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耕地30畝啊!馬林想想就激動萬分。為啥?因為坐擁美洲大陸殖民地的他,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而最缺的,就是人口和效率。


    而今,現在有一部犁就能日耕地30畝。而且,隻需一兩個人操縱(據匯報說是一個駕馬,另一個負責調整犁頭深度,屬於輔助,女人也可以勝任)。那麽,按照春耕一個月來算,豈不是一家人可以耕地900畝?


    馬林心裏開心得不要不要的,一家人要是能種地900畝,那10萬戶豈不是能種9000萬畝?天呐,這得多少糧食啊……


    馬林一路都是美滋滋的,他現在開始擔心——以後糧食太多怎麽辦?喂雞麽……


    但當他帶著幾個大臣和凱撒抵達現場,看到那個傳說中的“農耕奇跡”後,差點氣歪了鼻子……


    尼瑪!什麽“農耕奇跡”?感情就是用很多匹馬拉著一部犁車啊!


    馬林忍住憤怒,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個所謂的“農耕奇跡”其實就是用12匹挽馬,一齊拉著一部鐵架子製作的犁車前進。


    這部用鋼筋和木頭製成的犁車,下麵共有3部曲轅犁。設計者倒是花了心思,將三張曲轅犁的犁評用一根鋼條橫著連接在一起。


    當不耕地或轉向的時候,輔助操縱犁車的人提著橫鋼條,將三張曲轅犁的犁評一起往後拉,將犁刀提起犁地。而犁評一共有三個檔位,最後一檔就是犁刀離地的檔位,這是犁車趕路或者轉向時用的。


    而向前推一檔,就是淺耕檔,犁刀向下,但深入不多。這個檔位,主要是給牧場草地鬆土的。種植牧草要求不高,隻要鬆下土即可。而淺耕的話,速度也快。


    至於最前麵一檔,自然是深耕了,這是正常耕地用的檔位。而之前說的日耕地30畝,用的自然也是這個檔位。


    另外,在發明者普朗德使用犁車進行示範耕地的時候,馬林發現——這三張曲轅犁並不是並排的,而是有前有後。


    至於為什麽如此,馬林一看就明白了——因為三張曲轅犁的各自的犁壁在碎完土後,會把土往犁壁兩側扒拉分開。隨後,丟棄在土地裏。若是三張犁並排,那麽,在犁壁碎土後將泥土拋往兩邊的時候,泥土容易和邊上的犁拋向兩邊的泥土產生互相幹涉,影響犁車前進……


    所以,設計者聰明地把三張曲轅犁設計成斜的,三張犁不在一個水平麵上。這樣,向兩邊拋土的時候,就不相互產生幹涉了。


    馬林不得不承認,這個設計者還是很聰明的,工匠水平比較高。但是,看到前麵拉車的12匹馬後,馬林頓時火大了……


    ……


    尼瑪!那可是12匹挽馬啊!正常人家,養得起這麽多馬匹?就算你這個犁車設計得再巧妙,那又有何意義?光是12匹馬的飼料,就能讓普通農民破產啊!


    一家子養12匹挽馬有何意義?農耕的時候,固然能讓12匹挽馬齊上陣,加快耕地速度。可是,農耕結束後呢?12匹挽馬,每天耗費的糧食,相當於60個人!


    就算用馬車拉貨,一家農戶最多帶一兩匹挽馬出門拉貨,搞搞副業吧?畢竟,你馬再多,也得有足夠的趕馬的馬夫啊!


    那樣一來,農閑的時候,12匹挽馬,就會有10匹或11匹挽馬空閑下來,白白耗費糧食,簡直不劃算啊!


    ……


    不過,馬林也得承認,眼瞅著這12匹馬一齊耕地,速度真的好快,不亞於後世的手扶拖拉機。


    前世,馬林老爹也買過一台二手的手扶拖拉機,用於家裏耕地。不過,那台二手的常柴手扶拖拉機,每天耕地數量最多也不過15畝。但在後世,華夏人多地少,每家也就幾畝地,日耕地15畝,絕對夠用了,還能幫村裏人耕地呢。


    單論耕地速度,這台犁車能日耕地30畝,都達到手扶拖拉機的兩倍了。


    不過,馬林記得,後世家裏那台手扶拖拉機,耕地的時候,隻有一張犁,叫單鏵犁。隻有大中型拖拉機,才會用多鏵犁。因為,人家大中型拖拉機馬力夠大啊……


    說到馬力,看著犁車的馬林神情古怪起來。因為,看到拉車的12匹挽馬,他想到了一個詞——12馬力……


    是的,12馬力!這可是實打實的12馬力!可不是麽?12匹挽馬一齊拉犁車,不就是12馬力麽?


