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格蒙特一世看著大瑟姆裏吵作一團,也是腦仁疼。因為長期居住在波蘭,齊格蒙特一世在立陶宛的影響力遠不如他已故的兄長亞曆山大大公。所以,他也沒法平息貴族議員們的爭吵。


    不過,為了穩妥,他決定再從波蘭境內調集一些兵馬過來。因為常年居住在波蘭,齊格蒙特一世對比爛的影響力要比在立陶宛大多了。而且,兩國有同盟關係,派兵支援是應該的。


    曆史上,波蘭人在奧爾沙戰役中,就派出了14000波蘭騎兵,2500德意誌雇傭兵(來自齊格蒙特一世兄長弗拉迪斯拉斯二世治下的波西米亞和西裏西亞),以及3000波蘭和韃靼人雇傭步兵。那5500步兵,主要就是**手、炮手和掩護前兩類兵種的長矛手。


    這一次,齊格蒙特大概受馬林的影響較大,打算派遣的兵馬構成也不大一樣。這一次,齊格蒙特一世打算派遣更多的步兵!


    因為馬林方陣的名聲大噪,齊格蒙特一世麾下,不但有5000翼騎兵,還有兩個標準方陣一共2500人,專門使用馬林方陣,也就是西班牙方陣。


    但這2500人是常備軍,真正戰鬥時,不會隻編成兩個方陣。齊格蒙特一世打算以這兩個方陣的老兵為基礎,擴編為6個方陣,一共7500人。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兵,排在方陣前麵,後麵則是三分之二臨時征召的新兵。也不算新兵,而是正常的領地仆從兵。平時農閑的時候,這些仆從兵也是要接受軍事訓練的,隻是沒那2500常備軍熟練和精銳而已。


    至於騎兵,齊格蒙特一世打算派遣出3000翼騎兵。另外,讓波蘭貴族們出7000施拉赤塔騎兵。這樣,波蘭人提供的援助,大概就是1萬騎兵和7500步兵。


    立陶宛這邊,主要是施拉赤塔騎兵為主。以有封地的施拉赤塔組成的重騎兵為主力,窮施拉赤塔組成的輕騎兵為輔。


    但是,就具體出兵數量,大瑟姆簡直吵翻了天......


    具體就是,有錢的大貴族,希望分攤到自己頭上的出兵數量和錢糧物資要少一點。特別是錢糧物資,大家都不願意出多。有錢了嗎,自然就惜命了,不願意拚命,也不大樂意多出錢......


    而沒有封地的窮施拉赤塔,倒是積極參軍,想要獲取軍功,也期望能通過戰爭,搶到一些財務。但是,他們不願意出錢,也沒錢可出,希望大貴族們多出些錢糧,維持戰爭所需。


    可有錢的貴族老爺哪裏肯給這些窮施拉赤塔出錢?他們自己都希望少出點軍隊和錢糧呢。所以,大瑟姆內部的情況是,有錢貴族和窮貴族爭吵,為錢糧問題吵。而有錢貴族之間,也為了各家所出的份額問題,也吵個不休。


    而且,爭吵的核心,似乎是在錢糧上......


    怎麽說呢,大貴族出兵越多,需要耗費的錢糧也越多。因為,這種領主製度的原則就是——領主出兵,自帶糧草。隻有那些沒有封地,不是領主的窮施拉赤塔,才不需要自帶糧草,隻要帶著刀劍鎧甲和戰馬,就能參戰。


    也就是說,出兵越多,需要出的錢糧也越多。此外,領主們還需要負擔那些窮施拉赤塔輕騎兵的糧草......


    但問題是,立陶宛大公國是一個窮國。這個國家雖大,可管理十分粗獷。之前,立陶宛大公國還處於半野蠻人狀態呢。也就是皈依天主教後,立陶宛才開始學習西歐,搞封建莊園製度,建立起了大規模的種植業。


    可立陶宛是1387年才正式皈依天主教的,距今不過百多年。而原始的多神教,也頑強地對抗了很久,才最終失敗。所以,立陶宛真要說發展,也就幾十年的事。就連農業技術,西歐農業技術在馬林眼裏已經算差的了,立陶宛更差些。倒是情況類似的波蘭,大概和德意誌更靠近些,便於交流,農業發展要好得多。


    事實上,立陶宛封建領主製,更多是在模仿條頓騎士團國。畢竟是鄰居,前期還被條頓騎士團壓著打。所以,立陶宛才發展出了封建領主製。而且,現在立陶宛軍隊的絕對主力,也是和西歐一樣的板甲騎士。但窮施拉赤塔的存在,也給軍隊補充了大量的輕騎兵。或者說,窮施拉赤塔的輕騎兵,才是立陶宛的傳統部族製騎兵。


