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秦英雄傳 第五十迴 黑暗力量
“教主,我迴來了。”水令主迴到太陽神教的總壇,九陽通天塔。
“坎姬,你不是應該去找公主的下落嗎?”華向陽坐在教座上說。
坎姬輕輕地擺著手,緩緩地輕柔地走到了華向陽身邊,然後伸著長腿,側坐在華向陽的腿上,一手繞到華向陽的脖後,摟住他的頭,既柔情又犀利地說:“公主重要呢,還是我重要呢?”
華向陽也不看坎姬,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說:“公主仍是魏國至寶,當然重要。坎姬是我太陽神教之寶,也重要。”
“教主真會說話。”坎姬用手指碰了碰華向陽臉上的麵具說。
“不要動我的麵具。”華向陽冷冷地說。
“教主啊,我有兩個秘密,你想要哪個先?”坎姬把胸脯挺到華向陽臉前說。
“哦?什麽秘密?”華向陽還是無動於衷。
坎姬一把抱住華向陽的頭,華向陽的臉就隔著麵具擠到了坎姬的胸脯上。
坎姬說:“天大的秘密。”
華向陽冷冷地說:“挑你喜歡的說吧。”
坎姬誘人地問:“教主喜歡我脫哪個?”
華向陽說:“是說,不是脫。”
坎姬見華向陽不見風情,便正經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站到了地上,說:“稟教主,龍公主現在在秦王宮裏住著。”
“哦?”華向陽也不怎麽吃驚。
“怎麽了?教主最心愛的女人在教主最大的敵人手上,教主不著急嗎?”坎姬問。
華向陽冷冷地說:“公主是安然無恙還是被綁著呢?”
坎姬迴答說:“我看她是自願住在秦宮裏的,還唱著歌跳著舞呢。說不定已經愛上秦王了。”坎姬一心想看華向陽動情的樣子,可是還是沒看到。
華向陽說:“公主找到她愛的人也是好事。不過公主乃是我魏國的國寶,沒有明媒正娶,不能就這樣住在秦宮裏。”
坎姬哈哈一笑,問:“教主,您不是忘了吧?難道公主不是已經嫁您了嗎?怎麽可能還會嫁給秦王呢?”
華向陽冷冷地說:“政治婚姻一樁。我對公主隻有仰慕之情,沒有愛慕之情。”
坎姬冷笑說:“教主好冷酷哦。”
華向陽問:“為何不把公主帶迴來?”
坎姬玩弄著自己的秀發,說:“教主以為我是什麽人啊?有能力進出秦宮,出入函穀關,來迴秦魏兩國,已經是極限了。還要帶上個礙手礙腳的公主?”
華向陽說:“你也沒辦法把她帶迴來。能把她帶迴來的,隻有我一個。”說著,華向陽站了起來,向門走去。
“怎麽了,教主?你打算親自去秦國嗎?”坎姬問道。
“不行嗎?”華向陽頭也不迴,踏出門外。
“哈哈,我總算看到他動情了。”坎姬姣柔一笑。
“糟了。”坎姬忽然想起來,“忘了給教主第二個秘密。”然後又騷騷地擺了個姿勢,喃喃地說:“喲,真壞。來日方長,秘密什麽時候都能給。”然後離開了總壇,不知到哪裏去了。
“人家說荊楚是南方野蠻之地,我看還挺富庶的啊。”離開韓國,已到了楚國的李見泉走在路上說。“還有這果,味道清淡中帶點濃烈,芬芳中帶點酸澀,赤紅的外皮包著雪白的仁肉,讓人一見傾心,就像傾國傾城的美女一樣。”李見泉邊說著,邊把果肉擠到了口中。
“唔!這真是人間一大享受,一天能吃幾百顆這種果子,我就情願永遠做荊楚之人了。”李見泉很少說出對女人之外的讚美說話,看來這種果子是天下珍饈。李見泉此時已經來到楚國的都城壽春。
來到楚地的李見泉,少不免就是想見識楚國的美女們。楚國以音樂聞名天下,能聞歌起舞的女子在楚國是尋常事。李見泉也記得楚國的阿若公主,是那樣的美若天仙,那樣的使他傾醉。於是,他又想先到青樓,再去找楚王遊說。看來李見泉沒有吸收上迴見不著韓王的經驗,沒有領悟到色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啊。他逛到了楚國的天仙樓前,看了看在樓上招手的美女,嘻嘻地笑了出來,喃喃地說:“比得上秦國的沾雨樓,嘻嘻!南方的美女,特別標致!”說著便要踏進門去。不料才進門,就被一個出門來的醉漢撞著個滿懷。
“喂,老兄,喝醉了別四處撞啊,撞著我還可以,撞著姑娘們重要的地方就不可了。嘻嘻!”李見泉邊淫笑著邊扶起那個醉漢。
那醉漢拿著一小瓶酒,喝了一口,看了看李見泉,醉醺醺地說:“眼熟,眼熟!”
李見泉也覺那人眼熟,隻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
“你……”那醉漢盯著李見泉看了看,然後指著他說:“你是淫賊,大盜,秦王的手下。”那人雖然醉醺醺,但所說的話完全沒錯。
“這人完全知道我身份,他是誰呢?”李見泉再仔細地看了那人兩眼。
“啊!是他!”李見泉終於認出了他是誰。
秦王宮裏,龐應已經休息了幾天,古傑也治好了頭上的傷,到了議政室裏跟秦王商談取九鼎一事。
秦王說:“如今我們知道下落的九鼎有七個:一個在我們手上,三個在周天子手上,一個在不知生死的吳耀阿核突手上,一個可能在泗水,還有一個可能在雲夢大澤。我們應該從何處先著手呢,又該怎麽著手呢?”
