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魚一樣,每個人分到的肉數量都不同,最後就每人拿出一斤肉來。


    像蘇小雲魏婷劉紅軍鄭愛國就分了點下水的就隻能和別人借些肉,直接還錢或者等明年再分肉的時候還肉。


    這肉再和大白菜做成豬肉白菜餡。


    把僅剩的一些白麵和到玉米麵裏頭,到時候要包成玉米麵的餃子。


    這可是個大活兒,十九個知青,就有十九斤肉,白菜和肉的比例還是六比一。


    光是做餡兒和麵就挺費勁。


    包餃子調餡兒的活都得女知青幹,最後男知青們又一起拿出來二斤肉,一共是二十一斤肉。


    借了老鄉家的秤,每天包三斤肉餡的玉米麵餃子。


    老鄉們可舍不得這麽吃。


    但知青們大部分都有家裏補貼,再說都過年了,也該吃點好的了。


    而且過年就能分糧了,這剩下的玉米麵不如直接吃了算了。


    於是就一天三斤肉餡,十八斤白菜餡,從早上起來幾個女知青包到下午才能包好。


    包餃子挺累的,得有三個人負責擀皮,剩下的六個人包。


    蘇敏搶到了擀皮的活兒,這是她唯一拿手的。


    畢竟從小就要在吃餃子的時候給她爸媽擀皮子。


    這麽些年歲下來蘇敏不僅擀皮快,而且還能把每張餃子皮都擀的大小差不多。


    朱紅看見蘇敏的手藝,說她:“哇,你餃子皮擀的這麽好啊?怎麽以前幾年都不見你擀皮而是選擇包餃子啊。”


    蘇敏才想到自己一時間太得意忘了打聽原主蘇敏會不會擀餃子皮了。


    隻能說:“我這也是想試一試,我一直以為挺難的呢,沒想到還不算困難。”


    蘇小雲笑著說:“那可能你就是那種天生會擀餃子皮的人。像我就不行,我擀好的餃子皮我媽一包餃子皮就破了,氣的她直罵我。”


    蘇敏就轉移話題說:“是啊,有的人就很擅長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我還聽過有人會轉鉛筆呢,把鉛筆能在手上轉來轉去筆都不會掉。”


    說著蘇敏拿筷子當鉛筆用慢動作轉給她們看:“就這樣,能從大拇指轉到小拇指再轉迴來呢。”


    她之前也費心學習過,但並沒有掌握這個技能,大概怎麽迴事還是可以說清楚的。


    幾個姑娘們都驚讚:“哇,好厲害啊。”


    趙寧寧還說:“等過了年我也要練這個。”


    練吧,練吧,練習這個是挺需要耐心的。


    希望趙寧寧真的能靜下心來學一下,也磨磨她的脾氣,不然以後可有苦頭吃呢。


    當天把調好的肉餡包完,就按著人頭開始分,要是最後多出來的就另外放出來,明天包出來加進去再分。


    現在還不到臘月二十,就是辛苦包了餃子也沒人舍得吃。


    而是把自己分到的都凍起來。


    這幾天天兒冷,包好的餃子放屋外頭一凍就凍住了。


    凍住的餃子就可以直接堆起來放柳條筐裏。


    每個人自己對自己剩下多少餃子記得可清楚呢。


    就連蘇敏都記了日記,每天新分到多少餃子都記下來了。


    等到了臘月二十的時候,就有人忍受不了開始煮餃子吃了。


    其他人被饞的不行,但還要勸他:先別吃啊,再吃過年就沒的吃了。


    但這樣的話是無法把被勾起來的饞蟲壓下去的。


    蘇敏也開始每天每頓給自己煮三個餃子,不敢多煮啊,她真怕過年的時候別人都吃餃子,隻有自己一個人啃窩窩頭。


    想想就好可憐。


    可她又是真饞餃子。


    餃子足足包了七天,最後蘇敏分到了一百五十多個餃子。


    也就是說這七天她們包了三千多個餃子。


    一百五十多個餃子聽著多,實際上也就那麽迴事兒。


    就算蘇敏胃口小,一頓吃十五個餃子,一百五十個也能吃十頓。


    也就是說蘇敏如果不提前吃的話,也就能從除夕晚上吃到初三晚上。


    但放著怎麽可能不吃。


    蘇敏另外數了六十個是給過年吃的,剩下的她就每天吃幾個。


    雖然肉挺少的,一口下去全是白菜,而且皮還是玉米麵的。


    但這可是餃子啊,這可是中華第一美食的餃子啊。


    反正現在隻能吃到餃子,蘇敏就毫不猶豫的把餃子封為中華第一美食了。


    包完餃子,就開始忙碌著把剩下的一點肉做了香腸。


    香腸也是好東西啊,吃飯的時候放一片,能讓你整頓飯的幸福感提升好幾倍!


