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兩艘新的戰艦,從埃姆登造船廠下水了。這兩艘戰艦,都是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采用了密集龍肋骨的戰艦造法和加厚了側舷。加上,船上裝備了40門12磅鐵炮,防護力和攻擊力都十足。
而且,因為采用了4比1的長寬比,使得戰艦的航速達到了10節,高於9節的250級武裝商船。
可以說,這種參照了後世英式蓋倫船的“霍夫曼級”戰艦,防護力高,攻擊力強,還特麽的速度快……
總之,在這個年代,它就是最完美的戰艦……
在去年10月份第一艘霍夫曼級戰艦下水後,馬林感覺滿意,於是就安排埃姆登造船廠,按照之前記錄下的數據,開始使用高溫蒸汽盒子和模具,開始批量彎曲製造戰艦所需的船肋骨。因為被高溫蒸汽衝刷了幾個小時,所以,木材內部完全濕透了。為此,這批船肋骨,需要風幹幾個月後,才能繼續使用。
也因此,到了第二年春天,這些船肋骨才能用於造船。正好,馬林的商隊從東歐購進了兩根30米長的主龍骨木料,兩艘新的戰艦就開始建造了。到了8月底9月初,這兩艘船終於是可以下水了……
馬林再度親臨視察,並登艦感受,感覺還是不錯的。於是,兩艘戰艦正式入役,並被編號為霍夫曼級2號艦和3號艦。
船上的水手,操控船上的全裝帆(中間橫帆,首尾三角帆,用於順風航程)和全三角帆(用於逆風航程)兩套船帆都沒有問題。因為,馬林創建的水手學校,培養了大量的弗裏斯蘭年輕漁民成為水手。一艘戰艦,操控船帆需要的水手,也不過才60人,馬林培養了兩三千水手,完全夠用。
當然,船上的炮兵,則有些難以培養。馬林倒是在陸地上設立了炮兵訓練營,培養炮兵。可是,在陸地上開炮和在戰船上開炮完全就是兩迴事。
在陸地上開炮,若是使用炮台的火炮,壓根就沒有“複位”這個環節,簡單無比。因為,炮台的石頭根基,完全可以吸收火炮的後坐力,不管火炮口徑多大。
可是在船上不同,馬林根據後世看過的圖片“設計”的四輪炮架,開炮後,肯定是要後退的。不然,固定在船體上的話,所有後坐力都反作用到船身上,一旦側舷齊射,很容易引起翻船……
而且,四輪炮架的後麵,在開炮前,還要拴上繩子。開炮後,四輪炮架受到後坐力猛地向後退,還會掙斷繩子。當然,這個階段繩子的斷裂,也會吸收大量的反作用力做的功。然後,斷掉的繩子打個結,繼續使用……
戰船上的火炮,炮口肯定是伸出船舷和下夾板的火炮炮門的。但是,因為是前裝炮,如果炮口繼續留在外麵,就根本無法從炮口裝填火藥和炮彈。所以,四輪炮架的後退,也能讓炮口退迴船內,方便炮手裝填火藥和炮彈。
所以說,四輪炮架的後退及掙斷繩子,無論對於減少火炮後坐力對船的影響,還是從方便裝填上來講,都是很有用的。
但後退的四輪炮架裝填完畢後,還有一道步驟——複位,就是需要幾個炮手,把沉重的艦炮恢複到原來的位置,並在炮架後麵拴好繩子……
