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治正在皇莊酒坊裏背著手視察,一副小大人模樣。


    下人來通報,程大魔王和炭頭尉遲、小孟嚐秦瓊、牛進達、牛鼻子李績、張公謹一起來了。


    嘿嘿,正在想著怎麽讓股市的建立水到渠成呢,瞌睡了就有枕頭。


    程大魔王見到了李治就咋咋唿唿,“好你個小九子,偷偷摸摸就搞出雪鹽,賺大了吧?”


    “嘿嘿,程伯伯,也沒賺多少,不過呢,我正在釀新酒呢,比火酒更烈的美酒。”


    “尜尜,還有美酒啊,怎麽樣,我也投點錢,我們一起幹!”


    “好哇,我師父能賺錢的東西,多著呢,那花香酒就是我師父釀的。”


    花香酒是你師父釀的?


    程大魔王眼珠子嘀溜溜直轉,有點頭緒了。


    五個人齊齊點頭,陛下都能搞藥鋪為他的內帑小金庫賺錢,我們就投資他兒子合夥幹。


    “花香酒?你能釀嗎?”


    程大魔王聽說花香酒口水都要饞出來了。


    “能呀,還有蘋果酒呢,你們派人去鄉裏幫我收蘋果,隻要是沒腐爛就行,有多少我要多少。”


    牛鼻子李績比較有腦子,問,“比火酒更烈的酒?那我們怎麽入股呢?這美酒叫啥名?”


    “叫悶倒驢,烈的狠,運到漠北都護府絕對能換迴來好多羊毛,我還要建個織布作坊,織棉毛混紡布。


    入股,就一個項目一萬貫吧,紡織作坊也可以入股,隨你們。”


    悶倒驢?


    嘶~~!


    聽這名字,這酒就夠烈的,都能把驢子悶倒的酒,一定是好酒,肯定能賺錢!


    程大魔王酷愛烈酒,以後有好酒喝了!


    “好,我先入這酒股,明天給你送錢來。一萬貫占多少股份呢?


    你現在有釀好的沒?拿出來我們嚐嚐唄。”程大魔王馬上就要喝試試。


    “一萬貫占三個點的股份。”


    我勒個草!


    一萬貫才三個點?


    程大魔王瞪起了眼,“這也太貴了吧?”


    李治問,“這個悶倒驢好喝嗎?”


    程大魔王很實誠點頭,“比貞觀火酒更帶勁!”


    “那這酒送到草原去,受不受歡迎?賺不賺錢?”


    程大魔王不說話了。


    李治說,“這酒,我師父占五成,我也隻有五成,我自己要留點吧,要給我父皇二成吧,這樣一分,我都沒有幾個了。”


    於是,其他五人齊齊點頭,“好,明天給你送錢來。”


    李治於是讓下人整治酒水,程大魔王很聰明,悶倒驢比貞觀火酒還烈,得小心抿一口,而後慢慢下咽,不能一口悶,!


    一股辛辣火熱入喉,程大魔王唏噓,“這酒夠勁,多虧陛下開了年會,不然我又沒買酒錢了,花香酒太好喝,就是不經喝。”


    小孟嚐秦瓊就說,“是呀,你沒錢了,就偷拿嫂子的私房錢。”


    這是揭老底了。


    程大魔王可是不怕醜,“這個悶倒驢,我一定要入股,以後也有好酒喝了,小九子,花香酒你會釀嗎?”


    “會呀,我師父把秘方給我了。”


    有點意思了,這個小九子還是年幼啊,他的師父肯定就是藏在陛下後麵的那個高人。


    程大魔王是真聰明,基本猜到事實真相。


    “花香酒,我一定要入股,那玩意掙錢。”


    “行啊,程伯伯想入就入唄。”


    “我也入!”


    “我也入!”


    報名踴躍。


    “行,都行,明天帶錢來就行,另外,明天讓你們家兒子來,程處默、李敬業、秦懷道,明天讓他們都來,我有件大事需要和他們一起幹。”


    程大魔王很仗義的道,“沒問題,這花香酒是能掙大錢的,老夫今天便欠你一個大人情了,往後有要借重的地方,你吱一聲,除了陛下,你說你看誰不順眼吧?"


    李治還真就認真地想了想,說,"我看越王李泰不順眼。"


    程大魔王臉拉了下來,訓斥道,“你這混賬,你膽子真大,這樣的話也敢亂說,你別害人,該死,老夫怎麽和你喝酒呢,以後可萬萬不能說了。”


    李治白他一眼,“是你說的除了我老豆以外的,我看誰不順眼都行。”


    老豆?


    李治管他皇帝老子叫老豆?


    “哈~哈~哈!”