龐應說:“周天子手上的三個鼎應該最容易取得,可以馬上去取。”
秦王點頭說:“這點我同意,不過能順利取得三鼎的人,應該隻有我一個。”
古傑說:“由卑職去就行了。”
秦王說:“當年楚莊王向周天子問鼎的重量,就被滿朝大官罵了迴去。你一個無名小卒去,可能拿到鼎嗎?”
“我去偷。”古傑說。
秦王搖頭說:“九鼎如此貴重,必定放在層層看守之中,你要去到藏鼎之地,已是不簡單了。加上真鼎藏於假鼎之中,你不可能單人匹馬把九個重不可舉的假鼎都運迴來的,隻能把假鼎敲碎,才能取得真鼎。但你這樣做,必定會惹來千百將士跟你死戰,九死一生啊。”
“怎麽可以讓大王去冒險呢。”古傑說。
秦王哈哈一笑,說:“我去的話,不是冒險,隻是說跟周天子借九鼎來玩幾天而已。周天子今天還能坐在龍椅上,是全靠先王,所以,他不敢不從的,就這樣辦吧。”
古傑也隻好聽從秦王之命。
秦王對古傑說:“餘下的雲夢大澤和泗水的鼎,就交給古傑你去取了。順道打聽吳耀阿核突的消息。”
古傑領命答是。
龐應對秦王說:“大王,真九鼎失落已有數百年了,至今仍是傳說而無實據,恐怕在雲夢大澤和泗水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或機關,古傑伍長這樣前去,恐有生命之危。”
秦王問:“那你有何見解?”
龐應答說:“若把伍長的武器融進部分黑曜石,那樣去取鼎,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秦王點頭說:“好啊,順道把無武銘拿去重新鑄造一下,再滲點黑曜石,我嫌它還不夠強。”然後對古傑說:“把你的神棍交給龐應,讓他替你改良吧。”
“是的。”古傑把神棍交給了龐應。
龐應打量了一下神棍,說:“此武器精奇,但略有不足,我可以把他變成神器。”
秦王說:“已經是神棍了。”
龐應說:“神棍是騙人的,我能把他變成不騙人的。”
秦王對龐應的技術有點擔憂,問:“你的機關之術還差吳耀阿核突十萬八千裏,真的能行嗎?”
龐應拍胸口說:“能!那個吳耀阿核突之所以比我強,是因為他有黑曜石和《木甲要術》。如今我有了黑曜石和《機關要術》,還怕他有毛呢!”說著,就把古傑的武器和青銅人無武銘拿到了工房重新鍛造。
秦王感慨地說:“總算,事情有了新的轉機。”
古傑安慰秦王說:“大王無需擔憂,秦國肯定會統一天下的。”
秦王苦笑作應。
“你來楚國幹什麽?”醉醒了在河邊洗臉的那漢子問李見泉說。
“繚子先生,我是來楚國遊說楚王的。”李見泉說。
原來那醉漢是當年毒殺李斯,帶走阿若的繚子。
“哦?怎麽秦王派兩個人來遊說?”繚子疑惑說。
“兩個人?沒有啊,大王隻派出我一個。”李見泉坐在河邊說。
繚子打量了一下李見泉,問他說:“老實地告訴我,你此行來楚國有什麽目的吧。怎麽看你都不像是秦王派來的使節。雲海散人才是秦王派來的吧。”
李見泉又聽到雲海散人的名字,好奇地問繚子說:“繚子先生,我問你,雲海散人是個怎樣的人?”
繚子想了想,說:“有神仙之風,有軍神之風,有道義之風的一個隱士吧。”
李見泉氣憤地說:“我看他有失心之瘋才對呢!明明我才是大王派來遊說的使節,卻每次都被他捷足先登,害我見不著國王們。叫我如何迴去交差。”說著,李見泉苦惱起來,拾起岸邊的小石扔到河裏去。
繚子見李見泉苦腦的模樣不假,便問:“你真的是秦王派出的使節?”
李見泉大聲說:“還有假的嗎?”然後掏出了懷中智發寫給他讓他照讀照背的說文,遞了給繚子,對繚子說:“繚子你看,這是我要說的說文。”
繚子接過說文,仔細地讀了讀,說:“這說文寫得很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不過,比起雲海散人的口才,還差遠了。”
“什麽?”李見泉氣得站了起來,說:“這樣我不用去剩下的三國了!有雲海散人,我還去個屁啊?”
繚子笑了笑,說:“既然你是秦王派出的使節,身負重任,就算明知任務完成不了,也還得去啊。”
李見泉垂著頭,沒了鬥誌,低聲說:“也是啊,隻能硬著頭皮去了。”
李見泉看了看繚子,看他一臉頹喪的樣子,問他說:“我說繚子先生啊,你以前在我大秦的時候,還很風光的啊。聽說你帶走了阿若公主,來楚國當附馬,應該很風流快活才對,怎麽現在一副這樣的德性啊?”
繚子歎了口氣,問李見泉說:“楚王有請你們大王來楚國喝喜酒嗎?”
“沒有啊,隻有魏王請過而已。”李見泉迴答說。
“那就是啊。我繚子英明一世,胡塗一時。以為殺了李斯,仗著是九日子同門師兄弟,在七國中也薄有名氣,到楚國來,就能一展所長,抱得美人歸。誰知道,楚王不相信我,阿若公主又非真的愛我。唉!隻能在這裏窮困潦倒,借酒消愁了!”
聽見繚子的身世,李見泉不由得憐憫起來,搭了搭他的肩膀,對他說:“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啊。來,我們再去青樓裏喝個暢快,玩個痛快!”於是李見泉就偕著繚子上了青樓,以醉解憂。
秦王宮裏,龐應已經重新鑄造好了青銅人無武銘與及古傑的武器。一如既往,新作品被布覆蓋著未見光。秦王和古傑站在新的無武銘前,等待著龐應把它開光。
“大王,伍長,這新的無武銘可能有點醜。”龐應給秦王和古傑一點心理準備。
“哦?不是不堪入目就可以了,最重要是實用價值。”秦王對龐應說。
龐應拍胸口保證說:“保證實用,強度比以前的大十倍!”