幸好,四輪炮架是有輪子的,雖然不是圓形輪子(圓形輪子不穩定,會跑),是規則的多邊形輪子(主要是增加阻力,防止炮架自動後退滑動),但推帶輪子的炮架,也比純粹抬著沉重的炮身要容易多了。要是抬炮身,那得多重啊?但是12磅的重炮,因為為了安全,是按照18磅炮的炮身設計的,炮身重達2噸。就是10個人抬,也抬不動啊。因為,一個人要抬200公斤的重量,折合400斤,一般人真做不到……
而采用了四輪炮架後,雖然推動也不容易,但5個炮手就能辦到了。畢竟,那是有輪子的……
實際上,這個時代,火炮還都是一根炮管,炮兵來抬的時代。因為不需要炮架,加上現在戰船上流行使用輕型的弗朗機炮,所以,現在很多戰船上,火炮數量也達到幾十門。開炮的時候,大家把那些輕便的弗朗機炮的炮身,抬到船舷上架起來就行了,擠一點也沒事。
隻不過,這些“瘦小”的小口徑炮,海戰中也沒啥威力,隻能欺負下小船。遇到大型船,很難有戰果。葡萄牙人能在“第烏海戰”中擊敗印度-埃及聯合船隊,也是因為對方大部分船都是小船,很多戰船幹脆就是運兵小艇,還有不少壓根就是從漁民那裏強征來的小漁船……所以,葡萄牙人的弗朗機炮才能建功的……
就目前這種“抬炮管”的階段,要是弄重炮,水手們也抬不動啊。即使用水手抬動了,因為太重,抬幾次大家也都沒力氣了。遠不如馬林設計的這種四輪炮架,是靠推的,推比抬省力氣多了,可以持久作戰……
所以說,馬林“發明”的四輪炮架,其實是領先時代的,很適合重炮使用。這也難怪,馬林分明是看著18世紀那些著名的風帆戰艦的炮架圖抄襲的,哪有不合理的道理?
而現在這個年代,歐洲其他國家,別說海軍戰船了,就是在陸地上,也是人抬炮的結構形式。都是用馬車裝著炮管行軍,到了戰場再讓人把炮管抬下馬車,埋到陣前……也隻有法國人發明了炮耳,開始使用低級的四輪車架來安放火炮了,但落後於馬林的三磅炮的炮架很多……
總之,在火炮的安放方式上,馬林已經領先於這個時代一個時代了……
為了讓炮手們適應戰艦上開炮和瞄準,馬林下令,這三艘船,多多訓練開炮,不要怕浪費彈藥。而且,馬林還打算多訓練一些艦炮炮手。所以,他從炮兵訓練營,調集了比需求多的炮手,登艦學習使用如何操控艦炮。因為,馬林打算建造更多的戰艦……
事實上,之前馬林就準備了更多的船肋骨。埃姆登造船廠,之前一共彎曲了可以製造10艘戰艦所需的船肋骨。但是,就是30米長的主龍骨數量不足,才隻先造三艘戰艦的。若是主龍骨數量充足,造10艘都沒問題……
眼下,大概是意識到了海上貿易的繁榮,現在很多西歐國家的王室,都把高於20米的老橡樹,當成了國家的戰略資源。馬林即使想買,也很難買到。
實際上,歐洲內陸地區,是有很多高達二三十米的老橡樹的。但是,如果太過內陸的話,那樣的大樹幹,未必能順利運到海邊……
畢竟,長達幾十米的樹幹,重十幾噸。如此重的東西,還必須要求整體搬運,不能切割,難度豈是一般大?
