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抗西式艦隊,未必就需要和對方對轟火炮。另一種古老的戰術,一樣很厲害。那就是——火攻。


    從三國時期開始,古代華夏人就將火攻用於水戰。這個戰役太有名,那就是——赤壁之戰。


    當然,火攻是有限製的。赤壁之戰東吳火攻成功,是建立在曹軍把船都用鏈條鎖在一起的情況下。要是船沒鎖起來,看到對方火船過來,大不了船隻分散開唄,最多損失部分船隻。


    而原本曆史上,明朝末年大海盜鄭芝龍也在料羅灣海戰裏對荷蘭人和劉香的船隊使用過火攻戰術。那場海戰,鄭芝龍給出了海戰火攻最標準的戰法——等敵軍船隊停泊在港灣內,而且逆風的時候,趁勢用幾百條火船衝上去……


    艦隊停靠在港灣裏的時候,特別是晚上,很多水手壓根就不在船上,而是上岸整修去了。這時候發動火攻,對手來不及反應。


    另外,如果港灣恰好處於逆風向的時候,船隻衝出來很難。因為,動力不足。中式的船帆還好點,可以利用八麵來風。而西式的橫帆船就慘了。在麵對逆風的時候,橫帆機動力超差。想要躲開輕快的火船,難度極大。所以,鄭芝龍的艦隊,輕鬆擊潰了荷蘭人和劉香的聯合艦隊。


    而後來,荷蘭人也學到了這一招,將其用在了西班牙人身上。在6年後的唐斯海戰中,荷蘭人用曾經遭受過的火船戰術,用來對付西班牙主力艦隊。結果,一舉摧毀西班牙43艘大型戰艦,讓西班牙海軍從此一蹶不振。畢竟,西班牙人損失的,可不是海盜劉香損失的那50多艘中小船隻,而是排水量都在1000噸以上的主力戰艦。西班牙人遭此損失,從此失去了在海上壓製荷蘭的能力,甚至被迫同意了荷蘭的獨立。而荷蘭的“海上馬車夫”時代,也從那場海戰之後才嶄露頭角。畢竟,之前荷蘭人都沒有製海權,隻有挨西班牙艦隊虐的份兒。


    馬林左思右想,覺得就算給明朝提供火炮,明朝人也用不順手。畢竟,明朝人的確沒有用大炮巨艦的習慣。就像把ak47這種大殺器給非洲黑叔叔,結果他們擺出各種銷魂的姿勢進行射擊,但就是打不中……


    而火攻法不同,這本來就是古代華夏人拿手的伎倆。而且,非常符合古代華夏儒生“用計破敵”的思維方式。


    明朝的軍事衰落是很悲哀的,明朝的儒生,和宋朝儒生一樣,過於相信文人的計謀,喜歡走捷徑。


    結果就是,打仗時將士們基本功不紮實。而統帥兵馬的文官,也老想著用自己的計謀去解決對手,而不是靠強大的實力去碾壓對手。


    若是遇到同樣弱雞的對手,這些計謀自然好使。可是,遇到在機動力上遠超明軍的蒙古騎兵,自然就成了傻叉……


    這個世界,終究是要靠實力說話的。馬林就算喜歡玩陰謀詭計,可北海國的軍隊,卻也是按照後世的嚴格標準訓練而成的。用計謀,北海國軍隊行。要是硬碰硬,北海國軍隊一樣不怵。


    而明朝的文官,太過腦殘,總想著靠自己的計謀解決對手,壓根就沒想過要通過訓練提高將士們的戰鬥力。


    隻有戚繼光,認識到了將士們本身訓練水平的重要性。所以,他練出了一支無敵的戚家軍。但可惜的是,後來戚繼光的後台張居正倒台,戚繼光也受到文官爭鬥的牽連,被迫下野。他的傑出軍事思想,也被愚蠢的文官們棄之不用。最後一支戚家軍,甚至被故意丟到遼東送死。


