哥哥弟弟都不是極品,不是奇葩。


    他們兄弟之間彼此都有付出。


    但陸建軍的幾個親戚家,都是好幾個沒本事的死命吸血。


    陸建軍想想他要是五叔家的護軍堂哥,那的確會對爹娘的要求心生不滿的。


    第76章


    陸建軍知道蘇敏並不是對他們兄弟有什麽意見, 隻是就事論事罷了。


    他爹不是那種糊塗又偏心的爹,他的兄弟也不是隻逮著自己人死命兒占便宜的人。


    他爹聽不得蘇敏的話,隻是因為他的親叔叔裏就有這種人。


    至於隔房的堂叔堂伯裏,有這樣想法的那就更多了。


    他爺爺是從困難時期過來的,正是靠著一家人齊心,這才撐過那些年月。


    但現在不是戰爭年代,大家過的也不再是朝不保夕的日子。


    在這個時候還要求犧牲小家為大家, 那也有些不通情理了。


    就是在戰爭年代, 陸建軍爺爺不也攢下來不少錢。


    至於很會做生意的三爺爺,積蓄更是不少。


    人都是有私心的, 陸三山也明白這個道理。


    要求人人平等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平等。


    最後陸三山擺擺手:“算了,你們的日子你們自己做主,我這老頭子也管不著了。”


    蘇敏說這些本來也不是為了讓陸三山做什麽保證,隻是說到這個話題上, 她就提前說出來打個預防針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寄並收藏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