“好,快揭開給我們看看。”秦王著急地說。
龐應吸了一口氣,一下子把布揭開了。
這迴,並沒有放射出金光,但是,卻讓秦王和古傑都看呆了。青銅色的基本底色上,青銅人全身猶如人的身體般,有著十二條經脈,通往全身。這些經脈全是紫黑色的,上麵還有一個一個的圈點,就如人體的穴位。這些經脈並不是裝飾,而是真的好像有血在流動般的,每條經脈都發出暗紫黑色的光茫,而不時像有暗流似的一道紫光遊走。
“這……這是……”秦王指著那些經脈問龐應說。
龐應解釋說:“大王,這些是貫注十分之一黑曜石後,青銅所產生的變化,由於力量過於強大,已經無法掩藏了。”
“十分之一的黑曜石?”秦王吃了一驚。
龐應把九鼎拿給秦王看,果然,已經沒有了其中一隻鼎角。
“好可惜啊!這樣力量就不完整了。”秦王歎息著黑曜石被毀。
龐應說:“黑曜石本來就是得拿來用才能發揮出威力的,光拿石頭扔不死人的。況且我們還會陸續拿到新的黑曜石,而一塊黑曜石的力量已經過於強大難以掌控,所以把它們用在器具身上最適合不過了。”
秦王點頭認同龐應的說法,但對新的無武銘的威力有所疑問,便問龐應說:“可以比喻一下,新的無武銘的威力有多大嗎?”
龐應想了想,迴答說:“相當於之前一百個無武銘,十個雍城機關巨虎的力量吧。一拳可以摧毀一座宮殿的威力,能擋至少一萬兵吧。”
秦王又是吃驚,喃喃地說:“這麽強大的武器給一隻猴子控製啊。”
龐應說:“大王要是不放心的話,我可以把控製室那裏封掉,這樣猴子就沒辦法操控了。”
秦王搖搖頭說:“造了出來不用就是浪費,而且就隻有猴子幹能進控製室吧?那就由他去吧。隻是……隻是希望能有東西克製一下它,若它造反了,我們也不至於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龐應點點頭說:“是的,用盾來比喻的話,無武銘應該是當今世上最強大的盾,沒有一種武器可以攻破。用矛來比喻的話,無武銘還未能稱上是最強的武器。”
“哦?那最強的武器在哪裏?”秦王感興趣地問。
龐應說:“在這裏。”然後拿起一根綁著布的長棍子,把繩子解開,把布揭開了。
“這!”古傑目瞪口呆了。
“這就是古傑的新武器,龍光棍。”龐應拿著棍子向秦王和古傑介紹說。
這根長棍子,也像無武銘那樣,全身有紫黑色的紋路,而且紋路像數十條龍盤繞於棍上。
“好霸氣的武器啊!”秦王不禁驚歎說。
古傑看見是長棍子,有點不太滿意,說:“這是長棍,我用的是雙棍,中間有布連著的。”
龐應解釋說:“伍長,中間拿塊爛布來連著,太不象樣了。而且若是被對手用刀劍什麽的一劃,你這布就斷開了,就變成別的武器了。”
古傑說:“那現在變成長棍,也是別的武器啊。”
龐應說:“伍長別著急,請看。”
龐應說著,自己揮了兩下長棍,然後雙手握住長棍的兩邊,一扭,長棍中間竟然藏了個機關,被扭開了。龐應手往棍的兩端一推,棍子中間的鏈子現了出來,是一條鑄成了雙頭龍的銅鏈,把兩棍連了起來。古傑又是看呆了,笑得合不攏嘴。
“怎麽樣,神奇吧?”龐應問古傑說,“既是長棍,也是兩截棍,還不止呢。”
龐應又把機關推了迴去,把連接在中間的鏈隱藏了起來。然後把棍子向反方向扭了一扭,棍子的一端竟伸出了一根尖刺,變成了一支長槍。
龐應對古傑說:“伍長從前也用慣槍類武器的吧?這我也替你加了進去,放心,這槍頭是由裏麵伸出來的,而且貫了黑曜石,不會斷不會掉的。”
古傑馬上伸手向龐應取棍,龐應笑著把棍交到了古傑手上。
古傑高興地舞了兩下,對龐應說:“感謝,太感謝了。我太喜歡了,你太捧了!”一下子,古傑高興得不懂得怎麽說話了。
秦王看見古傑高興,忍不住要挫他的銳氣,問古傑說:“古傑,這棍叫什麽名字?”
古傑得意地說:“龍光棍。”
秦王嚴肅地說:“這龍字是你能用的嗎?”
古傑怔了一怔,答:“不,不敢用。”
秦王說:“那就按慣例去掉龍字,叫光棍吧。”
“哦。”古傑雖然覺得“光棍”一名怪怪的,但還是高興地接受了。
秦王問龐應說:“這就是天下間最利害的武器了?”
龐應說:“對,大王,這是天下間唯一一件無孔不入無堅不摧無剛不破的神器。”
秦王問:“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龐應笑著應答說:“早料到大王會這樣問了。天下間就隻有古傑的光棍能破無武銘,也隻有無武銘能破光棍的古傑。”
秦王糾正說:“不對,是古傑的光棍而不是光棍的古傑。”
龐應說:“都一樣,少了古傑不成光棍,少了光棍不成古傑。”
秦王說:“那就是說,用矛鬥盾,會兩敗俱傷?”
龐應說:“對。”
秦王看九鼎隻缺了一角,問龐應說:“鼎隻缺了十分之一,如何弄來兩件神器呢?”
龐應說:“吳耀阿核突偷走的那個鼎,是蜀國實驗用的,已有大部份被磨成了粉,光棍的古傑,不,古傑的光棍是用那個鼎剩餘的粉末製的。”
秦王點頭表示明白了,想了一想,又問龐應說:“要是其他人有了九鼎,不就能造出比這兩利害的武器了嗎?”