    而最巧合的是,在後世,馬林家裏的手扶拖拉機,貌似也是12馬力的小型單缸柴油機……


    不過,那個手扶拖拉機一天隻能耕地15畝。主要是,那用的是單鏵犁。而這12匹馬拉的犁車,同樣是12馬力,但卻用了三張犁。


    按道理,這應該每天耕地45畝的。畢竟,三張犁呢。但實際情況不是這麽算的,主要是因為——拖拉機隻要有油就能不停耕地。但這同樣12馬力的犁車係統,12匹挽馬累了卻是要休息好一陣的。


    因此,雖然多了兩張犁,可卻因為挽馬需要休息,每天耕地數量隻有30畝。但這個數據,在這個年代已經很嚇人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馬匹吃得多,農耕結束後,太多馬吃白飯……


    ……


    中午吃飯的時候,在飯桌上,馬林把養馬成本這個尖銳的問題給提了出來,責問犁車的發明者普朗德。畢竟,就算挽馬不像戰馬那樣天天吃5個人份的糧食,平均下來每天吃兩三個人的糧食還是有的。一戶農民家裏,養那麽多挽馬,非常不劃算。


    聽到馬林的責問,普朗德愣了半天。但最後,普朗德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應對的措辭:


    “大公,用普通的歐洲挽馬,肯定不劃算。但是,如果用平時吃草的克裏米亞馬就沒問題了!平時,克裏米亞馬(東歐蒙古馬)隻吃草,隻有在幹活時才需要吃飼料!”


    馬林聽了先是一喜,但很快皺眉道:


    “克裏米亞的東歐蒙古馬沒這麽強壯吧?”克裏米亞的東歐蒙古馬屬於中型馬,可比不上西歐常用的重型挽馬有力氣。


    普拉德則滿不在乎道:


    “那就再加3匹馬拉犁車唄!”


    馬林搖搖頭道:


    “還是不妥啊,東歐草原上的馬,的確吃草就行。可是那體型,真的不大適合幹活啊。別一個春耕,就把馬弄廢掉了。”


    普朗德想了想,道:


    “大公,要不,我們用本地挽馬和克裏米亞的吃草馬配種,培育更更強壯但又吃草即可的新馬種?就算培育出來的新挽馬不如本地挽馬有力氣,但隻要能幹活就行。到時候,12匹克裏米亞馬抵不上12匹本地挽馬的話,那就用15匹,總可以了吧?”


    馬林想了想,還真是。如果用本地的挽馬公馬和克裏米亞的東歐蒙古馬的母馬進行配種,也許能得到既能吃草過活,也有一定的力氣和耐力耕地的馬種。到時候,飼養成本就不是問題了。因為,平時東歐蒙古馬的品種是可以不吃糧食的。平時多養幾匹,也沒啥經濟壓力。


    而且,馬林記得,後世的頓河馬(也就是東歐蒙古馬的一種),就有東方型和西方型兩種。


    其中,東方型就是現在的克裏米亞東歐蒙古馬,體型較小,屬於適合輕騎兵騎乘的中型馬。而西方型,大概就是混合了歐洲重型挽馬血統的類型,體型更大,屬於乘挽兼用型。這種西方型的乘挽兼用的頓河馬,就是哥薩克們用來耕地的。行軍打仗時,也能用來作為換乘的馬匹。


    此外,乘挽兼用的西方型頓河馬,同樣地吃苦耐勞,可以以吃草為主。隻有幹活時,才需要吃糧食。


    所以,馬林完全可以照著頓河馬的西方型進行培育,培育乘挽兼用又能吃草為主的東歐蒙古馬。到時候,既可以避免養馬的高昂成本,又可以利用這種高效的犁車,開墾出很多耕地,節約很多勞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