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 作者:夜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如此,那蘇敏就應該先生孩子。
至於考不考大學的,家裏已經有陸建軍這個大學生了,當媳婦的是不是大學生也不重要。
陸三山知道苗翠花的想法說出來陸建軍和蘇敏不僅不會聽,說不準還會落下埋怨,就警告她不要瞎說。
蘇敏也當沒看見公公婆婆的眉眼官司,隻規規矩矩的給他們拜年。
蘇敏給公婆嫂子問了好,陸建民,陸向紅和三個小豆丁也和蘇敏問好。
陸向紅現在看上去變了,整個人感覺文靜了很多,不像以前那麽張狂了。
蘇敏給了三個小孩一人一塊錢,還把年前特意給他們買的大白兔拿出來。
蘇敏隻買了三十顆大白兔,一個小孩十顆。
蘇敏和他們說:“記得,從初一開始,一天吃一顆,吃到初十。不能一下全吃完,會壞牙的,記住了沒。要是乖乖聽話話,我下迴還給你們買。”
三個小孩迫不及待的塞嘴裏一顆糖,異口同聲的說:“記住啦!”
蘇敏是新嫁婦,結婚第一年,按著習俗陸建軍要領著蘇敏把親戚家全走一遍。
這可是個大活兒,叔叔伯伯,姨媽舅舅,蘇敏都笑僵臉了。
眾人也都大方,這家給一塊,那家給五毛的。
一個年下來,拜年錢蘇敏都有二三十了。
這可真是積少成多啊。
過了年陸建軍就要去北京,蘇敏也要跟著一起去。
她已經和學校的校長談過了,說打聽到七八年春電影學校會招生,她要去試一試。
學校的校長挺支持她的。
還說蘇敏的工作還是給她留著,要是蘇敏考上了,再商量工作的事情。
出了正月,錄取通知書郵局派送完了。
沒有收到通知書的就是沒有考上。
蘇敏理所當然沒有考上京大清大,劉霞朱紅同樣也落榜了。
就連沈月,為了上大學打了胎,也沒有考上。
倒是李大強收到了通知書,好像是他老家挺有名的一所大學。
陸建軍買的是二月二十三號的車票,正月十七。
他在家過完了元宵,就要坐火車去北京了。
過了正月初八,蘇敏就開始收拾行李。
光是看著兩床被褥蘇敏就覺得發愁。
她這輩子還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坐過火車,實在是不知道這被褥該怎麽帶。
陸建軍說蘇敏瞎發愁,這包起來上火車就行,有什麽好愁的。
陸建軍覺得很尋常的事情在蘇敏看來真是困難重重。
蘇敏懶得理他,繼續收拾東西。
這家裏值錢的東西其實不多,最貴的該是自行車和收音機,手表。
至於縫紉機,陸建軍七五年買的那台直接放老家讓他娘和兩個嫂子用了。
有了縫紉機,她們做衣服也更方便些。
去年他們結婚的時候,蘇敏再三說她不要縫紉機,因為她不會用,也不想用。
所以陸建軍也沒買新的。
自行車呢,陸建軍一輛,蘇敏一輛,蘇敏的自行車送迴老家了,可以讓大嫂二嫂學著騎。
而且這自行車偏小,算是女式自行車,家裏三個孩子也能試著騎。
至於陸建軍的自行車,他是要帶著去學校的。
蘇敏覺得沒必要,到時候直接坐公交就行。
陸建軍卻說有個自行車方便他隨時隨地能去找蘇敏。
收音機也是要帶去學校的,聽新聞正好。
手表就在蘇敏手腕上帶著。
至於陸建軍和蘇敏保證過的磁帶機和電子表,現在還沒有蹤影。
陸建軍覺得對不起蘇敏,這兩樣真不太好買,這小兩年時間了他都沒尋摸到出手的人。
蘇敏覺得沒個什麽,這本來就是她和陸建軍之前的小情趣,至於隨身聽磁帶機,電子塑料手表,在蘇敏看來都是過時的老古董。
尤其電子手表,仔細說起來還真不如她手上戴的這支好呢。
然後就是衣服什麽的,這次蘇敏隻拿了冬天的幾身,打算麵試的時候穿。
考表演係嘛,當然要把自己拾掇的漂漂亮亮,精精神神的。
至於陸建軍蘇敏就把冬天春天夏天的沒破的衣服全給他收拾上了。
破了的蘇敏就全給陸大嫂陸二嫂,讓她們給三個小子湊合做衣服穿。
因著陸建軍和陸建民考上了大學,家裏又有縫紉機,兩個嫂子也忙裏抽閑給他們一人做了一身新的中山裝。
蘇敏又拜托她們給陸建軍做了三身秋衣秋褲。
背心內褲蘇敏直接讓陸建軍自己去買。
畢竟按著她的手藝做來的貼身內衣肯定沒有買來的好穿。
按著蘇敏的生活習慣,她是覺得陸建軍可以不拿衣服,等去了北京直接全買新的。
但這個年代的人節儉,要是到時候陸建軍換的新衣服多,說不準還會被人說太浪費。
大包小包全收拾好,家裏一下就空了很多。
蘇敏說:“你下迴迴來就是暑假了,要是我也考上了,那咱倆說不準暑假也不迴來。那咱這房子怎麽辦?”