    好玩,太好玩了。


    李治鄙視地看著程大魔王,沒文化真可怕,老豆是尊稱。


    在粵語中,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父親時,若是說,“這是我的老豆。”


    不明就裏的人聽了,似乎有些不大尊敬,其實不然。


    “老豆”原本該是“老竇”,這是引用了五代後晉時竇禹鈞教子有方的故事,以表示對父親極端尊崇。


    《三字經》裏有這麽一段三字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段話什麽意思呢,是說五代後晉時期有個叫竇禹鈞的人,燕山是他的出生地,竇禹鈞操守清廉,當仁不讓。


    他建立義塾,請名儒以教貧士,尤其教子有方,他的五個兒子經他悉心教養,皆出仕成名,“五子登科”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於是,竇燕山成為世人景仰的模範父親,人們往往把教子有方的父親喻為“老竇”。


    由於粵語方言的“豆”與“竇”同音,故此“老豆”遂被作為對父親的尊稱。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即使是李世民也不知道這典故,因為《三字經》出於南宋王應麟之手,唐朝還沒有。


    當晚程大魔王喝的酩酊大醉,晃晃悠悠的被小孟嚐秦瓊和牛進達架走了。


    第二日,正午,張公謹就派他兒子送來了錢,李治當即給他簽了一份契約。


    然後是炭頭尉遲、小孟嚐秦瓊、牛進達、牛鼻子李績、程大魔王,派他們兒子人送來了錢。


    而李格則是不請自來。


    李治問,“咦,三哥,我沒請你,你怎麽來了?”


    李格道,“嘿嘿,九弟,你不厚道啊,道長少爺給了你這麽多的發財項目,竟然不叫上我,今天吃什麽?”


    “吃,就知道吃,吃死你,吃豬肉,本王決定,今天吃豬肉!”


    於是,李治又整治了一席豬肉宴。


    “後天,你們每家都要找二十個可靠的忠仆來,最好是識點字的。


    長安西北鄠縣那邊山裏發現了煤礦、銅礦、鐵礦,我們要大煉鋼鐵銅,鑄銅錢。


    你們每人再出一萬貫錢,入股煉銅,一萬貫三個點,隻能投一萬貫,多了不要。


    別小看這三個點,我是用炸~藥開山的,還有先進煉銅法,每日產量極高,長孫家的煉鐵,根本不夠看。”


    聽說收入不菲,一眾紈絝心頭火熱,都是紈絝,開銷大,就這一萬貫錢也不知道迴家怎麽挖潛呢。


    一席豬肉宴,李格、程處默、李敬業等人吃得滿嘴流油,迴家挖潛去了。


    ……


    姚公公如履薄冰地拿著大唐日報,在李世民更衣的時候,匆匆進來道,“陛下,快看!”


    今日是早朝,所以李世民起的早了一些。


    此時顯得困乏,見姚公公神色匆匆的進來,便側目看了姚公公一眼,問,“何事?”


    姚公公如便實道,“今日一大清早,根據百騎的探報,說是街麵上出現了這麽個東西,許多人沿街販賣!


    而且說是天還黑著,就四處兜售,本來,奴也沒往心裏去的。


    可後來,百騎發現,這東西很不尋常,奴也說不好是好是壞。


    所以,特意讓人采買了一份來,請陛下親自過目。”


    李世民看著姚公公舉過來的這麽一張大紙,本是不屑一顧。


    街麵上的東西,也需勞朕親自來關注嗎。


    可是,李世民深知,姚公公的性格,平日裏都是不急不躁的。


    可今日這反應火急火燎的,顯然是察覺到這事不可小視。


    李世民臉色便凝重了,取了報紙,打開。


    這一看,臉色越發的凝重起來,“這,是誰兜售的?”


    姚公公道,“是吳王府,聽聞這份報紙是吳王府的印刷作坊連夜開工。


    印刷之後,便讓報童四處販賣的,陛下,奴覺得,這,這似乎不合規矩。”


    姚公公如履薄冰的用著措辭。


    終究牽涉到的是吳王府,陛下的心思就很難預測。


    他之所以覺得事態嚴重,就在於這大唐日報上的消息,實在太詳盡。


    無論天下發生什麽大事,都極有條理的進行分析報導,幾乎比百騎的奏報還要詳細。


    李世民看的心驚肉跳,他忙對姚公公道,“取百騎的奏報來。”


    姚公公不敢怠慢,忙是取了一遝奏報。


    李世民坐下,立馬翻閱起昨夜百騎整理的奏報!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卻發現,大唐日報裏頭的許多人和事,竟和百騎的奏報沒有太大的區別。


    甚至有的,記錄的比百騎還要詳盡。


    這百騎是宮中專司偵察消息的,可以說是李世民的眼睛和耳朵。


    我勒個草,你這大唐日報想幹什麽?


    李世民有幾分不悅,道,“這就是報紙嗎?李盛唐這樣做,是何居心?”


    姚公公幹笑著如履薄冰迴答,“這,奴聽說,吳王殿下的這報,一份隻賣三十文,到處販賣。”


    李世民皺眉,冷冷道,“三十文,能幹甚麽?這小家夥怎麽就鑽進錢眼裏去了?”


    姚公公便識趣不吭聲了。


    李世民對身邊小宦官道,“去,將李格先召來甘露殿,朕有話要問他。”


    小宦官聽罷,匆匆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唐謫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唐謫仙並收藏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