龐應點頭說:“按理說,是這樣沒錯。但天下間能造出此等高質量的武器,隻有讀過《機關要術》的我,偷走《木甲要術》的吳耀阿核突和讀完兩本經書的蜀國的國匠。除了我們,其他工匠就算得鼎,也無所用。”
秦王點頭說:“那就得趕快把吳耀阿核突的生死查明,還有盡快把九鼎都收集起來,這樣才能實現我統一天下的願望。”
龐應點頭稱是。
秦王看了看渾身遊走著紫光的無武銘,又看著古傑手上的光棍,對龐應說:“龐應,你也幫我造一件武器好了,用五分之一個九鼎。”
龐應不解地問:“為什麽呢?下這麽多份量,我怕大王控製不了。而且大王已有最強之矛和最強之盾,還怕什麽呢?”
秦王仰天長歎,說:“矛盾一齊造反,我就無能為力了。”
古傑馬上下跪說:“卑職絕不造反。”
秦王笑了笑,說:“隻是說說笑而已,隻是當大王的沒有一件能克住天下的神器,恐怕難服於人。”
龐應也明白秦王的顧慮,對秦王說:“大王,我能幫大王鑄造一劍,此劍能開天劈地,創造與毀滅世界。”
秦王拍拍龐應的肩說:“你這樣說得太玄幻了,在我們這個隻有青銅的年代,這樣的武器恐怕不能存在。”
龐應說:“想當年盤古開天劈地,用的隻是一把斧頭,不也神奇嗎?”
秦王笑說:“那隻是傳說。”
龐應想了想,說:“那我修正一下,此劍能驚天憾地,怎麽樣?”
秦王拍手讚好,說:“正想要這麽一件武器。”
龐應說:“古傑的棍子叫龍光,那麽比他利害的劍應叫激光,就改名為激光劍如何?”
秦王滿意地說:“好好,我拭目以待,等待大師鑄造出神劍來。”
龐應感於秦王和古傑對他所造的武器都萬分滿意,自己也激動得不懂得形容。
函穀關前,郭雄、嬴成和砍頭三人輪流看守著大關和小關。大關是函穀關的正關,如今門已經閉起來了,禁止任何人出入。小關是函穀關西北麵的一條小通道,如今用作允許離開秦境百姓通行的要道。函穀關後,是一條峽長的崖穀,延綿十數裏,在那兩邊的懸崖上,滿布了大秦的十數萬弩手,誰要是闖關,定必插翼飛。而關前還守了十餘萬的步兵,光是要破關門就已經夠吃力了,莫說要闖門。雖然函穀一關看上去天衣無縫,然而如太陽神教的水令主、風令主、地令主等奇人異士,還是輕易地通關了,可想而知,大秦還是有隱憂的。這天,郭雄負責看守著函穀西北麵的小關。
郭雄手拿著《六韜》,在看守之餘細讀著。自小就離家出走四處流浪的他,認識的字並不多,更莫說是認識兵法了。如今雖然是個伍長,但他知道將來總會成為將軍的,會領兵打仗,所以現在就開始作準備了。
“請問,可以進關嗎?”有人問守在關前的郭雄說。
郭雄顧著看書,也不看看是誰問他,便迴答說:“這裏隻允許出關,不允許進關。”
“那,我可以找你談談嗎?”那人問。
郭雄沒空理會那人,說:“本官忙著,你迴去吧。”
那人笑了笑,對郭雄說:“長官也不看看我是誰,再叫我走?”
郭雄稍微瞧了瞧那人,穿著一身的黑色長袍,隻有臉露出來。郭雄忽然眼睛瞪了一瞪,往那人的臉看了過去,仔細地看著,然後把書扔下了,捉住那人雙肩,吃驚地問:“你……你是吳耀阿核突?”
那人笑了笑,答說:“大王還沒有把我忘記呢。”
那人正是當日雍城山寨的二寨主,郭雄的智囊和機關工匠吳耀阿核突。
“核突,你……你沒有死?”郭雄想起當天吳耀阿核突駕駛著機關巨虎,被萬箭穿心的一幕。郭雄還記得巨虎底下滲出了紅紅的鮮血。也正因為吳耀阿核突的死,讓郭雄發了狂。
吳耀阿核突答說:“當然沒死,死了怎麽站在大王麵前呢。”
郭雄搖頭說:“別叫我大王了,如今我是大秦的戈兵伍長,不再是大王了,雍城山寨也已經山崩瓦解,不複存在了。”
吳耀阿核突問:“大王,你甘心嗎?”
郭雄答說:“有什麽甘不甘心的,當兵總比當賊好。而且如今秦王是我的拜把兄弟,我的前途無可限量。”
吳耀阿核突笑了笑,說:“大秦正在末落呢。”
郭雄說:“核突請別說這種話,勝敗仍兵家常事,大秦幾百年的基業不會因為這點小挫折而末落的。”
吳耀阿核突問:“你是秦王的拜把兄弟,怎麽被派來守關?”
郭雄說:“我本是死犯,如今能獲秦王所用,已經是福氣了,還求馬上當大將軍嗎?隻要打敗太陽神教,我馬上就能升任為大將軍了。”
郭雄看了看吳耀阿核突,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對他說:“我說,核突,不如你也到秦國來,我向秦王舉薦一下,以你的技術和才智,一定會得到秦王重用的。”
吳耀阿核突搖頭說:“我乃是重犯,可能還未見著秦王就會被斬了呢。不了,我也沒興趣到秦國去,如今的職位我也做得挺快樂的。”
郭雄對吳耀阿核突的情況感興趣,問:“你現在住哪裏?替誰辦事?”