“哦,對了,忘了說了,衛民堂哥說他想租咱這房子。你也知道,他現在是司機,方便淘換東西。他弄迴來一些不要票的帶迴老家吧,容易被眼尖的人看見。尤其是他娘,我四嬸。她是長輩,是親媽,要是非攔著衛民堂哥說要看他帶迴來啥,你說該不該給她看。”
“當然不給啊,劉霞婆婆就是一個偏心眼的老太太,要是她看見了肯定會當成把柄,要挾劉霞他們的。”
“所以衛民就想著租咱家的房子,也有個地方放東西。我當時說考慮考慮,這事兒得和你商量。”
蘇敏覺得房子空著也是空著,要是陸衛民時常過來,還能順便掃掃灰,去去塵,就說:“那就租給他吧,至於租金,也不能不要,免得家裏其他親戚知道了,都想來占占便宜。也不能要的太多,我沒和你處對象之前劉霞可是幫了我不少忙。”
“嗯,行,咱們一年要三十,到時候隻租給他客廳那間,那間也有床,他要是想住也能住。至於咱兩這臥室就不往出租了。不過得把鑰匙給他,讓他記得幫咱們通風。”
作者有話要說: 我…無債一身輕啦,開心。
至於前頭兩個周末的雙更這兩天再慢慢補。以後更新時間還是下午三點吧。
第70章 02 20 21
帝都, 陸新國看著手裏的信,氣的喊:“娟子,給大洋二洋大妞打電話,讓他們過來一趟,還有,大洋二洋的媳婦也給我滾迴來。”
劉娟趕緊走到他跟前,見他手裏這信是老家寄來的, 忙問:“怎麽了?是老家出什麽事了?”
劉娟不識字, 就是念了掃盲班,也是囫圇吞棗的。
“什麽事?醜事!大醜事!我的老臉都讓老大家的給丟盡了。你知道這信裏寫的啥!大哥老三家的建軍建民考上大學了。建軍考的還是京大, 他考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劉娟一聽這是大喜事啊,怎麽老頭子一肚子火?
“誒呀,這不是好事嘛, 你虎著個臉做什麽。還好咱們當時聽到了要恢複高考的消息, 趕緊讓老大家的寫信寄迴老家通知一聲。我還跟著咱隔壁的陳悅媽去廢品站弄迴來不少書, 我也不知道那書有用沒。反正陳悅媽說有用, 我就全淘迴來了。都一並讓老大家的給寄老家了。你看,肯定是我寄迴去的書用上了, 不然哪能考這樣好的成績啊。哈哈,等建軍來北京念書的時候讓他好好謝謝我這個五奶奶。”
陸新國氣的說:“謝你個甚, 人家不埋怨咱們就是好的了。”
劉娟讓他這話給說的迷糊了:“你這是什麽意思,咱老陸家的人是那種良心狗肺的嗎?你看看,大房的建國, 建黨,護軍,二房的敬國,三房的念黨,四房的誌國,這六個娃子全在部隊當兵。雖然因為個人能力的問題,職位有高有低,但卻沒有一個惹是生非過。當初你說了,你有四個哥哥,這哥哥們對咱家有大恩,你能幫襯著每家送一個去當兵。可你也隻是送進去,也都是當個普通的小兵,至於其他的咱也沒再幫過什麽了。這幾個娃呢,也從來沒說過靠著你的名頭做什麽事。不說惹麻煩了,就連他們同個寢室的戰友,估計都不知道他們有個五爺爺ogeming。怎麽你見人家建軍考上京大,就覺得人家是白眼狼啊,你是不是眼紅大哥的孫子是大學生。你要是羨慕,就讓你的大孫子也給你考一個京大長長臉啊。”
說著劉娟感歎:“咱家孫子一個十五,一個十二,要是從現在開始好好學,說不準也能考上大學。”
陸新國說她:“你想的倒挺美的,唉,這事真是讓我不知道該怎麽說,丟臉呐丟臉。”
劉娟問他:“到底怎麽了?你給我說清楚啊!”
