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玄禎的心情很不錯,看了看,想尋幾個關係不錯的人打個招唿。


    可隨即,便聽幾個大臣低聲說著,“新羅那邊,據聞人參不值錢,可若是到了大唐,就不一般了。”


    韋玄禎聽到這裏,心就沉了下去了。


    這些人,瘋了嗎?


    如此絕密的消息,他們如何知道的?


    那可能,是他們暗地裏也在揚州布置了人手?


    隻是這樣的好事,當然該秘而不宣。


    先暗中命人去賣掉手裏了的人參再說,卻在此大聲嚷嚷幹甚麽?


    他繼續往前走,這三五成群的大臣仿佛都在議論著這件事。


    “那海船,能避風浪,速度也快,卻不知,是如何製成?”


    韋玄禎越來越迷糊了,看樣子,這絕密消息,是滿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他終究忍不住湊上去問,“海船?”


    “揚州啊,他們造了不少海船。”這人怪異的看著韋玄禎。


    韋玄禎心裏咯噔一下,這特麽的的不是秘聞嗎?


    韋玄禎拉下臉來,嘴裏道,“呃,揚州的海船怎麽了?”


    “出發了,要往高句麗的釜山港。”


    韋玄禎臉又拉了下來,聲調也在不自覺間提高了幾分。


    “這何時的消息?”


    “大前日正午……”


    大前日正午?


    韋玄禎就整個人不太好了。


    這才兩天的時間,兩天時間啊!


    老夫知道這個消息,並不稀奇。


    終究老夫花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在天下各府郡設置了不少的耳目。


    而且得了新的消息,都是讓人用快馬傳遞迴長安的。


    可問題就在於,你們是怎麽知道?


    韋玄禎戒備的看著這大臣,一時想不起是誰,於是問,“敢問名諱。”


    “刑部主事周常。”


    韋玄禎聽他的姓氏,也不像出自世家大族,道,“這消息,你那裏得來的。”


    “滿大街人都知道了。”


    這周常無語的看著韋玄禎。


    “卯時的時候,街上就在瘋了似的賣報,報紙,你知道不知道!


    有個叫大唐日報的,就是天下那裏發生了事,連夜印刷出來,拿出來賣的。


    一張報,才三十個錢,你是不曉的,大家都搶瘋啦。”


    韋玄禎無語。


    這周常仿佛曉得韋玄禎身份尊貴,帶著幾分討好,從袖裏掏出了一張紙來。


    這是一張大紙,看紙張就是出自李盛唐的造紙作坊。


    韋玄禎狐疑的接過去,這一看,整個人懵圈。


    裏頭詳盡的介紹著天下各府郡的消息。


    其中就有一個,是關於揚州海船出海的事。


    不隻如此,還有越州出現了一夥盜賊。


    還有長安鹽田湖那裏,一個新的作坊“晉王鹽業”開業,規模巨大。


    還有青海高原上,高原東北緣的祁連山擁有鐵礦。


    鏡鐵山也有鐵礦。大通河流域煤的儲量很大。


    西寧附近有石膏、芒硝,且儲量大、質量好。


    再有祁連玉石可造“夜光杯”。


    等等、等等。


    這些消息,可謂是琳琅滿目,甚至還有小半頁全是文章。


    這文章,俱是李盛唐找來的曆朝狀元公所作,文采斐然。


    韋玄禎看的懵圈,“這是誰家賣的?”


    “還能有誰,當然是吳王府了。”


    韋玄禎覺得自己腦袋昏沉沉的,直接眼前一黑……


    我勒個草,我韋家辛辛苦苦,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才弄出了這麽一個驛傳。


    這可是他們家族花了小半年,挑選許多精明強幹者,又沿著官道,弄了不少馬匹。


    好不容易折騰出來了這個,結果,你吳王小屁孩居然這樣搞?


    你們吳王府耳目靈通倒也罷了,這一點,韋玄禎是服氣的。


    他們吳王府有的是錢,無論是人力物力,肯定都比韋家要強。


    比如吳王府,甚至可以做到在沿途官道每隔五十裏,直接設置類似於驛站一般的客店,讓人養馬。


    而後派精壯騎士,沿途接力,日夜不停的將最新的消息從各州送至長安來。


    他們完全可以不惜花費十倍以上的錢財來幹這樣的事。


    因此,吳王府的消息比韋家的消息更快,韋玄禎也並不會覺得意外。


    可問題就在於,吳王府這群狗東西,他們得了消息,竟連夜印刷出來,弄得天下皆知。


    把這消息,三十文就賣了,那我們韋家怎麽辦?


    在各地安插耳目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比普通人更早得知天下的大事嗎?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那還有什麽意義?