吳耀阿核突答說:“在魏國的太陽神教裏,替教主辦事。”
“什麽?”郭雄向後退了兩步,一時說不出話來。
“怎麽了?大王打算不念舊情就跟我開
“教主,我迴來了。”水令主迴到太陽神教的總壇,九陽通天塔。
“坎姬,你不是應該去找公主的下落嗎?”華向陽坐在教座上說。
坎姬輕輕地擺著手,緩緩地輕柔地走到了華向陽身邊,然後伸著長腿,側坐在華向陽的腿上,一手繞到華向陽的脖後,摟住他的頭,既柔情又犀利地說:“公主重要呢,還是我重要呢?”
華向陽也不看坎姬,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說:“公主仍是魏國至寶,當然重要。坎姬是我太陽神教之寶,也重要。”
“教主真會說話。”坎姬用手指碰了碰華向陽臉上的麵具說。
“不要動我的麵具。”華向陽冷冷地說。
“教主啊,我有兩個秘密,你想要哪個先?”坎姬把胸脯挺到華向陽臉前說。
“哦?什麽秘密?”華向陽還是無動於衷。
坎姬一把抱住華向陽的頭,華向陽的臉就隔著麵具擠到了坎姬的胸脯上。
坎姬說:“天大的秘密。”
華向陽冷冷地說:“挑你喜歡的說吧。”
坎姬誘人地問:“教主喜歡我脫哪個?”
華向陽說:“是說,不是脫。”
坎姬見華向陽不見風情,便正經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站到了地上,說:“稟教主,龍公主現在在秦王宮裏住著。”
“哦?”華向陽也不怎麽吃驚。
“怎麽了?教主最心愛的女人在教主最大的敵人手上,教主不著急嗎?”坎姬問。
華向陽冷冷地說:“公主是安然無恙還是被綁著呢?”
坎姬迴答說:“我看她是自願住在秦宮裏的,還唱著歌跳著舞呢。說不定已經愛上秦王了。”坎姬一心想看華向陽動情的樣子,可是還是沒看到。
華向陽說:“公主找到她愛的人也是好事。不過公主乃是我魏國的國寶,沒有明媒正娶,不能就這樣住在秦宮裏。”
坎姬哈哈一笑,問:“教主,您不是忘了吧?難道公主不是已經嫁您了嗎?怎麽可能還會嫁給秦王呢?”
華向陽冷冷地說:“政治婚姻一樁。我對公主隻有仰慕之情,沒有愛慕之情。”
坎姬冷笑說:“教主好冷酷哦。”
華向陽問:“為何不把公主帶迴來?”
坎姬玩弄著自己的秀發,說:“教主以為我是什麽人啊?有能力進出秦宮,出入函穀關,來迴秦魏兩國,已經是極限了。還要帶上個礙手礙腳的公主?”
華向陽說:“你也沒辦法把她帶迴來。能把她帶迴來的,隻有我一個。”說著,華向陽站了起來,向門走去。
“怎麽了,教主?你打算親自去秦國嗎?”坎姬問道。
“不行嗎?”華向陽頭也不迴,踏出門外。
“哈哈,我總算看到他動情了。”坎姬姣柔一笑。
“糟了。”坎姬忽然想起來,“忘了給教主第二個秘密。”然後又騷騷地擺了個姿勢,喃喃地說:“喲,真壞。來日方長,秘密什麽時候都能給。”然後離開了總壇,不知到哪裏去了。
“人家說荊楚是南方野蠻之地,我看還挺富庶的啊。”離開韓國,已到了楚國的李見泉走在路上說。“還有這果,味道清淡中帶點濃烈,芬芳中帶點酸澀,赤紅的外皮包著雪白的仁肉,讓人一見傾心,就像傾國傾城的美女一樣。”李見泉邊說著,邊把果肉擠到了口中。
“唔!這真是人間一大享受,一天能吃幾百顆這種果子,我就情願永遠做荊楚之人了。”李見泉很少說出對女人之外的讚美說話,看來這種果子是天下珍饈。李見泉此時已經來到楚國的都城壽春。
來到楚地的李見泉,少不免就是想見識楚國的美女們。楚國以音樂聞名天下,能聞歌起舞的女子在楚國是尋常事。李見泉也記得楚國的阿若公主,是那樣的美若天仙,那樣的使他傾醉。於是,他又想先到青樓,再去找楚王遊說。看來李見泉沒有吸收上迴見不著韓王的經驗,沒有領悟到色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啊。他逛到了楚國的天仙樓前,看了看在樓上招手的美女,嘻嘻地笑了出來,喃喃地說:“比得上秦國的沾雨樓,嘻嘻!南方的美女,特別標致!”說著便要踏進門去。不料才進門,就被一個出門來的醉漢撞著個滿懷。
“喂,老兄,喝醉了別四處撞啊,撞著我還可以,撞著姑娘們重要的地方就不可了。嘻嘻!”李見泉邊淫笑著邊扶起那個醉漢。
那醉漢拿著一小瓶酒,喝了一口,看了看李見泉,醉醺醺地說:“眼熟,眼熟!”
李見泉也覺那人眼熟,隻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
“你……”那醉漢盯著李見泉看了看,然後指著他說:“你是淫賊,大盜,秦王的手下。”那人雖然醉醺醺,但所說的話完全沒錯。
“這人完全知道我身份,他是誰呢?”李見泉再仔細地看了那人兩眼。
“啊!是他!”李見泉終於認出了他是誰。
秦王宮裏,龐應已經休息了幾天,古傑也治好了頭上的傷,到了議政室裏跟秦王商談取九鼎一事。
秦王說:“如今我們知道下落的九鼎有七個:一個在我們手上,三個在周天子手上,一個在不知生死的吳耀阿核突手上,一個可能在泗水,還有一個可能在雲夢大澤。我們應該從何處先著手呢,又該怎麽著手呢?”
龐應說:“周天子手上的三個鼎應該最容易取得,可以馬上去取。”
秦王點頭說:“這點我同意,不過能順利取得三鼎的人,應該隻有我一個。”
古傑說:“由卑職去就行了。”
秦王說:“當年楚莊王向周天子問鼎的重量,就被滿朝大官罵了迴去。你一個無名小卒去,可能拿到鼎嗎?”