“還能怎麽了,當時老大老二不在家,我就讓老大媳婦給老家寫信,把恢複高考的事情告訴老家的人,我想著咱家那麽一大家子人,總有會念書的。還有你買的那些書,我都讓她寄迴去了。這信,還是我口述,老大家的手寫,寫完了我讓她寄的。可誰想到,老大家的在糊弄我。我八月五號寫的信,就想著家裏的娃能比別人提前知道消息,早早複習,考試的時候能考的好點。可哪想到,老大媳婦竟然沒有把信寄出去!”
劉娟一聽嚇了一跳:“這,不會吧?這麽大的事情老大媳婦她竟然敢不聽你的話?”
陸新國哼了一聲:“有什麽不敢?我是個師長,還是個退下來養老的師長,她爹也是師長,還沒退呢,哥哥又也是團長,我怎麽能和人家比。”
說著他拍拍手裏的信:“你看著三山這信,這信裏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他家建軍能考的這麽好,是因為他當司機的時候路過北京,正好聽到恢複高考的消息,迴去就把工作讓出去,一心複習。要是三山收到咱寄的信和書,還能不在信裏寫一筆,感謝感謝。唉,要是我那信寄出去,建軍說不準就不是全省第二,而是全省第一了。”
劉娟一聽也有些生氣:“這,這老大家的做的這是什麽事兒啊,你說咱就在北京,你好歹也是消息靈通的那撥人。這恢複高考了咱都沒提前往老家說一聲,這麽大的事兒,說不準老家的人還以為咱麽故意不說,就怕家裏有晚輩考上北京的大學來投靠呢。”
劉娟越說越氣:“當時大洋三歲多,二洋不到兩歲,妞兒剛出生,你突然和我說要出去拚一拚,給全家拚個出路,然後就一去不返。那時候四二年,小鬼子那麽猖狂。咱爹,咱大伯二伯全死了。要不是有四個哥哥護著,我領著三個娃,孤兒寡母的怎麽可能活得下來。這份恩情,這是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
說著劉娟轉身到了客廳:“我現在就去給大洋打電話,我倒是要問問他,還記不記得他五歲的時候發高燒,他大伯明知道城裏有ribenren,還是背著他進城看大夫。結果正好碰上小鬼子,給人家跪著磕頭,肩膀上還被捅了一個血窟窿,這才撿迴來一條命。現在倒好,他發達了,娶了個娘家有權有勢的老婆,就開始嫌棄老家的窮親戚了。也不想想,要是沒有老家的人,他陸大洋能不能活下來。”
她真是越說越氣,想著以前的苦日子眼淚一下就下來了:“再說我這是幫襯老家什麽了?我又沒逼著他們出錢,我花我的錢,難道還不行了?我隻是寄幾本書,想著給小輩們一個出路。”
劉娟哽咽著給三個子女打電話,兒女們隻聽著老娘哭,也不說是什麽事兒,就讓他們趕緊迴來。
三個人都嚇得要死,趕忙喊上老婆孩子往迴趕,就怕家裏有什麽大事。
陸新國看著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二兒媳,閨女女婿還有大外孫,先說他外孫:“你念高中的人了,不在家好好看書,跑過來做什麽。”
趙紅日湊到他姥爺跟前:“姥爺,你別發火,我是看我媽那麽著急,這不是怕您和姥姥有什麽事兒嘛,就趕緊跟著過來了。”
陸新國說:“我和你姥姥好好的,行了,我和你媽你舅舅們有話要說,你快出去玩吧。”
趙紅日不滿:“姥爺,我都這麽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你們說的事兒我也不會瞎往出說,幹嘛非攆我走啊。”
陸新國不和他廢話:“快走快走,大人的事小孩別攙和。”
趙紅日不滿,但也不敢不聽他姥爺的話,隻能磨磨蹭蹭的去找他的小夥伴了。
剩下六個大人,陸新國把事情說了一遍,然後問錢梅:“老大媳婦,你說吧,你是怎麽想的?”