    韋玄禎雙手緊緊地捏著報紙,眼睛則死死的盯著這報紙裏的內容。


    他幾乎可以確信,報紙裏的任何信息都是最新的,有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


    “韋公,韋公,你怎麽不說話了,你倒是說話啊。”


    刑部主事周常見韋玄禎神色不對勁,於是忙低聲唿喚。


    韋玄禎還是兩眼直勾勾,一言不發,中了魔怔?


    卻在此時,便聽到有人紛紛道,“吳王殿下好,吳王殿下來了。”


    一聽到吳王殿下三個字,韋玄禎眼睛一下子充了血,整個人氣血上湧。


    可老半天,他還是像石雕一般,愣在那裏。


    看著李格那張胖乎乎的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格好似很高興,並且他來遲了。


    下了馬車,見許多人紛紛向自己示好,便很高興的朝大家揮手,一麵道。


    “大家記得來買報啊,大唐日報,這東西可好著呢,裏頭有不少好東西呢!”


    韋玄禎驟然間,已覺得自己要炸了。


    耳邊,卻依舊隻聽到有人吹捧李格。


    “下官還真買了,說起來,甚是有趣,吳王殿下真的費心了。”


    “是啊,是啊。”


    當然,這些人多是一些溜須拍馬之徒。


    大多數大臣,顯然對於這些人,是不屑於顧的。


    隻是這大唐日報一出,顯然已在這長安城,掀起波瀾巨浪。


    ……


    長安城西南有一處巨大的鹽湖,這鹽湖是從終南山延伸下來的。


    鹽湖幾乎是無主之物,因為有豐富的礦物質,土地上幾乎不長什麽莊稼,自然而然,也不值錢。


    雖然都叫鹽,可大唐是不懂這礦鹽的製鹽之法的,隻有海水製鹽和鹵水製鹽兩種。


    而礦鹽這種含有大硝和磷鉀的玩意兒,吃了是要死人的,所以被人稱之為毒鹽。


    因而這鹽湖周圍好大一片的土地,幾乎被李治花了不到數十貫錢便買了下來。


    在李盛唐看來,無論是海水製鹽還是鹵水製鹽,不但效率低,而且生產出來的大多都是粗鹽和青鹽,口感很差,味道嘛,全靠製鹽販子們的良心了。


    而鹽井幾乎被世家大族壟斷,產生了暴利。


    礦鹽要產出食用鹽,首先就是要去除掉礦鹽中的礦物質,而恰恰,這是一個初中化學水平的人大抵就可以完成的事。


    說來也巧,李治的化學水平,就學到了初三了,這已經是很快的了,全懶李治的聰慧。


    所以李盛唐一提點,李治就懂了。


    老餘帶來了一群工匠,李治叫來侍奉太監小桂子、小廝李福,一群退役老兵、及其子弟。


    在這裏搭了一個簡易的帳篷,隨即便開始嚐試著采礦石。


    而後將這礦石粉碎,讓人先燒一口大鍋,進行溶解,製成鹵水,再進行過濾、提純,結晶。


    數天之後,如雪一般白鹽,製了出來。


    小心翼翼的捧著一把鹽,李治仿佛看到它們變成了一個個銅錢,格外的可愛。


    小桂子和李福湊了上來。


    李治道,“來,小桂子、李福,你倆吃吃看。”


    “這,能吃?”


    李福狐疑的看著李治手裏的白鹽,有些疑慮。


    “放心,吃不死的。”


    李福沉默了一刻,顯然他的腦容量太小,讓他有些轉不過彎來,“小王爺,為~~,為啥讓我吃?”


    李治咳嗽一聲,“因為待會兒,我要給父皇老豆親自嚐嚐。”


    “噢。”李福恍然大悟。


    隨即他樂了,眉開眼笑的道,“我明白啦,小王爺至孝,所以先讓我嚐過,若是沒有毒,才孝敬給陛下。”


    李治小雞啄米似的點頭,李福動腦子思考時的樣子,有一種說不出的可愛。


    李福手指輕輕沾了些白鹽,即將入口又停頓,“小王爺,我吃了不會死的吧,這可是石鹽煉的呀,是毒鹽。”


    李治非常欣賞他的直率,但他立馬拉下臉,“不吃才會被打死,囉嗦這麽多做什麽?”


    李福再不敢說什麽疑問,手指入口,吸吮,皺眉。


    “怎麽樣,怎麽樣?”


    小李治眉毛緊皺,有些小緊張,這可是要給皇帝老豆吃的。


    李福,咂巴咂巴嘴,“鹹鹹的,還有點甜,這滋味好極啦!”


    唿!


    李治長舒了一口氣,“走,打道迴府,不,去皇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唐謫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唐謫仙並收藏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最新章節