    到了臘月二十七,眾人這才閑下來,有時間坐著村裏的驢車去縣裏。


    從進了臘月開始,驢車就每天跑縣城一趟。


    女知青們人多,也不好和本地人搶,所以就先忙活別的事情。


    等到本地的大媽大嬸都把東西置辦的差不多了,開始在家裏炸丸子,剁肉餡兒了。


    沒什麽人坐驢車去縣裏了,這個時候知青們就能進城了。


    蘇敏也沒什麽特別要買的,像幹果糖果的她舍不得買。


    衣服也做好新的了。


    香皂肥皂都還有挺多,也就是得再買一管牙膏。


    朱紅她們也都攢了不少票,不少錢,打算痛痛快快的購物。


    進了百貨大樓,蘇小雲看見副食品的櫃台就走不動了。


    最後她買了一根麻花捧著吃,其他幾人看見也香的不行,都買了一根。


    四分錢一根,不算大的麻花,但是真挺好吃的。


    然後幾人就邊吃麻花邊逛百貨大樓。


    大家都是小姑娘,除了吃的就愛看衣服,鞋子,還有什麽賣雪花膏,珍珠霜,蛤蜊油的櫃台。


    這是蘇敏第一次進這個時代的百貨大樓,這裏的東西放以前白給她都嫌棄占地方。


    但現在卻覺得每一件商品都閃著耀眼的光芒。


    可她們都是窮知青,也就隻能看看,還得受售貨員的白眼。


    最後幾人還是可憐巴巴的隻買了些牙膏肥皂針線之類的迴家了。


    第39章


    農曆新年很快就到了, 蘇敏的新衣服也就是去年做的那身麻布衣服在做好後其實已經穿過了,但也能假裝是新年新衣。


    知青們也沒什麽要去拜年的人家,就大年初一去兩個隊長家拿點東西露個麵不失禮節就可以了。


    所以對知青們來說這過年期間其實也就是關起門來吃吃喝喝睡睡的清閑日子。


    當然,也有不少人沉浸在新年也無法和家人團聚的悲痛之中,每天都紅著眼眶。


    知青們都很想家,想見家人一麵。


    但是探親假不好請,而且車票也貴, 離得遠的來迴的車票就是種三年地也未必夠錢買。


    到了初五, 公社會在第一大隊第二大隊放電影,放的還是今年很出名的《閃閃的紅星》。


    然後初六去第三大隊第四大隊, 到了初七就能輪到五大隊六大隊了。


    五大隊六大隊的人都聽過蘇敏或者陸建軍陸建民唱裏麵的歌曲,早就盼著可以看看這部電影了。


    看過一遍的蘇敏也盼著能再看一遍,因為日子過得真的是太無聊了。


    有年輕的小夥子為了早一點看到電影,初五晚上就拿著小板凳往一二大隊趕了。


    幾個大隊的距離走路快的話也得一個多鍾頭呢, 蘇敏很是佩服這些人。


    這裏麵還有幾個男知青呢。


    蘇敏想看來不僅是她覺得無聊, 是所有人都覺得無聊, 所以有了熱鬧就想看。


    到了初六的時候, 去三大隊四大隊湊熱鬧的就更多了。


    因為初五去的那撥人迴來把電影誇的天上有底下無,說特特別別好看, 不去看就吃虧了。


    什麽都能吃,就是不能吃虧啊。


    而且幾個小夥子還跟著電影唱歌兒呢, 把一二大隊的人給驚住了都。


    不少人一聽,再想想去三大隊也就是半個鍾頭的路程,就當吃完飯消食了。


    三大隊四大隊的人一看這五大隊六大隊的人怎麽這麽心急啊, 明兒就輪到他們大隊了,怎麽今兒還走這麽多路過來看。


    不一會兒,一大隊二大隊的也去三大隊了。


    他們也是看了一遍電影,覺得太好看了,想要再看一遍的。


    到了初七那天,蘇敏和朱紅她們搬著凳子去看電影。


    知青們都是坐一起的,就連夫妻都是知青的王國安和楊樹都是和他們挨著坐的。


    陸向紅也再次露麵了,之前那事情她被傳了不少閑話,整個臘月好像就沒出門。


    知青們坐了三排,最前頭的是趙寧寧魏婷秦靜許安安,趙寧寧是挨著男知青坐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寄並收藏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