“我去偷。”古傑說。
秦王搖頭說:“九鼎如此貴重,必定放在層層看守之中,你要去到藏鼎之地,已是不簡單了。加上真鼎藏於假鼎之中,你不可能單人匹馬把九個重不可舉的假鼎都運迴來的,隻能把假鼎敲碎,才能取得真鼎。但你這樣做,必定會惹來千百將士跟你死戰,九死一生啊。”
“怎麽可以讓大王去冒險呢。”古傑說。
秦王哈哈一笑,說:“我去的話,不是冒險,隻是說跟周天子借九鼎來玩幾天而已。周天子今天還能坐在龍椅上,是全靠先王,所以,他不敢不從的,就這樣辦吧。”
古傑也隻好聽從秦王之命。
秦王對古傑說:“餘下的雲夢大澤和泗水的鼎,就交給古傑你去取了。順道打聽吳耀阿核突的消息。”
古傑領命答是。
龐應對秦王說:“大王,真九鼎失落已有數百年了,至今仍是傳說而無實據,恐怕在雲夢大澤和泗水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或機關,古傑伍長這樣前去,恐有生命之危。”
秦王問:“那你有何見解?”
龐應答說:“若把伍長的武器融進部分黑曜石,那樣去取鼎,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秦王點頭說:“好啊,順道把無武銘拿去重新鑄造一下,再滲點黑曜石,我嫌它還不夠強。”然後對古傑說:“把你的神棍交給龐應,讓他替你改良吧。”
“是的。”古傑把神棍交給了龐應。
龐應打量了一下神棍,說:“此武器精奇,但略有不足,我可以把他變成神器。”
秦王說:“已經是神棍了。”
龐應說:“神棍是騙人的,我能把他變成不騙人的。”
秦王對龐應的技術有點擔憂,問:“你的機關之術還差吳耀阿核突十萬八千裏,真的能行嗎?”
龐應拍胸口說:“能!那個吳耀阿核突之所以比我強,是因為他有黑曜石和《木甲要術》。如今我有了黑曜石和《機關要術》,還怕他有毛呢!”說著,就把古傑的武器和青銅人無武銘拿到了工房重新鍛造。
秦王感慨地說:“總算,事情有了新的轉機。”
古傑安慰秦王說:“大王無需擔憂,秦國肯定會統一天下的。”
秦王苦笑作應。
“你來楚國幹什麽?”醉醒了在河邊洗臉的那漢子問李見泉說。
“繚子先生,我是來楚國遊說楚王的。”李見泉說。
原來那醉漢是當年毒殺李斯,帶走阿若的繚子。
“哦?怎麽秦王派兩個人來遊說?”繚子疑惑說。
“兩個人?沒有啊,大王隻派出我一個。”李見泉坐在河邊說。
繚子打量了一下李見泉,問他說:“老實地告訴我,你此行來楚國有什麽目的吧。怎麽看你都不像是秦王派來的使節。雲海散人才是秦王派來的吧。”
李見泉又聽到雲海散人的名字,好奇地問繚子說:“繚子先生,我問你,雲海散人是個怎樣的人?”
繚子想了想,說:“有神仙之風,有軍神之風,有道義之風的一個隱士吧。”
李見泉氣憤地說:“我看他有失心之瘋才對呢!明明我才是大王派來遊說的使節,卻每次都被他捷足先登,害我見不著國王們。叫我如何迴去交差。”說著,李見泉苦惱起來,拾起岸邊的小石扔到河裏去。
繚子見李見泉苦腦的模樣不假,便問:“你真的是秦王派出的使節?”
李見泉大聲說:“還有假的嗎?”然後掏出了懷中智發寫給他讓他照讀照背的說文,遞了給繚子,對繚子說:“繚子你看,這是我要說的說文。”
繚子接過說文,仔細地讀了讀,說:“這說文寫得很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不過,比起雲海散人的口才,還差遠了。”
“什麽?”李見泉氣得站了起來,說:“這樣我不用去剩下的三國了!有雲海散人,我還去個屁啊?”
繚子笑了笑,說:“既然你是秦王派出的使節,身負重任,就算明知任務完成不了,也還得去啊。”
李見泉垂著頭,沒了鬥誌,低聲說:“也是啊,隻能硬著頭皮去了。”
李見泉看了看繚子,看他一臉頹喪的樣子,問他說:“我說繚子先生啊,你以前在我大秦的時候,還很風光的啊。聽說你帶走了阿若公主,來楚國當附馬,應該很風流快活才對,怎麽現在一副這樣的德性啊?”
繚子歎了口氣,問李見泉說:“楚王有請你們大王來楚國喝喜酒嗎?”
“沒有啊,隻有魏王請過而已。”李見泉迴答說。
“那就是啊。我繚子英明一世,胡塗一時。以為殺了李斯,仗著是九日子同門師兄弟,在七國中也薄有名氣,到楚國來,就能一展所長,抱得美人歸。誰知道,楚王不相信我,阿若公主又非真的愛我。唉!隻能在這裏窮困潦倒,借酒消愁了!”
聽見繚子的身世,李見泉不由得憐憫起來,搭了搭他的肩膀,對他說:“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啊。來,我們再去青樓裏喝個暢快,玩個痛快!”於是李見泉就偕著繚子上了青樓,以醉解憂。
秦王宮裏,龐應已經重新鑄造好了青銅人無武銘與及古傑的武器。一如既往,新作品被布覆蓋著未見光。秦王和古傑站在新的無武銘前,等待著龐應把它開光。
“大王,伍長,這新的無武銘可能有點醜。”龐應給秦王和古傑一點心理準備。
“哦?不是不堪入目就可以了,最重要是實用價值。”秦王對龐應說。
龐應拍胸口保證說:“保證實用,強度比以前的大十倍!”
