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日本武士的個人戰鬥力很強,但是,那是占了武士刀犀利的便宜。而且,日本武士在使用武士刀時,多喜歡雙手持刀劈砍(主要是身材矮小,臂長不夠,隻能雙手持刀),而不是刺殺。所以,防禦武士刀,主要防備劈砍和割傷。


    若是不能抵擋武士刀的鋒利,自然會被兇悍的日本武士砍死砍傷。可是,一旦能夠擋住武士刀的劈砍,那情況立馬不同。


    戚繼光在發明鴛鴦陣的時候,就發現藤牌可以抵擋住武士刀的劈砍。所以,鴛鴦陣裏,排在最前麵的就是手舉藤牌的藤牌手,後麵則躲著狼筅手和長矛手,抽冷子給日本武士來一下,將其擊殺。這種戰陣成熟後,戚家軍麵對倭寇基本就是戰無不勝了,而且自身損失很小。


    所以,馬林是很有把握對付那些兇殘的日本武士的。像是女真武士,隻要給他們配備能夠抵擋武士刀的盾牌和盔甲,基本就妥了……


    女真人本就兇悍,加上日本武士刀失去作用,肯定會被那些女真武士吊打。更何況,日本武士那精湛的刀法,在戰陣上沒啥用。一旦衝鋒廝殺起來,再華麗的刀法劍法都是沒用的,簡單、直接、有效的殺戮方式,才是戰場上最實用的。戰場上的廝殺,往往三兩下就解決戰鬥,根本不可能像小說裏那般大戰三百迴合。除非,是陣前鬥將。


    這是因為,戰場上不是隻有你和你的對手,身邊還有很多的友軍和敵軍。別看你武藝好,把眼前的敵人殺得節節敗退。可若是一個不小心,背後被另一個敵人偷襲,就算你武功再高,也很難抵擋。


    所以,戰陣之上,都很強調紀律,以及讓戰友保護你的後背。能做到這一點的軍隊,就容易取勝。而做不到的,往往高手也會被人毆死。


    就像戚繼光鴛鴦陣裏三才陣裏設計的——大藤牌後麵躲著三個人,藤牌擋住倭寇的武士刀,狼筅伸出來卡住敵人的武士刀。最後,長矛忽然刺出……這種打法,就算武士武功高強,也特麽很無奈啊。因為,他麵對的不是一個敵人,而是三個,而且是配合精妙的三個敵人……


    事實上,馬林現在就在派人采購華夏那邊毛竹做的狼筅。那玩意兒特猥瑣,經過桐油和炙烤等方式處理後很有韌性,能卡住敵人的兵器。或者說,至少能讓敵人暫時被拖住,影響戰鬥。這時候,藤牌手另一側的長矛手趁著敵人兵器並纏住,忽然刺出冷槍,的確很難抵擋。


    當然,狼筅主要對步兵有效,對騎兵效果比較差,也懼怕火槍兵。不過,日本多為山地,根本沒啥騎兵。就算有,也是騎著非常瘦小的日本的本土馬的“小學生騎兵”,缺乏衝擊力。


    山地多,自然得以步兵為主,而狼筅,恰恰是步兵的克星。特別是在山地戰中,作用很大。日本多山地,大多時候士兵出戰隻能步行。如此一來,鴛鴦陣什麽的效果就拔群了。


    但馬林才懶得用什麽鴛鴦陣呢,那是明軍用的。對於女真蠻子而言,你教他們鴛鴦陣短時間他們也很難學會。所以,還不如發個鋼刀,帶一個藤牌給他們呢。有藤牌抵擋武士刀,他們另一隻手所持的鋼刀,就能輕鬆攻擊敵人了。而且,女真人也有使用單刀的傳統。給他們一根長矛,他們還未必會用呢。


    事實上,若是換成蒙古人去日本,還真未必管用因為,蒙古人擅長騎馬作戰,可日本大多是山地,馬匹根本很難施展開。


    而女真人不同,特別是野人女真,大多居住在外東北的錫霍特山脈,那兒地形和日本山地地形很類似。所以,東海女真(也就是野人女真)很適應山地地形。最多,就是日本山地因為日本暖流,更加溫暖而已。