陸揚新和陸萍沒想到大嫂會做這種糊塗事,他們小時候是跟著大爺家的大伯過日子的。
至於考不考大學的,家裏已經有陸建軍這個大學生了,當媳婦的是不是大學生也不重要。
陸三山知道苗翠花的想法說出來陸建軍和蘇敏不僅不會聽,說不準還會落下埋怨,就警告她不要瞎說。
蘇敏也當沒看見公公婆婆的眉眼官司,隻規規矩矩的給他們拜年。
蘇敏給公婆嫂子問了好,陸建民,陸向紅和三個小豆丁也和蘇敏問好。
陸向紅現在看上去變了,整個人感覺文靜了很多,不像以前那麽張狂了。
蘇敏給了三個小孩一人一塊錢,還把年前特意給他們買的大白兔拿出來。
蘇敏隻買了三十顆大白兔,一個小孩十顆。
蘇敏和他們說:“記得,從初一開始,一天吃一顆,吃到初十。不能一下全吃完,會壞牙的,記住了沒。要是乖乖聽話話,我下迴還給你們買。”
三個小孩迫不及待的塞嘴裏一顆糖,異口同聲的說:“記住啦!”
蘇敏是新嫁婦,結婚第一年,按著習俗陸建軍要領著蘇敏把親戚家全走一遍。
這可是個大活兒,叔叔伯伯,姨媽舅舅,蘇敏都笑僵臉了。
眾人也都大方,這家給一塊,那家給五毛的。
一個年下來,拜年錢蘇敏都有二三十了。
這可真是積少成多啊。
過了年陸建軍就要去北京,蘇敏也要跟著一起去。
她已經和學校的校長談過了,說打聽到七八年春電影學校會招生,她要去試一試。
學校的校長挺支持她的。
還說蘇敏的工作還是給她留著,要是蘇敏考上了,再商量工作的事情。
出了正月,錄取通知書郵局派送完了。
沒有收到通知書的就是沒有考上。
蘇敏理所當然沒有考上京大清大,劉霞朱紅同樣也落榜了。
就連沈月,為了上大學打了胎,也沒有考上。
倒是李大強收到了通知書,好像是他老家挺有名的一所大學。
陸建軍買的是二月二十三號的車票,正月十七。
他在家過完了元宵,就要坐火車去北京了。
過了正月初八,蘇敏就開始收拾行李。
光是看著兩床被褥蘇敏就覺得發愁。
她這輩子還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坐過火車,實在是不知道這被褥該怎麽帶。
陸建軍說蘇敏瞎發愁,這包起來上火車就行,有什麽好愁的。
陸建軍覺得很尋常的事情在蘇敏看來真是困難重重。
蘇敏懶得理他,繼續收拾東西。
這家裏值錢的東西其實不多,最貴的該是自行車和收音機,手表。
至於縫紉機,陸建軍七五年買的那台直接放老家讓他娘和兩個嫂子用了。
有了縫紉機,她們做衣服也更方便些。
去年他們結婚的時候,蘇敏再三說她不要縫紉機,因為她不會用,也不想用。
所以陸建軍也沒買新的。
自行車呢,陸建軍一輛,蘇敏一輛,蘇敏的自行車送迴老家了,可以讓大嫂二嫂學著騎。
而且這自行車偏小,算是女式自行車,家裏三個孩子也能試著騎。
至於陸建軍的自行車,他是要帶著去學校的。
蘇敏覺得沒必要,到時候直接坐公交就行。
陸建軍卻說有個自行車方便他隨時隨地能去找蘇敏。
收音機也是要帶去學校的,聽新聞正好。
手表就在蘇敏手腕上帶著。
至於陸建軍和蘇敏保證過的磁帶機和電子表,現在還沒有蹤影。
陸建軍覺得對不起蘇敏,這兩樣真不太好買,這小兩年時間了他都沒尋摸到出手的人。
蘇敏覺得沒個什麽,這本來就是她和陸建軍之前的小情趣,至於隨身聽磁帶機,電子塑料手表,在蘇敏看來都是過時的老古董。
尤其電子手表,仔細說起來還真不如她手上戴的這支好呢。
然後就是衣服什麽的,這次蘇敏隻拿了冬天的幾身,打算麵試的時候穿。
考表演係嘛,當然要把自己拾掇的漂漂亮亮,精精神神的。
至於陸建軍蘇敏就把冬天春天夏天的沒破的衣服全給他收拾上了。
破了的蘇敏就全給陸大嫂陸二嫂,讓她們給三個小子湊合做衣服穿。
因著陸建軍和陸建民考上了大學,家裏又有縫紉機,兩個嫂子也忙裏抽閑給他們一人做了一身新的中山裝。
蘇敏又拜托她們給陸建軍做了三身秋衣秋褲。
背心內褲蘇敏直接讓陸建軍自己去買。
畢竟按著她的手藝做來的貼身內衣肯定沒有買來的好穿。
按著蘇敏的生活習慣,她是覺得陸建軍可以不拿衣服,等去了北京直接全買新的。
但這個年代的人節儉,要是到時候陸建軍換的新衣服多,說不準還會被人說太浪費。
大包小包全收拾好,家裏一下就空了很多。
蘇敏說:“你下迴迴來就是暑假了,要是我也考上了,那咱倆說不準暑假也不迴來。那咱這房子怎麽辦?”