所以,就算內陸山區有這樣的大樹,也運不出來。即使運出來,代價也高得驚人……
而這個年代,造船所需的龍骨。那些橡樹,往往都是生長在海邊,拉到海邊很方便,或者生長在連通大海的河邊的。這樣,在把老橡樹伐倒後,可以讓其漂浮在河麵上,順流而下,抵達海邊……
至於那些藏在深山裏的老橡樹,對不起,發現了也運不出來;運出來,價格也讓人接受不起……而那些生長在海邊、大河邊的老橡樹,大部分早被那些造船廠的工匠發現並砍伐了,不會等到你去發現……
所以,馬林才很難收集到長30米的主龍骨材料的。而美洲不同,美洲幾乎無人開發(印第安人對自然的破壞極小),海邊、河邊,幾十米高的老橡樹多了去了。想要龍骨,加蘭德表示,即使布雷頓角島是針葉林為主,還是能找得出很多適合當龍骨的超過30米長的老橡樹的。
就在加蘭德離開布雷頓角島迴東弗裏斯蘭前,他就指揮移民砍倒了十幾棵三四十米長(注:馬林之前已經推廣使用米、千米、千克、克、畝等新式度量衡了)的幾百年樹齡的老橡樹,並組織大家一起,艱難地抬到了製定的風幹位置。為此,大家幾乎累斷氣。但是,一兩年後,馬林就會增加十幾根適合用於造大船的龍骨。
問題在於,這些新砍倒的老橡樹,要風幹一兩年才適合造船,馬林還得等啊……
不過,就在馬林焦急等待的時候,去條頓國賣鹽的船迴來,也給馬林帶迴了驚喜……
原來,馬林之前允許老斯滕.斯圖雷派年輕軍官進入施瓦茨領先的新軍中接受訓練,學習新的戰術,讓老斯滕.斯圖雷很是感激。
作為迴報,老斯滕.斯圖雷,從瑞典的造船廠裏,找到了5根長達30米的巨大橡樹原木,送給馬林,用來作為新戰艦的主龍骨。
這些原木,在瑞典的造船廠已經風幹了很久了,已經達到造船需求。而且,實際上,瑞典造船廠並沒有打算造四五百噸級的船,隻是打算造目前流行的兩三百噸級的船呢。所以,這5根原木原本是打算再鋸短一點的。幸好老斯滕.斯圖雷提前發現,並將其送給馬林,以迴報馬林對他的支持。
於是,馬林派去波羅的海地區的船隻,返航時,街道瑞典的通知,去瑞典把這5根巨大的原木,綁在船舷上,搖搖晃晃地帶迴了東弗裏斯蘭……
得到這5根巨大的橡樹原木後,馬林立即組織工匠對其進行加工,使之加工成為船隻的主龍骨。配合早就準備好的船肋骨和其他材料,新的5艘戰艦,也可以同時開造了。等到明年初,5艘新的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就會下水。到那時,擁有了8艘裝備有重炮的大型戰艦的馬林,也可以稱得上是海上小霸王了……
而且,因為采用了4比1的長寬比,使得戰艦的航速達到了10節,高於9節的250級武裝商船。
可以說,這種參照了後世英式蓋倫船的“霍夫曼級”戰艦,防護力高,攻擊力強,還特麽的速度快……
總之,在這個年代,它就是最完美的戰艦……
在去年10月份第一艘霍夫曼級戰艦下水後,馬林感覺滿意,於是就安排埃姆登造船廠,按照之前記錄下的數據,開始使用高溫蒸汽盒子和模具,開始批量彎曲製造戰艦所需的船肋骨。因為被高溫蒸汽衝刷了幾個小時,所以,木材內部完全濕透了。為此,這批船肋骨,需要風幹幾個月後,才能繼續使用。
也因此,到了第二年春天,這些船肋骨才能用於造船。正好,馬林的商隊從東歐購進了兩根30米長的主龍骨木料,兩艘新的戰艦就開始建造了。到了8月底9月初,這兩艘船終於是可以下水了……
