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阿尤恩總督科頓覺得玄幻,就是馬林這個穿越者聽到匯報,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要知道,廷巴克圖可是遠在西非內陸深處的沙漠邊緣啊。
但事情就是這樣戲劇化,據報告上所說,莫辛根帶著一支小型的駱駝隊,每人身穿沙漠中必備的白色長袍,在黑奴亞亞的指引下,經過一個一個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小綠洲。雖然非常艱苦,但僥幸沒有渴死。畢竟,每到一個綠洲,都可以補充到淡水。而穿著全身的白袍,可以盡可能地反射陽光,減少汗液的蒸發。
至於莫辛根自己,之所以能從沙漠裏活著迴來,除了強健的體魄和驚人的意誌外,他還帶了一把油紙傘遮陽,進一步減少了沙漠中烈日的灼傷。
原來,莫辛根年初迴過一次國,看中了一把從大明弄來的油紙傘。然後,這廝就把油紙傘帶去阿尤恩了。阿尤恩一年到頭幾乎不下雨,但陽光很毒。一次偶然的機會,莫辛根為了躲避烈日,把油紙傘當遮陽傘用。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因為避免了烈日的直接照射,他在沙漠中行走的時候,舒服了許多。
這次橫穿沙漠,他麾下的柏柏爾人奴隸和黑奴穿著白袍,牽著駱駝。而他自己,則撐著油紙傘,一身輕鬆地跟著步行。因為陽光照射不到他的身上,他隻是感到悶熱,卻感受不到太陽的毒辣。
不過,撐著傘的他,也騰不出手來做別的了。畢竟,撐傘是要手拿著的。而且,時間長了還要換手拿。
如果,能夠不用手,也能撐著陽傘……
忽然,馬林腦海中浮現出了《新龍門客棧》裏林青霞頭戴寬大的鬥笠,麵部蒙著白紗的畫麵……
“對啊,鬥笠!”馬林興奮地一拍桌子。
這可是在沙漠中行走的俠女的標配,為了防曬,又不能影響拔刀砍人,行走沙漠的女俠們,往往帶著鬥笠。有時候,鬥笠邊緣還有白紗垂下,以遮擋風沙。
不過,鬥笠做太大的話,貌似有點重。然後,馬林想到了後世一種可以戴在頭上的傘——帽傘。這種傘戴在頭上,比較省力。而且,遮擋範圍也大。
隻是,它也有隱患——風大的話,戴著帽傘的頭部也要被強風帶著歪腦袋……
所以,這種帽傘,隻適合風小的的地方。而恰恰,撒哈拉沙漠就是個風不算很大的地方。就算刮起了大風,那也不是壞事。因為,刮大風會很涼爽呢。
不過,帽傘不夠牢固,而且生產比較麻煩。所以,馬林為了偷懶,直接結合鬥笠和帽傘的特點,設計出了一種鬥笠傘!
什麽叫鬥笠傘?就是用鬥笠的框架,然後上麵蒙上一塊傘布,就成了所謂的“鬥笠傘”。
因為蒙了傘布,所以,鬥笠就可以“偷工減料”。馬林設計的“鬥笠傘”偷工減料到了什麽地步呢?
他的“鬥笠傘”,整個鬥笠,隻剩下了一個幾根木條做成的框架。而且,框架的外形特別有意思。怎麽個有意思法呢.?因為它看上去就像後世奔馳車的標誌……
也就是說,他搞的所謂“鬥笠傘”的框架,就是一個圓圈裏麵帶一個三叉星。不管是圓圈還是三叉星,都是木條做的。如此節省木料,整個鬥笠自然輕得很。然後,在“奔馳標誌”上麵蒙塊布,就成了遮陽用的鬥笠傘了。當然,“奔馳標誌”下麵也連了一個圓形帽圈,方便戴在頭上。
整體下來,這個鬥笠傘,重量比一把油紙傘還要輕便些。而且,戴在頭上,還不妨礙手裏幹活。
除此之外,鬥笠的圓形帽簷,也不像帽傘的邊沿的傘骨的尖頭那樣容易戳到駱駝的眼睛。
平時,駱駝隊的成員在橫穿沙漠時,可以把鬥笠傘戴在頭上,遮擋毒辣的陽光。若是遇到大風,則將鬥笠傘拿下來,拴在駱駝背上……
設計好之後,馬林就下令製作了一批鬥笠傘,用快船運往阿尤恩,供應駱駝隊使用。
同時,馬林還嚴厲下令——嚴禁泄露任何廷巴克圖貿易線路的秘密,以免驚動葡萄牙人。
如今,葡萄牙人已經把廷巴克圖視為其囊中之物了。若是被他們知道北海國聯係上了廷巴克圖,還不得和馬林要線路啊?