    ……


    馬林估計,就算大炮巨艦的思想正確,那些大明文官也不會采納。他們要是肯接受這種思想,劉大夏也不會把鄭和的航海圖和寶船圖紙都藏起來了。


    無他,發展海軍太耗錢了,維護費用也很驚人。但大明王朝的財政,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通沒有眼光的限製,從來就沒好過。


    朝廷缺錢,這些文官們自然就反對大造戰艦和火炮了。特別是馬林獻上的拿破侖12磅炮,用的是銅炮,平均每門炮就需要五六百公斤銅。對於比較缺銅的明廷來說,要是那些文官肯大批製造就有鬼了。


    但馬林卻不能讓明廷在和葡萄牙人的戰鬥中失利,因為,現在的皇帝是正德這個好戰分子!


    若是水戰失敗,那些文官就沒有能力阻止正德發展海軍了。而正德要是弄出強大的海軍,東亞地區就沒法安穩了。


    所以,馬林又提出了火船戰術……


    火船戰術在明朝是非常有名氣的,因為,現在在明朝很流行的《三國演義》,就特別提到過《火燒赤壁》。這個故事在明朝太有名,估計有說書人的城市,大部分百姓都聽過這個故事。


    馬林提出火船戰術,不僅讓明朝人熟悉,而且,非常符合明朝文人“喜歡用智謀”的風格。


    說到底,就算寫《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羅貫中,其實也就是個半吊子文人。這貨本來是輔佐張士誠的,但在羅貫中之流的半吊子文人“軍事家”的輔佐下,張士誠幹脆利落地輸給了朱元璋。因為,張士誠太過迷信這幫半吊子文人的軍事能力了。不像朱元璋,手下有徐達、常遇春等一幹名將猛將。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那些小伎倆毫無用處。《三國演義》,也不過是一本娛樂大眾的評書。我們可以看到,裏麵的戰爭場景非常滑稽——堂堂主將,居然出陣和人單獨鬥將……這得多腦殘啊……


    然後,埋伏人也就簡單幾句描述——敵將大唿“不好,中計了”,然後就兵敗如山倒了……


    簡單來說,《三國演義》這書,把士兵全當npc了,而熱切過分誇大了武將的作用……


    ……


    但這種腦殘的書,對士兵不行的明朝沒啥用。可是,對本來士兵戰鬥力就很強的女真人就有用了……


    努爾哈赤這個半文盲,就是受到了《三國演義》非常深重的影響,開始喜歡用計謀作戰。


    和明軍不同,努爾哈赤手下的女真蠻子本來就很剽悍,不是明軍那種npc士兵,而是類似遊戲裏的“精英怪”。而蠻兵們不缺勇猛,隻缺主帥的智謀。《三國演義》的智謀雖然有些幼稚,可那是對明朝這個重文輕武的國家。而對於士兵全是兇悍的蠻子的後金而言,那些計謀卻又有用了。因為,《三國演義》裏最短板的“士兵能力問題”,在後金這邊不是問題。


    這樣一來,本就有剽悍的蠻兵的後金,加上三國的智謀,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滿清……


    當然,滿清能入關也有很大的運氣因素,比如李自成在內部的破壞。但《三國演義》和滿清的情況的契合,也是重要的因素。


    ……


    馬林無法改變明朝文官腦殘的“過分依賴計謀”的軍事思想,也不想改變。但這次為了對付葡萄牙人,他不得不順著那些明朝文官,采用他們看來最正確的方式,去打敗葡萄牙艦隊。


    甚至,這次功勞馬林都不想要,避免激怒葡萄牙人。


    所以,馬林早就打算好——讓孔泰挑選一個明朝讀書人手下,讓其趕赴廣東,以謀士的身份,向大明廣東水師的統兵官獻上此計。這樣,葡萄牙人就算戰敗,也沒法怪罪到馬林頭上了。


    而且,馬林估摸著,以明朝官僚的尿性,那個統兵官就算知道是馬林獻的計策,也會想方設法把功勞安在自己頭上的。所幸,馬林本來也不想要找個功勞,大家倒是一拍即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