馬林再度親臨視察,並登艦感受,感覺還是不錯的。於是,兩艘戰艦正式入役,並被編號為霍夫曼級2號艦和3號艦。
船上的水手,操控船上的全裝帆(中間橫帆,首尾三角帆,用於順風航程)和全三角帆(用於逆風航程)兩套船帆都沒有問題。因為,馬林創建的水手學校,培養了大量的弗裏斯蘭年輕漁民成為水手。一艘戰艦,操控船帆需要的水手,也不過才60人,馬林培養了兩三千水手,完全夠用。
當然,船上的炮兵,則有些難以培養。馬林倒是在陸地上設立了炮兵訓練營,培養炮兵。可是,在陸地上開炮和在戰船上開炮完全就是兩迴事。
在陸地上開炮,若是使用炮台的火炮,壓根就沒有“複位”這個環節,簡單無比。因為,炮台的石頭根基,完全可以吸收火炮的後坐力,不管火炮口徑多大。
可是在船上不同,馬林根據後世看過的圖片“設計”的四輪炮架,開炮後,肯定是要後退的。不然,固定在船體上的話,所有後坐力都反作用到船身上,一旦側舷齊射,很容易引起翻船……
而且,四輪炮架的後麵,在開炮前,還要拴上繩子。開炮後,四輪炮架受到後坐力猛地向後退,還會掙斷繩子。當然,這個階段繩子的斷裂,也會吸收大量的反作用力做的功。然後,斷掉的繩子打個結,繼續使用……
戰船上的火炮,炮口肯定是伸出船舷和下夾板的火炮炮門的。但是,因為是前裝炮,如果炮口繼續留在外麵,就根本無法從炮口裝填火藥和炮彈。所以,四輪炮架的後退,也能讓炮口退迴船內,方便炮手裝填火藥和炮彈。
所以說,四輪炮架的後退及掙斷繩子,無論對於減少火炮後坐力對船的影響,還是從方便裝填上來講,都是很有用的。
但後退的四輪炮架裝填完畢後,還有一道步驟——複位,就是需要幾個炮手,把沉重的艦炮恢複到原來的位置,並在炮架後麵拴好繩子……
幸好,四輪炮架是有輪子的,雖然不是圓形輪子(圓形輪子不穩定,會跑),是規則的多邊形輪子(主要是增加阻力,防止炮架自動後退滑動),但推帶輪子的炮架,也比純粹抬著沉重的炮身要容易多了。要是抬炮身,那得多重啊?但是12磅的重炮,因為為了安全,是按照18磅炮的炮身設計的,炮身重達2噸。就是10個人抬,也抬不動啊。因為,一個人要抬200公斤的重量,折合400斤,一般人真做不到……
而采用了四輪炮架後,雖然推動也不容易,但5個炮手就能辦到了。畢竟,那是有輪子的……
實際上,這個時代,火炮還都是一根炮管,炮兵來抬的時代。因為不需要炮架,加上現在戰船上流行使用輕型的弗朗機炮,所以,現在很多戰船上,火炮數量也達到幾十門。開炮的時候,大家把那些輕便的弗朗機炮的炮身,抬到船舷上架起來就行了,擠一點也沒事。
隻不過,這些“瘦小”的小口徑炮,海戰中也沒啥威力,隻能欺負下小船。遇到大型船,很難有戰果。葡萄牙人能在“第烏海戰”中擊敗印度-埃及聯合船隊,也是因為對方大部分船都是小船,很多戰船幹脆就是運兵小艇,還有不少壓根就是從漁民那裏強征來的小漁船……所以,葡萄牙人的弗朗機炮才能建功的……
就目前這種“抬炮管”的階段,要是弄重炮,水手們也抬不動啊。即使用水手抬動了,因為太重,抬幾次大家也都沒力氣了。遠不如馬林設計的這種四輪炮架,是靠推的,推比抬省力氣多了,可以持久作戰……
所以說,馬林“發明”的四輪炮架,其實是領先時代的,很適合重炮使用。這也難怪,馬林分明是看著18世紀那些著名的風帆戰艦的炮架圖抄襲的,哪有不合理的道理?