馬林還想偷偷賺上幾筆呢,怎會輕易肯讓出?
但若是被葡萄牙人發現,就不得不讓了。因為,若是他不守規矩,葡萄牙人也會去搶美洲。
曆史上,葡萄牙人就是嚴格按照《托德西拉斯條約》劃定的“教皇子午線”而殖民巴西的。當然,他們早就得知了巴西的存在,才提出這個故意往西移了270裏格的界線的。後來,葡萄牙人也的確沒爭奪巴西以外的美洲地區。
不過,西班牙人倒是耍賴了。他們後來殖民了東方的菲律賓,實際上算違約了。但問題是,劃定“教皇子午線”的時候,大家還不確定地球是圓的,因此沒有確定東方界線。而西班牙,正是依據這個漏洞,才殖民了菲律賓的。按照西班牙人的說法——他們是從美洲往西來到菲律賓的,不算違約。
也就是說,西葡兩國對教廷劃的分界線還是比較尊重的。就算後來西班牙耍賴,也是找了漏洞,而沒敢推翻。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推翻教廷的決議了。因為,若是推翻了教廷的規定,別的國家就可以不顧規矩,染指他們的地盤了。
事實上,早期的時候,西歐其他國家的確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眼紅不已,卻又不敢越界。就像英國,一開始就沒敢搶奪美洲,隻是派海盜船搶劫西班牙人的運金船。
但到了“三十年戰爭”後,教廷威嚴掃地,英法這兩個西歐強國,才開始不顧教廷的規定,直接去北美搶地盤去了。英國的第一個北美殖民地詹姆斯敦,就是畢竟,“三十年戰爭”的結局是天主教潰敗。作為天主教總舵的羅馬教廷,那時候自然也跟著威嚴掃地了。
事實上,在16世紀中期的宗教戰爭後,教廷威望就大跌了。隻不過,餘威尚在。等到“三十年戰爭”結束,教廷就成了意大利的教廷,英法這樣的大國就不鳥羅馬了。
不過,在宗教戰爭爆發之前的眼下,不管是馬林還是葡萄牙,都不能輕易越界。除非,能得到對方允許。
所以,馬林對廷巴克圖黃金貿易路線的決定就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等葡萄牙曆盡萬難發現了廷巴克圖,馬林早就在廷巴克圖賺夠了黃金了!畢竟,廷巴克圖的黃金隻需要用鹽就能換到。別的馬林也許缺乏,可鹽這東西,真是要多少有多少啊!他隻擔心,廷巴克圖那邊有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換……
但事情就是這樣戲劇化,據報告上所說,莫辛根帶著一支小型的駱駝隊,每人身穿沙漠中必備的白色長袍,在黑奴亞亞的指引下,經過一個一個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小綠洲。雖然非常艱苦,但僥幸沒有渴死。畢竟,每到一個綠洲,都可以補充到淡水。而穿著全身的白袍,可以盡可能地反射陽光,減少汗液的蒸發。
至於莫辛根自己,之所以能從沙漠裏活著迴來,除了強健的體魄和驚人的意誌外,他還帶了一把油紙傘遮陽,進一步減少了沙漠中烈日的灼傷。
原來,莫辛根年初迴過一次國,看中了一把從大明弄來的油紙傘。然後,這廝就把油紙傘帶去阿尤恩了。阿尤恩一年到頭幾乎不下雨,但陽光很毒。一次偶然的機會,莫辛根為了躲避烈日,把油紙傘當遮陽傘用。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因為避免了烈日的直接照射,他在沙漠中行走的時候,舒服了許多。
這次橫穿沙漠,他麾下的柏柏爾人奴隸和黑奴穿著白袍,牽著駱駝。而他自己,則撐著油紙傘,一身輕鬆地跟著步行。因為陽光照射不到他的身上,他隻是感到悶熱,卻感受不到太陽的毒辣。
不過,撐著傘的他,也騰不出手來做別的了。畢竟,撐傘是要手拿著的。而且,時間長了還要換手拿。
如果,能夠不用手,也能撐著陽傘……
忽然,馬林腦海中浮現出了《新龍門客棧》裏林青霞頭戴寬大的鬥笠,麵部蒙著白紗的畫麵……
“對啊,鬥笠!”馬林興奮地一拍桌子。
這可是在沙漠中行走的俠女的標配,為了防曬,又不能影響拔刀砍人,行走沙漠的女俠們,往往帶著鬥笠。有時候,鬥笠邊緣還有白紗垂下,以遮擋風沙。
不過,鬥笠做太大的話,貌似有點重。然後,馬林想到了後世一種可以戴在頭上的傘——帽傘。這種傘戴在頭上,比較省力。而且,遮擋範圍也大。
隻是,它也有隱患——風大的話,戴著帽傘的頭部也要被強風帶著歪腦袋……
所以,這種帽傘,隻適合風小的的地方。而恰恰,撒哈拉沙漠就是個風不算很大的地方。就算刮起了大風,那也不是壞事。因為,刮大風會很涼爽呢。
不過,帽傘不夠牢固,而且生產比較麻煩。所以,馬林為了偷懶,直接結合鬥笠和帽傘的特點,設計出了一種鬥笠傘!