    所以,用野人女真去打日本軍隊,絕對是個非常好的選擇。隻要能擊敗作為核心的日本武士,剩下那些拿削尖的竹竿當武器的足輕兵(日本最低級的步兵),完全不是女真武士的對手。


    不過,東海女真部最大的問題,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人口數量的問題……


    大幾十年後,努爾哈赤統一女真三大部(建州部、海西部和東海野人女真)時,總共壯丁也就6萬多人。就算三大部平均,東海野人女真也就2萬多人。


    但馬林知道,野人女真不可能占據女真三大部分的三分之一。因為,生活在錫霍特山脈的野人女真人口肯定沒有已經開始從事農業的建州女真多。所以,6萬多八旗兵裏,東海女真最多一萬多兵丁。然後,東海女真也最多幾萬人口。


    如今,才1516年,別說生於1559年的努爾哈赤了,連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還沒出生呢。所以,這個時候,野人女真的數量應該更少,能湊出1萬壯丁都算嚇人了。


    不過,馬林本身也沒完全指望野人女真。野人女真不夠,還可以拿乞列迷人來湊嘛……


    在毛子屠殺之前,生活於黑龍江下遊的乞列迷人,數量可不比東海野人女真少。根據清朝乾隆時期的記載,當時黑龍江下遊生活的費雅喀部(明朝時稱為乞列迷人,後世稱為尼夫赫人),有2250戶,人口上萬。而生活在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也有148戶。


    這個年代,乞列迷人就算不足上萬,也有大幾千,是可以招攬到不少人手的。他們和野人女真其實差不多,都是野蠻驍勇的漁獵部族,戰鬥力差不太多。


    除了乞列迷人,東北還有錫伯族這種後來被編入新滿洲,並隨同索倫營駐守西疆的部族。當時,努爾哈赤得到錫伯族歸順後,將其編成65個牛錄。而一個牛錄等於三百兵丁,65個牛錄,就相當於19500人,接近2萬人了。


    當然,這是幾十年前,錫伯人沒有近兩萬壯丁,但上萬壯丁應該還是有的。隻要給足了好處,能讓他們天天喝酒吃肉,不愁招募不來足夠的雇傭兵。


    此外,這個年代,不隻是庫頁島上有苦夷人,南邊的北海道島上,也有很多苦夷人。


    當然,苦夷是明朝人的叫法。實際上,苦夷人和庫頁島南部及北海道島上的阿伊努人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部族。不過,明朝官方不懂,把阿伊努人也劃歸了苦夷範疇。


    而實際上,苦夷是野人女真的一支,是從外東北地區遷往庫頁島的,主要居住在庫頁島北部和中部。而蝦夷人則是一支居住在北海道和庫頁島上的島民。


    但明朝不知道,將庫頁島稱為苦夷島,而北海道,則稱為南苦夷島。至於島上的人,除了乞列迷人,一律稱為苦夷人。


    但真實情況是,屬於野人女真的苦夷人從北部登島後,因為更加剽悍,將原本的蝦夷人趕到了庫頁島南端。當然,目前北海道還是蝦夷人的大本營。而且,目前日本本州島北端靠近北海道的地方,還有部分蝦夷人。


    事實上,直到1457年的坷相曼夷之戰,日本才算擊敗所有本州島上的蝦夷人,將蝦夷人主體驅逐出了本州島。或者說,本州島北端的蝦夷人大部分被屠殺,剩下的都被奴役了。


    日本的曆史,嚴格來說,就是東南地區的大和族人同蝦夷人爭奪本州島北半部地盤的曆史。而日本幕府將軍“征夷大將軍”的稱號來源,也是源於和本州島北部的蝦夷人的征服戰爭……


    而在這個年代,日本尚未去控製北海道。最早控製北海道的行動,還要等到16世紀末,鬆前藩才會派人在北海道南端建立貿易點箱館,也就是後世的函館。


    現在還是16世紀初,距離鬆前藩渡海建立函館還有很久。所以,此時的北海道,還是蝦夷人的地盤。馬林不知道,北海道因為氣候比庫頁島暖和許多,蝦夷人數量很多,估計有幾萬人。要知道,後世的北海道,可是日本的北部糧倉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