“好,快揭開給我們看看。”秦王著急地說。
龐應吸了一口氣,一下子把布揭開了。
這迴,並沒有放射出金光,但是,卻讓秦王和古傑都看呆了。青銅色的基本底色上,青銅人全身猶如人的身體般,有著十二條經脈,通往全身。這些經脈全是紫黑色的,上麵還有一個一個的圈點,就如人體的穴位。這些經脈並不是裝飾,而是真的好像有血在流動般的,每條經脈都發出暗紫黑色的光茫,而不時像有暗流似的一道紫光遊走。
“這……這是……”秦王指著那些經脈問龐應說。
龐應解釋說:“大王,這些是貫注十分之一黑曜石後,青銅所產生的變化,由於力量過於強大,已經無法掩藏了。”
“十分之一的黑曜石?”秦王吃了一驚。
龐應把九鼎拿給秦王看,果然,已經沒有了其中一隻鼎角。
“好可惜啊!這樣力量就不完整了。”秦王歎息著黑曜石被毀。
龐應說:“黑曜石本來就是得拿來用才能發揮出威力的,光拿石頭扔不死人的。況且我們還會陸續拿到新的黑曜石,而一塊黑曜石的力量已經過於強大難以掌控,所以把它們用在器具身上最適合不過了。”
秦王點頭認同龐應的說法,但對新的無武銘的威力有所疑問,便問龐應說:“可以比喻一下,新的無武銘的威力有多大嗎?”
龐應想了想,迴答說:“相當於之前一百個無武銘,十個雍城機關巨虎的力量吧。一拳可以摧毀一座宮殿的威力,能擋至少一萬兵吧。”
秦王又是吃驚,喃喃地說:“這麽強大的武器給一隻猴子控製啊。”
龐應說:“大王要是不放心的話,我可以把控製室那裏封掉,這樣猴子就沒辦法操控了。”
秦王搖搖頭說:“造了出來不用就是浪費,而且就隻有猴子幹能進控製室吧?那就由他去吧。隻是……隻是希望能有東西克製一下它,若它造反了,我們也不至於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龐應點點頭說:“是的,用盾來比喻的話,無武銘應該是當今世上最強大的盾,沒有一種武器可以攻破。用矛來比喻的話,無武銘還未能稱上是最強的武器。”
“哦?那最強的武器在哪裏?”秦王感興趣地問。
龐應說:“在這裏。”然後拿起一根綁著布的長棍子,把繩子解開,把布揭開了。
“這!”古傑目瞪口呆了。
“這就是古傑的新武器,龍光棍。”龐應拿著棍子向秦王和古傑介紹說。
這根長棍子,也像無武銘那樣,全身有紫黑色的紋路,而且紋路像數十條龍盤繞於棍上。
“好霸氣的武器啊!”秦王不禁驚歎說。
古傑看見是長棍子,有點不太滿意,說:“這是長棍,我用的是雙棍,中間有布連著的。”
龐應解釋說:“伍長,中間拿塊爛布來連著,太不象樣了。而且若是被對手用刀劍什麽的一劃,你這布就斷開了,就變成別的武器了。”
古傑說:“那現在變成長棍,也是別的武器啊。”
龐應說:“伍長別著急,請看。”
龐應說著,自己揮了兩下長棍,然後雙手握住長棍的兩邊,一扭,長棍中間竟然藏了個機關,被扭開了。龐應手往棍的兩端一推,棍子中間的鏈子現了出來,是一條鑄成了雙頭龍的銅鏈,把兩棍連了起來。古傑又是看呆了,笑得合不攏嘴。
“怎麽樣,神奇吧?”龐應問古傑說,“既是長棍,也是兩截棍,還不止呢。”
龐應又把機關推了迴去,把連接在中間的鏈隱藏了起來。然後把棍子向反方向扭了一扭,棍子的一端竟伸出了一根尖刺,變成了一支長槍。
龐應對古傑說:“伍長從前也用慣槍類武器的吧?這我也替你加了進去,放心,這槍頭是由裏麵伸出來的,而且貫了黑曜石,不會斷不會掉的。”
古傑馬上伸手向龐應取棍,龐應笑著把棍交到了古傑手上。
古傑高興地舞了兩下,對龐應說:“感謝,太感謝了。我太喜歡了,你太捧了!”一下子,古傑高興得不懂得怎麽說話了。
秦王看見古傑高興,忍不住要挫他的銳氣,問古傑說:“古傑,這棍叫什麽名字?”
古傑得意地說:“龍光棍。”
秦王嚴肅地說:“這龍字是你能用的嗎?”
古傑怔了一怔,答:“不,不敢用。”
秦王說:“那就按慣例去掉龍字,叫光棍吧。”
“哦。”古傑雖然覺得“光棍”一名怪怪的,但還是高興地接受了。
秦王問龐應說:“這就是天下間最利害的武器了?”
龐應說:“對,大王,這是天下間唯一一件無孔不入無堅不摧無剛不破的神器。”
秦王問:“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龐應笑著應答說:“早料到大王會這樣問了。天下間就隻有古傑的光棍能破無武銘,也隻有無武銘能破光棍的古傑。”
秦王糾正說:“不對,是古傑的光棍而不是光棍的古傑。”
龐應說:“都一樣,少了古傑不成光棍,少了光棍不成古傑。”
秦王說:“那就是說,用矛鬥盾,會兩敗俱傷?”
龐應說:“對。”
秦王看九鼎隻缺了一角,問龐應說:“鼎隻缺了十分之一,如何弄來兩件神器呢?”
龐應說:“吳耀阿核突偷走的那個鼎,是蜀國實驗用的,已有大部份被磨成了粉,光棍的古傑,不,古傑的光棍是用那個鼎剩餘的粉末製的。”
秦王點頭表示明白了,想了一想,又問龐應說:“要是其他人有了九鼎,不就能造出比這兩利害的武器了嗎?”