“哦,對了,忘了說了,衛民堂哥說他想租咱這房子。你也知道,他現在是司機,方便淘換東西。他弄迴來一些不要票的帶迴老家吧,容易被眼尖的人看見。尤其是他娘,我四嬸。她是長輩,是親媽,要是非攔著衛民堂哥說要看他帶迴來啥,你說該不該給她看。”
“當然不給啊,劉霞婆婆就是一個偏心眼的老太太,要是她看見了肯定會當成把柄,要挾劉霞他們的。”
“所以衛民就想著租咱家的房子,也有個地方放東西。我當時說考慮考慮,這事兒得和你商量。”
蘇敏覺得房子空著也是空著,要是陸衛民時常過來,還能順便掃掃灰,去去塵,就說:“那就租給他吧,至於租金,也不能不要,免得家裏其他親戚知道了,都想來占占便宜。也不能要的太多,我沒和你處對象之前劉霞可是幫了我不少忙。”
“嗯,行,咱們一年要三十,到時候隻租給他客廳那間,那間也有床,他要是想住也能住。至於咱兩這臥室就不往出租了。不過得把鑰匙給他,讓他記得幫咱們通風。”
作者有話要說: 我…無債一身輕啦,開心。
至於前頭兩個周末的雙更這兩天再慢慢補。以後更新時間還是下午三點吧。
第70章 02 20 21
帝都, 陸新國看著手裏的信,氣的喊:“娟子,給大洋二洋大妞打電話,讓他們過來一趟,還有,大洋二洋的媳婦也給我滾迴來。”
劉娟趕緊走到他跟前,見他手裏這信是老家寄來的, 忙問:“怎麽了?是老家出什麽事了?”
劉娟不識字, 就是念了掃盲班,也是囫圇吞棗的。
“什麽事?醜事!大醜事!我的老臉都讓老大家的給丟盡了。你知道這信裏寫的啥!大哥老三家的建軍建民考上大學了。建軍考的還是京大, 他考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劉娟一聽這是大喜事啊,怎麽老頭子一肚子火?
“誒呀,這不是好事嘛, 你虎著個臉做什麽。還好咱們當時聽到了要恢複高考的消息, 趕緊讓老大家的寫信寄迴老家通知一聲。我還跟著咱隔壁的陳悅媽去廢品站弄迴來不少書, 我也不知道那書有用沒。反正陳悅媽說有用, 我就全淘迴來了。都一並讓老大家的給寄老家了。你看,肯定是我寄迴去的書用上了, 不然哪能考這樣好的成績啊。哈哈,等建軍來北京念書的時候讓他好好謝謝我這個五奶奶。”
陸新國氣的說:“謝你個甚, 人家不埋怨咱們就是好的了。”
劉娟讓他這話給說的迷糊了:“你這是什麽意思,咱老陸家的人是那種良心狗肺的嗎?你看看,大房的建國, 建黨,護軍,二房的敬國,三房的念黨,四房的誌國,這六個娃子全在部隊當兵。雖然因為個人能力的問題,職位有高有低,但卻沒有一個惹是生非過。當初你說了,你有四個哥哥,這哥哥們對咱家有大恩,你能幫襯著每家送一個去當兵。可你也隻是送進去,也都是當個普通的小兵,至於其他的咱也沒再幫過什麽了。這幾個娃呢,也從來沒說過靠著你的名頭做什麽事。不說惹麻煩了,就連他們同個寢室的戰友,估計都不知道他們有個五爺爺ogeming。怎麽你見人家建軍考上京大,就覺得人家是白眼狼啊,你是不是眼紅大哥的孫子是大學生。你要是羨慕,就讓你的大孫子也給你考一個京大長長臉啊。”
說著劉娟感歎:“咱家孫子一個十五,一個十二,要是從現在開始好好學,說不準也能考上大學。”
陸新國說她:“你想的倒挺美的,唉,這事真是讓我不知道該怎麽說,丟臉呐丟臉。”
劉娟問他:“到底怎麽了?你給我說清楚啊!”