而現在這個年代,歐洲其他國家,別說海軍戰船了,就是在陸地上,也是人抬炮的結構形式。都是用馬車裝著炮管行軍,到了戰場再讓人把炮管抬下馬車,埋到陣前……也隻有法國人發明了炮耳,開始使用低級的四輪車架來安放火炮了,但落後於馬林的三磅炮的炮架很多……
總之,在火炮的安放方式上,馬林已經領先於這個時代一個時代了……
為了讓炮手們適應戰艦上開炮和瞄準,馬林下令,這三艘船,多多訓練開炮,不要怕浪費彈藥。而且,馬林還打算多訓練一些艦炮炮手。所以,他從炮兵訓練營,調集了比需求多的炮手,登艦學習使用如何操控艦炮。因為,馬林打算建造更多的戰艦……
事實上,之前馬林就準備了更多的船肋骨。埃姆登造船廠,之前一共彎曲了可以製造10艘戰艦所需的船肋骨。但是,就是30米長的主龍骨數量不足,才隻先造三艘戰艦的。若是主龍骨數量充足,造10艘都沒問題……
眼下,大概是意識到了海上貿易的繁榮,現在很多西歐國家的王室,都把高於20米的老橡樹,當成了國家的戰略資源。馬林即使想買,也很難買到。
實際上,歐洲內陸地區,是有很多高達二三十米的老橡樹的。但是,如果太過內陸的話,那樣的大樹幹,未必能順利運到海邊……
畢竟,長達幾十米的樹幹,重十幾噸。如此重的東西,還必須要求整體搬運,不能切割,難度豈是一般大?
所以,就算內陸山區有這樣的大樹,也運不出來。即使運出來,代價也高得驚人……
而這個年代,造船所需的龍骨。那些橡樹,往往都是生長在海邊,拉到海邊很方便,或者生長在連通大海的河邊的。這樣,在把老橡樹伐倒後,可以讓其漂浮在河麵上,順流而下,抵達海邊……
至於那些藏在深山裏的老橡樹,對不起,發現了也運不出來;運出來,價格也讓人接受不起……而那些生長在海邊、大河邊的老橡樹,大部分早被那些造船廠的工匠發現並砍伐了,不會等到你去發現……
所以,馬林才很難收集到長30米的主龍骨材料的。而美洲不同,美洲幾乎無人開發(印第安人對自然的破壞極小),海邊、河邊,幾十米高的老橡樹多了去了。想要龍骨,加蘭德表示,即使布雷頓角島是針葉林為主,還是能找得出很多適合當龍骨的超過30米長的老橡樹的。
就在加蘭德離開布雷頓角島迴東弗裏斯蘭前,他就指揮移民砍倒了十幾棵三四十米長(注:馬林之前已經推廣使用米、千米、千克、克、畝等新式度量衡了)的幾百年樹齡的老橡樹,並組織大家一起,艱難地抬到了製定的風幹位置。為此,大家幾乎累斷氣。但是,一兩年後,馬林就會增加十幾根適合用於造大船的龍骨。
問題在於,這些新砍倒的老橡樹,要風幹一兩年才適合造船,馬林還得等啊……
不過,就在馬林焦急等待的時候,去條頓國賣鹽的船迴來,也給馬林帶迴了驚喜……
原來,馬林之前允許老斯滕.斯圖雷派年輕軍官進入施瓦茨領先的新軍中接受訓練,學習新的戰術,讓老斯滕.斯圖雷很是感激。
作為迴報,老斯滕.斯圖雷,從瑞典的造船廠裏,找到了5根長達30米的巨大橡樹原木,送給馬林,用來作為新戰艦的主龍骨。
這些原木,在瑞典的造船廠已經風幹了很久了,已經達到造船需求。而且,實際上,瑞典造船廠並沒有打算造四五百噸級的船,隻是打算造目前流行的兩三百噸級的船呢。所以,這5根原木原本是打算再鋸短一點的。幸好老斯滕.斯圖雷提前發現,並將其送給馬林,以迴報馬林對他的支持。
於是,馬林派去波羅的海地區的船隻,返航時,街道瑞典的通知,去瑞典把這5根巨大的原木,綁在船舷上,搖搖晃晃地帶迴了東弗裏斯蘭……
得到這5根巨大的橡樹原木後,馬林立即組織工匠對其進行加工,使之加工成為船隻的主龍骨。配合早就準備好的船肋骨和其他材料,新的5艘戰艦,也可以同時開造了。等到明年初,5艘新的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就會下水。到那時,擁有了8艘裝備有重炮的大型戰艦的馬林,也可以稱得上是海上小霸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