什麽叫鬥笠傘?就是用鬥笠的框架,然後上麵蒙上一塊傘布,就成了所謂的“鬥笠傘”。
因為蒙了傘布,所以,鬥笠就可以“偷工減料”。馬林設計的“鬥笠傘”偷工減料到了什麽地步呢?
他的“鬥笠傘”,整個鬥笠,隻剩下了一個幾根木條做成的框架。而且,框架的外形特別有意思。怎麽個有意思法呢.?因為它看上去就像後世奔馳車的標誌……
也就是說,他搞的所謂“鬥笠傘”的框架,就是一個圓圈裏麵帶一個三叉星。不管是圓圈還是三叉星,都是木條做的。如此節省木料,整個鬥笠自然輕得很。然後,在“奔馳標誌”上麵蒙塊布,就成了遮陽用的鬥笠傘了。當然,“奔馳標誌”下麵也連了一個圓形帽圈,方便戴在頭上。
整體下來,這個鬥笠傘,重量比一把油紙傘還要輕便些。而且,戴在頭上,還不妨礙手裏幹活。
除此之外,鬥笠的圓形帽簷,也不像帽傘的邊沿的傘骨的尖頭那樣容易戳到駱駝的眼睛。
平時,駱駝隊的成員在橫穿沙漠時,可以把鬥笠傘戴在頭上,遮擋毒辣的陽光。若是遇到大風,則將鬥笠傘拿下來,拴在駱駝背上……
設計好之後,馬林就下令製作了一批鬥笠傘,用快船運往阿尤恩,供應駱駝隊使用。
同時,馬林還嚴厲下令——嚴禁泄露任何廷巴克圖貿易線路的秘密,以免驚動葡萄牙人。
如今,葡萄牙人已經把廷巴克圖視為其囊中之物了。若是被他們知道北海國聯係上了廷巴克圖,還不得和馬林要線路啊?
馬林還想偷偷賺上幾筆呢,怎會輕易肯讓出?
但若是被葡萄牙人發現,就不得不讓了。因為,若是他不守規矩,葡萄牙人也會去搶美洲。
曆史上,葡萄牙人就是嚴格按照《托德西拉斯條約》劃定的“教皇子午線”而殖民巴西的。當然,他們早就得知了巴西的存在,才提出這個故意往西移了270裏格的界線的。後來,葡萄牙人也的確沒爭奪巴西以外的美洲地區。
不過,西班牙人倒是耍賴了。他們後來殖民了東方的菲律賓,實際上算違約了。但問題是,劃定“教皇子午線”的時候,大家還不確定地球是圓的,因此沒有確定東方界線。而西班牙,正是依據這個漏洞,才殖民了菲律賓的。按照西班牙人的說法——他們是從美洲往西來到菲律賓的,不算違約。
也就是說,西葡兩國對教廷劃的分界線還是比較尊重的。就算後來西班牙耍賴,也是找了漏洞,而沒敢推翻。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推翻教廷的決議了。因為,若是推翻了教廷的規定,別的國家就可以不顧規矩,染指他們的地盤了。
事實上,早期的時候,西歐其他國家的確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眼紅不已,卻又不敢越界。就像英國,一開始就沒敢搶奪美洲,隻是派海盜船搶劫西班牙人的運金船。
但到了“三十年戰爭”後,教廷威嚴掃地,英法這兩個西歐強國,才開始不顧教廷的規定,直接去北美搶地盤去了。英國的第一個北美殖民地詹姆斯敦,就是畢竟,“三十年戰爭”的結局是天主教潰敗。作為天主教總舵的羅馬教廷,那時候自然也跟著威嚴掃地了。
事實上,在16世紀中期的宗教戰爭後,教廷威望就大跌了。隻不過,餘威尚在。等到“三十年戰爭”結束,教廷就成了意大利的教廷,英法這樣的大國就不鳥羅馬了。
不過,在宗教戰爭爆發之前的眼下,不管是馬林還是葡萄牙,都不能輕易越界。除非,能得到對方允許。
所以,馬林對廷巴克圖黃金貿易路線的決定就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等葡萄牙曆盡萬難發現了廷巴克圖,馬林早就在廷巴克圖賺夠了黃金了!畢竟,廷巴克圖的黃金隻需要用鹽就能換到。別的馬林也許缺乏,可鹽這東西,真是要多少有多少啊!他隻擔心,廷巴克圖那邊有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