“還能怎麽了,當時老大老二不在家,我就讓老大媳婦給老家寫信,把恢複高考的事情告訴老家的人,我想著咱家那麽一大家子人,總有會念書的。還有你買的那些書,我都讓她寄迴去了。這信,還是我口述,老大家的手寫,寫完了我讓她寄的。可誰想到,老大家的在糊弄我。我八月五號寫的信,就想著家裏的娃能比別人提前知道消息,早早複習,考試的時候能考的好點。可哪想到,老大媳婦竟然沒有把信寄出去!”
劉娟一聽嚇了一跳:“這,不會吧?這麽大的事情老大媳婦她竟然敢不聽你的話?”
陸新國哼了一聲:“有什麽不敢?我是個師長,還是個退下來養老的師長,她爹也是師長,還沒退呢,哥哥又也是團長,我怎麽能和人家比。”
說著他拍拍手裏的信:“你看著三山這信,這信裏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他家建軍能考的這麽好,是因為他當司機的時候路過北京,正好聽到恢複高考的消息,迴去就把工作讓出去,一心複習。要是三山收到咱寄的信和書,還能不在信裏寫一筆,感謝感謝。唉,要是我那信寄出去,建軍說不準就不是全省第二,而是全省第一了。”
劉娟一聽也有些生氣:“這,這老大家的做的這是什麽事兒啊,你說咱就在北京,你好歹也是消息靈通的那撥人。這恢複高考了咱都沒提前往老家說一聲,這麽大的事兒,說不準老家的人還以為咱麽故意不說,就怕家裏有晚輩考上北京的大學來投靠呢。”
劉娟越說越氣:“當時大洋三歲多,二洋不到兩歲,妞兒剛出生,你突然和我說要出去拚一拚,給全家拚個出路,然後就一去不返。那時候四二年,小鬼子那麽猖狂。咱爹,咱大伯二伯全死了。要不是有四個哥哥護著,我領著三個娃,孤兒寡母的怎麽可能活得下來。這份恩情,這是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
說著劉娟轉身到了客廳:“我現在就去給大洋打電話,我倒是要問問他,還記不記得他五歲的時候發高燒,他大伯明知道城裏有ribenren,還是背著他進城看大夫。結果正好碰上小鬼子,給人家跪著磕頭,肩膀上還被捅了一個血窟窿,這才撿迴來一條命。現在倒好,他發達了,娶了個娘家有權有勢的老婆,就開始嫌棄老家的窮親戚了。也不想想,要是沒有老家的人,他陸大洋能不能活下來。”
她真是越說越氣,想著以前的苦日子眼淚一下就下來了:“再說我這是幫襯老家什麽了?我又沒逼著他們出錢,我花我的錢,難道還不行了?我隻是寄幾本書,想著給小輩們一個出路。”
劉娟哽咽著給三個子女打電話,兒女們隻聽著老娘哭,也不說是什麽事兒,就讓他們趕緊迴來。
三個人都嚇得要死,趕忙喊上老婆孩子往迴趕,就怕家裏有什麽大事。
陸新國看著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二兒媳,閨女女婿還有大外孫,先說他外孫:“你念高中的人了,不在家好好看書,跑過來做什麽。”
趙紅日湊到他姥爺跟前:“姥爺,你別發火,我是看我媽那麽著急,這不是怕您和姥姥有什麽事兒嘛,就趕緊跟著過來了。”
陸新國說:“我和你姥姥好好的,行了,我和你媽你舅舅們有話要說,你快出去玩吧。”
趙紅日不滿:“姥爺,我都這麽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你們說的事兒我也不會瞎往出說,幹嘛非攆我走啊。”
陸新國不和他廢話:“快走快走,大人的事小孩別攙和。”
趙紅日不滿,但也不敢不聽他姥爺的話,隻能磨磨蹭蹭的去找他的小夥伴了。
剩下六個大人,陸新國把事情說了一遍,然後問錢梅:“老大媳婦,你說吧,你是怎麽想的?”
陸揚新和陸萍沒想到大嫂會做這種糊塗事,他們小時候是跟著大爺家的大伯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