龐應點頭說:“按理說,是這樣沒錯。但天下間能造出此等高質量的武器,隻有讀過《機關要術》的我,偷走《木甲要術》的吳耀阿核突和讀完兩本經書的蜀國的國匠。除了我們,其他工匠就算得鼎,也無所用。”
秦王點頭說:“那就得趕快把吳耀阿核突的生死查明,還有盡快把九鼎都收集起來,這樣才能實現我統一天下的願望。”
龐應點頭稱是。
秦王看了看渾身遊走著紫光的無武銘,又看著古傑手上的光棍,對龐應說:“龐應,你也幫我造一件武器好了,用五分之一個九鼎。”
龐應不解地問:“為什麽呢?下這麽多份量,我怕大王控製不了。而且大王已有最強之矛和最強之盾,還怕什麽呢?”
秦王仰天長歎,說:“矛盾一齊造反,我就無能為力了。”
古傑馬上下跪說:“卑職絕不造反。”
秦王笑了笑,說:“隻是說說笑而已,隻是當大王的沒有一件能克住天下的神器,恐怕難服於人。”
龐應也明白秦王的顧慮,對秦王說:“大王,我能幫大王鑄造一劍,此劍能開天劈地,創造與毀滅世界。”
秦王拍拍龐應的肩說:“你這樣說得太玄幻了,在我們這個隻有青銅的年代,這樣的武器恐怕不能存在。”
龐應說:“想當年盤古開天劈地,用的隻是一把斧頭,不也神奇嗎?”
秦王笑說:“那隻是傳說。”
龐應想了想,說:“那我修正一下,此劍能驚天憾地,怎麽樣?”
秦王拍手讚好,說:“正想要這麽一件武器。”
龐應說:“古傑的棍子叫龍光,那麽比他利害的劍應叫激光,就改名為激光劍如何?”
秦王滿意地說:“好好,我拭目以待,等待大師鑄造出神劍來。”
龐應感於秦王和古傑對他所造的武器都萬分滿意,自己也激動得不懂得形容。
函穀關前,郭雄、嬴成和砍頭三人輪流看守著大關和小關。大關是函穀關的正關,如今門已經閉起來了,禁止任何人出入。小關是函穀關西北麵的一條小通道,如今用作允許離開秦境百姓通行的要道。函穀關後,是一條峽長的崖穀,延綿十數裏,在那兩邊的懸崖上,滿布了大秦的十數萬弩手,誰要是闖關,定必插翼飛。而關前還守了十餘萬的步兵,光是要破關門就已經夠吃力了,莫說要闖門。雖然函穀一關看上去天衣無縫,然而如太陽神教的水令主、風令主、地令主等奇人異士,還是輕易地通關了,可想而知,大秦還是有隱憂的。這天,郭雄負責看守著函穀西北麵的小關。
郭雄手拿著《六韜》,在看守之餘細讀著。自小就離家出走四處流浪的他,認識的字並不多,更莫說是認識兵法了。如今雖然是個伍長,但他知道將來總會成為將軍的,會領兵打仗,所以現在就開始作準備了。
“請問,可以進關嗎?”有人問守在關前的郭雄說。
郭雄顧著看書,也不看看是誰問他,便迴答說:“這裏隻允許出關,不允許進關。”
“那,我可以找你談談嗎?”那人問。
郭雄沒空理會那人,說:“本官忙著,你迴去吧。”
那人笑了笑,對郭雄說:“長官也不看看我是誰,再叫我走?”
郭雄稍微瞧了瞧那人,穿著一身的黑色長袍,隻有臉露出來。郭雄忽然眼睛瞪了一瞪,往那人的臉看了過去,仔細地看著,然後把書扔下了,捉住那人雙肩,吃驚地問:“你……你是吳耀阿核突?”
那人笑了笑,答說:“大王還沒有把我忘記呢。”
那人正是當日雍城山寨的二寨主,郭雄的智囊和機關工匠吳耀阿核突。
“核突,你……你沒有死?”郭雄想起當天吳耀阿核突駕駛著機關巨虎,被萬箭穿心的一幕。郭雄還記得巨虎底下滲出了紅紅的鮮血。也正因為吳耀阿核突的死,讓郭雄發了狂。
吳耀阿核突答說:“當然沒死,死了怎麽站在大王麵前呢。”
郭雄搖頭說:“別叫我大王了,如今我是大秦的戈兵伍長,不再是大王了,雍城山寨也已經山崩瓦解,不複存在了。”
吳耀阿核突問:“大王,你甘心嗎?”
郭雄答說:“有什麽甘不甘心的,當兵總比當賊好。而且如今秦王是我的拜把兄弟,我的前途無可限量。”
吳耀阿核突笑了笑,說:“大秦正在末落呢。”
郭雄說:“核突請別說這種話,勝敗仍兵家常事,大秦幾百年的基業不會因為這點小挫折而末落的。”
吳耀阿核突問:“你是秦王的拜把兄弟,怎麽被派來守關?”
郭雄說:“我本是死犯,如今能獲秦王所用,已經是福氣了,還求馬上當大將軍嗎?隻要打敗太陽神教,我馬上就能升任為大將軍了。”
郭雄看了看吳耀阿核突,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對他說:“我說,核突,不如你也到秦國來,我向秦王舉薦一下,以你的技術和才智,一定會得到秦王重用的。”
吳耀阿核突搖頭說:“我乃是重犯,可能還未見著秦王就會被斬了呢。不了,我也沒興趣到秦國去,如今的職位我也做得挺快樂的。”
郭雄對吳耀阿核突的情況感興趣,問:“你現在住哪裏?替誰辦事?”
吳耀阿核突答說:“在魏國的太陽神教裏,替教主辦事。”
“什麽?”郭雄向後退了兩步,一時說不出話來。
“怎麽了?大王打算不念舊情就跟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