    立陶宛這邊依舊爭吵不休,倒是波蘭這邊,迅速通過了支援立陶宛的決議。原本,波蘭大瑟姆都做好了支援立陶宛1.4萬施拉赤塔騎兵的心理準備了。但齊格蒙特一世隻要求他們出7000施拉赤塔騎兵,他們求之不得,很快就通過了計劃。


    至於步兵,波蘭貴族議員們也沒意見。為啥?因為那7500步兵的開銷,都是立陶宛出的。畢竟,為立陶宛打仗,沒有波蘭出錢的道理。


    也就是說,作為參戰方的立陶宛還沒吵出結果,作為盟友的波蘭,卻已經快速通過決議,同意出動7000施拉赤塔騎兵和7500步兵。


    當然,波蘭援軍需要時間集結。沒兩三個月,無法開赴戰場。


    除此之外,作為大哥的弗拉迪斯拉斯二世,也從波西米亞和西裏西亞調撥了2000步兵,派往立陶宛支援。這2000步兵都是老牌雇傭兵,火繩槍的裝備率達到了三分之一,類似馬林方陣的比例。


    實際上,弗拉迪斯拉斯二世打算支援更多兵馬的。但問題是,立陶宛大瑟姆拒絕了......


    為啥?人太多,養不起......


    這特麽,波蘭拍了1萬騎兵和7500步兵了,要是波西米亞再派遣幾千人,哪裏出得起那麽多錢糧?所以,是立陶宛大瑟姆主動要求弗拉迪斯拉斯二世隻派遣兩千步兵意思一下的。步兵嘛,糧食消耗比騎兵低多了,薪水也低很多。要是多來點騎兵,那可真養不起。


    特別是重騎兵,騎的都是高頭大馬。這些重型馬,每天吃的糧食,相當於5個人甚至更多人的口糧。立陶宛財政收入糟糕,所以,養不起太多騎兵。


    ......


    眼看著波蘭人都確立好援軍數量了,連波西米亞都派遣援軍了。大瑟姆的大貴族們終於覺得不能再拖了。於是,他們終於確定了出兵數量——1.7萬施拉赤塔騎兵。


    這是大瑟姆議員們爭吵很久後得出的數字,他們認為,2.7萬騎兵是立陶宛財政支撐的極限。再多,就出不起錢糧了......


    然後,就是各家分攤人數。最終,這1.7萬施拉赤塔騎兵,規定板甲騎士人數為3500人,大約占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多點。其餘的,都是傳統的輕騎兵了。


    這些輕騎兵,也不能說傳統。因為,他們大多模仿匈牙利的驃騎兵,但又不全學匈牙利驃騎兵。


    因為,匈牙利驃騎兵此時經常使用單手戰錘,用來對付板甲騎士。但立陶宛人的死敵莫斯科大公國的騎兵,是蒙古式騎兵,使用彎刀甚至弓箭的輕騎兵。


    所以,立陶宛和波蘭的輕騎兵,大多使用馬刀和長矛。他們慣於快速突擊,最快速度接近莫斯科大公國的蒙古式騎兵,不給莫斯科騎兵騎射的機會。但他們的長矛貌似是消耗性的,一旦長矛刺入敵人體內,因為難以拔迴,很多時候都會放棄長矛。然後,拔出馬刀繼續作戰。


    這也是後來波蘭槍騎兵的重要戰術,在拿戰時期還大放異彩。而馬林則改進了這種戰術,把普通長矛改進為帶彈簧緩衝的彈簧**。甚至,在槍頭兩邊還有留情結,方便槍尖刺穿後能夠即使拔出,用於第二次衝鋒刺擊。


    齊格蒙特一世麾下的5000翼騎兵,現在使用的就是馬林提供的彈簧**。但因為彈簧**比較貴,而馬林又很猥瑣地不提供不鏽鋼彈簧,導致彈簧更換頻繁。而彈簧又那麽貴......所以,普通施拉赤塔輕騎兵,隻能使用普通長矛。無他,便宜......


    不過,這些年馬林一直在向波蘭和立陶宛推銷北海國出產的高碳鋼馬刀,也就是帶護手套的近代***。因為質量好,價格又不算太貴。隻要經濟條件許可,很多波蘭和立陶宛的施拉赤塔騎兵,都買了一把北海國出產的***,作為自己的近戰武器。即便是那些板甲騎士,也都喜歡買一把北海國***,掛在腰間備用。畢竟,長矛和**,在馬站中都是消耗品。***或騎兵劍,則是騎士們最後的自衛手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